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性心理调适
中年女性心理调适
1、打开心理世界的大门。遇有不快之事,把内心的苦闷全部倒出来,是解除心理压抑感的妙方。
2、培养驾驭自己的自信。所谓驾驭自己的自信是指人对自己能否主宰自己布满自信。
3、有目的地放松自己。经过往户外散步、听听音乐、参加体育活动等方法,可能改变个人的生活节奏和习惯,做到调剂情绪的作用。
4、以理智战胜情感。俗语说:人之逆境十之,是说明挫折必不可免。但在挫折眼前,人应当对事物的理性熟习来操纵个人的情绪。
5、培养幽默感。幽默能使紧张的精神放梭,缓解被压抑的情绪,幸免刺激和干扰,摆脱窘困场面,消除身心的某些痛苦,调剂和维持心理健康。
6、勤于进取,不断学习。为了适应社会竞争的环境,迎接生活的种种挑战,必需不断学习、更新知识。
7、学会休闲,劳逸结合。有些中年妇女,发现工作使她们只剩下极少的时间,无暇与亲朋好友谈心交换,更没有时间调剂自己的生活。
患者如何自我心理调适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如何自我心理调适
许多患有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或多或少都是有一定的心理担忧的,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对于治疗也是没有任何帮助的,患者一定要进行心理调适,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经常有一些尿频、尿急、尿痛、滴白、会阴疼痛、下腹不适、腰酸腿疼的青壮年患者前来就诊,在进行了规范的检查以后,往往会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这些患者一旦被确诊,总是会很痛心地说,我这么年轻,怎么会得这种病呢?部分患者会表现得很紧张、焦虑,甚至抑郁,个别患者因为辗转求医、屡治不效而自暴自弃,以致有一些极端行为,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实际上,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都与精神因素关系非常密切。慢性前列腺炎更是如此,焦虑和紧张的情绪,会使前列腺炎症状加重,缠绵难愈。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除了进行规范的治疗外,在精神调节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了解前列腺炎与生育之间的关联
很多人都把生育和性功能障碍等与前列腺炎联系在一起,以为患了前列腺炎将必然会导致阳痿、早泄、不育症。实际上,慢性前列腺炎是生殖系统相对独立的一个疾病,与性功能和生育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临床上确实有一些患者伴发性功能问题,原因可能与过度紧张、暗示等心理活动有很大关系。虽然精液的液体部分有大约30%来自于前列腺,但是临床上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前列腺炎会导致生育能力下降。
第二,要了解前列腺炎并不是只有自己会罹患
据统计,男性在其一生中的某个阶段,有过前列腺炎样症状者,占到一半以上。这么高的患病率,就诊率并不是特别高。多数人偶感局部不适,并没有到医院去找医生寻求帮助,也没有把这些症状放在心上,症状反而很快就消失了。相反,有些人到医院进行了慢性前列腺炎的确诊,由于心理素质等方面原因,也有时因为个别医生把这个病说得特别重,症状遂逐渐加重,以致到处求医、数年不愈。
第三,要了解前列腺炎的病程特点
性格敏感、感情丰富、对自己特别在意的男性,是慢性前列腺炎的易患人群。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治疗,多数患者症状会减轻或临床痊愈。但是,过一段时间以后症状可能又会复发。从这个角度讲,慢性前列腺炎就像一些类型的感冒一样,容易好,但是没有终身免疫,症状好了又发,发了有好,伴随数年甚至几十年。
青年期女性要注意心理保健
青年期是指19-25岁的年龄期,这个时期是心理逐步完善和适应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青年女性迈入社会,要经历生理、心理、家庭、学习、恋爱婚姻、职业选择、前途追求等各种过程,容易出现不适应、不协调、不理解等心理问题。因此,青年期女性要注意做好心理保健。
青年期女性心里保健要怎么做呢?心里专家指出,青年女性要积极对待人生,遇到问题不冲动,看问题力求全面。加强思想个性修养,增加自控能力和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不断探索最佳的适应和心理调节方法。
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协调和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关键,对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卑不亢,不传播是非,不滋生事端,对上级要尊重,对同事要友好。
独身老人性心理特征
俗话说:人性本色。即使是到了一定的年龄,也一直会有着对性的要求。然而对于那些孤独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却有着这样的性心理传统,即人到了老年似乎不应再有性的要求了,性功能也必然一落千丈,因此就很少会有人去关心他们的性心理状态,从而使许多老人丧偶后,性兴趣,性活动受到严重的压抑。那么,你对揭秘!独身老人性心理常见特点了解吗?下面,来分享一些与之有关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其实,性是自然本能的表现,无论是什么阶段都存在性的问题。老年人性功能较中年人有所下降,但并不是消失。老年人丧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调适和恢复,这种本能的,又高于本能的情感(性爱和情爱)也会随之恢复。他们渴望性活动,有性兴趣,这是自然的,正常的事,无需大惊小怪。
独身老人的性心理表现主要有以下特点:
1.性回忆增多独身老年人与同龄老年夫妻相比,性回忆增多。他们与配偶在几十年生活中建立的性爱和情爱关系已深深占据他们的心理。他们常常回忆与配偶共同生活的时光,在回忆中得到性的满足。
2.性兴趣转移由于独身,性生活缺乏,性兴趣已不再仅仅是与异性亲身的体验,而是通过电视、电影等性爱的镜头,满足精神上的性体验。性兴趣以乎更广泛了。
3.性情感复杂由于传统的观念影响,家庭、子女和社会对独身老年人性要求不予理解,故他们常常感到烦恼和压抑。既想得到新的伴恋对象,又怕因此造成家庭不和。因而,性情复杂,在生活中也常表现为无缘无故发脾气等。
4.性自慰行为增加独身老年人尤其是独身老年妇女,常通过手淫得到性的满足。据调查结果表明,独身老年妇女性自慰行为通常比普通老年妇女增加。
独身老人性心理特征表现程度因人而异,有的老年人表现明显,有的不明显,它受着许多因素的影响:(1)传统观念;(2)社会环境;(3)个人文化背景;(4)家庭和睦程度;(5)配偶在时的性生活和谐程度;(6)个人身体状况等等。
截瘫患者的心理调适
受伤之初,截瘫患者承受着巨大痛苦和折磨,多表现为痛苦呻吟、大哭大叫、焦虑不安、乱发脾气、精神萎靡等,此时患者不肯接受现实依然抱有好转的希望,也能积极的配合治疗。此时要好好把握,利用患者求治的欲望,一方面积极的采取治疗措施,以减轻伤残的程度;一方面在精神上给予安慰、体贴,生活上给予关怀、帮助,使患者感到温暖,缓解不良心理。
但随着治疗和卧床时间的延长,患者感觉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耐受疼痛,看不到明显的治疗效果,因而产生恐惧、焦虑、绝望、轻生的心理,开始不配合甚至拒绝治疗。此时要用爱和真诚去体谅患者的处境和心情,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告诉他们截瘫不等于失去一切,虽然截瘫已无法改变,但是我们还有健全的上肢和大脑,要勇敢的面对生活,鼓励和帮助他们积极进行康复锻炼,迎接一切新生活的挑战。
中年女性的心理养生
【简单目标】人是需要目标,需要追求的,否则就会“无事生非”。年轻女性追求往往追求明确而热烈,如经济改善,子女教育等。而我们面对中年女性,她们的人生充满迷茫,困惑,乃至于把一辈子睡一次好觉作为一个追求,就造成了顽固的失眠症。经济条件改善了,精神追求自然而然成为更高层次的追求,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层次理论更她们一个启发。面临空巢期的中年女性,把子女作为人生的唯一支柱,那是极其危险的,她们需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了一个简单的、真实的人生目标,大体上就可以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经营婚姻】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健康的维护,负面情绪的预防,离不开社会支持系统,一级社会支持来自婚姻家庭,年轻的时候是父母,中年以后是夫妻。二级社会支持来自亲戚、朋友、同事等,在信任的基础上,平时多维护,多交往,那就成为自己的感情银行。三级社会支持来自心理咨询师,不仅可以心理治疗,更多可以学习防范负面情绪的知识与技能。中年女性经营婚姻,责无旁贷,需要智慧。目前的婚姻危机,给中年女性以警醒,丈夫婚外情的心理咨询,成为新常态。我总是提醒,为什么中年女性在与“小三”的战斗中,总是失败得丢盔卸甲,没有脾气。中年女性真的需要好好向“小三”学习,“小三”不会在情感纠纷时就“一哭二闹三上吊”,“小三”总会创造一种快乐浪漫的情感氛围而无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的残酷,“小三”心理清楚她只能得到男人是此时此刻而不是全部,“小三”一起的时光往往都是二人世界而无第三者(孩子)。中年女性只能改变自己,不能改变别人。宽容是一种智慧,糊涂是一种聪明。快乐和幸福完全是自己的选择,不是靠别人赏赐的。
【健康健康】就是健康的健康观,中国人的幸福调查显示,与经济、与健康两者关系最密切,其实是一个误导。当然,健康的人幸福,幸福的人健康。没有金钱,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然而有金钱,有健康,不见得就有幸福。还是需要说明,中年女性需要适当关注健康,既需要健康的观念,也需要健康的行为。既需要治已病,更需要治未病。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动补不如静补、静补不如心补。中年女性防范负面情绪,关键在养心,在心补,那才能从里到外的健康。
【积极心理】积极心理学也是幸福学,是当代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就是一个想要心理健康,想要快乐幸福,不是过去的努力克服缺点,消除烦恼的方式,因为烦恼消除了以后,更可怕的是空虚体验,根本不可能得到幸福。幸福就是做快乐、意义的事情,幸福就是发挥优势,坚持行动。特别是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大学里的体育系、艺术系的大学生,心理障碍很少,就是给中年女性一个重要的提醒,那就是正能量。
【性爱美好】中年女性进入性觉醒期,一个人生活挫折可以导致负面情绪,需求不满同样也会导致消极情绪,性需求不满在中年女性比较常见。性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性压抑是有危害的,适当的满足是合情合理的,阴阳平衡也是养生之道。整体把握性爱的分寸,就是既不放纵,也不禁锢,享受性爱的美妙,身心疲劳就一扫而空。对父母、对老公、对孩子负责,中年女性也对自己负责。
女性青年期的“心理保健”
青年期女性的“心理保健”
1。青年期女性的基本心理特征:身体发育成熟,进入成人期;心理发育趋向定型化,形成独特的人格特征;性意识产生,性生理和性心理成熟,进入恋爱婚姻、成家立业的人生阶段。
2。青年女性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A。社会适应障碍。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工人下岗、工厂倒闭的现象,特别是女性工作更难找的局面,或者出现专业不对口,单位不理想的情况,均可能诱发各种情绪障碍。
B。人际关系适应障碍。由纯洁的学生时代进入社会生活,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会使青年女性不知所措,如果处理不当,则会给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埋下隐患。
C。自我意识出现并强化产生的问题。自我意识的出现,女性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表现心理和反抗心理,如她们认为父母的关心是妨碍了自己的独立。她们的模仿心理强,对时尚极为敏感。
D。性心理。对异性产生好感,但对交友有较大的盲目性,往往仅凭主观印象,更多的是冲动和幻想。
3。要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青年女性要积极对待人生,遇到问题不冲动,看问题力求全面。加强思想个性修养,增加自控能力和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不断探索最佳的适应和心理调节方法。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协调和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关键,对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卑不亢,不传播是非,不滋生事端,对上级要尊重,对同事要友好。
中年女性失眠的根本原因
第一方面、是由于心理上的原因:专家表示,中年女性往往肩负着家庭、事业的双重责任,还会经常的遇到情感、工作、经济等因素的困扰,就会导致她们在心理上产生足够大的压力,因为压力繁重而导致了失眠的产生。
第二方面、是由于生理上变化引起的:专家表示,在中年女性承受心理压力的同时,她们还正经历着逐渐进入老年期的生理变化,这种胜利变化很可能成为诱发她们失眠的根本原因。
第三方面、专家指出,中年女性在40岁以后,肾气渐衰、肝肾阴血亏耗,致肝肾阴液不足、阴不利阳,故常见肝阳亢逆而为患,这也是引起她们失眠产生的又一原因。
专家表示,为了让自己能够健康的生活,中年女性应该对自己的失眠引起高度重视,及早的进行检查治疗,以寻求能更好的康复,找回自己的健康睡眠。
青少年生理健康教育注意什么
①性别分化对于生物进化的意义。重视生命价值;接近l:1的婴儿男女性别比例是一夫一妻制度的生物学基础;同性恋行为违背生命进化规律。
②两性生殖器官解剖结构,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男女之别既不神秘,也不庸俗。男性的骨骼和肌肉都较女性强壮,因此男性应该从多方面照顾女性。
③生殖系统生理功能。月经和遗精,经期卫生;精子和卵子的形成,受精过程,怀孕和分娩。怀孕使女性承担性行为的最直接后果,因此应格外自尊自重;男性要从道义上对性行为后果承担责任,只为发泄性欲而不准备承担社会责任的性行为是不道德的。
④性心理适应与保健。性别角色养成教育;性欲是正常的生理心理过程;正确认识和对待手淫,消除心理压力;婚前禁欲无害和性冲动时的自制力培养;婚恋的排他心理,婚后夫妻的心理调适和性和谐;性功能障碍防治;已婚者在暂时分居独处时的心理适应和禁欲;离婚、再婚的心理适应;中老年的性心理;鳏寡心理;残疾人性心理;女性受性骚扰后的心理。
⑤计划生育和人口教育。避孕节育的技能,遗传与优生知识。
⑥性病的预防教育。洁身自爱是最重要的选择。
⑦性道德教育。形成性道德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性道德的科学内涵。
⑧性法制教育。与性有关的法律知识的普及。
更年期心理调适
有人说更年期是多事之秋,秋风秋雨愁煞人;也有人说更年期只要心理健康,就意味着黄金般的第二人生。
更年期妇女为什么会发生心理波动呢?
人的一生要经历两次性激素的波动,第一次波动,都会激起心理的浪花。第一次波动是性激素的"涨潮",它使人从童孩进入青春期,激荡起青春心理波溱,称为"青春期的心理反应";第二次波动是性激素的"退潮",它使人从壮年转入更年期,这时也会激起心理的波动,称为"更年期的心理反应"。
更年期的症状大都是主观感受,自我描述,时隐时现,时轻时重。妇女更年期症状也与心理状态,健康状况,性格特征,社会地位及忍受力等因素有关。不同职业的妇女,更年期的心理反应不尽相同。
更年期是人生的必然一站,宛如列车的一次转弯,发生点颠簸,不够平衡是不足为怪的,没有必要害怕,更年期出现的种种变化。只要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就能顺利地度过更年期,迎接人生的第二春天。
花开花谢自有期,新陈代谢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更年期的心理波动和身体症状都是暂时性的功能紊乱。大多数妇女更年期的症状可以自然缓解。只要注意心理调适,可以安然度过。那么,更年期妇女怎样进行心理调适?
第一,乐观开朗。
第二,情绪疏导。
第三,动静结合。
同时,对更年期的生理与心理导常反应,要及时就医,求得答案,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否则,郁郁不乐,疑心重重,可能会削弱机体的抵抗力,影响身心健康。
中年女性谨防心理危机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相对较大。专家表示,不少中年妇女正处于更年期,情绪容易波动,加上情感、事业出现变故,最容易引发心理健康危机。
许多女性结婚以后主要精力就放到了丈夫和孩子身上,与外界的交流逐渐减少。当丈夫的事业发展了,孩子也逐渐独立了,女人会产生一种失落感。而如果不及时对这种失落感进行有效的调整,往往会形成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一些女性,因为丈夫是成功男性,总是担心情感或婚姻得不到保障,经常处于一种焦虑、抑郁、偏执等心理状态。
女性到了中年以后,随着雌激素的降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生理上会出现一些变化,导致心烦意乱、精神压抑等症状。还有一些中年妇女会表现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情绪低落、沮丧,整日处在紧张焦虑或怀疑之中,到医院就诊也查不出具体疾病,这其实都与内分泌及神经系统有关,应主动就诊。
如何治疗强迫性思维
消除紧张改善心理 强迫性思维的出现或加重多发生于有精神紧张因素存在或有心理压力,心理矛盾的状态。强迫性思维难以摆脱又加重心理矛盾,导致恶性循环,易出现焦虑情绪或心理上的痛苦。所以在人感受到心理压力加重的时候应特别注意心理卫生,尤其是原来就患有强迫症的人更要加强预防意识,这不仅是个人要注意的问题,家庭和社会,亲人和老师、同事也应予以重视,尤其对那些心理支持,指导和帮助他们作好心理调适,能阻遏或减轻强迫性症状的出现。
淡化恐惧 对自己的强迫性思维的症状适当谈化,顺其自然,不必介意。或忽视它,或淡化它的存在,不要因为强迫性思维的存在而带来心理矛盾,造成焦虑情绪,不要把强迫性思维的存在看成是多么严重的问题。不要怕它,强迫症是只纸老虎,你怕,它就会凶相毕露,你越怕它就越像只真老虎,你不怕它,它也就是一张纸而已,不怕谈化它就很自然地切断它造成的恶性循环。忽视它,它就失去市场,它就失去兴风作浪的本领。
转移注意 转移对强迫症的注意,实际上也是一种谈化,即是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工作、学习和业余兴趣上,尤其是当自己强迫性思维出现时,若能及时去注意别的事情,去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转移自己对强迫性思维的注意,也就能避免心理矛盾和痛苦。
个自我心理调适 大量临床资料提示,强迫症更好发于那些个性心理素质较差的个体。表现为意志不强,意识理智对自己的思维活动缺乏有效的控制,也表现为自己心理调适能力薄弱,不容易避免强迫性思维所带来的心理矛盾,无力摆脱强迫性思维及其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克服强迫症关键仍在自己。要磨炼自己的个性,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和心理调适能力,以期从根本上克服强迫症。
挖根究底 从根本上认识和领悟,力图对强迫症模式加以修正。在过去的经历中,深刻挖掘导致强迫症状的事件或原因,回忆重显当时的情境和体验,并联系现实重新加以认识尽力予以修正,如有可能可请心理大夫予以指导,实施精神分析与认识领悟治疗。以自由联想、释梦、催眠等心理学手段。重视过去的(或幼时的)经历,重新加以对待。 对待强迫性思维和其它神经症一样,治疗要有耐心、恒心,更要有决心。决心越大越能使自己保持意识清晰,越是能使自己保持理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强迫性思维失去其产生的最基本条件——心理挫折、矛盾和意识的混沌状态,即“意静态”,俗称第三心理状态。
心理调适见人脸红
步入社会,在人前易脸红的毛病不堪其苦。其实知道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也想改变自己,自如地与人交往,但就是做不到。有时同不太熟悉的人交谈,本来还好好的,突然心里“格登”一下,心跳加快,一股热血直往脸上冲,自己难堪不说,还叫别人莫名其妙,常常被别人笑话,致使与人交往时几乎成了惊弓之鸟,不敢与人交往。但又渴望与人交往,在的身体里常常经历着两个不同自我的战争:一个害羞、懦弱、缺乏自信,一个则强迫自己去改变自己。所以感到生活真是太沉重、太累了,这是患上了一种叫“赤面恐怖症”的心理疾病。
每个人在与自己不熟悉或比较重要的人交往时,都会出现一种紧张或激动感,并反射性地引起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从而使人的心跳加快,毛细血管扩张,即表现为脸红。这本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正常反应,随时间推移会习以为常。但由于你缺乏自信,因而特别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注意自己在别人面前的表现,以致对脸红特别在意。害怕别人会因此议论你,想自己不脸红,但又无法消除,见人脸红便成了你的心病。与人交往前你便担心自己会脸红,交往时更是认真体验自己有无脸红,时间一长,就在大脑的相应区域形成了兴奋点,只要你一进入与人交往的环境,就会出现脸上发热感和内心的焦虑不安,加上别人对此的议论或讥笑,更使你紧张不安,惧怕见人,从而形成赤面恐怖症。
赤面恐怖症是可以治疗的。首先你对脸红要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允许它出现和存在,不去抗拒、抑制或掩饰它,不为有脸红而焦虑和苦恼,从而消除对脸红的紧张和担心,打断由此而造成的恶性循环。
其次是要进行自信心方面的训练。人前容易脸红的人,多数对自己缺乏自信,具有自卑感,因而加强自信心的培养,克服自卑感,可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要改变只看到自己的短处,用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的思维方式,反过来经常想想自己有哪些长处或优势,以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从而逐渐改变对自己的看法。在改变对自己的看法的同时,再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也最能体现自己才能的活动中去,先寻找一件比较容易也很有把握完成的事情去做,一举成功后便会有一分喜悦,做完后再用同样的方法确定下一个目标。这样,每成功一次,便强化一次自信心,逐渐地自信心就会越来越强。
手指有长有短,人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自身的努力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把缺点、失败及别人的耻笑等看成是一种常事,当成完善自己的动力,对别人的评价和议论自己心中有主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为人言所左右或无所适从。
人会自卑,是因为他通过比较和自省,发现自己确有不如人处。而处事成功,也需要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所以,一个人要想最终克服自卑心理,就必须在建立自信的同时正视自己的不足,通过多学、多干来充实知识,丰富经验,学会与人交往的方法与技巧。
此外,可通过心理训练来帮助克服。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把能引起你脸红的各种场面,按由轻到重依次列成表,分别抄到不同的卡片上,把最不令你脸红的场面放在最前面,把最令你脸红的放在最后面,卡片按顺序依次排列好。
第二步:进行松弛训练。方法为坐在一个舒服的座位上,有规律地深呼吸,让全身放松。进入松弛状态后,拿出上述系列卡片的第一张,想像上面的情景,想像得越逼真、越鲜明越好。
第三步:如果你觉得有点不安和脸红,就停下来莫再想像,做深呼吸使自己再度松弛下来。完全松弛后,重新想像刚才失败的情景。若不安和脸红再次发生,就再停止后放松,如此反复,直至卡片上的情景不会再使你不安和脸红为止。
第四步:按同样方法继续下一个更使你不安和脸红的场面(下一张卡片)。注意,每进入下一张卡片的想像,都要以你在想像上一张卡片时不再感到不安和脸红为标准,否则,不得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五步:当你想像最令你不安和脸红的场面也不感到脸红时,便可再按由轻至重的顺序进行现场锻炼,若在现场出现不安和脸红,亦同样让自己做深呼吸放松来对抗,直至不再脸红为止,又进入下一步的锻炼。
中年女性的性心理变化揭晓
专家指出,一方面,随着更年期的到来,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生殖器官萎缩,生殖功能丧失。阴道弹性降低、分泌物减少给更年期后的性生活带来很大困难,影响快感甚至引发性交疼痛,导致女性出现性冷淡或性厌烦心理。
另一方面,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社会偏见影响,许多更年期女性认为中老年夫妻再过性生活是“老不正经”。并且,那些中年丧偶再婚的也可能受到社会议论和儿女的反对。
因此,更年期女性普遍存在一种性恐慌或性焦虑心理,阻碍了夫妻间的情感交流,对夫妻双方的身心都十分有害。
专家指出,性功能是人类的本能,更年期乃至老年期女性也需要适当的性生活,并且是有性生活能力的。适当的性生活不仅有利于更年期女性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夫妻间情感交流和家庭的和谐安宁。
当然,更年期女性的性兴趣、性观念和性能力都与年轻时存在一定差异,不再过于追求强烈的感官刺激,而是需要更多的紧密接触、拥抱和爱抚,借以表达情感和接受情感。因此,应该对更年期女性性心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应存有偏见,以保证更年期夫妻享有和谐的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