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食用食盐防治碘缺乏病
科学食用食盐防治碘缺乏病
碘是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元素。碘的需要量并不多,成年人每天需要的碘量,相当于用一个极细极尖的铅笔在纸上轻轻擦过的痕迹,其量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是,碘与人的躯体、精神发育关系极其密切,缺少了它会引起许多疾病。其中最严重的是引起无法恢复的智力损害。
碘缺乏病的表现和危害
碘缺乏病是人体缺碘后产生一系列生理改变、产生一系列病态的总称。它的主要表现和危害如下:
1.缺碘导致智力低下、呆傻等智力残疾。
2.碘缺乏可能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轻的没有自觉症状,但甲状腺肿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引起呼吸困难、吞咽障碍、声音嘶哑等。
3.孕妇怀孕期间膳食中缺碘,可能导致早产、流产、死产,生下的孩子可能患有先天畸形、先天聋哑等病症。孕妇严重缺碘,会导致胎儿大脑发育障碍,孩子出生后会聋、哑、傻、矮小、肢体痉挛瘫痪、生长发育迟缓,呈现特殊丑陋面容,重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医学上称之为地方性克汀病。在病区还普遍存在较多的智力低下儿童,他们的智商比非病区儿童平均低10~1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碘缺乏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中智力损害是第一位的,妇女和儿童是主要的受害者。
特殊人群更需要补碘
党和政府对控制和消除碘缺乏危害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目前,采取的基本防治措施是:在缺碘地区供应加碘食盐,对特需人群补用碘油丸。所谓特需人群指孕妇、婴幼儿以及新婚育龄妇女。为了制止非碘盐流入缺碘地区市场,1994年1月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发出《关于加强食盐市场管理,坚决杜绝非碘盐进入缺碘地区的通知》;同时,为了加强对待特需人群服用碘油的管理,有关部门和专家共同制订了《特需人群服用碘油要则》。
预防治疗碘缺乏病
治疗碘缺乏病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使缺碘的人们能经常不断地补充到足够的碘。这些方法包括改变或调整缺碘地区人们的饮食,经常吃海鱼、海带、紫菜等含碘量高的海产品。其次,改造饮用和灌溉用水,也就是将含碘量合格水引来取代原来含碘不足的水。第三种方法就是在某些日常食品中添加碘,以供应缺碘地区居民。
食用合格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它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容易推广,而且符合微量、长期及生活化的要求,只要每天坚持食用合格碘盐,即可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就没有必要用其他补碘措施了。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炎患者等少数人群不宜食用碘盐。
选购保管碘盐有讲究
家庭食盐要到食盐专营的定点销售点购买,购买盐业公司专营经销,并有专门注册商标、“食用碘盐保护儿童智力”绿色图案、碘盐防伪标志的小包装含碘食用盐,也可按需选购多品种碘盐,千万不要随意购买私盐、劣质盐,更不能用工业盐、非碘盐充作食盐。
碘遇高温、潮湿环境或遇到醋等酸性物质容易挥发,所以要随吃随买、不要长期存放;要注意防热、防潮,用有盖的棕色玻璃瓶、瓷缸盛放碘盐或原包装袋系口,放在阴凉、干燥处,远离炉火。
炒菜时,不要用碘盐爆锅。要等到菜、汤等熟了以后再加盐。
如何防治碘缺乏病
补碘有多种措施,但各国经验证明,最安全、有效、简便而又容易坚持的方法便是长期食用碘盐。按目前我国人均每天食用5至15克计算,每天从碘盐中得到的碘能够满足人体的需要,无需再用其他补碘食品。购买碘盐时要认清包装袋上的碘盐标志,不买小贩或其它来源的非碘盐,更不要食用土盐私盐。
总之:
1、全民使用碘盐。全民使用碘盐能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这是全世界公认的安全、有效、方便和价格便宜的补碘方法。但购买碘盐后应该注意密封、避光、避风、避免受热和久存,以防止碘的丢失,并且要坚持常年使用。
2、强化补碘。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婴幼儿及儿童、青少年这些人群对碘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应在坚持长期使用碘盐的基础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碘油丸。
3、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些含碘丰富的食品,如海带、海鱼、海虾和紫菜等。
碘缺乏的西医治疗方法
治疗碘缺乏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补充碘剂。碘剂主要用于缺碘所引起的弥漫型重度甲状腺肿大且病程短者,服用复方碘溶液每日1-2滴(约含碘3.5mg) 或碘化钾(钠)每日10-15mg,连服2周,2周为1疗程,两个疗程之间停药3个月,反复治疗1年。长期大量服用碘剂应注意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发生。
平时补碘,把碘混合在盐中不会改变盐原有的颜色、味道,碘盐与非碘盐没有任何外观上的区别,这种补碘办法易于推广,也容易长期坚持,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碘盐不仅是我们中国,同时也是世界各国防治碘缺乏病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手段。用食盐加碘的方法防治碘缺乏病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瑞士、美国、奥地利等国家是最早推广碘盐的国家。加拿大等国很早就要求生产厂家必须对所有食盐全部加碘,印度、美洲国家正在逐步实施类似的食盐加碘计划。截止到1995年底,世界上已有82个国家承诺实施食盐加碘。
如何防治大脖子病
一、地方性甲状腺肿的预防 :我国是碘缺乏病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 1762 个县属于 碘缺乏病区,受威胁的人口达到 4.25 亿。 1979 年起,国家立法在碘缺乏病区推行食盐加碘,使 IDD 得到有效地控制。 1996 年起,我国采用全民食盐碘化 (universal salt iodization , USI) 的方法防治碘缺乏病。 2001 年我国国标规定的食盐加碘浓度为 35 士 15mg/kg 。食盐加确应当根据地区的自然碘环境有区别地推行,并要定期监测居民的尿碘水平,碘充足地区应当使用无碘食盐,具有甲状腺疾病遗传背景或潜在甲状腺疾病的个体不宜食用碘盐。 2001 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和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 (ICCIDD) 提出理想的棋摄入量应当使 MUl 控制在 100~200 μ g/L ,甲状腺肿患病率控制在 5% 以下,并且提出 MUI>300 μ g/L 为碘过量。碘过量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病率增加。
二、甲状腺肿的治疗 一般不需要治疗。对甲状腺肿大明显者可以试用左甲状腺素 (L- T4) ,对甲状腺肿明显、有压迫症状者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三、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 本病治疗困难,尤其是对老年患者。可以给予 L-T 4 ,但疗效常不明显。 L-T 4 治疗中必须监测血清 TSH 水平,血清 TSH 减低或者处于正常下限时不能应用;甲状腺核素扫描证实有自主功能区域存在者,也不能应用 L -T 4 治疗;对于无自主功能区域、血清 TSH 增高或者处于正常上限者,考虑给予 L -T 4 时应当从小剂量开始,以避免诱发和加重冠心病。
四、可以食用海带。
碘缺乏病病因
防治碘缺乏病的主要方法是食盐加碘图册1.自然地理
环境中碘的水平受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植被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碘缺乏病的流行与自然地理因素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容易造成流行的自然地理因素,包括远离海洋、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植被稀少、降雨集中和水土流失等。[1]
2.水碘含量
人体需要的碘归根结底来自环境中的土壤和水。土壤中的碘只有溶于水才能被植物吸收,最后通过食物被人体摄入。水碘含量不仅反映了环境中碘的水平,而且反映了人体碘的摄入水平,水碘含量与碘缺乏病的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3.协同作用
环境中广泛存在的致甲状腺肿物质,一般情况下含量甚微,不致引起甲状腺肿的流行。但如果在环境严重缺碘的同时致甲状腺物质含量也很高,二者就会产生强大的协同作用,成为形成重病区的主要原因。
4.经济状况
现今地方性甲状腺肿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而且越贫穷的国家流行越严重。同在一个病区内,也是越贫穷的家庭发病越多。病区大多在偏僻的山区和农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食用当地自产粮菜。一旦交通条件改善,物质交流频繁,生活水平提高,即使不采取食盐加碘等防治措施,流行情况也会缓解。[1]
5.营养不良
蛋白质和热量不足以及维生素缺乏,会增强碘缺乏和致甲状腺肿物质的效应,促进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流行。
碘缺乏病的误区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
我们的生活中会有很多的疾病,我们对于这些这些疾病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对于碘缺乏这种疾病是不是很多的人都知道呢?那么我们就不多介绍碘缺乏了,今天主要是为大家介绍一下碘缺乏的误区。通过这些误区让大家更加的健康。
碘缺乏病主要会造成儿童智力发育和生长发育损害,孕妇缺碘可出现胎儿缺碘、早产和先天畸形等,所以,世界上已经100多个国家在食盐中加碘防治碘缺乏病,至今已经有八十年的历史,我国从1995年开始普及碘盐,已有12年的经验。但人们对食用碘盐仍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食用海盐不缺碘
海盐是用海水晒制而成,但其含碘量甚微。经测定,每公斤海盐只含一百至几百微克碘。如果按成人每天基本需要150微克碘计算,以成人每天吃6克盐计,每天可从海盐中摄入的碘只有0.6-3微克,远远不能满足人体对碘的需要。
误区二:常吃海鲜不补碘
海鲜是指鱼、虾、蟹、贝等海产品,海产食品比陆产食品含碘丰富,但同样不能说明多吃海鲜就不用补碘。我国《食物成分表》显示,每1000克海鱼约含碘 200微克,每天至少要吃750克的海鱼才能保证人体正常需碘量(150微克)。但这样的食量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完全做不到的,所以认为有时吃海鲜不缺碘也是不对的。
误区三:长期食用碘盐会得甲亢
自从全民食盐加碘后,有一些临床医生发现医院里甲亢的病人多了。针对这一问题,广东省卫生部门在2002-2005年在湛江的吴川市黄坡镇和徐闻县迈陈镇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轻度碘缺乏地区实行全民加碘后,的确出现了碘致甲亢的副作用。补碘后,出现了甲亢发病率快速增加,尤其在食用碘盐的第4年出现了高峰期,但第8年后甲亢的发病率降到食盐加碘前的水平。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1)碘致甲亢,由于人体长期缺碘,碘摄入量突然增加,甲状腺组织一时不能适应,出现了“一过性甲亢”,其他国家也出现类似情况。
(2)补碘量提升过快、过多,通常会使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加重或诱发。
但碘致甲亢不会发生在碘持续充足的地区,在原本碘营养正常和甲状腺正常的人群中,食用碘盐一般不会造成碘性甲亢。
孕妇缺碘影响儿童智力
在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采用食盐加碘的措施来预防碘缺乏病,那么缺碘究竟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哪些危害,目前民众的碘摄入量是否过量,食盐加碘是否会像网传的那样增加甲状腺癌的发生呢?
在北京市一家大型超市,调味品货架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盐,其中最多的是绿色低钠碘盐,不少民众毫不犹豫的将它作为首选。
“是碘盐,应该买,碘少了也不好,那块的盐基本上都是加碘的,一直都这么吃,都习惯了都挺放心的,国家推荐的加碘盐。没太注意,卖什么咱就买什么,含碘不是防甲状腺疾病什么的。”
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在采取长期供应加碘食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碘缺乏病。谈起碘缺乏病,人们往往会想到甲状腺肿大,也就是俗称的“大脖子病”。事实上,碘缺乏的危害并不限于此。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研究员杨晓光介绍说,除了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肿大,碘缺乏还将对青少年智力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失,因此,孕妇和婴幼儿最怕缺碘:“碘缺乏病的危害:在胎儿期可以造成流产、死胎,胎儿甲状腺功能减低。在儿童期和青春期主要有智力障碍等。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生活在碘充足和缺碘地区的个体之间的智商,将有13.5分的差距。”
中国曾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最严重国家之一。上世纪70年代调查显示,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均不同程度地流行碘缺乏病,受威胁人口约7.2亿。而目前,除了西藏、青海、新疆等省区外,全国28个省份均已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食盐加碘以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1990年以来,通过实施食盐加碘,世界范围内“大脖子病”高发地区儿童和青年的患病率降低了40-95%。据介绍,印度在2000年曾经暂停食盐加碘,结果没过多久,已经基本消除的碘缺乏病又卷土重来,政府只好重新恢复食盐加碘。
碘缺乏病的预防知识2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缺乏碘而引起的疾病。碘缺乏病不仅仅是人们常说的甲状腺肿大,其对人类最大的危害是造成智力损害,甚至智力残疾,孕妇缺碘可导致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儿,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因此,妇女和儿童是缺碘的主要受害者。
碘缺乏病虽然危害严重,但是可以通过食用碘盐这一简单、安全、有效和经济的补碘措施来预防。
下面提供的4条基本信息、5项具体内容,可以有效地控制或消除碘缺乏病,帮助家庭和社会预防缺碘造成的智力低下等残疾。
普及食用碘盐,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组织和协调,并且要广泛地宣传缺碘造成的危害和有效的防治碘缺乏病的知识及措施。
基本信息
1、缺碘对人最大的危害是影响智力发育。 严重缺碘会造成呆傻等残疾。
2、孕妇缺碘除造成早产、流产和先天畸形儿外,更严重的是影响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应该给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婴幼儿补充足量的碘。
3、缺碘会造成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4、食用碘盐能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这是世界公认的安全、有效、方便和价格便宜的补碘方法。
具体内容
1、缺碘对人最大的危害是影响智力发育,严重缺碘会造成呆傻等残疾。
●碘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胎儿期和婴幼儿期是大脑发育的主要时期,此时缺碘就会影响小儿大脑的正常发育,造成不可恢复的智力残疾。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由于缺碘造成的轻度智力低下十分普遍,这种现象往往不被人们认识和注意。轻度智力低下的人看上去似乎正常,能做简单的运算和劳动,但效率不高。
●长期生活在缺碘地区、又没有得到充足补碘的一些中小学生的智力明显低于非缺碘地区的同龄人。他们即使学习十分用功,但记忆力差,成绩依然不佳。成年后也难于掌握复杂的知识和技能。
●严重的缺碘会产生呆傻、白痴等智力残疾,这些人生活不能自理,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
●碘被人们称为智力元素。一旦缺碘造成智力低下或残疾,都是无法医治和恢复的。因此,重要的在于坚持补碘,预防缺碘造成的智力损害。
2、孕妇缺碘除造成早产、流产和先天畸形儿外,更严重的是影响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应该给育龄 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婴幼儿补充足量的碘
●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婴幼儿对碘的需要量多于其他的人群,尤应给予适时适量的补碘。
○碘是人体内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妊娠期妇女对甲状腺激素的需要增多,因而对碘的需求量也就增多;
○碘在胎儿期对合成甲状腺激素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甲状腺激素又是促使胎儿生长,特别是大脑发育的重要物质,所以胎儿期缺碘就会造成大脑发育的障碍;
○胎儿所需要的碘只能来自母体,可见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补碘的重要意义;
○胎儿期和出生后的2年内是小儿脑发育的主要时期,碘在此时尤为重要。
●克汀病是由于胎儿期严重缺碘,影响了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病人表现为呆傻、矮小、聋哑和瘫痪等残疾。
●孕妇缺碘还会造成早产、流产和死产,她们所生的孩子可能是弱智或残疾儿。
●大量的实验证明,对缺碘者,特别是对缺碘地区的孕妇、哺乳期的母亲和婴幼儿补碘,可以使儿童的智力、身高和体重得到明显的改善,先天畸形明显减少。
●育龄妇女应该坚持长期食用碘盐。
3 、缺碘会造成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由于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缺碘就会使身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导致促甲状腺激素的增多,刺激甲状腺不断增生、肥大,形成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或 “粗脖根儿”病。
●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十分痛苦,肿大的甲状腺体影响头、颈的活动,甚至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精神不振,不能参加重体力劳动。
●生活在缺碘地区的人们尤应坚持长年使用合格的加碘食盐。
4、食用碘盐能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这是世界公认的安全、有效、方便和价格便宜的补碘方法。
●人们主要从饮水、粮食、蔬菜和周围环境中获取碘。
○如果饮水、粮食和周围环境中缺乏碘,长期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就会因碘的摄人不足而产生碘缺乏病;
○缺碘地区不仅仅是内陆、山区、地高坡陡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区。
●实践的结果表明,面对幅员广大的缺碘地域和庞大的防治对象,实施食盐加碘是目前最为经济有效、简便易行的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
●盐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食盐中加碘,可以通过一日三餐补碘,既方便,又能保证人们终身摄入足够量的碘。
○碘盐的色、味均与普通的食盐完全相同;
○尽管各人的口味不同,盐的用量不同,但食用碘盐都是安全的。因为食盐含碘量与一般海产品含碘量相似。
●碘盐要坚持长年食用,在缺碘的地区,如果连续3至6个月不食用碘盐,就会产生缺碘的危害。
●很多海产品如海带、海鱼、海虾和海菜中也富含碘,经常食用也有补碘的作用。
●在各类补碘的措施中,食用碘盐是最为经济实惠的群防群治措施。
●虽然碘是智力元素,但过多食用碘并不能增进人的健康和提高智力水平,反而有害。人体每日都需要碘,但只是微量的。
●应该大力开展动员和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使每个家庭都食用碘盐,防碘缺乏病的发生。
5、购买食盐应该注意是否有碘盐标志,使用碘盐时避免受热和久存,以免碘的丢失。
●家庭应购买在有效期内和密封的小包装碘盐,应随吃随买。不要购买非碘盐。
●使用碘盐时应尽量避免碘受热而挥发。
○最好在汤、菜或饮食即将做好,或已经做好后再添加调味的碘盐;
○避免用碘盐爆锅、长炖和久煮。
防治碘缺乏病宣传标语
1、宝宝的智力发育从妈妈怀孕开始,缺碘会导致智力残疾。2、补碘的最好方法是食用碘盐。3、持续科学补碘,提高人口素质。4、抵制非碘盐,保护群众健康。5、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缺乏碘而引起的疾病。6、碘缺乏是危害广大群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7、碘缺乏危害是可以预防的。8、碘缺乏影响人口素质和社会经济发展。9、碘缺乏影响智力和生长发育。10、防治碘缺乏病,保护母婴健康。11、扶贫先增智,增智先补碘。12、国家实施食盐加碘策略是为了预防碘缺乏病,提高我国人口素质。13、加强碘盐监督管理,持续消除碘缺乏病。14、坚持科学补碘,共建和谐社会。15、坚持科学补碘,预防碘缺乏病。16、坚持食用碘盐,奠基健康人生。17、坚持食用碘盐,提高人口素质。18、坚持食用碘盐,享受健康生活。19、坚持食用碘盐,预防出生缺陷。20、坚持因地制宜,持续科学补碘。21、净化食盐市场,保护群众利益。22、科学补碘,保护智力正常发育。23、科学补碘,持续消除碘缺乏病。24、科学补碘,健康一生。25、科学补碘,造福子孙。26、全社会共同努力,持续消除碘缺乏病。27、缺碘会影响智力和生长发育。28、缺碘易造成死产、早产、流产、先天畸形。29、缺碘影响儿童智力发育。30、让家长购买和食用碘盐。31、人体缺碘不仅影响生长发育,更重要的是影响胎儿和婴幼儿的脑发育,造成不可恢复的智力损伤。32、生产、批发、销售合格碘盐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广大缺碘地区群众健康。33、食用碘盐是安全的。34、食用碘盐是最好的补碘方式。35、食用合格碘盐,预防碘缺乏病。36、食用加碘盐,健康全家人。37、食用加碘盐,预防脑残疾。38、消除碘缺乏病,共享健康人生。39、要求学生向家长宣传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的有效方法。40、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食用碘盐,奠基健康人生。41、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碘缺乏病防治策略必须长期坚持。42、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措施是长期坚持食用碘盐。43、在缺碘地区擅自生产、批发、销售非碘食盐是违法行为。44、做好碘缺乏病预防控制工作是政府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
如何预防碘缺乏病
预防治疗碘缺乏病
治疗碘缺乏病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使缺碘的人们能经常不断地补充到足够的碘。这些方法包括改变或调整缺碘地区人们的饮食,经常吃海鱼、海带、紫菜等含碘量高的海产品。其次,改造饮用和灌溉用水,也就是将含碘量合格水引来取代原来含碘不足的水。第三种方法就是在某些日常食品中添加碘,以供应缺碘地区居民。
食用合格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它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容易推广,而且符合微量、长期及生活化的要求,只要每天坚持食用合格碘盐,即可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就没有必要用其他补碘措施了。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炎患者等少数人群不宜食用碘盐。
选购保管碘盐有讲究
家庭食盐要到食盐专营的定点销售点购买,购买盐业公司专营经销,并有专门注册商标、“食用碘盐保护儿童智力”绿色图案、碘盐防伪标志的小包装含碘食用盐,也可按需选购多品种碘盐,千万不要随意购买私盐、劣质盐,更不能用工业盐、非碘盐充作食盐。
碘遇高温、潮湿环境或遇到醋等酸性物质容易挥发,所以要随吃随买、不要长期存放;要注意防热、防潮,用有盖的棕色玻璃瓶、瓷缸盛放碘盐或原包装袋系口,放在阴凉、干燥处,远离炉火。
炒菜时,不要用碘盐爆锅。要等到菜、汤等熟了以后再加盐。
女人如何防治大脖子病
大脖子医学名为甲状腺肿大,是一种甲状腺疾病,治疗甲状腺肿大专家黎大才建议患者采用“甲状腺三联康复工程”。
一、地方性甲状腺肿的预防 :我国是碘缺乏病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 1762 个县属于 碘缺乏病区,受威胁的人口达到 4.25 亿。 1979 年起,国家立法在碘缺乏病区推行食盐加碘,使 IDD 得到有效地控制。 1996 年起,我国采用全民食盐碘化 (universal salt iodization , USI) 的方法防治碘缺乏病。 2001 年我国国标规定的食盐加碘浓度为 35 士 15mg/kg 。食盐加确应当根据地区的自然碘环境有区别地推行,并要定期监测居民的尿碘水平,碘充足地区应当使用无碘食盐,具有甲状腺疾病遗传背景或潜在甲状腺疾病的个体不宜食用碘盐。 2001 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和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 (ICCIDD) 提出理想的棋摄入量应当使 MUl 控制在 100~200 μ g/L ,甲状腺肿患病率控制在 5% 以下,并且提出 MUI>300 μ g/L 为碘过量。碘过量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病率增加。
二、甲状腺肿的治疗 一般不需要治疗。对甲状腺肿大明显者可以试用左甲状腺素 (L- T4) ,对甲状腺肿明显、有压迫症状者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三、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 本病治疗困难,尤其是对老年患者。可以给予 L-T 4 ,但疗效常不明显。 L-T 4 治疗中必须监测血清 TSH 水平,血清 TSH 减低或者处于正常下限时不能应用;甲状腺核素扫描证实有自主功能区域存在者,也不能应用 L -T 4 治疗;对于无自主功能区域、血清 TSH 增高或者处于正常上限者,考虑给予 L -T 4 时应当从小剂量开始,以避免诱发和加重冠心病。
四、可以食用海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