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如何治疗
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如何治疗
您好一般考虑是贫血导致建议你口服复方阿胶浆治疗看看
贫血看什么指标
血常规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是诊断贫血的参考指标,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如低于12.5g/dl,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低于11.0g/dl,可以认为有贫血。其中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体积,分布宽度是初步分类的参考。
如果为缺铁性贫血,可补充铁剂治疗,如为巨幼细性贫血应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治疗,并对原发病积极治疗。
贫血有哪些症状
一、贫血常见症状
乏力、皮肤苍白、食欲减退、结膜变浅或变苍白、口唇苍白、贫血貌、唇甲色淡、头晕、面色苍白、红细胞偏低、红细胞分布宽度偏低、剧烈运动后头晕、食欲异常、面少血色、胃肠道出血、眼底出血和渗出、内脏出血、出血倾向、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气血虚弱、脾肿大、皮肤呈浅黄或深金黄色、重度贫血、腹部肿块
二、贫血症状:
贫血症状的有无或轻重,取决于贫血的程度、贫血发生的速度、循环血量有无改变、病人的年龄以及心血管系统的代偿能力等。贫血发生缓慢,机体能逐渐适应,即使贫血较重,尚可维持生理功能;反之,如短期内发生贫血,即使贫血程度不重,也可出现明显症状。年老体弱或心、肺功能减退者,症状较明显。
贫血的一般症状,体征如下:
1、软弱无力:疲乏、困倦,是因肌肉缺氧所致。为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2、皮肤、粘膜苍白:皮肤、粘膜、结膜以及皮肤毛细血管的分布和舒缩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睑结合膜、手掌大小鱼际及甲床的颜色比较可靠。
3、心血管系统:心悸为最突出的症状之一,有心动过速,在心尖或肺动脉瓣区可听到柔和的收缩期杂音,称为贫血性杂音,严重贫血可听到舒张期杂音。严重贫血或原有冠心病,可引起心绞痛、心脏扩大、心力衰竭。
4、呼吸系统::气急或呼吸困难,大都是由于呼吸中枢低氧或高碳酸血症所致。
5、中枢神经系统: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均为常见症状。晕厥甚至神志模糊可出现于贫血严重或发生急骤者,特别是老年患者。
6、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部胀气、恶心、便秘等为最多见的症状。
7、生殖系统:妇女患者中常有月经失调,如闭经或月经过多。在男女两性中性欲减退均多见。
8、泌尿系统:贫血严重者可有轻度蛋白尿及尿浓缩功能减低。
天天补铁为何还贫血
林林近半年经常感到头晕,单位组织体检时做了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比较低,心想:“终于找到头晕的‘凶手’了,原来是贫血‘惹的祸’呀。”人们都说补铁可以补血,林林到保健品市场买了一些补铁制品,和贫血展开了一场“持久战”。几个月过去了,林林的头晕依然“嚣张”。天天补铁为何还贫血呢?
济南市中医医院检验科主任、副主任检验师司超英介绍,贫血的类型有很多,并不是所有类型的贫血补铁都有疗效。贫血根据形态学和病理学分为很多种类型,最常见的类型有大细胞性贫血,常见病因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正常性贫血,常见病因为急性失血性贫血、急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常见病因为感染、中毒、慢性炎症、尿毒症;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病因为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等。
对贫血进行正确诊断及对症治疗,必须先化验血常规,查找贫血病因,分清贫血类型。血常规项目中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G)、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每个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每升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含量(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D)等指标在不同的贫血中数量和比值都有不同的变化。因此,贫血病人决不能擅自乱用药乱补铁,应先到医院做血常规检查,医生根据有关数据对贫血进行正确分类,正确用药和治疗,才能收到良好的补血效果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的原因
1、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又名“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是反映血液内血小板容积变异的参数,以测得的血小板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PDW在正常范围内表明血小板体积均一性高。
2、PDW反映血小板容积大小的离散度,用所测单个血小板容积大小的变易系数(CV%)表示。PDW减少表明血小板的均一性高。PDW增高表明血小板大小悬殊,见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等。
3、血小板分布宽度增多,提示血小板体积大小不均,个体间相差悬殊;血小板分布宽度减少,提示血小板减少。
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一般单纯的红细胞偏高还是相对性增多为主,即由于血容量减少如大面积烧伤、急性吐泻导致的严重脱水、甲亢、大量出汗及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证等。另外就是其他疾病导致的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如肺部疾病、发绀性先天性心脏病、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等,一些肾脏病变如肾囊肿、肾动脉狭窄等也可见到升高。如果最近有脱水史如大汗、高烧、呕吐、泄泻等,其轻度升高也没有什么大碍。注意补水、休息调养即可。如果还有其他不适症状,就需要根据其症状做相应的检查,然后明确了病因来针对性的治疗。
哪些是银屑病的检查方法呢
银屑病检查方法
1.寻常型银屑病
根据好发部位以及界限清楚的红斑、明显的鳞屑、典型的薄膜现象、清楚的筛状出血点即可诊断。
光镜检查: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可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甲皱微循环异常。
实验室检查:部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可见红细胞的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及体积分布宽度RDW4项指标异常。一般情况是:患者的平均红细胞体积值明显增大;患者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值明显增大;患者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值明显降低;少数患者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出现异常。
2.关节型银屑病
关节型银屑病常与寻常型银屑病或脓疱型银屑病同时存在,大小关节皆可受累,尤其以指关节最易受累,受累关节可肿胀、疼痛。特点是游走性、不对称、类风湿因子检查为阴性。
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阴性,血沉可增快。
X线检查:受累骨关节边缘有轻度肥大性改变,部分患者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骨关节破坏,但常累及远端指问关节,如软骨消失、关节面侵蚀、关节间隙变窄、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等。
最后,专家指出,如果银屑病已经好转,那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就要注意调理好身体,特别是要多吃一些能够改善体质的食物,这样银屑病的症状在消失以后,就不容易有复发的症状,这样我们也就可以吃自己喜欢的食物了。
淋巴细胞计数偏低的原因是什么
中粒细胞绝对数偏低见于伤寒、副伤寒、病毒性感染、疟疾、粒细胞缺乏症、化学药物中毒、X线和放射线照射、抗癌药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淋巴细胞计数偏低见于细胞免疫缺陷病、某些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淋巴细胞减少症、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等。
淋巴细胞偏低暗示了身体某个部位有炎症,从而产生感冒,发烧,咳嗽其都是因为呼吸道感染,软组织感染.血管中嗜酸粒细胞若在百分之六以上,即为病态,见于一些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蛔虫病和钩虫病.皮肤病,如湿疹,牛皮癣等.也可出现在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脏器移植排异反应前期,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病例,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平均血小板体积偏低血小板分布宽度意义不大,也不是说计数正常就正常,这还要看血小板的功能如:聚集功能,黏附功能,血小板3因子等是否正常。
淋巴细胞偏低可能是由急性淋巴结炎引起的:
急性淋巴结炎多数继发于其他化脓性感染病源,由于化脓菌侵淋巴管侵犯淋巴结所引起的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和压痛,严重时常有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如处理不及时可形成脓肿. 多数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可能来源于口咽炎症,足部真菌感染,皮肤损伤以及前述的各种皮肤,皮下化脓性感染.
早期淋巴结肿大,疼痛和压痛,可活动; 后期往往多个淋巴结粘连成硬块,不易推动此时表现皮肤常红,肿,压痛明显,并合有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如得不到及时控制,可形成脓肿. 以颈,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多见. "
以上就是淋巴细胞偏低等一些症状,已经引起的一些炎症,你妈是把对我们的身体的病毒入侵起着一定的防御作用,到我们的身体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的时候,病毒就会入侵,并且所患的疾病都具有一定的感染性所以我们要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养成一个好的饮食习惯。
天天补铁为何还贫血
林林近半年经常感到头晕,单位组织体检时做了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比较低,心想:“终于找到头晕的‘凶手’了,原来是贫血‘惹的祸’呀。”人们都说补铁可以补血,林林到保健品市场买了一些补铁制品,和贫血展开了一场“持久战”。几个月过去了,林林的头晕依然“嚣张”。天天补铁为何还贫血呢?
主任检验师司超英介绍,贫血的类型有很多,并不是所有类型的贫血补铁都有疗效。贫血根据形态学和病理学分为很多种类型,最常见的类型有大细胞性贫血,常见病因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正常性贫血,常见病因为急性失血性贫血、急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常见病因为感染、中毒、慢性炎症、尿毒症;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病因为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等。
对贫血进行正确诊断及对症治疗,必须先化验血常规,查找贫血病因,分清贫血类型。血常规项目中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G)、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每个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每升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含量(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D)等指标在不同的贫血中数量和比值都有不同的变化。因此,贫血病人决不能擅自乱用药乱补铁,应先到医院做血常规检查,医生根据有关数据对贫血进行正确分类,正确用药和治疗,才能收到良好的补血效果
血常规正常参考值
WBC——白细胞计数:成人(4~10)×10^9/L ;
新生儿(15.0~20.0)×10^9/L
2.RBC——红细胞计数:成年男性:(4.0~5.5)×10^12/L(400万~550万/mm3);
成年女性:(3.5~5.0)×10^12/L(350万~500万/mm3);
新生儿:(6.0~7.0)×10^12/L (600万~700万/mm3)。
3.HB——血红蛋白浓度:120~160g/L
4.HCT——红细胞压积:40%~48%
5.MCV——平均红细胞体积:80~97fL
6.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6.5~33.5pg
7.MV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00~360g/L
8.PLT——血小板计数:(100~300)×10*9/L
9.LY%——淋巴细胞比值:17%~48%
10.MONO——单核细胞比例:4%~10%
11.NEUT%——中性粒细胞比例:43%~76%
12.LY——淋巴细胞:(0.8~4.0)×10^9/L
13.MONO——单核细胞计数:(0.3~0.8)×10^9/L
14.NEUT——中性粒细胞计数:(1.2~6.8)×10^9/L
15.RDW——红细胞分布宽度:11%~14.5%
16.P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9%~18%
17.MPV——平均血小板体积:7.4~12.5fL
18.P-LCR——大血小板比例:10%~50%
孕妇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原因以及饮食
其实对于孕妇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说法。通过血小板宽度的测定往往能够反映出血小板容积离散的程度。如果是单个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则这种检查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如果整体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则有可能是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还可能是患有巨幼细胞贫血病。
除此之外,如果一个人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有可能是得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或者是得了巨大血小板综合征以及某些血栓性疾病。另外,如果孕妇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还有可能是得了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是被病毒感染。如果在孕期接种了某些类型的疫苗则也有可能导致孕妇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
如果孕妇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则会造成孩子的发育不良的,最好是到医院去积极诊断治疗。某些食物对于孕妇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可以进行调理。
孕妇血小板分布宽度偏的可以吃一些调理身体的食物,比如吃猪肝或者是喝牛奶,还可以吃花生仁。需要注意,孕妇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过后吃花生的时候一定要连带着花生表面的红皮一起吃下去,并且最好是生吃花生。有这种现象的孕妇还可以多吃一些含有动物胶脂脂肪的食品,比如说吃一点牛蹄筋,或者是吃炖猪蹄,一般来说一个星期左右吃一次最好。
血常规检查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步骤/方法
1淋巴细胞计数(LY)(参考值:0.8?4.0),(单位:10 - 9 / L,),(2)淋巴细胞比值(LY%)(参考值:17?48),(单位:%)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中间的红血细胞的数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变化,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系数用于检查是否存在贫血情况。值增加可能患红细胞增多症和地中海贫血,数值下降,可能会患贫血。
2红细胞计数(RBC)的:男:4.0-5.5×10的12次方/ L,(400万-550万个/ mm3)。
女:3.5-05.0×10 12次方/ L,(350万-500万个/ mm3)。
3红血细胞分布宽度(参考值:11-14.5)(单位:%),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血小板检查方面,相关的值增加,可能与红细胞增多症,慢性感染,急性感染恢复期。值太低可能是坏的血液凝固,由于血液系统疾病。
4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值4-10),(单位:10 - 9 / L的)淋巴细胞,粒细胞在粒细胞相对单核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相对百分比淋巴细胞数量继发白细胞疾病诊断的相对比例。
注意事项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参考值9-18),空腹血糖测试(单位:%)注。因为人们使食用物质含量的变化,所以很难得到一个稳定的实验室值,在丰满的血后,血液中。
专家们要求考试前的晚上,直到第二天早上进食后,空腹时间要求超过10小时,然后对多种化学物质在血液中,能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血常规检查项目参考值
1、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值:4~10),(单位:10^9/L)
2、红细胞计数(RBC)(参考值:3.5~5.5),(单位:10^12/L)
3、血红蛋白浓度(HGB)(参考值:120~160),(单位:g/L)
4、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40~48),(单位:%)
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0~97),(单位:fL)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参考值:26.5~33.5),(单位:pg)
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00~360),(单位:g/L)
8、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100~300),(单位:10^9/L)
9、淋巴细胞比值(LY%)(参考值:17~48),(单位:%)
10、单核细胞比例(MONO%)(参考值:4-10),(单位:%)
11、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 (参考值:43~76),(单位:%)
12、淋巴细胞计数(LY)(参考值:0.8~4.0),(单位: 血常规10^9/L)
13、单核细胞计数(MONO)(参考值:0.3~0.8),(单位:10^9/L)
14、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参考值:1.2~6.8),(单位:10^9/L)
15、红细胞分布宽度(参考值:11~14.5),(单位:%)
16、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参考值:9~18),(单位:%)
17、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参考值:7.4~12.5),(单位:fL)
18、大血小板比例(P-LCR)(参考值:10~50),(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