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拔火罐哪个位置图 失眠拔罐治疗处方
失眠拔火罐哪个位置图 失眠拔罐治疗处方
治法:交通阴阳,宁心安神。取阴阳跷脉及心经穴为主,随证配穴。
主穴:神门,内关,三阴交,照海,申脉。
配穴:肝火扰心者配行间,心脾两虚者配心俞,脾俞;痰热扰心者配丰隆;阴虚火旺者配太溪;心胆气虚者配胆俞,心俞。
疗程:每日1次,每次留罐10-15分钟,5天为一疗程。
失眠拔罐的位置图 失眠辨证分型症状表现
肝火扰心型:头晕而痛,不能入眠,烦躁易怒,面红目赤耳鸣,或伴随胁痛口苦,舌红,苔薄黄,脉玄数。
心脾两虚型:入睡困难,寐则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脘痞,便溏,苔薄白,脉细弱。
痰热扰心:睡眠不实,心烦懊恼,胸脘痞闷,头晕目眩,口苦痰多,舌红,苔黄腻,脉滑。
阴虚火旺:稍寐即醒,或虚烦不寐,五心烦热,心悸汗出,口感咽燥,头晕,耳鸣,健忘,或有腰酸,遗精,舌质红,脉细数。
心胆气虚: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弦细。
失眠拔罐在什么部位
失眠拔罐治疗处方
治法:交通阴阳,宁心安神。取阴阳跷脉及心经穴为主,随证配穴。
主穴:神门,内关,三阴交,照海,申脉。
配穴:肝火扰心者配行间,心脾两虚者配心俞,脾俞;痰热扰心者配丰隆;阴虚火旺者配太溪;心胆气虚者配胆俞,心俞。
疗程:每日1次,每次留罐10-15分钟,5天为一疗程。
拔罐操作方法
1.病人取坐位或卧位。
2.足部穴位用小火罐或小硅胶罐,小抽气罐吸拔,背部腧穴可选用中等大小的罐具。
3.用小硅胶罐蘸递质从神门向通里方向走罐6-8次。
4.内关穴可用小硅胶罐蘸递质从腧穴部位到腕侧反复走罐6-8次。
5.丰隆用留罐法。
注意:神门,通里,内关走罐6-8次;心俞,胆俞,脾俞等可选取中等大小的罐具,火罐和抽气罐均可,原则上留罐10-15分钟,也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儿童或皮肤细嫩者可适当减少留罐时间;丰隆穴留罐,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一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丰隆穴上,留罐10-15分钟。
在家拔火罐减肥要注意哪些事项
火罐疗法,又称拔火罐,是我国流传很广、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疗法。这是借用杯罐的吸力,吸附于人体穴位或某个疼痛的局部,造成皮肤红晕、紫红而达到治疗目的。拔火罐一般在家庭都可以自行施用,但专家提醒家庭拔火罐时要注意方法。
专家提醒家庭拔火罐时要注意方法
拔火罐是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可以行气活血、疏经活络、消肿止痛、祛除风湿,因为操作简单易行,成了民间常用的防病治病方法,常用于治疗腰背痛、颈肩痛、风湿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更年期综合征以及部分皮肤病等。
拔火罐分三种:闪罐、走罐、留罐,前两种较为专业,一般家庭拔火罐都是用留罐的方法。拔火罐一般用镊子夹一小团棉球,蘸上适量酒精,罐口斜下,点燃棉球,伸入罐的底部绕1-3圈后抽出,并迅速拔上。注意不要让燃着的棉球碰到罐口,以免烫伤皮肤。在家拔罐最好用真空罐,容易操作,也不会发生烫伤。
在家拔火罐时罐口应光滑无破损
在家里拔火罐时,罐口应光滑无破损,也不要太薄,防止割伤皮肤。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适宜的罐,像宽阔而肌肉丰厚的背部、大腿处,可以使用中、大罐,而小腿、手臂和颈肩部则适宜用小罐。
留罐时间根据病情、部位决定。一般留罐10-15分钟,大罐吸拔力强,可适当缩短时间,否则可能会起泡。若是起泡比较细小,则不用特别处理,一般会自行消退;起泡较大时最好到医院处理,先局部消毒,然后用消毒针具刺破,敷上消毒纱布。起罐时别使劲往下拔,要一手握罐,一手压旁边的皮肤,让空气进去,罐自然就下来了,拔罐之后皮肤上的紫斑一般两周能消失。吃得过饱或饥渴时不宜拔罐。皮肤有过敏、水肿或者溃疡的地方以及孕妇的腰骶部和腹部都禁止使用拔火罐。
在家拔火罐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在家里拔火罐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病情比较严重的最好还是到医院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以下介绍几种家庭拔火罐治疗常见病的方法:
腰痛:在腰部痛处和委中穴(腿弯正中)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
肩周炎:在肩部疼痛的地方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
落枕:在患侧脖子和背部,寻找压痛点,拔罐10分钟左右。
拔罐减肥效果很快,但是在拔罐减肥的同时,更加注重的应该是科学合理的安排饮食,才能保证人们的身材越来越完美。
拔罐可以治疗失眠吗 失眠拔罐拔哪里
取穴:主穴:神门,内关,三阴交,照海,申脉。配穴:肝火扰心配行间,心脾两虚者配心俞,脾俞;痰热扰心配丰隆,阴虚火旺者配太溪;心胆气血者配心俞,胆俞。
治疗功效:神门为心之原穴,有宁心安神之功,照海通阴跷脉,申脉通阳跷脉,二穴同取可调节阴阳跷脉用以安神,三阴交为三阴经的交会穴,可益气养血安神。
失眠拔罐在什么部位 失眠拔罐操作方法
1.病人取坐位或卧位。
2.足部穴位用小火罐或小硅胶罐,小抽气罐吸拔,背部腧穴可选用中等大小的罐具。
3.用小硅胶罐蘸递质从神门向通里方向走罐6-8次。
4.内关穴可用小硅胶罐蘸递质从腧穴部位到腕侧反复走罐6-8次。
5.丰隆用留罐法。
注意:神门,通里,内关走罐6-8次;心俞,胆俞,脾俞等可选取中等大小的罐具,火罐和抽气罐均可,原则上留罐10-15分钟,也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儿童或皮肤细嫩者可适当减少留罐时间;丰隆穴留罐,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一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丰隆穴上,留罐10-15分钟。
脚底拔罐的好处有哪些
1.脚底有很多穴位,经常拔拔脚底对身体是有好处的。脚底主要有涌泉穴、失眠穴等。经常拔拔脚底对于调节血压、失眠、心脏病、哮喘、便秘、腰腿酸软等多种疾病都有很好的预防保健效果。而且经常拔拔脚底,还可以疏通经络,增强体质。
2.它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
3. 操作禁忌拔火罐时切忌火烧罐口,否则会烫伤皮肤;留罐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否则会损伤皮肤.
4.部位禁忌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心脏、大血管部位,孕妇的腰骶、下腹部,均不宜拔罐。
从以上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了很多关于脚底拔罐的好处,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因为脚底有很多的穴位,所以说一定要找准穴位所在的位置,同时如果说拔火罐的话也是需要非常的注意的,注意保护好皮肤,防止烫伤。
拔火罐治疗失眠好吗
拔火罐治失眠的方法
一、心脾两虚
(一)症状
多梦易醒,心悸健忘,伴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昧,面色少华,或脘闷纳呆。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心俞、脾俞、内关、神门。
(2)定位心俞: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上推2个椎骨,即第5胸椎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一]。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
神门: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仰掌,豌豆骨(手掌小鱼际肌近腕部有一突起圆骨)的桡侧,掌后第1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肌腱的桡侧缘,
(3)拔罐方法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2.方法二
(1)选穴足三里、三阴交、神门。
(2)定位神门:见前。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见图三)。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以手4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在胫骨后缘的交点,为取穴部位,见图三)。
(3)拔罐方法单纯拔罐法,留罐l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二、肝郁气滞
(一)症状
失眠伴急躁易怒,严重者彻夜不能入睡,伴有胸闷胁痛,不思饮食,口苦而干。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肝俞、内关、神门、太冲。
(2)定位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下推2个椎骨,即第9胸椎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内关:见前。
神门:见前。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由第1、第2趾间缝纹向足背上推,至其两骨联合缘凹陷中(约缝纹头上2横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四]。
(3)拔罐方法神门、内关、肝俞3穴采取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太冲穴点刺出血,以微微出血为度。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上面就是对拔火罐治失眠的方法的介绍,通过了解以后我们知道中医拔火罐能够很好的治疗失眠。但是我们一定要根据失眠的原因来进行调理,另外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也要保证良好的心态,饮食上要多吃青菜和水果才能让身体更健康。
脚底能不能拔罐
脚底可以拔火罐吗
脚底可以拔火罐吗?答案是可以的。
因为脚对于身体有很大的联系,而且足底有很多穴位,不管是按摩还是泡脚都对身体很有好处,还可以很好的调理和治理疾病,不少人会选择对脚底进行拔火罐,来达到祛除疾病的效果。
脚底拔罐的好处
1、疏通脚底气血
我们知道,拔罐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罐的负压和热力来刺激局部的经络和穴位,来调理和治疗疾病的,而脚底是为肾经所在,拔罐能够助肾阳,行气而利湿。同时肾为五脏之主,对全身也有调理作用的,这个跟做足底按摩的效果机理是一样的。
脚底能不能拔罐 脚底拔罐注意什么 脚底拔罐的好处
2、预防疾病,增强体质
脚底有很多穴位,如涌泉穴、失眠穴等,经常拔脚底对调节血压、失眠、心脏病、哮喘、便秘、腰腿酸软等多种疾病都有很好的预防保健效果。而且经常拔拔脚底,还可以疏通经络,增强体质。
3、肾气旺盛
“肾为先天之本”,肾是主管生长发育的重要脏器,肾精充足就能发育正常,耳聪目明,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头发乌亮,性功能强盛,反之,若肾精烽,则记忆减退,腰膝酸软,性能力低下,未老先衰。脚底的涌泉穴是肾经的关键穴位,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经常拔它能够补肾、名目、颐养五脏六腑。涌泉穴位于足掌的前三分之一处,屈趾时凹陷处便是,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失眠拔火罐哪个位置图 失眠拔罐取穴方解
神门为心之原穴,有宁心安神之功;阴阳跷脉司眼睑的开阖,照海通阴跷脉,申脉通阳跷脉,二穴同取可调节阴阳跷脉用以安神;三阴交为三阴经的交会穴,可益气养血安神。
拔火罐三大误区
乌龙一:拔火罐后要洗澡
拔火罐后马上洗澡,很多爱在浴池洗澡的人常说“火罐和洗澡,一个也少不了”。确实,温热的澡水和温热的火罐,洗完再拔,拔完再洗,想想都舒服。可是这顺序还真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火罐,但是绝对不能在拔罐之后马上洗澡。
拔火罐后,皮肤是在一种被伤害的状态下,非常的脆弱,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话,由于皮肤处于一种毛孔张开的状态,很容易受凉。所以拔火罐后一定不能马上洗澡。
正确方法:拔火罐两小时后再洗澡
拔火罐时,有的人尽可能地延长拔火罐的时间,以为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然而专家提醒,拔火罐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0分钟或10分钟之内,如果时间太长,拔火罐部位很可能出现起泡、破溃甚至感染。
乌龙二: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不少人说火罐这一拔最少要半小时,有的人认为拔出水疱来才能体现拔火罐的效果,尤其是一些老人持这样观点的比较多。而拔火罐真的是时间越长越好吗?
拔火罐根据火罐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各有不同。但是一般以从点上火闪完到起罐不超过十分钟为宜。因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说在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直到拔出水疱,这样不但会伤害到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正确方法:15分钟即可
一般拔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乌龙三:同一位置反复拔
一次不行拔两次,同一个位置,反复地拔,就不信这火罐拔得没效果。大有一种“世上无难症,只怕有心人”的决心,其实,这样做也是不行的。
拔火罐的时候你甚至可以拔满全身,因为这样可以全面治疗,增进治疗效果。可是在一个地方反复的拔,这份治病的执着虽然可圈可点,但是对皮肤来说,红肿、破损……那就得不偿失了。
正确方法:紫印未消失部位不宜重复拔
有的市民在一次拔火罐后,疼痛没有完全消失,又在疼痛部位继续拔火罐,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强效的手段治愈疾病。
如果上次拔火罐部位的紫红印记还没有完全消失,是不能在紫印部位连续拔火罐的,要更换到相关穴位。否则不但不能缓解疼痛问题,还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
哪些病适合拔罐
拔火罐常用于治疗腰背痛、颈肩痛、风湿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和更年期综合征等。在家里拔火罐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病情比较严重的最好还是到医院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下面为大家介绍了几种家庭拔火罐治疗常见病的方法。
1、腰痛:在腰部痛处和委中穴(腿弯正中)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
2、肩周炎:在肩部疼痛的地方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
3、落枕:在患侧脖子和背部,寻找压痛点,拔罐10分钟左右。
在家拔火罐减肥要注意哪些事项
专家提醒家庭拔火罐时要注意方法
拔火罐是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可以行气活血、疏经活络、消肿止痛、祛除风湿,因为操作简单易行,成了民间常用的防病治病方法,常用于治疗腰背痛、颈肩痛、风湿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更年期综合征以及部分皮肤病等。
拔火罐分三种:闪罐、走罐、留罐,前两种较为专业,一般家庭拔火罐都是用留罐的方法。拔火罐一般用镊子夹一小团棉球,蘸上适量酒精,罐口斜下,点燃棉球,伸入罐的底部绕1-3圈后抽出,并迅速拔上。注意不要让燃着的棉球碰到罐口,以免烫伤皮肤。在家拔罐最好用真空罐,容易操作,也不会发生烫伤。
在家拔火罐时罐口应光滑无破损
在家里拔火罐时,罐口应光滑无破损,也不要太薄,防止割伤皮肤。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适宜的罐,像宽阔而肌肉丰厚的背部、大腿处,可以使用中、大罐,而小腿、手臂和颈肩部则适宜用小罐。
留罐时间根据病情、部位决定。一般留罐10-15分钟,大罐吸拔力强,可适当缩短时间,否则可能会起泡。若是起泡比较细小,则不用特别处理,一般会自行消退;起泡较大时最好到医院处理,先局部消毒,然后用消毒针具刺破,敷上消毒纱布。起罐时别使劲往下拔,要一手握罐,一手压旁边的皮肤,让空气进去,罐自然就下来了,拔罐之后皮肤上的紫斑一般两周能消失。吃得过饱或饥渴时不宜拔罐。皮肤有过敏、水肿或者溃疡的地方以及孕妇的腰骶部和腹部都禁止使用拔火罐。
在家拔火罐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在家里拔火罐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病情比较严重的最好还是到医院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以下介绍几种家庭拔火罐治疗常见病的方法:
腰痛:在腰部痛处和委中穴(腿弯正中)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
肩周炎:在肩部疼痛的地方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
落枕:在患侧脖子和背部,寻找压痛点,拔罐10分钟左右。
拔罐减肥效果很快,但是在拔罐减肥的同时,更加注重的应该是科学合理的安排饮食,才能保证人们的身材越来越完美。
治疗腹泻的拔罐疗法有哪些
目前罐子的种类主要有竹罐、玻璃罐、橡胶罐和真空罐。竹罐因为需要用中药液来煮,比较复杂,使用较少。玻璃罐临床用的较多,能及时观察到皮肤的情况。橡胶罐用在相对不是很平的地方,比如关节部位等。家庭用罐一般选择真空罐比较合适。
医院拔火罐一般用镊子夹一小团棉球,蘸上适量酒精,罐口斜下,点燃棉球,伸入罐的底部绕1—3圈后抽出,并迅速拔上。注意不要让燃着的棉球碰到罐口,以免烫伤皮肤。
当然家里用真空罐操作起来更为容易,也不会发生烫伤,只是祛风散寒作用比不上火罐。
哪些病适合拔罐
拔火罐常用于治疗腰背痛、颈肩痛、风湿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和更年期综合征等。但赵主任认为,在家里拔火罐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病情比较严重的最好还是到医院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赵主任接着介绍了几种家庭拔火罐治疗常见病的方法。
腰痛:在腰部痛处和委中穴(腿弯正中)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
肩周炎:在肩部疼痛的地方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
落枕:在患侧脖子和背部,寻找压痛点,拔罐10分钟左右。
失眠拔火罐有用吗
一、心脾两虚
(一)症状
多梦易醒,心悸健忘,伴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昧,面色少华,或脘闷纳呆。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心俞、脾俞、内关、神门。
(2)定位心俞: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上推2个椎骨,即第5胸椎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
神门: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仰掌,豌豆骨(手掌小鱼际肌近腕部有一突起圆骨)的桡侧,掌后第1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肌腱的桡侧缘。
(3)拔罐方法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2.方法二
(1)选穴足三里、三阴交、神门。
(2)定位神门:见前。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以手4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在胫骨后缘的交点,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单纯拔罐法,留罐l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二、肝郁气滞
(一)症状
失眠伴急躁易怒,严重者彻夜不能入睡,伴有胸闷胁痛,不思饮食,口苦而干。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肝俞、内关、神门、太冲。
(2)定位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下推2个椎骨,即第9胸椎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内关:见前。
神门:见前。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由第1、第2趾间缝纹向足背上推,至其两骨联合缘凹陷中(约缝纹头上2横指)处,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神门、内关、肝俞3穴采取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太冲穴点刺出血,以微微出血为度。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2.方法二
(1)选穴肝俞、胆俞、内关、阳陵泉。
(2)定位肝俞:见前。
胆俞:在背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下推3个椎骨,即第10胸椎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内关:见前。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坐位,屈膝成90°,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前缘与下缘交叉处的凹陷,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单纯拔罐法。每日1次,每次留罐10分钟,5次为1疗程。
上面所介绍的就是拔罐治失眠,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另外想要告诉大家,如果患有失眠症,就要调适情志,喜怒有节,开阔心胸,淡泊名利,劳逸结合,起居规律,晚餐清淡,按时睡眠,还要积极查治可能引发本病的原发病证,大家一定要记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