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肌肝有点稍高,这是不是因为肾功能有问题啊
血清肌肝有点稍高,这是不是因为肾功能有问题啊
根据你的情况,如果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血清肌酐偏高考虑检验误差导致的。
目前肾功能问题不是很大,我建议你定期复查肾功能,以便进一步明确是否患有肾脏疾患。
肾功能的检查项目都表示什么
当我们在日常生活在感觉到身体不适时时,或者在体检的过程中,很多人不清楚肾功能检查项目有哪些,当我们出现肾脏疾病时通常都会做肾功能检查来明确自己的病因及身体状况,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肾功能不全检查项目这个问题。
一般肾功能检查项目包括肾小球功能检查和肾小管功能检查,而肾小球功能检查又包括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血清尿素氮测定、肌酐测定、血清尿酸测定和中分子物质测定。肾小管功能检查包括尿β2-微球蛋白测定、尿钠与滤过钠排泄分数测定、血、尿渗量测定、自由水清除率测定以及肾小管性酸中毒试验。其中较为重要,是肾脏疾病的诊断依据的是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尿素氮、血清肌酐还有尿酸。下面我们就这几项着重的介绍一下。
一、肾小球滤过率(GFR):肾小球滤过率是衡量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对于肾小球滤过率无法直接测定,必须借助某种物质,通过测定某种物质清除率来间接的反映出肾小球滤过率。如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则说明肾脏固有细胞受到了损害,导致肾单位即肾小球的滤过率下降。
二、血清尿素氮(BUN):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体内的尿素氮主要是经由肾脏排泄的,小部分可通过汗液排出体外。而只有当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到原来的1/2时,尿素氮才会升高,所以尿素氮的测定并不是很敏感的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且尿素氮的检测还会受饮食、感染、高热等影响。但是因为血浆尿素氮浓度对慢性肾脏疾病的病程、病情观察及预后判断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血浆尿素氮测定仍是目前肾脏疾病的主要生化检查项目之一。
三、血清肌酐(Cr):血清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生肌酐进入血液中,成为血肌酐。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原来的1/3时,血肌酐就会上升。一般血肌酐上升常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尿毒症等严重的肾脏疾病。
四、尿酸(UA):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人体有三分之一的尿酸来自于食物,三分之二由自身产生,排泄大多经由肾脏排泄。尿酸的测定有助于肾脏疾病早期的诊断,当尿酸明显增高时,常见于急慢性肾炎;其他晚期肾脏疾病如肾结核、肾盂肾炎、肾盂积水等也可见尿酸浓度升高。
上面对于肾功能不全检查项目中较为重要的四项指标作了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对判断肾脏疾病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唑来膦酸的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成人和老年人 对于HCM患者(白蛋白修正的血清钙≥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3.0 mmol/L或12 mg/dl),推荐剂量为4 mg,用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溶液100 mL稀释,进行不少于15分钟静脉输注。
白蛋白修正的血清钙( mg/dL)=患者血钙( mg/dL)+0.8×[中位血清白蛋白(g/L)-患者血清白蛋白(g/L)]。给药前必须测试患者的水化状态,治疗中尿排量应维持2 L/天,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状态进行给药。由于该药对肾功能损害可能导致肾衰的危险性,一次给药剂量不得超过4 mg。
再次治疗 血钙浓度重又升高而需再次治疗的病例是有限的(只出现在8mg剂量组中)。再次治疗必须与前一次至少相隔7-10天。同时,治疗前应检测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
肾功能不全患者 到目前为止的研究表明,对于轻度、中度肾功能损伤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和给药时间(血清肌酐
肝功能不全者 由于临床上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的病例数有限,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没有特别的建议。
耳朵响是肾功能有问题
俗话说得好,“病来如山倒”。实际上,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在突发前都有一些身体上的先兆,只不过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罢了。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我们应该对人体发出的不良信号,给予足够的重视,避免酿成大祸。
一、起床后的四个信号
人的一天在不同阶段身体的不良感受,就是在向您的健康发出警示信号。
1、清晨醒来如果头晕、头昏,可能是出现了颈椎骨质增生或血黏度过高等疾病;
2、如果在起床活动20分钟后浮肿还不彻底消失,提示可能有肾病或心脏病;
3、晨起恶心呕吐,除去怀孕的原因,如每天早上都如此,很可能是慢性胃炎或肝胆有病;
4、晨起小便,如果尿液棕色,提示肝脏可能出现问题。
二、清晨对镜观察脸色
洗脸时对着镜子观察,看看自己的脸色有没有什么异常:
1、如果发现自己脸色潮红,可能与心脏病或高血压有关;
2、如脸色带黄,还伴以身体疲倦,很可能是黄疸型肝炎;
3、如发现眼睛颜色改变,充血、浑浊、色黄,应马上去医院看医生;
4、如眼睑苍白,提示可能患了缺铁性贫血;
5、如眼角膜出现一圈模糊的灰环,说明心脏可能有问题,如果是30—50岁的男性应马上到医院就诊。
三、刷牙留意牙齿口气
1、刷牙时如果牙龈出血,很可能是牙周病,因为如果牙齿健康是不会出血的。牙齿出血也可能与肝病有关。这种现象在慢性肝病患者中很普遍,还会伴有鼻子流血、月经过多。主要原因是肝细胞损伤后,肝脏产生凝血因子的功能下降,继而凝血机制发生障碍。一般牙出血的肝炎病人可以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 K及其他止血药来缓解病情。
2、如果出现口臭、口气重,则可能是牙周病引起,同时,胃病、肝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或缺乏微量元素锌和维生素B都可能导致口臭。比如,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持续性口臭,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饥饿感和胃痛。一旦吃饱喝足,口臭会随之减轻,而随着幽门螺杆菌的根治,口臭也会自动消失。
3、口中有氨味要格外注意肾脏的健康。当肾功能衰竭时,由于不能正常代谢,体内肌酐、尿素氮含量增高,口中就有一股特殊的氨气味。
四、饮食上的大病先兆
1、如果总感到口渴,要去查查血糖和糖耐量,看有没有可能是糖尿病;
2、如果在清晨4—5点钟醒来有强烈的心慌饥饿感,并且伴有疲乏无力,直到吃早餐后不舒适的感觉才逐渐消失,提示可能是糖尿病倾向;
3、如果吃油腻食物后上腹部疼痛,并放射到右肩背部,很可能是患有肝胆疾病;
4、如果食欲亢进,体重却减轻,可能患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5、如果没有食欲,见到油腻就恶心,易疲劳,可能是患了肝炎;
6、如果出现食不知味,并伴心悸、多梦、失眠等。这就意味着心脏功能受到了损害,是操劳过度所致。当口中干涩,舌苔厚重,尝不出食物的滋味时,尤其要警惕,防止心脏发生病变;
7、如果饭后总是出现反酸、腹胀或腹痛等症,提示积食了,要多吃新鲜蔬菜,三餐要注意清淡,以易于消化。
五、手部的警示信号
1、观察自己的双手,如果发现指尖比指节更粗大,可能是患有较严重的肺部疾病;
2、如果指甲生长缓慢,没有光泽并且变黄变厚,提示淋巴系统出了毛病;
3、如果手背静脉突出,并且随着年龄增加越加明显,也提示有心脏病的可能;
4、如果手掌泛红,可能是肝脏出现问题及内分泌失调;
5、如果过度兴奋或紧张时手掌常潮湿出汗,可能有甲状腺的异常;
6、手发抖可能是甲亢,也可能是帕金森病。
六、眼睛的警示信号
1、眼睛发花,眼角干涩,看不清东西。这是肝功能衰弱的先兆。如果按一按肝脏四周,就会有发胀的感觉,这时除了及时就医外,还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要让眼睛太疲劳;
2、如果经常眼睛疼痛,除了用眼疲劳外,老年人出现这种情况要提防青光眼。
眼科医生经过调查发现,人容易发生眼睛疲劳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1、眼睛方面的因素:主要是由于屈光异常、用眼过度、眼睛疾病、眼睛发育异常等方面造成的。
2、体质及生活方面的因素:40岁以上的人,眼睛开始老化,但又没能及时配老花镜,则容易发生眼睛疲劳。
3、环境方面因素:工作或学习场所照明不足,读写与工作时间长、视距不固定如:在车船上读写和工作等,可以造成眼部紧张。眼睛超负荷地工作,不仅容易发生眼睛疲劳,而且还会引起近视和其他疾病。
七、耳朵老是嗡嗡作响
这是肾功能在逐步衰退的信号,有时还会伴随着脚痛、腰痛、尿频等症状,工作过于劳累的人尤其要注意,要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少饮酒,少吃生姜、辣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八、鼻子的警示信号
鼻子不灵,同时经常咳嗽,有时甚至呼吸困难,这是肺功能逐步衰退的标志。病人首先要注意饮食,戒烟或者控制吸烟量,也不要和经常吸烟的人在一起。多吃新鲜瓜果和蔬菜,加强体质锻炼,防止肺部合并症的发生。
九、嘴的警示信号
嘴唇感觉麻木,身体日渐消瘦。这表明胰腺功能在逐步衰退,主要是由于饮食失调、饥饱不当所致,由于胰腺不好,会殃及胃部,当胃受到损害时,嘴唇就会明显地变得干燥。这时除了调整饮食外,还要注意不要吃生冷、油腻的食物。
十、上楼梯困难
1、上楼梯时如感到心跳加速、心慌、胸闷,表明心脏功能较弱;
2、如感到胸部憋闷,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应该尽早抽空去看医生。
十一、工作中的信号
1、工作时如果感到记忆力太差、健忘,可能是神经衰弱和动脉硬化所引起的;
2、如果经常打瞌睡,除了睡眠不足外,还要多想想其他的原因;
3、如果背痛,除了肌肉痛,也可能是脊椎或内脏有了毛病;
4、如果伸懒腰时腰痛,多半要考虑坐姿不良。
来看看哪些身体小问题在告诉你:危险啦!平时自己晨起时,就要开始注意自测身体健康状况,别让一些隐患隐疾毁了你自己,长期积累下来的小病可要小心酿成大病哦!
专家教你看懂肾功能的化验结果
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当肾脏发生功能障碍时,由于体内代谢产物不能正常排出,患者可出现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值等方面不同程度的紊乱。
肾功能检测项目很多,如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肌酐清除率、尿酸、尿酶和微量白蛋白等。根据检测结果,临床上一般把肾功能分为四期:①正常期 检测结果均正常;②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肝酐消除率降至正常值的50%,肌酐和尿素氮正常;③失代偿期 肌酐清除率常降至正常值的50%以下,肌酐>132.6微摩尔/升(1.5毫克/分升),尿素氮增高;④尿毒症期 尿素氮>18.6毫摩尔/升(80毫克/分升)。
检查肾功能的各项指标,可诊断有无肾脏疾病、疾病的程度以及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并可以此决定下一步治疗时使用药物的剂量以及选择透析、手术等治疗方案。下面简单介绍临床最常用的几项肾功能检查项目。
血清尿素氮 尿素氮几乎全部由蛋白质分解代谢而形成,主要经肾脏排泄。肾脏病变如急慢性肾炎、肾动脉硬化、肾结核、肾肿瘤、严重肾盂肾炎等均可引起血清尿素氮增高。
正常人尿素氮一般在5.36毫摩尔/升(15毫克/分升)以下,不超过7.14毫摩尔/升(20毫克/分升)。如果尿素氮超过8.9毫摩尔/升(25毫克/分升),临床上称为氮质血症,提示肾小球功能受损,如果超过28.6毫摩尔/升(80毫克/分升),患者可出现各种尿毒症症状。
血清尿素氮的浓度受食物蛋白质的影响,因此必须空腹抽血。引起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的疾病,如急性传染病、大面积烧伤、高热、甲状腺机能亢进等也可使尿素氮增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因蛋白质吸收增多,也常见尿素氮增高。因此,仅以尿素氮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还不准确,还要做血清肌酐检查。肾病时尿素氮改变比血清肌酐早而且显著。
血清肌酐 肌酐主要由肌肉代谢产生,极小部分来自食物。血清肌酐浓度实际上取决于肾的排泄功能的好环。
肌酐高患者应该如何控制饮食呢
维生素的摄入肾功能不全肌肝高病人宜选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的食物。如果肾衰竭仅有肾功能不全肌肝高,但无少尿、无水肿病人不禁盐和水,维持低盐饮食。如果有严重浮肿,以及高血压甚至是心衰的情况应严格限制禁盐。
食盐量限制一般来说肾衰竭代偿期、氮质血症期患者虽然血肌肝高,并开始出现各种轻微的临床症状,但由于病理中度损伤,可视有无高血压以及水肿情况,控制盐的摄入量,分别给予低盐或者无盐饮食。
蛋白质供应蛋白质供应,因为改期病人出现氮质血症,肾衰竭,为了控制肾功能继续恶化,应控制蛋白摄入量,选用富含高质量的优质蛋白饮食。
肌酐高要怎样控制饮食
肌酐(creatinine,Cre)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肌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血中肌酐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时.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
维生素的摄入
肾功能不全肌肝高病人宜选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的食物。如果肾衰竭仅有肾功能不全肌肝高,但无少尿、无水肿病人不禁盐和水,维持低盐饮食。如果有严重浮肿,以及高血压甚至是心衰的情况应严格限制禁盐。
食盐量限制
一般来说肾衰竭代偿期、氮质血症期患者虽然血肌肝高,并开始出现各种轻微的临床症状,但由于病理中度损伤,可视有无高血压以及水肿情况,控制盐的摄入量,分别给予低盐或者无盐饮食。
蛋白质供应
蛋白质供应,因为改期病人出现氮质血症,肾衰竭,为了控制肾功能继续恶化,应控制蛋白摄入量,选用富含高质量的优质蛋白饮食。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的用法用量
成人、6岁及以上儿童 :每日口服1片(5mg),空腹或餐中或餐后均可服用。
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轻度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中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用法用量根据下表调整:
病人肾功能状态 肌酐清除率(ml/min)a 剂量和服药次数
中度肾功能损害 30-49 每2日一次,5mg
中度肾功能损害 <30 每3日一次,5mg
肾病晚期-采用透析疗法的患者 <10 禁忌症
[140-年龄(年)] × 体重(kg)
a.血清肌酐清除率(CLcr mL/min)= ------------------------- ×{0.85(女性患者系数)}
72 × 血清肌酐(mg/dl)
肝功能损害患者 :仅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给药剂量 ;
如伴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请参照“肾功能损害患者”的用法用量。
妊娠合并慢性肾炎怎么办
1慢性肾炎的孕妇如果经过治疗,妊娠达到36周时,也应考虑终止妊娠,因为血压突然升高往往发生在36周左右,这也是胎儿死亡及肾功能恶化的时期。
2凡孕36周前需终止妊娠者,为促使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可用地塞米松5mg,肌内注射,每8小时1次,共2天。
3在观察治疗过程中,如肾功能进一步减退,或血压上升到150/100mmHg(20/13.3kPa)以上不易控制时,亦应考虑终止妊娠,保全母体健康。Bear提出妊娠合并肾脏疾患,如血清肌酐含量<132.6μmol/L(1.5mg/dl),母儿预后好,如>141.4μmol/L(1.6mg/dl),则预后较差,故建议以血清肌酐含量141.4μmol/L为终止妊娠的指标。
请问尿肌酐的正常参考值为多少
肌酐(正常值40.00-105.00umol/L),增高,主要见于肾功能受损。 它的意义主要是当发现尿素氮或肌酐上升时,判断数值的异常是由肾性病变引起,或是由肾前性(肾外性)病变引起,假如比值小于20,则肾脏病变的机率较高,假如比值大于20,则肾前性的机率较高. 如果尿素氮或肌酐没有升高,均在正常范围,说明肾功能是正常的
肌酐分类,肌酐分为血清肌酐(SCr)和尿肌酐(UCr) 血肌酐:正常人的血清肌酐在53—140μmoI/L。
尿肌酐 :主要来自血液经过肾小球过滤后随尿液排出的肌酐。 [参考值]8.4—1 3.25mmol/24小时尿或40 mg/dl到130 mg/dl是正常的。
尿酸高肾会有问题吗
尿酸高会引起肾脏病变。人体内的尿酸有2/3是通过肾脏排泄,如果体内尿酸含量长期过高,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可能损伤肾脏,使肾功能衰退,不利于身体健康。
肾功能参考范围
肾功能检查正常值:
参考项目正常值范围异常风险
血尿素氮(BUN)1.70-8.30mmol/L该数值升高存在肾脏病变风险,但不能单凭尿素氮升高这一项来确诊是否患有肾病。
血清肌酐(CR)44.00-88.00umol/L当血肌酐明显高出正常值时,表明肾功能可能已经受损。
血尿酸(UA)89.00~357.00μmol/L该数值升高,则表示可能有肾衰、红细胞增多症等风险。
血内生肌酐清除率(Ccr)0.80~1.20ml·s-1/m2如数值过低,患有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的风险则会增大。
血尿素3.2~7.0mmol/L可能患有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等疾病的风险。
尿肌酐7~8mmol/d增高:饥饿、发热、急慢性消耗等疾病,剧烈运动后等。 减低:肾衰、肌萎缩、贫血、白血病等。
β2-微球蛋白清除试验23~62μl/min增高:肾小管损害。本试验是了解肾小管损害程度的可靠指标,特别有助于发现轻型患者。
菊粉清除率2~2.3ml/s (20~29岁成人)增加:心排血量增多的各种情况(如高热,甲亢,妊娠),高蛋白饮食,糖尿病肾病早期。
降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等肾脏疾病。
注意:随着年龄的递增,菊粉清除率逐年下降。
注:肾小球小球滤过功能测定
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是肾小球滤过率(GFR),即单位时间内经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滤液量。临床上最常用的肾小球滤过功能测定是内生性肌酐清除率(Ccr)测定。
尿常规正常值:
参考项目正常值范围异常风险
酸碱度(pH)4.6-8.0(平均值6.0)增高常见于频繁呕吐、呼吸性碱中毒等
降低常见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等
尿比重(SG)1.015-1.025增高多见于高热、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降低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等
尿胆原(URO)<16超过此数值,说明有黄疸
隐血(BLO)阴性(-)阳性(+)同时有蛋白者,考虑肾脏病和出血
白细胞(WBC)阴性(-),<5个/HP超过五个,说明尿路感染
尿蛋白(PRO)阴性或仅有微量阳性提示可能有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性病变
尿糖(GLU)阴性(-)阳性提示可能有糖尿病、甲亢、肢端肥大症等
胆红素(BIL)阴性(-)阳性提示可能肝细胞性或阻塞性黄疸
酮体(KET)阴性(-)阳性提示可能酸中毒、糖尿病、呕吐、腹泻
尿红细胞(RBC)阴性(-)阳性提示可能泌尿道肿瘤、肾炎尿路感染等
尿亚硝酸盐(NIT)阴性(-)阳性提示可能膀肮炎、肾盂肾炎等
尿液颜色(GOL)浅黄色至深黄色黄绿色、尿混浊、血红色等就说明有问题
高血压的常规检查方法有哪些
1、血糖(空腹为宜):评价高血压合并疾病,是否有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依据之一。
2、血脂(血清总胆固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清甘油三酯):评价患者心血管危险性的指标。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升高均是心脑血管病特别是冠心病高发危险因素。
3、血清尿酸、血清肌酐:反映肾功能的指标。血尿酸升高据认为可能与动脉硬化有关。
4、血清钾:低钾表示可能有醛固酮增多症、用排钾利尿剂不当,食物中钾过低。
5、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低表示可能有肾功能不全。原因是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不足、血液中的有毒物质造成红细胞破坏过度。
6、尿液分析:泌尿系感染、肾脏实质受损害的筛查指标。
7、心电图:反映高血压对心脏的影响。高血压病人可有心肌肥厚劳损。合并冠心病可以ST-T改变。
肌酐偏高吃什么
首先肌酐高吃什么药物,降低肌酐的药物主要有爱西特,此药物可以迅速降低肌酐数值,但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此疗法只能治本不能治本,只能加大体内毒素从其他途径排出的数量,从而暂时缓解肌酐高的症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肌酐高的问题。长期使用副作用大,而且一旦患者停药后,肌酐数值将会迅速上升,并且比之前肌酐值还要高。
血清肌酐高吃什么食物呢?食盐量限制:一般来说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氮质血症期患者虽然血肌酐高,并开始出现各种轻微的临床症状,但由于病理中度损伤,可视有无高血压以及浮肿情况,控制盐的摄入量,分别给予低盐或者无盐饮食。
蛋白质供应:因为改期病人出现氮质血症,肾功能不全,为了控制肾功能继续恶化,应控制蛋白摄入量,选用富含高质量的优质蛋白饮食。
维生素的摄入:肾衰竭血肌酐高病人宜选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的食物.如果肾功能不全仅有肾衰竭血肌酐高,但无少尿,无浮肿病人不禁盐和水,维持低盐饮食,如果有严重水肿,以及高血压甚至是心衰的情况应严格限制禁盐。
以上就是血清肌酐偏高吃的注意事项,所以当自己出现这样的情况后,一定要严格配合医生治疗,在家庭生活中,也要对自己的饮食加以把关,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吃一点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蔬果,这样配合着医生的治疗,一定会把血清肌酐偏高的毛病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