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期门的神奇功效 艾灸期门的功效
艾灸期门的神奇功效 艾灸期门的功效
期门属足厥阴肝经,为肝经之募穴,刺激本穴可以增强肝脏的排毒功能,起到疏肝健脾,理气活血的功效。
期门准确位置怎么找 艾灸期门的作用
1.期门穴是肝经循行的最后一个部位,是肝的募穴,故有疏肝理气,治疗肝胆疾病的作用,可与太冲,阳陵泉,肝俞等穴配伍使用。
2.期门既是肝之募穴,又是十二经最终穴位,伤寒热如血室刺激期门可愈。临床上女性患感冒,月经来潮,常致停经并出现低热吗,胸闷,焦虑烦躁,迁延不孕,泻期门穴可收效。
艾灸哪里对肝好 艾灸期门-疏肝理气活血
艾灸功效:期门穴属足厥阴肝经,为肝经之募穴,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肝失疏泄,体内毒素无法正常排出,可见便秘,口臭等症,艾灸刺激本穴可疏肝健脾,理气活血,增强肝脏的排毒功能。
期门穴取穴: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
艾灸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法灸期门穴5-20分钟,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度。
艾灸这4个穴位能养生
1.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腹部,在肚脐正上方四寸的地方,中医认为,艾灸中脘穴对于治疗腹胀、腹泻、呕吐、便秘以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有不错的功效。当人们出现肠胃不适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艾灸中脘穴来调理身体。另外,中脘穴对也能缓解人们精神不济、神经衰弱等病症。
2.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后腰,有人说艾灸命门穴可以治疗肾虚,起到养肾固肾的功效,其实艾灸命门穴对女性来讲也有不少好处。中医认为,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白带异常等妇科病也能灸一灸此穴。
3.关元穴
关元穴是人体的一个养生穴位,经常艾灸关元穴可以很好的帮助人们调理气血,改善气血不足、气血两虚等症状。男性若是出现性能力问题,也可以坚持温灸关元穴,灸一段时间就能得到效果。
4.足三里穴
这个穴位不用小编多介绍,相信很多朋友都了解。那么艾灸足三里穴到底有哪些功效呢?中医表示,足三里穴能调和气血、补益脾胃,艾灸这个穴位不仅能治疗肠胃系统疾病,还可以缓解干咳、久咳,改善长期失眠、头晕的症状。
艾灸会对身体有不好影响吗 艾灸能不能天天做
根据情况看。
艾灸是否能天天做,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体质等因素来进行判断,一般来说,要是在艾灸期间,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时,就可以天天灸,但要是在艾灸期间出现一些口舌生疮、便秘等不良反应时,就不能天天做,但具体情况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进行决定。
期门准确位置怎么找
期门期门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属足厥阴肝经,为肝经之募穴,刺激本穴可以增强肝脏的排毒功能,起到疏肝健脾,理气活血的功效。
艾灸期门的作用
1.期门穴是肝经循行的最后一个部位,是肝的募穴,故有疏肝理气,治疗肝胆疾病的作用,可与太冲,阳陵泉,肝俞等穴配伍使用。
2.期门既是肝之募穴,又是十二经最终穴位,伤寒热如血室刺激期门可愈。临床上女性患感冒,月经来潮,常致停经并出现低热吗,胸闷,焦虑烦躁,迁延不孕,泻期门穴可收效。
月经期间艾灸灸哪里
艾灸疗法:灸关元,子宫,血海,三阴交穴。 加减:气虚者加灸中脘,神阙,气海,足三里,隐白穴,于俯卧位加灸心俞,脾俞穴;肝俞者,与仰卧位加灸期门,内关,地机,太冲穴,于俯卧位加灸肝俞,次髎穴。 艾灸功效: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血分实寒者,与仰卧位加灸天枢,归来穴,于俯卧位加灸次髎穴;血分虚寒者,于仰卧位加灸神阙,地机,太溪穴,于俯卧位加灸明目穴,灸法同时;血虚者,于仰卧位加灸神门,足三里穴,与俯卧位加灸心俞,脾俞;气滞者于仰卧位加灸期门,四满,中极,蠡沟穴。
取气海,归来穴理气活血,调和冲任。太冲为肝经原穴,有疏肝解郁,调理气血的作用。三阴交调气行血,痛经可止。胁肋痛加阳陵泉理气消胀止痛。中极温通胞宫,调理冲任。归来穴温经活血,理气上痛。地机穴乃脾经之郄穴,散寒通经以止痛。取肝俞,肾俞以补肝肾,养冲任。关元补益肝肾。太溪滋阴补肾;足三里以促气血生化之源,充养胞宫。
三伏天做完艾灸可以洗澡吗 艾灸什么人不适合做
进行艾灸之前,要保证身体部位的皮肤是完整、没有受损的,因为艾灸是通过艾柱加热刺激体表,起到一定活血通络、行气、散寒的功效;若是患有有疱疹、红肿、充血、破溃、烧伤、烫伤等等情况,很容易被艾柱温热刺激到,容易加重皮肤的受损程度,或者导致伤口炎症加重,不利于受损皮肤的恢复,
人体在饥饿的时候,身体一般会非常疲乏、体内血糖降低;而进行艾灸会促进血液运行,加快血糖消耗,就容易导致低血糖、头晕眼花等情况;吃太饱进行艾灸,不利于消化,可能会导致胃部不适。
艾灸是用点燃的艾柱在人体表面进行温热灸,期间不注意是很容易出现烫伤;而人在醉酒或者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就会挣扎乱动,也无法沟通、交流,这时候进行艾灸可能会导致烫伤。
艾灸具有一定会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作用,艾灸期间人体会发热、出汗,也会有口渴的感觉,大汗淋漓者进行艾灸很容易导致身体缺水、口干舌燥的现象。
疝气艾灸哪里
寒疝艾灸方法
治则:温化寒湿,疏通经脉。
艾灸处方:期门,大敦,气海,神阙,阿是穴。
艾灸方义:肝经募穴期门与肝经井穴大敦,上下呼应,疏肝行气,散结止痛;气海疏通任脉气血,温化寒湿;神阙温阳救逆。
灸法:
1.艾条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灸1次,以灸至局部温热红润为度,5-7次为一个疗程。
2.艾炷灸:每次选用1-3个穴位,每穴用绿豆大艾炷灸3-5壮,每日1次,7-10次为1个疗程。
水疝艾灸方法
治则:化气行水。
艾灸处方:水道,曲骨,肾俞,脾俞,行间。
艾灸方义:曲骨,肾俞化气行水;脾俞健脾化湿;行间,水道疏肝理气治疝。
灸法:
1.艾条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天为一疗程。
2.隔姜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用枣核大艾炷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5-7次为一疗程。
气疝艾灸方法
治则:疏肝理气或益气举陷止痛。
艾灸处方:大敦,期门,三角灸,太冲,归来。
艾灸方义:大敦,期门疏肝行气;太冲配大敦可治狐疝,三角灸乃治疝气之成方,常灸之有防止复发之效,如欲补气升陷以止痛,可再加灸关元,使归来配关元。
1.艾条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次灸10-20分钟,每日灸1次,7-10次为一疗程。
2.艾炷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次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5-7次为一疗程。
癫疝艾灸方法
治则:行气利湿,消肿散结。
艾灸处方:大敦,阳池,章门。
艾灸方义:大敦理气调谑,为治疗疝气的要穴;阳池疏调下焦气机;章门疏肝健脾,化滞利湿;三穴功用,能奏行气化湿,软坚消肿之效,如为痰热瘀结,可加阴陵泉,以清泄湿热。
灸法:
1.艾条灸:每穴灸治10-20分钟,每日灸1次,7-10次为一疗程。
2.艾炷灸:每穴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一疗程。
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 月经先后无定期艾灸治疗
主要症状: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乱”,指月经不按周期来潮,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其中经量或多或少,经色紫黯,经行不畅或有血块,胸肋,乳房,小腹胀痛,精神郁闷,喜叹息者为肝郁,量少色淡,精神不振,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者多为肾虚。
艾灸疗法:患者仰卧,取关元,子宫,血海,三阴交穴施灸。肾虚者于仰卧位加灸太溪,水泉穴,于俯卧位加灸命门,肾俞穴;肝郁者于仰卧位加灸期门,蠡沟,太冲穴,于俯卧位加灸肝俞穴,用艾条温和灸,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或用艾炷隔姜灸,每穴灸3-5壮。
艾灸作用: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林赛氏指甲艾灸怎么治疗 肝硬化艾灸
定位:足厥阴肝经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肝的募穴。
功效主治:主治胸胁满痛,黄疸,呕吐,呃逆,腹胀,胁下积聚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可用于辅助治疗林赛氏指甲。
艾灸方法:艾炷灸期门穴3-5壮;或艾条灸期门穴3-10分钟。
定位:属任脉。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功效主治: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可用于辅助治疗林赛氏指甲。
艾灸方法:艾炷灸中脘穴5-10壮;或艾条灸中脘穴15-30分钟。
定位:任脉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功效主治:此穴为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主治疾病为:腹泻、浮肿水肿、腹水(腹积水)等,可用于辅助治疗林赛氏指甲。
艾灸方法:艾炷灸水分穴5-7壮;或艾条灸水分穴10-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