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蛔虫病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蛔虫病
怀疑孩子得了蛔虫病,家长们可能听过很多说法,比如,容易饥饿或偏食、食欲不振、磨牙、脸上长白斑、消瘦等。其实,这些都不是孩子患上蛔虫病的特异性特征,因为这些情况其他疾病也会出现。
1、如何从孩子的表现中判别
揉腹部:当孩子经常出现上腹部、肚脐周围腹痛时,让孩子平躺在床上,家长帮孩子揉一会儿肚子。如果感觉孩子的肚子是软软的、不会腹肌紧张,而孩子自己也很喜欢按揉肚子,肚子疼时揉一下就不疼了,那么可基本判断孩子肚子里有蛔虫了。
2、到医院做个简单的虫卵检测
最准确的方法,是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做虫卵检测。如果家长观察到孩子有磨牙、脸上长白斑情况,就跟蛔虫病联系到一起,盲目买驱虫药给孩子吃,这是不可取的。当怀疑孩子是否患有蛔虫病时,家长应带孩子去医院化验一下大便来确诊。
长虫斑一定跟蛔虫有关吗
“虫斑”在医学上被称为“白色糠疹”,是儿童面部出现的一种鳞屑性色素减退斑片,呈圆形或椭圆形,硬币大小,边界清楚,表面干燥,覆有少量糠状鳞屑。
当发现孩子出现这些单纯糠疹时,很多家长都会凭经验认为孩子有蛔虫病或者其他肠道寄生虫病,“虫斑”也就因此而得名了。但其实,“虫斑”的发生与肠道寄生虫病并无必然的联系,除了与身体对寄生虫的毒素发生过敏有关外,还可能与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或太阳暴晒等有关。因此,用“虫斑”来判断孩子是否患有蛔虫病是不够科学的。对蛔虫病的诊断,一般是通过粪便检验到虫卵才能做出明确的诊断。
白色糠疹的病因不明,数日或更长时间可自行消退。但是,这与孩子是否有蛔虫没有必然关系。小儿“虫斑”、夜间磨牙等“民间经验”,都不能作为是否有蛔虫的判断依据。因此,家长不能盲目给孩子吃驱虫药。
蛔虫病的判断方法
蛔虫病十分常见,但是仍有不少家长无法正确判断孩子是否患上了蛔虫病。需要注意的是,面部有白斑、易饿、没有胃口等都不属于孩子患上此病的独具性特点。家长可使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辨别:
1、轻揉腹部
当宝宝常常出现肚脐四周或腹部上侧疼痛的现象时,家长需让宝宝平躺在床上,然后轻揉疼痛部位。倘若宝宝肚子上的肌肉比较柔软、松弛,而且他也很喜欢揉自己的腹部,腹部疼痛时进行轻揉就可消退痛感,这样的话便可大致推断出宝宝患有蛔虫病。
2、虫卵检测
判断宝宝是否有该病的最好的方法便是去医生那做虫卵检测。一些家长一发觉宝宝有磨牙、面部出现白色斑点的现象,便立即胡乱给宝宝吃驱虫药物,这种行为不可取。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最好带宝宝去看医生,化验下粪便,诊断是否患有此病。
小儿蛔虫病应该怎样检查呢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四大症状判断孩子是否患有蛔虫病:
1)患有蛔虫病的小孩,舌面上常有红斑出现,边缘整齐,呈圆形,可突出舌面,乳头状,数量多少不一,部位也不固定。
2)可见孩子的下唇黏膜上出现针尖米粒样的颗粒丘疹,多为灰白色。
3)常在孩子的巩膜上出现蓝色斑块,呈三角形、圆形或半月形,多分布于巩膜网状毛细管的顶端,不突出表面。
4)面部可见有白斑,一般呈圆形,边缘较整齐,中间呈淡白色,不凸于皮肤黏膜。
温馨小贴士小儿蛔虫病的预防
1)必须进行广泛的卫生宣传,做好环境卫生,包括不随地大小便,合理积肥及施用粪肥,保持水源及食物不受污染;
2)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菜,吃瓜果先剥皮。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有蛔虫病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了,各种各样的病也跟上来了,比如我们经常见到的蛔虫病,对于小孩子而言,可能没有什么觉察,但是父母要照管好自己的孩子,就要时刻注意孩子的一些举动,尤其要注意看孩子是不是有蛔虫病。
宝宝晚上出现了磨牙的情况,很多的父母对此不以为然,其实孩子的很多疾病都是一步步发展而来的,要提高警惕,比如可以去医院做个虫卵测试等等,确定孩子是不是有蛔虫病了。
孩子食欲不振,经常的说肚子疼,也有可能是肚子里面有蛔虫了,可以给孩子吃点药试试,如果说过一段时间就不疼了,有可能是真的有蛔虫了。
如果孩子身体特别的瘦弱,每天吃的不少但是就是胖不起来,这个时候也要警惕了,有可能是蛔虫在搞鬼。
其实最简单的方法是去医院里面给孩子检测一下大便,看看有没有蛔虫卵,这是最准确的了。
孩子的皮肤出现了白一块或者是有不一样的花皮肤,这个也是孩子有蛔虫的一个表现。
很多的资料都说,如果有蛔虫的话,孩子的肛门会痒,而且在肛门可以看到虫卵,这个如果不仔细观察是很难发现的。
孩子的哪些小病容易忽视
想要有效提高自己的育儿知识还得从生活中了解,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不可忽视孩子的“小病”,希望大家喜欢。让孩子过上优质生活,从点滴小事开始!
严格地说,疾病没有大小之分。人们日常所说的“大病”和“小病”,其实没有明显的标准和界线。例如人们常称头痛、感冒是“小病”,可是在医生检查后成为重危病人的不在少数,死亡也并不罕见,阑尾炎是常说外科“小病”,可还是有人因此丧生。
我们往往可能见到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小病”、慢性病不重视,总认为孩子总免不了会有些小伤小病,不用治慢慢的也会好,这种现象在农村比较多见,孩子的手被刀子割破了,敷些细土、草药(整理);骨折了,用板子、布条子胡乱缠绑了事;受凉感冒,捂上被子发汗;肚子痛,揉压一下即罢等等。这些简单的土方处置不能全否定,但可以肯定地说,这既不科学,还会因此而延误病情或导致残废等严重后果。
小病常是大病的根,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语,那么既然有这个“根”,它迟早是要“发芽”、“结果”的,最后由小病酿成大病,由一种病发展到几种病。例如孩子经常容易患伤风感冒,鼻咽部的细菌就有可能从咽管进入中耳,从而引起中耳炎,如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还会转为慢性中耳炎;如果耳内脓液中的细菌向上进入脑部,又可发生脑膜炎,这时往往可危及生命。看,小病的演变发展是何等厉害,那么,为什么不可以重视感冒的治疗以切断发展的途径呢?
孩子患疖疮或脓疱疮,这在许多人看来是个小皮肤病,但是你要知道,它可以引起肾炎,这个病就比较麻烦,会给孩子带来许多痛苦。蛀牙也能引起风湿病和肾炎,就是因为细菌从蛀牙侵入而发病。孩子容易患蛔虫病,如不及早抓紧治疗,有时还会让蛔虫从肠内钻入胆囊或阑尾,发生胆道蛔虫病、胆囊炎或阑尾炎,有时肠内蛔虫多了,还会互相缠绕在一团,发生肠梗阻。
俗话说:“衣烂从小补,病从浅中医。”做父母的千万不可忽视孩子的“小病”。一旦发现有病就应该及早找医生诊治,不要因疏忽大意而误了孩子的健康。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蛔虫病
1、如何从孩子的表现中判别
揉腹部:当孩子经常出现上腹部、肚脐周围腹痛时,让孩子平躺在床上,家长帮孩子揉一会儿肚子。如果感觉孩子的肚子是软软的、不会腹肌紧张,而孩子自己也很喜欢按揉肚子,肚子疼时揉一下就不疼了,那么可基本判断孩子肚子里有蛔虫了。
2、到医院做个简单的虫卵检测
最准确的方法,是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做虫卵检测。如果家长观察到孩子有磨牙、脸上长白斑情况,就跟蛔虫病联系到一起,盲目买驱虫药给孩子吃,这是不可取的。当怀疑孩子是否患有蛔虫病时,家长应带孩子去医院化验一下大便来确诊。
小儿常见的寄生虫病有哪些
1、蛔虫症
蛔虫症是小儿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由于蛔虫卵可在泥土中存活较长时间,当孩子玩泥土和在地上爬玩时,如果沾上虫卵,吮手或吃东西时没洗手,就可能吃入腹中,使其感染上蛔虫。此外,生吃的瓜果蔬菜没洗净,沾有虫卵也会让孩子患病。
得了蛔虫病,孩子可表现为食欲不佳和肚子痛,痛的部位是在肚脐附近或稍上方。痛的时候,孩子喜欢让大人揉一揉。孩子可以因患蛔虫而显得营养欠佳。患了蛔虫,有些孩子还会出现精神神经系统的症状,如兴奋不安、睡眠不好、夜晚磨牙、易惊等,个别孩子有偏食和异食癖。蛔虫的蚴虫可迁移到肝、肺、脑等器官,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症状。蛔虫的成虫还有钻孔的习性,可引起孩子患胆道蛔虫或由蛔虫引起的肝脓肿、阑尾炎、腹膜炎等。当蛔虫过多,扭结成团,还会造成小儿的肠梗阻。
蛔虫的寿命是1~2年,只要孩子注意个人卫生,不再吃不洁食物,不吮手、饭前便后要洗手,1年内,虫体就可自然从腹中排出,使孩子病愈。当然,也可给孩子服药,可用肠虫清或其他驱蛔药。
2、蛲虫症
在孩子3岁以内,如果卫生条件不好,就很容易使孩子患上蛲虫病。患了蛲虫后,由于蛲虫的雌虫在夜间会到孩子的肛门附近排卵,所以孩子主要的表现是屁股痒,有时还会因搔抓而引起皮炎。在晚上,注意观察可以在肛门周围找到像小白线头一样的虫子。孩子在抓挠过程中,又会将虫卵带到手上和藏到甲缝,在吮手或吃东西时又吃到肚中,形成反复感染。此病特别易在集体生活的场所传播。
要说预防蛲虫并不困难,由于蛲虫的寿命不过1个月,所以,只要注意每天烫洗孩子的内衣裤和小褥单,不要让孩子吮手和抓小屁股,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孩子可自行痊愈。当然,为加速愈程,可给孩子服用驱虫剂如扑蛲灵、肠虫清等,也可外涂药物。
3钩虫症
钩虫虽然也是小儿中较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但在3岁之内的孩子中感染得相对少一些,尤其是1岁内的孩子更少,这是由于,钩虫蚴虫常在泥土或水田中,当人光着脚或赤身坐在地上时,其蚴虫钻进皮肤才能使之感染。3岁内的孩子往往在家中或附近玩耍,感染的机会较之5~7岁的孩子就少得多。
感染蚴虫后,皮肤可有痒疹及匍行丘疹、小疱疹,孩子会因痒而抓,因抓而又引起炎症,当蚴虫移行至肺可引起肺炎,移行至肝、眼等处也会引起相应的反应。钩虫的成虫寄生人体会使孩子发生失血性的贫血。由于患病后还会出现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情况,又会因营养不良而加重孩子的贫血。所以发现孩子患了钩虫,要及早治疗,治疗后贫血可以很快得以纠正。
小儿蛔虫病的饮食宜忌
1、宜吃酸味重的食物
乌梅
很酸,对蛔虫具有很强的驱虫作用,本病非常适用。10-20g用开水泡食。
2、宜吃高纤维素的食物
柠檬
含有丰富的柠檬酸,酸味重,与乌梅联合使用能够加强驱虫的效果。5-8片,用开水泡发以后食用。
3、宜吃高蛋白质的食物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的营养是很重要的,这样的想法确实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孩子患上了蛔虫病的话,是要注意蛋白质的补充的。蛔虫病在孩子中是很常见的,饮食的禁忌也是很多的。如果孩子患上蛔虫病的话,要注意蛋白质的补充,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这样对于疾病的护理是有好处的。
番茄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维生素B,能够增加机体的免疫力,有利于本病手术后的愈合。100g与鸡蛋同炒食用哦。
4、忌吃减少胃肠道蠕动的食物
辣椒
对胃肠道有刺激性,可影响影响物质的吸收,从而增加蛔虫对营养物质的摄取。宜吃无刺激性的食物。
孩子肚子中真有蛔虫该怎么办
宝宝肚子里有蛔虫也是妈妈们比较头疼的一件事。别着急,我们请专家来支招看看怎么把这些“虫子军”清除吧。
孩子肚子疼
也有可能是胃痉挛
“我在网上看到一条关于判断孩子肚子中是否有蛔虫的方法。”本报读者打来电话咨询记者,他说在网上有一条关于让孩子平躺后,帮孩子揉肚子,如果孩子的肚子是软的,且孩子喜欢让家长按压肚子,在肚子疼痛的时候压一下肚子就不疼了,就可以判断孩子的肚子里面有蛔虫。这种检测方法到底是否准确。
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沈阳市儿童医院儿保科主任文江舸,他认为按压孩子肚子来看孩子到底是否有蛔虫这种方法是不准确的。
夏天炎热,冷饮是孩子们喜爱的食物,若过多地食用冷饮或者是较凉的食物,容易造成孩子胃痉挛,让很多家长以为孩子是肚子中有蛔虫。所以单凭按压孩子肚子来判断肚子中是否有蛔虫是不科学的。
有些家长提出疑问,“如果孩子喜欢磨牙或者脸上长白斑,是不是说明孩子肚子中就有蛔虫呢?”
文江舸指出,如果单凭孩子磨牙、脸上长白斑是不能够判断孩子的肚子中就一定有蛔虫。虽然说孩子磨牙、脸上长白斑是肚子里有蛔虫的症状,但是孩子如果有龋齿、咬合不正等症状同样也会磨牙。孩子长白斑也有可能是脂溢性皮炎造成的。
两周岁以上的孩子
可服用肠虫清杀蛔虫
孩子肚子中如果真的有蛔虫应该怎么办?
文江舸指出,孩子洁净意识较差,有喜欢把手放在嘴中、吃东西前不洗手等习惯就造成了大量的细菌勿入口中,导致孩子肚子中有蛔虫。
若家长觉得孩子肚子中可能有蛔虫,如果是两周岁以下的宝宝建议到医院就诊,可以让医生开些适合孩子的打虫药物,对于两周岁以下的孩子家长切不可以随便到药房买药给孩子服用。满两周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服用肠虫清,早上起来空腹给孩子服用1~2片,一年可以服用两次。但是打虫子的药物不建议反复吃,如果觉得半个月还是没有效果,那么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虫卵。
其实不少家长都认为如果孩子服用打虫子药后,如果孩子排泄物中有虫子才算把蛔虫杀死了的观点是错误的。早些年治疗蛔虫的药物塔糖可看见孩子的排泄物中有虫子排泄出来,但塔糖有一定的毒性,不建议孩子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