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锻炼腰部做哪一种硬拉 硬拉锻炼腰部注意事项

锻炼腰部做哪一种硬拉 硬拉锻炼腰部注意事项

在做硬拉时,一定不要拱腰弓背进行,这个做法会给腰部很大的压力,是硬拉中的大忌。甚至可能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做法是:硬拉时挺胸收腹,防止腰部拱起。此外,可以将长杆放在背后进行练习,保持后脑勺、胸椎、骶骨三点一直不离长杆。

很多人腰部力量薄弱,在做硬拉时因为力量太大,很容易导致腰部不能很好的发力维持身体稳定,因此导致腰部受伤,这是可以佩戴举重腰带,来帮助腰部绷紧,更好的发力。

硬拉时如果杠铃杆远离身体,腰部承受的压力就会因为杠杠作用而变大,这样腰部肌肉承受不住,很容易受伤。因此,在做硬拉时应该保持杠铃杆在运动过程中应当一直紧贴腿部。

硬拉时的发动机主要是下肢的臀大肌和腘绳肌群,背部肌群尤其是下背部的竖脊肌虽然也参与了很重要的发力,但是主要是起到维持身体稳定,帮助力量传导的作用。因此,硬拉时要注意使用下肢力量像举重一样将杠铃“举”起,而不要用背部力量去“拉”,否则后腰压力倍增,很容易造成腰部受伤。

最大程度锻炼腘绳肌 增强背部肌肉

虽然背部肌肉在硬拉中不作为主动肌,而且直腿硬拉锻炼腿部的效果更好,但是它参与的发力可并不比腿部要少。直腿硬拉是大力量训练,而背部肌肉需要在硬拉中维持核心稳定,保证上半身刚性,进行力量传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背部力量要求也很高。因此,直腿硬拉训练,同样可以非常好对背部尤其是下背部竖脊肌进行锻炼,从而强化背部,提高核心力量,帮助维持脊柱稳定,让腰部更加强壮。

硬拉会腰间盘突出吗 硬拉对腰椎有什么好处

背部和腿部是硬拉的主要锻炼部位,而很多人都是将硬拉作为背部训练进行练习,背部中下背部的竖脊肌,则又是硬拉锻炼的重点。因此,经过硬拉训练,可以帮助增强下背部也就是腰部的力量,从而帮助维护脊椎的稳定,帮助挺直身板,无论是预防腰间盘突出还是帮助腰间盘突出的恢复,都具有很好的效果。

硬拉锻炼腰部 硬拉练腰怎么做

锻炼腰部的屈腿硬拉动作以及注意要点如下:

1.起始动作:双腿尽量靠近杠铃,双腿距离稍宽于肩站在杠铃中间。脚尖稍微指向外侧。胫骨应靠近或轻贴铃杆。

2.拉动重物离开地面,并继续上移,直到双腿伸直。重心放在脚后跟,想象脚后跟蹬地发力将杠铃举起。

3.用力量控制慢慢放下哑铃,不要突然放下,不然即=既损失训练效果,又容易受伤。

1.整个过程膝盖不能超过脚尖,小腿部分在动作过程中基本垂直于地面,最好保持不动;

2.重心放在脚后跟,整个过程脚后跟不能离地。

俯卧撑可以锻炼腰吗 俯卧撑锻炼腰效果好吗

俯卧撑锻炼腰部的效果不是很好。

腰部虽然能在俯卧撑中得到锻炼,但它不是主要的锻炼部位,在俯卧撑中的发力是很小的,因此腰部肌肉难以得到有效增强。如果想要锻炼腰部,还是做小燕飞或者硬拉等运动最好。

哑铃腰部肌肉锻炼方法

腰腹部的肌肉平时运动较少,如果不注意锻炼,腹部的赘肉容易逐渐增多,肌肉变得松弛,经常坐姿工作的人群更为突出。多余的脂肪沉积在腰腹部,不但难看,而且也容易患各种疾病。这篇文章主要针对哑铃来锻炼腰腹部的肌肉。

首先在锻炼之前要充分热身,由于哑铃训练中关节活动幅度很大,所以在训练前要注意充分的热身,可以在锻炼之前进行5~10分钟的有氧训练热身和身体肌肉的伸拉。

哑铃腰腹部训练方法:

手握哑铃半蹲:哑铃深蹲一组20~25次,做3组。主要练习:四头肌、臀大肌、腿后肌和内收肌。

哑铃箭步蹲:哑铃箭步蹲一组15~20次,做3组,主要锻炼大腿、臀部。

哑铃硬拉:哑铃硬拉动作一组25~30次,做3组,主要锻炼腰部。

哑铃卷腹仰卧起坐:哑铃负重仰卧卷腹,一组15~20次,做三组,主要锻炼腰腹部。

每个动作之间休息30秒种,每周做3次。

那么该如何选择哑铃的重量呢,可以看一下锻炼时哑铃重量的选择。

锻炼腰部做哪一种硬拉 硬拉练腰一次做多少

硬拉是力量训练,通过硬拉练腰,一般是分组进行,每组做8-12个,做3-5组,每组间休息1分钟,休息时间不能太长,以免影响训练效果。

俯卧撑可以锻炼腰吗 其他锻炼腰部的运动

硬拉是锻炼腰部非常优秀的运动。在硬拉训练中,可以对下背部(腰部)的竖脊肌进行主要的刺激,从而有效增强腰部力量,维护腰椎稳定。

做法:

1.双腿站在杠铃中间,尽量靠近杠铃,脚尖稍微向外,间距比肩稍宽。

2.保持背部挺直,屈膝屈髋,双手握住杠铃。

3.将杠铃拉起,直到最高点,此时腿部依旧保持微微弯曲,不要完全打直。

4.慢慢放下杠铃。

注意:

1.整个运动过程中,背部要保持挺直,不能弓背。小腿可以稍微前倾,但是膝盖绝对不能超过脚尖。

2.硬拉强度较大,可以有效增强腰部力量,但也因为如此,所以不适合腰椎疾病患者进行训练。

飞燕式锻炼是专门针对腰背部肌肉的一种锻炼方式,适合于腰椎疾病患者进行训练。

做法:

1.俯卧在平面上(瑜伽垫或者床上皆可),双手放在身后,膝关节伸直。

2.抬头挺胸,两腿向后上方伸直,让头、胸、腿离开平面。保持3-5秒,然后放下休息3-5秒。

3.反复进行。

注意:

随着锻炼腰背部增强后可以逐渐加长头、胸、腿离开平面保持的时间,并且反复次数也可以增多。

游泳锻炼可以伸展腰背部肌肉,改善脊柱生理曲度,通过锻炼增强维护脊柱的肌肉力量。并且在游泳时水的浮力可以帮助减轻运动时的腰背部压力,减轻腰部负担。无论是对腰椎疾病患者还是正常人群,都十分适合。

罗马尼亚硬拉和直腿硬拉有什么区别

罗马尼亚硬拉要贴腿

在硬拉的拉起和下放的过程中,罗马尼亚硬拉是需要杠铃杆一直贴着腿进行了,会仅仅挨着腿部。而直腿硬拉则没有这个要求,直腿硬拉是靠近腿部,而不必要贴着。

罗马尼亚硬拉屈膝明显

做直腿硬拉是,腿部会有稍微的弯曲,但几乎是直的。而做罗马尼亚硬拉时,会需要明显的屈膝,这个膝盖的弯曲程度比起直腿硬拉都大得多,但是比起传统硬拉也就是屈腿硬拉又要小很多。

直腿硬拉下放更低

在做罗马尼亚硬拉时,杠铃是不需要放在地上的,只需要稍微超过膝盖,就可以再次拉起。而做直腿硬拉时,杠铃下放到最低点的位置会超过膝盖很多,有的也会把杠铃放在地上,然后再重新拉起。

锻炼部位区别

罗马尼亚硬拉比起直腿硬拉,腿部的发力依靠的是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而直腿硬拉中却主要只是腘绳肌发力。

罗马尼亚硬拉身体幅度较小,腰部负担较轻,也就意味着锻炼较少,而直腿硬拉则能锻炼腰部。

怎样锻炼腰部肌肉

腰部肌肉的锻炼主要指下背肌群,下背肌群的主要有竖脊肌组成,具体请看下图红色标注部位。一般锻炼腰部肌肉主要有以下5个练习动作,它们分别是杠铃硬拉、哑铃硬拉、坐姿杠铃挺身、俯卧挺身起、Simth架硬拉。下面一起来看看动作图解:

杠铃硬拉锻炼腰部肌肉动作

开始姿势

杠铃硬拉锻炼腰部肌肉动作

结束姿势

哑铃硬拉锻炼腰部肌肉动作

开始姿势

哑铃硬拉锻炼腰部肌肉动作

结束姿势

俯卧挺身起锻炼腰部肌肉

开始姿势

俯卧挺身起锻炼腰部肌肉

结束姿势

坐姿杠铃挺身锻炼腰部肌肉

开始姿势

坐姿杠铃挺身锻炼腰部肌肉

结束姿势

Simth架硬拉锻炼腰部肌肉

开始姿势

Simth架硬拉锻炼腰部肌肉

结束姿势

错误硬拉伤害腰部 硬拉对腰部的好处

背部和腿部是硬拉的主要锻炼部位,而很多人都是将硬拉作为背部训练进行练习,背部中下背部的竖脊肌,则又是硬拉锻炼的重点。因此经过硬拉训练后,可以帮助增强下背部也就是腰部的力量,从而帮助挺直身板,维护脊椎的稳定,保证脊柱的生理曲度。这也帮助了预防腰椎疾病,或者帮助腰椎疾病的恢复。

锻炼腰部做哪一种硬拉

硬拉有很多形式,比如屈腿硬拉、罗马尼亚硬拉、相扑式硬拉和直腿硬拉。而锻炼腰部最好的方式是屈腿硬拉,也就是传统的硬拉方式。

屈腿硬拉中,腿部和背部用力大概是各占一半的,但是在罗马尼亚硬拉和相扑式硬拉中,腿部的用力会比屈腿硬拉多得多。而直腿硬拉则可以最大的程度的拉伸腘绳肌,是对腿部训练效果最好的。因此,如果是练腰,最好选择背部用力最多的方式,也就是屈腿硬拉,让下背部也就是腰部得到更好的锻炼。

硬拉对腰椎的好处 腰椎病做硬拉要注意什么

动作正确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动作可以防止腰椎用力造成伤害严重加重腰椎病情,并使锻炼效果得以保证。

腰椎病人以为腰部不能承受太大压力,所以做硬拉时要先用轻杠铃进行锻炼,慢慢的锻炼腰部力量,避免腰伤发作。

硬拉锻炼腰部 硬拉锻炼腰部吗

硬拉可以锻炼腰部。

在硬拉之中,腿部和背部的力量是各占一半的,背部是硬拉最主要锻炼部位之一,在这其中又尤以下背部竖脊肌的锻炼最为重要。而下背部就是腰部的一部分,因此,硬拉可以锻炼腰部。

背部肌肉锻炼方法大全

(一)背阔肌:包括大圆肌在内的背部其他小的肌肉,在锻炼背阔肌时都能辅助锻炼到,一般没有什么孤立的方法锻炼。

背阔肌分三块明显不同的区域组成:

(1)背阔肌上侧和外侧部分

引体向上 :宽握引体向上主要锻炼背阔肌上侧和外侧,是增加背部宽度的好方法。

(2)背阔肌下部

窄握引体向上、窄握下拉都是锻炼背阔肌下部的好方法。

站姿直臂下拉 :主要锻炼下背阔肌。

(3)背阔肌中部

单臂哑铃划船:能将两侧背阔肌独立分开来,对于抱怨自己背部不对称的锻炼者来说是个补偿的好机会。

杠铃俯身划船:是一项最普遍最受青睐的背阔肌增肌训练。

T杠俯身划船:类似于杠铃俯身划船动作之一。

坐姿划船:能锻炼整个背部肌群,而且能辅助练习手臂和肩部肌肉。

(二)斜方肌

负重耸肩:锻炼斜方肌的最主要动作,传统的耸肩能很好锻炼斜方肌上部。

(三)下背部:竖脊肌

(1)背屈伸:也称山羊挺身,初学者练习腰部力量的最佳选择,这一动作动作负荷比较小,腰部不容易受伤。

(2)俯卧两头起:双重挺身锻炼腰部的效果,综合锻炼下背后腰、臀部。

(3)游式挺身:与俯卧两头起有些神似,但主要是从斜线角度上锻炼腰部,有些像自由泳时手脚的配合(左手右脚、右手左脚)来保持身体平衡,综合锻炼下背后腰、臀部。

(4)屈腿躬身:初学者可以选择徒手;当适应动作以及腰部力量增加后,可适当负重,一般负重杠铃,也可在史密斯机上做。综合锻炼下背后腰、臀部。

(5)屈腿硬拉:提高腰部力量的练习动作中,硬拉无疑是最有效的动作。综合锻炼下背后腰、臀部。

相关推荐

直腿硬拉最能锻炼腿部 锻炼背部肌肉

所有硬拉中最主要的两个锻炼部分就是腿部和背部,直腿硬拉也不例外。虽然背部肌肉在硬拉之中是作为稳定肌,但是其力量参与并不比腿部肌肉要少。背部肌肉在硬拉中需要帮助维持核心稳定,进行力量传导。因此,在直腿硬拉中,背部肌肉同样可以得到非常不错的锻炼效果,尤其对下背部的竖脊肌锻炼效果最佳。

屈腿硬拉每天多少个好 屈腿硬拉几天练一次

屈腿硬拉最好三天一次,新手也可以一周一次。 屈腿硬拉锻炼到的很多大肌肉群比如腿部肌群和背部肌群等需要72小时的休息时间才能恢复。因此,屈腿硬拉最好三天练习一次。如果是新手,也可以四五天或者一周一次,等训练一定程度后慢慢缩短间隔天数。

主要锻炼背部和腿部 练背一种硬拉

练背最好屈腿硬拉,也就是传统的硬拉,是我们平时得最多的硬拉方式。其他的硬拉方式,会更多的锻炼腿部。 1.罗马尼亚硬拉在运动中膝关节弯曲,但膝关节弯曲的角度远远小于屈腿硬拉,相比屈腿硬拉,罗马尼亚硬拉可以更好的刺激臀大肌和股二头肌(腘绳肌)。 2.相扑式硬拉则主要依赖腿部和髋部力量,腿部用力远远大于背部。而屈腿硬拉中腿部和背部力量使用则大概是平均的。 3.直腿硬拉是最适合腿部训练的硬拉方式,对腿部的刺激更多。

为什么硬拉腰不舒服

硬拉腰不舒服,可能是正常的肌肉酸痛,也可能是肌肉拉伤了。 背部是硬拉最主要的锻炼部位之一,而下背部竖脊肌则是背部锻炼的重点。下背部也就是我们腰部。因此,硬拉后腰不舒服,可能是正常的训练后肌肉酸痛。 还有一直可能,你弓背弯腰硬拉,导致腰部受力过大,造成腰部拉伤。这也是腰部不舒服的原因之一。硬拉时要注意挺直腰背,不要弯腰。

硬拉后肌肉酸痛怎么办 身体酸痛还能继续锻炼

硬拉主要是锻炼腿部和背部的,因此,硬拉后身体酸痛,可以进行其他部位的锻炼,比如卧推、跑步、俯卧撑等。只要不腿部和背部的训练(如深蹲),一般都是可以的。 硬拉后三天可以继续硬拉训练或者其他腿部或背部训练。这是因为腿部和腰部在经过训练后,一般需要72小时的恢复时间,如果每天锻炼,肌肉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休息,从而变得萎缩,薄弱无力。三天之后,及时仍有肌肉酸痛现象,也是可以锻炼的。

腰背痛怎么锻炼 屈体硬拉

双脚站立与肩同宽挺胸腰背部挺直,双手各持一水瓶于大腿前侧,吸气同时缓慢向下屈体直到水瓶尽量贴近脚面,呼气同时缓慢站直收紧腰背部肌肉。此练习可以加强腰背部肌肉。

如何锻炼腰部肌肉

杠铃坐姿转体 练习目的:使腹外斜肌更紧致。 动作要领:坐在凳子的一端,双脚平放在地面上并舒适地分开。将一根直杆横架在双肩 后面,双手握住它的两端。保持头部不动, 并确保你的骨盆不会在凳子上滑动,向一个方向从容地、尽可能大幅度地转动你的上半身和肩膀。 之后,在转到极限的姿势上保持一段时间,再让 你的躯干和肩膀尽可能大幅度地向另一个方向转动。让整个动作完全处于你的控制下,而不是随 便地摇摆身体。这个动作收缩了腹外斜肌,但没有使用额外的阻力,所以它会保持腹外斜肌的紧致,但不会增加额外的块头,让你的腰部变厚。 平

如何锻炼腰部肌肉

腰部肌肉主要有处于脊椎骨中间的骶棘肌和处于脊椎骨两侧的腰侧肌群。因此要想提高腰部的肌肉力量以及增加腰部的肌肉就需要对这两部分肌肉进行练习。 骶棘肌的锻炼方法:只要把躯干向后弯曲后,再挺身起立或者躯干向前弯曲后,再站立伸直。在动作的过程中,只是以躯干向前弯曲再伸直的动作。 腰侧肌群的锻炼方法:只要把躯干向体侧弯曲或者转体,再起立或转体让躯干伸直。

背部肌肉锻炼大全

(一)背阔肌:包括大圆肌在内的背部其他小的肌肉,在锻炼背阔肌时都能辅助锻炼到,一般没有什么孤立的方法锻炼。 背阔肌分三块明显不同的区域组成 (1)背阔肌上侧和外侧部分 引体向上:宽握引体向上主要锻炼背阔肌上侧和外侧,是增加背部宽度的好方法。 坐姿下拉:宽握下拉主要锻炼背阔肌上侧和外侧,是增加背部宽度的好方法。 (2)背阔肌下部 窄握引体向上、窄握下拉都是锻炼背阔肌下部的好方法。 站姿直臂下拉:主要锻炼下背阔肌。 (3)背阔肌中部 单臂哑铃划船:能将两侧背阔肌独立分开来,对于抱怨自己背部不对称的锻炼者来说是

女性硬拉很难粗腰 硬拉粗腰严重吗

硬拉可以起到粗腰的效果,但是不会那么明显,也不会看起来肥胖。 通常情况下的腰粗,大多数是脂肪过多的结果。硬拉锻炼是可以粗腰的,但是想要练出虎背熊腰,即使是刻意练习,那也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是寻常的锻炼,只会让腰部比起以往稍微强壮,而不会特别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