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哮喘艾灸哪里位置图 哮喘艾灸注意

哮喘艾灸哪里位置图 哮喘艾灸注意

哮喘在发作期以控制症状为主,每日应该治疗2次以上;缓解期以扶助正气,提高抗病能力,控制或延缓急性发作为主,可以每个1,2日治疗1次。肺脏内伤性咳喘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应从调整肺,脾,肾脏三脏功能入手,坚持长期治疗。

艾灸前列腺的治疗类型

(一)艾炷灸疗法

艾炷灸施灸时所燃烧的锥形艾团称艾炷。常分直接灸(又分化脓灸和非化脓灸) 与间接灸两种。本疗法临床运用广泛,既可保健,亦可治病,尤其适用于虚寒证,如哮喘、胃肠病。

(二)艾条灸疗法

以艾条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施灸者即艾条灸疗法,操作常分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主要用以治疗寒湿痹证及其他多种虚寒性疾患。

(三)药卷灸疗法

药卷灸是在艾绒里掺进药末,用纸把艾绒裹起来成为药卷,点燃其一端而施灸。适应证大致同上两种灸法。

(四)温针灸疗法

先根据病性选穴施针,得气后留针,后将艾绒裹于针柄上点燃,直至燃尽,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入机体,达到温经散寒等目的。

(五)隔姜灸疗法

取约2分厚生姜一块,置于选定的穴位上,再将艾炷置姜片上,点燃施灸。艾炷燃尽后,再放置艾炷反复施灸,一般至局部皮肤潮红为止。凡虚寒性疾病皆可以此疗法治之。

支气管哮喘艾灸哪里好

冷哮艾灸

冷哮由感受风寒,邪入肺俞,寒饮内停,痰阻气道而成。症见呼吸气急,喉中有哮鸣声,咳吐清稀黏痰,或兼恶寒发热等表证,苔白滑。

治则:宣肺理气,化痰定喘。

艾灸取穴:主穴取肺俞,风门,列缺,尺泽,丰隆,膻中。喘甚加配穴定喘。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次选3-4个穴位,每穴每日灸1-2次,每次10分钟,4-7天为1个疗程。

2.隔姜灸:每次选3-4个穴位,每穴5-7壮,每日1次,必要时一日灸2次,7天为一个疗程。

脾肺气虚型哮喘艾灸

病人哮喘反复发作,正气虚弱,吐痰清稀而多,同时伴随气虚的一般表现,舌质淡,舌边有齿痕,苔白滑等特点。

治则:健脾益气,培土生金。

艾灸取穴:主穴取太渊,脾俞,足三里,肺俞,定喘,膏肓俞,痰多加丰隆配穴。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穴每日1-2次,每次1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2.艾炷瘢痕灸:每次选用1-2穴,每穴灸3-7壮,10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肺肾两虚型哮喘艾灸

病人表现为喘促短气,动则气喘,痰清稀而多,自汗畏风,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脑转耳鸣,盗汗遗精,舌质淡。

治则:肺肾双补。

艾灸取穴:肺俞,肾俞,命门,太溪,定喘。咳嗽频繁加天突配伍。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穴每日1-2次,每次1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2.艾炷无瘢痕灸:每次穴2-4穴,各灸10分钟,每日1次,5天为1个疗程。

3.艾炷瘢痕灸:艾炷如麦粒大,每穴5-7壮,10日1次,3-6次为1个疗程。

艾灸丰隆的神奇作用 治疗咳喘

丰隆穴作为足阳明胃经的络穴,有健脾益气,化痰止咳,宣肺平喘之功效,为祛痰要穴,艾灸该穴位能有效缓解咳嗽,哮喘等症。

哮喘艾灸有效果吗 哮喘艾灸操作手法

哮喘病可以采用艾条灸,隔姜灸,艾灸器灸,每穴每次3分钟,顽固性哮喘可施行艾炷瘢痕灸法。

哮喘艾灸有效果吗 哮喘艾灸穴位辨析

膻中为气之会穴(别称“上气海”),与内关配用宽胸理气,舒展气机;肺俞内应肺脏,直接调理肺脏功能,止哮平喘;定喘为止哮平喘之经验效穴;孔最是肺经主治急性发作性呼吸道病症的要穴,降逆平喘;足三里能增加肺活量,改善通气功能;丰隆为化痰第一要穴。主穴合用,能够收到较好的宣肺化痰,止哮平喘效果。

小儿推拿治哮喘 注意事项

如果宝宝喘得厉害,可以艾灸它的两侧足三里及下腹部的关元穴各半小时,可以选择随身灸,宝宝皮肤娇嫩,要注意艾灸的温度,最好隔着衣服灸防止烫着宝宝。还有大椎穴及大椎两侧的定喘穴用随身灸的效果也很好,每次15分钟即可。

哮喘往往不是单独出现的一个症状,多数伴有感冒、发烧、咳嗽等其他症状,所以处理时要在医生指导下标本兼治。

舌苔厚白艾灸熏哪里 肺俞

属足太阳膀胱经。肺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气喘,咯血,骨蒸潮热,盗汗,及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荨麻诊,皮肤搔痒症等,适合作为舌苔厚白艾灸选穴。

艾炷灸肺俞穴3-7壮;或艾条灸肺俞穴5-15分钟。

哮喘艾灸哪里位置图 哮喘艾灸配穴搭配

虚证还应加灸关元(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或气海(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脾俞(第11胸椎下旁开1.5寸),肾俞(第2腰椎下旁开1.5寸)。

艾灸哮喘能治好吗

艾灸对哮喘发作期和缓解期都有一定的疗效,通常缓解期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无论是成人哮喘还是儿童哮喘,都可以用艾灸的方法来治疗。

三伏灸好还是三九灸好 三伏灸灸哪些部位

视具体情况而定。

1、传统三伏灸取穴主要对应“肺”相关病症的穴位:大椎穴、肺俞穴(2个)、膏盲穴(2个)等5个穴位,主要针对肺气虚、哮喘、支气管炎、鼻炎及经常性感冒、咳嗽的人群。

2、有哮喘、支气管炎、咳嗽的人群,可以增加:天突穴、膻中穴;

3、经常感冒的艾灸,可以增加:悬灸整个鼻梁,从印堂穴一直灸到鼻尖;

4、有鼻炎的人群,可以增加:悬灸整个鼻梁、通天穴。

相关推荐

夏季艾灸能睡凉席吗 夏季怎样正确艾灸

艾灸适宜虚证和寒证,如虚弱怕冷、久病久泄、关节冷痛、寒咳哮喘、风寒感冒等;不适合实证和热证患者,如上火、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小便短黄、发热等。 青壮年和男性可以多灸,妇女和儿童宜减量、少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灸。 极度疲劳,过度饥饿、口渴,醉酒时都不宜治疗,尤其是患有胃肠疾病的人更应该注意这些。大悲、大喜、大怒等情绪不稳定时也不宜用,否则会使艾灸的效果大打折扣。 常灸的穴位主要是足三里、关元和神阙,这些穴位能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起到保健作用。最好不要在面部、阴部施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艾灸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一、艾灸的适宜人群 通常来说,少年、青年、老年,男性、女性、甚至刚出生的婴幼儿都可以艾灸,只要是寒性体质(手脚冰凉、精力不济、易受寒、怕冷、腹泻等)就可以,或者是要治疗因受到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 具体来讲,可有以下几种人群: 1.压力大、孤独、抑郁、心烦气躁、失眠、头疼、眩晕、脑力早衰、耳目失灵、易疲劳、长期在冷气室工作的亚健康人群,尤其是内分泌紊乱及更年期综合症者。 2.长期施灸可改善气血循环,疏通经络,驱寒祛湿,排除毒素,增强新陈代谢,全面调理肥胖、面色枯黄,皮肤松弛、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 3.

三伏灸可以天天灸吗 三伏灸怎么灸最好

三伏灸一般是对应穴位进行的,不同穴位对应不同的功能以及疾病,进行三伏灸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需要治疗预防什么,就对应艾灸哪个部位即可,具体如下所示: 1、三伏灸取穴主要对应“肺”相关病症的穴位:大椎穴、肺俞穴、膏盲穴等5个穴位。 2、有哮喘、支气管炎、咳嗽的人群:天突穴、膻中穴。 3、经常感冒的艾灸:悬灸整个鼻梁,从印堂穴一直灸到鼻尖。 4、有鼻炎患者:悬灸整个鼻梁、通天穴。

咳嗽胸闷气短艾灸 配穴方四

气喘:位于背部正中线,左右旁开各2寸,与第7颈椎(一说胸椎)棘突平高处,左右计2穴 定喘:位于项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缘中点(大椎穴)旁开0.5寸处 天突: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膻中: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一组穴加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二组穴加 肾俞: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 艾炷瘢痕灸(化脓灸),先取麝香3g,肉桂、丁

支气管哮喘艾灸哪里好 支气管哮喘辩证灸治

哮喘有寒热虚实之别,有发作期和缓解期之分,所以不同类型的哮喘治疗应有区别,艾灸疗法较适用于冷哮和虚哮(脾肺气虚和肺肾两虚),取穴多在背部腧穴和任脉,督脉及阳明经腧穴。

艾灸的利弊

艾灸疗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泄热拔毒,消瘀散结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作用。 艾烟弊处:艾烟里面除了包含艾精油,还含有粉尘颗粒物、一氧化碳等复杂成分,尤其现在用的随身灸等灸罐,由于其不充分燃烧,或是艾条质量问题,有的会产生一些不良味道。偶尔灸倒无所谓,当长期灸是要注意的。尤其阴虚火旺型体质,如果大面积火力,加上烟气,会产生头晕、上火、口干等症。现在大多是楼房,空

冬病夏治 夏天艾灸好处多

细数夏季艾灸养生的好处 治哮喘 伏天艾灸效果更好,每个伏天的第一天开始艾灸,直到三伏结束。穴位分别是夹脊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之间)、大椎穴(第7颈椎下凹陷中)、陶道穴(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治腹泻 夏季因为饮食不注意或腹部受凉,经常会出现腹泻,对相应的穴位进行艾灸可健脾益胃、补中益气、保暖治寒。这几个穴位分别是:中脘穴(脐中上4寸)、建里穴(脐中上3寸)、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边缘)。 治胃痛 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在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一侧足三里穴上各悬灸10分钟,以穴位上

艾灸膻中的作用效果有什么

膻中穴属任脉,是心包经经期及一身宗气的聚集之处,为治疗胸闷气急的要穴,艾灸刺激该穴位可通过调节神经功能,松弛平滑肌,扩张冠状血脉及消化道。艾灸刺激该穴位有理气宽胸,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开瘀散结,通阳化浊,安神定金,清心除烦之功效,临床上主治胸痹,心痛,心烦,心律不齐,心绞痛,咳嗽,气喘,气管炎,哮喘,产后乳汁少,乳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心悸心肺等症。

艾灸的烟味对呼吸道有害吗

一般情况下,只要通风效果好,艾灸的烟气对人体基本没有不良影响,但是哮喘患者如果对此反应较大,最好停止艾灸。 艾叶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穿透皮肤,直达深部经久不消,起到温通经脉驱散风寒的作用。药理试验证明,艾灸烟对细菌和真菌有较明显的抗菌作用,可用于空气消毒,且对腺病毒、鼻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等有抑制作用。所以我们在选择艾灸的时候,无论是烟还是灸火都有各自的治疗效果。

详解六种中医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艾灸疗法是具体方法很多,常用者有如下数种。 (一) 灯火灸疗法 以灯心草蘸香油,点燃,在小儿身上施灸。本疗法主要用于小儿惊风、昏迷等急性病证。 (二) 药卷灸疗法 药卷灸是在艾绒里掺进药末,用纸把艾绒裹起来成为药卷,点燃其一端而施灸。适应证大致同上两种灸法。 (三) 温针灸疗法 先根据病性选穴施针,得气后留针,后将艾绒裹于针柄上点燃,直至燃尽,使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