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人健康长寿需要注意的

老人健康长寿需要注意的

1、膳食热能不高,有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动物脂肪少,无机盐、微量元素(包括维生素)充裕,满足人体需要。营养素的合理是因他们平衡膳食。老人们的膳食结构的特点是:多量的奶、适量的禽、鱼、瘦肉,少量的蛋、肝等。主食定量,有粗粮、杂粮。还有大量新鲜蔬菜、水果,此外还常吃一些坚果、菌藻类等。

2、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3-5餐有规律。按时定量进餐。饮食有节、食量得当,不过饥过饱,每餐七、八分饱,忌狼吞虎咽、暴饮暴食。不挑食、不偏食,都是少盐、少糖、少脂肪,多为清淡食物。

3、精心调制、烹调,各种食物有粗有细,荤素搭配,饮食柔软易消化吸收。

4、在各长寿之乡还有许多养生名言及有益民谣:如“早饭要好、午饭要饱、晚饭要少”,“多吃蔬菜少吃肉、粗米淡饭能长寿”,“夜饭少一口、能活99”。“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萝卜保平安”等。

“趣味”老人健康长寿

最新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老人拥有的“趣味”越多,其生活质量越高,越有助于健康长寿。

情趣。良好的心态是健康的基础,老人应做到心境开朗,少私寡欲,顺其自然,把自己的余热和兴趣融入稳定和谐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去。

乐趣。老年人应学会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如琴棋书画、结交朋友、参加体育运动、种花养鸟、垂钓收藏等,使生活更充实。

童趣。把天真活泼的童趣引入老年生活中,保持一种孩子般的心理状态,对老年人来讲是一种福气。人的一生,不顺心的事或想不开的事难以避免,但只要会自我调节,像孩子那样无忧无虑,保持童心,便是一种健康的气质。

老人健康长寿的心理秘诀

1.合理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杂粮。研究世界长寿地区居民食谱具有鲜明的特点,按照现代营养学的解释是:他们的膳食科学合理,主要摄入的是大量蔬菜水果,并以粗粮谷物为主食,食谱杂而广。

2. 科学的运动:劳动一生,运动一生。研究表明,每天坚持做科学的有氧运动是健康长寿的关键。日本冲绳人几乎都是农夫和渔夫,每天做大量的户外劳动,耕种农作物、出海打鱼,不经意间就做了大量的运动。亚平宁半岛上的凯姆波帝迈勒人则是通过收割农作物和伐木等运动保证自己获得足够的运动量。中国广西的巴马四面环绕大山,这里的人每天要翻山越岭去耕作庄稼,每天劳作至少8个小时,能够保证充足的有氧运动。

3. 平和的心态:乐观的生活态度及充满爱心。美国科学家公布了一项长达三年的科学研究结果,他们对700名100岁以上的健康寿星的研究解开了他们长寿的秘密:性格开朗,很少发愁,基本不发火,一辈子心平气和。

4. 优越的自然环境:负氧离子含量高,抗氧化能力强。科学家研究后得出结论: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使人的寿命增加10~20年。葱郁的草木、良好的气候、清新的空气、充足的氧气、无污染的水源、向阳通风的居所等都是长寿的因素。再观长寿老人们的居所,人野相近,心远地偏,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让人与居所相忘于自然,实现居所与山水的和谐共生,生命在如此的浸润中更加鲜活持久。

长命百岁的关键在哪里呢

心理素质很重要

一个人的寿命取决于多种因素,而自身素质是极其重要。没有人能够毫无坎坷地走完一生,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些不同的遭遇,甚至是极大的磨难。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打击,如何正确对待是影响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人调查了6个百岁以上的老寿星,他们的生活中,无不承受过巨大的打击。神木县大柳塔镇乌兰色太村102岁的张腊女老人,32岁时丈夫不幸病故,大女儿63岁遇车祸身亡,对于这样的不幸,张腊女凭着乐观的精神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抵抗了各方面的精神压力,以至长寿。调查中,不少老人都谈到,长寿最重要的是心胸开阔,性情乐观。6个百岁老寿星中,或开朗乐观,或性格温和、为人厚道,不在小事上计较,因此极少在家事、外事上引发矛盾,生活安稳,自然长寿。

常食五谷杂粮好

6个老寿星有5个住在偏僻贫困的山区,那里自然条件差,生活水平低,按照常人的理论,贫困是与健康长寿无缘的,但为什么长寿老人多住在贫困地区呢?这是由于艰苦的自然环境使得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客观上形成以素菜和杂粮为主的生活习惯,而这正是长寿的重要条件。1998年四川省的一项调查表明,379名百岁老人长寿秘诀中有一条是“食物以杂粮为主”,多吃植物油,多吃蔬菜、薯类、豆类等食物,对促进免疫功能,抗动脉硬化、保持人体酸碱平衡,防止结肠病变的发生等都有益处,而对于动物油肉则要少量食用。

劳动工作不可少

有事业心的人都是勤奋的。工作上的事业心靠勤奋,一个家庭的建设也要靠勤奋,一个人的健康长寿,离不开勤奋的工作。据一些专家研究表明,生活忙碌紧张的名人们,寿命比普通人高出29%。忙忙碌碌的人往往是最快活的人,因为他们觉得工作中有着无穷的乐趣。“懒惰催人老,勤奋得高寿。”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的高低与劳动、锻炼密切相关,人体的新陈代谢愈旺盛,生命力就愈强,因此,勤奋的人,肯于思索、动脑筋的人,往往是健康长寿者。

和睦家庭不烦恼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是家庭的一个成员,一个人能否健康长寿,与生活的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到老年,由于退休、儿女结婚另过等多种原因,性格难免古怪,看问题固执己见,易发脾气。做儿女的应多理解父母,经常与之聊天宽心、出门散步,使老人享受到家庭的天伦之乐与社会的温暖,这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许多事实证明,由于社会生活的独立性增加,家庭内部由血缘建立起来的代际关系、亲情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与老人共同生活,或者经常携带儿女回家看望老人,使老人感到物质上有依靠,生活上有关照,精神上有寄托,这种亲情关系能促成老人心理、生理、精神上的愉悦、幸福和满足感,是老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百岁老人健康长寿秘诀

运动最有效

没有一个健康老人懒惰,要么爱劳动,要么爱运动,这正好应了英国一句谚语:没有一个长寿者是懒汉。每天进行锻炼不仅能保护骨骼和心脏,还能锻炼自己的平衡能力,进而降低老年人因为摔倒而导致的死亡风险。从已知的医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有能力做运动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长寿之道。

最好的运动是步行。如果5分钟内不能走上1/4英里(约0.4公里),3年之内死亡的风险将会比健步如飞者高出30%。所以,从现在开始锻炼吧。每周至少走3次,每次30分钟,走到让自己出汗的程度就可以了。

保持好心情

健康老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五花八门,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活到100岁的老人都心胸开阔、性格随和、心地善良,没有一个健康老人是心胸狭隘、脾气暴躁、鼠肚鸡肠、钻牛角尖的。

为什么呢?因为心胸狭隘、脾气暴躁对健康尤为不利,这类人要么容易得癌症,要么容易得心血管病。实验结果也证实,一个健康的人在心情快乐时,血压下降20毫米汞柱,脉搏每分钟也减少8次左右。台湾地区一位101岁老人的长寿格言是:“大笑一次年轻一天,大怒一次短寿一年。”

食物少加工

烹饪食物时尽量保持它们的原貌——— 从地里摘来什么样,吃的时候就尽量保持什么样,少加工。这样可以避免食物中天然的植物素和微量营养物流失,让身体更自然地进行新陈代谢。那些长寿老人没有一个经常吃山珍海味或特别精细的食物,都是粗茶淡饭,五谷杂粮,什么都吃,但适可而止,吃饭七八分饱即可。

每天晒太阳

我国60岁以上老人六成患骨质疏松症,近年来骨质疏松症呈现逐年早发的趋势,40岁以后的人群都可能涉及到这种疾病。主要是因为人们呆在室内的机会增多,户外活动少了,晒太阳少了。每天花15分钟晒晒太阳,或者补充1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可以帮助补钙,补充钙和镁可以避免便秘,还能帮你在运动的过程中强健骨骼。

睡足7小时

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加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帮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大约有半数的成年人存在睡眠障碍,他们以后或许要为此付出寿命减少的代价。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提高睡眠质量,比如睡前15分钟把卧室的灯光调暗一些,帮助促进睡眠。

生活有目标

人生要有一个目标,无论是家庭方面、工作方面还是人际交往方面。它能让人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乐趣,让人感到活得充实。这也许是人需要长寿的最单纯的理由。

反复呕吐会引起怎么疾病

患胃癌和食道癌,就你的描述来讲,已行化疗,考虑是晚期,目前治疗只是延长患者性命啦,建议继续化疗,辅以中药抗癌药物调理,中药可以用华蟾素等,如果有吞咽困难时,可以放支架解决进食问题,祝老人健康长寿医生询问:

​七小事助老人健康长寿

按时休息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感觉累了才去休息,其实,这时休息已为时过晚。因为,当人感到累的时候,疲乏已到相当程度,这时休息需要较多的时间才能消除疲劳。过度的疲劳为疾病留下了隐患。而工作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会,注意劳逸结合,不仅会很快消除疲乏感,还能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人体的阴阳气血也可以得到调整平衡。

按时锻炼

我国近年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骨质增生等老年病已呈年轻化趋势,即青壮年患者日益增多,青年脂肪肝患者的增加更是惊人,这些都与他们不锻炼、吃得过多和喝酒过多有关。所以,青年人应该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每天按时锻炼,养成习惯,对健康大有裨益

按时喝水

口渴,提示体内缺水已颇严重,这时再补充它为时过晚。据调查研究,有经常饮水习惯的人,患便秘、尿路结石者明显减少于不常饮水的人。而且,还对心肌梗死和中风等严重疾病有预防作用。因此,老年人、动脉硬化、高血脂、血液黏稠、冠心病和中风病人,以及对水相对需要较多的孕产妇、青少年和婴儿,更应该养成经常饮水的习惯。

按时体检

每年的健康查体中,经常发现相当多的严重疾病患者,如肝炎、肺结核、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其实,许多疾病光靠自我感觉是很难早发现的,只有定期去医院进行健康检查,才能早期发现,从而早期治疗。所以,要定期去医院体检。

按时如厕

很多人都是当便意明显时才去厕所,甚至有便不解。这样做对健康极为不利,大小便在体内停留过久,容易引起便秘或膀胱过度充盈而受到损害,甚至也可能引起粪便和尿内的有毒物质被人体重吸收,导致“自家中毒”。因此,应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尤以晨间为好。定时解大便可防治便秘,并可减少大肠癌的发病机会,对痔疮病人也有益处。

按时睡觉

不少人不困不睡觉,误以为困倦是应该睡觉的信号,事实上困倦是大脑相当疲劳的表现,不应该等到这时再去睡觉。养成按时就寝的好习惯,不仅可以保护大脑,还容易入睡,并能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失眠。

按时吃饭

生活中有一些人不是按时就餐,而是不饿不吃饭。这种做法容易损害胃,也会削弱人体的抗病能力。因为食物在胃内仅停留四至五小时,人感到饥饿时,胃早已排空,胃黏膜此时会对胃液进行“自我消化”,容易引起胃炎和消化性溃疡。

老人长寿要素分析

1、发现文化程度和户籍关系对健康长寿无明显的影响。

2、职业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通过对农民、工人、科技人员、公务员、自由职业、无业人员和其他人员7 个职业分析,结果表明,家居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90 岁老年人所占比例最高。从事的职业对健康长寿有明显的影响, 这可能和居住农村环境等相关。农村饮用水和空气少受污染, 人到老年仍从事农业和家务劳动, 有自由的活动空间有关。

3、配偶状况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600 名老人中, 配偶健在的367 人 ; 其中男性261 人 ; 女性106 人, 占3817%。男性配偶健在人数高于女性。配偶健在是健康长寿的要素之一。

4、 生活经济来源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调查的596 名老人中, 其经济来源由社会提供的( 包括离退休金、社会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 410 人; 由子女提供的140 人; 靠个人农业劳动收入的41 人 ; 靠个人积蓄的5 人 。可靠的经济来源是健康长寿的保障。

5、参加社会活动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调查的75 岁以上的老人中, 有15%仍在从事社会兼职和其他社会活动, 其中社会兼职的有20 人 , 从事社会其他活动的59人。90 岁以上的老人有2 人。参加社会活动虽不是健康长寿的主要要素, 但可以提高老年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增强身心健康。调查证明75 周岁以上老年人还是有能力参加社会活动。

6、 医疗保障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调查的600 名老人中, 有492 人由社会提供不同形式的医疗保障; 个人自费的106 人; 无医疗保障个人也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2 人。多数老年人有社会医疗保障, 这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重要要素。

7、身高体重对健康长寿影响 根据464 名接受调查老人测得的BMI,多数老人不胖不瘦, 因此, 控制体重是健康长寿的重要要素。调查人群身高各年龄组无明显差异近半数身高在1.55-1.6米。女性平均身高低于男性,说明可能身高低寿命长。

8、控制血压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所调查的599 名老人中, 86%的老年人运用不同方法将血压控制在正常和基本正常范围内, 因此, 控制血压特别是控制收缩压是健康长寿的重要要素。

9、老年性疾病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所调查的600 名老人中,患冠心病的101 人; 患脑梗塞的18 人; 患高血压的376 人; 患糖尿病65 人; 患高血脂症、运动障碍、高尿酸症和痛风、消化系统溃疡37 人。一人同时患有慢性疾病平均为11 种。定期健康检查、发现疾病进行正规治疗, 是健康长寿的重要要素。

在所调查的589 名老人中、患恶性肿瘤的15 人, 男性高于女性。其中一名胃癌患者年龄在90 岁以上。

10、 生活自理能力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599 名受调者中,生活能完全自理的491 人, 部分自理的84 人, 不能自理的19 人, 完全不能自理的5人。生活能自理是健康长寿重要要素。

11、 起居作息习惯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585 个受调者中,晚9 时前就寝的417 人, 晚10 时前就寝的123人, 晚11 时后就寝的5 人。90 岁以上年龄组在晚10 时前都能就寝; 睡眠时间多在7~ 8 小时以上。在596 名受调人者中, 4 时前起床的48 人, 5 时前起床的209 人 , 7 时前起床的310人, 8 时前起床的29 人。593 个受调者, 有393 人有午睡习惯, 午睡在1 小时内的280 人; 600 名受调者中38 人有睡回头觉的习惯。足够的睡眠和有规律的起居作息习惯是健康长寿的要素之一。

12、 个人爱好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454 名受调者中, 爱好书画的57 人, 占121 6%; 养花木73 人; 棋牌55 人; 家务260 人。有爱好的占受调人数的98%。摄影、养鸟也受老年人喜爱, 但所占比例很小。老年人有自己的爱好也是健康长寿的要素。

13、 坚持体育锻炼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587 名受调者中,坚持锻炼的357 人, 其中290 人采用步行方式,每次步行时间, 小于30 分钟的104 人, 30 分钟至小于2 小时的170 人; 采用爬山方式的有21人, 每次爬山时间为1 小时的占52%; 采用拳剑方式的40 人, 占1112%, 每次拳剑在30 分钟至1 小时的占32%。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健康长寿也有一定的影响。

14、吸烟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600 个受调者中, 88% 不吸烟。有吸烟习惯的70 人, 占11%; 其中男性58 人, 女性12 人, 吸烟者中每天吸烟5 支19 人; 6~10 支的31 人。不吸烟或少吸烟者占96%。不吸烟或少吸烟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重要要素。

15、 饮酒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600 个受调者中, 有饮酒习惯的127 人; 其中男性104 人, 女性23 人。90 岁以上老人中4 人有饮酒习惯, 其中男性3 人, 女性1人。饮酒数量, 据122 人统计: 每天 2 两的85 人, 占69%; 其中男性67 人, 女性18 人; 3~ 5 两的31 人, 占25%, 其中男性28 人, 女性3 人; 6~ 9 两的4 人( 男性) , 1 斤的2 人( 男性) , 两者相加占419%, 随年龄增长饮酒人的比例降低。饮酒品种, 据118 人统计, 饮白酒的56 人, 其中男性50 人, 女性6 人。饮用黄酒、葡萄酒、其他酒的62 人, 其中男性49 人,女性13 人。从以上结果看, 适量饮酒不影响健康长寿。

16、 饮食习惯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600 名受调者中, 每天食用蔬菜的588 人, 占98%; 每天食用豆制品的469人, 占78%; 每天食用鱼类的459 人, 占76%; 每天食用蛋类的326 人, 占54%; 每天食用肉类的431 人, 占71%; 每天食用奶类的203 人, 占33% 。有60 人不吃肉类, 占10%, 其中男性21 人, 女性39 人。不吃荤只吃素的12 人, 占2%, 其中女性10 人, 男性2 人。在598名受调者中, 口味偏淡的297 人, 占49%; 口味偏咸的,141 人, 占23%; 喜甜食的49 人, 占81%, 无所谓的111 人, 占18%。90 岁以上组48%的人, 口味偏淡。在568 名受调者中, 饮用绿茶的197 人, 占34%; 饮用咖啡的12 人, 占2%; 饮用白开水的356 人, 占62%; 饮用饮料的2 人; 饮用红茶的1 人。副食荤素结合, 以素为主,口味偏淡少食甜品, 喝绿茶、饮白开白、不饮有添加剂的饮料, 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关键要素。

17、 居住环境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599 个受调者中, 居家养老的544 人, 占90%; 夫妻同住的299 人, 占49%; 与子女同住的122 人, 占20%, 独居的123 人,占20%; 住养老院的55 人, 占9%。夫妻同住和与子女同住比例最高, 身边有老伴、和子女相伴有益于健康长寿, 对于独居者, 需予以重视照顾。

18、心理状态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580 个受调者中, 性格开朗的292 人, 占50%, 喜欢和朋友一起活动的183人, 占31%。这两部分老人性格开朗、善交朋友, 占81%。在600 个受调者中, 喜欢交流思想的219 人, 占36%; 喜欢独立思者的381 人, 占63%。喜欢独立思者的高于喜欢交流思想的。在563 个受调者中, 离退体后有失落感的47 人, 占8%; 无失落感的516 人, 占91%;在563 个受调者中, 对社会变革感到适应的331 人, 占58%; 基本适应的210 人, 占37%; 不适应的22 人, 占3% 。性格开朗、善于思考、具有心理调节、把握心理平衡是健康长寿的重要要素。

19、 父母是否健在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580 个受调者中,有75%的老人的父亲、68% 的母亲于75 岁以前亡故, 只有1 人的父亲、9 人的母亲健在。父母是否健在, 对健康长寿基本不产生影响。

20、 口腔保健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564 个受调者中, 还有牙齿的443 人, 占78%, 现有牙齿20 颗的118 人, 占20%; 15~ 19 颗的67 人, 占11% ; 10~ 14 颗的103 人,占18%; 9 颗的155 人, 占27%。随年龄增长现有牙齿减少。在所调查的564 人中, 装有假牙的289 人, 占51%, 其中全部假牙的121人, 占21%; 镶假牙10 颗的82 人, 镶假牙 9 颗的86人, 共168 人, 占29%。加强口腔保健, 对缺失牙随时镶补也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要素。

人类的生物寿命可以活到120 岁, 由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的期望寿命有很大差异。研究对老人从文化程度、户籍所在地等8 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中找出了社会保障、养生条件、健康保健、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心理状态等6 个方面24 个关键要素。当今我国社会安定, 经济繁荣, 为老年人健康长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为了贯彻执行国家老龄工作的方针,促进老年人健康养生, 特提出如下建议。根据老年人居家养老为主的特点, 创建老年人社区保健模式。本次调查的599 个老人中, 居家养老的544 人, 占90. 8%, 其中123 人为独居老人, 以居家养老为主。从卫生工作角度, 如何进行老年人健康教育、加强老年人健康保健、老年人应急医疗救护等, 急需创建一个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行之有效的保健模式; 从老年事业角度, 根据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特点, 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 开设养老院,安全援助, 精神慰藉服务, 满足文化体育生活需求, 特别是随时解决独居老人的各种困难显得十分重要。普及老年营养学知识, 引导老年人合理饮食。本次调查发现老年人慢性疾病以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为多, 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和饮食相关。当前在社会宣传中对上述疾病以控制脂肪、蛋白质的宣传为多。本次调查发现受调人群对豆制品、鱼类、蛋类、肉类、奶类的摄入量较低, 在所调查的541 个老人中, 食用奶类的只有203 人, 占37%; 25%不吃蛋; 12%不吃肉, 每天食用肉类50 克的占63%。对蛋白质、钙、矿物质摄入不足, 可能会带来其他疾病。因此, 在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时, 要把平衡膳食作为重要内容, 开展老年人合理膳食科普宣传。

开展老年文体活动, 增强体质, 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本项研究对老年人个人爱好和体育锻炼方式进行了专项访问, 老年人喜欢书画、摄影、养花木、棋牌, 但所占比例很小, 57% 的老人在家做家务。坚持体育锻炼的只占60%。开展老年人文体活动, 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 使老年人身心舒展精力充沛, 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同时可以大量节省医疗费用支出。

关心老年人政治生活, 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思想工作,为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创造条件。采取干预措施,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吸烟有害, 酗酒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突发。老年事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 关系到国家的经济能否持续发展, 老年人健康保健是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卫生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特别是在农村如何开展老年人健康保健工作更显重要。在当前大好形势下, 由政府综合部门牵头、组织人员选择区域进行试点、创建老年人健康保健模式, 己迫在眉睫。

老人健康长寿应该怎么做

1、勤学习

老年人平时的时候多看看报纸,看电视或者听收音广播了解一些社会实事,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一些新的知识,也可以种种花、养养宠物来使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每当学到一点新的知识后,总觉得有一种快感与成就感。

2、勤用脑

人体出现衰老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脑功能在衰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多开动脑筋,多分析问题,可防止大脑迟钝,使大脑皮层的记忆神经永葆青春。

3、勤动手

老年人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精力、专长和兴趣等,应尽量参加一些劳作。这样,既可活动关节、勤快手脚、保持体力,又可老有所为,密切家庭感情。

4、勤锻炼

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良方,运动可促使全身血液循环活跃,保证大脑有足够的血液供应,有助于记忆。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可以扩大交际范围。

5、勤动嘴

嘴的一举一动都牵涉到脑。老年人多笑、多说,都可对大脑产生积极影响。以笑来说,可牵动面肌达13块之多,尤其利于开发大脑右半部的功能。

6、勤洗换

老年人活动量小,皮肤干燥,新陈代谢减弱,更要注意勤洗澡、勤换衣,以保持皮肤清洁,汗腺畅通,顺利排泄体内的废物。

以上就是老年人想健康需要勤做的六件事,尽管腿脚不方便了,体力没有以前好了,也不能偷懒哦,一定要勤做这些事情。

啥习惯助老人健康长寿

1.每口饭要嚼20次:国际内分泌大会上公布一项研究显示,咀嚼少会让人们吃下更多食物,使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翻倍,而充分咀嚼有助于消化吸收。

2.用吸管练习呼吸:每天花几分钟用嘴叼着吸管,练习深度、缓慢的呼吸,能提高肺功能和肺活量,可放缓心率,降低血压,延缓衰老。

3.做菜要少放盐:多数人每天会摄入9克食盐,超出健康标准3克,如果每顿饭少放些盐,会使患中风的几率下降13%,患心脏病的风险下降10%。

4.爱种花草:园艺劳动可以保护心血管、锻炼肌肉的柔韧性和力量等,1小时的园艺劳动相当于散步5英里(约8千米)。要是身体不适合体育锻炼或者天气不好,不妨种种花草。

5.晒太阳:专家建议,60岁以上的老人每日应服用10微克的维生素D,并晒太阳20分钟,可提高免疫力和骨骼健康。

6.把家里收拾的干净整洁: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弗里德曼博士和莱斯利·马丁博士研究发现:长寿的人多数认真尽责,把家收拾得整洁干净,因为这类人大脑中血清素含量较高,有助于调节饮食及睡眠习惯。

7.练习深蹲:运动生理学家认为,深蹲能让全身肌肉群都得到锻炼,老年人练习深蹲是预防摔倒的最佳运动。

8.经常吃香蕉:香蕉含丰富的钾,有防中风、降血压、防心脏病的效果,还有助于抵消饮食中过量盐分对身体的损害。专家建议,要想达到降血压的效果,每天需要摄入4.7克钾,正好是一根香蕉的含钾量。

9.每天吃洋葱:每天吃80克左右的洋葱,能降低患直肠癌、结肠癌、喉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其中的抗氧化成分能防止炎症反应,还可以提高免疫力。

10.咧嘴笑:美国马里兰大学神经科学与心理学教授罗伯特·普罗文认为,幽默能增加人体免疫细胞数量。捧腹大笑能让血流量增加20%,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即使假装咧嘴笑,身体也可释放出愉悦的化学物质,有助于身心健康。

11.生病时可喝酸奶:生病时,体内菌群会失调,增加感染几率,要是多喝酸奶,其中的益生菌不仅能保持肠胃健康,还可以增强免疫力。

12.每天用牙线:口腔健康状况差会减寿6.4年,并为心脏病埋下隐患。而每天用牙线清理牙齿具有预防糖尿病和认知障碍症的作用。

13.夫妻间适当拌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发现,夫妇要是强行压制怒气,早逝的可能性会增加25%,还会引发失眠、高血压、心脏病和癌症。适当的拌嘴反而能释放感情、舒解压力。

14.不要碰公厕门把手:公厕的门把手是细菌及病毒的温床,增加患病几率,英国阿伯丁大学细菌学荣誉教授休·彭宁顿建议:开公厕门时最好用指尖碰门把手下端,或是用纸巾包住手。

15.带孩子:带孩子会让人们改掉抽烟、喝酒等恶习,养成健康的生活好习惯。

有助老人健康长寿的食物

是有些食物是有利于我们老人的健康的,下面我们就给大家说说哪些食物有助于老人健康长寿吧。

1、豆腐是老人喜欢的美食

老人们普遍爱吃豆腐。他们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随息居饮食谱谓:“处处能造,贫富攸易,询素食中广大教主也,亦可入荤馔,冬月冻透者味尤美。”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异黄酮。豆腐具有益气、补虚、降低血铅浓度,保护肝脏,促使机体代谢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于健康美和智力发育。老人常吃豆腐对于血管硬化、骨质疏松等症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2、长寿老人很喜欢喝粥

从长寿老人的饮食习惯看无一不喜欢喝粥。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俩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2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上海第一百岁老人苏局仙先生,一日三餐喝大米粥,早晚喝稀粥,中午喝稍稠的粥,每顿定量为一浅碗,已形成习惯。他们说:“喝粥浑身舒坦,对身体有益。”历代医家和养生家对老人喝粥都十分推崇。《随息居饮食》说:“粥为世间第一滋补人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补脾、清肺、润下。清代养生家曹慈生说:“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计顿,亦能体强健,享大寿。”他编制了粥谱一百余种,供老年人选用,深受欢迎。

3、大白菜人人爱

大白菜,平常菜,老年人,最喜爱。白菜味道鲜美、劳素皆宜,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有一幅大白菜图,独论白菜为“菜中之王”,并赞“百菜不如白菜”。老人常说:“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闲”。可见,常吃白菜有利于祛病延年。大白菜含有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粗纤维。从药用功效说,大白菜能养胃、利肠、解酒、利便、降脂、清热、防癌等七大功效。

4、米是老人的最佳补品

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小米是谷子去皮后的颗粒状粮食,历来就有“五谷杂粮,谷子为首”的美称。体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祖国医学认为,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可见,长寿老人喜欢小米很有道理。四项长寿的“秘诀”介绍完了,让人很惊讶的是,这些“饮食佳品”都是很常见的,只不过很少有人相信进食这些常见的食品就能长寿,香型的人也很难坚持。不过,只有相信才能得到,正在为自己找寻长寿秘方的你,不妨试一试。

上面我们给大家介绍的都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食物,但是这些食物其实对于老人的健康帮助是比较明显的,我们可以从我们的饮食中加入这些食物从而达到长寿的目的的。

重阳节为什么是老人节

因为“九九”重阳与“久久”谐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因此,重阳节寓意深远,自古以来,人们就对重阳节怀有特殊的感情。

相关推荐

重阳节吃重阳糕喝什么 重阳节可以结婚吗

可以。 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在古时候用来代表老人健康、长寿,斯普哦在重阳节这一天并没有不能结婚的忌讳,想要结婚的话当然是可以结婚的。 而且重阳节的九九也有久久的谐音,代表着祝福新人天长地久,此时的天气也十分凉爽,没有沉闷的感觉,再加上重阳节也不属于法定节假日,民政局也不会放假,所以是可以结婚的。

有助于老人健康长寿的食物有哪些

1、喜欢喝粥 从饮食习惯看长寿老人无一不喜欢喝粥。 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俩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2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上海的百岁老人苏局仙先生,一日三餐喝大米粥,早晚喝稀粥,中午喝稍稠粥,每顿定量为一浅碗,已形成习惯。他们说:喝粥浑身舒坦,对身体有益。 历代医家和养生学家对老人喝粥都十分崇荐。《随息居饮食》说:粥为世间第一滋补食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补脾、清肺、润下。清代养生家曹慈山说: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计顿,亦

影响人健康长寿的因素

1、经常参加社交活动 经常与亲朋好友联络的人更长寿。在交往过程中给予他人帮助,有益长寿。如果你朋友不多,建议多参加社会组织或者志愿工作。 2、爱操心不是坏事 如果你是个爱操心的人,那或许是件好事。很多实例证明忧虑有益健康,尤其是对于男性而言。当你为某件事担忧的时候,自然会考虑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并且制订相应的预案。这时候,操心就是有益无害的。 3、不要把宠物当成最好的朋友 养宠物的确有益健康,但是宠物毕竟无法代替人与人之间的接触。研究发现,养宠物的人并不比其他人群更长寿。相反以宠物取代人际交往的人,寿命

谷雨节气养生 栽树种花调神

谷雨也就是播谷降雨,同时也是栽花种树的好时节,鲜花、绿色可以让人保持愉快的心情,也让人健康长寿。雷仕君称,谷雨可以在阳台或郊外摘花种树,保持好心情。

老人健康长寿秘诀警惕无痛性疾病

老人要当心无痛性疾病 疼痛是多种疾病的信号,它能提醒人们及时就医。但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对于疼痛的反应变得迟钝,甚至有时染上了严重的疾病也毫无疼痛。因此,老年人对无痛性疾病万不可掉以轻心。 1、无痛性血尿要当心肾癌 老年人间歇性无痛性血尿往往是恶性肿瘤的表现。一项调查显示,在一组62例老年肾癌患者中,51例有血尿,其中无痛性血尿37例,占72.5%。 2、无痛性便血当心直肠癌 有报道称,在12例老年直肠黏膜层癌患名中,有9例有便血;另一组11例大肠癌老年患者均有黏液血便。 3、无痛性阴道出血当心宫颈

老人如何养生“按时”让老人健康长寿

1、按时睡觉 不少老人不困不睡觉,误以为困倦是应该睡觉的信号,事实上困倦是大脑相当疲劳的表现,不应该等到这时再去睡觉。养成按时就寝的好习惯,不仅可以保护大脑,还容易入睡,并能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失眠。 2、按时吃饭 有的老人不按时就餐,而是不饿不吃。这种做法容易损害胃,也会削弱人体的抗病能力。因为食物在胃内仅停留四至五小时,感到饥饿时,胃早已排空,胃黏膜此时会对胃液进行“自我消化”,容易引起胃炎和消化性溃疡。 3、按时休息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感觉累了才去休息,其实,这时休息已为时过晚。因为,当人感到累的时候

老年人健康特征

1、老年人健康特征之体形特征 体型不瘦不胖,面色红润。老年人身体过胖不是健康的表现,过胖会给人体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例如,体内脂肪大量积聚,造成身体额外负担,氧消耗盘高出正常的30~40%,心脏负担加重。过瘦也不是健康的表现,过瘦的人的精力、体力都较差。并易发生低血压、头昏、乏力,甚至影响工作。不胖不瘦,体态轻盈,高血压、冠心病、内脏下垂等罹患率低,实为老人健美的体征。 2、老年人健康特征之声音情绪 语音宏亮,情绪稳定。说话声音宏亮,谈笑风生,呼吸从容不迫,应视为心肺健康的表现。情绪与健康长寿有密切关系,

男人健康长寿怎么做

加强盆底肌肉训练 可有效锻炼膀胱和阴茎功能,从而防止勃起障碍和尿失禁。 争取升职 英国一项调查发现,职位最低的公务员的死亡率是职位最高公务员的3倍。而工作中缺少控制权可能是一大原因。 每天吃苹果 50岁以上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得肠癌。英国慈善组织“抗击肠癌会”建议:每天摄入18克纤维素。1根香蕉含纤维素1.8克,1个苹果(带皮)含纤维素4克,是最方便的选择。 少用止痛药 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涉及1.6万男性的新研究发现,每日服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使高血压危险增加38%。 别让妻子工作 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医

老人健康长寿的4个注意

每天三个半小时 一是每天早上活动半小时。走走路、跑跑步,大约3公里,或者进行做操、打太极拳运动,但要因人而异,运动适量。其次是中午午睡半小时,有午睡习惯的人,冠心病死亡率可减少30%。三是晚上6时至7时,漫步行走半小时,这样可使老年人晚上睡得香,减少很多疾病。 避免两个三联征 第一是来寒流下雪后的第二天早上,“寒冷、劳累、清晨”三联征致使冠心病、猝死发病率最高。上午6点到11点,是“魔鬼时间”,这时心脏血管负担最大,清晨血液最粘稠,而起床后往往是最紧张和交感神经最兴奋的时候,血管收缩物质渐增,寒冷又加剧这

重阳节的风俗 重阳节的庆祝方式

现代人对于重阳节的庆祝方式主要是:敬老感恩。 重阳节,在现代被定为了敬老节,人们通常会在这一天做一些孝敬父母的事情,因此,现代人对于重阳节的庆贺主要体现在孝文化上,丰富了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也寄托着人们对于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