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口腔溃疡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口腔溃疡的症状有哪些
儿童发生口腔溃疡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创伤性溃疡,它多发生在颊粘膜处,比如儿童不小心自己咬伤了颊粘膜或是因龋齿的缺口擦伤了颊粘膜。创伤性溃疡为大面积红色区,中间呈黄色。另一种是目疮性溃疡,可以生在舌部、牙龈以及日腔粘膜的任何地方。目疮性溃疡为小的乳白色的溃疡点。它可能是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但是也可能与儿童的精神因素有关。比如儿童因为某些或而过度兴奋或忧虑,都会促使口疮性溃疡的发生、无论哪种口腔溃疡,儿童都会感到非常疼痛,连食物在口里咀嚼一下都很疼痛,而且一两天还好不了,有时要一面周才能恢愈。
家长应为儿童做以下工作:
1、仔细观察儿童的口腔,找到口腔溃疡的具体部位。如果溃疡在颊粘膜处,就要进一步找到造成溃疡的原因:比如看看患处附近的牙齿是否有尘锐不光滑的缺口,如果有这种缺口,就应当带儿童去医院处理好。
2、儿童口腔溃疡时,不要给儿童吃酸的、辣的或咸的食物,否则儿童的溃疡处会更痛。应当给儿童吃流食,以减轻儿童的疼痛,也有利于溃疡处的愈合。
以上就是关于小儿口腔溃疡的症状有哪些的一个介绍,希望家长朋友们可以重视每一种小儿疾病,当孩子出现疾病的时候应该要悉心的照顾,给孩子更多的关爱,这样才会使得疾病尽早的好起来,孩子才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希望大家注意。
口腔溃疡症状
口腔溃疡症状
口腔溃疡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很多人都会遇到口腔溃疡,只是有的人患病较轻,有的人病情较为严重,一般情况下,性子急躁,喝水太少,上火了,都容易出现口腔溃疡。因此,大家要首先能够认识口腔溃疡,发现它的症状,才能尽早的处理。那么,口腔溃疡症状到底有哪些呢?口腔溃疡症状一般有四种类型,分别是:轻型口疮、白塞综合症、疱疹样口疮、腺周口疮等。
口腔溃疡的症状
经常听说得了口腔溃疡很痛苦,但是究竟什么是口腔溃疡,口腔溃疡症状有哪些,很多人是一无所知,也从未有经历过,为了避免口腔溃疡缠绕大家,大家应该首先做好预防,尽早发现和治疗口腔溃疡这种病,以免被陷入痛苦和烦恼之中,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口腔溃疡症状。
1.轻型口疮:初起病变处敏感或出现针尖样大小或稍大的充血区,短期内即形成直径在2~4mm左右,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浅小溃疡,中心微凹陷,表面覆有一层淡黄色假膜,溃疡周围粘膜充血呈红晕状,其底扪之不硬,溃疡数目一般为2~3个左右,溃疡形成后有较剧烈的烧灼痛,尤以舌尖处明显,在接触有刺激性的食物时更甚,一般无全身症状。
经7~10天左右溃疡可逐渐自愈,不留瘢痕,但经长短不一的间歇期后又可复发,间歇期长者可达10~20年或更长;短者可为此起彼伏,终年不断,病人甚为痛苦。
2. 白塞综合征:亦称眼-口-生殖器三联征,本病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口腔,皮肤,生殖器及眼部损害为基本临床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还可波及关节,心血管及神经系统。
3.疱疹样口疮:亦称口炎型口疮,此型除溃疡小,数目多(可达20~30个)外,余与轻型口疮表现相似,溃疡散在,分布广泛,粘膜充血明显,有剧烈疼痛及伴有头痛,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4.腺周口疮:亦称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或巨型口疮,为各型中最严重的一型,溃疡常单个发生,2个或2个以上者少见,好发于唇内侧及口角区粘膜,亦可发生在舌腭弓,软腭等部位,初起时溃疡与轻型口疮相同,但其直径逐渐扩大至1~2cm,并向深层发展至粘膜腺,溃疡为紫红色或暗红色,边缘不规则,呈瓣状隆起,中央凹陷,状似“弹坑”,底不平,微硬,呈小结节状,溃疡周围红晕明显,局部有剧烈疼痛及可伴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等全身症状,病程常在月余以上,长者可达1年,愈合遗留瘢痕,严重者可形成组织缺损或畸形。
摆脱口腔溃疡的几个小技巧
1、适量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以便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2、多吃流体食物,细嚼慢咽。
3、刷牙小心,用软毛的牙刷全面的刷牙;经常做口腔检查,请牙科医生及时治疗坏牙、修理损坏的假牙里衬。
4、坚持写日记,观察记录哪些食物容易引发口腔溃疡,避免少吃此类食物。
5、避免吃研磨后的食物,如面包末、玉米或土豆片,停止吸烟、少喝酒,少吃酸性食物如柑橘、西红柿或坚果,少吃过辣或过咸的食物,避免吃坚硬的、太烫的食物和口香糖。
6、经常保持口腔清洁,用消毒过的发酵粉刷牙。
有关口腔溃疡这种疾病,大家不要小瞧,它同样会带给人们痛苦和危害,因此,尽早发现口腔溃疡症状,尽早到正规医院去检查和治疗,才是摆脱口腔溃疡的万全之策。当然,在生活中,也要当心不要加重了口腔溃疡的病情,尽量掌握一些小技巧。
小儿口腔溃疡的护理
宝宝生病,妈妈担心。特别是患了口腔溃疡的宝宝,因为他无法用语言去表达清楚,所以只会哭声来代替。那么你知道小儿口腔溃疡的护理方法有哪些吗?以下就是关于小儿口腔溃疡的护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儿口腔溃疡的护理
1、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损伤口腔黏膜,避免辛辣性食物和局部刺激。
2、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避免事情和着急。
3、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4、注意生活规律性和营养均衡性,养成一定排便习惯、防止便秘。
口腔溃疡症状
1.复发性阿弗他性口炎
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oralulcer,ROU)、复发性口疮,灼痛是其突出特征,顾冠以“阿弗他”名(希腊文aphthous为“灼痛”之意),外观为单个或者多个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表面覆盖灰白或黄色假膜,中央凹陷,边界清楚,周围黏膜红而微肿。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的特征,年龄不拘,发病年龄估计在10~20岁之间,女性较多。一年四季均能发生,能在10天左右自愈。
2.贝赫切特综合征
其口腔黏膜损害症状和发生规律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类似,除此之外,本病累及多系统多脏器,且有先后出现的口腔外病损症状。眼、生殖器、皮肤病损也是其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反复性生殖部位溃疡、皮肤结节性红斑、毛囊炎、葡萄膜炎。严重者可发生关节、小血管、神经、消化、呼吸、泌尿等多系统损害。
3.创伤性溃疡
创伤性溃疡其发病的主要跟机械系刺激,热冷刺激以及化学性灼伤有密切的关系。而一般的患者治愈之后都是没有复发情况发生的。但是,如果任由其发展的话,会有可能形成癌变。
儿童口腔溃疡有哪些症状
儿童口腔溃疡和大人不一样,不论是在治疗方法上还是预防口腔溃疡上都有一些区别,下面就这个疑问进行简单的说明。儿童预防口腔溃疡很重要,口腔溃疡不但会引发孩子发热、口腔破溃,而且会让孩子出现食欲不振、烦躁、睡眠不安等症状。
首先在临床表现上小儿口腔溃疡的症状与糜烂是有区别的。口腔溃疡可由全身或局部因素引起,各种溃疡虽有上皮内或上皮下,浅层或深层,急性或慢性,良性与恶性之分,但都有凹陷性;外形规则,呈圆或椭圆形;边界分明,与周围正常粘膜“经纬分明”。而口腔糜烂,临床表现为与正常粘膜表面齐平的充血和糜烂,并无凹陷,上覆渗出性假膜,形状多样,并不规则,与周围正常粘膜间界限不清。
其次,两者的病程和预后不一样。溃疡一般病程较短,一旦愈合,就“干脆利落”,浅在的和良性的溃疡愈合后都无瘢痕,但深及肌层的溃疡和恶性口腔溃疡例外。糜烂一般病程较长,反复迁延,而且愈合过程“拖泥带水”,但糜烂一般不留瘢痕。
最后两者在显微镜下的表现不一样。小儿口腔溃疡的症状为上皮连续性有中断,糜烂比较浅表而无上皮连续性的中断。当溃疡和糜烂不太典型时,鉴别就会有难度,但只要细心观察,一般来说还是可以区别的。值得提出的是,这两种病损是可以相互转化或两者同时存在。
口腔溃疡症状
1.轻型口疮
初起病变处敏感或出现针尖样大小或稍大的充血区,短期内即形成直径在2~4mm,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浅小溃疡。中心微凹陷,表面覆有一层淡黄色假膜,溃疡周围黏膜充血呈红晕状,其底扪之不硬。溃疡数目一般为2~3个。溃疡形成后有较剧烈的烧灼痛,尤以舌尖处明显。在接触有刺激性的食物时更甚。一般无全身症状。经7~10天溃疡可逐渐自愈,不留瘢痕。但间歇期后又可复发。间歇期长者可达10~20年或更长;短者可为此起彼伏,终年不断,患者甚为痛苦。
2.疱疹样口疮
亦称口炎型口疮。此型除溃疡小、数目多(可达20~30个)外,其余与轻型口疮表现相似。溃疡散在,分布广泛,黏膜充血明显。有剧烈疼痛及伴有头痛、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3.腺周口疮
亦称复发性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或巨型口疮,为各型中最严重的一型。溃疡常单个发生,2个或2个以上者少见。好发于唇内侧及口角区黏膜,亦可发生在舌腭弓、软腭等部位。初起时溃疡与轻型口疮相同,但其直径逐渐扩大至1~2cm,并向深层发展至黏膜腺。溃疡为紫红色或暗红色,边缘不规则,呈瓣状隆起,中央凹陷,状似“弹坑”。底不平、微硬、呈小结节状。溃疡周围红晕明显。局部有剧烈疼痛及可伴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等全身症状。病程常在月余以上,长者可达1 年。愈合遗留瘢痕,严重者可形成组织缺损或畸形。
4.白塞综合征
亦称眼-口-生殖器三联征。本病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口腔、皮肤、生殖器及眼部损害为基本临床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还可波及关节、心血管及神经系统。
男性较女性发病多,在口、眼、生殖器处相继或同时出现病损,有的仅在2个部位出现病损。病程可达数年或更长。口腔损害为轻型口疮或疱疹样口疮表现,亦可发生腺周口疮。眼部损害出现较晚,表现为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伴前房积脓、视网膜脉络膜炎等,重者可致失明。生殖器处病变女性在大、小阴唇及阴道,男性在龟头、阴茎或阴囊处出现数目不等的溃疡。皮肤可表现为毛囊炎、结节性红斑、痤疮等,用无菌针头刺入皮肤后的24~48小时内,常出现丘疹或脓疱。这是非特异性皮肤变态反应,有诊断价值。
口腔溃疡症状
1.轻型口疮:初起病变处敏感或出现针尖样大小或稍大的充血区,短期内即形成直径在2~4mm左右,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浅小溃疡,中心微凹陷,表面覆有一层淡黄色假膜,溃疡周围粘膜充血呈红晕状,其底扪之不硬,溃疡数目一般为2~3个左右,溃疡形成后有较剧烈的烧灼痛,尤以舌尖处明显,在接触有刺激性的食物时更甚,一般无全身症状。
经7~10天左右溃疡可逐渐自愈,不留瘢痕,但经长短不一的间歇期后又可复发,间歇期长者可达10~20年或更长;短者可为此起彼伏,终年不断,病人甚为痛苦。
2. 白塞综合征:亦称眼-口-生殖器三联征,本病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口腔,皮肤,生殖器及眼部损害为基本临床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还可波及关节,心血管及神经系统。
3.疱疹样口疮:亦称口炎型口疮,此型除溃疡小,数目多(可达20~30个)外,余与轻型口疮表现相似,溃疡散在,分布广泛,粘膜充血明显,有剧烈疼痛及伴有头痛,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4.腺周口疮:亦称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或巨型口疮,为各型中最严重的一型,溃疡常单个发生,2个或2个以上者少见,好发于唇内侧及口角区粘膜,亦可发生在舌腭弓,软腭等部位,初起时溃疡与轻型口疮相同,但其直径逐渐扩大至1~2cm,并向深层发展至粘膜腺,溃疡为紫红色或暗红色,边缘不规则,呈瓣状隆起,中央凹陷,状似“弹坑”,底不平,微硬,呈小结节状,溃疡周围红晕明显,局部有剧烈疼痛及可伴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等全身症状,病程常在月余以上,长者可达1年,愈合遗留瘢痕,严重者可形成组织缺损或畸形。
口腔溃疡的表现
其次
口腔溃疡还与遗传有关系,在临床中,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我们常常看到,父母一方或多方若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那么,他们的子女就比一般人更容易患病,也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口腔溃疡症状表现。
另外
复发性口腔溃疡症状表现发作时,常常还与一些疾病或症状有关,比如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或迁延性肝炎,结肠炎等,另外贫血,偏食,消化不良,腹泻,发热,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月经周期的改变等等。
随着一种或多种因素的活跃、交替、重叠就出现机体免疫力下降,免疫功能紊乱,也就造成了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频繁发作,导致口腔溃疡症状表现不同程度的出现。
口腔溃疡症状
1、颜色改变
正常的口腔黏膜是粉红色,如果变成白色、褐色或黑色,意味着黏膜表皮细胞发生了变化。
尤其是口腔黏膜变粗糙、变厚或呈硬结,出现口腔黏膜白斑、红斑,很可能已发生癌变。
2、溃疡不愈
口腔溃疡的病程一般不超过两周,如果烧灼感、疼痛等症状超过两周仍不见好,需警惕口腔癌的可能。
因为,口腔癌常表现为溃疡的形式,四周边缘隆起,中央凹凸不平,并有坏死组织覆盖,疼痛明显。
宝宝口腔溃疡应该怎样进行处理
将西瓜瓤榨取瓜汁后含于口中,约2~3分钟后咽下,再含服新瓜汁,反复数次,小儿口腔溃疡患者每天2~3次。将鸡蛋打入碗内拌成糊状,同时取绿豆适量煮沸,在绿豆未熟时,把绿豆水倒出冲鸡蛋花饮服,小儿口腔溃疡患者每日早晚各一次。取西红柿汁含口中,小儿口腔溃疡患者每次含数分钟咽下,一日多次,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将维生素C药片1~2片压碎,撒于溃疡面上,闭口片刻,小儿口腔溃疡患者每日2次。此方法治疗溃疡效果较好,但对溃疡面有较大刺激,对象为年龄稍大的儿童。选用全脂奶粉,每次一汤匙并加少许白糖,以开水冲服,小儿口腔溃疡患者每天2~3次,临睡前冲服效果最佳。
五倍子,明矾。共研细末。小儿口腔溃疡患者每日涂3次。黄柏适量,将黄柏用蜜炙枯焦,研为细面,搽患处,小儿口腔溃疡患者每日1次,3-5次多可愈。竹叶、山栀、大青叶、银花、连翘,生石膏,川连、甘草、薄荷。水煎服,小儿口腔溃疡患者每日1剂,5剂为1疗程。藕,甘草,地丁。水煎服。
胆矾若干克,将胆矾涂于溃疡面,不要研成粉,以防过量,主治口腔溃疡。当归,白芍,生地,淡竹叶,茯苓,丹皮,山栀,柴胡,麦冬,五味子,玄参,水煎服,小儿口腔溃疡患者每日1剂。生地,地骨皮,山药,泽泻,山茱萸,野菊花,连翘,升麻,砂仁,桑寄生,水煎服,小儿口腔溃疡患者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