冬季准妈妈进补要注意8大事项
冬季准妈妈进补要注意8大事项
Q1:怀孕前每年冬天我都会请中医配些膏方调理身体,怀孕后还可以吃中药膏方吗?
答:有些准妈妈怀孕后对西药怀有恐惧心理,但却随意选用中药,认为中药可以滋补身体,安全可靠。然而,事实上某些中药含有生物碱等成分,具有药效,甚至有一定的毒性,若几种中药合用,药性、毒性更为复杂,往往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在怀孕初期的3个月内,几乎与西药一样,易引起胎儿畸形、早产、流产或死胎,如七厘散、小金丹、虎杖片、麝香等中药,所以请就具体的膏方成分咨询中医后决定。
Q2:最近天气冷了,特别想吃牛/羊肉,听说吃多了会“上火”,肚子里的宝宝也会“上火”吗?
答:牛/羊肉蛋白高、脂肪低、含磷脂多,较猪肉脂肪含量要少,胆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温补的美味之一,因其性温味甘,既可食补,又可食疗,含利于孕妇及胎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只要按正常习惯食用,如不宜过多地食入,不宜未煮熟食用,对孕妇及胎儿均无害,更不会致病于胎儿。
Q3:我现在怀孕22周了,可以吃麻辣烫或是火锅吗?
答:建议少吃,不能吃太麻辣、刺激的,还有所有的肉和菜要涮熟透才可以吃。火锅或是麻辣烫一般都需要辣椒、花椒、桂皮、五香粉等配料来制作,容易上火引起孕妇痔疮和便秘;肉,尤其羊肉涮不熟的话,里面含有寄生虫卵,可能使人受到传染,也给母体造成危害并通过母体传给胎儿。
Q4:我刚刚得知自己怀孕了,因为我一直身体很瘦弱,可以吃一些补品吗?例如人参、桂圆等等。
答:桂圆性温,大热;人参属大补元气之品,一切阴虚内热体质及患热性病者均不宜食用。妇女怀孕后,阴血偏虚,阴虚则滋生内热,因此孕妇往往有大便干燥、口干而胎热、肝经郁热的症侯。故若久服人参、桂圆或用量过大,容易“上火”并加重妊娠呕吐反应、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情况严重者,可促使阴道出血,进而导致流产。
Q5:孕32周了,虽然天气冷了,但我却经常觉得热,还想吃冰淇淋,这该怎么办?可以吃吗?
答:孕妇胃肠功能减弱,对冷的刺激非常敏感,过食冷饮会使胃肠血管突然收缩,胃液分泌减少,消化功能降低,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出现胃痉挛、腹痛、腹泻等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胎儿对冷的刺激十分敏感,当孕妇过量食入冷食后,胎儿有躁动不安的反应。因此,天气寒冷,吃冷饮一定要有所节制。
Q6:孕妇吃的菜里可以放桂皮、八角、胡椒等等这些香料吗?
答:花椒、辣椒粉、桂皮、胡椒、五香粉等调味品属于热性香料,刺激性强,容易消耗胃肠道水分,使胃肠腺体分泌减少,造成肠道干燥。虽然后果不是很严重,但加上孕妇生理改变,胃肠蠕动减慢,易发生便秘,孕妇若用力屏气解便,使腹压增加,压迫子宫内的胎儿,易造成胎动不安、早产等不良后果,故还是要注意才好。
Q7:我很喜欢吃米酒煮鸡蛋,听说孕妇不能吃米酒,是真的吗?
答:米酒是以蒸或煮熟的糯米饭发酵做成的,含有一定浓度的酒精,研究表明,孕妇饮酒后,子宫内的酒精浓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比较高。而酒精对胎儿能带来较多损害,轻者可使胎儿出生时体重低,抵抗力差,重者可发生各种畸形。虽然米酒浓度比白酒低很多,但为了给优生优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孕妇应在妊娠期间滴酒不沾,至于米酒可补益孕妇身体的说法,目前还欠足够的科学证据,即使真是如此,但与酒精给胎儿带来的损害相比,仍然是得不偿失的。
Q8:冬天孕妇可以吃海鲜吗?
答:虽然海鲜是很好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碘、钙、DHA等,营养价值高,但冬天气候寒冷,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尤其是幼儿、老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吃海鲜首先要注意适量,过量不食,比如螃蟹蛋白质含量丰富,但不易消化,过量食用可能引起肠胃不适;其次如果是过敏体质的,尽量避免食用;最后不能吃未煮熟、煮透的海鲜,比如生鱼片、生螺、醉蟹等,以免感染寄生虫。
冬季孕妈四大进补重点
一、补胃
寒冷的冬天,孕妈咪为了让宝宝更加健康要保护好自己不被寒冷“袭击”,因此吃一些保暖驱寒的食物是必须的。暖胃食物不仅帮助孕妈咪御寒,还有助于养身补血,让孕妈咪在冬季里养出好气色,养出好身体。那么,哪些食物有暖胃的功效呢?
肉类:肉类中以狗肉、羊肉、牛肉、鹿肉、獐肉、公鸡肉、鸭肉、鹌鹑肉、鲫鱼肉、乌龟肉、章鱼肉、草鱼肉的御寒效果为最佳。它们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产热量多,有益肾壮阳、温中暖下、补气生血之功效。
根茎类:据研究,女性怕冷与机体内无机盐缺乏有关。胡萝卜、山芋、青菜、大白菜、藕、菜花、大葱、土豆等根茎类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可将它们与肉类御寒食物掺杂食用。
水果:适于孕妈咪冬季吃的水果:苹果、梨、猕猴桃、香蕉、柚子、桔子等。
冬天孕妈咪的食物应以热食为主,以煲菜类、烩菜类、炖菜类或汤菜等为佳。小编在这里特别推荐的是豆制品,豆制品是冬季菜肴很好的原料,如豆腐干与红烧肉同煮,内酯豆腐做肉羹或鱼羹、白菜猪肉豆腐煲等,都是适合孕妈咪冬季的营养佳肴。孕妈咪在食用这些食物时要注意不可贪多,就算是多御寒养胃、多美味可口,还是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哦。
二、补钙
随着胎宝宝的不断长大,孕妈咪对钙的需要量越来越大,宝宝如果缺钙,出生时患上新生儿佝偻病的概率就会变大。在寒冷的冬天,阳光也变得那么珍贵,孕妈咪更要注意补钙。
·补钙首选晒太阳
不难看出,在维生素D3的形成过程中,日光的照射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都说冬阳是最廉价的“补品”,在冬天的午后,往往会有温暖的阳光,这时候妈妈们不要忘记晒晒阳光浴,冬天的太阳不强烈,非常温和,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而且晒太阳有助于身体形成维生素D,从而促进钙的吸收,因此孕妈咪要经常晒太阳帮助自己补钙哦!
·勿忘补充维生素D
人体钙的吸收有赖于机体中维生素D的作用,而机体维生素D的产生除了少部分由食物得到外,主要是通过日光中的紫外线直接照射人体的皮肤,使皮肤内储存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3原,再经过肝脏与肾脏的羟化作用而形成具有活性的维生素D3,才能发挥吸收钙的作用。
·注意多吃高钙的食物
如豆制品、虾皮和牛奶等。可以适当吃一些钙片等,据营养学会公布的钙供给量标准规定,怀孕中期妇女每日需要钙量为1000至1200毫克,怀孕晚期和哺乳期的妇女每日需钙量为1200至1500毫克。但是仅仅靠吃这些高钙的饮食,或补充一定量的钙剂还是不行的,因为大量摄入的钙不一定能被母体所吸收。
三、补血
一到冰冷的冬天,相信有的孕妈会手脚冰冷。身为孕妈的你,手脚冰冷不仅令你冷得难受,还可能是身体在向你传达一个重要的信息:血液量不足。铁质有助于造血,特别对孕妇来说,适量补充铁质尤为重要。如何补血呢?不要忘记:食物是铁质摄取的最佳来源。
1、多用铁炊具烹调饭菜
孕妈咪做菜时尽量使用铁锅、铁铲,这些传统的炊具在烹制食物时会产生一些小碎铁屑溶解于食物中,形成可溶性铁盐,容易让肠道吸收铁。
2、多吃富含铁的食物
孕妈咪从孕前及刚开始怀孕时,就要开始注意多吃瘦肉、家禽、动物肝及血、蛋类等富含铁的食物。豆制品含铁量也较多,肠道的吸收率也较高,要注意摄取。主食多吃面食,面食较大米含铁多,肠道吸收也比大米好。
3、多吃有助于铁吸收的食物
水果和蔬菜不仅能够补铁,所含的维生素c还可以促进铁在肠道的吸收。因此,孕妈咪在吃富铁食物的同时,最好一同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也有很好的补铁作用。
一般人们常说冬季要吃黑,也就是说要补充颜色黑的食物,像是黑豆,红豆,黑米,黑木耳等等颜色深的食物往往都会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还能帮助补血益气,准妈妈们在冬季可以吃些黑米粥,红豆粥,黑木耳炖汤清炒等等,这些都有助于母亲和胎儿的健康,帮助补血养气。
四、补叶酸
在孕妇怀孕期间,尤其是怀孕早期的时候,要注意补充叶酸,这是可以帮助预防胎儿畸形的物质,如果母亲体内缺乏叶酸,会导致胎儿的大脑神经发育受到影响,甚至会导致神经血管畸形,因此在冬季,除了日常进食的叶酸补充剂之外,还要多吃些含有叶酸的食物。
1、绿色蔬菜
含有叶酸的蔬菜有:莴苣、菠菜、西红柿、胡萝卜、青菜、龙须菜、花椰菜、油菜、小白菜、扁豆、豆荚、蘑菇等。
2、新鲜水果
含有叶酸的水果有:橘子、草莓、樱桃、香蕉、柠檬、桃子、李、杏、杨梅、海棠、酸枣、山楂、石榴、葡萄、猕猴桃、草莓、梨、胡桃等。
3、动物食品
含有叶酸的动物食品有:动物的肝脏、肾脏、禽肉及蛋类,如猪肝、鸡肉、牛肉、羊肉等。
4 豆类、坚果类食品
含有叶酸的豆类、坚果类食品有:黄豆、豆制品、核桃、腰果、栗子、杏仁、松子等。
5 谷物类
含有叶酸的谷物类有:大麦、米糠、小麦胚芽、糙米等。
准妈妈冬季不可缺日光进补
1、小儿先天性佝偻病在南方有抬头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孕妇接受日光照射过少、补钙意识差所造成的。因此,日光是最廉价的“补品”,孕妈妈在冬季应多晒太阳。此外,妊娠期间为了保证胎儿骨骼和牙胚的正常发育,孕妇必须增加钙的摄入,而钙的吸收要借助人体血液中的维生素D。只有在紫外线照射后,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才能变成维生素D3被人体吸收到血液中。如果不接受阳光照射,孕妇体内的维生素D就会缺乏,钙、磷的吸收就会减少,会导致将来出生的宝宝出现先天性佝偻病。
2、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因此常晒冬阳可增强孕妇的抵抗力,预防各种感染。
3、在孕期,由于受妊娠或内分泌不适的影响,以及对宝宝健康状况的担忧,孕妇最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或情感障碍,而冬季又是季节性情感障碍――冬季抑郁症的高发期。在日照少的冬季晒晒太阳,可平和心情,防止孕妇情绪波动,这也是孕妇防治冬季抑郁症的最好办法。
准妈妈秋天饮食的三大提示
一、孕期准妈妈秋季营养要均衡
孕期的合理营养及平衡的膳食对于胎儿的发育有很大影响。孕妇营养摄入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每种营养素的供给要充足,既不能少,也不能过多,而且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搭配比例要适宜,保持一定的平衡。通常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热量(主要由淀粉类食品供给)、维生素、物质以及微量元素。
蛋白质主要由动物类食品提供,是胎儿组织器官尤其是脑组织形成和发育所需的最重要成分,准妈妈要保证每天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如鸡蛋、牛奶、以及各种肉制品(鱼、肉等)。
准妈妈饮食中油腻食物和肉类要适量,别一味追求贴秋膘,要适当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比例。另外,多喝水、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对于缓解便秘都有好处。
二、秋季孕妇不可盲目进补
孕妇秋季补身是必要的,但应以温和、清淡为宜,可选用燕窝、党参、茯苓、麦冬、沙参、莲藕、银耳等,少吃狗肉、羊肉。另外,秋季孕妇应少去人多拥挤的地方,要保持居室空气的流通,特别要小心一些致畸病毒,如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它们会导致畸胎。
医生向孕妇推荐一款补气益血的鸡蛋枣汤,做法如下:鸡蛋2个、红枣10个、红糖适量。锅内放水煮沸后打入鸡蛋,水再沸下红枣及红糖,文火煮20分钟即可。
秋季准妈妈进补应该科学进行,多听取医生的建议,千万不可盲目进补,以免得不偿失,那就不好了!
三、准妈妈秋天的饮食禁忌
1、大闸蟹、甲鱼准妈妈应远离
金秋时节,大闸蟹肥满美味,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饕餮食补大餐,有些准妈妈对其尤为钟爱;而此时的甲鱼也鲜嫩可口,一直被家人当做为准妈妈食补的首选。
然而有关专家提醒各位准妈妈注意:10月底到11月间,千万不要过多吃大闸蟹和甲鱼进补。因为它们具有活血化淤的功效,有可能会导致流产。
2、葡萄不可多吃
秋天是葡萄大量上市的季节,有些准妈妈特别爱吃,但一定要注意量的控制。
葡萄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过量的摄入容易引起妊娠期糖尿病或胎儿生长过大。
准妈妈秋季进补的五大原则
1、营养均衡
无论怎么进补,都应当保证摄入足够量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米、面等谷类食物,土豆、红薯、山药等薯类蔬菜,还有玉米等杂粮。食物品种丰富多样,有有利于 准妈妈 和胎宝宝的健康。比如体重60kg的准妈妈,每天需要摄入约250~300g主食(以生米生面的重量计算)。但是有一些准妈妈为了补充营养,或者害怕体重增加太快而用太多的肉蛋鱼虾、水果代替主食,这就使得肠胃的有限空间过多被占据,这样不仅影响了体重的增长和B族维生素的摄入,还干扰了胎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
提示:
秋天是玉米、红药、板栗、莲藕、山药新鲜上市的季节,所以可以用其代替部门主食。因为此类食物不仅淀粉含量丰富,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和植物黏多糖,其能够补充热量、促进肠蠕动、通便排毒、还能增强免疫力。
2、增加高蛋白的摄入
在摆脱夏天的烦恼后,入秋后的准妈妈胃口可能会逐渐好起来,这个时候需要及时补充蛋白质,来弥补由于夏季食欲差造成的摄入欠佳问题。
但是,有部门准妈妈常会烦这样的错误,就是想把夏天没能吃够的营养补回来,于是大量增加肉和海鲜的摄入。但是秋天气候干燥,准妈妈本来就容易被 便秘 问题所困扰,如果此时过多的摄入油腻食物和肉、鱼等高蛋白食物,这样便秘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高蛋白质食物摄入超标,还容易造成准妈妈和胎宝宝体内钙元素的丢失和B族维生素的增加。
但是,这样并不以为着就好少吃荤或完全吃素食。由于植物蛋白质和植物来源的铁元素的吸收利用率都较低,如果准妈妈不趁 秋季 食欲恢复期增加蛋白质的收入的话,将来会影响胎宝宝的全面发育的。
建议:
将不同来源的动物肉(包括瘦肉、肝、鸡、鱼、虾等)与植物蛋白质(如各种豆类及豆制品)搭配食用,保证每天100~150g,再加上400~500ml的奶制品和1个鸡蛋。既增加了动植物蛋白质的吸收率,还能减轻消化负担,保证微量营养素的摄入。
秋季虽然寒冷,却不宜过多食用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
3、吃水果要适当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是补充维生素C、改善食欲的大好时机。不少准妈妈认为,水果既然是健康食物,就可以无限量食用,甚至还用来代替主食,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其实准妈妈每天的水果量,在每天保持500g左右就足够了,如果存在糖耐量异常,就不宜超过300g。
水果过量有可能带来下述隐患,超重、高脂血症、高血糖、腹泻等。此外,山楂过量易导致流产,桂圆过量易导致便秘。
提示:
苹果、梨、木瓜、火龙果、橙子等水果是秋季的时令水果,当分含量适中,较为适宜食用。
4、暖身润体汤
在寒冷干燥的季节,香浓的汤水具有补水、御寒及增加营养的多重功效。
食用时注意:
1.应避开油腻或含糖高的汤,免得消化不良和过多的增加体重。
2.量要适中,每餐一小碗,喝太多容易给肠胃加重负担。
3.果、肉、蔬、蛋、奶等食材都可以入汤,连汤带料一起食入更佳。
5、多摄入维生素A和D
秋冬季节最易感染流感了,所以应该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B-胡萝卜素含量高的食物,可以使准妈妈呼吸道粘膜的干感染能力得到有效地增强。还有就是阳光中紫外线强度的减弱问题,它会减少皮肤对维生素D的转化量,所以要在餐桌上多加一些动物肝脏、胡萝卜、南瓜、菠菜、苋菜、木瓜等红黄色及深绿色果蔬,还有深海鱼、蛋黄等食物。
准妈妈春季进补适宜平补
春季气候多变,会直接影响人体上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也会下降,当体质不佳时,细菌、病毒等就会乘虚而入。因此,在春季,准妈妈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考虑春季气候,饮食也不例外。
需要注意的是,准妈妈春季进补应以平补为原则,不能一味使用温热补品,以免春季气温上升,加重身体内热,损伤到人体正气,俗话说“鱼生痰,肉生火,白菜豆腐保平安”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春季饮食应重在健脾壮阳,减酸为甘,适量增加蛋白质、B族维生素、钙、镁的摄入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春季宜多吃水果蔬菜,菜宜少放油糖盐。 由于春天气候多变,会直接影响人体上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也会下降,当体质不佳时,病菌、病毒等就会乘虚而入。因此,在春季,孕妇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考虑春季气候,饮食也不例外。
1.早晨起来喝两杯水,一杯白开水,一杯淡盐开水,多喝水可有效预防“气象综合症”;
2.临睡前,冲泡一杯由玫瑰花、酸枣仁、茯苓、甘草混合的玫瑰晚茶,可以消疲劳、安睡眠;
3.多吃点蜂蜜、香蕉、百合、冰糖、白萝卜等养阴润燥的食物,则能缓解“上火”症状;
4.偶尔吃点韭菜,因为春季气候忽冷忽热,韭菜性温,最适合保养人体内的阳气;
5.多吃以大枣、山药、大米、小米煮的粥,不仅养生,还可预防胃炎、胃溃疡的复发;
6.适量吃点羊肉、狗肉、雀肉、黑枣等能够恢复和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食物。
准妈妈进补人参有讲究
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人们都知道人参是补药,有些准妈妈在怀孕中也经常会被家人劝说用人参来补身子,但是,在孕期什么时候进补最合适还是有讲究的。
怀孕初期,母体各系统因怀孕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冒、泌尿系统感染等。此时适当地进补一些人参,可提高孕妇的自身免疫力。妊娠晚期,孕妇血浆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含量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人参可明显地增加血淤状态下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对血液循环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对胎儿宫内正常发育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在临近产期和分娩时,孕妇则不宜服用人参及其他人参制剂,因为人参有抗凝作用,服用人参会增加孕妇产后出血的几率。
孕妇在不同时期服用人参的品种也应该有所不同。例如,在怀孕早期宜服用红参,体质偏热者可服用生晒参;怀孕中晚期水肿明显,动辄气短者可服红参,体质偏热者可服西洋参。总之,孕妇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人参。服用人参时若出现失眠、胸闷、憋气、腹胀、玫瑰疹、瘙痒和鼻出血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服,以免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小编提示:治疗量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改善思维功能,提高分析能力和工作能力,但较大剂量时有镇静作用;人参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及调节功能;还有类似强心甙的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等。
准妈妈入冬滋补例汤吃出健康宝宝
牛肉、羊肉蛋白高、脂肪低、含磷脂多,较猪肉脂肪含量要少,胆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温补的美味之一,因其性温味甘,既可食补,又可食疗,含利于孕妇及胎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只要需要注意按正常习惯食用,不要过多食用或食用未煮熟的肉类。如果准妈妈爱去店里吃牛排,记得一定要全熟的。
从营养素的需要量来说,冬季孕妇的营养需求和其他季节并无不同。在三大营养素分配中,碳水化合物可以适当增加一点比例,但每餐不宜过多,可以用加点心的形式增加一些能量,蛋白质还是要保证,脂肪不宜过多,防止肥胖的发生。
人参、当归、狗肉之类的,都是热性的,大多是不适合孕期需要的,孕妇体内代谢旺盛,体质大多会较热,再吃这类的补品很容易出现便秘、鼻出血、甚至见红或宫缩的危险。因此准妈妈一般冬季不宜自己随便吃中药的补品,实在想吃一些,也最好在中医把脉问诊后,根据体质适当添加。孕妇配方的维生素片和孕妇奶粉是可以食用的。
叶酸与神经管发育、贫血相关,因为体内不能储存叶酸,所以准妈妈必须每日补充叶酸。
准妈妈在冬季,尤其是北方的冬季,易出现新鲜的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的情况,绿叶蔬菜的量不注意就会吃得少了,因此,在蔬菜供应不足的冬天,要特别注意叶酸的补充。补充叶酸最好的方法就是食用绿色蔬菜和酸性水果。准妈妈冬季一定要食用新鲜的黄绿色蔬菜及水果,如菠菜、油菜、柑橘等,以增加叶酸的充分摄入。当然,食补叶酸是远远不够的,准妈妈还需要继续服用爱乐维,一天一片,贯穿整个孕期,直到哺乳期结束。保障体内叶酸充足,给宝宝最完善的营养。
冬季很多人怕冷,水喝得比平时少,适当地喝汤、粥类补充水分和营养,有滋养肠胃的作用,但少油少糖的原则不要忘记。现在推荐几种冬季准妈妈适合喝的汤。
牛肉汤。将牛肉洗净、切块后放入清水中浸泡1小时;再在砂锅内放入水、葱段、姜片等,待水烧开,放入牛肉;再次烧开后滴入少许料酒和醋,最后再用小火煨2.5小时即可食用。也可根据个人口味放少许盐。
羊肉萝卜汤。先将准备好的羊肉洗净后用冷水煮开,加入葱段和姜片用小火炖煮;再把萝卜洗净切厚片,羊肉大约炖1.5小时后加入萝卜片继续炖煮约45分钟;待萝卜片变得透明时,加盐、胡椒粉和香菜关火即可食用。
紫苏生姜红枣汤。先将红枣洗净、去核,姜切成片,鲜紫苏叶切成丝,一起放入盛有温水的砂锅里用大火煮制;锅开以后改用文火炖30分钟;再将紫苏叶、姜片捞出来,继续用文火煮15分钟。
桂枣山药汤。将准备好的红枣泡软,山药去皮、切丁后,一同放入清水中烧开;待煮至熟软后放入桂圆肉及砂糖调味,继续煮;等桂圆肉煮至散开,即可关火盛出食用。
准妈妈进补关键要注意平衡营养。平时可多吃点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和绿叶蔬菜、肉类、鱼类、家禽、豆制品和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还可多吃些芝麻、核桃仁、黑糯米、红枣和赤豆等。尽量不吃麻辣烫与火锅,吃的话记得要确定煮熟。冬季是进补的好时节,但切记,不要盲目进补,补过头了是有害无益的。
准妈妈的冬季进补清单
阴虚体质多食滋阴清热的食物:如果常出现口鼻干燥,面色赤红,手足心热,小便黄赤,大便干燥的情况,基本属于阴虚热性体质,应多选滋阴清热的食物,如海参、甲鱼、鸭肉、兔肉、银耳、黑木耳、豆腐、荸荠、百合、荠菜、菠菜等。
阳虚寒性体质多食温性食物:如果感觉肢体寒冷畏寒、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发白,则可能属于阳虚寒性体质,可适当补充牛肉、羊肉、鸡肉、黄鳝、带鱼、大枣、板栗、韭黄、蒜苗等温性食物。
特别提醒孕妈妈:人参、蜂王浆不宜食用。
另外,蜂王浆冻干粉一类滋补品,孕妇也不宜服用,因为王浆内含有雌性激素,可能会引起胎儿的性早熟。
日光进补不可少
常晒冬阳,可降低孕妇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减少佝偻病儿的发生率。北方由于冬季长,日照不足,因此小儿先天性佝偻病发病率很高。如今,该病在南方也有抬头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孕妇接受日光照射过少、补钙意识差所造成的。[美食杰]
因此,冬阳是最廉价的“补品”,孕妈妈在冬季应多晒太阳,促进人体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变成维生素D3,易被人体吸收到血液中,保证胎儿骨骼和牙胚的正常发育。常晒冬阳可增强孕妇的抵抗力,预防各种感染。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常晒冬阳还有利于防止孕妇情绪波动,杜绝冬季抑郁症的发生。
秋天孕妇饮食宜忌大盘点
一、孕期准妈妈秋季营养要均衡
孕期的合理营养及平衡的膳食对于胎儿的发育有很大影响。孕妇营养摄入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每种营养素的供给要充足,既不能少,也不能过多,而且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搭配比例要适宜,保持一定的平衡。通常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热量(主要由淀粉类食品供给)、维生素、物质以及微量元素。
蛋白质主要由动物类食品提供,是胎儿组织器官尤其是脑组织形成和发育所需的最重要成分,准妈妈要保证每天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如鸡蛋、牛奶、以及各种肉制品(鱼、肉等)。
【爱心提醒】
准妈妈饮食中油腻食物和肉类要适量,别一味追求贴秋膘,要适当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比例。另外,多喝水、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对于缓解便秘都有好处。
二、秋季孕妇不可盲目进补
孕妇秋季补身是必要的,但应以温和、清淡为宜,可选用燕窝、党参、茯苓、麦冬、沙参、莲藕、银耳等,少吃狗肉、羊肉。另外,秋季孕妇应少去人多拥挤的地方,要保持居室空气的流通,特别要小心一些致畸病毒,如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它们会导致畸胎。
医生向孕妇推荐一款补气益血的鸡蛋枣汤,做法如下:鸡蛋2个、红枣10个、红糖适量。锅内放水煮沸后打入鸡蛋,水再沸下红枣及红糖,文火煮20分钟即可。
【爱心提醒】
秋季准妈妈进补应该科学进行,多听取医生的建议,千万不可盲目进补,以免得不偿失,那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