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艾灸哪里位置图 哮喘艾灸注意
哮喘艾灸哪里位置图 哮喘艾灸注意
哮喘在发作期以控制症状为主,每日应该治疗2次以上;缓解期以扶助正气,提高抗病能力,控制或延缓急性发作为主,可以每个1,2日治疗1次。肺脏内伤性咳喘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应从调整肺,脾,肾脏三脏功能入手,坚持长期治疗。
艾灸前列腺的治疗类型
(一)艾炷灸疗法
艾炷灸施灸时所燃烧的锥形艾团称艾炷。常分直接灸(又分化脓灸和非化脓灸) 与间接灸两种。本疗法临床运用广泛,既可保健,亦可治病,尤其适用于虚寒证,如哮喘、胃肠病。
(二)艾条灸疗法
以艾条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施灸者即艾条灸疗法,操作常分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主要用以治疗寒湿痹证及其他多种虚寒性疾患。
(三)药卷灸疗法
药卷灸是在艾绒里掺进药末,用纸把艾绒裹起来成为药卷,点燃其一端而施灸。适应证大致同上两种灸法。
(四)温针灸疗法
先根据病性选穴施针,得气后留针,后将艾绒裹于针柄上点燃,直至燃尽,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入机体,达到温经散寒等目的。
(五)隔姜灸疗法
取约2分厚生姜一块,置于选定的穴位上,再将艾炷置姜片上,点燃施灸。艾炷燃尽后,再放置艾炷反复施灸,一般至局部皮肤潮红为止。凡虚寒性疾病皆可以此疗法治之。
支气管哮喘艾灸哪里好
冷哮艾灸
冷哮由感受风寒,邪入肺俞,寒饮内停,痰阻气道而成。症见呼吸气急,喉中有哮鸣声,咳吐清稀黏痰,或兼恶寒发热等表证,苔白滑。
治则:宣肺理气,化痰定喘。
艾灸取穴:主穴取肺俞,风门,列缺,尺泽,丰隆,膻中。喘甚加配穴定喘。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次选3-4个穴位,每穴每日灸1-2次,每次10分钟,4-7天为1个疗程。
2.隔姜灸:每次选3-4个穴位,每穴5-7壮,每日1次,必要时一日灸2次,7天为一个疗程。
脾肺气虚型哮喘艾灸
病人哮喘反复发作,正气虚弱,吐痰清稀而多,同时伴随气虚的一般表现,舌质淡,舌边有齿痕,苔白滑等特点。
治则:健脾益气,培土生金。
艾灸取穴:主穴取太渊,脾俞,足三里,肺俞,定喘,膏肓俞,痰多加丰隆配穴。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穴每日1-2次,每次1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2.艾炷瘢痕灸:每次选用1-2穴,每穴灸3-7壮,10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肺肾两虚型哮喘艾灸
病人表现为喘促短气,动则气喘,痰清稀而多,自汗畏风,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脑转耳鸣,盗汗遗精,舌质淡。
治则:肺肾双补。
艾灸取穴:肺俞,肾俞,命门,太溪,定喘。咳嗽频繁加天突配伍。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穴每日1-2次,每次1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2.艾炷无瘢痕灸:每次穴2-4穴,各灸10分钟,每日1次,5天为1个疗程。
3.艾炷瘢痕灸:艾炷如麦粒大,每穴5-7壮,10日1次,3-6次为1个疗程。
艾灸丰隆的神奇作用 治疗咳喘
丰隆穴作为足阳明胃经的络穴,有健脾益气,化痰止咳,宣肺平喘之功效,为祛痰要穴,艾灸该穴位能有效缓解咳嗽,哮喘等症。
哮喘艾灸有效果吗 哮喘艾灸操作手法
哮喘病可以采用艾条灸,隔姜灸,艾灸器灸,每穴每次3分钟,顽固性哮喘可施行艾炷瘢痕灸法。
哮喘艾灸有效果吗 哮喘艾灸穴位辨析
膻中为气之会穴(别称“上气海”),与内关配用宽胸理气,舒展气机;肺俞内应肺脏,直接调理肺脏功能,止哮平喘;定喘为止哮平喘之经验效穴;孔最是肺经主治急性发作性呼吸道病症的要穴,降逆平喘;足三里能增加肺活量,改善通气功能;丰隆为化痰第一要穴。主穴合用,能够收到较好的宣肺化痰,止哮平喘效果。
小儿推拿治哮喘 注意事项
如果宝宝喘得厉害,可以艾灸它的两侧足三里及下腹部的关元穴各半小时,可以选择随身灸,宝宝皮肤娇嫩,要注意艾灸的温度,最好隔着衣服灸防止烫着宝宝。还有大椎穴及大椎两侧的定喘穴用随身灸的效果也很好,每次15分钟即可。
哮喘往往不是单独出现的一个症状,多数伴有感冒、发烧、咳嗽等其他症状,所以处理时要在医生指导下标本兼治。
舌苔厚白艾灸熏哪里 肺俞
属足太阳膀胱经。肺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气喘,咯血,骨蒸潮热,盗汗,及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荨麻诊,皮肤搔痒症等,适合作为舌苔厚白艾灸选穴。
艾炷灸肺俞穴3-7壮;或艾条灸肺俞穴5-15分钟。
哮喘艾灸哪里位置图 哮喘艾灸配穴搭配
虚证还应加灸关元(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或气海(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脾俞(第11胸椎下旁开1.5寸),肾俞(第2腰椎下旁开1.5寸)。
艾灸哮喘能治好吗
艾灸对哮喘发作期和缓解期都有一定的疗效,通常缓解期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无论是成人哮喘还是儿童哮喘,都可以用艾灸的方法来治疗。
三伏灸好还是三九灸好 三伏灸灸哪些部位
视具体情况而定。
1、传统三伏灸取穴主要对应“肺”相关病症的穴位:大椎穴、肺俞穴(2个)、膏盲穴(2个)等5个穴位,主要针对肺气虚、哮喘、支气管炎、鼻炎及经常性感冒、咳嗽的人群。
2、有哮喘、支气管炎、咳嗽的人群,可以增加:天突穴、膻中穴;
3、经常感冒的艾灸,可以增加:悬灸整个鼻梁,从印堂穴一直灸到鼻尖;
4、有鼻炎的人群,可以增加:悬灸整个鼻梁、通天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