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损伤怎么办
盆底肌损伤怎么办
产后两个月,盆地松弛,肌无力,是因为怀孕,子宫增大,腹部的隆起,对盆底肌长时间的压迫,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阴道哑铃的练习有利于激励盆底肌力的提高,使用后干涩塞不进去,硬塞进去会造成人体的不适,例如痒。
盆底肌位于阴道下缘,想一个弹簧床一样,对阴道、子宫、膀胱、直肠等起到支持和承托的作用,怀孕造成压迫性的损伤,肌力下降,阴道松弛,严重的还会有阴道前后比的膨出,随着平时的性生活,外在的压力,膨出会变多,进而引起子宫的下垂。阴道前壁的膨出会影响小便,小便的尿频,尿急,尿痛及尿灼热,严重的咳嗽,打喷嚏,提重物会憋不住尿,出现漏尿的情况。后壁的膨出影响大便,如频繁的便秘,便秘会导致大便用力过大,进一步损伤盆底肌,造成恶性循环。逐渐影响生活质量。平时要注意到吃大便的通常,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使用哑铃的时候,可以配备相应的人体润滑剂,涂抹在引导的外缘,起到润滑的作用,就不会干涩痛了。哑铃使用前后做好清洗消毒,不用时放在清洁干燥阴凉处,从而减少阴道痒的现象。如要生第二胎,更应该做好这个治疗,不然在孕期就会出现漏尿的现象。
为什么要做盆底康复
女性在怀着宝宝的时候,盆底肌就逐渐在发生改变了,变化行为会一直持续到坐完月子,盆底肌的变化几乎是为了宝宝能够顺利降临人世间而发生的,因此盆底肌的变化对宝宝顺产具有充分必要性。
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很重要,在分娩之后,盆底肌肉受到巨大损伤,很难自己修复,因此,会导致有些人有漏尿情况,严重的有产道严重松弛。到了晚年的时候就会有盆底肌功能性障碍。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经济发达的国家或者地区,女性被要求必须在生产后接受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已婚、已育妇女的盆底功能障碍发病率约为30-40,四五十岁的病人集中。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一半以上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尿异常。
很多人不知道,中老年时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很可能是几十年前分娩损伤引发的。
在女性盆骨和下肢之间,只有盆底肌等支持结构。盆底肌像弹簧床一样,承托和支持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并有多项生理功能,包括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紧缩度等。女性在妊娠、分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产后为什么要做盆底康复
认识女性盆底肌及盆底肌损伤
盆底肌:是指盆骨的底部,女性盆底肌肉,有着“弹簧床”的美誉,承拖和支持膀胱、子宫、直肠等盆底脏器,除了维持其正常位置之外,还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的紧缩度,增加性生活快感等多项生理活动,密切关系着女性的健康和幸福。
盆底肌的损伤在妊娠期就有影响(慢性损伤),随着妊娠子宫增大,胎儿及附属物重量增加,盆底肌持续受重力压迫致慢性损伤,因此无论是分娩还是剖宫产均不可避免地造成对盆底肌的损伤。当然阴道分娩的产妇因加上产时的急性损伤,在产后42天复查时,盆底功能较剖宫产者相对差一些。
很多妈咪生完宝宝以后会遇见一些困扰,有的发现自己咳嗽漏尿,尿频尿急,性生活不满意,阴道异常等现象,以上均属于盆底肌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行盆底康复训练。
盆底肌怎么调理
首先,怀孕时是这种病发作的第一时期。此时,由于腰部向前突出,腹部向前鼓起、向下突出,使重力轴线向前移,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指向盆底肌肉,加上子宫重量日益增加,使盆底肌肉处在持续受压中,逐渐变得松弛。
其次,分娩尤其是阴道分娩时。分娩时,妈妈身体会产生松弛素,让盆底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为分娩做准备。选择自然产的妈妈,阴道会受到胎头的挤压扩张,导致盆底肌肉的损伤、会阴的撕裂、会阴部神经的损伤。
再次,更年期后,由于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盆底问题将愈发严重。
当然在这之中,高龄产妇更容易发生盆底肌松弛。此外,除开怀孕、分娩等原因,长期便秘、提过重物品、肥胖、长期咳嗽、雌性激素水平改变、年龄增大、大运动量锻炼等都会一定程度上损伤盆底肌肉。
对于盆底肌松弛的调理方法,最好的方式是做骨盆肌肉锻炼,深吸气,紧缩肛门十至十五秒,然后深呼气,放松肛门,如此重复,产后可每天做二至三次,每次以十五分钟为宜。
盆底肌肉康复治疗有用吗
适应症
1、产后妇女可作常规盆底肌肉锻炼。
2、阴道松弛、阴道痉挛、性生活不满意者。
3、轻、中度子宫脱垂,阴道膨出。
4、各种尿失禁。
5、反复阴道炎,尿路感染患者非急性期。
6、泌尿生殖修补术辅助治疗。
7、产褥期症状(腰背痛、腹痛、尿潴留、乳涨、耻骨联合分离等)。
8、全身运动系统肌肉功能障碍。
9、乳房松弛、乳房下垂。
10、下肢水肿、静脉和淋巴回流障碍。
11、术后疤痕疼痛。
禁忌症
1、孕妇的腹部
2、产后恶露未干净或月经期
3、戴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4、恶性肿瘤区
5、手术疤痕裂开
6、神经系统疾病
康复的要点
1、产后超过42天、子宫恢复良好、无感染的女性可及时进行盆底肌肉的检测,明确损伤程度。
2、借助仪器感受并学会收缩--放松盆底肌肉,学习识别并有意识地控制盆底肌,掌握正确的盆底肌肉收缩方法(避免腹肌收缩)。
3、并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出现的症状,根据盆底肌损伤情况(肌肉纤维受损的程度和类别)应用综合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4、做完10-15次盆底肌锻炼后,可进行自我锻炼。
5、循序渐进、适时适量、持之以恒。
6、存在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的女性需要借助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并适当延长疗程。
剖腹产后多久可以做凯格尔运动 剖腹产多久可以做凯格尔运动
建议56天后再做。
剖腹产产褥期完成之后,就可以做凯格尔运动,而剖腹产的产褥期是56天,在产后56天要到产科门诊复查,做产后盆底肌功能的筛查,如果产后盆底肌筛查,明确表明盆底肌肌力降低,或者有一定的损伤,就要做盆底肌修复,通过凯格尔运动可以促使产妇盆底肌修复。
什么是盆底康复
一般来说,怀孕和分娩是盆底肌肉损伤的重要原因。怀孕的时候,随着胎儿的长大,作用在盆底肌肉上的力量也慢慢增大,肌肉的弹性受到挑战,在分娩是,盆底的肌肉更是受到挤压和拉扯。
除此之外,如果在妊娠期间体重增加的过多,超过20kg,或者多次生育,胎儿巨大,使得在分娩时出现难产,需要通过产钳来将胎儿取出来,这样很容易对盆底肌造成损伤。
一旦盆底肌受到损伤,盆腔内的器官就无法维持正常的位置,从而导致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比如像阴道松弛、盆底肌器官脱垂、大小便失禁、性生活障碍等。
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不仅可以帮助产妇恢复身材,还能在产后42天后对盆底的8块肌肉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减轻膀胱脱垂和子宫脱垂的可能性,把生育引起的各种身体异常情况降低到最低。
除此之外,产后盆底肌肉康复的训练对产后阴道松弛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肛门括约肌拉伤怎么判断
3.排粪造影:排粪造影是对模拟排便行放射学检测,可观察盆底肌肉功能、会阴下降程度、肛直角变化等。多用于诊断直肠粘膜套叠、耻骨直肠肌肥厚等排便困难性疾病,也可用来检查肛门括约肌损伤。用力加腹压时能保留注入的全部钡剂,即可确定为肛门有节制功能,不自主漏出大量钡剂是肛门失禁的可靠指标[9]。
详细的病史和仔细的临床检查是正确诊断的基础,但Keating等[7]对肛门失禁患者研究发现,单凭临床资料和常规检查远远不够,经特殊检查后可发现有19%的患者失禁原因判断不准确,有16%需改变治疗方法。对肛门失禁的诊断常需以下多种方法配合进行。
1. 肛管直肠测压:肛管直肠测压是通过压力传感器将肛管直肠内的压力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分析肛管直肠功能的方法。目前国内亟待普及。检测指标包括肛管静息压、缩榨压、内括约肌长度、肛管直肠容积、直肠肛管抑制反射等。肛门括约肌失禁产妇90%出现肛管静息压、缩榨压明显降低,42%出现括约肌长度、矢状对称指数降低[8],部分患者出现直肠肛管抑制反射消失。
2. 盆底肌电图与阴部神经刺激实验:产伤性肛门失禁与肌组织病变和神经病变都有关,盆底肌电图、阴部神经刺激实验是肛肠动力学研究不可缺少的部分。盆底肌电图对检测盆底功能十分重要,通过检测动作电位和肌纤维密度可鉴别神经性肛门失禁,此时动作电位成多阶梯状,肌纤维密度增加。多电极检测可判断括约肌损伤部位[1,4]。阴部神经刺激实验是通过刺激骶2至骶4神经检测潜伏间期,潜伏间期延长提示存在神经病变[1,4]。肌电活动减弱、反常肌电活动、神经节病变是许多疾病,如儿童大便失禁、盆底痉挛综合征等的常见表现。
4.腔内B超:直肠腔内B超可检测肛管括约肌的形态完整性,可测量肛管前、后、侧壁内、外括约肌的厚度,是目前诊断括约肌损伤的重要方法。直肠腔内B超对肛管齿状线上1.5 cm以下括约肌损伤诊断率较高[8],阴道腔内B超则可准确观察肛管直肠前部括约肌损伤,对上部损伤敏感[1]。腔内B超也可通过观察回声紊乱来诊断会阴神经损伤后内、外括约肌的退行性改变。因此,腔内B超在肛门失禁的诊断、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信大家看了以上对于肛门括约肌拉伤的介绍,对于肛门括约肌拉伤怎么判断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你详细的阅读上文以后,你就会知道怎么判断肛门括约肌是否拉伤。一旦发生拉伤,我们大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治疗给你的生活带来不便。祝你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