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宝宝是否脑瘫 看宝宝的运动发育
如何知道宝宝是否脑瘫 看宝宝的运动发育
脑瘫宝宝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运动发育比正常儿童差,所以可以通过观察脑瘫孩子的运动发育状况来辨别孩子是否为脑瘫。具体表现为到了年纪,孩子还不会翻身、坐不起,不会站立,双手不会抓握,咀嚼功能差。
正确识别脑瘫
病因
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由于肌肉接受大脑不正常指令而变得疆硬或松软,宝宝不能随意运动,但肌肉本身并没有瘫痪。实际上病变在脑,故称之为脑瘫。
引起脑瘫的危险因素
产前因素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脑畸形;胎盘功能不良;宫内感染;孕妇受到物理化学损伤等。
产时因素
出生时宝宝窒息、产伤等;接生条件差,导致宝宝脐部感染,继而引发核黄疽。
新生儿期因素
早产宝宝和低出生体重儿合并症;新生儿脑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外伤等。
表现
1.运动发育落后,主动运动减少。
运动能力低于同龄正常宝宝,运动自控能力差。轻者只是手、脚显得不灵活或笨拙。严重的则不能抬头、翻身、坐、站、走,四肢运动发育落后,自主运动困难,动作僵硬、不协调、不对称,出现异常运动模式和不自主运动等。
2.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迅渐增高,手脚不自主的抽搐,牙关紧闭等。肌张力低下型者,往往是其他类型脑瘫在某一年龄阶段的一种过渡形式。
3.姿势异常
与肌张力异常及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有关,手指屈曲呈紧握拳状。站立时足尖着地,行走时足跟着地,呈剪刀样步态。
4.反射异常
常表现为觅食、吸吮等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拥抱等保护性反射减弱或延缓出现。但痉挛型宝宝深反射活跃或亢进。
此外,还常有智力低下,视力、听力、语言、情绪障碍等。
小儿脑瘫的典型症状
脑性瘫痪的本质是原始反射残存及中枢性协调障碍所引起的正常反射途径被阻断,而异常反射途径被固定下来的姿势和运动异常。专家指出,小儿脑瘫的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如肌胡力、姿势和反射异常。小儿脑瘫有10大典型症状,均表现为宝宝某方面发育障碍,妈妈要仔细观察宝宝发育情况,就是揪出病因。
1、运动障碍:由于脑神经受损,脑瘫儿童的运动能力低于同年龄的正常孩子,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障碍程度轻的只是手、脚动作稍显得不灵活或笨拙,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不会爬行、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2、姿势障碍:脑瘫儿童身体的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的稳定性差,在运动时或静止时姿势别扭,左右两侧不对称,手脚不能正常摆放,有些严重的病例甚至连都头都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处于竖直正中位置,而是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
3、牙齿发育障碍:脑瘫儿童牙齿多数发育不良,牙齿质地差、无光泽、牙齿疏松、易蛀,龋齿等各种牙病的发生率亦较正常孩子为高。
4、口、面功能障碍:一部分脑瘫儿童脸部肌肉和舌部肌肉均出现明显痉挛或不协调收缩。从而导致孩子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还常有口水不止现象。
5、视、听觉障碍:不少脑瘫儿童伴有近视或斜视,其中以内斜视为多见,眼睛不能集中看物;听力减退以徐动型脑瘫较为多见。脑瘫儿童往往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存在困难。
6、语言障碍:大多数的脑瘫儿童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不能说话或者学说话的时间比正常孩子晚和长,有的表现为语言表达困难或构语困难,有的表现为发音不清或口吃,有的还表现为失语症,即能理解别人的语言,但自己无法讲话。
7、生长发育障碍:一部分轻型脑瘫儿童生长发育可以基本或接近正常,但大多数的脑瘫儿童都比同年龄的正常孩子个子长得矮小,有时成年患儿还像八九岁的孩子一样,生长发育显得落后。
8、智力障碍:小儿脑瘫患者智力正常者很少,在所有的脑瘫儿童中,智力正常的孩子约有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有1/4。
9、情绪和行为障碍:不少脑瘫儿童特别是手足徐动型和孩子性格比较固执、任性,情绪波动变化大,善感受易怒,有的甚至孤僻,不合群。异常行为表现为:强迫行为:自己强制自己作某一动作;自伤行为:自己打自己或用头不停地撞墙;侵袭行为:殴打他人,但较少见。
10、癫痫:约有39%-50%的脑瘫儿童由于大脑内的固定病灶而诱发癫痫,智力重度低下的孩子癫痫的发生率尤其突出,常因受到外物刺激导致癫痫发作。>>>专家支招:10个症状让你认清小儿脑瘫
新生儿期:有哺乳困难现象,具体表现为宝宝出生后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拒乳,或吸吮后疲劳无力;表现过份安静,哭声小或持续哭闹;自发运动少,常常躺着不动,肌张力低下,全身松软,呈无力状态;全身发硬,好打挺,有肌张力增强,经常从襁褓中窜出去,头背屈,有时头偏向一侧,双下肢强直伸展;易惊、抽搐、尖叫或烦躁不安等表现;一些姿势异常,如上肢内收、内旋、手握拳等。
小儿脑瘫不同月龄的早期表现如下:
1-3个月的婴儿:拇指内收、手紧握拳或上肢内收、内旋;没有看人的意识,眼睛不会看眼前东西;头不稳定,颈不能竖直,头左右摇动或头偏向一侧,俯卧位不能抬头;肌张力异常,如全身发硬、躯干硬性伸展或全身发软。
4-5个月:宝宝表情呆板不灵活,逗引时无反应;仍不会翻身,俯卧位抬头小于90°;身体逐渐变硬,有轻度角弓反张姿势或下肢交叉呈剪刀样,身体姿势不对称等。
6-7个月:宝宝手、口、眼动作不协调;手抓物很快松开或不持久;姿势别扭,长期保持不对称姿势;坐位不稳呈前倾或后倾;头背屈、肩后伸、下肢内旋、手握拳;仍有原始反射存在。
7-12个月:仍不能翻身,双下肢仍不能支撑;不能用单手抓握玩具,或总用一只手抓握;不能独坐;不会与人再见;10个月后还有脚尖站立;11个月不会扶持站立;12个月仍不会迈步;12个月后仍流口水及吃手等。
若家长发现宝宝存在以上异常,因及时带宝宝就医诊治,看宝宝是否患上小儿脑瘫。
如何及早发现脑瘫儿
脑瘫征兆一:有脑瘫的高危因素存在
当出现有这些高危因素时,爸爸妈妈需要提高警惕,密切关注小孩后续的各项发育情况:家族中曾经有脑瘫患儿,孩子是早产、低出生体重的宝宝,妈妈在生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了难产,宝宝在新生儿期曾出现过严重的缺氧窒息、重度黄疸或脑出血的情况等。
脑瘫征兆二:吸吮困难,过于安静或易激惹
脑瘫宝宝在新生儿期不像正常的小宝宝一样,肚子饿的时候会到处觅食,看到妈妈的乳头或者是奶嘴时,会主动凑过去吸吮,给他们喂奶时,他们吸吮起来也好像没什么力气似的,还很容易会引起呛咳、吐奶。而且,脑瘫患儿的嘴巴总是张着,还可以见到口水流了出来。另外,脑瘫宝宝还会经常哭闹,难于安抚;有些宝宝表现出特别安静,对周围的声音、光线等刺激表现的漠不关心。
脑瘫征兆三:运动发育比同龄的小孩落后
不同月龄的小孩会有不同的运动发育水平,从最初的头竖直片刻到脖子稳稳地竖直,再到会翻身、坐、爬、站、走……脑瘫宝宝虽然也可以看到一些不同的运动发育变化,但是相对同月龄的小孩来说,他们在运动发育方面却又是明显落后的。
比如到两三个月了,其他小婴儿抱起来时头都可以稳稳地了,他们抱起来时头却还是摇摇晃晃的;到了三四个月时,其他小朋友俯卧时都可以把头抬高到90度了,他们俯卧时却还是脸蛋贴着床,或者是很吃力地才能把头稍微抬离床面片刻;等到六个月左右时,其他小朋友都能独立稳稳地坐着了,他们却还不能翻身;等到一岁时,其他小朋友都能四处爬行甚至开始走路了,他们还是坐不稳。
除了大运动的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小朋友外,在精细动作的发育上,他们也是比同龄的小孩落后,抓、握能力差,甚至不能把手放到嘴边等等。
脑瘫征兆四:异常的姿势
由于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异常及原始反射延迟消失,他们会表现出一些奇怪的姿势来:比如,他们的手特别是拇指从出生后一直都是紧握着的,到了3个月后手指仍是不能张开,双腿也特别紧,换尿布时怎么撇都撇不开;他们在仰卧时,头会向后仰,臀部高于头部,下肢伸直,甚至呈角弓反张的样子。
有些脑瘫患儿四肢肌张力低下,仰卧时就像是一只青蛙状;另外脑瘫患儿在学走路时,腿常呈一种典型的剪刀状,即脚尖点地,膝盖紧贴,两只脚相向交叉。
运动发育迟缓影响宝宝智力
宝宝的运动发育迟缓影响智力
宝宝运动发育迟缓,会影响宝宝下一步的发育,比如,当宝宝学会坐之后,宝宝的腰部力量增加和平衡能力的提高,他就有能力学习爬行。如果宝宝在7个月的时候还不能独坐,那他就不会有足够的力量去学爬,进而影响宝宝学走路。儿科专家指出,如果宝宝运动发育迟缓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治疗,严重者可能会影响智力发育。
哪些宝宝容易运动发育迟缓
儿科专家指出,一般早产儿或出现过缺氧、病理性黄疸、营养不良、颅内出血的宝宝比其他足月正常的宝宝更容易出现运动发育迟缓。如果宝宝曾出现以上的情况,家长应该更加细心观察宝宝的运动发育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怎样判断宝宝是否运动发育迟缓
家长怎样才能判断宝宝是否是运动发育迟缓?专家指出,当宝宝出现以下情况时,家长应引起注意,最好带宝宝到医院进行咨询。
1.两个月时,宝宝不会与妈妈对视,宝宝不会笑;
2.3个月时,宝宝不会发声,不能稳定抬头至45°;
3.3个月时,家长为宝宝穿衣困难。家长感觉宝宝的手脚很有力,较难活动宝宝的手脚;
4.4个月时,手还紧握拳头;
5.5个月时,宝宝不会翻身,不会用手把东西塞到嘴里;
6.8个月时,宝宝不会独立直腰坐;
7.9个月时,宝宝不会爬行;
8.15个月时,宝宝不会独走;
宝宝运动发育迟缓该怎么办
运动发育迟缓儿在儿童康复中心经过康复医师评价,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后即开始个体化的康复训练。以大运动训练、小儿按摩、语言认知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为主,辅以一些促进生长发育的药物,一般2个月一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即可。
脑瘫儿会胎动吗
年轻的父母们十分关心宝宝的健康状况,为人父母的,自然希望自己的宝宝是健康正常的小孩,所以爸爸妈妈希望通过胎动来检验宝宝是否健康,是不是脑瘫儿?但是脑瘫儿会胎动吗? 这是孕期的妈妈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在这里,小编收集了不少专业的看法,为爸爸妈妈们提供一点依据。
脑瘫儿会胎动吗?专家首先说明的一点便是:通过脑瘫儿胎动规则是不能发现脑瘫的,因此只有通过颅脑CT检查才可以断定是否是脑瘫。头部的CT异常主要表现为皮质萎缩,全脑萎缩,低密度灶,小脑异常,透明隔缺损,脑室扩大,胼胝体缺损,脑穿通畸形,脑室周围局限性萎缩,全脑广泛性低密度影,脑裂脑回畸形等改变。低体重出生的未熟儿引起的轻、中度脑瘫,以脑室扩大,皮质萎缩最为多见。所以胎动检查是不能检查出是不是脑瘫的,假如孩子的脑白质发育不良,这只是增加了脑瘫的几率,但不能确诊为脑瘫。若是妈妈怀孕了,想通过检查胎动来决定是否要这个孩子是不现实的行为,只能通过出生后的CT检查做判断。对出生后诊断为脑瘫的宝宝,父母们不用太担心,因为现在的干细胞疗法是可以治疗脑瘫的,只要及时治疗,就没有太大的问题。所谓的干细胞疗法,是专家发现的治疗脑瘫的根本方法,它安全并且无副作用,已成功治疗了很多的患者,干细胞疗法是通过静脉输液或腰穿的方式把干细胞定向输送到脑部,去修复受损细胞,从而恢复受损的细胞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妈妈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营养的饮食,做好保健工作,如果有意外认真听从医生的指导是能够有效降低脑瘫发生率的。做父母的一定要提高对脑瘫的认识和重视,在生活中发现孩子的异常就要去正规权威的医院诊断,莫要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小儿脑瘫现在已经是生活中发现的一种越来越常见的疾病了,尤其在妊娠期,这是脑瘫发生的高峰期。因此,爸爸妈妈在这个时期必须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再回到脑瘫宝宝有没有胎动的问题上,回答是肯定的:脑瘫宝宝与正常的宝宝一样,胎动是正常的。
脑瘫儿会胎动吗?答案已经是确切了的,但是爸爸妈妈面对脑瘫宝宝时,还是应该多一份信心和希望,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脑瘫的可能症状表现
脑瘫的症状表现是什么?小儿脑瘫也是现在有的孩子在困扰的,脑瘫也是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健康的,有的孩子就是因为脑瘫而无法和同龄孩子一样。对于脑瘫的症状表现也是应知道的,下面就介绍一下脑瘫的症状表现。
一、运动发育落后,主动运动减少。运动能力低于同龄正常宝宝,运动自控能力差。轻者只是手、脚显得不灵活或笨拙。严重的则不能抬头、翻身、坐、站、走,四肢运动发育落后,自主运动困难,动作僵硬、不协调、不对称,出现异常运动模式和不自主运动等。
二、肌张力异常:肌张力迅渐增高,手脚不自主的抽搐,牙关紧闭等。肌张力低下型者,往往是其他类型脑瘫在某一年龄阶段的一种过渡形式。
三、姿势异常:与肌张力异常及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有关,手指屈曲呈紧握拳状。站立时足尖着地,行走时足跟着地,呈剪刀样步态。
四、反射异常:常表现为觅食、吸吮等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拥抱等保护性反射减弱或延缓出现。但痉挛型宝宝深反射活跃或亢进。
如何知道宝宝是否脑瘫 看宝宝的反应
一般情况下,患有脑瘫的宝宝容易没有原因的哭闹,在别人逗的时候,反映会比较迟钝,喜欢看着自己的手,不会被玩具或者其它东西吸引。当家人发现自己家的宝宝反应能力差的时候,面部没有基本的表情时,也要怀疑是不是又问题。
宝宝5个月还不会翻身怎么回事 脑瘫
宝宝如果患有脑瘫,那么会出现运动发育落后的现象,例如:正常孩子能够简单做到的“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会走”,但对于脑瘫宝宝来说确实是极为困难的,不过宝宝5个月还不会翻身不能简单的归为是脑瘫引起的,还要看是否有以下症状:
1、吃奶困难,经常出现呛咳、吐奶现象,体重增长缓慢。
2、头围异常;
3、孩子由于肌张力异常使得孩子表现为出生后十分安静,哭声微弱或持续哭闹;
4、2—3个月时,孩子还不会笑、抬头,持续哭闹,手指紧握,不会张开;
5、智力发育也落后于同龄正常儿。
6、流口水、颤抖;
7、肢体运动不协调,不对称,头不能保持正中位置。
如果宝宝5个月还不会翻身还同时具备上述症状时,那么宝宝很可能就是脑瘫患儿。
首先家长们应该尽早带宝宝去正规的儿童医院为宝宝做一个全面的检测,让医生来判断宝宝是否是脑瘫患儿,然后根据医生的建议做相关治疗康复工作,目前临床上对于脑瘫宝宝的治疗主要是“康复训练+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的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宝宝康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