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功血如何预防
更年期功血如何预防
1、注意经期卫生:除了要预防全身疾病的发生外,还必须注意经期卫生,每日要清洗会阴部1~2次,并勤换月经垫及内裤,劳逸适度,尽量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2、注意饮食:饮食要清淡,但是要确保足够的营养。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3、改善贫血:忌食辛辣刺激食品,用铁锅炒菜,服含铁剂的药物如硫酸亚铁口服液等,增加铁剂改善贫血状况。
4、注意事项:平时注意不要冒雨涉水,衣裤淋湿要及时更换,避免寒邪侵入,防止寒凝血滞,瘀阻冲任而致出血过多或淋漓不净。
5、不可滥用雌激素:虽然雌激素可以缓解的很多病症,但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什么是更年期功血
妇女进入更年期后,由于卵巢中卵子数目明显减少,同时生长中的卵泡老化,而卵泡发育达不到成熟排卵的程度。妇女进入更年期后,由于卵巢中卵子数目明显减少,同时生长中的卵泡老化,而卵泡发育达不到成熟排卵的程度。无排卵的月经周期中,卵巢内无黄体形成,也不能正常地产生孕激素,而雌激素的水平则随卵泡的发育情况而波动,子宫内膜受到单一的雌激素的长期刺激,而无孕激素的。
更年期妇女出现的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血量过多、淋漓不净或大量出血不止,甚至导致严重贫血。什么是更年期功血呢?全身及生殖系统均找不到器质性病变,称为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更年期功血,此类病变多为无排卵型功血。一般见于40岁以后至绝经前后的妇女。
无排卵的月经周期中,卵巢内无黄体形成,也不能正常地产生孕激素,而雌激素的水平则随卵泡的发育情况而波动,子宫内膜受到单一的雌激素的长期刺激,而无孕激素的对抗,子宫内膜增生肥厚,当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时,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脱落出血。因缺乏孕激素的作用,子宫内膜呈现不规则的脱落与修复,此起彼伏,出血不止。
由于雌激素引起子宫内膜组织的酸性粘多糖的聚合和凝胶作用,使子宫内膜不易脱落完全,导致长期不规则出血。另一方面,由于功血时,子宫内膜纤溶酶活化物质增多,活性增强,影响子宫内膜剥脱创面的止血过程,导致长期大量的出血。
更年期功血的相关检查
疾病诊断检查: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之一,约50%发生在更年期。也就是常说的更年期功血,更年期妇女出现月经不规则,检查后排除妊娠、肿瘤、炎症、外伤和血液系统疾病,并确定子宫内无节育器就可诊断为更年期功血。
一般认为功血是由于神经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其主要表现就是月经的改变,包括周期和量的改变。更年期功血的临床表现有以下的特点:
1、月经周期不规则:一种是月经周期缩短,另一种是月经周期延长,可达2―3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来一次,或停经与有规律的月经轮流出现。
2、月经周期和经期不规则:月经周期和经期可长可短,时多时少或表现为淋漓不断。
3、月经量的改变:部分妇女表现为月经量逐渐减少,但有的妇女表现为经量明显增多,伴有大血块,大量出血,严重者出现心慌、头晕等贫血症状。
功血吃什么好
“功血”在中医的治疗中称为“崩漏”。崩漏是指经血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中医治疗“功血”有丰富的经验,而采用饮食疗法更具独到之处,并具有方便、实用、疗效确切的特点,值得推广。但在应用时,要辨证施治,根据各自症状“对号入座”。
……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
临床上常见的“功血”可分为血热型、血虚型、瘀血型和脾虚型四种。
按照年龄的特点,可分青春期“功血”、生育年龄妇女“功血”和更年期“功血”。一般来说,青春期“功血”多属血热型,生育年龄妇女“功血”则瘀血型和血虚型较为多见,而更年期“功血”大多数属脾虚型。在选择食疗时可以参考。
玉米须炖瘦肉适用于血热型
取玉米须30克,瘦肉120克,精盐适量,味精少许。将瘦肉切块,与玉米须一起放入陶罐内,加水500毫升,上蒸笼加盖清蒸至肉熟,加精盐、味精、趁热服用。玉米须有凉血止血的作用,民间常用来治“红崩”,瘦肉能补血,两者配合,故治血热型“功血”疗效显著。
乌贼骨炖鸡适用于血虚型。
取乌贼骨30克,当归30克,鸡肉100克,精盐、味精适量。把鸡肉切丁,当归切片,乌贼骨打碎,装入陶罐内加清水500毫升,精盐适量,上蒸笼蒸熟,每日一次。一般3―5次可见效。乌贼骨有收敛止血的作用,当归和鸡肉都是补血佳品,所以对血虚型“功血”颇具疗效。
功血如何止血 微波子宫腔照射止血法
微波子宫腔照射止血法适用于更年期功血,或药物无效及手术禁忌的育龄期功血。
治疗更年期功血的四大秘方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方一
方名:扶正止崩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养血固本止崩。主治气血虚弱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病,尤宜更年期功血。
【处方组成】
当归9克、白芍9克、黄芪30克、党参15克、仙鹤草30克、侧柏炭1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阴血虚加阿胶、熟地,倍用当归、白芍,血止后归脾汤巩固;气阴不足加自术、山药,倍用党参、黄芪,血止以后补中益气汤巩固,虚实夹杂者,如兼气滞加山栀、香附、兼血瘀加三七、茜草,血热加大小蓟、藕节,出血多者加龙骨、牡蛎、白芨。
【临床疗效】
治疗100例,痊愈88例,显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100例中,对74例患者随访3月,其中55例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均正常
【按 语】
金氏认为功能性子宫出血虚多实少,所以在基本方中以党参、黄芪益气摄血;白芍,当归补血养血,扶助正气。本方标本同治,血止以后继续以归脾汤、补中益气汤调理善后,故疗效较好。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方二
方名:益气固冲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升提,固摄冲任。主治更年期功血及青春期功血。
【处方组成】
黄芪30克、白术10克、醋柴胡10克、陈艾炭10克、仙鹤草10克、甘草10克、党参15克、芥穗炭15克、当归15克、炒川断15、升麻4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出血多加血余炭、陈棕炭各10克、乌梅炭5克;气虚则党参易红参;血虚加生地炭20克、阿胶10克;血热加丹皮、炒黄芩、焦山栀各10克;血瘀加蒲黄炭、茜草各10克,气郁加香附、藕节、莲房炭10克;日久不愈加三七未5克(冲服)、海螵蛸、白芨各10克、鹿角霜20克。
【临床疗效】
治疗更年期及青春期功血290例,痊愈286例。服药2剂即愈25例,服药3~6剂痊愈170例,服药11~16剂治愈91例。
【按 语】
本方以扶正固本为原则.将塞流和澄源并用,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升提摄血;佐以升麻、柴胡升举清阳,党参、阿胶益气养血;仙鹤草、芥穗炭止血,全方益气固本,摄血止崩,疗效甚佳,竟达99%.但血止以后,月经情况未作说明,本方对气虚不摄的功血效果甚好,但对阴虚内热或肝经郁热型的功血,治疗效果尚待观察。
更年期功血治疗
中医认为更年期功血属于“崩漏”范畴,病因与治疗原则与青春期功血基本相同,但由于更年期妇女肾气渐衰,脏腑功能失利,脾气虚弱,往往统摄无权而造成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与肾有密切关系,并与肝脾相关。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代表方剂如固本安宫止血汤等,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用。临床上常见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病机是:
1.肝肾不足:先天肝肾不足或房劳伤精,早婚早育,过多流产等,使肝肾阴液亏虚。阴虚则生内热,热灼冲任,迫血妄行而致功能性子宫出血。
2.脾肾阳虚:素体脾肾阳虚或久病损伤,饮食劳倦等使脾肾受损。脾统血,阳虚则统摄无权;肾阳虚则封藏之功失职,以致冲任不固,造成功能性子宫出血。
3.瘀血停滞:寒凝则血瘀,气滞则血瘀。瘀血阻滞于冲任胞宫,新血不得归经,故不走常道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血瘀内郁日久则化热,灼伤血络导致出血不止,或伴有血块。
更年期功血的原因
更年期功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更年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逐渐退化,不能产生成熟的卵泡而排卵,从而失去正常女性激素的周期性变化出现的不规律阴道出血,称为更年期功血。
妇女进入更年期以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卵巢的激素水平下降,失去了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作用,使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不同程度的增高,而卵巢中残存的卵泡虽然也有发育,但并不排卵,子宫内膜腺体在长期雌激素的作用下呈持续性的增生反应,可以发生轻度增生过长、腺囊型增生过长或腺瘤型增生过长现象。当雌激素水平出现较大波动时,子宫内膜就不完整的脱落,发生不规则子宫出血。
中医认为妇女七七天癸竭,肾气衰弱,冲任虚衰而致,以肾虚为主。由于更年期妇女肾气渐衰,脏腑功能失利,脾气虚弱,往往统摄无权而造成崩漏,因此更年期功血以脾不统血型更多见 证见暴崩或淋漓不止、色淡质稀、乏力气短、面色胱白、眼睑浮肿、舌淡胖、脉细弱。治宜益气健脾、固摄冲任。
疾病诊断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之一,约50%发生在更年期。也就是常说的更年期功血,更年期妇女出现月经不规则,检查后排除妊娠、肿瘤、炎症、外伤和血液系统疾病,并确定子宫内无节育器就可诊断为更年期功血。
一般认为功血是由于神经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其主要表现就是月经的改变,包括周期和量的改变。更年期功血的临床表现有以下的特点。
1、月经周期不规则:一种是月经周期缩短,另一种是月经周期延长,可达2—3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来一次,或停经与有规律的月经轮流出现。
2、月经周期和经期不规则:月经周期和经期可长可短,时多时少或表现为淋漓不断。
3、月经量的改变:部分妇女表现为月经量逐渐减少,但有的妇女表现为经量明显增多,伴有大血块,大量出血,严重者出现心慌、头晕等贫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