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与黄染的区别
黄疸与黄染的区别
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一种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某些肝脏病、胆囊病和血液病经常会引发黄疸的症状。通常,血液的胆红素浓度高于2-3mg/dL(34-51)时,这些部份便会出现肉眼可辨别的颜色。皮肤黏膜发黄称为黄染。常见原因:1,黄疸,2,胡萝卜素增高。3,长期服用含有黄色素的药物。
黄疸会造成身体哪些不适
(一)皮肤、巩膜等组织的黄染
胆红素对含有弹性硬蛋白的组织具有较大的亲和力,所以含有该组织的巩膜、皮肤和粘膜最易出现黄疸。黄疸加深时,尿、痰、泪液及汗液也被黄染,唾液一般不变色。黄染的深浅不一,与引起黄疸的原发病以及黄疸原发病以黄疸持续的时间长短有关。
(二)尿和粪的色泽改变
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时尿色加深,甚至呈浓茶色,尿色加深的程度与尿中胆红素含量有关。有些患者首先发现尿色变深,有些则先察觉巩膜、皮肤和粘膜的黄染。溶血性黄疸虽有巩膜皮肤黄染,但尿色不深,在急性大量溶血时,尿中出现血红蛋白尿而使尿液呈酱油色。梗阻性黄疸时粪色变淡,甚至完全灰白。
(三)消化道症状
黄疸病例常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常因原发病不同而稍有差异。
(四)胆盐血症的表现
肝外梗阻性黄疸和肝内胆淤可因胆盐排泄受阻而滞留血中,称胆盐血症。其主要表现为:①皮肤瘙痒,但瘙痒与黄疸程度可一致;②心动过缓见于深度黄疸病便,与胆盐刺激迷走神经和抑制心脏传导有关;③肠道因缺乏胆盐,影响脂肪消化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而致腹胀、出血倾向、脂肪泻和夜盲症等表现;④乏力、精神萎靡和头痛,似与胆盐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有关。
孕妇吃南瓜胎儿会有黄疸吗 新生儿黄疸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的病症。又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周内可以出现皮肤黄染。如果黄疸的程度较轻,属于生理性黄疸。家长不必过分紧张。生理性黄疸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出生后4-6天是最黄的时候,7-10天以后逐渐消退。如果出生24小时出现黄疸,黄疸程度深,属于病理性,可以就医检查。
总胆红素超标一倍 总胆红素超标一倍表示什么情况
当总胆红素超过正常值范围一倍时表示可有出现明显的黄疸。黄疸即是指由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皮肤、巩膜和粘膜组织黄染的现象。当总胆红素超出正常值范围值时就是高胆红素血症。黄疸常见于肝胆疾病,也就是说总胆红素超出表示肝功能受到损害。
母乳性黄疸眼睛会发黄吗
母乳性黄疸临床主要表现为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现黄疸,足月儿多见,黄疸出现在生理性黄疸发生的时间范围内,峰值可高于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可晚于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良好,吃奶好,粪便色黄,尿色不黄,不影响生长发育,母乳性黄疸它的峰值可高于正常的生理性黄疸,晚发型的母乳性黄疸,黄疸程度以轻到中度为主,胆红素在12-20毫克每分升,重者可以达到25毫克每分升以上,母乳性黄疸它的程度比较重的时候,是可以看到明显的皮肤粘膜黄染,眼睛也可以看到黄,一般主要是白晶的地方,可以看到明显的黄,如果是胆红素超过15以上的黄疸,全身皮肤的粘膜都是有黄染的。
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有何区别 从黄疸的程度上区分
生理性黄疸:黄疸程度较轻,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前臂、小腿、手心及足心常无明显黄疸。
病理性黄疸:皮肤呈金黄色,甚至桔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也有较明显的黄染。
新生儿黄疸多久下去
一、新生儿黄疸症状
1、生理性黄疸症状较轻的宝宝黄疸先见于面、颈,然后可遍及躯干及四肢,一般稍呈黄色,巩膜可有轻度黄染,但手心足底不黄,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肤颜色可以恢复正常;症状较重的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第4周,大小便颜色正常,尿中无胆红素。
2、黄疸色泽较轻的宝宝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3、黄疸部位多见于面、颈、巩膜、躯干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4、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5、早产宝宝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宝宝多见,可略延迟1-2天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2-4周。
6、病理性黄疸常在出生后24h内出现,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早产儿在3周以上;黄疸在出生后消失复现并进行性加重。重症的黄疸可以合并核黄疸。除此以外,由于发生原因不同,常有引起黄疸的原发病的伴随症状。
二、新生儿黄疸的消退时间:
1、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4-5天后最明显,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况良好,无不良反应,称“生理性黄疸”。早产儿由于肝功能更加不成熟,黄疸会出现得比较晚,大概在第3或者第4天,而且持续的时间会更长,早产儿黄疸可持续14天或者更久。
2、新生儿母乳性黄疸: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4-7天,持续2个月左右,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无临床症状。
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公升。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从黄疸的程度上区别
生理性黄疸--黄疸程度较轻,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前臂、小腿、手心及足心常无明显黄疸。
病理性黄疸--皮肤呈金黄色,甚至桔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也有较明显的黄染。
皮肤发黄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皮肤发黄的鉴别诊断:
皮肤发黄但巩膜没有黄染:皮肤染黄征、橘黄病或柑皮症。血中胡萝卜素过多。
生理性黄疸: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其发病机制不同,它既可以是生理现象,又可以是病理现象。临床上以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
无瘙痒,无肝胆疾病的皮肤黄染:无瘙痒,无肝胆疾病的皮肤黄染又称“假性黄疸”。“假性黄疸”并非是血清胆红素增高所引起的“真性黄疸”,而是一种由于血清胡萝卜素增高所致,以皮肤黄染明显,但无瘙痒,无肝胆疾病,血清胆红素正常而血清β-胡萝卜素增高为特征的一类病理表现。
发黄是怎样一种黄,如果是黄胆性肝炎,又称甲肝,辨别的主要特征是看他/她的眼白部分是否呈黄色。如果到了一定程序,身上的皮肤呈现的黄色应该是金黄色的。除了发现手心和手背发黄,还应关注自己 身体还有哪方面不适。因而,应经诊断后根据自身病因对症下药,调理内分泌,这才是改善皮肤的关键。
总胆红素超出正常值1倍多了,严不严重啊
需及时就医,避免问题严重化。
当总胆红素超过正常值范围一倍时表示可有出现明显的黄疸。黄疸即是指由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皮肤、巩膜和粘膜组织黄染的现象。当总胆红素超出正常值范围值时就是高胆红素血症。黄疸常见于肝胆疾病,也就是说总胆红素超出表示肝功能受到损害。
如何判断小儿黄疸类型
1,小儿黄疸出现的时间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少数在生后第二天起就看到皮肤轻微发黄,或延迟到生后5天出现。以后逐渐加重,通常于黄疸出现后第2—3天最明显。
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早,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如果一个新生儿生后几小时就出现黄疸,一般最早出现的部位是巩膜和面部,那么提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2,小儿黄疸的程度
生理性黄疸:主要靠测定血清胆红素来判定。生理性黄疸的最高值,是新生足月儿不应超过12mg%,早产儿不应超过15mg%。黄疸出现的顺序是最先从巩膜、面部、颈部然后蔓延到躯干和四肢。
病理性黄疸:黄疸进展快,从面部逐渐波及到躯干、四肢,如果发现新生儿手足心均被黄染,多提示其血胆红素值超过12mg%。
有一个判断小儿黄疸的简单方法:
轻度:仅仅是面部黄染;
中度:躯干部皮肤黄染;
重度:四肢和手足心都出现黄染。
3,小儿黄疸消退的时间
生理性黄疸:新生足月儿一般在生后7—10天黄疸消退,最迟不能超过生后2周,早产儿可延迟至生后3—4周退净。
病理性黄疸:常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3周。如果新生儿生后2周仍有黄疸,无论血清胆红素是多少均提示是异常情况,家长最好带其到医院作必要的检查,以便找出引起黄疸的原因。
4,小儿黄疸其它细节
生理性黄疸:新生儿除黄疸外,其它各方面都表现正常,如吃奶、睡眠、哭声、大小便、体温等。
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精神状态明显不是特别好,有时候还出现了双眼往一个方向凝视或者惊叫或者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