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去火用药四不宜
宝宝去火用药四不宜
一、给宝宝去火用药不宜使用成人药物
在生活中一些父母由于对儿童服用成人药物的危害缺乏认识,存在给宝宝去火服用成人药物的现象。
对此专家提醒,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直接用成人药会严重伤害儿童肝肾肠胃等器官;而且儿童使用成人用药的份量难以科学掌握、科学定量;成人药品中的部分成份不一定适合儿童,儿童必须慎用。
二、给宝宝去火不宜依赖食疗而推迟用药
对宝宝上火问题很多父母认为是小问题,更有父母认为“是药三分毒”,因而当宝宝出现上火症状总是依赖给宝宝多喝水、吃去火食疗小偏方等,结果耽误宝宝上火的及时治疗,让宝宝遭受严重上火病症的折磨。
因此专家提醒,宝宝上火是体内潜伏的病因,需要得到及时的治疗。虽然合适的去火食品确实能起到一定功效,但对于一些上火症状严重的宝宝并不能起到及时的治疗作用,延误病情会产生很多健康问题。例如儿童由于咽喉肿痛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引发上呼吸道感染,从而导致中耳炎等等。
三、给宝宝去火不宜自己煎药
一些家长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药房抓药煎,但每次份量不好掌握,易浪费。更重要的是家长的经验无法准确的、科学的对各成份定量。而且煎药不方便,口味不易被儿童接受。
四、给宝宝去火用药不宜过早停药
一些父母不等宝宝病完全痊愈就停止用药,这样很容易出现上火症状的再次复发,而且即使接着用药效果也不尽人意,所以父母应该遵医嘱服。
综合以上给宝宝去火用药的不宜之处,专家提醒父母,应该及时给宝宝用药,而且要选用针对宝宝体质的儿童专用去火药物。
后专家表示,父母作为宝宝的家庭医生,要十分注意给宝宝用药的科学性,一定要为宝宝选用儿童专用药,而且必要时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这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儿童用药规范一样对于解决目前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孩子上火的日常疗法
宝宝上火就成为父母在育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这种常见病,跑医院似乎就有些小题大做了,但为了不耽误宝宝病情,做父母的学会一些居家疗法就成为了一种必要。
宝宝上火的饮食禁忌
病从口入,父母首先要知道宝宝上火的一些饮食禁忌,在宝宝上火后给宝宝做必要的饮食调整。宝宝平时饮食宜清淡,多给孩子吃一些绿色蔬菜。如:卷心菜、菠菜、青菜、芹菜等,可以做成菜粥。另外,全麦面包、玉米粥等粗粮也要常吃,这些蔬菜和粗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蠕动,使大便顺畅。多吃西瓜、草莓等时令水果。
培养宝宝喝白开水的习惯。
宝宝早上起来就喝白开水,这样可以补充晚上丢失的水分,清理肠道,排除废物,唤醒消化系统及整体机能的恢复,清洁口腔等。半小时后再喝奶或吃主食,吃完后再喝几口水以清洁口腔。有些宝宝不爱喝白开水,也可以喝些果汁。
上火的宝宝要忌辛辣、油腻、高热量的食物,妈妈们要注意给宝宝少吃大葱、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肉类、巧克力以及油炸类等热量高的食物;芒果、荔枝、桃子、龙眼、红毛丹、水蜜桃等热性水果。
保证宝宝足够睡眠
除了饮食,在起居上要保证宝宝足够的睡眠,因为睡眠不够或是睡眠质量不好,会造成肝火上升。培养宝宝午睡的习惯。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的环境清新,让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此外在外出旅游或者玩耍时,需家长考虑到劳逸结合,切不可让孩子过度疲劳,从而引发虚火上身。
宝宝上火要科学用药
至此,妈妈们不要认为只要做好饮食起居就可以治疗上火了,要知道上火是内在病因导致,宝宝一旦有上火症状发生,最重要也最有效的还是科学用药。目前一些父母在宝宝上火用药方面存在很多不科学之处,比如宝宝上火可用成人下火药,只要份量减少一些。专家提醒,儿童器官发育尚未成熟,直接用成人药会严重伤害儿童的肠胃功能;而且儿童使用成人用药的份量难以科学掌握、科学定量;成人药品中的部分成份不一定适合儿童,儿童必须慎用。
因此,宝宝上火妈妈用药必须科学,不但要选择药性温和的儿童专用药,而且在品牌上也要选用正规厂家的大品牌。目前妈妈们用的比较多的是三公仔小儿七星茶,就是很不错的选择。三公仔小儿七星茶,作为百年验方的老字号,针对宝宝体质配方科学,是国家专门批复用于“小儿”的去火专用OTC,去火效果好且无副作用,安全有保证。而且口味适中,宝宝乐于服用,因此很多妈妈将其作为宝宝去火的家庭常备药。
相信妈妈们学习了这么多宝宝上火的居家疗法在以后处理宝宝上火过程中会顺利很多,但还要提醒妈妈们注意,万一宝宝上火症状没有得到及时缓解,要尽快就医。
冬季里妈妈应该预备的常用药
大病去医院,小病在家看,医生建议只要在家中常备一些小药,关键时刻派上用场。宝宝这个冬季生病,妈妈就可以稍微舒舒心了。
上火是宝宝冬季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冬季孩子抵抗力降低,“上火”是防不胜防。一般宝宝冬季上火的原因是气候干燥,体内水分流失的过多,加上饮食不正常导致消化不良和积食,从而引发上火。
这时,妈妈最好在家中常备宝宝去火用药,如专门针对“小儿”的中成药,针对宝宝体质、药性温和,成分中最好有山楂、稻芽等消食健脾、帮助消化的成为,防止宝宝食积发热的成分有:薏苡仁清热利湿,淡竹叶清心火利小便,热从便出,能够安全有效为宝宝去火。这样的药不是单一清火,也能对肠道、脾胃起综合调理功效,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民间有句古话:“若要宝宝安,常带三分饥和寒。”宝宝穿得相对少一些可以不生病,因为小儿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新陈代谢特别旺盛,加上小儿喜欢运动,如果穿得过多就容易出汗,出汗时毛孔大开,若遇到冷风,很容易造成感冒。
另外提醒各位妈妈们,宝宝适当地少穿一些,感觉有些冷,全身的毛孔都是收缩、紧闭的,运动后也不容易出汗。由于毛孔都处在紧闭状态,冷风很难入侵体内,对身体的伤害不是太大。宝宝通常会打几个喷嚏、流清水鼻涕,这时只要及时给宝宝喝些温开水,避免直接吹风,症状很快就能得到缓解。
其次,建议可以在家里准备一些常用药:
轻微感冒(喷嚏、流涕):保婴丹(风寒感冒)、牛磺酸颗粒(风热感冒)、珠珀猴枣散、小儿宝泰康(风热)、小儿感冒颗粒等。
感冒、发热:双黄连口服液、好娃娃感冒颗粒(小儿新)、牛磺酸颗粒。
咳嗽、多痰:小儿止咳糖浆(露)、清肺化痰颗粒、沐舒坦、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保婴丹、猴枣牛黄散、健儿清解液 严重鼻塞、脓涕:鼻渊舒、滴宁、0.5%麻黄素滴鼻(禁用滴鼻净)。
秋季腹泻:保济口服液、斯密达。保济口服液是纯中药,口感不错,小孩易接受。
宝宝感冒一般会有发烧、发热的症状,所以家庭中也少不了退烧的药。退烧:泰诺林、美林、臣功再欣、小儿退热贴。发热、扁桃体炎(咽炎):小儿咽扁冲剂。
别看是小药,但是用途大,宝宝平日里上火、感冒、发烧及时的用药,能够防止病情进一步扩大,有着很好的干预作用。这样一点小病,就不用劳神去医院了,在家宝宝也能好好的。
宝宝去火润肺的12款粥
梨子粥:用梨子两个,洗净后连皮带核切碎,加粳米100克煮粥。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亦可用作秋季保健食品。
木耳粥:将白木耳5~10克浸泡发涨,加粳米100克,大枣3~5枚同煮粥。白木耳味甘淡性平,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作用。
百合粥:新鲜百合60克,冰糖适量,加粳米100克煮粥。有清心润肺之功效,对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等症,均比较适宜。
芝麻粥:将黑芝麻适量淘洗干净,晒干后炒熟研碎,每次取30克,同粳米100克煮粥。芝麻可润五脏,补虚气。
麦门冬粥:用麦门冬20~30克,煎汤取汁,再以粳米100克煮粥待半熟,加入麦门冬汁和冰糖适量同煮。麦门冬可养阴生津,对肺燥、干咳、少痰等症效果较好。
菊花粥:菊花50克煎汤,再与粳米100克同煮粥,具有清暑热、散风热、清肝火、明眼目的作用,对秋季风热感冒、心烦、咽燥、目赤肿痛等有一定效果。
胡萝卜粥:胡萝卜洗净后切成小碎块放入锅里,加上粳米和水慢火熬煮食用。可防止孩子皮肤粘膜与眼睛干燥。
蔗浆粥:新鲜甘蔗500克,去皮榨汁备用,以粳米50克煮粥,熟后兑入蔗汁50毫升,再煮沸一次,调匀即可食用。
银耳粥:银耳10克,发泡后加入大米100~150克淘净同煮,加适量蜂蜜搅匀即可。银耳味甘淡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虚劳干咳、少痰和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症。
山药粥:山药100克,大米100克。山药洗净切块,大米淘净煮粥,一日2次分食。有健脾胃、益肺补肾的功效,凡身体虚弱、烦躁失眠者均可食用。
沙参银耳粥:沙参50克,银耳50克,粟米50克,冰糖10克。
做法:将沙参洗净,放入陶器罐内,放入清井水,先煮30~40分钟,去沙参,放入银耳,粟米(均洗净),再煮1小时放入冰糖,再熬10~15分钟,即可食用。具有滋阴补气的效果。
生地麦冬粥:生地黄50克,麦冬(去芯)40克,粳米50克,金钱枝桔饼30克。
做法:将生地黄、麦冬洗净,切成碎片,装入已消毒的纱布袋内,放入陶器罐内,放入清井水,先煮1小时,捞布袋去渣,放入粳米(洗净)熬粥30分钟,即可食用。具有除燥的功效。
宝宝腹泻不宜用哪些药物
易蒙停(洛哌丁胺):
适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慢性腹泻的治疗。但其作用强烈,用于低龄儿童易致药物不良反应,如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等,加之曾有新生儿用药致死的报道,故国内外均限制用于低龄儿,如我国易蒙停使用说明书中就规定:5岁以下儿童禁用。
复方地芬诺酯(复方苯乙哌啶):
适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又慢性肠炎的治疗。该药每片含盐酸地芬诺2.5mg、硫酸阿托品0.025mg,其中地芬诺酯对肠道作用类似吗啡,可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作用亦很强烈。由于国内外不断有应用该药致小儿中毒甚至致死的报道(死亡病例集中于小于两岁的婴幼儿),又因该药小儿用药剂量至今尚无统一标准,因此两岁以下婴儿禁用,两岁以上小儿应慎重使用(严格控制用药剂量)。
氟哌酸(诺氟沙星):
对致病性和产毒性大肠杆菌、沙门菌属等所致的胃肠炎、菌痢有良好疗效,临床应用广泛,为人们熟知。但因该药及其同类(喹诺酮类)药物有引起骨病变的可能,因此,12岁以下小儿不宜选用。
四环素:
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治疗感染性腹泻具有一定疗效。但8岁以下小儿应用四环素及同类药物如土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美满霉素)等可致恒齿感染、牙釉质发育不良和骨生长抑制,因此8岁以下的小儿应避免应用此类药物。
药用炭:
能吸附导致腹泻及腹部不适的多种有毒与无毒刺激物,减轻对肠壁的刺激,减少蠕动,从而起到止泻作用。但由于该药吸附作用强助无选择性,对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酶的生长活性均有影响,长期应用可致小儿营养不良,故3岁以下小儿腹泻或腹胀,禁止长期应用。
宝宝的肚子很大怎么回事
宝宝的肚子很大怎么回事:
肠道疾病
家长发现宝宝肚子大的时候,一般是胀气,妈妈可以拍拍宝宝的肚子,如果宝宝有疼痛感,大哭不止,很可能是患有胃肠道疾病了;如果这时宝宝呼吸急促,很可能胀气已到胸腹腔之间的横膈了,家长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细菌感染
胀气还可能是细菌感染产生的,宝宝感染到沙门氏杆菌,胃肠的细菌产生气体效应,就会出现胀气的症状。肚子大,呕吐,拉肚子等等。家长一旦发现此种现象,应立即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注意事项
宝宝胀气的原因有很多,解决的办法也有很多,当妈妈们发现宝宝经常胀气,而且都比较严重,就需要带着宝宝去医院就诊了,让专业的医生来为宝宝检查身体,看看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了。切忌不能自己擅自用药或偏方。因为宝宝还小,身体较差,用药不当会起到反作用的效果。
在对宝宝的肚子很大怎么回事认识后,缓解宝宝的肚子很大的时候,都是要根据宝宝身体原因进行,不过在治疗宝宝的肚子大时候,对宝宝饮食上,也是要选择简单食物,对一些复杂食物不要给宝宝吃,这点家长要注意的。
宝宝拉肚子会不会传染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1、妈妈发现宝宝拉肚子要及时带宝宝去正规医院治疗,以免加重病情,此外还要缩短喂奶量,减轻肠胃的负担。
2、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以免宝宝脱水,小于2岁的宝宝,每次补充口服液50ML-100ML,每天摄入量,大于500ML,大于2岁的宝宝尽量多饮水,每天摄入量多于1000ML,甚至更多。
3、勤换尿布,每次便后需用清水清洗屁股并吸干。
4、妈妈要注意给宝宝用药,如用药不当反而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从而加重腹泻。
5、妈妈要坚持母乳,辅食添加要遵守从少到多的原则。
6、妈妈要保证室内空气流通,且要注意宝宝的保暖。
秋季宝宝去火防秋燥
某些饮食不当也会引起宝宝上火,如果食物中含有棕榈酸和硬脂酸,一般会与钙结合成皂钙,粪便就会变硬,不易排出,导致上火。如果奶粉冲得过浓,宝宝又饮水不足时,也会造成大便秘结。母乳中含有100多种低聚糖,大便会变得很软,可配方奶中低聚糖种类没有母乳多,所以吃牛奶的宝宝大便干,容易上火。
心肺有火
宝宝一开始就全身发热,接着口腔内出现小泡疹,破溃后成小溃疡。当妈妈发现宝宝烦躁不安,口腔疼痛,不愿吃饭,甚至于不愿喝水时,就表明宝宝上火了。
脾胃有火
宝宝腹部胀饱,经常嗳气反胃,进食减少,口臭,或有腹痛、呕吐等症状。
肾肠有火
表现为大便秘结,排便困难,每隔数日解便一次;小便少而黄,混浊有味。
另外,在相关的统计中,大便干燥和小便短黄症状也较多的出现在儿童“上火”的常见症状中,比例达到30%以上。归纳起来,宝宝“上火”,最容易辨别出的症状主要有三条:1、大便干 小便黄 2、睡不香 3、口舌生疮 。
两款食谱帮助宝宝去火
1:苹果雪梨瘦肉汤
材料:苹果1个,雪梨1个,瘦肉适量。
用法:苹果、雪梨去皮、心,切成小块或片,与瘦肉要同放入锅里,加适量清水,煲0.5-1小时便可食用。
功效:滋阴润肺、益胃生津。适用于有皮肤比较干燥、口干舌燥等症状的宝宝们,也可在秋冬季平时食用。
2:无花果南北杏汤
材料:南杏15克,北杏6克,无花果十粒,瘦肉适量。
用法:瘦肉洗净,切块,加放以上各药材,放水适量,煲1-2小时即成。
功效:无花果清热、润肺;北杏化痰止咳,南杏润肺止咳。适用于秋冬季燥咳热咳的小朋友哦。
温馨提示: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能够帮助宝宝去火的食物妈妈们都知道了吗?如果你家的小宝宝上火,就一定要试试这些食物哦!
夏季宝宝易上火4款食谱巧去火
宝宝去火食谱:香浓南瓜糊
材料:南瓜、牛奶、肉汤、黄油
做法:
1、先将南瓜去皮去子,煮烂后捣成泥状。
2、将南瓜泥、牛奶、肉汤放入锅中煮沸后,调转至小火煮至黏稠。
3、出锅后加入黄油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特别要注意,牛奶放的比例最好少一点,因为牛奶多吃也会导致上火的。
宝宝去火食谱:马蹄雪梨糖水
材料:雪梨、马蹄、红枣、冰糖
做法:
1、雪梨洗净去核切片,马蹄去皮切片,红枣洗净去核备用。
2、锅中加水,放入雪梨、马蹄、红枣大火煮沸后,加入冰糖,调转至中小火慢炖15~20分钟。
3、撇去浮沫,稍凉后滤去汤料,给宝宝喂食糖水。
注意:冰糖量要少,免得宝宝吃太多甜的不喜欢吃母乳了。红枣一定要去核,否则也易上火。
宝宝去火食谱:苹果雪梨瘦肉汤
材料:苹果1个,雪梨1个,瘦肉适量。
用法:苹果、雪梨去皮、心,切成小块或片,与瘦肉同放入锅里,加适量清水,煲0.5-1小时便可食用。
功效:滋阴润肺、益胃生津。适用于有皮肤干燥、口干舌燥等症状的宝宝,也可在秋冬季平时饮用。
宝宝去火食谱:无花果南北杏汤
材料:南杏15克,北杏6克,无花果十粒,瘦肉适量。
用法:瘦肉洗净,切块,加放以上各药材,放水适量,煲1-2小时即成。
功效:无花果清热、润肺;北杏化痰止咳,南杏润肺止咳。适用于秋冬季燥咳热咳的小朋友。
宝宝生病,父母们一定要学习一些饮食疗法,这样既安全又有效,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一定有所帮助的。
宝宝上火巧选药
通俗讲,就是食物由口进入胃,必须经过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食物的营养物质及水分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孩子各个脏器比成年人娇嫩,脾脏也不例外。如果孩子一次吃的食物过多,或者长期不好好吃饭,就会影响脾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食欲,造成积食或食欲不振,出现一些“上火”症状。今年6月,世卫组织发布了首份面向所有国家名为“世界卫生组织儿童标准处方集”的用药手册, 手册提供了有关如何使用240多种基本药物治疗0-12岁儿童疾患的信息,这意味着世界各地执业者可以获得与这些儿童药物有关的用法、剂量、副作用及禁忌症方面的标准信息。
而据调查显示,我国由于不当用药致聋的儿童,正以每年3万余人的速度增加;北京、上海、重庆等地聋哑学校的孩子,70%是因为儿时用药不当致残。这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而宝宝上火是我们很常见的病症,去火用药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何正确选择用药,来解除宝宝的痛苦,这是每个妈妈都应谨慎应对的问题。
宝宝一旦上火,除了注意平时的饮食和水果,起居和娱乐,关键还是要选对药物,拖延的时间长了,只会让宝宝忍受严重上火的病症。面对琳琅满目的药,妈妈们往往无所适从,或选择经常用的,或选择新药,或选择贵药。如何为宝宝选择好正确的上火药,妈妈们首先要了解上火的原因,然后对症选药。
宝宝上火的原因:
外因: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天气都开始变热,而且空气相对比较干燥,这种外界环境容易导致孩子“上火”。
内因:饮食过多,消化不良导致孩子积食,也容易让孩子“上火”。在中医理论里,脾主运化,
通俗讲,就是食物由口进入胃,必须经过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食物的营养物质及水分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孩子各个脏器比成年人娇嫩,脾脏也不例外。如果孩子一次吃的食物过多,或者长期不好好吃饭,就会影响脾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食欲,造成积食或食欲不振,出现一些“上火”症状。
选择宝宝去火用药的途径
(1)医生的推荐
医生的推荐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宝宝上火严重了,妈妈们最先想到的是去看医生,根据病症,医生会判断出宝宝需要什么药物来治疗。借此妈妈们可以询问宝宝上火初期服用什么药物来控制,这样宝宝就很快的会好起来。目前多数医生在宝宝发病初期都会推荐广州王老吉药业出品的三公仔牌小儿七星茶,岭南百年验方,安全有效,国家批文生产的OTC药,大品牌,可信赖。妈妈们可以考虑医生的建议。
(2)上网查询
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想知道什么都可以在上面搜到。鉴于医生推荐,我们也可以上上网查查具体的信息:三公仔是专门针对宝宝上火的儿童去火用药,淡黄棕色细小颗粒的冲剂是在片剂、丸剂、膏剂等其他剂型的药品中最适宜儿童消化吸收的。而且不是单一清火,同时也能对肠道、脾胃起综合调理功效。因为其溶合了山楂、稻芽、薏仁、淡竹叶、钩藤、蝉蜕、甘草七味中药的功效,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想知道口碑、疗效、用量等或者是其他的药物信息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查证,确保宝宝用药的安全性。
(3)吸取别人的经验
妈妈们都有闺中密友,私下里都会见面聊天,特别都是做妈妈的,在一起话题就都是关于宝宝的。宝宝上火了,可以听取一下密友的建议,在认为可行的情况下施治。
宝宝去火选择用药要注意以下:
(1)给宝宝去火用药不可以使用成人药物
在生活中一些父母由于对儿童服用成人药物的危害缺乏认识,存在给宝宝去火服用成人药物的现象。这是很危险的行为。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直接用成人药会严重伤害儿童肝肾肠胃等器官;而且儿童使用成人用药的份量难以科学掌握、科学定量;成人药品中的部分成份不一定适合儿童,儿童必须慎用。
(2)给宝宝去火不要自己煎药
一些家长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药房抓药煎,但每次份量不好掌握,易浪费。更重要的是家长的经验无法准确的、科学的对各成份定量。而且煎药不方便,口味不易被儿童接受。
经过妈妈们一番精心的学习和准备,在这个炎炎的夏日,即使宝宝们上火了,妈妈们也会有高招来对付。呵护宝宝们的健康,从选药开始做的正确,那样宝宝们就能安心度夏了。这也符合世卫组织关于儿童用药标准的规范。
孩子冬天上火了咋办
一、宝宝冬季爱上火的原因
中医认为宝宝体质偏热,而且宝宝身体各个器官都没有发育成熟,特别是消化系统功能还比较弱,饮食不当容易造成宝宝上火。宝宝上火主要分为实火和虚火两种:大部分的宝宝上火属于实火,多是由饮食不当引起的胃火,来势比较迅猛;而体质比较虚弱的宝宝可能会有虚火,有虚火的宝宝会症状虽然比较轻,但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容易出现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的症状。
二、宝宝上火饮食禁忌
宝宝上火的时候,应当避免让宝宝食用辛辣的食物,例如大葱、辣椒、胡椒、芥末、咖喱等,冬天还应该少让上火的宝宝吃火锅;孩子喜欢吃的油炸类的食物,例如炸鸡腿、炸丸子,以及比较肥腻的食物,如炖猪肉等,也应该少吃或者不吃;冬季容易上火的水果,如桔子,以及花生、巧克力、甜食等零食,也不适合上火的宝宝食用。
三、怎样给宝宝去火
处于婴儿期的宝宝上火的话,妈妈们应该坚持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抗体,能提高呼吸道抵抗力,防止上火;平时应该多喂宝宝喝白开水,四个月的宝宝添加辅食时,可以适量的添加米汤、菜泥、肉泥、果汁等食物,六个月的宝宝可以适当的补充富含膳食纤维谷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同时养成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在保暖方面,也不宜给宝宝穿的过厚,要适当的添减衣物。
四、去火食物
冬天里有很多事物都是可以去火的,像是柚、雪梨等水果,可以清热润肺,孩子吃了可以补充身体需要的维生素,对于肺热咳嗽吐黄痰,咽干而痛的宝宝极适宜;多吃白菜、芹菜、莴笋、茄子等蔬菜,都能起到一定的去火作用。
想要让宝宝不上火其实科学的饮食是关键,日常饮食除了多样化之外,家长应该多了解食物的性味,要按照宝宝的特点来喂食,对于宝宝上火要先了解上火的原因,之后再想怎样给宝宝去火。
宝宝上火用药须知
1、明确宝宝上火的病因
内因——儿童生理特征易上火
中医认为,小儿是“纯阳之体”,体质偏热,容易出现阳盛火旺即“上火”现象;儿童肠胃处于发育阶段,消化等功能尚未健全,过剩营养物质难以消化,造成食积化热而“上火”。
外因——饮食及环境引起的上火
(1)吃出来的火
饮食因素:过多的肉类,过浓的牛奶、过甜的饮料、零食都相当于给身体进补,这部分高蛋白质食品的摄入就是火的来源。>>推荐阅读:中医按摩助宝宝降火
(2)环境引起上火
如季节交替、天气炎热潮湿,水质偏热,易引起上火。
2、宝宝上火要明确诊断
宝宝上火都有哪些症状表现来确诊呢?便便干干的,小便时发黄;嘴巴里有异味、口气或者是口腔溃疡(口舌生疮);白天夜里睡不好,明显发现眼屎增多;舌苔变厚,湿疹;消化能力减弱,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等。
3、选对去火药物
明确诊断后,根据宝宝的病症,选用针对宝宝体质的去火用药,不要选用成人药物,减量服用或者是自行煎药服药。
4、宝宝去火用药要掌握正确的用药剂量
应根据小儿的体重或年龄来计算用药剂量。不要自作主张的增加用药次数和剂量,更不要一天上医院数次或换几家医院,迫使医生不断更换药物。再有就是药量使用说明不清的药物尽量不要使用。
5、宝宝用药时要有明确的适应症
根据药物的特点,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选用安全、有效、可靠、价廉、易得的药物。不能用疗效不确切的药物,不要轻信广告药品,不要图新药、图贵药。
6、避免使用成人药物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直接用成人药会严重伤害儿童肝肾肠胃等器官。而且儿童使用成人用药的份量难以科学掌握、科学定量,成人药品中的部分成份不一定适合儿童,儿童必须慎用。
7、用药时,要严密观察小儿的病情变化及治疗中的药物反应
因为小儿具有病情变化快的特点,要随时决定继续用药或调整用药或调整剂量,使用药更趋合理,争取早日痊愈,减少或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同时要注意增强小儿身体抵抗力,给予必要的加强体质的治疗,并给予良好的护理,使疾病彻底痊愈。
宝宝上火的症状有哪些
大便干,小便黄;口舌生疮、有口气、口腔异味、口腔溃疡;睡不香、眼屎;舌苔厚、湿疹 ;消化不良;抵抗力下降,易患感冒等;
父母们发现宝宝上火的这些症状,在多给宝宝喝白开水、调整饮食的同时更要及时给宝宝用药。目前,家长们可以在药店购买到专门用于儿童的去火产品,其中采用安全的原材料,严格按国家批准生产的“三公仔小儿七星茶”就是很多妈妈信赖的产品。它的成分中:淡竹叶、稻芽、薏苡仁均是清热利尿的作用,让热从便出;山楂、稻芽消食健脾助消化,防止食积发热。同时充分以儿童适用为出发点,药性温和,因此能够安全有效为宝宝去火。
必备:宝宝去火三大良方
良方一:饮食调理
宝宝上火多数是与饮食有关的,因为宝宝肠胃处于发育阶段,消化等功能尚未健全,过剩营养物质难以消化,造成食积化热而“上火”或者是吸收消化及自身调节能力较弱,由于食物搭配不科学,引起“上火”。
这就需要我们在饮食上多下些功夫了。宝宝在饮食上以清淡为主,适量的可以加些肉类。主要的蔬菜可以选择:豆芽、白菜、莴笋、百合等,做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些美味的菜谱来做。这样既诱人,又营养。还可以做一些去火的汤和粥类,添加粗粮可以促使宝宝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吸收。
良方二:去火药
宝宝上火了,还是要及时的用药。因为宝宝如果不及时的用药,上火严重了会因便秘导致体内毒素淤积而抵抗力下降,易感冒、消化不良;吃不进,影响食欲,使儿童正常营养供应不足,影响身体发育;咽喉肿痛会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发炎 ,更严重会引起儿童中耳炎等。
宝宝用药要慎重,一定要选择宝宝专用的。推荐使用三公仔小儿七星茶,适合0~6岁儿童,主要用于治疗小儿积滞化热,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烦躁易惊,夜寐不安,大便不畅等。沿用百年科学配方,去火安全有效。而且它不是单一清火,也能对宝宝肠道、脾胃起综合调理功效,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良方三:日常护理
家长要培养宝宝喝白开水的习惯,补充儿童体内所需的水分,同时也是在清理肠道,排除废物等。如果宝宝不爱喝白开水,可以加一些白糖或者是果汁类的东西。
在起居上要保证宝宝有足够的睡眠,因为睡眠不够或是睡眠质量不好,会造成肝火上升。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的环境清新,让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此外也要考虑劳逸结合,切不可让孩子过度疲劳,从而引发虚火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