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
1.典型病例
(1)前驱病:起病前1~3周有呼吸道或皮肤链球菌感染史,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化脓性皮肤病等。
(2)水肿:轻者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重者可延及全身,呈非凹陷性(紧张性)。
(3)少尿:在水肿同时尿量可明显减少。
(4)血尿:几乎每个患儿均有血尿,其中30%~50%为肉眼血尿,呈洗肉水样、茶褐色或烟灰水样。
(5)高血压:学龄前期血压≥120/80mmHg,学龄期血压≥130/90mmHg。
2.严重病例
急性期重症主要表现为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和急性肾功能不全。
(1)循环充血:表现为烦躁、气促、胸闷、腹痛、端坐呼吸、心率增快、奔马律、心脏扩大、肺底闻湿性啰音、肝大等。
(2)高血压脑病:血压急骤升高,烦躁、头痛、呕吐,若同时出现一过性失明、惊厥或昏迷三症状之一,即可诊断。
(3)急性肾功能不全:AGN患儿在尿量减少的同时可出现短暂的氮质血症。严重病例可发生急性肾衰竭,表现为持续少尿(24小时尿量<250ml/m2)或无尿(24小时尿量<30 50ml="" bun="">21. 4mmol/L,Ccr<30ml/1. 73m2/分,电解质紊乱(高钾,低钠、高磷血症等)和代谢性酸中毒。
3.不典型表现
(1)无症状病例:无临床症状。可根据前驱感染史、尿改变、血清链球菌抗体检测及血补体的动态变化而确诊。
(2)肾外症状性肾炎:以水肿和(或)高血压起病,甚至以高血压脑病或循环充血起病,而尿改变轻微或无改变。应反复作尿检查,血清链球菌抗体检测及血补体的动态变化以助诊断。必要时行肾活检确诊。
(3)肾病综合征:有2%~5%AGN患儿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若患儿急性起病,有链球菌感染证据及血补体的动态变化则有助于AGN的诊断。
狼疮肾炎尿少怎么回事
狼疮肾炎的全身性表现以发热、关节炎及皮肤粘膜损害最为常见。伴随受累的系统有肝脏、心脏、中枢神经系统及造血器官,1/3以上病人有多发性浆膜炎(胸膜及心包膜)等。肺出血也可能是本病主要的表现之一。
①亚临床型或“寂静”型: 无肾受累表现,尿常规阴性,但病理学检查常有不同程度的病变。
②轻型: 占30%~50%,无临床症状,仅有轻、中度蛋白尿
③肾病综合征型: 约占40%~60%,呈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水肿,间或有血胆固醇升高,疾病后期有高血压,肾功能损害,大部分患者发展至肾功能衰竭。
④慢性肾炎型: 约占35%~50%,有高血压,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尿沉渣中有大量红细胞及管型,多伴有肾功能损害。
⑤急性肾炎型:表现为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
⑥急进性肾炎型;在短时期内出现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或为轻型或由肾病综合征型转化而来。病理表现为新月体肾炎
⑦小管间质损害型;临床表现为肾小管性酸中毒,夜尿增多,高血压,尿中β2-微球蛋白增多,半数患者肾功能减退。
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 非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
最轻的亚临床病例,可全无水肿、高血压及肉眼血尿,只是尿常规检查而发现镜下血尿,其尿检也基本正常,仅血中C3呈典型的规律性改变,即急性期明显降低,而6—8周恢复。
慢性间质性肾炎治疗方法有多少
急性肾炎的诊断
(1)急性肾炎与泌尿系感染鉴别。
症状不典型的急性肾炎有时仅有尿的变化,如有少量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而没有高血压、水肿、少尿等临床症状体征,与泌尿系感染有相似的表现。
但泌尿系感染一般具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尿常规检查可发现较多的白细胞,尿细菌培养或涂片镜检可发现致病细菌。使用抗菌素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2)急性肾炎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的鉴别。
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时一般有水肿及持续性高血压等慢性肾炎病史,与急性肾炎的表现相似。但尿密度一般不高,常固定于1.010左右,并经常出现红细胞管型和颗粒管型。肾脏体积不增大甚至缩小等。
慢性肾炎的诊断
1、慢性肾炎与慢性肾盂肾炎的鉴别
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可类似慢性肾炎,但详细询问有泌尿系感染的病史(尤其是女性),尿中白细胞较多,可有白细胞管型,尿细菌培养阳性,静脉肾盂造影和核肾图检查有二侧肾脏损害程度不等的表现。这些都有利于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
2、慢性肾炎与狼疮性肾炎的鉴别
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与肾脏组织学改变均与慢性肾炎相似。但系统性红斑狼疮在女性多见,且为一全身系统性疾病,可伴有发热、皮疹、关节炎等多系统受损表现。血细胞下降,免疫球蛋白增加,还可查到狼疮细胞,抗核抗体阳性,血清补体水平下降。肾脏组织学检查可见免疫复合物广泛沉着于肾小球的各部位。免疫荧光检查常呈“满堂亮”表现。
3、慢性肾炎与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鉴别
血压持续增加的慢性肾炎应与原发性高血压伴肾损害鉴别,后者发病年龄常在40岁以后,高血压出现在尿改变之前,尿蛋白常不严重而肾小管功能损害较明显。心、脑血管及视网膜血管硬化性改变常较明显。有的慢性肾炎患者具有顽固性高血压,一般血压越高,持续时间越久,则病情越严重,预后亦不佳。而恶性高血压病多见于患有高血压病的中年人,常在短期内引起肾功能不全,故易与慢性肾炎并发高血压者相混淆。恶性高血压病的血压比慢性肾炎为高,常在29/17kP(200/130mmHg)或更高。但起病初期尿改变多不明显,尿蛋白量较少,无低蛋白血症,亦无明显水肿。因为恶性高血压病时的小动脉硬化坏死是全身性的,故常见视网膜小动脉高度缩窄,硬化伴有出血和渗血,视乳头水肿,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也较明显,这些均可作鉴的依据。
4、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1)隐匿型肾小球肾炎:临床上轻型慢性肾炎应与隐匿型肾小球肾炎相鉴别,后者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2)感染后急性肾炎:有前驱感染工以急性发作起病的慢性肾炎需与此病相鉴别。二者的潜伏期不同,血清C3的动态变化有助鉴别;此外,疾病的转归不同,慢性肾炎无自愈倾向,呈慢性进展,可资区别。
急性肾炎是什么引起的 急性肾炎是怎么引起的
急性肾炎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在儿童中常由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引起。其中最常见的病原菌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其次是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支原体、布鲁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有一些病毒感染,如水痘、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柯萨奇病毒感染时,也可以引起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其他可以引起急性肾炎临床表现的还有弓形体感染、毛线球感染等。
系统性狼疮性肾炎一般有什么症状呢
专家介绍到:狼疮性肾炎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双肾不同病理类型的免疫性损害,同时伴有明显肾脏损害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对于这种会对肾脏造成极大损害的疾病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有效的治疗才是上策。
狼疮性肾炎的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几乎包括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和肾血管性疾病的一系列症状,起病可隐袭,病程一般较长,有或无自觉症状,亦可以肾损害为唯一的临床表现。
除了上面所介绍的一些临床表现外,狼疮性肾炎的症状还有不同类型的表现。比如表现为急进型,患者病情发展迅速,高热不退,蛋白尿,血尿,红细胞管型增多,肾功能急剧减退。或者狼疮性肾炎患者表现为慢性肾炎肾功能减退型,类似慢性肾小球肾炎,有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持续不退,伴贫血、肾功能进行性减退,可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尿毒症。
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
2、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
2.1、普通型
较为常见。病程迁延,病情相对稳定,多表现为轻度至中度的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尿蛋白(+)~(+++),镜下血尿和管型尿等。
2.2、肾病性大量蛋白尿
除具有普通型的表现外,部分患者可表现肾病性大量蛋白尿,病理分型以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等为多见。
2.3、高血压型
除上述普通型表现外,以持续性中等度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特别是舒张压持续增高,常伴有眼底视网膜动脉细窄、迂曲和动、静脉交叉压迫现象,少数可有絮状渗出物和(或)出血。
2.4、混合型
临床上既有肾病型表现又有高血压型表现,同时多伴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征象。病理改变可为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和晚期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
2.5、急性发作型
在病情相对稳定或持续进展过程中,由于细菌或病毒等感染或过劳等因素,经较短的潜伏期(1~5日),而出现类似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经治疗和休息后可恢复至原先稳定水平或病情恶化,逐渐发生尿毒症;或是反复发作多次后,肾功能急剧减退出现尿毒症一系列临床表现。
3、类似慢性肾炎的疾病有哪些
3.1、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如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等,依据相应的系统表现及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可以鉴别。
3.2、遗传性肾炎
常起病于青少年,患者有眼(球形晶状体)、耳(神经性耳聋)、肾异常,并有阳性家族史(多为性连锁显性遗传)。
3.3、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
先有较长期高血压,其后再出现肾损害,临床上远端肾小管功能损伤较肾小球功能损伤早,尿改变轻微,仅少量蛋白,常有高血压的其他靶器官并发症。
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急性肾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通常在发病前有链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现象,如扁桃体炎,咽炎等,或皮肤化脓感染史,相隔2-3周后才发生本病,那么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1浮肿 开始时,先发生在脸皮和眼部,尤其是早上起床时较为明显,以后可逐渐遍及两下肢,阴囊等处,用手指按压可 出现凹印,重症病人可有全身浮肿。
2血压增高 有些病人的血压呈中等度增高,并且常有较大波动
3血尿 起床最初的几天内,常有肉眼血尿,尿呈暗红色,混浊,以后仍可在显微镜下发现红细胞,历时可达数月之久。尿中还可以发现少量白细胞,蛋白以管型。
4舌质偏红 舌面上有一层薄腻黄苔,脉象是浮滑脉。
注意事项:预防肾炎,首先要预防链球菌感染,对于慢性扁桃体炎有反复发作的病人,可考虑切除扁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