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煅海浮石与海浮石有什么区别

煅海浮石与海浮石有什么区别

区别不太大。

浮海石是一种由火山喷发出的岩石,主要由玻璃质构成,偶然含少量结晶质的矿物。但总的化学成分和流纹岩相似,以SiO2为主,其次为Al2O3、K2O等。一般由铝、钾、钠的硅酸盐所组成, 亦可含有氯、镁等物质。石花主要为碳酸钙,并含少量的镁、铁及酸不溶物质常附着于海滨岩礁上,为太平洋两岸很普通的品种,但群体的外形、个虫及卵室的结构等均异很大。常附着于海藻、贝壳、珊瑚岩礁上,或水螅虫小枝及多毛类的栖管上。

煅海浮石是火成岩类岩石浮石的块状物或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瘤苔虫等的骨胳。跟浮海石差不多。而且都可以制成中药。

海浮石主要消除肺热咳嗽、老痰积块、瘿瘤瘰疬等症;

煅海浮石主要起清肺火,化痰,软坚,通淋的功效。

海藻昆布汤治疗甲状腺肿瘤

【处方】海藻20克、昆布20克、生牡蛎15克、海浮石15克、黄药子15克、夏枯草15克、当归10克、炒穿山甲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木香6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化痰软坚,理气消瘿

【主治】甲状腺瘤

【加减】腺瘤疼痛者加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10克、柏子仁10克、珍珠母15克;气虚者加党参15克、炙黄芪20克;血虚者加熟地黄20克、制首乌15克;气滞者加青皮8克、枳壳10克;食欲减退者加炒鸡内金10克、焦山楂10克;并发甲亢、白细胞减少者加生黄芪30-40克、鸡血藤20克、鹿角胶15克、丹参10克、枸杞子15克。

【方解】本方夏枯草、木香疏肝理气;当归、三棱、莪术、穿山甲活血祛瘀;海藻、昆布、牡蛎、海浮石、黄药子化痰软坚消瘿,更兼辨证加减,获得良效。

海浮石的炮制方法

1.浮石《寿世保元》:“研,水飞。”《成方切用》:“去砂。”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捣碎。生用以清肺化痰为主。

2.煅浮石《药品辨义》:“火煅为粉。”《得配本草》:“煅研,水飞过用。”

3.《增广验方新编》:“煅存性。”现行,取净浮石,置适宜的容器中,用无烟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取出,放凉,捣碎。煅后质脆,易于粉碎和煎出,以软坚散结为主。

饮片性状:浮石参见“药材鉴别”项。煅浮石形如浮石,多粉状,暗灰色,质酥脆而易碎。气微,味淡。贮干燥容器内,置干燥处,防尘。

产地浙江 福建 广东

水朝阳的功效与作用 化痰软坚

水朝阳苦降辛开,降气化痰而平喘咳,消痰行水而除痞满。治寒痰咳喘,常配苏子、半夏;若属痰热者,则须配桑白皮、瓜蒌以清热化痰;若顽痰胶结,胸中满闷者,则配海浮石、海蛤壳等以化痰软坚。

海浮石临床运用

1.海蛤散

海浮石100g,蛤壳200g。以上二味,共研细粉,过60目筛,混匀,即得。本品为灰白色的粉末;味淡。功能顺气化痰,清肺平肝。用于肺虚咳嗽,气急痰粒。口服,每次9g,每日1-2次,布袋包煎。

2.消瘿顺气散

海浮石(煅)45g,海藻45g,海带45g,昆布45g,蛤粉45g,浙贝母60g,地黄 60g。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袋装12g,即得。本品为黄褐色的粉末;气微腥,味微咸。功能消瘿散结。用于肝郁结引起的项部瘿瘤,瘰疬结核,肿硬不散,年久不消。口服,每次6g,每日2次。

祛除粉刺的偏方

枝叶熏洗法

鲜樱桃枝叶、鲜桃树枝叶各五十克,鲜槐树枝叶、鲜柳树枝叶各四十克,鲜猪苦胆两至三个。将各种枝叶切碎,加水煎沸,加入猪苦胆汁,熏洗脸部。每日两至三次,每剂用猪苦胆一个。

中药内调法

材料:枇杷叶、夏枯草、桑白皮、金银花、连翘、黄芩、海浮石、生甘草。

作法:取枇杷叶、夏枯草、桑白皮各15克,金银花、连翘、黄芩各10克,海浮石50克,生甘草7克。水煎2次,药液混合,2次分服,每日1剂。 丹参100克。研为细粉,每天3次,每次3克内服。如好转可逐渐减量,每天1次,每次3克。

海浮石的功效与作用

清肺火,化老痰,软坚,通淋。治痰热喘嗽,老痰积块,瘿瘤,瘰疬,淋病,疝气,疮肿,目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用于肺热咳嗽,痰稠色黄,咯血,支气管炎,淋巴结结核。

①陶弘景:止咳。

②《本草拾遗》:主渴。

③《日华子本草》:止渴,治淋,杀野兽毒。

④《本草衍义》:水飞,治目中翳。

⑤朱震亨:清金降火,消积块,化老痰。

⑥《纲目》:消瘿瘤结核疝气,下气,消疮肿。

⑦《本草正》:消食,消热痰,解热渴热淋,止痰嗽喘急,软坚症,利水湿。

选方:

①治卒咳嗽不止:浮石二两。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饮下十丸,日三、四服。(《圣惠方》)

②治小儿天哮,一切风湿燥热,咳嗽痰喘:海浮石、飞滑石、杏仁各四钱,薄荷二钱,上为极细末。每服二钱,用百部煎汤调下。(《医学从众录》海浮石滑石散)

③治血淋,小便涩痛:黄烂浮石为末,每服二钱。生甘草煎汤调下。(《仁斋直指方》海金散)

④治石淋:浮石,使满一手,下筛,以水三升,酢一升,煮取二升,澄清服一升,不过三服。亦治嗽,淳酒煮之。(《千金方》)

⑤治小肠气,茎缩囊肿;黄烂浮石为末。每服二钱,木通、灯心、赤茯苓、麦门冬煎汤调下。(《仁斋直指方》海金散)

⑥治诸疝:海石、香附。为末,生姜汁调下。亦治心痛。(《丹溪心法》)

⑦治消渴:浮石、青黛各等分,麝香少许。上细末。每服一钱,温汤调下。(《本事方》)

通过以上介绍,对海浮石的功效与作用,也是有着一些认识,所以选择它的时候,都是要注意,不能随意的进行,尤其是对它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也都是可以搭配其他药物使用,这样对改善疾病,也是有着很好的帮助,使得疾病得到改善。

海浮石其他相关知识

夏天人们的双脚很容易出汗,气味就变得难闻起来。在美国“美丽在线”网站上,密歇根伯特斯特健康咨询中心按摩治疗专家凯西·考特为爱出脚汗的人支了一招——每天用浮石磨脚。

据美国足病学医学协会调查,在正常情况下,成年男性一天脚汗量为40毫升,女性为20毫升,天热和运动时会增加数倍。汗水和脚趾间产生的温度为细菌繁殖营造了最佳温床,臭味由此产生。尤其是男性,夏天还不得不穿袜子、套皮鞋,那种味道会让人非常不愉快。

浮石是火山岩浆凝固形成的多孔状石块,多呈圆球形或不规则的块状,多孔,表面粗糙,体轻而硬脆,因为投于水中浮而不沉,所以被称为浮石。在美国,几乎家家都有一块这样的石头,洗浴的时候用它去掉身上较厚的死皮。

考特介绍说,爱出脚汗的人,每天晚上先用温水泡脚10分钟左右,等脚底的皮肤变软后,用软毛刷(或者废弃的牙刷)将脚后跟、脚趾、趾甲缝等部位刷干净,接着用浮石打磨脚底及脚后跟的硬皮。在磨的过程中,切记动作要轻柔,如果脚上有伤口,就不要采用这种方法了。

用浮石磨完脚后,可以简单进行一个足部按摩,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这样也能减少汗腺过度分泌。如可以在手上涂上少许油,然后用双手抓捏脚底,再用同样的压力弹击脚趾。最后用清水冲净趾甲缝隙内的污垢,将脚擦干,保证没有水分残留在趾缝里,然后洒上爽身粉或者除臭剂。

考特还提醒大家,鞋子过紧会提高脚底温度,增加臭味,所以夏天最好穿大半码的鞋子。出门前喷上爽身粉或者止汗剂,可清除臭味。

海金沙的传统应用

1.海金沙配甘草:海金沙甘淡寒,清热利水通淋;甘草的功效与作用生用,性亦偏寒凉,泻火解毒,并能缓急止痛。两药合用,清热泻火、通淋止痛之力加强,用治湿热蕴结膀胱所致的各种淋证。

2.海金沙配金钱草:海金沙擅入小肠、膀胱血分,功专清二经血分之热,利尿通淋;金钱草的功效与作用清利湿热,利胆排石。两药伍用相互促进,清热利尿通淋排石之功尤著,用治尿路结石、胆道结石。

3.海金沙配浮石:海金沙性寒味甘,清热利尿,通淋排石,长于清化小肠、膀胱湿热而通利水道;海浮石咸寒,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化石通淋,长于清肃水之上源而利水道。两药伍用,清上安下,相得益彰,利尿通淋止痛之功倍增,主治砂淋、石淋小便淋漓涩痛者。

旋覆花的副作用

1.咳喘痰多,痰饮蓄结,胸膈痞满。该品苦降辛开,降气化痰而平喘咳,消痰行水而除痞满。治寒痰咳喘,常配苏子、半夏;若属痰热者,则须配桑白皮、瓜蒌以清热化痰;若顽痰胶结,胸中满闷者,则配海浮石、海蛤壳等以化痰软坚。

2.噫气,呕吐。旋覆花又善降胃气而止呕噫。治痰浊中阻,胃气上逆而噫气呕吐,胃脘痞鞕者,配代赭石、半夏、生姜等,如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此外,该品配香附等,还可治气血不和之胸胁痛,如香附旋覆花汤(《温病条辨》)。

肺热咳嗽吃什么中成药 清气化痰丸下气止咳

清气化痰丸是由黄芩,黄连,熟大黄,陈皮,香附,枳实,苏子,海浮石,栝楼子,浙贝母,青黛,法半夏,白术,茯苓,莱菔子,山楂,玄参,百部,天南星所组成。

方中以黄芩,黄连, 熟大黄泻三焦实火为主;辅以陈皮,香附,枳实,苏子降逆顺气;配海浮石,栝楼子,浙贝母,青黛化热祛痰;法半夏,茯苓,白术,天南星燥湿化痰;用莱菔子,山楂消食化痰;以玄参清热生津;百部润肺止咳,所以清气化痰丸具有清热化痰,下气止咳的功效。

去除汗毛的偏方

1、海浮石30克,丹参30克,威灵仙30克,紫草30克,水煎服1000毫升,微温用纱布擦洗多毛部位,每日一次,每次15-20分钟,坚持使用,就能起到一定效果的。而且无副作用。

2、30克生杜蛎粉,30克炉甘石,海浮石15克。冰片1克。均匀后涂于多毛处。一日两次。

3、拔除后用荤油涂(或者蟹脂),一个星期。

4、宫廷绝毛法:韭菜子50克。桑白皮30克。大蒜两头阴干,以上制为粉,和黑芝麻100克调匀。和白蜜涂之,一天早晚两次。这个是要拔毛后涂的。

5、取蚌壳烧灰研粉,和以鳖脂,毛发拔除后即涂之。

6、白砂糖1勺、木炭灰1勺。将白砂糖放在陶或瓷制的器皿中,再将炭灰混合,研成细沫,涂到需要脱毛的部位,毛发自然脱落。

7、用棉花沾点啤酒涂抹在手毛或脚毛上,这样可以将毛色染淡,让毛色变得不明显,既省钱又不怕会伤皮肤。再也不用怕自己是“毛手毛脚”了。

相关推荐

中医怎么治疗甲状腺囊肿

1、气滞型 表现发病与精神因素关,病位在肝经。除颈部肿物外伴胸胁胀痛,舌苔薄白,脉弦滑,用理气解郁法,宜用逍遥散主之。也可以用川楝子、香附、青皮、陈皮、木香、八月札、砂仁、枳壳、血余炭、地榆等进行加减。 2、血瘀型 颈部肿物出现较突然,多伴不适或疼痛,肿物质地硬,舌质紫黯,瘀点瘀斑,脉濡涩,用活血祛瘀法,宜用桃红四物汤主之。也可以用丹参、三棱、莪术、泽兰、王不留行、乳香、没药、自然铜、地鳖虫、石见穿、血竭、血余炭、地榆等进行加减。 3、痰凝型 患处不红不热,按之坚实或囊性感,舌苔薄腻,脉滑,用化痰

检查出子宫肌瘤该怎么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子宫肌瘤: 肌瘤切除术:将子宫肌瘤摘除而保留子宫的手术,主要用于40岁以下年轻妇女,希望保留生育功能者。适用于肌瘤较大。月经过多。压迫症状。因肌瘤造成不孕者。黏膜下肌瘤。子宫肌瘤生长较快但无恶变者。 子宫切除术:症状明显者,子宫肌瘤恶性变可能者,无生育要求,宜行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可选用全子宫切除或次全子宫切除,年龄较大,以全子宫切除为宜。术前须除外宫颈恶性疾病的可能性。 偏方治疗子宫肌瘤: 肝散结汤:柴胡、生牡蛎、丹参、赤芍、玄参、当归、夏枯草、海藻、昆布、海浮石、牛膝、川贝母。中医认为子

甲状腺结节金银花要怎么服用

方法 [组成]海藻、昆布各15克,海浮石12克,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土贝母各15克,金果榄10克,蚤休、三棱、莪术、没药、乳香各6克,夏枯草1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主治湿痰瘀滞,郁久化火所致的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 注意 上述含金银花的中医处方,仅适用于良性甲状腺结节,且需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若连续服用1-2个疗程无改善,需及时寻求医生帮助。

夏枯草的药用配方

1、夏枯草汤 清热解郁,祛痰软坚,主治瘰疬。夏枯草50g,香附20g,昆布20g,海藻20g,牡蛎35g,黄药子25g,射干20g,连翘20g,龙胆草15g,海浮石30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方中夏枯草清火、散结。(《孙宜林方》) 2、夏枯草散 治肝虚目珠疼痛,至夜疼痛。夏枯草30g,香附(童便浸)60g,炙甘草9g。为末,每服12g,茶水调下,每日3次。方中夏枯草清火、明目。(《张氏医通》) 3、消肿汤 治无名肿。夏枯草、玄参、天花粉各9g,山慈姑、煅牡蛎、海藻、昆布、白芥子、桔梗各6g,生甘草

止咳药哪些种类

根据药物的不同作用,化痰止咳平喘药可分为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和止咳平喘药3类。 1、温化寒痰药。药性温燥,主要用于寒痰犯肺所致的喘咳痰多、色白、质稀,口鼻气冷,或湿痰犯肺、咳嗽痰多、色白成块、舌苔白腻,以及痰湿阻滞经络所引起的关节酸痛、痰核流注、瘰疬,或痰浊上壅、蒙蔽清窍所致中风痰迷、癫痫惊狂等证。常用药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皂荚、白前、桔梗、旋覆花等。 2、清化热痰药。药性寒凉,主要用于热痰壅肺所致的痰多咳喘、痰稠色黄,或燥痰犯肺、干咳少痰、咯痰不爽,以及痰火上扰的心烦不安、痰迷心窍的中风、

诃子的副作用 用于久咳

治肺结核之干咳、痰血,用生诃子配海浮石、瓜萎皮;治慢性咽喉炎之久咳失音,则配桔梗、甘草等,方如诃子清音汤;口含生诃子一定帮助,但诃子味甚苦,和蜂蜜一起制丸含服更好。最近报道治慢性气管炎可用诃子3g,五味子9g,煮猪肺一具服食,方如补肺汤。

治疗甲状腺结节的药物哪些呢

1、左旋甲状腺素,该种药物的治疗主要的原理是甲状腺激素抑制,用甲状腺制剂压抑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对于哪些依靠促甲状腺激素的甲状腺结节进行调控,让甲状腺结节可以缩小,甚至于消退。 2、中药治疗,主要的作用便是化痰,主要的药物便是海藻、昆布、浙贝、青皮、海浮石、半夏等,当然海带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含碘丰富的食物同样可以,所以,从各个方面来看,中药治疗副作用比较的小,但是需要花费的时间点长了。 3、碘补充治疗,主要的作用便是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尤其对于缺碘导致的甲状腺结节,补碘的作用是最好的,主要的:复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3个偏方

方一: 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6克。先将上3药用小火炒3~5分钟,后用干净的白纱布包好,用白线扎牢,再打碎,然后倒入瓦罐中,加冷水1小碗,小火煎10分钟,约剩下半小碗药汁时,滤出头汁;再加水大半碗,约煎至半碗药液时,滤出二汁,弃渣。每日2次,每次半小碗,饭后饮服。 本方降气化痰、畅膈宽胸,适用于慢性气管炎。 方二: 经秋后霜打过得茄秧,在地里干枯后,茎叶呈棕色者采取500克。放入锅中,加水至将药浸过为度,煮沸1小时,收取煎液,反复煎煮3次,收取3次煎液,再熬浓缩为500毫升。每日100~150毫升,分两次

治疗甲状腺肿大的偏方哪些

气滞型甲状腺肿大:表现发病与精神因素关,病位在肝经。除颈部肿物外伴胸胁胀痛,舌苔薄白,脉弦滑,用理气解郁法,宜用逍遥散主之。治疗甲状腺肿大偏方也可以用川楝子、香附、八月札、砂仁、枳壳、血余炭、地榆等进行加减。 痰凝型甲状腺肿大:患处不红不热,按之坚实或囊性感,舌苔薄腻,脉滑,用化痰软坚法,宜用海藻玉壶汤主之。治疗甲状腺肿大也可以用夏枯草、海蛤壳、海浮石、生牡蛎、黄药子、地榆等加减治疗。 血瘀型甲状腺肿大:颈部肿物出现较突然,甲状腺肿大多伴不适或疼痛,肿物质地硬,舌质紫黯,瘀点瘀斑,脉濡涩,用活血祛

中医哪些常见的治疗乳腺疾病方法

乳腺炎:乳房胀痛肿块、发热的哺乳期患者。 药用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蒲公英30克,当归20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生地黄20克,漏芦15克,王不留行10克,路路通10克,青皮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乳腺增生:乳房疙瘩,伴经前乳房胀痛之患者。 药用海藻20克,海浮石20克,牡蛎20克,元参20克,夏枯草15克,黄芪3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香附10克。 缺乳:乳水少而质稀,乳房软而无胀感,属气血两虚的产妇。 药用当归20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熟地黄20克,黄芪60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