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胰腺癌怎么检查
怀疑胰腺癌怎么检查
B超,CT,MRI(磁共振),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血管造影,腹腔镜检查,肿瘤标志物的测定,癌基因分析等,对胰腺癌确定诊断和判断是否能手术切除有相当大的帮助,一般情况下B超,CA199,CEA可作为筛选性检查。一旦怀疑胰腺癌,CT检查是必要的,病人有黄疸,而且比较严重时,经CT检查不能确定诊断时,可以选择ERCP和PTCD检查,如自管引流成功时,对严重黄疸患者可延迟手术一到两周。核磁共振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并不优于CT。如果说已经确诊胰腺癌,但又无法判断是否能够手术切除时,选择血管造影和腹腔镜检查也是有临床意义的。
关于胰腺癌的较全面科普
胰腺癌,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胰腺的癌症,但必须要明确的是,发生在胰腺的恶性肿瘤并非都是胰腺癌,我们通常所说的胰腺癌是指胰腺的导管上皮发生的癌症,也即胰腺的外分泌肿瘤,而胰腺肿瘤还有一类是内分泌肿瘤,胰腺内分泌肿瘤是源于胰腺多能神经内分泌干细胞的一类肿瘤,早前乔布斯得的就是胰腺内分泌肿瘤,而非“胰腺癌”。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发病凶险,侵袭性强,各种治疗手段的效果都欠佳,预后极差,诊断后的生存期很短,未接受任何治疗的胰腺癌病人的生存期约为4个月左右,多数病人(约3/4)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只因大多数病人发现是就已经是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和改善胰腺癌预后的关键。
全环范围内,胰腺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13位,并非排在前十位的常见肿瘤,但它的死亡率却居肿瘤相关死亡的第8位。不同国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差别,比如发展中国家的胰腺癌比发达国家要低。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水平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的胰腺癌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5~2:1,男性患者远较绝经前的妇女多见,绝经后妇女的发病率与男性相仿。
由于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率低,治疗困难,治愈率低,预后极差,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1%-4%左右,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胰腺癌有“癌中之王”之称。
多数癌症的确切病因都尚未完全弄清楚,胰腺癌也不例外,但一些危险相关的因素还是较为明确,比如吸烟,很多人只想到是与肺癌相关,其实吸烟和很多癌症相关,吸烟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吸烟导致的胰腺癌占20-30%,被动吸烟同样增加胰腺癌的发生风险,而戒烟可以降低得胰腺癌的风险。
除了吸烟,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过量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过量饮用咖啡、环境污染及遗传因素家族史、慢性胰腺炎史、胆囊切除史、职业因素等。糖尿病人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似乎高于普通人群,但是否明确相关尚无定论。
我们通常所说的预防当然指的是一级预防,也就是病因预防,要预防胰腺癌当然首先得知道它发生的病因,但正如前面说到的,胰腺癌的病因未完全弄清楚,因此就也没有有效的病因预防措施,但可以针对一些高危因素采取措施,大家不妨对照前面提到的发病危险因素,比如一个最简单的措施就是戒烟。
在病因没有完全弄清楚之前,最现实最必须要做的就是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但由于胰腺癌位置较深,位于腹膜后的位置,早期常无特异的表现,因此,胰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正是胰腺癌让人感到可怕的地方。
但只要重视,还是可能尽最大可能抓住一些蛛丝马迹。以下列举一些胰腺癌的临床表现,其中很多没有特异性,也就是其他疾病也可能有这些表现,出现这些表现一定要重视,不能掉以轻心。当然,胰腺癌一旦出现这些表现,多数可能已经较晚期了,但重视这些首发的症状表现至少可以为早期发现胰腺癌提供可能性。
(1)腰背酸痛、腹痛
胰腺癌的主要症状表现之一就是疼痛,可以表现为腰背酸痛、左上腹、中腹部、右上腹部疼痛,少数人还可能表现为下腹、脐周或者全腹部疼痛,很容易和其他的疾病相混淆。
(2)消化道症状
比如上腹饱胀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常常为脂肪泻),也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等。
(3)黄疸
也就是眼部巩膜黄,全身皮肤黄、小便深黄及陶土样大便等,黄疸是胰腺癌特别是发生在胰头部位的癌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是由于肿瘤堵塞或压迫胆总管下端,是梗阻性黄疸,而且黄疸可能进行性加重,不能消退。有少数病人会合并有顽固性的皮肤瘙痒,系黄疸引起。
(4)腹部包块
也就是在腹部长了包块,但由于胰腺位置较深,是长在腹膜后,所以较难摸到,如果可以摸到肿块,多数表示已经很晚期了,当然其他良性疾病如慢性胰腺炎也可以摸到包块。
(5)腹水
这个一般表示已经胰腺癌晚期了。
(6)其他非特异性表现
比如消瘦、乏力,常在初期就会有消瘦、乏力。部分人可表现为焦虑、急躁、抑郁、个性改变等精神症状。此外,还可能有不明原因发热等。
癌症的确诊必须要依据组织细胞学诊断,也就是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取得细胞或组织送检查。由于胰腺癌没有特异性的早期表现,容易不被重视而漏诊,既需要病人自己重视,更需要初次接诊的医生提高警惕。当40岁以上有下列表现时,需怀疑胰腺癌的可能性:
1、不明原因的梗阻性黄疸;
2、近期出现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超过10%;
3、近期出现无法解释的上腹或腰背部疼痛;
4、近期出现模糊不清又不能解释的消化不良症状,内镜检查正常;
5、突发糖尿病而又无诱发因素(如家族史、肥胖);
6、突发无法解释的脂肪泻;
7、自发性胰腺炎的发作;
8、如果是嗜烟者,则应加倍怀疑。
如果有上述表现,怀疑胰腺癌可能时,要尽早行进一步的检查,如验血查肿瘤标志物,特别是CA199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同时可行超声检查、增强CT检查、磁共振检查等。如果影像学检查发现胰腺有占位病变,同时血CA199增高,则无论是否有上述表现,均可考虑胰腺癌的临床诊断。
手术切除是胰腺癌获得根治的最主要方法。胰腺癌早期,肿瘤直径小于1CM时,,通过根治性手术,其5年生存率可接近100%,而一旦超过1CM,肿瘤大小为1-2CM时,术后的5年生存率迅速下降,仅约为40%左右。由于胰腺癌的表现不典型不特异,而检查手段也有限,诊断时多数为中晚期,真正能手术切除的仅为20%左右,40%左右为局部进展期,也就是所谓的中期,还有40%一诊断就晚期,这正是胰腺癌生存率低的原因所在。
正是由于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低,预后不良,因此尽管手术是首要的治疗方法,但多数胰腺癌发现较晚,丧失根治的机会,需要视情况结合放疗/化疗等进行综合治疗。由于专业性太强,而且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这里不具体展开谈治疗的问题。
对于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的病人,有时为了缓解症状,可以进行一些姑息性手术,比如对梗阻性黄疸又不能切除的胰腺癌,可进行胆囊或胆管空肠吻合术以减轻黄疸,或者在内镜下放置支架,缓解梗阻,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对于无法手术的晚期胰腺癌,主要以化疗为主,必要时加靶向药物治疗,具体方案及用法这里不详谈。此外,对于晚期癌症疼痛,给予规范的止痛治疗也很重要,以减轻痛苦。
胰腺癌的4种早期症状
食欲不振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所以如果早期有发现饭量突然减少,甚至没有一点胃口等食欲不振的症状时,就应该要警惕了。
消化不良
专家表示,消化不良是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之一,如果近期出现模糊不清又不能解释的消化不良,而检查消化道又显示正常,那就要高度怀疑并排除隐藏的胰腺癌病变了。
不能解释的腹痛
腹痛也是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多见于胰体及胰尾癌,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右上腹,如果出现不能解释的腹痛症状,一定要引起注意,应怀疑胰腺癌的可能。
血糖突然升高
专家指出,血糖突然升高也可能是胰腺癌的早期症状,特别是对50岁以上、无明显诱因出现糖尿病症状者,要警惕胰腺癌的发生。
肿瘤的筛查要趁早
肺癌筛查:
首先要做一个气管镜,取病理。再做一个胸片检查,如果片中有病理改变,如有片状的阴影或者大片状的阴影,就要高度怀疑患有肺癌的可能。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也是肿瘤诊断的常用方法之一。
胃癌筛查:
胃癌早期表现为食欲差、上腹部感觉不舒服,尤其夜间腹部有隐约作痛的感觉,有时吐酸水,出现反酸、嗳气、打嗝等,还会出现黑便,身体明显消瘦。
早期发现这些问题,首先要做胃镜、上消化道造影,或做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筛查,都可以诊断胃癌。
胰腺癌筛查:
如果经常感到左上腹疼痛,或者系腰带的地方不舒服、难受,往往提示胰腺可能有问题了。胰腺癌的早期筛查,首先要查胰淀粉酶,再查胰腺免疫功能。另外,对肝功、肾功包括血脂等都要做综合性检查。通过十二指肠做胰导管造影,可以判断是癌症还是炎症。做腹部彩超、CT、核磁,可以进一步判断是否患有胰腺癌。
前列腺癌筛查:
前列腺癌的早期表现为腹部不适、有下坠感;有时腹部不适向大腿内测或睾丸辐射性地疼痛;排尿不通畅、尿等待等。目前筛查前列腺癌的最佳手段是做B超,如果前列腺有腺瘤、囊肿和节结,应引起高度重视。建议40岁以上的男性一年要做两次检查,做B超或CT。还可以做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筛查,必要时做前列腺穿刺送病理检验,可以确诊是否患有前列腺癌。
胰腺癌的检查方法了解多少
胰腺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呢!胰腺癌是否能够及时检查出来,对胰腺癌的治疗有着很大的作用,那么你对胰腺癌的检查方法了解吗?胰腺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具体了解一下吧!
胰腺癌的检查方法:
1.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胰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除显示主胰管狭窄充盈缺损和闭塞外还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胰管狭窄的形态改变,可检查出肿瘤小于2cm的胰管病变是诊断小胰癌的有效方法。
2.B超检查:首选方法及在普查中的筛选方法检查时应注意胰头的大小,如超声测量胰头部厚度大于30mm(绝大多数男性胰头超声值小于30mm女性小于28mm),胰体厚度大于25mm者(正常男性小于22mm女性小于20mm),应进一步追踪检查可见低回声实性占位胰体外形不规则能发现2cm以上的肿瘤还能发现胰管扩张胆管(肝内或/和肝外)扩张胆囊肿大,以及肝内转移灶等对3cm左右的胰癌阳性率可达。
3.纤维胃镜的超声检查:在胃镜顶端装上超声探头紧贴胃后壁对胰腺作全面检查不受气体干扰,大大提高了胰腺癌的诊断率可清晰地显示胰腺结构发现早期病变。
4.CT检查:CT扫描可以显示胰腺肿瘤的正确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并能发现直径约1cm的肿瘤若能增强扫描或使一些平扫难以确定的病灶显示得更加清楚在增强的胰实质内可见到低密度的不规则的病灶借此检查可以进行分期以利判断手术方式和预后目前CT已成为诊断胰腺癌的主要方法CT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可达。
5.磁共振成像(MRI):可显示胰腺轮廓异常根据T1加权像的信号高低可以判断早期局部侵犯的转移对判断胰腺癌尤其是局限在胰腺内的小胰癌以及有无胰周扩散和血管侵犯方面MRI优于CT扫描是胰腺癌手术前预测的较好方法。
温馨提示: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您对哪些是胰腺癌的检查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怀疑自己患病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检查,这样才能够及早的治疗,更早的恢复。
肿瘤预防要做什么检查
癌胚抗原(CEA) CEA是一种肿瘤标记,通常有大肠、直肠癌及胰腺肿瘤时,此项检验数值最高,而其它癌症此值有可能偏高,只是其比例较少。检验结果须配合临床症状及其它参考。
胎甲球(a-FA/AFP) α-FA/ AFP是血液检查中用来筛检肝癌最常用的方法(筛检肝癌时最好配合腹部超声波检查)。若值偏高,有可能为肝癌或慢性肝炎。但胃癌、畸胎瘤、睾丸癌和卵巢癌等增殖性疾病、怀孕或急性肝炎时,值也会偏高,因此必须配合临床症状再做判断
前列腺肿瘤标记(PSA) PSA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一种肿瘤标记,可用来筛检是否罹患前列腺癌。适用于50岁以上的男性。
乳腺肿瘤标记(CA 15-3) CA 15-3为一种乳癌的辅助检查。CA 15-3检查正常者,绝不可疏忽乳房自我检查。防治乳癌最重要是自我检查,一有怀疑,应立即就医,进一步做乳房X光摄影。CA 15-3的检查由于阳性率最高只达50%左右,用于筛检时应由专业人员小心判读,切勿自行解读。
胰腺肿瘤标记(CA 19-9) CA19-9是癌细胞所含的一种醣蛋白,主要与消化道的癌症有关,以胰脏癌和胆囊癌的阳性率较高。各种癌症CA19-9之阳性率如下:胰脏癌84%、胆囊胆管癌69%、大肠癌39%、卵巢癌35%。有部份的良性疾病也可能出现CA19-9升高的现象:慢性胰炎14%、胆石症11%、肝硬化17%、糖尿病10%、肾功能不全9%。
胰腺癌的检查
出现顽固性上腹痛,疼痛放射至腰背部,夜间明显,仰卧时加重,而蜷曲或前倾坐位可使疼痛减轻等,则高度提示胰腺癌,需进一步做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B超、CT、MRI、ERCP、PTCD、血管造影、腹腔镜检查、肿瘤标志物测定、癌基因分析等,对胰腺癌确定诊断和判断能否手术切除有相当大的帮助。一般情况下B超、CA19-9、CEA可作为筛选性检查,一旦怀疑胰腺癌,CT检查是必要的。病人有黄疸而且比较严重,经CT检查后不能确定诊断时,可选择ERCP和PTCD检查。如置管引流成功,对严重黄疸患者可延迟手术1~2周。MRI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并不优于CT。对已确诊为胰腺癌但又无法判断能否手术切除时,选择血管造影和(或)腹腔镜检查是有临床意义的。
对不能手术切除,也没有姑息手术指征的胰腺癌或壶腹周围癌患者,拟行化疗和放疗时,行细针穿刺获取细胞学检查是必要的。对有手术切除可能的患者一般不行此检查。因为细针穿刺有可能导致癌细胞在腹腔内的播散。
胰腺癌会传染吗
现在传染病有很多,患胰腺癌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多会怀疑胰腺癌会传染吗?下面就是有关胰腺癌会传染的介绍:
据报道胰腺肿瘤发病一般与生活饮食有较大关系,如酗酒、喝过浓的咖啡、食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食物及吸烟等,均被认为是胰腺肿瘤的主要诱因。另外,患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的患者较于一般人群更容易诱发。
为防止胰腺肿瘤晚期的高发,可以多吃黄色和深绿色蔬菜,这样可以减少一半的患病机率。胰腺肿瘤晚期会传染吗?从目前的医学病例分析表明,肿瘤晚期都是不会传染的,人们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即把有肿瘤症的动物和健康动物放在一起,通过相当长时间的观察,没有发现有直接传染现象,胰腺肿瘤晚期也不会像其他病毒性疾病一样发生传染。
有关部门发现,每天食用五份以上山药、玉米、胡萝卜、菠菜、橄榄、花椰菜洋葱等类似绿色蔬菜可以减低患胰腺肿瘤的危险。研究人员还发现多吃水果可以预防胰腺肿瘤,尤其是柑橘类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