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玄参甘草茶有什么药用价值
白芍玄参甘草茶有什么药用价值
白芍玄参甘草茶配料:白芍15克,玄参20克,甘草5克。做法: 将白芍、玄参、甘草冲洗一下,放入沙锅中,加水煎取汤汁。 代茶饮,每日1剂,分2次服3具有滋阴养血,柔肝缓急的功 效。适用于虚火妄动、宗筋被伤之阴茎异常勃起者。
喝什么茶润肺止咳 玄参麦冬茶
材料:玄参,麦冬各60克,乌梅24克,桔梗30克,甘草15克。
做法:将所有药材捡去杂质,干燥后研碎,混合均匀,分装成小袋,每袋18克。每日取一袋用白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两次。
功效:玄参甘寒,养阴生津,配合麦冬清润泽枯,桔梗辛散苦泄,开肺祛痰,配伍甘草泡茶,有润肺化痰功效,适宜于治疗阴虚内热,津枯口渴,燥咳痰少,痰粘难咯,咽喉不利,声音嘶哑或咳血,气逆等症。
宫颈囊肿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内服煎剂:金银花紫丹参 败酱草 蒲公英 续断 桑寄生 当归赤芍 川楝子 厚朴 枳壳 元胡 香附;肾阴亏加熟地 女贞子;黄体水平低加龟板 肉苁蓉。气虚加党参、黄芪、白术;腰骶痛加川断、杜仲;心烦易怒加青皮、川楝子;热重便干附子减半量,选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半枝莲、红藤、白花蛇舌草;发热加柴胡、夏枯草、黄芩;湿重加泽兰、泽泻、苍术、虎杖;血瘀加蒲黄、五灵脂、莪术、三棱;有痰加南星、海藻、昆布、牡蛎、荔枝核。以上方剂每日1剂水煎服,30剂为一疗程。
水煎内服:中药宫颈消囊方,由枳壳、牛膝、鸡血藤、川芎、玄参、甘草、当归、桃仁等药材严格组方而成。诸药材均采自“天然药库”雷公山,因雷公山地貌、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所培育的药材均药性纯正,药劲醇厚,药用价值高。
内服散剂:西洋参花鹿茸片 夏天无 孩儿茶 紫河车等 传统中药炮制后研细末。如吞服粉剂有困难者,可将药粉装入胶囊。
中药灌肠煎剂:红藤 丹参 赤芍 三棱 莪术 黄柏 败酱草 马鞭草 皂角刺 土茯苓。水煎浓缩至100~150ml,药液温度38~39℃左右,每日晚上大便排空后保留灌肠,10~15次为一疗程,可连用2~3个疗程,经期停用。
中药外敷煎剂:独活 羌活 三棱 莪术 防风 干漆 乳香 血竭 没药 川牛膝土元 当归尾 艾叶千年健。水煎蘸湿纱布温热敷小腹,皮肤过敏者忌用。
咽喉炎吃中药效果好吗 咽喉炎辩证施治
咽部红肿疼痛剧烈,发热,口渴喜饮,口气臭秽,便秘馊黄,舌红苔黄,脉数,宜用清咽利膈汤加减。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黄芩,黄连,桔梗,牛蒡子,玄参,射干,大黄。高热者,加水牛角,生石膏,颌下结核者,加夏枯草,浙贝母。
方中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黄芩,黄连清热解毒;牛蒡子,玄参,桔梗,射干利咽消肿止痛;大黄通便泻热。
咽喉干燥,灼热不适,声音嘶哑已久,咽喉干涩微痛,或咽部哽哽不利,干咳痰少不利,时欲清利咽喉,兼手足心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当根据偏于肺,肾而分别论治,肺阴虚者,当清肺养阴;肾阴虚者,宜滋阴降火,润喉开音,以百合固金汤加减。
常用药:百合,生地黄,熟地黄,玄参,麦冬,当归,白芍,桔梗,贝母,甘草,咽喉不利,喑哑,可加木蝴蝶,蝉蜕利喉开音。
百合,生地黄,熟地黄滋养肺肾;玄参,麦冬滋阴生津,降火利咽;当归,白芍养血和阴;桔梗,贝母,甘草化痰利喉。
咽喉哽哽不利或有痰黏着感,咽燥微痛,或声嘶日久,口感喜热饮,时有呃逆反酸,受凉,疲倦,多言则症状加重,胃纳欠佳,倦怠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治当益气健脾,升清利咽,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党参,当归,白术,陈皮,柴胡,升麻,甘草。
痰黏者,用香附,枳壳,贝母理气化痰,散结利咽;咽干者,用玄参,天花粉,百合,沙参以利咽生津;恶心,呃逆者,用法半夏,佛手,枇杷叶,以和胃降逆,不思饮食,便溏者,以砂仁,藿香,薏苡仁以健脾利湿;咽部充血,粘膜肥厚者,以郁金,丹参,川芎活血行气;可加生诃子,石菖蒲开音。
咽喉有异物感,痰黏着感,灼热感,或咽微痛,或声嘶日久,痰黏难咳,咽干不欲饮,易恶心欲呕,胸闷不适,舌黯红,脉弦滑,治宜祛痰化瘀,散结利咽,以会厌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当归,赤芍,桃仁,红花,生地黄,枳壳,柴胡,桔梗,玄参,甘草。
当归,赤芍,桃仁,红花,生地黄活血祛瘀;枳壳,柴胡以疏肝理气,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散;桔梗,甘草,玄参宣肺化痰,利喉开音,痰多者,加贝母,海浮石,瓜蒌利痰散结。
子宫附件囊肿的中医辨证治疗
内服煎剂:金银花、紫丹参、败酱草、蒲公英、续断、桑寄生、当归、赤芍、川楝子、厚朴、枳壳、元胡、香附;肾阴亏加熟地,女贞子;黄体水平低加龟板,肉苁蓉。气虚加党参、黄芪、白术;腰骶痛加川断、杜仲;心烦易怒加青皮、川楝子;热重便干附子减半量,选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半枝莲、红藤、白花蛇舌草;发热加柴胡、夏枯草、黄芩;湿重加泽兰、泽泻、苍术、虎杖;血瘀加蒲黄、五灵脂、莪术、三棱;有痰加南星、海藻、昆布、牡蛎、荔枝核。以上方剂每日1剂水煎服,30剂为一疗程。
水煎内服:中药宫颈消囊方,由枳壳、牛膝、鸡血藤、川芎、玄参、甘草、当归、桃仁等药材严格组方而成。诸药材均采自“天然药库”雷公山,因雷公山地貌、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所培育的药材均药性纯正,药劲醇厚,药用价值高。
内服散剂:西洋参、花鹿茸片、夏天无、孩儿茶、紫河车等,传统中药炮制后研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1~2克。如吞服粉剂有困难者,可将药粉装入胶囊,每胶囊装0.5克,每次服2~4粒。
中药灌肠煎剂:红藤、丹参、赤芍、三棱、莪术、黄柏、败酱草、马鞭草、皂角刺、土茯苓。水煎浓缩至100~150ml,药液温度38~39℃左右,每日晚上大便排空后保留灌肠,10~15次为一疗程,可连用2~3个疗程,经期停用。
中药外敷煎剂:独活、羌活、三棱、莪术、防风、干漆、乳香、血竭、没药、川牛膝土元、当归尾 、艾叶千年健。水煎蘸湿纱布温热敷小腹,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皮肤过敏者忌用。
养生补气养血怎么做呢
补气剂: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各等份.生苓白术散:人参,白术,山药,白苓各1000克,白扁豆,莲子肉,薏苡仁,桔梗各500克。生脉散:人参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七粒。
补血剂: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各等份。当归补血汤:黄芪30克,当归6克。归脾汤:黄芪30克,白术30克,人参15克,当归,龙眼肉,茯神,远志,酸枣仁各30克,木香15克,甘草8克。
气血双补剂:八珍汤: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各10克,甘草5克.灸甘草汤:灸甘草12克,大枣30枚,人参,生地黄30克,阿胶6克,麦冬15克,麻仁10克,桂枝9克,生姜9克。
补阴剂:六味地黄丸:熟地黄24克,山茱萸12克,干山药12克,泽泻9克,牡丹皮9克,茯苓9克。补阳剂:肾气丸:附子30克,桂枝30克,干地黄240克,山茱萸120克,山药120克,茯苓90克,丹皮90克。固表制汗剂:玉屏障散:防风,黄芪各30克,白术60克。
涩肠固脱剂:真人养脏汤:罂粟壳20克,诃子12克,肉豆蔻12克,肉桂3克,灸甘草6克,人参6克,白术12克,白芍9克,木香9克涩精制遗剂:金锁固精丸:沙苑蒺藜,芡实,莲须各60克,龙骨,牡蛎各30克。
固崩制带剂:固冲汤:煅龙骨,煅牡蛎各24克,海螵蛸12克,棕榈碳6克,五倍子1.5克,炒白术30克,生黄芪18克,山萸肉24克,生杭芍12克,茜草9克。
滋润内燥剂:养阴清肺汤:玄参9克,生地黄9克,麦门冬9克,牡丹皮,白芍各9克,薄荷6克,贝母9克,甘草9克。百合固金汤:百合9克,生地黄9克,熟地黄9克,麦冬9克,玄参6克,贝母6克,桔梗6克,当归,白芍,甘草各6克。增液汤:玄参30克,麦冬,生地黄各25克。
补气养血的配方是什么样的,看着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都需要拿出一张纸把这些都牢牢的记住。配方是非常珍贵的,什么样的剂量都已经经过了大家多年的实践,因此不能随意的更改,如果想要效果变得更好的话,就需要大家好好的请教医生,这样就能得到更好的未来了。
口角炎半个月了还不好怎么办 中药治疗
症状:口角粘膜皮肤溃烂,口角活动疼痛,口干想喝水,口角苷类出血、或出现小脓点,或大便干结。
配方:银花24g、桂枝6g、生地黄18g、玄参15g、大黄6g、生甘草6g(此为成人剂量,小儿减半)
功效:银翘可以清热解毒;生地黄、玄参清热凉血滋阴;大黄泻下积热;桂枝通阳散结、生甘草清热缓急止痛。此方对于治疗热毒伏结型口角炎由很好的疗效。
症状:口角菌类、溃烂或糜烂流脓血,或口苦、肢体困重、口渴想喝水、或大便干结。
配方:茯苓12g、猪苓15g、泽泻10g、白术15g、桂枝10g、茵陈18g、栀子15g、大黄6g、生甘草6g。
功效:茯苓利湿益气健脾,猪苓、泽泻清热利湿;白猪健脾燥湿,茵陈利湿清热;栀子、大黄泻热祛湿盘桂芝纹样化湿;生甘草清热解毒。对于治疗口角炎有很好的疗效。
症状:口唇皲裂、出血、干燥易痒、脱屑、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口感想喝水、小便短少。
配方:当归12g、熟地黄12g、川芎10g、白芍12g、玄参15g、生地黄15g、生甘草6g。
功效:当归补血活血;熟地黄滋补隐血;白芍补血敛阴;川芎行气理血;玄参、生地黄、麦冬滋阴润燥清热;生甘草清热缓解止痛。对于治疗口角炎有一定的疗效。
tips:上述用药建议均来源于网络,具体用药方案遵医嘱。
玄参止痛亦良药
玄参是传统的清热凉血类中药,其性寒,味苦甘咸,有清热凉血、滋阴润燥、泻火解毒之功效,多用治温邪入内及温毒引起的烦躁发斑、神昏、便秘,实毒与虚火引起的咽喉肿痛,阴虚火旺引起的骨蒸劳热、咳血衄血、消渴、目赤,以及瘰疬痰核、痈肿疮毒等证,常用量为10~15克。殊不知,玄参亦是止痛良药。
治三叉神经痛:玄参30克,配生地30克,生白芍20克,当归、白芷、川芎、延胡索、地龙各15克,黄连、升麻、全蝎、生甘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治牙痛:对风火上扰牙痛效佳,可单用玄参30克,开水300毫升浸15分钟,去渣顿服;也可在清胃散(改汤)内加玄参30克,水煎分服;或用玄参30克,生地12~30克,白芷、川芎各12克,升麻、黄连各9克,细辛、生甘草各3克,水煎分服。
治跌打损伤肿痛:以鲜品玄参块根适量,或加入仙人掌(去刺),捣烂如泥,外敷伤痛处,每日更换一次。
治神经性头痛:以四物汤加玄参为主。基本方:玄参30克,当归、白芍、熟地各30克,川芎15克,可酌加桃仁、赤芍各10克。水煎分服,每日一剂。
治带状疱疹:玄参30克,配金银花、连翘、车前子(包)各15克,黄芩12克,柴胡10克,赤芍、丹皮、大黄(后下)、生甘草各6克。水煎,头煎分两次内服,二煎药液蘸涂患处(每半小时一次)。
中医辨证治疗宫颈囊肿
水煎内服
中药宫颈消囊方,由枳壳、牛膝、鸡血藤、川芎、玄参、甘草、当归、桃仁等药材严格组方而成。诸药材均采自天然药库雷公山,因雷公山地貌、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所培育的药材均药性纯正,药劲醇厚,药用价值高。
内服散剂
西洋参、花鹿茸片、夏天无孩儿茶、紫河车等传统中药炮制后研细末。如吞服粉剂有困难者,可将药粉装入胶囊。
中药灌肠煎剂
红藤、丹参、赤芍、三棱、莪术、黄柏、败酱草、马鞭草、皂角、刺土茯苓。水煎浓缩至100~150ml,药液温度38~39℃左右,每日晚上大便排空后保留灌肠,10~15次为一疗程,可连用2~3个疗程,经期停用。
中药外敷煎剂
独活、羌活、三棱、莪术、防风、干漆、乳香、血竭、没药、川牛膝、土元、当归、尾艾叶、千年健。水煎蘸湿纱布温热敷小腹,皮肤过敏者忌用。
中医如何治疗麻风病
(1)羌活6克、苍术6克、防风6克、玄参6克、荆芥6克、柴胡6克、赤芍6克、枳壳6克、黄芩6克、白藓皮6克、甘草6克,每日l剂,水煎服,共服4剂。
(2)羌活6克、防风6克、黄芩6克、白芷6克、川芎6克、知母6克、甘草6克、生地6克、细辛3克,每日l剂,水煎服,共服2剂。
(3)大黄9克、朴硝6克、枳壳9克、银花9克、桃仁9克、黄柏9克、黄芩9克、玄参9克、黄连4.5克,每日1剂,水煎服。共服3剂。
(4)防风9克、荆芥9克、白附子9克、玄参9克、蒺藜9克、独活9克、火麻仁9克、枳壳9克、银花9克、赤芍9克、黄柏9克、甘草9克、天麻6克、姜虫6克、大枫子4.5克、制川乌4.5克,水煎服,共服10剂。
(5)玄参6克、白芷6克、枳壳6克、独活6克、赤芍3克、银花3克、制川乌1个、防风30克、蒺藜480克、火麻仁480克、大枫子480克,以上研成细末,再以蕲蛇360克,去头尾用热酒浸2-3日(秋冬浸5-6日),浸松后去骨蒸熟焙干研末和前药、蜂蜜(与药对半)为丸,每丸12克,日服3次,每次l丸,茶送下,服完为止。
中医治疗干眼症
1、中医辨证论治干眼症
燥伤肺阴症:治以生津润燥、清宣肺气;方用百合固金汤加减,外感燥邪者加防风、蝉蜕、薄荷、芦根,兼有风寒湿痹者,加桑枝、桂枝、威灵仙、忍冬藤、牛膝。
肺阴不足型:治以养阴清肺;方用加减养阴清肺汤(玄参、甘草、白芍、麦冬、生地、薄荷、牡丹皮、玉竹、天花粉)。
肝肾阴虚型:治以滋补肝肾;方用加减六味地黄汤(熟地、生地、山药、枣皮、牡丹皮、茯苓、泽泻、枸杞子、麦冬、石斛)。
虚火浮越型:治以温阳化气,引火归原;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熟地、山药、枣皮、牡丹皮、茯苓、泽泻、附子、肉桂、麦冬、白人参)。
阴虚夹湿者:治宜滋阴利湿,宣畅气机;方以三仁汤合二妙散加减。
2、中医治疗干眼症的单方治疗
以补血养肝、滋阴清热明目,采用补肝四物汤,药用: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柏、知母、菊花、草决明、木贼、蒺藜、柴胡、薄荷、青皮、黄芩、栀子、桔梗、陈皮、甘草。
以补肝肾明目法治疗,药用: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桑椹子各9g,何首乌、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各10g,柴胡、升麻各6g。
以润眼爽目汤治疗干眼症,药用:熟地、枸杞子、麦门冬、沙参、当归、白芍等。
中药治疗肥厚性鼻炎
1、肺肾阴虚:鼻内干灼,嗅觉减退,鼻内粘膜萎缩,鼻甲缩小,鼻腔宽大,黄绿色痂皮多,或有少量鼻衄,常伴咽痒干咳、五心烦热、语言乏力;舌红苔少,脉细数等肺肾阴虚证。
其治疗宜用滋养肺肾,润燥通窍。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白芍,玄参,当归,百合,川贝母,桔梗,甘草。若鼻内粘膜萎缩甚者,加天冬、黄精、阿胶。
2、脾虚湿蕴:鼻干涕臭,涕痂留于鼻腔,色微黄而绿,嗅觉减退或丧失。鼻甲萎缩较甚。常伴头昏头痛,乏力纳呆,舌淡脉缓弱等。
其治法为健脾益气,化湿开窍。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味:党参,山药,白术,茯苓,薏仁,扁豆,砂仁,陈皮,桔梗。血虚者加熟地黄15g,当归,白芍,川芎。
3、阴虚肺燥:鼻干无涕,嗅觉减退,鼻粘膜色红干燥,轻度萎缩、渗血,鼻甲缩小,咽痒,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宜养阴润肺,润燥荣鼻。方用养阴清肺汤加减。药用:生地黄,麦冬,玄参,沙参,白芍,丹皮,川贝母,炙甘草。易衄,加白茅根。
4、阴虚瘀阻:鼻干,鼻塞、鼻粘膜极度萎缩,屡治不效,嗅觉失灵;舌暗红,有瘀点,少苔,脉细涩。
治宜滋阴养血,祛瘀生新。方用归芍红花散加减:生地黄,熟地,山药,杞果,桃仁,红花,赤芍,当归,丹参,甘草。涕痂积留较多鼻气臭,加车前子,茯苓。其外用药可以用“鼻炎灵”滴鼻,以润肌复萎,利鼻通窍。
鼻炎灵组成:苍耳子、白芷、辛夷,冰片粉,薄荷霜,芝麻油500ml,液体石蜡1000ml。
制法:将苍、芷、辛、油同放锅内,浸泡24h,加热,待药呈黑黄色捞出,再下冰片、薄荷霜、液体石腊,搅匀,冷却后过滤,分装入瓶内备用。
慢性咽炎食疗
1、取麦冬、玄参、菊花、金银花、木蝴蝶、甘草适量,加胖大海两枚,冰糖两块,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2、鲜嫩丝瓜切片放入大碗中,捣烂取汁,一杯一次,顿饮,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
3、鲜白萝卜一个,青果10个,冰糖少许,煎水代茶饮,日服两次。
4、将苋菜洗净,捣烂取汁,加白糖调匀,日服两次[5] 。
5、胖大海洗净,放入茶杯中,加入蜂蜜适量,用开水冲泡,加盖3分钟后即可饮用。
6、麦冬、丹皮、白芍、玄参、桔梗、郁金各10克,生地15克,薄荷5克,贝母、甘草各6克,水煎服。
7、雪梨去皮、核,切成碎块,罗汉果洗净,二者共放锅中,加适量水,煮30分钟即可饮用。
8、取金银花15克,生甘草3克,煎水含漱,可治咽喉炎。甘草250克,桔梗250克,麦冬250克,怀牛膝500克,青果100克。制法:将以上药共研碎成粗末,每10克为1包,用塑料袋封装备用,饮用时放在保温杯里,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饮服1~2包。
9、金银花、连翘、元参、麦冬、桔梗各10克,乌梅、甘草各6克,胖大海3枚水煎服。
慢性咽炎食疗方
1、取麦冬、玄参、菊花、金银花、木蝴蝶、甘草适量,加胖大海两枚,冰糖两块,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2、鲜嫩丝瓜切片放入大碗中,捣烂取汁,一杯一次,顿饮,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
3、鲜白萝卜一个,青果10个,冰糖少许,煎水代茶饮,日服两次。
4、将苋菜洗净,捣烂取汁,加白糖调匀,日服两次。
5、胖大海洗净,放入茶杯中,加入蜂蜜适量,用开水冲泡,加盖3分钟后即可饮用。
6、麦冬、丹皮、白芍、玄参、桔梗、郁金各10克,生地15克,薄荷5克,贝母、甘草各6克,水煎服。
7、雪梨去皮、核,切成碎块,罗汉果洗净,二者共放锅中,加适量水,煮30分钟即可饮用。
8、取金银花15克,生甘草3克,煎水含漱,可治咽喉炎。甘草250克,桔梗250克,麦冬250克,怀牛膝500克,青果100克。制法:将以上药共研碎成粗末,每10克为1包,用塑料袋封装备用,饮用时放在保温杯里,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饮服1~2包。
9、金银花、连翘、元参、麦冬、桔梗各10克,乌梅、甘草各6克,胖大海3枚水煎服。
中医如何辩证治疗咽炎
一、慢性咽炎的中医疗法
1、穴位敷贴
取穴:天突穴
每次仅取1穴。用市售之伤湿止痛膏剪成直径2厘米之圆片,局部用75%酒精消毒后贴敷。每日换贴1次,10次为一疗程。
2、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本病着重于治本,按辩证分型法用药,疗效较好。
(1)百合固金汤加减
此方剂适合大多数慢性咽炎患者,秋冬季养阴治病。
方药组成:百合30克,熟地、生地各18克,白芍、茯苓各12克,麦冬、桔梗、玄参、知母、浙贝、竹茹、薄荷、丹皮、当归、蝉衣各9克,五味子、甘草各6克。
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患者每日服1剂,连续服用6日。1周后,此患者咽干、咽痛、咳嗽的症状明显减轻,并能咯出少量的稀痰,且其鼻腔干燥的症状也有所减轻。
再将此方剂中的白芍、五味子、蝉衣除去,并嘱其服用调整后的方剂6剂。1周后,该患者完全康复。
(2)阴虚火炎型者,用养阴清肺汤加味(麦冬、生地、玄参、白芍、甘草、生石膏、薄荷、川贝粉、丹皮、桑叶等);
(3)痰阻血瘀型者,用消瘰丸加味(玄参,牡蛎、川贝、生地、麦冬、三棱、昆布、海藻等);
(4)阴虚津枯型者,用生脉饮加味(白晒参、麦冬、五味子、石斛、玉竹、白茅根、竹茹等),每日一剂,频频润咽服之。
3、气功疗法治疗咽炎
静坐,两手轻放于两大腿,两眼微闭,舌抵上腭,安神入静,自然呼吸,意守咽部,口中蓄津,待津液满口,缓缓下咽,如此15-20分钟,然后慢慢睁开两眼,以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轻轻揉喉部,自然呼吸意守手下,津液满口后,缓缓下咽,如此按揉5-7分钟。每日练2-3次,每次15-30分钟。
4、饮食调理
利咽茶饮:双花、麦冬、木蝴蝶、胖大海、生甘草各3-5克,加白糖做茶饮,开水冲泡频服。清咽饮:乌梅肉、生甘草、沙参、麦冬、桔梗、元参各50克,捣碎混匀,每日3次,每次服15克左右,以沸水冲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