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下拉会练到斜方肌吗
高位下拉会练到斜方肌吗
主要是练到斜方肌的中下部,在下拉的动作中,肩胛骨会朝下方进行旋转,此时需要收紧斜方肌才能完成,那么此时就对斜方肌进行了锻炼。
高位下拉颈前颈后区别
颈前下拉相对颈后难度较小,更合理,颈后下拉时,肩带会有缩回、下压,中下斜方肌和菱形肌的参与多,而背阔肌刺激却不会增强。柔韧性不好的训练者,很容易超过肩关节的活动度,造成软骨和韧带损伤,头部前伸低头,造成憋气,呼吸不畅;所以颈后高位下拉是一个具有危险性的训练动作。
如何展翅斜方肌
这么大的肌肉,我们应该怎么从不同的角度去刺激它呢?斜方肌的训练动作有很多,大致分别从3个不同的角度去刺激它:耸肩(耸肩的训练动作有3种方式,分别是垂直耸。回转耸和斜后耸)的训练动作主要刺激斜方肌的上部,同时也锻炼到了肩胛提肌(位于颈部两侧,斜方肌的深层)。
下拉的训练动作主要刺激斜方肌的下部;俯姿耸肩则主要刺激斜方肌中部。下面介绍的这几个都是非常有效的斜方肌训练动作,他们能使你的斜方肌迅速长大,展翅飞翔一一但要注意,不要忽视了其他部位肌肉的训练,全身协调才是最重要的!
杠铃耸肩(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
立姿,躯干保持挺直;两手掌心向后握杠铃杆垂于大腿前方,握距与肩同宽;两臂伸直(不用力),以斜方肌的收缩力控制住,把杠铃向上提起,直至两肩耸起接近耳侧,使斜方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张紧力控制住,慢慢放松还原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复。整个动作过程中头部和躯干处于自然位。每组做8~10次,重量尽可能大。
史密斯架耸肩(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
立姿站于史密斯架的中央,滑动杠铃杆位于体前;两手掌心向后握住杠杆垂于大腿前方,握距与肩同宽;两臂伸直(不用力),以斜方肌的收缩力控制住,把杠铃向上提起,直至两肩耸起接近耳侧,使斜方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张紧力控制住,慢慢放松还原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复。整个动作过程中头部和躯干处于自然位。每组做8~10次,重量尽可能大。
哑铃耸肩(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
立姿,两手各握哑铃垂于体侧,掌心向内;两臂伸直(不用力),以斜方肌的收缩力控制住,把哑铃向上提起,直至两肩耸起接近耳侧,使斜方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张紧力控制住,慢慢放松还原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复。整个动作过程中头部和躯干处于自然位。每组做8~10次,重量尽可能大。
背后杠铃耸肩(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
立姿,两手掌心向后握住杠铃杆垂于臀部后,握距与肩同宽;两臂伸直(不用力),以斜方肌的收缩力控制住,把杠铃向上提起,直至两肩耸起接近耳侧,使斜方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张紧力控制住,慢慢放松还原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复。整个动作过程中头部和躯干处于自然位。每组做8~10次,重量尽可能大。
俯身哑铃耸肩(斜方肌中部、菱形肌——位于斜方肌的深面,为菱形的扁肌,起自第6.7颈椎和第1~4胸椎的棘突,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作用是使肩胛骨向脊柱内收靠拢)
立姿,两手各握哑铃,掌心向内;躯干前倾至几乎与地面平行,脊柱保持自然位,两臂自然下垂;两臂伸直(不用力),以斜方肌的收缩力控制住,把杠铃向上提起,直至两肩胛骨内收靠拢,使斜方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张紧力控制住,慢慢放松还原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复。每组做8~10次,重量尽可能大。
肩胛骨下压(斜方肌下部)
坐于拉力器的坐垫上,两脚自然踩地,大腿前上部顶在海绵垫下方;两手臂伸直握住拉杆两端,掌心向前,握距稍比肩宽;躯干与地面垂直,手臂处于拉伸位;以斜方肌的收缩力控制住,两肩胛骨内收靠拢,将拉杆尽量往下拉,使斜方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张紧力控制住,慢慢放松还原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复。每组做8-10次,重量尽可能大。
保护颈椎的方法 侧旋牵拉
肌群:肩胛提肌、斜方肌上部
动作要领:头向一侧旋转,同侧手用力,下拉头部,保持5-10秒
初级健身计划表
一般的组合锻炼方式的一周锻炼计划为。
第一天
胸肌和3头肌一起训练 因为这2个部位训练时都是彼此训练的,锻炼胸肌也能练3头!窄握卧推练3头时也能锻炼胸肌
第二天
肩部肌肉:3角肌和斜方肌,因为这是整体的一块! 以及腹肌可以放在一起训练!
第三天
背部肌肉和二头肌肉,这也是相辅相成的,彼此锻炼!
第四天
腿部肌肉,小腿肌肉 整体的一块!
第五天
腹肌和小臂肌肉!
最后,休息2天
一周的训练计划,能有效的在锻炼其中的一块肌肉时不去锻炼和它相关的肌肉,能让该肌肉没有破坏得到充分的休息!
如果锻炼一段时间后,发现某些肌肉增长缓慢,甚至停止增长,有可能是这些肌肉的锻炼动作长期过于单调,可以改变一下动作,或者,一个肌肉群用多个动作。因为,不同的动作会练到同一个肌肉群的不同部位,不同的动作会有不同的效果。
引体向上练什么肌肉 引体向上训练到的肌群
引体向上是一个上半身训练中运用到许多肌群的多关节运动,非常适合在背部训练天的一开始训练。训练到的肌群有:
当你做引体向上时,将肩胛内收时,最主要训练的肌群是背阔肌,背阔肌大致上呈现三角形,也是男生想训练成倒三角很重要的一块肌肉。
这三个肌群都为辅助背阔肌上拉时的力量,棘下肌也是旋转肌群功能为手臂外旋及稳定肩关节。
在将身体向上拉时,前臂、二头肌、后三角都是辅助肌群,同时也会被训练到,前臂影响到的握力,也能够在引体向上的同时一起训练到。
因为上拉肩胛的收缩,让中下斜方肌也会训练到。而上斜方肌通常是使用负重耸肩训练。
在引体向上的动作中也会带到胸肌,训练到的肌群非常多,所以也称作上半身的深蹲。
颈后下拉锻炼什么部位 颈后下拉和引体向上一样吗
动作性质和锻炼效果差异都很大,不少人认为引体向上和高位下拉是一样的,其实引体向上是属于远固定的向心收缩,而颈后下拉属于近固定的向心收缩,近固定的负荷是外界负荷,比较容易控制,适合定量训练。远固定的负荷是部分体重,比较恒定,锻炼简便,适合半定量。
斜方肌怎么练 上部动作-哑铃与杠铃耸肩
使用哑铃与杠铃做耸肩是训练斜方肌很经典的动作,传统站姿主要锻炼斜方肌上部,如果采用俯卧或仰卧就能给斜方肌不同的刺激,对于斜方肌中部也能有效锻炼。
另外,用杠铃来做这个动作还有分为前杠铃耸肩与背后杠铃耸肩,其训练的关键不在前后而是在握距。
窄握可让肌肉获得较大的伸展,但收缩程度就会降低。
反之,宽握可让肌肉收缩变大但会降低伸展,而宽握也可训练到上斜方肌最后侧的肌肉纤维。
高位下拉会练到斜方肌吗 高位划船练到哪些肌肉
高位划船能够练到的主要肌肉有背阔肌,这是主要锻炼的肌肉,另外还包含有一部分斜方肌、肱二头机。
斜方肌怎么练
上部动作-哑铃与杠铃耸肩
使用哑铃与杠铃做耸肩是训练斜方肌很经典的动作,传统站姿主要锻炼斜方肌上部,如果采用俯卧或仰卧就能给斜方肌不同的刺激,对于斜方肌中部也能有效锻炼。
另外,用杠铃来做这个动作还有分为前杠铃耸肩与背后杠铃耸肩,其训练的关键不在前后而是在握距。
窄握可让肌肉获得较大的伸展,但收缩程度就会降低。
反之,宽握可让肌肉收缩变大但会降低伸展,而宽握也可训练到上斜方肌最后侧的肌肉纤维。
上中部动作-水平耸肩
想要训练到下半部及菱形肌的话,可以使用斜板这个器材加上哑铃、杠铃或健腹板来训练。1.首先将斜板调整到30-45度俯卧在训练凳上,角度越垂直斜方肌上部的肌群参与就越多。
2.双手抓紧你要训练的器材,手臂固定自然伸直然后启动背肌做耸肩的动作。
3.伴随肩胛骨的内收于顶端保持动作挤压1秒左右,然候慢慢下沉肩部恢复起始位置。
中部动作-坐姿划船
这个动作主要是要训练斜方肌中部、菱形肌与下背肌。
操作时的要点将重量调置主动肌控制的范围内,千万不要一昧的追求重量造成身体前倾或后摆,以借力的方式完成动作易造成腰部伤害。
1.在执行这项训练动作时,正坐于训练板上双手放松自然伸直握住把手,肩胛骨下沉让背部肌肉保持张力。
2.接着运用背肌收缩带动肩胛骨坐肩后收的动作,手肘顺势跟上将把手拉近胸口处,并于压缩顶短停留约1秒,再用背阔肌的力量慢慢还原。
正因为这个动作会带动到背肌与菱形肌,所以我们通常会将斜方肌中部的训练动作安排在练背时一起操作。
下部动作-Y字上举
因为斜方肌的下部肌肉主要功能是下沉与上回旋肩胛骨,所以我们可以运用Y字上举来训练斜方肌下部的肌肉,这个动作通常都会采用上斜45度俯卧。
首先,双手大拇指朝上,再将双臂朝向下侧上方抬起。
这个抬起的动作幅度不用太大,主要是感觉斜方肌上和下部位控制肩胛骨旋转下沉的感觉。
这里要特别注意在将双臂抬起之前先收紧肩胛骨,也就是让双肩上抬固定后再抬起双臂,训练斜方肌下部的收缩。(也可双手握哑铃进行操作!)
锻炼四招让你拥有迷人背部
1.背部,你不是一个人
首先说说背部的构成,相对于胸肌只有一块大肌肉,臀部只有两三块重要的肌群,背部的构成实在是太复杂、太大了。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背部的肌群非常多,线条复杂、光影斑斓。表层肉眼可见的肌群,需要训练的就有背阔肌、斜方肌、肩袖四肌、竖脊肌等,深层的还有菱形肌等与背部健康息息相关的重要肌肉。
如果粗加分类,我们可以将背部训练分为四个大类,分别是背阔肌、肩袖肌群、斜方肌群、竖脊肌群。接下来,我们就粗略介绍一下其中三个大类的功能和训练方法!
TIPS:
竖脊肌(位于下背部,脊柱两侧)以及深层的多裂肌等,虽然是背部的重要肌群,不过我们一般更多地将其放在核心训练当中。
2.背阔肌,你的翅膀
背阔肌是上半身最大的肌肉,也是上半身最有力的肌群之一。
背阔肌,从身形上决定了整个上半身的宽度和背部整体的形态。从正面和背面看过来,背阔肌让你的上半身呈倒三角,感觉更加V字,更有曲线。
女性背阔肌练得好,可以很有效地美化整个上半身的身体形态,显得整个身体有变化,富有曲线美。
而男性所谓宽阔、有安全感的背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背阔肌的视觉效果决定的。
此外,背阔肌也可以说是决定了整个背部的整体力量。几乎所有的上半身或全身运动,都与背阔肌有关,比如拳击、抽击球等,很大程度都是由于背阔肌的力量决定。
背阔肌最佳训练动作:
引体向上
反手高位下拉
俯身反手哑铃划船
TIPS:
反手训练可以最大限度地刺激背阔肌整体。
3.斜方肌群,背部厚度和身姿优美的关键
如果说背阔肌决定了背部的宽阔,那么斜方肌群就决定了背部的厚度。
斜方肌群纵向从颈部一直延伸到胸椎的下部,横向则连接着肩胛骨。其一些深层肌群则连接了肩胛骨和脊柱。
对于大多数关注体型体态的人来说,斜方肌下面的深层肌群,主要指的是菱形肌,菱形肌非常重要,它影响着你的高低肩、探颈等身姿矫正问题。不过由于菱形肌并不会单独活动,所以它更多的是与斜方肌一起协作运动,因此在这里我们就把它与斜方肌的训练放在一起。
菱形肌位于斜方肌的中下部深层,被认为更多的与斜方肌中部和下部的训练有关。
斜方肌根据其肌纤维的走向,一般被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下面我们就根据斜方肌的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一下它们的具体作用和最佳训练动作。
斜方肌最佳训练动作:
斜方肌上部,让人看起来有力、霸道,一般人练习需有度,不然容易练成溜肩。
哑铃耸肩
杠铃耸肩
杠铃窄握前平举
斜方肌中部,决定了背部的厚度和整体视觉,可以同时纠正探颈、翼状肩胛等身姿问题。
器械反向飞鸟(内旋)
哑铃反向飞鸟(内旋)
杠铃俯身划船
斜方肌下部
决定了背部厚度,以及高低肩、脊柱侧弯等身姿问题。
器械反向飞鸟(外旋)
哑铃反向飞鸟(外旋)
4.上背肌群,肩关节健康,优美的细节
上背肌群包括了肩袖四肌和三角肌后束,一般被认为与肩关节的健康息息相关。因为对于肩关节来说,其发力肌群(胸大肌、三角肌前束等)都相对很牛叉,而缓冲肌群则较弱。所以肩关节很容易得肩部撞击综合征,或者脱臼等。练好上背肌群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以前我们说过,圆肩等问题也是由于身体前侧肌肉太强,后侧的上背肌群较弱所导致。通过训练也可以很好的改善。最终,让你打开双肩,优美体态。
基本上所有的后天仪态问题,大多可以解释为肌力不平衡所导致,改善和矫正的关键在于强化薄弱肌群,舒缓僵硬肌群。具体的训练动作和训练方式,我们以后会慢慢介绍。
上背肌群最佳训练动作:
L侧平举
俯身哑铃侧平举
正手宽握高位下拉
直臂下拉
TIPS:
正手训练可以兼顾背阔肌和上背肌群的训练。
小编友情提示:锻炼这件事情一定要注意全方位,切不可顾此失彼,有多少人专注于自己看得到的腹肌、人鱼线,而忽略了背部锻炼,其实这块线条你虽然看不到,却很大程度的影响着你的气质,所以hey,guys,从今天开始你的背部锻炼吧。
练斜方肌的正确方法
1.硬拉:硬拉是塑造斜方肌的一种完美练习,没有硬拉就不会拥有宽大的斜方肌,它还能使斜方肌增高变厚。对于这个难以触及的肌群,硬拉综合了所有增加肌肉块的原理:最大的重量、完全的运动范围,从顶点到底部不同角度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对斜方肌强烈的压力刺激,提拉重量时,上体要彻底弯曲,使压力遍及斜方肌的整个区域。向上抬体时,压力逐渐从斜方肌顶部向中、下部和菱形肌转移,到身体直立时耸动肩部向上、向后,“锁肘”提拉并控制杠铃,在最高点对斜方肌进行充分挤压,下落重量时控制重量,保持压力。
2.杠铃划船:练习时斜方肌的顶点看起来像是两个双胞胎的头部。杠铃划船常用于练背部的宽度和背阔肌的肌肉块,对斜方肌的强化也有很好的作用。从开始到结束,如果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斜方肌上,则杠铃划船优于耸肩。由于练习时斜方肌能进一步向前滚动,故运动到最高点时斜方肌能处于更充分的顶峰收缩状态,运动中不要向前弯曲躯干至水平位,百应使躯干与地面保持一定的夹角,这样斜方肌上郎会获得更大的压力,同时能充分拉动杠铃到达腹部,促使斜方肌下部更好的收缩。
斜方肌太大怎么办
1、尽量少做斜方肌参与比较多的运动,如颈后哑铃推举、杠铃推举。
2、做杠铃或哑铃推举时,要注意尽量不让斜方肌用力,肩要尽量下压。
3、做哑铃侧平举时,肘关节和腕关节不要太直,可适度弯曲,有利于让三角肌主发力而斜方肌少发力。
4、多做一些三角肌中束训练。
专业教练告知:斜方肌一般健身人士最好不要去练,因为练习时会练到斜角肌,斜角肌是人体四块不能锻炼的肌肉之一,因为练习斜角肌可能会压迫神经。
颈后下拉锻炼什么部位
颈后下拉锻炼的主要部位是斜方肌中下部,菱形肌,这是增加背部肌肉宽度的良好方法,不但锻炼背阔肌,尤其是背阔肌下部,同时对前臂屈肌、肱二头肌、肱肌、和肱桡肌也起到锻炼作用,而且肩胛骨内收的动作也锻炼菱形肌和斜方肌下部。
背部肌群怎么练比较明显
一、引体向上,主要锻炼背阔肌,斜方肌,大小圆肌,三角肌后部等。可以全面的锻炼背部肌群。个人认为是锻炼效果最好的一个动作。
二、坐姿颈前下拉,主要锻炼背阔肌,大小圆肌,冈下肌。(上身可稍微后倾)
三、坐姿颈后下拉,主要锻炼斜方肌,背阔肌,三角肌后部。
四、坐姿划船,主要锻炼背阔肌,菱形肌,大小圆肌。
五、俯身划船(哑铃,杠铃)主要锻炼背阔肌,三角肌后部,大小圆肌,菱形肌。
注意:每次锻炼时做四个动作,每个动作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做二至四组。每个动作选择能做八到十二次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