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一感冒发烧就用抗生素
别一感冒发烧就用抗生素
切勿滥用抗生素
近年来出现的不少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直接拷问着用药安全以及不合理用药现象,特别是将抗生素使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能杀灭人体内的细菌,也能伤害人体自身。
抗生素公认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现,医学家认为,抗生素的发现对人寿命的延长至少贡献了10岁。然而因其在治疗上的广泛应用,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现象也频频发生。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至32%。
感冒发烧越来越难治
青霉素是一种最早的抗生素,但现在却很少能在医院和药店见到它的身影。青霉素在开发之初它的适应症是比较多的,很多细菌感染可以用青霉素来治疗。随着大量的长期使用,很多细菌对其已产生耐药性,它的使用领域目前已变得越来越窄。
药品不良反应抗生素为最
国家要求抗生素凭处方销售,出发点是防止抗生素滥用。而90%以上感冒的“罪魁祸首”(病原体)并不是细菌,而是由病毒引起的。一般的感冒只需要使用一些简单的抗病毒药品就行了。不过患者和患者家属习惯性服用抗生素治病。比如感冒了,按照医学的观点,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感染,严格意义上来讲,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
老人、妇幼不良反应最多
临床药理研究专家表示,临床表现以药物的不良反应以皮疹、头晕、恶心、胃肠道不适等表现多见,但严重时也可造成过敏性休克,或对肝、肾等器官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抗生素使用最多的两个人群也就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使用最多产生的耐药性也最强,用药的剂量也在增大,自然产生不良发应的几率增大。”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药理专家说。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有肝脏、肾脏、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疾病的人,最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
国内外已有资料表明,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觉神经,引起耳聋;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胃复安能引起一些儿童的脑损伤;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发育;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滴鼻净能引起儿童中毒等,儿童用药选择应特别慎重。孕妇、哺乳期妇女服用某些药物还可能影响胎儿、乳儿的健康,也应引起注意。
妈妈中暑喂奶有影响吗 哺乳期中暑服用抗生素后不能喂奶
在哺乳期中暑后,如果护理不当,加上患者体质因素,很容易出现感冒、发烧、扁桃体发炎、呕吐腹泻等症状,此时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而抗生素类药物会通过乳汁进入宝宝体内,会对宝宝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建议在哺乳期中暑服用抗生素后,不要立即给宝宝喂奶,等停药后一两天再继续喂奶。
抗生素=万能药吗
宝宝突然感冒、发烧,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宝宝生病可不是小事,心急如焚的妈妈迅速带着宝宝直奔医院,吊瓶赶紧挂上,抗生素立马吃上……且慢,妈妈的行为真的是为宝宝好吗?抗生素(也就是很多人眼中的消炎药)真是最保险的万能药吗?
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无药可救
《discovery》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个案例:两岁的美国宝宝道尔顿发烧了,母亲给他服药并精心照料,但是两天后道尔顿的病情反而恶化了,医生确诊道尔顿得了脑膜炎,这并不是难以治愈的疾病,然而当宝宝服用了治疗这种疾病的抗生素后病情却不断恶化直至昏迷。医生想尽一切办法,最后不得不使用了昂贵且含有潜在毒性的抗生素——万古霉素,才将道尔顿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原来滥服抗生素使得道尔顿体内的细菌对普通的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
青岛妇婴医院的王静怡院长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家长带孩子一来看病就要求用最好的抗生素,他们认为,只要给孩子用上好的抗生素病就会好得快,孩子就不用受这么多罪,“殊不知,家长盲目地要求医生用好的抗生素是害了孩子,”王静怡说,“以头孢类抗生素为例,这种抗生素分为一代、二代、三代、四代,级别越高药效越强,但如果孩子一有感冒发烧的症状就用第四代头孢,病可能好得快了,但长此以往,体内就会产生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到再用这种药时,就可能没有任何疗效,而这也就意味着无药可救,因为第四代头孢是目前最高级别的抗生素。”
轻则刺激胃肠道,重则导致耳聋
一旦宝宝生病,“忙”加“盲”的妈妈们很容易把抗生素当成救命稻草,一到医院就要求给孩子使用抗生素。对此,青岛妇婴医院的王静怡提醒,抗生素使用不当可能给孩子造成伤害,妈妈们千万别迷信抗生素。“以青霉素类、庆大霉素类、红霉素类这三类抗生素为例,过敏体质的孩子就不能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因为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庆大霉素类抗生素易引起听力损伤等疾病,也要慎用;而红霉素类抗生素易刺激胃肠道,影响肝功能,孩子感冒发烧胃口本来就差,如果用红霉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可能会加重胃肠道反应。”王静怡说,滥用抗生素还会伤害宝宝的听神经,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
为什么宝宝最容易中抗生素的招?对此,青岛玛丽妇产医院儿科主任侯坤说:“儿童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尤其是肝脏和肾脏的发育尚不成熟,而抗生素使用后都需要经过肝脏和肾脏进行代谢,这无疑会加大抗生素对儿童的伤害。在儿童肾损害中,大约有近五成是由药物引起的。此外,滥用抗生素还容易导致体内菌群失调,降低孩子自身的免疫力,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孩子就很容易中招。”
确定是细菌感染引起才能用抗生素
抗生素有如此多的副作用,那么,我们要将抗生素彻底扫地出门吗?这也并不现实,理想的办法是合理使用抗生素,在这里,侯坤给妈妈们提供了以下几大建议:首先在经过医生诊治及相关化验后确定感冒发烧是否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只有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发烧才能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检查结果是由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不仅没有作用,反而会耽误治疗,引起肺炎等更严重的病症;其次,在服用抗生素时,一定要根据孩子的体重按照剂量进行服用,不能擅自增加药量或擅自减少服药次数;最后,一旦孩子生病,妈妈也不必过于着急,生病肯定有一定的过程。另外,生病也并非一无是处,当孩子生病后,免疫功能也被调动起来,那么以后得病的概率就会下降。
小孩如何能提高免疫力呢
睡前不要喝奶
孩子睡前喝奶容易造成大便干,舌苔厚腻,消化不好,食积发烧,这可能与入睡后胃肠蠕动减慢、牛奶在胃内凝集成块、不好消化有关。改掉这一习惯后,儿子的食积发烧症状改善了不少。
经常吃点保和丸
孩子“没有内热,不得外感”。只要孩子大便通畅,消化功能好,能吃能拉,免疫力就会增强,得病的机会就少。给孩子吃了一段时间的保和丸。
保和丸是一种很便宜的消食导滞药,还有清热作用,适合饮食过度或消化功能不好造成的厌食、便秘等。使用的方法是,便秘明显时连续吃一段时间,不明显时偶尔吃。这样调理半年下来,孩子大便通畅,胃口好了,体质明显增强。
发烧少用抗生素
感冒发烧80%~90%都是病毒感染,不需用抗生素,而且用了也没用。他见过很多孩子,越输抗生素,免疫力越低下,感冒一场接一场,还容易合并细菌感染。
平时孩子感冒发烧时,第一天给他口服“消积散”等中药散剂后,第二天就变成白天不烧夜里烧。继续服用,到第三或第四天退烧,一点抗生素没用,连咳嗽问题都解决了。
总的来说由于小孩子的免疫力比较低,因此平时要多注意保暖,偶尔去户外玩耍可以多晒晒太阳这样也可以起到补钙的作用,平时要是有感冒这样的情况最好不要总是吃药,可以考虑多喝些开水,避免对药造成依赖性,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抵抗力。
哺乳期发烧能打针吗
相信大家都知道,发烧的时候打针是最容易痊愈的。因此很多妈妈就有疑问了,哺乳期发烧能打针吗?会不会影响喂奶?会不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般说来,如果女性在哺乳期发烧,是不可以用母乳喂养的。如果坚持用母乳喂养,那么建议新妈妈要在打针服药后12小时才可以母乳喂养。因为哺乳期发烧的话,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一般选择头孢类药物,服用抗生素之后还是要避免喂养宝宝。
如果一般的感冒、发热,如果不是高热不退、体力消耗很大,妈妈依然可以放心给宝宝喂奶。但要注意多喝点水,以免乳汁浓缩,引起孩子腹泻。有些感冒、发烧的新妈妈,感冒和发烧会导致乳汁量下降,这时可以多喂孩子几次,几天后,乳量就会恢复正常。如果感冒很严重,出现高热持续不退、体力消耗很大,妈妈就应当停止哺乳,挤出奶煮沸后喂或让孩子吃一段时间的配方奶。如果妈妈要吃药打针的话就得停止喂奶。
宝宝退烧注意事项
1、别用被子捂汗退烧
有的妈妈认为宝宝发烧需要捂,捂出汗疾病就好得快,其实捂汗要分情况。如果宝宝手脚冰凉,捂汗是有好处的,但如果宝宝身体发烫,捂太久会影响散热,引起“捂热综合征”,严重时还会诱发高热惊厥和缺水。所以,当宝宝手脚发烫时千万不要捂汗。
2、禁用酒精擦浴退烧
宝宝体温高,用酒精擦拭能使体温迅速降低,但如果擦拭时间过长,皮肤大量吸收酒精,容易酒精中毒,所以,为避免宝宝因酒精中毒,妈妈最好不用这种方法退热。
3、发烧不可使用抗生素
虽然90%以上的感冒发烧都是由病毒引起,且抗生素对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然而,滥用抗生素会产生耐药性,不利于治疗疾病,所以,妈妈们千万别在宝宝感冒发烧时盲目对宝宝使用抗生素。
4、发烧别去打退烧针
很多小诊所会给发烧病人打退烧针,但一般的感冒发烧通过物理降温或口服药物就可以缓解,打退烧针没有必要,还会带来额外风险。退烧针含有安乃近和地塞米松两种成分,对宝宝的健康存有潜在危害。
滥用抗生素孩子是最大受害者
滥用抗生素孩子是最大受害者
“超级细菌”震惊全球,催生这种“超级细菌”的根源在于人们滥用抗生素。上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深圳指出,普通的发烧流感,大概90%以上的医生都会使用抗生素,但实际上这些病,60%到70%根本不需要用抗生素。
事实上,深圳的儿童生病也面临着滥用抗生素的风险,过去两天,南方都市报记者分别在北大深圳医院、市儿童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的急诊科随机调查了40个儿童患者,在21个患有感冒的孩子中,19个孩子的处方里使用了抗生素。其中一家医院的10名感冒患儿,9个用了抗生素。
市儿童医院学科带头人,万力生博士在自己的新书《谁搞垮了孩子身体》中指出,目前住院患儿中,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由于孩子身体内的各种器官发育还不成熟,抗生素很容易残害或潜在残害孩子的身体器官。“滥用抗生素,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
为躲避抗生素去香港看病
“孩子是不能经常打抗生素的,但深圳的医院动不动就用。”龙岗樟树布社区的柯小姐介绍,2007年,其女儿子琪出生。感冒在所难免,起初选择深圳的医院看病,但让柯小姐很不解的是,“每次看病,无论病情如何,孩子都是要先抽血,后打吊针”,孩子遭罪,妈妈心疼。“孩子越用抗生素,抵抗力越差。”柯小姐说,发现医生经常在没有咨询家属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后,她就起了担心。
子琪11个月大时,有一次感冒,柯小姐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带着孩子上香港看病。结果发现,孩子不但不用抽血,也不用打吊针。“医生开了一些药水,还都是水果味,孩子也不哭不闹。”柯小姐从此舍近求远就医。“有时候,孩子感冒严重了点,医生会征求意见,是否要用抗生素。”柯小姐说,更加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态度,让她十分放心。
但去香港看病是否会很麻烦?“除了路远点外,其实更加方便。”柯小姐说,因为不是港人,她多半选择私立医院。在决定出发前,先给医院打电话预约,医院会立马查看当天的预约情况,确定就诊时间,“一到医院不用排队就能就诊”。“每次的费用在250元左右,与在深圳看病差不多,但免去排队的痛苦,主要还是放心,清楚医生给孩子用了什么药。”柯小姐说。
家长主观上助长抗生素滥用
“不光是医院”,市儿童医院学科带头人,万力生博士说,使用抗生素也是很多家长的“习惯”———比如感冒发烧了,到药店买点头孢吃,在很多市民的家庭药箱里,抗生素类药品比比皆是。
在万力生看来,家长对于“药到病除”的过高期望也间接助长了抗生素的使用,万力生说,一些家长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开口就是,能不能马上退烧?实际上,感冒发烧往往有一个治疗过程,需要3到5天,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就会有医生开出高级抗生素。
万力生称,滥用抗生素,孩子是最大受害者,由于孩子身体内的各种器官发育还不成熟,抗生素很容易残害或者潜在地残害孩子的身体器官。比如,许多抗生素都是通过肝脏代谢的,滥用抗生素就容易造成肝脏功能的损害,又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丁胺卡那,容易造成孩子耳聋和肾损害;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等对孩子软骨有潜在损害;氯霉素则可导致骨髓抑制和儿童灰色综合征。滥用抗生素也增加了药物引起人体过敏的机会。儿童哮喘病的增多,就与滥用抗生素有很大关系。
便宜青霉素医生很少用
南都记者在四家医院的患者调查中发现,所有抗生素的使用者中,只有三人使用了青霉素,而这三人还是患者自己要求医生使用。
万力生表示,如果他自己的孩子必须要使用抗生素,他也会先使用最基本的抗生素——— 青霉素。为何医生不开青霉素呢?万力生认为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目前青霉素的价格比较低,像8角钱的青霉素钠注射液现在在深圳医院里很少有人用,另外也有一种可能是,青霉素如果过敏会带来比较大的危险,夜间值班的医生通常不会开出这样的抗生素。
■ 实地调查
◎市二医院
十个感冒患儿
九个用抗生素
9月18日下午2时多,南都记者来到市二医院实地调查,随机采访了十名因小孩感冒、发烧带来就医的家长。
接受采访的十个案例中,只有一名家长明确表示所开的药物中没有抗生素类药。其他九个受访者提供的药方中,有一个包含“头孢西丁”,两个药方中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另两个药方有“盐酸头孢他美脂片”,其他四个药方中都有“头孢泊肟脂片”。
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大多数家长在取药窗口拿到药后,会仔细阅读药物的说明书,了解其用法和副作用。但也有家长表示对药性“一窍不通”。不同的家长在使用抗生素上,也有不同的看法。
家长陈先生拿到的药方中有盐酸头孢他美脂片。他说,“我的印象就是,像头孢、阿莫西林这些都是抗生素,也知道使用这些会有副作用。但医生这么开,我们也没办法。”
而家长陈小姐说,其小孩感冒、喉咙发炎很严重,已经起泡泡了。医生开了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陈小姐自认为对小孩子吃的药比较有研究,“头孢副作用比较大,阿莫西林还好一点。我心中有数,尽量不会让孩子用很多。”
三家长坚持 开了青霉素
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突发疾病以肺炎、支气管炎以及感冒为主。在记者采访的20个案例中,使用的药物多为头孢、红霉素以及阿奇霉素类的药物,仅有三例使用青霉素,且其原因为患者对头孢过敏或家长坚持使用青霉素。
昨日上午,市妇幼保健院的注射室,记者注意到感冒的强强打的是头孢,而同样患上感冒的小玲则注射的是青霉素钠针,为何使用不同的药物?小玲的母亲刘女士解释,医生本来开的药物也是头孢,但是因为小孩对头孢过敏,因此跟医生极力要求,才给小孩换了药物。
记者在该诊室走访发现,20名患者仅有三名儿童使用的是青霉素,一例是因为对头孢过敏,一例已经注射过头孢,要求更换,另一例则是母亲坚持使用青霉素,无一例是医生主动开青霉素。
刘小姐的儿子晓峰在游泳的时候感染了中耳炎,医生本来开的是阿奇霉素,不过刘小姐坚持使用青霉素,而她本身是医生,“我的观点就是一定要合理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药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我怕用得太高级孩子会产生耐药性,而且阿奇霉素对小孩子的肠胃也有刺激”。
抗生素药物有哪些?怎样合理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患儿家属所知甚少,“而且医生看病之后就直接开药,什么都不会讲”。一名家长如是说。
九发烧儿童 仅一人物理降温
前日晚间,南都记者守在北大深圳医院急诊科出口处,一个半小时时间里有9名感冒发烧儿童的家长进出,其中四人采取了输液治疗的方法,四人开了头孢丙希干悬混剂等抗生素类口服药物,只有一名家长刘先生表示,因为自己孩子的发烧还不到38℃,所以医生建议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头上贴了退热贴,也没给他开药。
市儿童医院学科带头人万力生说,现在不仅是抗生素有滥用现象,还有激素退热,一些医生为了给孩子迅速退热,使用了地塞米松,给药期间体温迅速下降,药一停马上再度发烧,体温更高,而且出现频咳,由感冒转为急性支气管炎。万力生说,普通的感冒发烧,发烧温度不是太高最好不要采用激素退热。
万力生的话得到了验证,记者发现,四名输液治疗的感冒发烧儿童中,无一例外都使用了激素退热。
有关发烧的知识
发烧会把脑子烧坏吗?
发烧本身并不会把脑子烧坏。发烧严重不严重,主要跟感染的严重程度以及感染发生的部位有关。如果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入侵到颅内,即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引发脑膜炎、脑炎等,表面上看,高烧之后,脑子出了问题,还可能留下后遗症,其实这是脑部感染本身引起的损伤。这种发烧常很凶猛,治疗也比较困难,一旦出现要马上就医。其主要表现是:高烧并伴有头疼、呕吐、颈部僵硬,甚至是抽搐、昏迷等。
发烧能扛过去吗?
严格来讲,不建议大家自行处理发烧。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的感染可以发生在人体的各个部位。除了感染发生在颅内非常危险外,心脏的内膜也可以发生感染,其表现多为一两个月持续发烧不退,多发生在心脏瓣膜有损伤的人身上,发病率较低。血流中的感染,就是人们常说的败血症,发病急,病情重,常导致严重后果。肺部感染相对常见,老人、儿童尤其如此,其症状是发烧伴有咳嗽、全身乏力、食欲下降等,重症患者可导致死亡。这些情况都不能硬扛。相对较轻的则是炎症发生在上呼吸道,也就是鼻部、咽喉部,这是感冒的常见症状,主要是伴有流鼻涕、打喷嚏、咽喉肿痛等。
感冒发烧就用药好吗?
一感冒发烧就用抗生素、输液、退烧药的人不少。其实,我们的感冒发烧多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抗生素是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很多时候用抗生素没用,还可能增加耐药风险和输液不良反应。退烧药可视情况使用,但也要警惕不良反应。
感冒用药的注意事项
感冒发烧不可以使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只是能够杀死细菌,对于感冒病毒来说一点用也没有,经常使用抗生素还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增强,导致滥用抗生素,所以我们不要再孩子发烧的时候使用抗生素。
孩子发烧了,选择退烧药需要注意,孩子只有在发烧达到38.5度以上的时候才能够选择使用药物进行降温,并且间隔时间最少六个小时以上,同时只要是体温降下来就需要立刻停药。小于三个月的婴儿不要用药物降温,需要采取物理的方法降温。不同的退烧药不能够并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对患儿刺激性和副作用较大,不建议使用。肌内注射不良反应较多,除非体温过高,一般不主张使用。发热时间超过1周甚至更长,或者原因不明的发热,一定要就医检查,以确认发热是否因为结核病菌感染、免疫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等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