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碘过量会不会导致产后甲状腺炎

碘过量会不会导致产后甲状腺炎

1、甲状腺炎是以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病。按发病多少依次分为:桥本氏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无痛性甲状腺炎感染性甲状腺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最常见的是慢性淋巴细胞性及亚急性甲状腺炎。以上是碘过量导致的甲状腺炎。

2、甲状腺炎产后是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的一个特殊类型,各国报告的患病率为4%~6%。过去医学界认为产后甲状腺炎是一过性疾病,不会危害产妇和后代的健康。但课题组的研究证实,产后甲状腺炎患者如果在妊娠期发生低甲状腺血症,将会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影响孩子的智商。

3、维生素甲亢者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消耗量增多,容易发生这些维生素缺乏。饮食治疗目的甲亢属于超高代谢症侯群,基础代谢率增高,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须供给高热能、高蛋白、高碳水化物、高维生素饮食,以补偿其消耗,改善全身营养状态。多选用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适当多食肝类、动物内脏、新鲜绿叶蔬菜,必要时补充维生素。

4、甲状腺炎的临床患病产后率为7.2%,其中甲亢甲减期双相型占42.9%,甲亢单相型占45.7%,甲减单相型占11.4%;35名产后甲状腺炎患者在产后12个月随访时仍遗留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占8.6%。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提出,产后甲状腺炎的发生与碘过量有关;产后甲状腺炎的自发性修复与th2和th3型的细胞因子的作用有关;亚临床型产后甲状腺炎尚不能作为一种独立疾病。

甲减患者一定要补碘吗

引起甲减发病的原因很多,一般认为多由自身免疫引起甲状腺炎(又称作桥本甲状腺炎、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导致甲状腺分泌功能下降、甲状腺激素缺乏而致病。故疲劳过度,或感冒、感染等均可诱使发病。另外,甲状腺外科手术后,甲状腺分泌功能下降;或者饮食中摄入碘过少,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产后甲状腺炎等,也可引起甲减。因此,甲减预防的第一步即是加强锻炼,生活规律,劳逸适度,保持良好的个人体质和心态。

在甲减的治疗上除了坚持服药,饮食的调理也很重要,要保证足量蛋白质和丰富维生素的供给,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任何疾病的营养保健安排,都应保证膳食均衡。对于甲减来说,若是因甲状腺炎引起的甲减,则不需要特殊补充含碘丰富的食物;若是因缺碘引起的,则可通过饮食适当补充碘质,如加碘盐、海带、紫菜、三文鱼等均可。

补充蛋白质可选用蛋类、奶类以及各种肉类、鱼类;各种豆制品亦可提供植物蛋白;但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的食物则应少吃。另外各种蔬菜及新鲜水果也要多吃,保持维生素供给。

产后甲状腺炎的症状有哪些

产后甲状腺炎,亦为无痛性甲状腺炎。是发生在产后或流产后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原因是部分妇女于产后免疫抑制消失,免疫反应暂时性增强,特别是自身免疫机制的被激活,从而引起甲状腺炎。

产后甲状腺炎大多有甲状腺轻度肿大并伴甲状腺功能障碍。特别是早期多有甲亢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怕热多汗、消瘦、失眠等;后期则可有甲减表现,如嗜睡、怕冷、颜面浮肿、月经量减少或增多、以及体重增加等。

对于产前无甲状腺病史,而于产后6周左右出现甲亢症状,数月后转为甲减症状的妇女,应考虑产后甲状腺炎。检查颈部有无包块,测定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和基础代谢水平,测定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以便明确诊断。

产后甲状腺炎具有自限性,甲状腺功能大多数在一年内恢复正常,只有个别病例转为持续性甲减(5%~10%病人发生永久性甲低)。

因此,产后甲状腺炎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病情轻,症状不很明显,可不予治疗。如果症状明显伴甲亢时,可使用心得安等β受体阻滞剂,但禁用抗甲状腺药物。如果症状明显伴甲减,需要补充甲状腺素,多数病例愈后良好,个别转为持续性甲减者,则需长期服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患本症再次妊娠分娩后及2次妊娠之间,均可复发,复发率达25%~40%,本病偶可发生于Sheehan综合征产后。

产后甲状腺炎临床表现短暂,有时模糊不清而易被忽略。

51%患者甲状腺增大,表现为甲状腺肿出现或在原有基础上增大,多为轻度弥漫性肿大,质地均匀,偶尔仅有单个孤立结节,无触压疼痛,多无血管杂音,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可无甲状腺肿大。

短暂性甲状腺功能减退,25%~42.3%只有这一阶段表现,35.5%先后经历以上2个不同阶段,一般于产后3~6个月出现症状:水肿,体重增加,畏寒,食欲减退等,有时表现精神障碍,可误为抑郁症,本病循环甲状腺抗体阳性妇女抑郁症发生率增加达8.8%~30%。

部分患者会出现停经或子宫出血,或发生伴有PRL增高的停经-溢乳综合征而误认为垂体病变,多数病人可于产后5~10个月内恢复正常。

碘对人体的危害是什么

(1)甲亢: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摄入的碘过多,则会导致甲亢。甲亢会引起人体多食、消瘦、心悸、出冷汗、神经和血管兴奋增强,严重时会引起昏迷甚至是危及人体生命。

(2)导致甲状腺问题:进食过多的碘,还可能使甲状腺组织硬化,造成病情迁延不愈,影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碘过量使搞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时间延长、治愈率下降、,过量补碘后甲亢用抗甲状腺药物的治愈药下降到20%~35%。

(3)碘中毒:碘过量摄入可导致碘中毒,其症状表现为:口腔、食道发生炎症、水肿现象,伴随而来的还有烧灼感、恶心、疼痛等。还可能发生出血性肾炎。为了避免碘过量摄入带来的危害,在补碘之前就需要明确自己是否缺碘,并且不要摄入过多的碘。

(4)智力影响:高碘对智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碘摄入过多会使人的智力衰退,最为可怕的会使人脑重量减轻。

(5)性功能影响:高碘对性功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据研究表明如果摄入碘量过多,会使男子的精子个数减少,使男性得上不孕不育等症。

大脖子病是缺碘吗

大脖子病其实叫做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至于甲状腺的功能是否不足,只有血清学的甲功八项结果出来才能定.另外,不是所有的甲状腺肿大都是所谓的"大脖子病",请不要自己下诊断

应该说"大脖子病"是缺碘造成的疾病之一,也就是说"缺碘"是造成"大脖子病"的原因之一,"大脖子病"还可以由其它甲状腺疾病引起。"大脖子病"并非都是甲状腺功能不足,目前有很多是甲状腺功能亢进。

碘缺乏和碘过量都可以引起甲减的.指导意见:碘在缺乏的时候,合成的甲状腺激素不足,甲状腺合成就会减少,这时候容易得大脖子病.碘过量和碘缺乏一样,同样会引起甲状腺功能的减退.但是综合分析你妈妈的情况应该是缺碘的:1.容易脖子粗,2.家在苏州.缺碘并能补充过量的碘的,过量了反而造成甲状腺的损伤,甲减患者在治疗甲减时,要注意的含量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体内缺碘容易得大脖子病,碘过量会引起甲状腺肿等不良反正,碘在人体中也很重要,要合理的食用.一般吃碘盐加富碘食物就够了.最主要的还是吃甲状腺片替代治疗,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可以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有的甲减病人还从病因上积极治疗,若是因为药物导致的甲减,减量或停用后,甲减可以自行消失;若是下丘脑或垂体有大肿瘤,行肿瘤切除后,甲减有可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若是亚急性甲状腺炎引起的甲减,亚急性甲状腺炎治愈后,甲减也会消失;若是长期缺碘引起的甲减,需补充碘的摄入.

产后大脖子小心甲状腺炎

吴小姐8月份生下一个漂亮的女儿,一家人欢喜得不得了。谁料到,吴小姐产后并不开心,原来她发现脖子越来越粗,心慌心悸,去医院做检查,才发现是产后甲状腺炎。医生说,得了这个病之后,除了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还会经历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一般经过6-12个月会自然恢复健康,但还有20%左右的患者会终身甲减。因此,专家提醒,产后出现甲亢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

临床上,产后甲状腺炎的患者比较常见,这类患者往往是在产后出现比较明显的症状,尤其是脖子变粗才来就诊,实际上她们还有心悸、乏力、怕热等症状,只不过因为在产后,她们还以为是正常的现象。

其实,产后甲状腺炎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一个类型。开始是一过性甲亢,随后发生一过性甲减,最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

甲亢期发生在产后1-6个月(通常在产后3个月),维持l-2个月。产妇表现为心悸、乏力、怕热、情绪激动等症状。产生的原因是甲状腺组织被炎症破坏后,甲状腺激素漏出,导致甲亢。医院给患者做检查的时候,会发现患者血清T4(四碘甲腺原氨酸)、T3(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升高,甲状腺摄碘率显著降低。患者的甲状腺可以轻度或中度肿大,但无触痛。

简小兵说,一般产后甲状腺炎表现为甲亢的时候症状往往比较温和,不主张用抗甲亢药物治疗,如果心率快、心悸厉害的话,可以适量用一些药物改善症状。

甲减期发生在产后3-8个月(通常在产后6个月左右),持续4-6个月。患者表现为肌肉、关节疼痛和僵硬,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便秘、畏寒、皮肤干燥等症状。产生的原因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被炎症损伤后,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实验室检查TSH(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逐渐升高,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

在这个阶段,产妇要注意监测甲状腺功能,补充适量的甲状腺激素,维持正常水平即可,在哺乳期也不需要停药。

恢复期发生在产后6-12个月。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甲状腺摄碘率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但简小兵提醒,约有20%的病人会表现为永久性甲减,少数病人还会在产后甲状腺炎康复后3~10年再次发生甲减。

由于有20%的患者会发展为永久性甲减,且曾经患过产后甲状腺炎的女性,在产后5-10年发生永久性甲减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建议曾患产后甲状腺炎的女性在发病后的8年内每年检查血清TSH,一旦发生甲减,应当及时治疗。

另外,在怀孕前,女性应查一查甲状腺激素,产后3-6个月要监测血清甲状腺激素和TSH水平,以及早发现甲减。

甲状腺炎怎么引起的

一、细菌感染,这个可以回答甲状腺炎是在呢吗引起的,可表现出变红,继而出现肿胀和发热、头痛的症状,有时候患者还会有呼吸困难、高烧以及声音嘶哑或白血球增高等症状。因为甲状腺炎经常发生,影响了病人的正常的生活。

二,由于细菌和病毒的侵入,导致甲状腺开始肿胀,并发生结节变化,因此称为甲状腺炎。这是如何导致甲状腺炎的答案,结节组织沉积的时间越长,甲状腺肿瘤的可能性越大。细胞增殖可能导致长期遭受甲状腺癌,危及患者的健康。因此,治疗的疾病没有延误。

三,甲状腺炎如何由碘引起的,因为孕妇本身处于碘缺乏状态,所以会特别注意碘补充,如果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盲碘,过碘可以诱导产后甲状腺疾病,危害健康妇女和胎儿。妇女必须掌握正确的怀孕知识,防止自己健康危害的错误行为,造成产后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炎吃什么食物

人体碘主要来自食物、食盐和水,每日摄入约300~500微克。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缺碘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反馈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减弱,tsh分泌增加,致使甲状腺增生肥大。胎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可直接影响大脑发育。在缺碘地区,无论是甲状腺肿患者或是无甲状腺肿居民,都存在缺碘情况不过是缺碘代偿的表现。相反,长期食用碘化物或含碘的有机物,也可引起碘化物所致的甲状腺肿。

碘过量可致甲状腺肿:碘过量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碘致甲亢与该地区补碘前的碘营养状况有关。中、重度碘缺乏地区补碘后,甲亢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碘过量致甲亢是碘缺乏地区补碘后出现的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

碘过量会导致自身免疫甲状腺炎:补碘导致的甲状腺炎发病率增加,和高碘地区自身免疫甲状腺炎高发的现象目前国际上屡有报道。补碘可以诱发缺碘机体免疫反应,使免疫功能增强。不仅如此,碘过量还会促进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的患者发生甲减。

总之,缺碘和高碘都能引起甲状腺肿。因生甲状腺肿物质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而引起暂时,当停用生甲状腺肿物质时,甲状腺功能可自行恢复。另外,在蛋白质营养不良条件下,甲状腺功能有低下趋势。供应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能改善甲状腺功能时血浆胆固醇合成虽不快但排出较缓慢,因而其血浓度升高,三酸甘油脂和卜脂蛋白均增高,这在原发时更明显,其血脂增高程度与血清tsh水平呈正相关,故宜限制脂肪的摄入。甲状腺素不足可影响红细胞生成素合成而致骨髓造血功能减低,还与月经过多、铁吸收障碍、胃酸内因子、维生素b12、叶酸缺乏有关。

甲状腺炎宜吃:1、食宜清淡少油、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2、宜食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甲状腺炎忌吃:1、忌食辛辣、鱼腥发物,少食甜腻饮食;2、忌生冷、油腻食物;3、忌食坚硬粗糙及酸性食物;4、忌食过咸食物;5、忌吃引起甲状腺肿大的食物。

产后甲状腺炎多久恢复

产后甲状腺炎往往不易诊断,如:桥本氏甲状腺炎,没有淋巴滤泡和纤维。妊娠期甲状腺为阳性者更易患上,产后甲状腺炎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清T3,T4水平升高,因为哺乳是不容许任何接受放射性检查以及有关治疗,所以大多数患者的碘摄取率无法检查。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沉降率正常,没有眼睑和前房粘液性水肿的迹象。

产后甲状腺炎多半是一过性改变,可以自己缓解,而且恢复良好。一些短暂性或暂时性甲状腺毒症患者可根据病情使用适当的药物,同时,在生活中,尽量改善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在饮食方面,要科学规范,一旦得到及时治疗。

由于产后甲状腺炎是一种暂时性疾病,患病时间短暂,会采取保守治疗,一般β受体阻滞剂,能够改善善心悸,精神压力震颤,出汗等。虽然有些可能是长期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但大多能恢复正常,所以分娩后要重新检查甲状腺功能,避免再怀孕时疾病复发。

相关推荐

需警惕产后甲状腺炎

产后甲状腺炎的发生 ,一般认为系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患在产后加重并显性化所致。近年来由于检测手段的进步 ,本病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有统计其发病率占产妇的 5%― 10%甚至更高 ,多在产后 1― 9个月发病 ,以一过性、无痛性、弥漫性或结节性甲状腺肿大 ,伴有可自行缓解的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 )或减退为特征。 其早期表现多为甲状腺肿大 ,伴有心悸、胸闷、气短、乏力、怕热、多汗、烦躁、易怒等甲亢症状 ,但无突限及下肢黏液性水肿。化验检查可显示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激素异常 ,甲状腺吸碘率降低 (这有别

甲减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一、原发性甲减的发病因素,由甲状腺本身疾病所致患者血清TSH均升高主要见于: ①先天性甲状腺缺如。 ②甲状腺萎缩。 ③弥漫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④亚急性甲状腺炎。 ⑤甲状腺破坏性治疗(放射性碘手术)后,放射性碘131核素治疗甲亢唯一的副作用就是甲低甲减(主要指永久性甲低甲减)。 ⑥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先天性酶缺陷缺碘或碘过量)。 ⑦药物抑制。 ⑧浸润性损害(淋巴性癌淀粉样变性等) 二、继发性甲减的发病因素,患者血清TSH降低,主要见于垂体病、垂体瘤、孤立性TSH缺乏。下丘脑综合征、下丘脑肿瘤、孤立性TR

甲状腺炎的病因有哪些

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多数患者的血清和甲状腺组织内含有针对甲状腺抗原的抗体,主要有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CA)、 甲状腺细胞表面抗体(FCA)、甲状腺胶质第二成分(CA2)等。前两者具有临床实用价值。正常人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值为1:32,很少超过 1:256,微粒体抗体值在1:4以下;而在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的血清中,这两种抗体值可分别高达1:2500和1:640以上。 目前,该病由于 免疫耐受性遭受破坏所致,归纳起来有两点,一是靶器官因某种原因引起抗原性改变,使

甲状腺炎症有哪些

甲状腺可有多种炎症,是甲状腺被破坏的病理状态。其发展演变过程复杂,可以出现“甲亢”--甲减--正常等状态,误诊不少见。 最常见的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也叫桥本病,是甲状腺被人体自身有毒物质即自身抗体破坏所致,最终可导致甲减。桥本病遗传倾向明显,有必要对患者近亲进行筛查。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介于急性与慢性之间的一种甲状腺炎,以甲状腺区疼痛伴包块形成为特点,可以中高度发热,午后或晚上明显。患病前往往有感冒,容易误诊为咽喉炎甚至肿瘤,需经特殊检查方可确诊。 无痛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并不少见但常又不能被医生正确诊断

甲状腺炎症状怎么治

治疗甲状腺炎的方式很多,一般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流汁饮食,局部冷敷或热敷,可使疼痛减轻。 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疗效较好,用药2-3日后发热和甲状腺疼痛缓解,1周后甲状腺肿胀消失。一般为强的松每日20-40毫克,分3次服,或氢化考的松每日100-200毫克,静脉滴注,连用1~2周后逐渐减量,要维持4周以上,以防复发。如停药后复发,可再用强的松5毫克,每日2次,连用4周。 甲状腺片;可抑制垂体分泌过多TSH,而减轻甲状腺的急性炎症过程,对恢复期甲减也有治疗作用。每日20~80毫克,分3次口

碘缺乏为什么会引起甲减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储备的碘可以用2个月之久,在碘缺乏的早期,碘储备和机体的强大调节机制尚可保证甲状腺正常运作。长期碘缺乏后,甲状腺素的合成越来越困难,最终导致健康失衡,发生一系列障碍,统称为碘缺乏病(IDD)。人们俗称的“大脖子病”也是一种碘缺乏病。一般情况下,甲状腺组织根据身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而运作,当身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要量增加时,甲状腺滤泡细胞就处于活跃状态,胶质减少,上皮细胞变大。 碘缺乏时,由于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材料不足,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较少。这时候控制甲状腺的下丘脑垂体,开始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炎的病因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30%): 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因认为是遗传因素和多种内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局。 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25%): 病因不明,一般认为起因为病毒感染,起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 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25%): 病因不明,近年来研究显示与自身免疫有关。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经常发现同一家族有几代人发生该病。HLA基因部分决定遗传易感性,但这种作用并非很强烈,而且不同人群之间有一定差异。甲状腺自身抗体的产生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欧洲和北美国家该病患者中HLA-B8及D

甲状腺肿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1.分娩后甲状腺肿大 患产后甲状腺炎病人大多数表现为甲状腺肿出现或在原有基础上增大。产后甲状腺炎(postpartum thyroiditis,PPT)是产后一年所发生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综合征,可以为暂时性的也可以是永久性的。其病理基础是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炎症,是最常见而又最具有特征的产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妊娠5~20周流产后也可发生该病。产后甲状腺炎与产后甲状腺综合征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后者指原有或正在发生甲状腺疾病而在产后出现的甲状腺功能紊乱。 2.甲状腺肿大 单纯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子”、“大脖子”或“

人体吸收碘过量的危害有哪些

其实碘对于大家并不陌生,比如用于给皮肤消毒的碘酒就是碘的一种。碘还可用于制药、染料等,它也是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们进行补碘的时候,常常会走入盲目补碘和过量补碘的误区 1、盲目补碘:由于目前有许多媒体对补碘做了夸大的广告,宣传孕妇补碘可预防婴儿碘缺乏病发生、增加婴儿的智力。但是这些广告不能全信,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补碘的量,就随意补碘,会造成严重后果。 2、过量补碘:有的甲状腺患者听说患上甲状腺应多服碘。于是他们就错误地认为服用碘越多对自己的病情越好,从而购买大量海带等高碘食品食用,对身体造成了危害

坐月子心慌怎么办

一般产后甲状腺炎表现为甲亢的时候症状往往比较温和,不主张用抗甲亢药物治疗,如果心率快、心悸厉害的话,可以适量用一些药物改善症状。 甲减期发生在产后3-8个月(通常在产后6个月左右),持续4-6个月。患者表现为肌肉、关节疼痛和僵硬,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便秘、畏寒、皮肤干燥等症状。产生的原因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被炎症损伤后,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实验室检查TSH(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逐渐升高,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 在这个阶段,产妇要注意监测甲状腺功能,补充适量的甲状腺激素,维持正常水平即可,在哺乳期也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