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通常多囊卵巢综合症是常见的一种卵巢疾病表现,造成多囊卵巢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多毛、月经不调和肥胖等。
大多数的女性朋友都不是很清楚什么是多囊卵巢?在临床上有部分患者手是由于持续不能排卵和雄激素过多造成的。同时卵泡体内能够在正常的激素水平刺激下开始发育,成熟,并且最终造成排卵。
一、日常生活中如果女性朋友长期处于紧张焦虑以及恐惧不安等不良心理状态情况下,这不仅仅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且还能造成女性内分泌的紊乱,从而能够导致女性出现多囊卵巢综合征。
二、另外在临床上患了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女性一般胰岛素水平都会出现明显的升高,不仅仅能够让卵巢雄激素合成增加,它还能使雄激素活性增高能够明显的影响到葡萄糖以及胰岛素内的环境稳定。
得多囊卵巢综合征会复发吗
多囊卵巢综合征复发的一些原因:
内分泌因素:未产妇或未育妇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率增加,而妊娠对卵巢癌似有保护作用;月经初潮偏早、绝经时间在50岁之后、月经过频、应用促排卵剂超过3个周期、性早熟或男性化等也与,卵巢囊肿的原因有关。
治疗不彻底: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是非常多的,女性如果没有选择好技术,没有治疗彻底,就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
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不好、心理压力过大等,因素造成体质过度酸化,人体整体的机能下降,引起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进而引起下焦代谢循环变慢,造成卵巢疾病和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发展为卵巢组织异常增生,终致多囊卵巢综合征,甚至癌变。
环境因素:膳食结构不合理,高胆固醇饮食、而维生素A、C、E的缺乏、吸烟、电离辐射等环境因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有关。因此,这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复发的原因。
多囊卵巢综合征遗传吗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型多样,目前病因不清,多囊卵巢综合征常表现家族群聚现象,提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患者常有同样月经不规律的母亲或者早秃的父亲;早秃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男性表型,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和男性早秃可能是由同一等位基因决定的。
高雄激素血症和/或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家系成员同样患病的遗传特征;在不同诊断标准下作的家系分析研究,经常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而应用“单基因-变异表达模型”的研究,却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由主基因变异并50%可遗传给后代。
通过全基因组扫描的发现最大量的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的遗传基因,如甾体激素合成及相关功能的候选基因、雄激素合成相关调节基因、胰岛素合成相关基因、碳水化合物代谢及能量平衡的候选基因、促性腺激素功能及调节的候选基因、脂肪组织相关的基因以及慢性炎症相关基因。
由此可见,多囊卵巢综合征存在遗传的可能,患者在日常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饮食习惯是辅助治疗的关键。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的饮食,需要避免甜食,绿豆、螃蟹、柿子也最好不要吃。
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主要解决排卵问题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简称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症。该病主要好发于青年女性,据统计,全世界有6-10%的女性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
大多数不孕不育专家或者生殖中心的医生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个病种较为复杂,不同的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且该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多数不能治愈,需要长期用药控制疾病,如果没有及时干预任其发展可能会引发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还有可能发展为子宫内膜癌与不孕不育症。
(1)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目前不明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目前不明,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性和高度异质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学研究不仅是北京天伦不孕不育医院临床医生攻读的重点,更是众多妇科专家和生殖内分泌专家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目前人们普遍接受多囊卵巢综合征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的观点。可能致病的因素大 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卵泡发育障碍、卵巢性激素合成异常、高胰岛素血症、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
(2)月经稀发不排卵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其典型临床表现是月经稀发、卵巢多囊样改变和不排卵。月经稀发往往说明身体里面不排卵,往往是一年月经少于10次。
短暂的月经稀发本身倒不是有什么危害,但是月经稀发往往是因为卵巢没有排卵,因此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往往会有不孕的问题,这并不是意味着多囊卵巢一定不孕,而是不孕症发生的机会相对较高。
不排卵的月经周期,缺乏黄体的生成,相对而言缺乏孕激素。孕激素对于子宫内膜是有保护作用的,若是子宫内膜长期在雌激素的刺激下,容易发生子宫内膜单增生性改变,甚至癌变,所以子宫内膜癌也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一个长期的风险。
(3)多囊卵巢综合征并非绝对性不孕
尽管多囊卵巢综合征会导致不孕,但并非绝对,临床上也有少数患者偶尔也会自行排卵,也就是所谓的稀发排卵。尽管是稀发,看起来和“奢侈”的一颗卵子,但只要是排卵了,就有怀孕的可能性,概率虽小,但并非100%不孕。
(4)判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符合两个标准即可
多囊卵巢综合症早期的诊断标准并不统一,近年来,根据2003年鹿特丹会议上的一致意见,统一了PCOS的诊断标准:在排除其他引起高雄激素血 症的疾病(如先天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雄激素的肿瘤和库欣综合症等)后,符合以下3项中任何2项,则可确诊为PCOS:①稀发排卵和(或)无排卵;②有高 雄激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和(或)生化改变;③超声检查时发现多囊性卵巢(一侧或双侧卵巢直径2~9mm的卵泡≥12个,和/或卵巢体积≥10ml)。
笔者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合影
(5)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健康管理尤为重要
根据生殖健康和不孕不育行业最新研究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重减少5%-10%,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及排卵状况。因此,在北京天伦不孕不育医院的门诊中,我通常会采取健康管理的方法推荐给多囊患者,如:减轻体重、饮食疗法、积极锻炼、保持良好情绪等方法来作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药物与手术之外的辅助治 疗。
如何预防才能远离多囊卵巢综合征
一、预防多囊卵巢综合征需减肥
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同样也是造成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元凶之一,因此如果想要远离多囊卵巢综合征平时多运动,保持身材是十分重要的。尽量选择一些健康合理的运动来减肥,如跑步、登山、疾走等,饮食上也可以少吃一些过于肥腻甘甜的食物,但是切不可盲目节食,也不可滥用减肥药,要做到科学的减肥,正确的预防多囊卵巢综合征。
二、预防多囊卵巢综合征需作息合理
如何预防才能远离多囊卵巢综合征?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劳逸适度是帮助我们远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措施之一,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因为内分泌发生问题才引起的一种疾病,不仅仅是肥胖可以导致女性的雄性激素偏高,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作息同样也是会导致内分泌失衡,从而引起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因此要想远离多囊卵巢综合征,做到以上这几点非常重要。
三、预防多囊卵巢综合征需好的心情
女性朋友平时应该尽可能的去避免忧郁焦虑,解除思想负担,这些负面情绪同样也是会导致内分泌出现问题,从而引起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因此想要远离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朋友在生活中应尽可能的释放压力,可以听听音乐,看看书。工作中应该做到劳逸结合,平时多参加一些喜欢的聚会,同样也能够使心情得到舒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遗传
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许多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 ,仍不明确。但从这些研究中得到的一些现象或结果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具有遗传异质性的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由少数几个主要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疾病,这些基因影响了葡萄糖内环境稳定和类固醇生物合成的代谢途径。而这些主要基因与环境因素,特别是营养 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和生化特征的异质性。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候选基因的研究中,发现了这样一些现象:
在雄激素的生物合成中,①有的研究表明17一羟化酶/17,20一裂解酶基因(cypl7)的遗传缺陷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关。而在以后的研究中,用cypl7作为候选基因研究al、a2等位基因的频率,在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组和对照组未发现显著性差异;②胆固醇侧链分裂基因(cyplla)的变异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及血浆睾酮水平均有关;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根据睾酮水平或多毛的存在与否进行分类,基因型的分布有显著性改变。
对胰岛素的分泌和活动有关基因的研究中发现:①胰岛素基因的可变数串联重复顺序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一个主要的易感位点,特别是无排卵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即胰岛素可变数串联重复顺序调节多态性是多囊卵巢综合征遗传学上的重要因素。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在调节卵巢的雄激素生成中起重要作用,igf’和胰岛素可协同调节卵巢性激素的合成。研究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颗粒细胞中大量的igf结合蛋白2(igfbp2)的mr—na得以表达,即在颗粒细胞中分泌的igf。bp2可能为fsh功能的抑制因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的各种细胞成分中存在mrna及其蛋白,支持高胰岛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性雄激素过多症中的作用。
月经紊乱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表现呈多样性,常见的症状为月经迟发,2-3个月来一次月经,或不用药就不来月经;或者月经周期完全混乱,没有规律;其次是体毛较重,较长或浓密,有的女孩还伴有较严重的痤疮等高雄激素的表现;再有就是肥胖,约50%的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伴有肥胖症,或体重在短期内迅速增长5-10斤。B超检查提示卵巢呈多囊样改变等。
如果上述症状未引起足够重视,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孩在生育年龄不孕的概率会明显升高;患2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的风险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并可持续到绝经后;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是正常人群的6-10倍。
那么什么因素与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呢?近年的研究表明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男性秃顶、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家族史的女孩易患。其次胎儿期生长受限、早产、低出生体重(通常小于5斤),出生后快速生长或过高出生体质量;青春期前肥胖,超重或肥胖;月经初潮提早等因素均与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密切相关。
但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也不是无法干预的。早期干预的效果已得到证实,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有效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饮食控制+运动控制),使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2m2)控制在23以下。体重降低至正常范围可以阻止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长期发展的不良后果,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综合征,并增加今后受孕机会。另外,对于非肥胖型的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早期的筛查评估和专业的药物指导,同样可明显提高生育期的受孕机会。
青春期女孩的父母们,或青春期的朋友们,当出现月经的异常或上述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类似的症状,尽快联系专业的医生,得到专业的咨询指导,避免将来遭遇生育问题和各种成人健康问题。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否遗传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具有典型的家族积聚性,与普通人群相比,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姐妹更容易发生月经紊乱、高雄激素血症和有多囊卵巢现象。
目前,许多学者认为遗传因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高度异质性却提示其遗传模式可能非常复杂。
国、内外学者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相关基因做了大量研究,其中包括类固醇激素代谢相关基因、糖代谢和能量平衡基因、与下丘脑和垂体激素活动有关的基因等。虽然已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遗传学做了很多研究。可是迄今仍未发现能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特异基因,日前发现的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有关的基因,只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有所修饰,而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生没有决定作用。
此外,研究表明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可以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生,控制饮食、增加锻炼、降低体重等措施能明显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症状,这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特异性基因,因此有学者推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生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何鉴别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1、库欣综合征
各种原因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典型表现有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多毛,痤疮,高血压以及骨质疏松,糖耐量异常,皮肤色素沉着,多伴有男性化表现。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浆皮质醇正常的昼夜节律消失,尿游离皮质醇增高。过夜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实验是筛选本病的简单方法,如用药后皮质醇下降50%(L),可排除库欣综合征,如皮质醇>390nmol/L,又无引起假阳性的因素存在,则可能是库欣综合征从而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
2、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CAH)
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最多见的为先天性21-羟化酶及11β-羟化酶缺乏症。此类患者不能合成糖皮质激素,垂体ACTH失去抑制,肾上腺皮质增生,造成酶前代谢产物——17α-羟孕酮、17α-羟孕烯醇酮及其代谢产物孕三醇堆积,雄激素分泌增多。此最具诊断是否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价值,
3、卵巢男性化肿瘤
此类肿瘤包括睾丸母细胞瘤、门细胞瘤、类脂质细胞瘤、颗粒细胞瘤及卵泡膜细胞瘤。B超是检查此病的较好方法,CT或MRI也可协助诊断是否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4、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皮质的良性和恶性肿瘤均可导致雄激素增多,肿瘤的生长和分泌功能为自主性,不受垂体ACTH的控制,也不受外源性糖皮质激素的抑制,是诊断是否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因素之一。
5、卵泡膜细胞增生征
这种病变类似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但有所区别。在卵巢间质中,有弥散性的黄素化卵泡膜细胞小岛,分泌过多的雄激素。卵巢卵泡少,原始卵泡由于脂肪性变而退化,故数目较PCOS少。间质增生显著,卵巢更为实性,是诊断是否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因素之一。
6.高泌乳素血症
有研究发现肾上腺细胞膜上有泌乳素受体,泌乳素可刺激肾上腺雄激素的分泌,泌乳素水平升高通常伴有血清DHEA及DHEA-S升高,此症患者肥胖通常是弥漫性肥胖,下半身肥胖多明显,这也是诊断是否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因素之一。
7.药物因素
主要是雄激素,其次是糖皮质激素或孕激素的长期或大量应用。激素类药物,如苯妥英钠、大仑丁、二氮唑、合成甾体类、达那唑等也可诱发,特点是停药后症状逐渐消失,用药史是诊断是否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依据。
8.中枢神经性因素
某些脑炎、颅外伤、多发性脑脊髓硬化症或松果体肿瘤等疾病,可促使雄激素分泌增多,而出现多毛,通常无其他男性化表现,这也是诊断是否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因素之一。
9.应激因素
应激时,下丘脑的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RH)增加,使垂体分泌ACTH增加,对肾上腺皮质产生过度刺激,可出现雄激素增加,这也是诊断是否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因素之一。
10.妊娠期高雄激素表现
妊娠期大量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使卵巢有极度的黄素化或刺激门细胞,产生雄激素增加,引起多毛,这也是诊断是否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因素之一。
11.异位ACTH肿瘤
临床上较少见,是由于肾上腺以外的癌瘤产生有生物活性的ACTH,刺激肾上腺皮质增生。最常见的是肺燕麦细胞癌(约占50%),其次为胸腺瘤和胰腺瘤(各约占10%),其他还有起源于神经脊组织的瘤、甲状腺髓样癌等,这也是诊断是否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