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如何自我诊断
前列腺增生如何自我诊断
男科专家说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发病时间长而且危害大的一种慢性疾病,早期发现并治疗是非常关键的,在日常生活中男性朋友应多了解一些有关前列腺增生的症状,这样可以提早发现疾病,那么该如何自我诊断前列腺增生呢?下面就请专家为您详细介绍。
血尿
前列腺增生时,前列腺部位毛细血管扩张,排尿时,膀胱紧缩,可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现血尿。
尿失禁
由于前列腺增生导致膀胱中残余尿量增多,夜间睡眠状态下,膀胱压力逐渐增大,当压力超过尿道管腔阻力时,就会出现尿液自行流出,严重时,白天也会发生。
尿等待
排尿时,摆出排尿姿势,却不能马上尿出,必须等待一会,才能有尿缓慢排出。这是由于前列腺增生导致尿道储存尿液的能力下降,尿液对尿道敏感性增强,故压力下降,导致尿道承受的压力减小,排尿力量减小,从而出现尿等待的症状。
排尿无力
正常人在排尿时会发现尿是呈抛物线,并具有冲击力,而前列腺增生时,增生的前列腺压迫了前列腺段的尿路,从而导致尿流变细,形不成抛物线,且尿程缩短,甚至出现滴沥而下的情况。
尿痛与尿急
前列腺增生时,由于尿液总排不尽,排尿次数增加等原因,造成尿路感染,由于炎性刺激,导致尿痛、尿急,尿急是指一有尿意就必须立即排尿,稍迟些就会尿裤子。
急性尿潴留
前列腺增生可致尿道梗阻,从而引发急性尿潴留,特点是发病突然,膀胱在短时间内膨胀,患者下腹胀痛,尿意紧迫,反复用力排尿,却排不出尿液。
尿流中断
增生的前列腺导致后尿路狭窄,排尿时阻力增加,所以患者不得不用力增加腹压帮助排尿,由于呼吸等因素,致使腹压变化,就出现了一股一股的尿液,有些老年人前列腺增生时排尿中断可能是由于尿路结石,这时不用紧张,将身体后仰或坐下,继而抬高膀胱口位置,使结石移到膀胱口下部,排尿就会通畅了。
尿次增多
正常人每天排尿次数多为白天3~4次,夜晚1~2次,当然排尿次数也会随着饮水量增加而增加,但如果出现小便次数的异常增多,特别是夜晚,就要考虑是否患了前列腺增生,这是由于前列腺的压迫使每次排尿都不能将膀胱中的尿液排尽,就相当于减小了膀胱的容积,故排尿次数就会增多。
以上为您介绍的是前列腺增生自我诊断的方法,相信大家都已经清楚了,男科专家说如果您的身体出现了上述三种或是三种以上的症状,那么就要及早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明确诊断后再做治疗。
老年人夜尿增多警惕前列腺增生
60岁以上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率较低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进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已成为泌尿外科临床诊疗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据研究统计,我国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沈阳六城市60岁以上城乡老年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病率大于50%,而既往诊断率仅为17.02%,实际患病率远高于既往诊断率,也就是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危害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1。那彦群指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中老年男性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需引起广泛重视。建议患者不要盲目治疗,更不能拖延不治,应该尽早咨询泌尿外科专科医生,以得到规范化的诊治和随访。”。
男性、60岁以上,出现排尿困难、夜尿增多,应警惕良性前列腺增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其发生与年龄和性激素相关,会引起排尿障碍,降低病患的生活质量2。根据调查,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年龄通常集中在60岁以后,此
时大约每两位男性中就有一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0岁时患病率高达83%。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病率正在逐年上升,现已与欧美等国相当3。那彦群教授建议中老年朋友,一般夜尿超过2次以上就应该看医生了。
列腺增生的处理方法
一、注意诊断方式
男性朋友可能会去医院进行B超的检查,但是这只能检查出前列腺的大致轮廓,并不能具体的检查出前列腺增生的情况。因此男性如果想要检查自己是否患有前列腺增生,一定要进行更为详细的检查项目。
二、多数疾病都会造成前列腺增生
很多疾病都会引起前列腺增生的情况,如前列腺炎、前列腺癌、前列腺结石等,但如果是前列腺炎造成的前列腺增生,可以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恢复正常的情况。但是如果是其它原因造成的前列腺肥大就会导致前列腺出现实质性的增生,这就需要通过手术进行彻底的切除。
三、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常伴有前列腺炎
患有前列腺增生的男性朋友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排尿不畅通造成尿液逆流,细菌就会因此进入前列腺造成炎症疾病。因此患者朋友在进行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炎症的治疗。
前列腺增生患者不要盲目用药
专家指出,前列腺增生是常见的男科疾病,很多男性朋友都会患上该病,一旦患病就不愿去医院治疗,认为只要自己到药店买药服用就能治疗好。但其实越是这样越难治愈,不仅白白花了钱也对治疗该病没有任何帮助。因此前列腺增生患上自我用药时要谨慎。
首先,大部分前列腺增生患者购买到的不是诊断疾病的药物,而是具有滋补作用的保养品,或者与诊断前列腺增生绝不相关的另外药物。真正能够在非医院途径获得理想诊断药物的病人非常少见。即或侥幸购买到的是有作用药物,也难以正确施用,不能获得最佳的诊断效果,尤其是对后续的药物剂量、用法和疗效监测都不能妥善进行。
其次,病人自行用药时,反复用药的状况非常普遍。诊断前列腺增生常用的药物有两大类:一类是让前列腺回缩或减慢增长速度的药物,该药需连续施用3~6个月以上才干见效;另一类是迅速改善症状的药物,这些药物能松弛膀胱颈、前列腺及尿道平滑肌,从而降低前列腺部尿道阻碍,其不好的反映主要有体位性低血压和射精障碍等,还可减轻前列腺和盆底肌肉的痉挛。
一般来说,采用两类药各选一种搭配服用的方法对于诊断前列腺增生很有作用,但很多人不了解这一点,经常在同一类药中服用几种,比如伴随服用可多华、马沙尼,对于增加疗效并无有助,还会加重不好的反映。
前列腺增大的概述
前列腺增大即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增大(BPH)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随全球人口老年化发病日渐增多。前列腺增大的发病率随年龄递增,但有增生病变时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城镇高于乡村发病,而且人种也影响增生程度。
前列腺增大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病,男性40岁以上前列腺开始增生,但发病年龄均在50岁以后。有关前列腺增大的发病机制研究颇多,但病因至今仍未能阐明。目前已知前列腺增大必须具备睾丸存在及年龄增长两个条件。近年来也注意到吸烟、肥胖及酗酒、性功能、家族、人种及地理环境对BPH发生的关系。
前列腺增大的早期由于代偿,症状不典型,随着下尿路梗阻加重,症状逐渐明显。由于病程进展缓慢,难以确定起病时间。诊断时应重视患者全身情况,进行详细体检、化验,注意心、肺、肝、肾功能。排尿困难症状结合诸项检查,可明确诊断。
前列腺增生诊断的方法有什么
1、直肠指诊,可以触及表面光滑、质地中等硬度、中央沟变浅或消失、长度和宽度都增大的前列腺。
2、超声波检查见前列腺体积和重量明显增大。
3、尿流率检查见最大尿流率明显下降它可准确反映出膀胱逼尿肌收缩力、膀胱内压及尿道阻力状况。
4、膀胱残余尿测定,残余尿的出现及其量客观反映了膀胱排尿功能障碍,当残余尿超过60毫升时,说明逼尿肌已处于失代偿状态。
5、尿道膀胱镜检查可见增大的前列腺。
6、泌尿系X线,X线造影及CT和磁共振检查均有助于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但不作为必须要作的检查。
前列腺增生需要做哪些检查
前列腺增生检查(一)直肠指诊:直肠指诊是诊断前列腺增生症的重要手段,可摸到前列腺肿大,表面光清及中等硬度。按照腺体增生的程度可把前列腺增生症分为三度:第一度增生为腺体增大、中贮存器沟变浅,第二度增生为腺体明显增大,中央沟消失或略凸出,第三度增生为腺体显著增大,中央沟明显凸出,甚至手指不能触及腺体上缘。直肠指诊前列腺不大时,不能否定其增生的存在。因前列腺中叶增生或增大的腺体大部突入膀胱时,指诊不一定能触及增大的腺体,需用其他方法检查方能确诊
前列腺增生检查(二)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前列腺各叶的增生情况,并可了解膀胱内有无其他病变,如肿瘤、结石、憩室等,从而决定手术治疗的方式。因为前列腺增生导致后尿道梗阻,膀胱镜有时不易插入,故操作时必须谨慎,务求轻巧,切勿粗暴,尽可能将镜鞘后压使镜鞘前移以免损伤前列腺引起出血或假道,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前列腺增生检查(三)残余尿的侧定:膀胱残余尿的多少反应膀胱代偿衰竭的严重程度,因而这是重要的诊断步骤之一,也是决定手术治疗的因素之一。
前列腺增生检查(四)膀胱造影:对不能进行膀胱镜检查的病例可生膀胱造影,除观察膀胱颈部充盈缺损外,还可观察有无膀胱结石,肿瘤、憩室及输尿管返流等。
前列腺增生检查(五)B型超声检查:可测定前列腺的大小、包括横径、前后径与上下径,正常的前列腺的横径为4厘米,前后径约2厘米左右,形态呈椭园形,左右对称。前列腺增生时前腺明显增大,前后径增大较横径更显著。
前列腺增生检查(六)尿流动力学检查:前列腺增生而引起下尿路梗阻时,最大尿流率降低(<10ml/sec),排尿期膀胱内压增高>9.3kpa(70mmhg)。
前列腺增生检查(七)放射性同位素肾图:可了解两肾分泌功能及肾盂、输尿管引流情况。
前列腺增生检查(八)其他检查:有肾功能检查及尿培养等。如需手术,则应作心、肺、肝功能检查。
前列腺炎易感染哪些人
然而,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研究都发现,前列腺炎可以影响各个年龄段的男性,尤其是中老年男性,并与老年前列腺增生具有较大的重叠性,可以同时或先后出现。
前列腺炎在青春期前期的男性中很少见,常累及成年男性,是20-50岁男性就诊于泌尿外科的最常见原因,也是医生诊断前列腺炎的最高的年龄段,34岁是最高发年龄段,70岁以后又将出现前列腺炎发生率的增高,到85岁前,累积前列腺炎诊断率可以达到26%。
绝大多数的调查研究均提示,中老年男性患有前列腺炎的发病率也可以很高,因此单纯依靠年龄因素来判断前列腺炎是不恰当的。老年男性常发生的良性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炎有某种关系,使患者易于患尿路感染,并因此感染前列腺。有研究报道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后炎症反应的百分率高达84%-98%。因此,应该高度重视这一群体。
前列腺增生需要通过哪些方法进行确诊
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方法一:尿流动力学检查
尿流动力学检查可以菏列腺部尿道及内外括约肌阻力,逼尿肌功能状态。根据所测得判断下尿路梗阻是否存在及其轻的尿流率、逼尿肌压力、尿道压力曲线以及括约肌电图,可分析前列腺增生是不是因梗阻所致,可了解前列腺是否不稳定、逼尿肌功能受损和膀胱顺应性改变等情况。其中最大尿流率为最简便而比较可靠的参数,其正常值为男性每秒大于十五毫升,当尿量在两百到五百毫升时,测得结果较准,若尿量小于两百,其可靠性降低,但用相对排尿阻力的计算可弥补此不足,其正常值小于或等于2.20。有条件额前列腺增生患者还可进一步作压力—尿流—肌电图测定,以取得逼尿肌压力、初感容量、膀胱容量及顺应性、最大尿道关闭压、功能性尿道长度及残余尿等参数。
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方法二:肠指诊
肠指诊为前列腺增生最简易和必须进行的体格检查,检查时须注意前列腺的解剖界线、大小、质地及是否有结节、垂可否触及,直肠内有无肿块。注意肛门括约肌张力,以相似症状的神经系统疾患。前列腺增生时,其腺体质地可光滑,中央沟变浅或消失。
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方法三:超声检查
B超检查可经腹部或直肠途径进行。不但可测前列腺增生的形态、大小及性质,而且可以分析内部组织结构,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对病人无损伤,可反复进行检查。
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方法四:其他检查
为排除是否存在下尿路梗阻引起肾盂输尿管扩张及估计肾功能,还可进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若前列腺增生患者以肉眼血尿为主要症状,可做膀胱镜检查。其他还有前列腺造影等。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须重视病人全身状况,还应结合病史进行分析,从简单到复杂,尽量减少有损伤性的检查。
前列腺增生诊断的方法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膀胱颈挛缩(Marion氏病),前列腺癌,神经病原性膀胱,膀胱肿瘤,前列腺结核,前列腺结石,前列腺囊肿,输尿管间嵴肥大,结石,异物等相鉴别。
1.膀胱颈挛缩。膀胱颈挛缩继发于炎症病变,膀胱颈口平滑肌为结缔组织所代替,亦可能是发育过程中膀胱颈部肌肉排列异常,以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时颈部不能开放,膀胱镜检查时,膀胱颈后唇抬高,后尿道与膀胱三角区收缩变短。
2.前列腺癌。前列腺有结节,PSA>4ng/ml,经直肠超声可见前列腺内低回声区,CT可见前列腺形状不规则,膀胱精囊角消失,精囊形状发生变化,活检可证实。
3.神经病源性膀胱。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有明显的神经系统损害的病史和体征,往往同时存在有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有时伴有肛门括约肌松弛和反射消失,直肠指检前列腺不大,尿动力学检查可进行鉴别。
4.膀胱癌。膀胱颈附近的膀胱癌可表现为膀胱出口梗阻,常有血尿,膀胱镜检查可以鉴别。
5.尿道狭窄。多有尿道损伤,感染等病史。
上述诸病,通过查体,化验,肛指检查,膀胱镜检查,绝大多数情况均可作出鉴别,只有前列腺癌在非典型病例,依据前述检查方法,难以得出结论,可用以下方法,辅助鉴别诊断:
1.血清酸性磷酸酶测定:前列腺组织含酸性磷酸酶特高,有癌变时,含量增加,利用此原理进行此项检查,血清酸性磷酸酶正常值按King-Armsstrong为1~5单位,按Bodansky为0.5~2单位,自1950年新的检查方法确定其值0.7K-A单位,前列腺癌患者,半数以上高于正常值,注意于应用睾丸激素或作前列腺按摩后可出现假阳性。
2.。血清硷性磷酸酶测定:当有骨转移时,血清硷性磷酸酶为升高,正常值Bodahsky2~4.5单位,King-Armstrong8~14单位,但须注意假阳性。
3.前列腺活检:经会阴或直肠均可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4.精囊射精管造影:前列腺肥大仅可见有对称性的扩大,边缘整齐;前列腺癌则见有狭窄,不规则,边缘不齐,或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