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更年期功血如何预防

更年期功血如何预防

1、注意经期卫生:除了要预防全身疾病的发生外,还必须注意经期卫生,每日要清洗会阴部1~2次,并勤换月经垫及内裤,劳逸适度,尽量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2、注意饮食:饮食要清淡,但是要确保足够的营养。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3、改善贫血:忌食辛辣刺激食品,用铁锅炒菜,服含铁剂的药物如硫酸亚铁口服液等,增加铁剂改善贫血状况。

4、注意事项:平时注意不要冒雨涉水,衣裤淋湿要及时更换,避免寒邪侵入,防止寒凝血滞,瘀阻冲任而致出血过多或淋漓不净。

5、不可滥用雌激素:虽然雌激素可以缓解的很多病症,但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什么是更年期功血

妇女进入更年期后,由于卵巢中卵子数目明显减少,同时生长中的卵泡老化,而卵泡发育达不到成熟排卵的程度。妇女进入更年期后,由于卵巢中卵子数目明显减少,同时生长中的卵泡老化,而卵泡发育达不到成熟排卵的程度。无排卵的月经周期中,卵巢内无黄体形成,也不能正常地产生孕激素,而雌激素的水平则随卵泡的发育情况而波动,子宫内膜受到单一的雌激素的长期刺激,而无孕激素的。

更年期妇女出现的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血量过多、淋漓不净或大量出血不止,甚至导致严重贫血。什么是更年期功血呢?全身及生殖系统均找不到器质性病变,称为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更年期功血,此类病变多为无排卵型功血。一般见于40岁以后至绝经前后的妇女。

无排卵的月经周期中,卵巢内无黄体形成,也不能正常地产生孕激素,而雌激素的水平则随卵泡的发育情况而波动,子宫内膜受到单一的雌激素的长期刺激,而无孕激素的对抗,子宫内膜增生肥厚,当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时,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脱落出血。因缺乏孕激素的作用,子宫内膜呈现不规则的脱落与修复,此起彼伏,出血不止。

由于雌激素引起子宫内膜组织的酸性粘多糖的聚合和凝胶作用,使子宫内膜不易脱落完全,导致长期不规则出血。另一方面,由于功血时,子宫内膜纤溶酶活化物质增多,活性增强,影响子宫内膜剥脱创面的止血过程,导致长期大量的出血。

更年期功血的相关检查

疾病诊断检查: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之一,约50%发生在更年期。也就是常说的更年期功血,更年期妇女出现月经不规则,检查后排除妊娠、肿瘤、炎症、外伤和血液系统疾病,并确定子宫内无节育器就可诊断为更年期功血。

一般认为功血是由于神经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其主要表现就是月经的改变,包括周期和量的改变。更年期功血的临床表现有以下的特点:

1、月经周期不规则:一种是月经周期缩短,另一种是月经周期延长,可达2―3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来一次,或停经与有规律的月经轮流出现。

2、月经周期和经期不规则:月经周期和经期可长可短,时多时少或表现为淋漓不断。

3、月经量的改变:部分妇女表现为月经量逐渐减少,但有的妇女表现为经量明显增多,伴有大血块,大量出血,严重者出现心慌、头晕等贫血症状。

功血吃什么好

“功血”在中医的治疗中称为“崩漏”。崩漏是指经血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中医治疗“功血”有丰富的经验,而采用饮食疗法更具独到之处,并具有方便、实用、疗效确切的特点,值得推广。但在应用时,要辨证施治,根据各自症状“对号入座”。

……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

临床上常见的“功血”可分为血热型、血虚型、瘀血型和脾虚型四种。

按照年龄的特点,可分青春期“功血”、生育年龄妇女“功血”和更年期“功血”。一般来说,青春期“功血”多属血热型,生育年龄妇女“功血”则瘀血型和血虚型较为多见,而更年期“功血”大多数属脾虚型。在选择食疗时可以参考。

玉米须炖瘦肉适用于血热型

取玉米须30克,瘦肉120克,精盐适量,味精少许。将瘦肉切块,与玉米须一起放入陶罐内,加水500毫升,上蒸笼加盖清蒸至肉熟,加精盐、味精、趁热服用。玉米须有凉血止血的作用,民间常用来治“红崩”,瘦肉能补血,两者配合,故治血热型“功血”疗效显著。

乌贼骨炖鸡适用于血虚型。

取乌贼骨30克,当归30克,鸡肉100克,精盐、味精适量。把鸡肉切丁,当归切片,乌贼骨打碎,装入陶罐内加清水500毫升,精盐适量,上蒸笼蒸熟,每日一次。一般3―5次可见效。乌贼骨有收敛止血的作用,当归和鸡肉都是补血佳品,所以对血虚型“功血”颇具疗效。

功血如何止血 微波子宫腔照射止血法

微波子宫腔照射止血法适用于更年期功血,或药物无效及手术禁忌的育龄期功血。

治疗更年期功血的四大秘方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方一

方名:扶正止崩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养血固本止崩。主治气血虚弱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病,尤宜更年期功血。

【处方组成】

当归9克、白芍9克、黄芪30克、党参15克、仙鹤草30克、侧柏炭1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阴血虚加阿胶、熟地,倍用当归、白芍,血止后归脾汤巩固;气阴不足加自术、山药,倍用党参、黄芪,血止以后补中益气汤巩固,虚实夹杂者,如兼气滞加山栀、香附、兼血瘀加三七、茜草,血热加大小蓟、藕节,出血多者加龙骨、牡蛎、白芨。

【临床疗效】

治疗100例,痊愈88例,显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100例中,对74例患者随访3月,其中55例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均正常

【按 语】

金氏认为功能性子宫出血虚多实少,所以在基本方中以党参、黄芪益气摄血;白芍,当归补血养血,扶助正气。本方标本同治,血止以后继续以归脾汤、补中益气汤调理善后,故疗效较好。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方二

方名:益气固冲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升提,固摄冲任。主治更年期功血及青春期功血。

【处方组成】

黄芪30克、白术10克、醋柴胡10克、陈艾炭10克、仙鹤草10克、甘草10克、党参15克、芥穗炭15克、当归15克、炒川断15、升麻4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出血多加血余炭、陈棕炭各10克、乌梅炭5克;气虚则党参易红参;血虚加生地炭20克、阿胶10克;血热加丹皮、炒黄芩、焦山栀各10克;血瘀加蒲黄炭、茜草各10克,气郁加香附、藕节、莲房炭10克;日久不愈加三七未5克(冲服)、海螵蛸、白芨各10克、鹿角霜20克。

【临床疗效】

治疗更年期及青春期功血290例,痊愈286例。服药2剂即愈25例,服药3~6剂痊愈170例,服药11~16剂治愈91例。

【按 语】

本方以扶正固本为原则.将塞流和澄源并用,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升提摄血;佐以升麻、柴胡升举清阳,党参、阿胶益气养血;仙鹤草、芥穗炭止血,全方益气固本,摄血止崩,疗效甚佳,竟达99%.但血止以后,月经情况未作说明,本方对气虚不摄的功血效果甚好,但对阴虚内热或肝经郁热型的功血,治疗效果尚待观察。

更年期功血治疗

中医认为更年期功血属于“崩漏”范畴,病因与治疗原则与青春期功血基本相同,但由于更年期妇女肾气渐衰,脏腑功能失利,脾气虚弱,往往统摄无权而造成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与肾有密切关系,并与肝脾相关。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代表方剂如固本安宫止血汤等,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用。临床上常见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病机是:

1.肝肾不足:先天肝肾不足或房劳伤精,早婚早育,过多流产等,使肝肾阴液亏虚。阴虚则生内热,热灼冲任,迫血妄行而致功能性子宫出血。

2.脾肾阳虚:素体脾肾阳虚或久病损伤,饮食劳倦等使脾肾受损。脾统血,阳虚则统摄无权;肾阳虚则封藏之功失职,以致冲任不固,造成功能性子宫出血。

3.瘀血停滞:寒凝则血瘀,气滞则血瘀。瘀血阻滞于冲任胞宫,新血不得归经,故不走常道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血瘀内郁日久则化热,灼伤血络导致出血不止,或伴有血块。

更年期功血的原因

更年期功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更年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逐渐退化,不能产生成熟的卵泡而排卵,从而失去正常女性激素的周期性变化出现的不规律阴道出血,称为更年期功血。

妇女进入更年期以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卵巢的激素水平下降,失去了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作用,使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不同程度的增高,而卵巢中残存的卵泡虽然也有发育,但并不排卵,子宫内膜腺体在长期雌激素的作用下呈持续性的增生反应,可以发生轻度增生过长、腺囊型增生过长或腺瘤型增生过长现象。当雌激素水平出现较大波动时,子宫内膜就不完整的脱落,发生不规则子宫出血。

中医认为妇女七七天癸竭,肾气衰弱,冲任虚衰而致,以肾虚为主。由于更年期妇女肾气渐衰,脏腑功能失利,脾气虚弱,往往统摄无权而造成崩漏,因此更年期功血以脾不统血型更多见 证见暴崩或淋漓不止、色淡质稀、乏力气短、面色胱白、眼睑浮肿、舌淡胖、脉细弱。治宜益气健脾、固摄冲任。

疾病诊断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之一,约50%发生在更年期。也就是常说的更年期功血,更年期妇女出现月经不规则,检查后排除妊娠、肿瘤、炎症、外伤和血液系统疾病,并确定子宫内无节育器就可诊断为更年期功血。

一般认为功血是由于神经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其主要表现就是月经的改变,包括周期和量的改变。更年期功血的临床表现有以下的特点。

1、月经周期不规则:一种是月经周期缩短,另一种是月经周期延长,可达2—3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来一次,或停经与有规律的月经轮流出现。

2、月经周期和经期不规则:月经周期和经期可长可短,时多时少或表现为淋漓不断。

3、月经量的改变:部分妇女表现为月经量逐渐减少,但有的妇女表现为经量明显增多,伴有大血块,大量出血,严重者出现心慌、头晕等贫血症状。

相关推荐

女性功血早期症状有哪些

一、青春期功血。见于初潮后少女,由于HPOU轴不成熟,不能建立规律排卵所致。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短时停经后害发不规则性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而致严重贫血。 二、更年期功血。即大于40岁妇女至绝经前后之妇女功血,其间无排卵功血发生率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不规则,经量过多,经期延长。10~15%患者呈严重不规则月经过多、崩漏和严重贫血。内膜活检多呈现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过长,故诊刮是必要的,尤应注意排除妇科肿瘤所致非功血性子宫出血。 三、排卵型月经稀发。见于青春期少女。初潮后卵泡期延长

无排卵功血是怎么回事

无排卵性功血是指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所导致的不规则子宫出血,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青春期功血是由于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发育不成熟或延迟,导致卵巢中固然有卵泡生长发育,但是不能进行正常排卵所导致。更年期功血是由于卵巢自然朽迈,卵泡缺乏,卵巢功能减退,对垂体促性腺激素敏感性降低,以致无法排卵而引起不规则的阴道出血。也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崩漏那么这种病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一、无排卵性功血: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不规则子宫出血,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是非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有时先有短时间的停经

​月经期缩短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缩短的原因,有以下的几种: 1、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主要是下后脑-生茶杯-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或是有缺陷,引起月经周期缩短; 2、器质性病变:女性的妇科疾病,包括妇科炎症、肿瘤等妇科疾病,或者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肾上腺皮持功能异常、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而一些药物,也可能会导致女性出现月经周期缩短; 专家指出,在临床上,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的原因,有以下的几种: 1、卵巢储备功能不良; 2、部分排卵期出血较多的妇女也可表现为月经频发; 3、更年期功血:女性在更年期,导致卵巢功能减退所致; 4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病因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简称“功血”,是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更年期功血的妇女表现为子宫不规则出血,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有时经血淋漓数月,伴贫血。BBT单相,阴道脱落细胞以底层细胞为主,或中、低层细胞。宫颈黏液结晶见发育较差的羊齿叶状,子宫内膜呈囊腺型增生过长或腺型增生过长。血内分泌检查FSH升高,E2降低等。 妇女进入更年期以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卵巢的激素水平下降,失去了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作用,使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不同程度的增高,而卵巢中残存的卵泡虽然也有发育,但并不排卵,子宫内

更年期功血怎么止血

月经周期不规则 一种是月经周期缩短,另一种是月经周期延长,可达2-3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来一次,或停经与有规律的月经轮流出现。 经期长短不规则 经期可长可短,时多时少,或表现为淋漓不断。 月经量的改变 部分女性表现为月经量逐渐减少,但有的女性表现为经量明显增多,伴有大血块,大量出血,严重者出现心慌,头晕等贫血症状。 尽快止血,纠正贫血,控制子宫内膜增生 尽快止血 更年期功血的止血方法有刮宫,孕激素内膜脱落法,合成激素内膜萎缩法及止血剂。 纠正贫血 轻度贫血者要补充铁剂,还应少量多次输血,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

功血的分型

一、无排卵型功血 依年龄分为两组。 (一)青春期功血:见于初潮后少女,由于HPOU轴不成熟,不能建立规律排卵所致。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短时停经后害发不规则性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而致严重贫血。 (二)更年期(围绝经期)功血:即≥40岁妇女至绝经前后之妇女功血,其间无排卵功血发生率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不规则,经量过多,经期延长。10~15%患者呈严重不规则月经过多、崩漏和严重贫血。内膜活检多呈现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过长,故诊刮是必要的,尤应注意排除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内膜癌、卵巢癌

功血早期症状有哪些

功血早期症状有哪些?想必这是大家都很关心和在意的问题,所以针对大家的疑问今天我们的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接下来大家就来听听小编对这一问题做的介绍吧! 一、临床表现: 1、无排卵型功血 依年龄分为两组。 (1)青春期功血: 见于初潮后少女,由于hpou轴不成熟,不能建立规律排卵所致。 其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短时停经后发不规则性月经过多,经量过多,经期延长,而致严重贫血。 (2)更年期(围绝经期)功血: 即≥40岁妇女至绝经前后之妇女功血,其间无排卵功血发生率逐年增加。 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月经频

功血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无排卵型功血 依年龄分为两组 (一)青春期功血:见于初潮后少女,由于HPOU轴不成熟,不能建立规律排卵所致。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短时停经后害发不规则性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而致严重贫血。 (二)更年期(围绝经期)功血:即≥40岁妇女至绝经前后之妇女功血,其间无排卵功血发生率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不规则,经量过多,经期延长。10~15%患者呈严重不规则月经过多、崩漏和严重贫血。内膜活检多呈现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过长,故诊刮是必要的,尤应注意排除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内膜癌、卵巢癌、子宫

功能性子宫出血原因

子宫功能性出血的分类无排卵型功血: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青春期往往由于月经初潮后1-2年中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尚未健全,可出现周期稀发、经期长、经量多少不定而不规则出血,出现无排卵月经。更年期往往由于卵巢完全衰退之前反馈失调而引起无排卵月经达数年之久。排卵型功血:大多发生在育龄妇女,可分为黄体不全或黄体萎缩不全或月经中期出血,排卵型月经量多等。子宫功能性出血的病因1、无排卵子宫内膜出血属于雌激素撤退性或雌激素突破性出血。2.功能失调性出血:大多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或雌孕激素比例失调引起

子宫出血的症状

无排卵型功血 临床表现:闭经一段时间后发生出血,出血亦可为无规律性,量的多少与持续及间隔时间均不定,有的仅表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大量出血时,可造成严重贫血。 1、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初潮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正处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所以月经初潮两年内,月经周期不规则比较正常,一般能自行调整恢复。如果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而造成贫血、头晕、心悸等症状,说明性腺轴还未完全成熟,容易受营养、精神因素等情况影响。 2、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在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中,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比较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