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儿童泄泻怎么办 脾胃虚弱所致泄泻推拿手法

儿童泄泻怎么办 脾胃虚弱所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脾胃虚弱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各1分钟,摩腹(逆时针),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各1分钟,捏脊5遍。

推拿好处:补脾经,补大肠,捏脊有助于健脾益气,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龟尾有助于温补脾胃而止泻。

健脾补气吃什么中成药 人参补脾益肺

人参又名棒槌,山参,元参,其味甘,味苦,性微温,归肺,脾,心经。为补气的“第一要药”,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的作用较强,且长于益气助阳,复脉固脱,安神益智,用于补脾时可改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脾气虚弱的状况,也常用于调养气血两虚证。

适宜人群:脾胃虚寒,倦怠乏力,心腹胀满,不思饮食,便溏泄泻,呕哕吐逆者;脾胃虚弱所致气短喘促,懒言声微,肺虚咳喘痰多者,心肾虚弱所致阳痿,心悸,失眠,健忘者。

不宜人群:实证,热证忌服,如有脾胃湿热,肺热痰咳,出血,疼痛,感冒,便秘等症者;无虚者不宜长期服用;儿童不宜。

补脾益气吃法:

人参5克,粳米100克。

将人参切小块,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用微火熬煮约1小时;将淘洗好的粳米放入人参汤中,一起熬煮成粥,每日早,晚温热服用。

此粥可益元气,健脾胃,止泻泄,最适合年老体衰,脾胃虚弱者食用。

小儿脾虚泄泻推拿手法有哪些

小儿脾虚泄泻推拿治则:健脾益气,升阳止泻。

推拿处方:补脾土,补胃经,板门推向横纹,揉足三里,推三关,平肝木,揉百会,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运土入水,补大肠,上推七节,揉龟尾。

方解:足三里乃强壮要穴,善补益脾胃,三关善补气血,温补脾肾,此二穴用以治本;肝主疏泄,平肝木以助运化,百会能升提阳气以升阳举陷。再配以止泻常用手法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小儿泄泻推拿手法 风寒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由于感受风寒所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宫,揉脐各1分钟,逆时针摩腹2分钟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各2分钟。

推拿好处:推三关,揉外劳宫能温散寒邪,补脾经,揉脐,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补大肠,揉脐,揉龟尾能促进止泻。

小儿泄泻寒湿泄推拿 小儿寒湿泄泻推拿方解

板门推向横纹长于止泻,能升提;一窝风和神阙能温中散寒;顺运内八卦有调畅气机的作用;揉龟尾,上推七节,摩腹,揉脐乃止泻四大手法,疗效确切,可用于一切腹泻之症。

小儿脾虚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泄泻日常调理注意

1、急性泄泻严重者当注意观察有无脱水,酸中毒,若有当给予输也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2、饮食注意高糖,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

3、忌食生冷,油腻及食后产气多的食物及粗纤维,以免刺激肠胃蠕动。

小儿泄泻推拿手法辩证 小儿泄泻推拿常用穴位

1.神阙:神阙位于肚脐中央,按摩时用拇指指腹轻缓匀速回旋按揉穴位。

2.中脘: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按揉穴位。

3.劳宫:劳宫位于掌心,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力度均匀的按摩穴位。

4.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处,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力度均匀的按摩穴位。

5.脾俞:脾俞位于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时搓热手掌以顺时针方向揉按患儿脾俞穴,以透热为度。

6.胃俞:胃俞位于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胖来1.5寸,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每秒1-2次的频率用力点按穴位。

穴位治病解析:神阙温阳散寒,消食导滞;中脘健脾养胃,降逆利水;劳宫清热除烦,疏风解表;足三里通络导致;脾俞健脾和胃,止吐止泻;胃俞和胃助运,消食化积。六穴配伍,长期按摩,有助于缓解小儿腹泻。

小儿泄泻推拿手法 饮食所伤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饮食所伤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揉龟尾各2分钟,揉脐及天枢1分钟,推下七节骨1分钟。

推拿好处:补脾经,揉中脘,运内八卦,揉板门,摩腹能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消除积滞,清大肠,揉天枢,揉龟尾有助于导出食滞而止泻。

儿童泄泻怎么办 湿热型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湿热泄泻,可选择清补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各1分钟,退六腑,揉脐及天枢,顺时针摩腹揉龟尾各2分钟。

推拿好处:清补脾经,清胃经能清除脾胃的湿热,清大肠,揉天枢,清大肠,退六腑能清除肠道的湿热,揉龟尾能止泻。

相关推荐

小儿推拿寒湿泄泻 小儿寒湿泄泻主证

泻下清稀如水,色白不臭,肠中鸣响,腹痛而啼,面唇淡白,神萎蜷卧,口不渴饮,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指纹淡红。

豌豆和什么一起吃最好

豌豆250克,猪蹄2只,佐料少许。先武火煮沸,再文火慢炖,至豆烂肉酥食用,有消痈通乳之功效,适用于产后妇女乳汁不通或乳痈初起之症。 豌豆、糯米、大枣煮粥共食,有健脾养胃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脘腹疼痛、大便泄泻之病症。

小儿推拿寒湿泄泻 小儿寒湿泄泻推拿处方

治法: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处方:补脾土,板门推向横纹,揉一窝风,揉神阙,揉外劳,利小肠,揉二人上马,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运土入水,上推七节,揉龟尾,摩腹,揉脐。

补脾的中药材有哪些 大枣补脾吃法

大枣30克,小米60克。白糖适量。 大枣洗净去核,小米淘洗干净,将大枣和小米放入锅中,倒入清水,先用旺火煮沸,再改小火煮至粥成。 此粥哟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适合脾胃虚弱所致面色苍白不华,食少反胃,泄泻,羸瘦衰弱,贫血,心悸失眠者;老弱妇幼皆宜,尤其适合孕期及产后脾胃不足,气血亏虚者用。内有湿痰,积滞者不宜多吃。

胃病是脾胃虚弱所致

不少胃病是由于脾胃虚弱所导致,适量进食一些动物肉或胃,可以起到较好的健脾益胃或养生保健作用。 猪肚常吃猪肚有益胃病的康复,野猪肚效果更佳。 菜肴:生姜猪肚汤猪肚一只洗净,生姜15克切碎,将姜末放入猪肚内,然后用线把猪肚头尾扎紧,慢火煲至猪肚酥软,将猪肚切丝,加适量食盐调味,汤、肚都可食用。生姜具有温胃散寒的作用,猪肚具有补养脾胃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纳食不振、心腹冷痛、胃脘胀满及虚寒型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病。 羊肉羊肉具有健脾胃、祛寒冷、补虚劳、补气血、助元阳等作用。 菜肴:当归生姜羊肉汤羊肉25

小儿补脾胃推拿手法 按揉足三里

定位: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推拿手法:拇指端作按,揉法,按揉50-1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功效: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用于脾胃疾病。常用于治疗小儿脾虚,腹胀腹痛,呕吐泄泻,下肢痿软乏力等症。

脾胃虚弱推拿脾胃虚弱推拿方法

位置:位于拇指末节螺纹面,在拇指桡侧缘,指尖至指根成一线。 方法:推拿者一手握住小儿的手,使其掌心向上,以另一手拇指自小儿指尖推向指根方向,沿拇指桡侧赤白肉际直推50—100次。 位置:位于拇指第一掌骨桡侧缘(大鱼际赤白肉交际处),自腕横纹至拇指根部成一直线反向直推。 方法:推拿者一手拇指,食指二指固定小儿拇指及其掌指关节,另一手拇指指腹或绕侧面,自小儿拇指指根推向掌根,即推大鱼际外侧缘50—100次。 位置:中指从指根到指尖成一直线或中指末节罗纹面。 方法:推拿者以一手握住小儿的手,使其掌心向上,以另一

小儿泄泻湿热泻推拿 小儿湿热泄泻主证

泻下黄糜垢腻,粘稠臭秽,或有粘涎,窘迫不爽,日泻数次,甚则十余次,午后发热,口干不饮,食少,倦怠,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小儿推拿怎么消积

伤食积滞推拿化积手法 主证:脘腹胀满,拒按,因胀痛而啼脑,不思乳食,嗳腐吞酸,或伴随呕泻酸臭,食物残渣,呕泻后胀痛暂减而安,夜卧不宁,手足心发热,或身热夜甚,面色青黄,舌红,苔厚腻,脉滑实,指纹紫滞。 治疗原则:消积导滞,健中行气。 推拿处方:补脾土,揉板门,揉脾俞,揉足三里,平肝木,平运内,外八卦,推四横纹,揉天枢,清大肠,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小天心,分手阴阳。 推拿方义:脾土,板门,脾俞,足三里等均是脾胃疾病的常用穴位,推之能健脾胃,促运化,对一切脾胃系病症均可用之;肝主疏泄,平肝木能行疏泄,助运化;

小儿捏脊的利弊

1 增强体质 小儿推拿是通过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尤其是现在气温突降,对于孩子受凉、腹泻、食欲不振,如果推拿手法运用得当,可以起到良好的保健效果。 小儿捏脊的利弊 2 调理肠胃 胃肠疾病孩子脾胃薄弱,又不知道饥饱,吃了过多高能量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甜腻食物、高蛋白食物,会因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影响脾胃功能,形成积滞、厌食;消化不良还可能引起腹泻;其他感染性腹泻会迁延变为脾胃虚弱。这些脾胃疾病都可用捏脊疗法来治疗。 小儿捏脊的利弊 3 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