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增强免疫力按摩图 点揉风池穴

增强免疫力按摩图 点揉风池穴

定位:风池在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

按摩方法:两手拇指点按风池,用指端重力揉动数十次。

按摩功效: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效果,对风热感冒缓解最为有效。

秋季养肺试试穴位按摩

按压迎香穴: 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迎香穴20次即可。还可通过按压刺激足三里穴,按压小腿前外侧,每次按压5~10分钟,一天按压2~3次即可,可强身健体,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抵御风寒。

毛巾擦背: 皮肤清洗干净后,用一条湿润的长毛巾,斜着擦后背(如图所示)。适当用力,速度可快些,约2―3分钟,擦到皮肤发红微热为佳。其目的是刺激背部的定喘穴、肺俞穴、脾俞穴等强壮穴,以宽胸理气、补肾平喘止咳。

揉风池: 适用于伤风感冒、咳嗽流鼻涕者。风池穴在后颈部,发际向上一寸,左右各有一个按上去酸酸的小坑。双手抱拢头部,用拇指按揉风池穴,以出现酸胀感为佳。操作时闭目,每次1―2分钟。此法不但能止咳,还能止头痛。

感冒按什么穴位好

1、点揉风池穴

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两手拇指点住风池穴,用指头用力揉动数十次。

作用: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

2、揉大椎穴

按摩手法: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动100—200次。

作用:可起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高热不退。

3、拿肩井穴

按摩手法:肩井穴在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两手拇、食、中三指分别拿对侧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

作用:能起到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寒感冒。

4、点揉足三里穴

按摩手法: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突起的骨头名叫腓骨小头,在这个骨头突起的前下方约三个手指宽处即是足三里穴。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点住同侧足三里穴,慢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足三里穴。

作用:足三里是“强壮穴”,有疏风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感冒按摩哪里好的快

拿肩井

肩井位于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两手拇指,食指,中指分别拿捏对侧的肩井,拇指在前,食指,中指提拿,10次即可。

按摩功效:能起到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防治风寒感冒。

点揉风池

风池在颈后枕骨的下缘,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个凹陷处。两手拇指点按风池,用强力揉动数十次。

按摩功效:有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尤其适合防治风热感冒。

点揉足三里

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突起的骨头名叫腓骨小头,距离这个骨头突起的前下方约三个手指宽处就是足三里。用一只手食指,中指两只用力点住同侧足三里,缓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足三里。

按摩功效:足三里是“强壮穴”。有扶正祛邪,疏风散寒的作用,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力,防治感冒。

揉大椎

大椎位于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7颈椎棘突的下缘。将一手食指,中指用力按住大椎,慢慢揉动100-200次。

按摩功效:按揉大椎可达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目的,尤其适合于感冒后高热不退的患者。

自我按穴位防感冒

第一步,点揉风池穴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两手拇指点住风池穴,用指头用力揉动数十次。作用: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第二步,揉大椎穴按摩手法: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动100—200次。作用:可起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高热不退。第三步,拿肩井穴按摩手法:肩井穴在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两手拇、食、中三指分别拿对侧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作用:能起到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寒感冒。第四步,点揉足三里穴按摩手法: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突起的骨头名叫腓骨小头,在这个骨头突起的前下方约三个手指宽处即是足三里穴。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点住同侧足三里穴,慢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足三里穴。作用:足三里是“强壮穴”,有疏风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秋季养生先养肺 穴位按摩润肺止咳

穴位按摩养肺润肺

秋季,早晚温差大,容易感冒,大家可以进行穴位按摩,养肺润肺、增强机体免疫力,驱走燥邪、风邪。

按压迎香穴: 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迎香穴20次即可。还可通过按压刺激足三里穴,按压小腿前外侧,每次按压5~10分钟,一天按压2~3次即可,可强身健体,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抵御风寒。

毛巾擦背: 皮肤清洗干净后,用一条湿润的长毛巾,斜着擦后背(如图所示)。适当用力,速度可快些,约2―3分钟,擦到皮肤发红微热为佳。其目的是刺激背部的定喘穴、肺俞穴、脾俞穴等强壮穴,以宽胸理气、补肾平喘止咳。

揉风池: 适用于伤风感冒、咳嗽流鼻涕者。风池穴在后颈部,发际向上一寸,左右各有一个按上去酸酸的小坑。双手抱拢头部,用拇指按揉风池穴,以出现酸胀感为佳。操作时闭目,每次1―2分钟。此法不但能止咳,还能止头痛。

食疗养肺润肺

中国人爱喝粥,可以在熬粥时加点百合或者梨子、沙参、麦冬等,每次放入10~20克,能起到滋阴润肺的功效。其中,还可加点山药,中医认为,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所以健脾生津也能间接养肺润燥。老年人容易便秘,而且头发稀疏、发色偏白,在粥内加入点芝麻,可以乌发通便,护养肝肾。上述食物本身可以养肺润燥,与小米粥混合,可促进食欲,调养身体,补充身体所需水分,更好达到养阴柔润功效。

穴位按摩及食疗都是不错的养肺润肺方法,为了能够健康度秋季,不妨试试上述养生方法吧!

增强免疫力按摩图 揉大椎穴

定位: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

按摩方法:将一手食指,中指用力按在大椎,揉动100-200次。

按摩功效: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效果,尤其适合治疗感冒后高热不退现象。

按摩可预防感冒

搓手掌

取坐位或站位,两手掌相对迅速搓动,搓到发热而止。经常这样搓手,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预防感冒。

点压迎香穴

先用两手中指擦鼻的两侧数十次。然后用中指尖点迎香穴,即鼻翼两旁的凹陷处。先用力点住迎香穴,使之有酸胀感,再慢慢揉动该穴数十次。点后有鼻子通气畅快的感觉。

揉大椎穴

用一手食、中两指,按住大椎穴。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力按住后揉动100~200次。在按揉过程中,可用两手交替揉。

按足三里穴

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点住同侧足三里穴。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突起的骨头名叫腓骨小头,在这个骨头突起的前下方约三个手指宽处即是足三里穴。先用力点住该穴,使之有较重的酸胀反应,然后用指慢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足三里穴。

点揉风池穴

用两手中指点住风池穴,其他手指可挟住中指助力。风池穴在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先用力点住风池穴,使之有较重的酸胀感,然后用指头揉动数十次。

治疗近视的按摩手法

热毛巾热敷眼部,同时按摩:

1.按摩风池穴 风池穴:孩子坐位,家长以大拇指和食指点揉风池穴 1 分钟。然后拿捏颈椎两侧 风池穴 的肌肉组织,从上往下反复操作 10~15 次。 定位此穴道的时候应该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俯卧、 俯伏的取穴姿势, 以方便施者准确取穴并能 顺利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

2.按摩翳风穴 翳风穴:孩子仰卧位,家长以中按揉翳风穴 1 分钟 翳风穴 定位此穴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或者仰卧的取穴姿势, 翳风穴位于头部侧面, 耳朵下方耳垂后 遮住之处

3.按摩耳廓 耳廓:孩子坐位,家长以双手拇、食两指,轻轻揉按患儿的耳廓,以发热发红为耳廓 度。

4.双手拇、食两指,轻轻按压孩子耳垂、耳朵内侧小突起各 1 分钟。 耳垂、耳朵内侧小突起 耳垂

帮助改善孕期眩晕的按摩

按摩选穴: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步骤

步骤一:孕妇将双脚泡入热水中保持10分钟,擦干后,按摩者将双手拇指叠放于拇趾根部,按摩3分钟。然后用相同的手法按摩其他脚趾的根部以及足背部的第4趾与小趾交界处后方。时间各为3分钟。按摩后,按摩者轻柔拍打孕妇足部1分钟。

步骤二:如果孕妇仍感不适,可进行步骤二的按摩。按摩者双手的拇指和示指、中指指面相对置于两侧风池穴上,相对施力按揉风池穴1分钟,并沿着颈部两侧轻柔按摩到两侧肩膀,时间3分钟。最后,按摩者用双手拇指与中指轻揉两侧的横突处约3分钟。

穴位按摩预防感冒

揉大椎穴

预防感冒的按摩法,可以通过揉大椎穴。按摩手法: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动100—200次。

作用:可起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高热不退。

点揉风池穴

通过点揉风池穴的方法也可以达到预防感冒的作用。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两手拇指点住风池穴,用指头用力揉动数十次。

作用: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

点揉足三里穴

按摩手法: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突起的骨头名叫腓骨小头,在这个骨头突起的前下方约三个手指宽处即是足三里穴。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点住同侧足三里穴,慢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足三里穴。

作用:足三里是“强壮穴”,有疏风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拿肩井穴

按摩手法:肩井穴在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两手拇、食、中三指分别拿对侧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

慢性支气管炎如何进行按摩治疗

目前临床上无治疗慢性气管炎的特效药;自我按摩可缓解症状,提高免疫力,控制复发率。具体的治疗手法如下。(1)擦胸骨: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大鱼际紧贴胸骨柄,上下来回擦动,约2分钟。(2)擦侧头,揉风池、揉颈肌:取坐位,二、三、四、五指半弯曲成弓状,从太阳穴至风池穴,用四肢的指腹用力擦侧头,来回20余次后,在风池和颈后肌群揉捻,约2分钟。(3)按揉梁门、气海、关元:取坐位或仰卧位,用掌根分别在梁门、气海、关元穴揉动,每穴1分钟,以有热感为宜。(4)揉肺俞、肾俞:取坐位,闭目宁神,用双手中指,揉捻两侧肺俞约2分钟;然后,双手放于腰部,用双拇指点揉两侧肾俞穴约2分钟。(5)拿合谷、曲池:用一手拇、示二指分别拿捏另一手的曲池、合谷穴,各2分钟。

感冒按摩改善

第一步,点揉风池穴

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两手拇指点住风池穴,用指头用力揉动数十次。

作用: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

第二步,揉大椎穴

按摩手法: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动100至200次。

作用:可起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高热不退。

第三步,拿肩井穴

按摩手法:肩井穴在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两手拇、食、中三指分别拿对侧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

作用:能起到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寒感冒。

第四步,点揉足三里穴

按摩手法: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凸起的骨头名叫腓骨小头,在这个骨头凸起的前下方约三个手指宽处即是足三里穴。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点住同侧足三里穴,慢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足三里穴。

作用:足三里是“强壮穴”,有疏风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调节肌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以上自我按摩法可每天做一遍,感冒流行时或自觉有感冒症状时,可加做一遍,就能起到防治感冒的目的。

相关推荐

快速止咳小妙招按摩风池

风池适用于伤风感冒、咳嗽流鼻涕者。 位置:风池穴在后颈部,发际向上一寸,左右各有一个按上去酸酸的小坑。双手抱拢头部,用拇指按风池穴,以出现酸胀感为佳。 按摩方法:操作时闭目,每次1~2分钟。此法不但能止咳,还能止头痛。

小儿荨麻疹推拿手法 风池

定位: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推拿手法:将拇指,食指相对,用指腹风池2-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亚健康请试试推拿

这里介绍几种简单的用于治疗亚健康的推拿手法: 拿头顶按颞部(太阳)、视神经交叉(风池),摩面、梳头数次。 拿颈项(肩井)脑为元神之府,颈项上承头面,下续躯干,活动多而易劳损,头面颈项按摩具有祛风通络,宁神开窍的作用。 滚脊柱(督脉)按夹脊(膀胱经线),重腰骶部(肾俞、命门、腰阳关、腰俞)——督脉主一身之阳,夹脊属太阳膀胱经,腰为肾之府,肾藏先天之精,故腰背部保健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防衰老的作用。 擦胸腹顺时或逆时针方向摩腹,胃脘,摩脐,天枢,摩丹田——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尤其是腹部推拿

增高按摩穴位在哪里

穴位按摩是一种通过中医推拿和穴位按摩手法,刺激身体相应穴位,激发“生长因子”的分泌,有效调节和增强脏腑功能,激发内脏活力,促进饮食及睡眠等,改善肌肉和骨骼系统的营养,加速生长的方法。 头颈部增高穴位:印堂、上星、百会、率骨、风池、大椎。 胸腹部增高穴位:膻中、中脘、气海。 腿部的增高穴位:风市、血海、膝眼、足三里、委中、承山、悬钟、三阴交、解溪、侠溪、涌泉。 怎样取穴:取穴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增高的效果。因此一定要参照穴位以及穴位具体位置的文字说明,在自己的身上反复的查找穴位,找好感觉,以确定穴位的准确位置

增高穴位按摩的方法

1、脑垂体穴 位置:脚底拇趾第二跖骨体正中,即拇趾指腹的中央(2-26)。 操作手法: 轻手法:以拇指指端按法施力按(2-27)。 重手法:以食指指尖关节按法顶施力、定深按(2-28)。 2、率谷穴 位置: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处 方法:两手拇指按在两率谷穴上,按压约36秒,也可以心里默数36下。然后不松劲,接着按顺时针方向9次,逆时针方向9次,再重复一遍,共36次。以下所有穴位都用此方法进行按、。 3、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 方法:先用两手中指摸到两耳尖,然

能治疗脱发的经络按摩穴位有哪几个

风府穴 采用法,以拇指指端,沿顺时针旋转5次,力度适中,在时应向上用力,才能见效,法、着力较小,刺激性强,而配法可刚中带柔,取长补短。以患者觉酸胀、不感痛为准。 百会穴 百脉交会穴,可通畅百脉,调和气血,扩张局部血管,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采用按法,以拇指作用于百会穴,力度适中,以患者不觉晕为宜,用力时不是用指力,而是呼气、沉肩、肩发力于臂而贯于指。 太阳穴 较敏感,采用法,力度为轻缓,以中指指端太阳穴,由轻至重后轻,旋转动5次,动作持续,着力深透。此法可祛散风寒,解除头脑

感冒穴位按摩怎么做

感冒穴位按摩法是怎样的 搓迎香穴缓解鼻塞流涕。该穴位于人体鼻翼外缘中旁,鼻唇沟中间。用两手的食指分别按住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并且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各搓摩50次,有酸胀感且向额面部放射为宜。 作用:能够起到祛风寒,通鼻窍的作用,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鼻塞、流涕等症状。 大椎穴缓解发热。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动100—200次。 作用:能够起到降温退热的作用,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高热不退的病症。 按摩尺泽穴缓解咳嗽。该穴位于人体肘

按什么穴位对血管好

1、按什么穴位对血管好 按风池穴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穴位,有聪耳明目、健脑安神的作用。这个穴位平后发际,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的凹陷之间。这个穴位可以用按法或擦法按摩,先双手十指交叉,然后竖起双拇指,将手置于脑后,两个拇指指端用力风池穴,注意向上方用力,对着自己的前额部用力,会有明显的酸胀感;然后双拇指放平,用指腹上下擦动,擦的速度要快,使穴位处有微微发热感。 摩擦膻中穴可活血 胸部的活血要穴是膻中穴,膻中穴主治一切气分之病,跟心肺功能有密切的关系。这个穴位在身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男子平

按摩小手法保健防感冒

一、搓手 掌取坐位或站位,两手掌相对迅速搓动,搓到发热而止。 二、擦脸 用搓热的两手掌,擦两侧面部,先上下擦,再旋转擦,各数十次,使脸部发热而止。 三、擦迎香穴 先用两手中指擦鼻的两侧数十次。然后用中指尖迎香穴,即鼻翼两旁的凹陷处。先用力住该穴,使之有酸胀感,再慢慢动该穴数十次。后有鼻子通气畅快的感觉。 四、擦颈 用两手掌擦颈部两侧,主要以手指的掌面着力,向后擦动要快,向前擦动要较慢而用力,来回擦动数十次,使皮肤发热而止。 五、大椎穴 用一手食、中两指,按住大椎穴。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

按摩穴位能促进身高

按摩哪些穴位可以增高 头颈部增高穴位:印堂、上星、百会、率骨、风池、大椎。 胸腹部增高穴位:膻中、中脘、气海。 腿部的增高穴位:风市、血海、膝眼、足三里、委中、承山、悬钟、三阴交、解溪、侠溪、涌泉。 以上这些身体不同部位的穴位都有助于孩子长高的,那么到底这样按摩呢?一起看看下文的介绍吧。 怎么按摩穴位可以增高 1、按印堂穴 位置:两眉毛连线中。 方法:右手拇指用力按压约9秒,也可以心里默默地数9下。然后不松劲,接着按顺时针方向9次,逆时针方向9次,再按照顺时针方向9次,逆时针方向9次,一共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