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头围大小与聪明与否无关
孩子头围大小与聪明与否无关
很多妈妈从怀孕时就会特别关注宝宝的头顶径大小,到宝宝出生后又会格外关注宝宝头围大小,总觉得自己的宝宝头围小了,就表示宝宝脑发育不正常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宝宝头围的大小也像身高、体重一样,都有一个正常范围,头大并不代表大脑就发达,头小也并不代表大脑发育滞后。宝宝头围大小跟家族遗传也有一定关系,有些宝宝头围偏小一点,但饮食、身体发育、行为举止都很正常,综合家族成员情况,宝宝的大脑发育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相反,宝宝的头围如果偏大,有时也会是某种疾病的预警。马彩云说,宝宝头围如果超出了正常范围,并常伴有哭闹、呕吐、抽搐、眼斜等现象,就要考虑宝宝是否患上了脑积水、脑肿瘤等疾病。
一般来说,宝宝一岁前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这个阶段也是宝宝头围增长最快阶段。新生儿的头围平均约为34厘米,男孩33厘米~35厘米,女孩32.5厘米~34.5厘米。出生后的第一年,孩子的头围应该总增长12厘米左右。前3个月增长最快,能增长约6厘米,后9个月约6厘米。
如果孩子的头围大于正常范围,或者头围在短期内增长过快,都是不正常的表现。头围增长过快可能是巨脑畸形、脑积水或软骨营养不良等疾病因素导致;头围过小,则可能是大脑发育不全或头小畸形,孩子智力也会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当宝宝的头围长得过快或过慢时,家长应及时带他去做进一步检查。
真相
头围指标只是衡量孩子生长发育的指标之一,要想全面、准确地了解孩子的发育状况,必须将头围、身高、体重、胸围等指标放在一起综合考虑。
有些宝宝头围很正常,脑细胞数量也正常,但就因为神经细胞之间的链接有问题,而导致宝宝智力发育迟缓,因此,孩子头围的大小与聪明与否无关。
小儿囟门的正常值
囟门的大小标准新生儿以及婴幼儿的前囟门大小是有个体差异的,出生后大小也是不一样的。这里提供的时前囟门大小平均值。
宝宝出生前囟门大小为1.5~2厘米,呈菱形;约至6个月时最大达到2.5~3厘米;到6-7个月后逐渐骨化缩小。正常者约在1至1.5岁完全闭合,最迟不超过2岁。闭合过缓或过早均是需要积极查找原因的。避免出现小头畸形或者脑积水等疾病所致的。
温馨提示:家长最好每隔2个月测量一次头围,并作婴儿发育检查,看孩子头围是否按照正常速度增长,全身发育水平是否该年龄相符。如果头围大小正常,而囟门早闭或迟闭,则宝宝健康没有影响,反之则需要就医检查。
体格发育指标的特点是什么
小儿生长发育总的特点为:出生后头2年身高、体重增长较快,2岁至青春期以前有较为稳定的增加,青春期快速增长,以后渐渐停止。
体格发育有头尾规律,即:婴幼儿期头部发育领先,随着年龄的增长,头增长不多而四肢、躯干增长速度加快。婴儿期头部高度占全身的1/4,成人头高占身高的1/8。常用的小儿生长发育指标有:体重、身高、头围、胸围。
1、体重
体重是反映小儿生长发育的最重要也是最灵敏的指标。因为体重反映孩子的营养状况,尤其是近期的营养状况。体重可以受多种因素如:营养、辅食添加、疾病等的影响。
体重在出生头3个月增长最快,一般为月增长600—1000克,最好不低于600克。1岁后小儿的体重可用下列公式计算:体重(kg)=年龄(岁)×2+7(或8)
2、身高
身高也是小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但它反映的是长期营养状况。它主要受遗传、种族和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
身高的增加同体重一样,也是在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平均年增长25厘米。一岁以后平均身高的公式为:身高(cm)=年龄(岁)×5+80(cm)。小儿的身高与体重都可以用国际卫生组织的标准来评价。
3、头围
头围是反映孩子脑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头围在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
出生时头围平均34cm;1岁时平均46cm;第二年增加2cm,第三年增长1—2cm。3岁时头围平均为48cm,已与成人相差不很多了。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象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孩子头越大约聪明,聪明与否和头围大小并不成正比。孩子的头围在正常范围内就可以了。头围过大则要考虑有无脑肿瘤、脑积水的可能。
4、胸围
孩子在出生时,胸围小于头围,随着月龄的增长,胸围逐渐赶上头围。一般在孩子1岁时,胸围与头围相等。但现在由于普遍营养状况较好,不少婴儿在未满1岁时胸围就赶上了头围。
影响胸围增长的因素有:营养状况不好,缺乏体育活动及疾病造成胸廓畸形,如:鸡胸、漏斗胸等。孩子1岁后,胸围增长明显快于头围,胸围逐渐超过头围。到青春期胸廓发育很快,向成人体型转变。
头围大的孩子更聪明吗
头围大的孩子更聪明吗?俗话说“大脑袋的孩子聪明”,于是乎,宝宝头围的大小便成了家长们关注的问题。头围大的孩子更聪明吗?这一个问题的真假,专家为跟你一起来解答。
“我家宝宝的头围怎么比别人的小呢?是不是脑子发育有什么问题?不会对智力有什么影响吧?”在医院儿科门诊,你会经常碰到问这种问题的家长。
那么,究竟宝宝的头围是否决定宝宝聪明与否呢?
专家大吐槽
专家说,很多妈妈从怀孕时就会特别关注宝宝的头顶径大小,到宝宝出生后又会格外关注宝宝头围大小,总觉得自己的宝宝头围小了,就表示宝宝脑发育不正常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宝宝头围的大小也像身高、体重一样,都有一个正常范围,头大并不代表大脑就发达,头小也并不代表大脑发育滞后。”专家说,宝宝头围大小跟家族遗传也有一定关系,有些宝宝头围偏小一点,但饮食、身体发育、行为举止都很正常,综合家族成员情况,宝宝的大脑发育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相反,宝宝的头围如果偏大,有时也会是某种疾病的预警。专家说,宝宝头围如果超出了正常范围,并常伴有哭闹、呕吐、抽搐、眼斜等现象,就要考虑宝宝是否患上了脑积水、脑肿瘤等疾病。
一般来说,宝宝一岁前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这个阶段也是宝宝头围增长最快阶段。新生儿的头围平均约为34厘米,男孩33厘米~35厘米,女孩32.5厘米~34.5厘米。出生后的第一年,孩子的头围应该总增长12厘米左右。前3个月增长最快,能增长约6厘米,后9个月约6厘米。养生之道网导读:头围大的孩子更聪明吗?俗话说“大脑袋的孩子聪明”,于是乎,宝宝头围的大小便成了家长们关注的问题。头围大的孩子更聪明吗?这一个问题的真假,专家为跟你一起来解答。
“我家宝宝的头围怎么比别人的小呢?是不是脑子发育有什么问题?不会对智力有什么影响吧?”在医院儿科门诊,你会经常碰到问这种问题的家长。
那么,究竟宝宝的头围是否决定宝宝聪明与否呢?
专家大吐槽
专家说,很多妈妈从怀孕时就会特别关注宝宝的头顶径大小,到宝宝出生后又会格外关注宝宝头围大小,总觉得自己的宝宝头围小了,就表示宝宝脑发育不正常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宝宝头围的大小也像身高、体重一样,都有一个正常范围,头大并不代表大脑就发达,头小也并不代表大脑发育滞后。”专家说,宝宝头围大小跟家族遗传也有一定关系,有些宝宝头围偏小一点,但饮食、身体发育、行为举止都很正常,综合家族成员情况,宝宝的大脑发育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相反,宝宝的头围如果偏大,有时也会是某种疾病的预警。专家说,宝宝头围如果超出了正常范围,并常伴有哭闹、呕吐、抽搐、眼斜等现象,就要考虑宝宝是否患上了脑积水、脑肿瘤等疾病。
一般来说,宝宝一岁前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这个阶段也是宝宝头围增长最快阶段。新生儿的头围平均约为34厘米,男孩33厘米~35厘米,女孩32.5厘米~34.5厘米。出生后的第一年,孩子的头围应该总增长12厘米左右。前3个月增长最快,能增长约6厘米,后9个月约6厘米。
专家提醒,如果孩子的头围大于正常范围,或者头围在短期内增长过快,都是不正常的表现。头围增长过快可能是巨脑畸形、脑积水或软骨营养不良等疾病因素导致;头围过小,则可能是大脑发育不全或头小畸形,孩子智力也会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当宝宝的头围长得过快或过慢时,家长应及时带他去做进一步检查。
真相
专家表示,头围指标只是衡量孩子生长发育的指标之一,要想全面、准确地了解孩子的发育状况,必须将头围、身高、体重、胸围等指标放在一起综合考虑。
“有些宝宝头围很正常,脑细胞数量也正常,但就因为神经细胞之间的链接有问题,而导致宝宝智力发育迟缓,因此,孩子头围的大小与聪明与否无关。”专家说。
婴儿头围发育标准是什么
1、头围是指 经眉弓上方突出部,绕经枕后结节一周的长度,头围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出生时平均头围34cm。而胎儿头围是指绕胎头一周的最大长度,胎儿的头部从前面到后面最长的部分,通常情况下是从“前额的鼻根”到“后脑的枕骨隆突”的距离最长,所以一般头尾就是从“前额的鼻根”到“后脑的枕骨隆突”绕一周的长度。从医学的角度来说,37周的胎儿可以算是成熟的胎儿了,这个时候的头围就是在34cm左右。所以,宝宝的头围在34cm左右波动都是正常的。
2、一般来说,头围的大小与大脑重量呈平行关系,头围大的人大脑重量也较大。头围大小虽然不能说明大脑的发育情况,但其大小如超出了正常范围就应该引起家长注意。头围大小与遗传有一定关系,父母头大,孩子的头也可能大;婴儿若发育速度快,长得大,头也相对大;头围过大还可能与佝偻病、脑积水、巨脑回畸形等疾病有关。所以,希望家长们密切的关注自己的孩子的发育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早就医,确保宝宝的健康。
以上就是37周胎儿头围标准是什么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了解了这一内容以后,我们就能从这些内容得到帮助的。孕妇要想维持好的身体的话,我们首先要给予孕妇丰富的营养,同时也要让孕妇们多运动一下。最后也祝孕妇和胎儿们能够早日康复,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吧!
发育迟缓应该做哪些检查
1、体重
体重是反映小儿生长发育的最重要也是最灵敏的指标。因为体重反映孩子的营养状况,尤其是近期的营养状况。体重可以受多种因素如:营养、辅食添加、疾病等的影响。体重在出生头3个月增长最快,一般为月增长600~1000克,最好不低于600克。3~6个月次之,一般月增长600~800克。6~12个月平均每个月增长300克。1岁后小儿生长速度明显减慢,1~3岁小儿平均每个月体重增长150克。1岁后小儿的体重可用下列公式计算:体重(kg)=年龄(岁)×2+7(或8)
2、身高
身高也是小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但它反映的是长期营养状况,短期内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营养、疾病等)对身高影响不明显。它主要受遗传、种族和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身高的增加同体重一样,也是在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平均年增长25厘米。第二年平均增长10厘米,第三年平均增长4~7.5厘米。幼儿期孩子的体型由婴儿期的肥墩型向瘦长型转变。这期间躯干稍长些,下肢稍短些。幼儿期后,四肢的增长逐渐快于躯干的增长。一岁以后平均身高的公式为:身高(cm)=年龄(岁)×5+80(cm)。小儿的身高与体重都可以用国际卫生组织的标准来评价。
3、头围
头围是反映孩子脑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头围在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出生时头围平均34cm;1岁时平均46cm;第二年增加2cm,第三年增长1~2cm。3岁时头围平均为48cm,已与成人相差不很多了。由此可看出,脑发育主要在生后头3年。正常小儿后囟门3个月闭合,前囟门1岁~1岁半闭合。过迟闭合要考虑有无佝偻病的可能。有的孩子出生时囟门就较小,闭合也会早些。这与母亲孕期营养状况较好有关。因此要综合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没有超量服用鱼肝油或超量服用及注射维生素D,一般问题不大。需要注意的是,并非象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孩子头越大约聪明,聪明与否和头围大小并不成正比。孩子的头围在正常范围内就可以了。头围过大则要考虑有无脑肿瘤、脑积水的可能。
4、胸围
孩子在出生时,胸围小于头围,随着月龄的增长,胸围逐渐赶上头围。一般在孩子1岁时,胸围与头围相等。但现在由于普遍营养状况较好,不少婴儿在未满1岁时胸围就赶上了头围。影响胸围增长的因素有:营养状况不好,缺乏体育活动及疾病造成胸廓畸形,如:鸡胸、漏斗胸等。孩子1岁后,胸围增长明显快于头围,胸围逐渐超过头围。到青春期胸廓发育很快,向成人体型转变。
宝宝头睡偏了长大后会好吗 宝宝头睡偏了会影响智力吗
宝宝头型与智力无关。
头睡偏了并不影响大脑发育。目前还未有相关的科学证实新生儿头型的圆扁与智力发育有关。其实,新生儿的智力发育是以头围大小、骨缝闭合、前囟大小及前后囟门闭合时间来综合评价的。如果新生儿脑发育不良时,就会出现头围小、前囟门过小或闭合早等症状。
发现哪种情况可能导致孩子头围大需要尽快检查
发现以下情况可能导致孩子头围大需要尽快检查:出生后头颅很大或增长迅速,相对身体和面部却显得很小,前额宽大而饱满,头皮静脉怒张,沉重的头部因颈部肌肉难以支持而歪斜,眼球向下转动时上部露出白色巩膜等。
宝宝缺钙比摇晃更可怕
轻轻摇晃
不会造成硬膜下积液
家长通过摇晃来达到哄孩子的目的,这种习惯确实不好。
轻微的摇晃导致硬膜下积液的可能性较小,除非孩子本身脑部发育就不好,长时间摇晃或导致硬膜下积液。
“一般情况下,外伤、碰撞才会导致硬膜下积液。”齐林表示,硬膜下积液又称硬膜下水瘤,多是外伤后硬膜下腔出现的脑脊液积聚。
宝宝1周岁之前,颅腔不断扩大,生长的速度极快,确实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家长更应该关注其头部发育情况,比如宝宝的头围是不是过大,是否因缺钙引起了方颅等,大可不必因轻微摇晃了几下宝宝而过分担心。
缺钙比摇晃宝宝更“危险”
相比摇晃宝宝产生硬膜下积液的可能性,因缺钙引起的方颅更易诱发硬膜下积液。
方颅一般是缺钙引起的。正常的头颅是圆弧形的,没有棱角,而由于骨骼缺钙,软骨发育不良,不能钙化,不能沉积,额骨、顶骨、枕骨的类骨质增生而形成了畸形。
正因为颅骨钙化延迟,便更容易让脑部形成积液来填充大脑与颅骨之间的空隙,从而形成硬膜下积液,或颅内出血。
因此,缺钙比摇晃宝宝更易导致硬膜下积液。宝宝一定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来促进钙吸收,可以多让宝宝进行户外活动,但切记不要让太阳直射。
当然,补钙也不宜过量,否则也会使颅骨过早钙化,从而限制孩子的脑发育。
头围过大不一定就好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硬膜下积液情况?根据头围大小就可粗略判断颅内组织容量情况。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孩子头大就是聪明的体现,其实这是错误的。
头围过大时要注意硬膜下积液、硬膜下血肿等疾病的发生。
对于宝宝来说,其头围大小只要在正常值内就好,不要因为自己孩子头比别人小,就觉得没别人家宝宝聪明。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家长不必因为网上一些传言而过分紧张,并且自行判断用药,如果有什么疑问,最好到医院给宝宝确诊,并听取专家的意见。
先天性畸形有哪几种情况?
经常看到有些妈妈聚在一块讨论自己的宝宝最近状况,例如体重、身长、头围等,有的甚至理解为大头宝宝更加聪明,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其实,如果孩子的头围大于正常范围,或者头围在短期内增长过快,都是不正常的表现。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
宝宝头围过大过小都不好
头围增长过快可能是巨脑畸形、脑积水或软骨营养不良等疾病因素导致;头围过小,则可能是大脑发育不全或头小畸形,孩子智力也会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当宝宝的头围长得过快或过慢时,家长应及时带他去做进一步检查。一般,当宝宝的头围大于或小于2个标准差的话,医生就会特别留意;而当宝宝的头围大小在3个标准差之外时,医生就一定会为宝宝做检查,并结合宝宝其它的表现以做最后的确诊。
1、头围过大病变可能性增加
宝宝头围过大,脑积水、脑部肿瘤、脑炎等疾病病变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虽然这还要结合宝宝的其它异常反应,如烦躁、哭闹等,并进行辅助性检查后才能确诊,但宝宝的头围过大确实是值得特别重视的。
曾见一个大头围宝宝,虽然已经有五、六岁了,智力却只有4、50分,仅相当于3、4岁宝宝的智力。所以说,并不是宝宝头大就一定聪明。
2、头围过小可能预示疾病
宝宝头围过小的话,也预示宝宝的脑发育有一定问题。
同时,宝宝的其它表现如抬头、坐、走、讲话等均不能跟上同龄宝宝,那医生就要判断,宝宝的脑发育是否迟缓。一旦宝宝的头围小于3个标准差的话,医生会对宝宝进行发育评估和智力检测,以最后确诊。
因为如果宝宝的头围小于同年龄、同性别宝宝的头围2个、甚至3个标准差,那么也可能存在着一些器质性的疾病,如先天性小头畸形、脑发育落后、脑萎缩等,一样也需要到专科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宝宝怎么才可以更聪明
影响孩子的智力因素很多,例如遗传基因等,如果母亲在怀孕时不当服用药物、患过风疹以及营养不均衡等,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后天智力。孩子出生后,后天的教养是否得当,孩子自己是否勤奋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智商。
聪明之举No.1 吃出聪明
民以食为天,宝宝的聪明也离不开食物!但是因为宝宝还小,因此父母的食物选择就决定了孩子的摄食范围。父母应适当地给宝宝添加含铁丰富且易吸收的肉食、肝脏、鱼、血豆腐、大豆、小米等,平常的饮食也应尊崇荤素搭配原则,蔬菜+水果,如多吃柑橘、红枣、西红柿等水果。
另外,有很多妈妈怕宝宝被鱼骨卡到,就不给他们吃鱼,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让宝宝经常吃鱼,特别是深海冷水鱼,如马哈鱼、三文鱼、鲑鱼等,宝宝自然就不会缺少益智因子了。
聪明之举No.2合适的玩具
我们都知道,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对于宝宝来说也不例外。许多父母都会给宝宝添置许多益智玩具,其实最合适的玩具才最有效哦。爸爸妈妈平时应多做些观察,选择的玩具最好是宝宝非常感兴趣的东西。要知道,一款合适的玩具会让孩子为之疯狂,长时间乐此不疲。
专家认为,想象力(对于孩子而言,就是把一件东西想象成其他什么。比如洋娃娃会让宝宝们联想到自己)的培养在孩子2岁时最为显着和有效,千万不要错过了呀!
聪明之举No.3和宝宝说说话
大量研究显示,语言与智力有极强的关联性,其中一方提高了,那么相应的另一方也会有长足的发展。通常,幼儿2岁开始学习说话,等他们快要3岁时,就能分清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了。
比如,他们会指给你看哪里是鼻子,哪里是耳朵、眼睛,并且能准确地说出来。这个阶段的幼儿已经慢慢开始掌握基本的语言能力(听和说)了,抓紧时间多和他说说话吧,这对他语言能力的提高有莫大的好处。
父母对孩子说话时,实际上向他们展示了语言的各种表达方式和用法,这种交流经验,会帮助孩子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最后,小编提醒家长们,头围指标只是衡量孩子生长发育的指标之一,并不是头围不正常就表示小孩的身体发育或者是智力发育有问题,要想全面、准确地了解孩子的发育状况,必须将头围、身高、体重、胸围等指标放在一起综合考虑。
宝宝1个月体检头围偏大怎么办
正常小儿出生时平均头围为34厘米,出生后头部发育迅速,前半年增加8—10厘米,后半年增加2—4厘米。一岁时比出生时增加12厘米,达48厘米。头围的大小与大脑重量呈平行关系,头围大的人大脑重量也较大。头围大小虽然不能说明大脑的发育情况,但其大小如超出了正常范围就应该引起家长注意。
妈妈如何给新生宝宝测量头围
新生宝宝的头围主要反映孩子脑的发育情况,脑容量的大小是体格发育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婴儿出生后头两年大脑的发育迅速,头围增长比较快。两岁以后头围的增长速度逐渐减慢。出生时头围平均35厘米左右,出生后的前三个月头围平均每月增加1.6厘米左右。
测量头围时选用一软尺,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在左侧眉毛的上缘,然后紧贴皮肤经过枕骨结节最高点绕头围一圈回至零点,读取的数值即是头围。
宝宝头围的大小有个正常范围,并不是象个别父母认为小孩头大肯定大脑发达、聪明,孩子头小大脑不发达、不聪明,这是不正确的。如果一个小儿出生时头围正常约为35厘米左右,到3个月时头围迅速长到40厘米以上,甚至更高时,这就要怀疑是否有脑积水、佝偻病或其他疾病。如果一个小儿出生时头围就比正常小,生后头围的增长速度也很慢,甚至停止生长,那么要高度怀疑是否有脑发育不良,是否有头小畸形的可能。因此,宝宝的头围长得过快或过慢,都是不正常现象,家长要及时孩子到医院检查就诊。
头大的宝宝是不是更聪明
谣言:头围大的宝宝更聪明。
头大的宝宝就是比头小的宝宝聪明,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大家都这么说。
真相:头大并不代表宝贝就更聪明。
头围大小也像身高、体重一样有个正常范围,头围大小并不能决定宝宝聪明度。
解密真相:
宝宝的头围也有正常范围
宝宝头围大小是反映婴幼儿大脑发育情况、脑容量大小和体格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它也像身高、体重一样,都有一个正常范围。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的最初两年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此时头围增长也最快。新生儿的头围平均约为34厘米,男孩33厘米~35厘米,女孩32.5厘米~34.5厘米。出生后的第一年,头围应该总增长12厘米左右。前6个月增长更快,约8~10厘米,后6个月约3厘米。两岁这一年,孩子的头围应大约增长2~3厘米,达到48厘米。以后头围的增长速度逐渐减慢,5岁时达到50厘米左右,15岁时接近成人头围,约为54~58厘米。麻麻们,你们可以根据上述数据,检查下宝贝的脑发育状况哦!
头大≠聪明,有可能患病
宝宝头大并不代表大脑就发达,头小也并不代表大脑发育滞后。如果孩子的头围大于正常范围,或者头围在短期内增长过快,都是不正常的表现。宝宝头围如果超出了正常范围,并常伴有哭闹、呕吐、抽搐、眼斜等现象,就要考虑宝宝是否患上了脑积水、脑肿瘤等疾病;头围过小,则可能是大脑发育不全或头小畸形,孩子智力也会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当宝宝的头围长得过快或过慢时,家长应及时带他去做进一步检查。
结语:
“头围大的宝宝更聪明”并没有科学依据。头围指标只是衡量宝宝生长发育的指标之一,要想全面、准确地了解孩子的发育状况,必须将头围、身高、体重、胸围等指标放在一起综合考虑。
有些宝宝头围很正常,脑细胞数量也正常,但就因为神经细胞之间的链接有问题,而导致宝宝智力发育迟缓,因此,头围的大小与聪明与否并无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