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人应半年要检查一次牙齿

老人应半年要检查一次牙齿

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龋齿和牙周病的发病率很高,而口腔疾病治疗率却不到10%。究其原因,就是龋病和牙周疾病的早期症状不太明显。

老年人的龋病多发生在因牙龈萎缩而暴露的牙根表面,位置隐蔽,而且,浅的龋洞不会造成任何不适感,很难被察觉,但只要早发现,进行一次充填就能完成治疗,没有痛苦且省时省力;如果等到觉得疼了才来就诊,常常是龋洞深大,波及牙髓,不论是治疗花费的时间、次数,还是费用都会增加许多。

此外,牙病以及牙齿的过早脱落必会影响到人体的肠胃功能。对本就消化吸收不好的老人来说,这更容易引发一系列健康隐患,从而影响到寿命。因此,老人定期查牙非常重要。作为龋齿的高危人群,建议老年人每半年到正规的口腔医疗机构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

老人如何预防“老掉牙”

老年人应养成经常自我检查牙齿的习惯:用大拇指和食指拉开嘴唇,看看牙龈颜色、有无脓液、有无压痛,如有假牙应取下后检查。然后张开口检查牙齿,注意牙齿有无松动、牙根是否暴露、有无牙石等。如果出现牙龈红肿等现象,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或治疗。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养成定期到医院检查的习惯,最好每半年到一年去医院检查一次。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也很重要。

饮食与牙齿保健。老年人的饮食与牙齿保健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老年人进食时要充分咀嚼,尽量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因为咀嚼能起到刺激唾液分泌、清洁牙齿和按摩牙龈、促进牙龈血液循环的作用。少吃含糖且黏的食物,如软糖、糕点、饼干等。因为龋洞的形成主要是细菌利用糖后的代谢产物———酸,使牙齿脱钙而成。平时可使用含氟牙膏且多食入含氟量较高的食物,如鱼类、茶叶等,提高牙齿对龋病的防御能力。

老年人在清洁口腔时应彻底清理牙缝间的残余食物,并注意与假牙邻接的真牙牙面以及残根、残冠的清洁,选择特殊的牙缝刷等清洁工具。对早期的龋病、牙周病、牙本质过敏等应早期给予治疗,如补牙、洁牙、脱敏治疗等。对已明确不能保留的残根、残冠牙和松动牙,应尽早拔除,不必可惜。及时镶上合适的假牙,不但可以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还可以通过假牙的修复而恢复正常牙间距,减轻关节疲劳程度,提高咀嚼效率。

如何维护牙齿健康

0-3岁

每半年一次口腔检查;不含奶嘴睡觉;父母帮助进行口腔清洁。

婴儿乳牙开始萌出后就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半年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能够及早发现龋病,早期治疗,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3-6岁

学习刷牙,家长要监督哦!每半年一次口腔检查;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齿;防止牙外伤。

6-18岁

关注换牙;接受窝沟封闭;每年进行口腔检查;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成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成人可能发生的口腔问题有龋齿、牙周病、牙齿缺失、肿瘤等。预防这些疾病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及早发现和治疗,病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

老年人日常牙齿护理

专家建议,为了保护好老年人的牙齿,应该做到:

1.牙齿越少越需珍惜。不少中老年人在剩下几颗牙时,不管是吃东西,说话都及其不方便。其实牙齿在松动初期就要及时去医院看牙保健,缺牙一颗时就要赶紧种植上,否则会波及邻牙掉得更快。等到全口牙落得差不多再想到种牙,不仅难度更大,费用也更高。

2.每半年到1年去医院检查,尤其是出现了牙龈出血、冷热痛或咀嚼时牙痛等,要马上去就医。

3. 坚持正确的刷牙习惯。使用软毛牙刷,正确的刷牙方式才能有效清洁口腔。

另外,从中医角度讲,适当“叩齿”和“运舌”都是口腔保健的好方法。在饮食方面,中老年人应少吃甜食、软食。“叩齿”即上下齿“打架”,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5下;“运舌”是指舌头在嘴里来回转动,促进唾液分泌,对预防粘膜性口干有一定效果。

女性妇科检查项目

01宫颈涂片检查。宫颈涂片检查作为妇科检查的常规项,其主要目的是检查女人是否患有宫颈疾病、并检查是否患有盆腔炎、淋巴炎症等。

02乳房检查。乳房检查的最佳时机是在月经结束后,检查时会触摸女人乳房,看是否有异物,是否感到不适,以排除乳房炎症。

03乳房X线透视片。此检查一般配合乳房检查同步进行,主要通过X光,检测女人体内有无病变,筛查乳腺炎症。

04全面体检。年龄在30岁以下的女性一年全面体检一次,年龄在30岁到50岁的女性建议半年体检一次,50岁以上的女性每三个月体检一次或经常性定期体检。全面体检主要是检查女人有无个人病史、家族病史、是否有不良生活习惯、验血、验尿、测量血压、检测肝脏肾器官是否正常等,全面体检的目的是为排除一些女人可能感染的潜在疾病,以及发现炎症尽早治疗。

05阴道检查。已婚妇女应定期进行阴道检查。阴道检查的目的是排查女人是否患有阴道炎、湿疹、白带异常等疾病。

06牙齿检查。女人应半年检查一次。女人过了30岁,体内钙质流失的厉害,因此如果补钙不及时,女人就容易缺钙。其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牙齿出现问题。妇科检查中的牙齿检查,就是筛查女人是否患有压床疾病,清楚牙斑、牙石,蛀牙。

07视力检查。随着女人年龄越来越大,很多眼疾都是无声无息的发生,患者基本上无明显感觉或痛苦。因此,女人应每半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防止眼疾。

牙结石洗牙价格

有牙结石是否一定要洗牙?

洗牙在专业上叫牙周洁治,目的是把牙石清洁干净,这是治疗和预防牙周炎的重要措施。如果是按照规范的方法操作,不会对牙齿造成任何损伤。把牙石去掉后,医生会用抛光的方法,把牙面打磨光滑,这样牙石就不容易沉积了。有时,因为原来的牙石很多,包在牙根上面,洗牙去掉后,会有一些敏感症状,但这种情况几天就会过去,不会越来越严重。

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

在有牙结石的情况下,牙龈会有炎症并出现退缩,已经退缩的牙龈是长不回来的。因此,也更要注重牙齿的保健和牙病的预防,洗牙正是预防牙龈退缩的重要措施。很多牙结石患者,都伴有牙周炎,洗牙只是牙周炎的基础治疗,根据情况的严重性,还可以采取局部上药等方式。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正规治疗。健康人群应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这是保护口腔健康的重要环节。

超声波洗牙效果

超声波洗牙是目前多采用的洗牙方式,通过超声波的高频震荡作用去除牙石和菌斑、具有高效、优质、省时省力的特点,在正确的操作下,对牙面的损害极小。洗牙是牙周病基础治疗项目之一,它可去除致病因素,减轻牙龈炎症,使牙齿美观,口腔舒适,同时具有美白牙齿的作用。

最需要洗牙的人群

经常抽烟、喝茶、喝咖啡的人。这三类东西很容易让牙齿挂垢,进而形成牙石,这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天天刷牙,也不可能把这些东西留下的污渍清理干净。专家建议,这类人群最好半年洗一次牙。

牙龈经常出血的人。牙龈出血大部分是由牙石引起的,因此牙龈经常出血的人最好尽快去医院检查,看是否患上了牙龈炎和牙周炎。专家建议:如果有此类情况,应先洗牙,然后做相应治疗。

五类患者暂停洗牙

各种出血性疾病患者。由于洗牙会出血,患有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甲亢等患者应在洗牙前预先适量的应用促凝血药物,控制凝血的速度,避免出血不止。

急性传染病患者。急性肝炎活动期、结核病患者等要等病情稳定后方可洗牙。

口腔炎症处于急性期的患者。除急性坏死性牙龈炎外,各类口腔应该待急性期过后再洗牙,以避免炎症沿血液播散。

患有牙龈部恶性肿瘤的患者,为了避免肿瘤扩散,不适宜接受洗牙。

心血管疾病患者。患有活动性心绞痛、半年内发作过的心肌梗塞以及未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的患者不宜接受常规洗牙治疗。

不同年龄段如何护理口腔

“牙不好,疾病满身跑。”牙齿的好坏关系到全身健康。然而,网络调查显示,31.4%的人每天只刷一次牙;91%的人没有定期洗牙,86.4%的人做不到定期检查口腔健康。

专家表示:口腔疾病是渐进性慢性疾病,如果能早期发现病变,及时防治,就能阻断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他建议大家如果出现牙齿敏感、牙龈出血、口腔异味、牙齿松动、牙齿缺失及牙齿外伤等问题,要抓紧时间就医。

0岁~3岁。每半年检查一次口腔,不含奶嘴睡觉,父母帮助进行口腔清洁。婴儿乳牙开始萌出后,就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半年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3岁~6岁。影响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的疾病主要为龋病、外伤,牙龈、牙周及黏膜疾病等。所以必须学习正确的刷牙方式,家长要监督,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体检;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齿。

6岁~18岁。关注换牙;接受窝沟封闭;每年进行口腔检查;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18岁~60岁。成人可能发生的口腔问题有龋齿、牙周病、牙齿缺失、肿瘤等,所以建议每年进行口腔检查,每天使用牙线。

准备怀孕和孕期妇女。若孕妇发生口腔疾病,对药物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往往受到诸多限制,无法达到最佳的疗效,而且在治疗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在孕期出现口腔疾病,孕中期(4~6个月)是相对较安全的治疗时机。

60岁以上。出现牙齿松动应及时治疗;缺牙应及时修复;每天清洁假牙;口腔癌定期筛查。

有牙结石是否一定要洗牙

洗牙在专业上叫牙周洁治,目的是把牙石清洁干净,这是治疗和预防牙周炎的重要措施。如果是按照规范的方法操作,不会对牙齿造成任何损伤。把牙石去掉后,医生会用抛光的方法,把牙面打磨光滑,这样牙石就不容易沉积了。有时,因为原来的牙石很多,包在牙根上面,洗牙去掉后,会有一些敏感症状,但这种情况几天就会过去,不会越来越严重。

在有牙结石的情况下,牙龈会有炎症并出现退缩,已经退缩的牙龈是长不回来的。因此,也更要注重牙齿的保健和牙病的预防,洗牙正是预防牙龈退缩的重要措施。很多牙结石患者,都伴有牙周炎,洗牙只是牙周炎的基础治疗,根据情况的严重性,还可以采取局部上药等方式。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正规治疗。健康人群应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这是保护口腔健康的重要环节。

老人患龋齿不及时治疗会增加患肺炎风险

据《现代保健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最近称,在龋齿上发现的细菌能够进入人的肺部,使老人患上可能致命的肺炎。

纽约布法罗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肺炎高发期,对一所老年公寓的病人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龋齿是呼吸道病菌的温床,会使老人患肺炎。因此,研究人员建议,老人必须做好以下两点: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日三餐后都应漱口,每次漱口时应使用40℃左右的温水,早晚各刷一次牙。牙刷要选择刷毛软硬适中的。刷牙时要将牙刷放在牙齿的根部。每次刷牙时应按照从里向外,从左到右的顺序刷,每次至少要刷3分钟。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每年应检查一次牙齿,发现患龋齿,要及时进行治疗。防龋齿也就是防肺炎。

预防龋齿儿童需做好定期检查

预防龋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定期口腔检查,尤其是儿童。儿童应每3个月或每半年检查一次口腔,以便早日发现龋齿,早期充填。浅层龋齿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不仅可以阻止龋齿的发展,而且可以恢复牙齿形态机功能,同时治疗操作简便,充填物不易脱落。

定期口腔检查

应该从一、两岁就开始进行,一直持续到恒牙完全萌出,年龄大约14岁左右,以后可以每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牙齿,即使是成人也需要每年定期检查口腔。定期的口腔检查不仅仅针对龋齿,还可以及早发现牙齿不齐、地包天等影响颜面发育的畸形,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龋齿的自我检查

龋病易发生于牙体不易自洁的滞留区,特别是磨牙合面的沟隙或牙列的拥挤嵌塞食物处。其龋坏深度分三种:

1.浅龋病变仅局限于牙釉质或牙骨质,局部可见白色或灰黑色的龋斑。无自觉症状,探查时可卡住探针尖端,探针滑过病变部位有粗糙感,探之无痛苦。

2.中龋病变较深,累及牙本质浅层,局部变黑,可有温度或化学性激发痛,探之有明显龋洞且敏感。

3.深龋病变深及牙本质深层而接近牙髓腔,遇食物嵌塞或冷热酸甜等刺激均产生疼痛,局部多见黑洞。探针可探查洞底在牙本质深层,探之极敏感或疼痛,无自发痛史。

相关推荐

老年人从多少岁开始掉牙

世界卫生组织曾在2001年对中老年人牙齿保健提出目标:80岁时,至少有20颗牙能正常咀嚼。但在我国,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5—74岁的老年人中,有牙齿缺失的达到86.1%,平均存留牙数为20.97颗, 10.51%的人满口牙一颗不剩,仅有57.68%的人有20颗以上的恒牙,仅存的天然牙中龋齿和牙周病的患病率也很高。这是因为,老年人的口腔保健知识比较贫乏,身体机能又开始衰老,所以患龋齿、牙周病的几率远远高于年轻人。 老年人想不掉牙,保护是关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早晚刷牙

中国人有哪些错误护理牙齿方法

含氟牙膏用得还不够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氟化物防龋齿是20世纪最重的发现之一。在发达国家,由于氟化物的广泛用,使得猖獗一时的龋齿患病率大幅度下降。 “由于氟化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很多人把氟化牙膏比作一把双刃剑。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卞教授介绍说,“英国一项调查表明,含氟牙膏仅仅作用于口腔表面,不会被吃进人体,安全、有效又经济,非常有益于口腔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北美市场上80%—85%的牙膏是含氟牙膏,欧洲更达90%以上,而我国仅为30%—40%,许多号称含氟的牙膏,不一定含有活性的氟化物。”栾文

老人牙齿须经常自检

牙齿是人体最重的器官之一,好的牙齿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这一点对于老年人来讲尤为重。那么,老年人怎样保养自己的牙齿呢?笔者采访了解放军304医院口腔科主任张建强副主任医师。 张主任说,老年人的牙齿特点普遍表现为四多:一是牙齿磨损多:牙齿经过数十年的使用,表面的釉质(珐琅质)已基本被磨耗殆尽,牙本质外露、牙面变平、牙齿变短。从而导致吃饭时咬不烂东西,吃东西时间长了关节累,凉的不能吃、热的也不能吃等咀嚼效率低下、颞颌关节病变、牙本质过敏的症状,有的还可能发展为牙髓炎、根尖周炎而出现持续性的疼痛。二是

口腔健康小知识

牙齿保健的误区 1、只漱口不刷牙 其实漱口代替不了刷牙,正确的刷牙既有牙刷的机械刷洗作用,又有牙膏的化学去污和消毒杀菌作用。可有效地防止菌斑和牙石的形成。 2、牙齿越磨越结实,啃点硬东西没关系 老年人的牙齿该特别避免磨损。不啃硬物。更不能用牙齿去开瓶盖、拔针和钉子等。 3、掉一两颗牙,不必急着补,等掉光了换全口假牙省事 缺了牙不想镶假牙,首先会使面部塌陷,显出“老态”,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还会加快临牙松动、倾斜,对颌牙伸长导致咬合关系紊乱,引起耳旁的颞下颌关节的不适和疼痛。 多久洗一次牙合适? 洗牙的

三大口腔疾病困扰中老年人

90%左右的中老 年人牙周不健康。本次调查将口腔内无牙龈出血、无牙周袋等定义为牙周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江苏省35岁至44岁年龄段人群,牙周健康率仅为9%;65岁至74岁年龄段人群牙周健康率为10%。 80%以上的中老年人患龋齿,牙根面龋患病率上升明显,绝大多数龋齿没有得到治疗。调查结果表明,江苏35岁-44岁年龄段人群患龋率为87%,龋均为4颗;65岁至74岁老年人患龋率为99%,龋均为16颗。 一半以上的中年人牙齿缺失,且修复率不高。调查显示,江苏35岁-44岁年龄段人群中,56%的人群有牙齿缺失,平均

儿童远视眼最好的治疗方法

首先,知道适当的近距离用眼对儿童远视眼并无害处,尽量让他加强用眼,多接受色彩鲜艳事物的刺激等等。甚至还可以增加精细工作,比如穿纽扣、穿针等。并且定期带他去进行规范的眼部检查,可以是每三个月到半年检查一次,预防他视力再下降。 其次,配戴眼镜是首选的治疗,如果早期发现孩子远视,通过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就可治愈。远视导致的弱视,配戴合适的眼镜后视力便能逐渐提高。如不及时配戴眼镜,则会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早期、及时配戴眼镜矫正远视,不但能矫正视力,还能预防斜视的发生。 最后,也可以通过好的食疗法来预防

4招防止“老掉牙”

每次刷牙3分钟 选择一把小头的软毛牙刷,刷牙时一定刷到位,特别是牙齿和牙龈交界的部位。刷牙时牙刷倾斜地放,刷毛该一半放在牙齿上,另一半放在牙龈上,进行原位的震颤,这样就可以使菌斑从牙面上剥离下来了,千万不进行横向的拉动。每次刷牙的时间保证3分钟,可起到按摩牙龈、促进牙周组织血液循环的作用。 刷牙时还注意选择合适的牙膏,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中草药牙膏适合有牙龈炎和牙周病的老人,脱敏牙膏适合牙齿敏感的老人。 牙签牙线辅助洁牙 老年人牙齿稀松,牙缝变宽,进食后牙缝容易嵌塞食物残渣,仅靠刷牙难以清洁

老年人日常牙齿护理

牙体缺损及磨耗 专家表示,牙龈萎缩、牙龈外露是目前中老年人最主的口腔问题。最早的恒牙6岁时萌出,如果80岁了这颗牙还没掉,就使用了整整74年。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加上有些人刷牙方法不正确,即便牙齿再坚硬,也难免会有缺损及磨耗。 龋齿患病严重 龋病发病以细菌为主,老人更因牙牙根暴露增多,导致根面龋发病率升高。此外,残根残冠是中老年人龋病最为严重的表现。 口腔癌发病率上升 专家提醒,口腔癌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如果有尖锐的残根、残冠以及不良修复体反复咬合颊、舌或口腔溃疡数月不能痊愈等,及时到医院检查。 牙周病

口腔健康小知识

牙齿保健的误区 1、只漱口不刷牙 其实漱口代替不了刷牙,正确的刷牙既有牙刷的机械刷洗作用,又有牙膏的化学去污和消毒杀菌作用。可有效地防止菌斑和牙石的形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内科崔秀英 2、牙齿越磨越结实,啃点硬东西没关系 老年人的牙齿该特别避免磨损。不啃硬物。更不能用牙齿去开瓶盖、拔针和钉子等。 3、掉一两颗牙,不必急着补,等掉光了换全口假牙省事 缺了牙不想镶假牙,首先会使面部塌陷,显出“老态”,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还会加快临牙松动、倾斜,对颌牙伸长导致咬合关系紊乱,引起耳旁的颞下颌关节的不适和疼

老人口水增多的原因主有四种

老人口水增多是怎么回事? 1、是精神、心理反等,也会刺激唾液分泌。 2、是异物反,比如装假牙,会刺激腺体分泌唾液。 3、是口腔溃疡,溃疡面会造成黏膜疼痛,刺激唾液分泌增多。 4、是口腔肿瘤,如颊癌较常见,起病时一般表现为溃疡,发展较慢,早期不容易引起警觉,当溃疡向深层逐渐浸润,感觉疼痛时,就会刺激腮腺导管,导致口水增多。 大家知道,唾液是我们口腔内的天然杀菌剂,是健康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老人出现口水增多的问题,需大家警惕是身体健康出问题的一种表现,老人该及时就医接受检查特别是做排除口腔肿瘤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