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骨龄能测出孩子身高吗

骨龄能测出孩子身高吗

孩子的身高可以通过骨龄来预测,但是测试的身高会有一定的偏差。骨龄预测身高是通过当前的骨龄来推测生长的空间,是比较科学的方法,但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在每次预测之后,预测对象的营养、疾病、环境等许多因素会无法预测,所以骨龄预测身高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身高预测的误差会不可避免。

儿童身高生长慢

专家提醒:当发现孩子明显低于同龄、同条件的孩子,或是在生长过程中某段时间速度突然放慢,甚至出现停长现象,家长千万不能大意,应带孩子去做个骨龄检测,通过检测可以找到孩子缓长、停长的原因,及时解决问题,早检查,早发现,早调整,轻松达到理想身高。别因自己一时的大意、疏忽,误了孩子的身高。如果不及早寻求帮助,错过了长高的最后时机,孩子的身高将成为一辈子的遗憾!家长将会内疚一辈子! 孩子矮小的六种类型 1生长迟缓型:表现为个子一直长的比较慢,也无明显的青春期突增(蹿个子)现象,其原因多为骨骼营养匮乏。 2骨骼偏大型:有明显的青春期突增,骨龄检测骺软骨没有完全闭合,但是骨龄大于实际年龄,长高年限显著缩短,多由早熟所致。 3发育后停长型:发育后停长型:在青春期突增后生长极度缓慢,身高增长≤2cm年,多由于骨细胞的代谢显著减慢,缺乏活力所致。 4营养过剩型:营养过剩型:即“矮而胖”体型。常由于蛋白质摄入过多,体内三大营养物质混乱,骨骼营养吸收障碍所致。 5晚长型: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很高,孩子比同龄的矮小,家长认为孩子是晚长,需检测骨龄,才能做出定论。 6遗传型:父母较矮,现代医学证明,只要及早抓住后天生长时机,科学补充骨骼营养,可以后天帮助决定10-20cm差距。 家长长高观念上的误区 延误了孩子身高 误区一认为父母高,孩子一定高:虽然身高和遗传有紧密的关系,但遗传给的只是一个身高的范围,上、下有偏差。因此孩子的最终身高是遗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只是决定了孩子的生长空间,但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还受到非常多的外在因素的影响。父母高,孩子不一定就高! 误区二男孩没变声;女孩没来月经,还不算发育,不着急:变声和月经是标志孩子进入青春期发育后的特征。这个阶段孩子的骨骼生长区(骨骺)已经开始闭合,身高开始进入停长倒计时。如果孩子本身不高,家长还认为有足够的时间长个子,最后的结果是:家长认识到有问题了,却已经把最佳调整时间错过了! 误区三到了一定年龄不长的时候,再采取措施:很多家长认为:先让孩子自然生长,个子虽然矮小,但也要等到孩子自己不长了再想办法!可是做家长的不知道:孩子自然停止长个子的时候,往往骨骺也开始趋于闭合,身高潜力受到制约,再调整希望非常渺茫。 长期观察下来,有众多的青少年矮小,就是家长存在这方面的认识误区,耽误了孩子却还不知道是在哪里出的问题! ①猛长一截后,开始缓长:有些孩子年龄不大,比同班的同学长得要快,但很快出现缓长。这样的孩子往往是骨龄偏大,有早发育的问题;骨龄大就说明孩子的生长周期短,骨骺提前闭合而停长,使孩子长不高、长不好。 ②这种孩子往往损失的是生长的时间,早发育一年就比同龄人少了一年的时间长个子,这样一来平均就要矮3-5厘米;还有些孩子要少二年的长个子时间,情况就更糟糕! ③无明显蹿个子现象,一直缓长:这类孩子体内自身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属于生长动力不足,从小身高生长就比较慢,每年比同龄人要少长一点,长期累积就矮出一截。生长动力不足影响到孩子身高潜力的发挥,即使有较好的生长先天条件也白白浪费了,导致孩子将来身高不理想。 骨龄检测找出孩子身高障碍 做骨龄测试和预测最终身高是监测孩子生长发育的理想方法。通过检测不仅可以了解到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还可以了解到对最终身高的影响。只有清楚的了解了孩子的发育特点才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和治疗方案,进而达到理想的身高。 做骨龄检测应该区分情况区别对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及时到青少年成长中心检测孩子骨龄,并预测身高: 1、发现孩子身高长速明显加快或减慢时; 2、发现孩子身高、体重较明显与同龄孩子不同时; 3、患有内分泌疾病、营养疾病和其它可能影响发育的慢性疾病时。 三招让孩子快速长个 第一招:骨龄检测找出孩子矮小原因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影响孩子生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家长仅凭肉眼观察很难准确判断孩子矮小、长得慢的真正原因。而孩子目前的生长发育情况通过骨龄检测却能看得一清二楚:如果骺软骨还没有完全闭合,就还有再长的希望;如果骨骺已经闭合,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参考骨龄检测结果,结合孩子最近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情况,专家能比较准确地找到孩子矮小、生长缓慢的真正原因,要长高先检测。 第二招:制定个性化调整方案 孩子身材矮小、生长缓慢,要么是营养不均衡,生长元素缺乏;要么是受食物、环境因素等的影响,早发育骨龄偏大……每个孩子的生长障碍各有不同,要帮助孩子快快生长,只有在科学检查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孩子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综合解决方案,同时在专家的指导和孩子的积极配合下,才能让孩子科学成长。对每个孩子都有效的“灵丹妙药”是不存在的,未找到原因就盲目选购增高产品的做法是极不科学的。 第三招:补充必要生长元素 人体生长发育专家通过观察研究发现,人体身高的增长过程主要受内分泌系统所分泌的生长素调节、控制,而脑垂体中的生长素是由嗜酸细胞分泌出来的。一个人的嗜酸细胞多,他分泌的生长素就多,个子就长得快长得高;反之,如果嗜酸细胞少,分泌的生长素少,个子就矮,就长得慢。经过大量实验,科学家找到了一种细胞激活转化肽,能激活脑垂体前叶分泌足够数量的生长素,帮助青少年生长。与此同时,用于控制早发育的药物也研制成功,可延缓骨龄成熟,确保青少年有足够的生长时间。 专家提醒:孩子身材矮小,出现生长缓慢、生长暂停等现象,家长千万不能有“现在不长以后总会要长的”等待思想,误了孩子;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孩子,最好一年检测1-2次骨龄,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帮助孩子快速成长

自闭症孕期能查出来吗 自闭症的最佳检测年龄

在三岁之前就能检测出孩子的自闭症倾向。

一般来说自闭症多发生在孩子身上,而且发病率在儿童阶段有明显的增长趋势,所有儿童自闭症的早期治疗非常重要,越早确诊越好。

性早熟应该看什么科

孩子遭遇性早熟,心急的父母一时间不知道该去哪个科室就诊。据悉,儿童性早熟,可看儿童保健科或儿童内分泌科,通过测骨龄,可以测出孩子是否有性早熟的现象。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性发育普遍提前。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5%的儿童发育提前并出现性早熟趋势,其中女孩比男孩多4~5倍。“很多家长对性早熟的危害还只停留在孩子的身体成长上,以为早熟无非就是发育提前,现在比同龄的孩子早‘抽条’,以后身高受点影响而已。其实这种认识并不全面,更大的危害是,早熟更可能意味着早衰。”

如果一个6岁的女孩乳腺开始发育,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她8岁就会来月经,骨龄的发育也就提前停止了。而且,到了30多岁,与她同龄的人年富力强的时候,她很可能会出现不该出现的衰老症状,如牙齿过早地松了、掉了,甚至还会出现子宫与卵巢提前老化、萎缩,更年期、绝经期提前到来等各种早衰症状。“性早熟还会严重影响孩子的预期生活质量和生存寿命。

性早熟对一个人的危害是很大的,比如说有这种疾病之后会提前出现第二性征,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另外性早熟会导致骨骼发育提前闭合,使得孩子个子矮小,性早熟还会导致性行为提前,这本身对孩子的身体就有伤害。

8岁女孩来月经身高停止生长

童童今年8岁,一大早,妈妈就急忙带她来医院,对医生说,孩子阴道出血了。经过诊断,女孩是来了例假。“这是典型的性早熟。”医生说。

童童妈妈说,孩子长得有点胖,以前也发现孩子乳房有点发育了,但未在意,认为是胖的原因。同时,小女孩个头相对较高,孩子妈妈说最近猛蹿个子。对于这些,孩子的妈妈都没有在意,认为现在生活水平高,孩子吃得好,长得快是正常的,而且早点发育也没什么。但突然发现孩子下体出血,孩子妈妈惊慌失措,赶紧带孩子到儿童医院就诊。

听说是性早熟,孩子的妈妈还没有太在意。而医生提醒孩子妈妈,不要忽视孩子性早熟,这并不是好事。据介绍,孩子性早熟,会影响身高。提前发育,意味着提前长个子。但是,正常发育,骨龄和实际年龄是一致的,一岁年龄长一岁骨龄。早熟的话,身高增长加速,由于雌激素的作用,骨龄增长更快,一岁年龄能长2-3岁骨龄,使骨骺提前闭合,生长提前结束。“简单来说,正常发育的话,青春期是3年,都在长个子;有些早熟的孩子,青春期缩短,可能只有2年甚至一年。这样一来,虽然短时间内个子长得快,但长个子的时间短,就可能影响身高。不过,也有一些早熟孩子,青春期并未缩短,或者短时间个子长得特别快,对身高则影响不大。”

测量了一下,童童的身高现在142cm。如果不治疗,身高很难超过147cm。很多补品并不是坏东西,但对处于发育期的孩子却不能用,会使孩子第二性征提前发育、来月经,加快骨头的闭合。通常来说,一般女孩子来月经后到骨头闭合身高只能再长1~5cm。

原来性早熟还会掠夺走孩子的身高,童童妈后悔给孩子吃那么补品了!

骨龄如何预测身高

骨龄预测身高,是通过仪器,来对孩子骨骼的发育情况进行观察,然后医生会通过一系列的计数方法,来对骨龄进行解读,确认出孩子的真实骨龄,再将真实的骨龄与现有的年龄进行对比,来综合分析生长发育的空间,计算成年后的身高,一般孩子的骨龄每偏大一岁,生长就早停长一年,身高就少长3-5厘米。

注意:测试时,要求输入当前的身高和骨龄,女孩还要输入是否来月经。

矮小症孩子有哪些诊断误区呢

诊断篇——误把“矮小”当“晚长”

误区1.不少人把“矮小”当成是“晚长”,那么,两者究竟如何区分?

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小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的第3百分位。但事实上,儿童发育年龄与身高不一定完全一致,相当一部分身高偏矮的孩子是属于晚长。比如,有的孩子可能实际年龄是9岁,但骨龄才6、7岁。如果他的骨龄比实际年龄落后两岁以内,其它生长情况都正常,只要现在的生长速度一年能达到5~7公分,就说明生长速度不慢,这种孩子我们倾向于认为是晚长。

人类的发育年龄有很强的遗传性。比如妈妈发育晚,十五六岁才来月经,说明家里的遗传倾向就是偏晚的。我曾经搜集了近百例这样的病例,这些孩子小时候长得晚、长得慢,到了别人已经不长个儿的时候,他才开始长,可能二三十岁才追上正常人的身高,但这些孩子最后个子都不矮。

家长一定要定期对孩子的身高进行监测,然后与同龄孩子比较,和前一年的身高比较,以了解孩子的生长速度。如果生长速度正常,骨龄在正常范围内,这些矮小的孩子仍可以继续观察,并不急于治疗。就怕家长一直认为孩子是晚长,到检查的时候发现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所以,如果拿不准,最好让医生来判断孩子是晚长还是真正的矮小,医生会通过身高、骨龄、生长发育状况来综合评估。

特别强调一点:希望家长带孩子就诊时一定把资料带齐,一定要告诉大夫孩子的生长情况。现在百分之七八十的家长在就诊时说不出孩子去年身高是多少,最近半年长了多少。

诊断篇——等到青春期才去检查?

误区2.家长认为孩子身高低于同龄儿童是发育较晚,属于晚长,致使部分孩子临近青春期才到医院治疗。

每年高考完的时候都有这样的孩子,要上大学了才到医院来看为什么不长个儿,结果发现骨骺已经闭合了,孩子已经没有再长个的潜力了,这种悲剧很多。

对照儿童身高发育标准表,当你的孩子身高小于同年龄对应的身高第3百分位以下,生长速度低于同年龄儿童,需要及时来检查就诊。

● 比如五岁以上的孩子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公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每年低于6—7公分,就要来做检查了;

● 还有的孩子现在身高并不矮,但生长速度低,意味着慢慢会离正常曲线越来越远,跟同龄孩子的身高差距会越来越大,这样的孩子也需要检查;

● 还有些畸形体征的孩子,比如骨骼畸形、脊柱畸形,都需要进一步检查;

● 有些患有肾炎、哮喘、癫痫、肝炎、贫血的矮小孩子,也应该及早检查,去除病因,相信很快个子就能追上来。

误区3. 很多人误以为女孩月经初潮、男孩长阴毛才算发育开始,可以等到这个时候再看看孩子会不会长高一些。

这是错误的。其实女孩最早发育的迹象是乳房开始增大,男孩开始发育的迹象是睾丸变大,然后才出现阴毛、长胡子、声音变粗等等,但每个人的表现不完全一样。

孩子的生长状况是否正常,发育情况是否在预想范围内,未来的身高是否在正常范围,这些都可以通过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这需要相当专业的知识。一般青春发育期男女差不多都是六年左右,一般以两年为界,分成早期、中期、晚期,但每个人的情况又千差万别。建议这个专业的问题留给医生去判断,家长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的形成。

误区4.认为孩子的父母个头都挺高,孩子也一定矮不了,那么,长高跟遗传的关系有多大?

生长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遗传占很大部分。精子和卵子碰到一块儿形成受精卵,基本就决定了身高的 70%左右,这意味着后天能改变的只有30%,也意味着如果不注意后天的生活习惯,也有可能是矮个儿。很多人觉得这30%太小,其实一点都不小,如果是 1.5米的个儿,30%就是45公分。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NBA打球的林书豪爸妈都不高,但他却能长到1.9米。

有一个公式可以计算遗传因素决定的预测身高:

男孩=(父身高+母身高+13)/2

女孩=(父身高+母身高-13)/2

上下浮动大概6~7公分。这个公式可以预测出大概的遗传身高,但是后天环境的影响也占了相当的比重,这是不可忽视的。

潘慧教授:其实个儿高、个儿矮是一种生物多态性的表现,这个世界这么美好就是因为生物的多样性,没有必要每个孩子都很高。比如爸爸1.8米,妈妈1.7米,孩子为什么非得长到1.75米?孩子只要在正常范围,就没必要采取极端的干预措施。现在要防止一种病态的心理,就是“恐矮”。不是身高越高越好,有研究发现人类有一个最佳身高,当女孩1.5米男孩1.6米的时候寿命最长。

举两个例子:一个是父亲1.8米,母亲1.72米,儿子长到1.68米,母亲在门诊哭;另外一个是父亲1.61米,母亲1.49米,儿子长到1.78米。举这两个例子是想提醒大家,遗传只决定了身高的70%,如果抓住后天的机会,帮孩子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及时监测孩子的生长情况,及时给予适当引导,充分挖掘生长潜能,孩子的身高很可能会非常理想。我做矮小症的治疗已经16年了,早期随访的孩子有很多长到了1.7米、1.8米,这些孩子都不是打生长激素,而是正常生长达到的。

骨龄检测预测身高准确吗

一般情况下,儿童的生长,跟实际年龄是一致的,但是在有病的状态下,骨骼发育慢,跟实际年龄往往不相同,骨骼的发育基本都是相似的,在发育过程中,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不同的阶段,骨骼的发育程度不同。骨龄评估能准确地反映出孩子的发育情况。而且还可以准确的测出儿童的年纪,还可以预测出,小儿成年后的身高,骨龄对一些内分泌疾病诊断有帮助。

骨龄可以预测身高。

小孩的骨龄跟身高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各个年龄段,身高跟骨龄高度是一致的,有着相关性,可以根据骨龄,测出继续长高的余地。测定骨龄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是计数法,计算机骨龄评分。输入的身高和骨龄。而且女性还要填是否有月经。然后测出成年后的身高。

骨龄异常怎么办?

一般来说,骨龄出现问题小儿生长缓慢,针对病理性的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通过调整,和增强营养运动来干预。专家表示,对于生理性的生长缓慢首先要保证规律的生活睡眠营养,而且要注意运动多吃一些蔬菜和碳水化合物,再配上合理的运动,多做一些拉伸运动。这样对身体恢复有好处。对于病理性的患者,应该尽早的进行治疗选择合理的方案根据骨龄的程度,制定适合的方案。

温馨提示,上述的这些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应该关注小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平时应该注意小儿的营养搭配。有很多的孩子是晚发育,但是,家长也不要忽视小孩的正常生活,要注意孩子的营养,多注意小儿的发育情况,若是孩子出现问题,合理的进行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

骨龄能测出孩子身高吗 骨龄预测身高方法

儿童在该骨龄时与该骨龄时的身高达到成年身高的比例密切相关。

计算方法:成年预测身高= 当时身高/ P x 100

按骨龄(BA )发育速度分:

正常 BA - CA =

快速 BA - CA = > 1y

慢速 BA - CA =

优点:简洁、直观、评估方便,成年身高预测时有骨龄提前、骨龄正常、骨龄落后不同数据,对存在内分泌疾病者预测身高有一定帮助。

缺点:精确度不够。

TW3评估法预测成年身高是目前最新的方法,根据RUS骨龄积分、当前身高、当前年龄、上一年身高增加值进行计算。计算结果±2个标准差包括95%的人群范围。

预测身高=当前身高+aRUS积分+b a(R积分系数) b(常数)

预测身高=aRUS+b上一年身高增加值+c

a(R积分系数) b(上一年身高增加值系数) c(常数)

优点:成年身高预测不再受种族、时代、地域影响较明显的骨龄预测,而是采用骨发育分直接预测。

缺点:评估复杂。

CHN法预测身高与B-P法原理相同。

优点:更适合我国儿童骨龄评价、国内通用。

缺点:评估复杂。

孩子长高进行时!身高管理一定要趁早

孩子长高误区多,身高管理一定要趁早

每位家长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长得高高的,但是在生活中,对于身高的错误观念却比比皆是。有些家长固守“晚长”的陈旧观念,觉得孩子现在矮不要紧,反正早长晚不长;有的家长笃信“绝对遗传”,认为自己矮,孩子以后也高不了,不去对身高进行干预;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能吃就能长”,吃得多就会长得高……然而,这些观点都是不科学的。家长一定要尽早对孩子的进行身高管理和干预,才能给孩子的未来“拼”出一个满意身高。

“身高管理”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仍然属于一个新鲜词汇,但在国外已被广泛认可。很多家长认为青春期才是孩子长个的关键时期,因此会倾注过多的关注。事实上,在孩子更小的时候,尤其是0-3岁婴幼儿时期,及时进行身高管理才更为有效,为孩子赢得更多长高的机会。最新研究数据显示,婴幼儿时期是否进行有效的身高管理,将会对孩子成年身高造成上下10厘米的差距。

有效的身高管理对孩子长高有显著作用,第一步就要定期监测记录下孩子的身高、体重等信息,身高要每个月都要做一次监测,家长需及时了解孩子体格发育所处的位置,如有问题及时进行身高干预。身高的生长与骨龄密切相关,科学监测孩子的骨龄能明确生长发育的态势,从而推断出孩子的成年身高,为有针对性的指导打下基础。

“一加一减”,助力孩子长到理想身高

身高促长的主要方法有两种,即促进身高生长速度(加速)和控制骨龄生长速度(减速)。

1、加速--在促进生长速度方面,家长可以在饮食、睡眠、运动、情绪、营养素五方面着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补充关键营养素。首先要保证饮食均衡,保证蔬菜、肉类、蛋类等各品类的均衡。其次,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在睡眠时会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第三,保证合理适当的运动,例如伸展、跑跳运动等等。第四,拥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家庭氛围同样有利于身高发育。最后,想要宝宝身体长高,关键营养素的补充最为重要。妈妈们熟知的“钙+维生素D”组合保证了身高发育最为基础的骨量,即身高增长的重要保证。但是,想要宝宝长得高,重点在于长骨(四肢)的发育和生长。而维生素A就是长骨发育中的关键,能够增强长骨骨骺软骨中的细胞活性,促进长骨增长,同时还能促进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所以,对于骨骼发育和身高增长,“A+D+钙”才是最佳的黄金组合。由于维生素A和维生素D均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且在食物中较难摄入充足,所以医生都会建议宝宝出生后开始额外补充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一直到宝宝3岁。

2、减速--对于减缓骨龄增长速度,可以采取合理饮食、控制体重以及避免性早熟等三类方法。过量的食物摄入,尤其是脂肪摄入不仅会让宝宝过度肥胖,致使成年后罹患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的几率大大增加,还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宝宝生长缓慢甚至停滞。另外,一些反季节水果和油炸食品也会刺激宝宝出现性早熟,长时间摄入过量会致使骨骺端提前闭合,身高不能继续生长。此外,像哑铃、拉力器、摔跤等负重、收缩或压缩性的运动也会对关节和骨骼造成不必要的挤压,从而影响长高。

事实上,无论是采取哪种方法来进行身高管理,都需要结合综合多种因素来考量。但是,各位家长需要明确的是,只要进行及时正确的干预,孩子的长高就肯定不是梦!

家长应对孩子长高有正确的认识

要在发现孩子比同龄孩子矮小时,尽可能早地给予正规的生长激素替代治疗,获得更高的成年身高,从而增进患儿成年后的社会竞争力,改善生存质量。

吃保健品会使骨龄提前闭合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很重视孩子的身高问题,每天在门诊中遇到很多着急的家长。身高不光受遗传影响,还受各种后天疾病的影响,例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等都会影响孩子身高。

目前有许多不满10岁的孩子青春期提前,这与孩子的饮食习惯有关。许多小食品、饮品、快餐中含有一定量的激素成分,导致孩子出现性早熟现象。孩子性早熟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种。真性性早熟是孩子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出现了病变,长了脑瘤致使性早熟,需要动手术治疗;而假性性早熟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很多家长怕孩子营养缺乏,在没有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就给孩子买什么补锌的、补铁的、补钙的,一顿乱补,孰不料,对孩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如果食用促进雌性激素分泌的补品,会对男孩造成性发育延迟,对女孩促进性发育。如果食用促进雄性激素分泌的补品,则对男孩促进性发育,对女孩造成性发育迟缓。这些补品都易使骨龄提前闭合。

在临床上,真性性早熟只占少数,大多数患儿属于假性性早熟。现已证实,人参、蜂王浆、花粉、鸡胚、蚕蛹等营养品中均含有较多性激素,甚至有促性腺激素样物质。将这些外来的性激素或体内的病因去除后,孩子的假性性早熟表现便会完全消退。

儿童性早熟应及时治疗

儿童性早熟会引发一系列问题,除性早熟的孩子身高偏矮外,其心理发育也会造成影响,因为孩子的心理无法跟上生理成熟,较易发生早恋、过早性行为等。由于发育较同龄人早,儿童会产生不自在感,从而产生自卑心理,时间久了,性格将变得孤僻。所以,儿童性早熟应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早诊断、早治疗,千万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孩子的长高潜能不是以实际年龄为准,而是以骨骼年龄即骨龄为准。骨龄是发育的指标,就好比树的年轮,它决定孩子的最终身高。如果年龄大于骨龄,提示孩子生长迟缓;如果年龄小于骨龄,提示孩子性早熟等。想要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可以到正规医院拍摄骨龄片。医生会根据骨龄片上显示出的骨骺闭合情况来判断孩子的生长潜力,并制订治疗方案。

怎么样可以长高呢

检测骨龄——了解生长潜力

很多家长的传统观念里,以为男孩子能够长到22岁,女孩子能够长到20岁,实际上,这些观点都是不科学的。白教授称,判断孩子还能不能长,还能长多少,并不以孩子的年龄为准,而要以孩子的骨龄为准。要了解孩子的骨龄状况,了解孩子的生长潜力还有多少,家长应该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检测骨龄。医生通常会拍摄孩子手腕部分的X光片,然后通过孩子骨化中心的出现,骨块的发育情况,骨骺和骨干的愈合程度来加以判断。一般来说,女孩子的骨龄如果超过15岁,男孩的骨龄如果超过17岁,这时的骨骺大多已经闭合,长高的机会就非常小了。因此,越早了解骨骺愈合情况,越早干预,越能够对孩子进行更好的干预治疗。

尽早干预——领跑生长加速期

白教授说,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其中遗传背景占了很大的因素。但是,这并不是说父母矮,孩子就一定长不高。在适当的时间采取正确的手段进行干预治疗,会对身高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家族性矮小或者体质性矮小的孩子来说,生长激素就能够起到促进其生长发育的作用。如果经测量男孩的骨龄小于或者等于13岁,女孩的骨龄小于或者等于12岁,就属于适合治疗的时间段。合理应用药物如生长激素进行治疗,就能促进孩子身高的增长。造成孩子身高矮小还有其他病理性情况。如生长激素缺乏症,也就是“侏儒症”,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补充生长激素有非常明确的疗效。建议家长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在班级里比大部分的同龄孩子矮了4厘米,或者青春期的孩子一年长个小于10厘米,都应该立即考虑带孩子去相关专科检查。

用骨龄预测身高

骨龄和儿童身高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相互关系,各年龄阶段的身高和成年后的身高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所以,根据当前的骨龄,就可以预测出还可能长多高。预测时,要求输入当前身高和骨龄,女孩还要输入是否已经来 例假。然后采用不同的预测公式计算成年后身高。

必须说明的是:由于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无论用那种方法预测,预测公式都不可能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进去,而且,在每次预测后,预测对象的营养、疾病、环境等许多因素也无法预测,这些预测方法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身高预测的误差总是不可避免的。然而预测的结果所反映的趋势是不会错的。

孩子属于体质性矮小,骨龄和生活年龄一致,这也算发育正常;二是孩子的骨龄小于生活年龄,这就是孩子的生长发育出现异常,而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有很多种。确定原因后,就可以对症治疗。

同是以矮身材为主要表现,原发性 矮小症、家族遗传性矮小症、宫内发育迟缓及体质性 青春期发育迟缓症,临床鉴别有一定困难,测定骨龄、预测成年身高并结合病史能帮助诊断;原发性矮小症、家族遗传性矮小症骨龄正常,预测成年身高值较低,但家族遗传性矮小症患儿的成年身高预测值在遗传高度范围内;宫内发育迟缓骨龄偏低,成年身高也矮,结合病史,幼儿期即可诊断,体质性青春期发育迟缓症骨龄落后,骨龄与身高年龄基本一致,成年身高预测值并不低。

测试骨龄的最佳年龄 青春期做骨龄检测

发育正常的女孩通常会在这个年龄段发生月经初潮,男孩会在这个年龄段出现首次遗精。在这个年龄段及时做骨龄检测,可以确定孩子的发育,尤其是身高是否正常。在出现上述生理状况之后,还能够有时间调整孩子身高发育的时间和空间。

孩子身高差多少才算矮小

孩子身高差多少,才算矮小?

我家的萌萌在同龄孩子里算是身高偏矮的,每次体检身高属于正常值偏下。为此我总是担心孩子的身高,要去医院给孩子测骨龄,孩子爸爸却总是说,不用太担心并且不支持去医院。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下面是一篇很好的专家提供的事例以及关于孩子骨骼和身高的解说,推荐给和我一样有担心的妈妈们。

小波(化名)上小学四年级,个子比同龄人矮小,甚至比二年级的表弟还矮一点,家长特别着急,不知道是“长得晚”,还是真的矮小。日前,父母亲带着小波前往医大附属协和医院儿科内分泌专家门诊咨询。经过检查,小波的身高在相应年龄的矮小值与平均身高值之间,属于偏矮;不过骨龄检测提示,小波的骨龄也稍落后,目前不能诊断为矮小。医生建议,小波以后要定期检查,同时注意营养均衡,并多参加有助于长身高的运动,如打篮球、跳绳等。

怎样才算矮身材100个同龄人当中最矮的3个

专家介绍,医学上的“矮身材”和人们通常说的个子矮不尽相同。医学年龄身高表中低于第3百分位数者才属于矮身材。通俗地讲,是指在一个大约100名学生的班级里,身高最低的3名孩子可能属于“矮身材”。

另外,可参照同龄人的平均身高。举个例子,根据2005年全国九城市调查,我国9岁男孩的平均身高为135.4cm,矮小身高为124.6cm,超高身高为145.5cm。如果一名9岁的男孩,他的身高在124.6cm~135.4cm之间,就属于偏矮;如果低于124.6cm,那基本就可以下“矮小症”的诊断了。

不过,骨龄才是反应后期生长空间的可靠指标。如果一个8岁的儿童,虽然身高与平均身高相同,但如果他早发育,骨龄已经11岁,与11岁儿童平均身高相比就属于矮小了;同样是8岁儿童,身高低于平均身高5cm左右,但骨龄稍落后,只有7岁(正常人骨龄与年龄相差不应该超过2岁,超过2岁视为异常),则成年身高完全可能是正常的。

多因素影响孩子身高 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也长不高

孩子身高的决定因素概括起来可分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类。遗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生长发育的特征和潜力,如父母或祖辈的身高,对孩子的最终身高起到较为明显的作用。同时,孩子的身高还会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营养、运动、睡眠、疾病、心理等环境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身高增长是在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下实现的,主要的内分泌激素包括生长激素、甲状腺素、性激素等在不同的阶段协同调节儿童长高,其中任何一种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都会影响孩子长高。曾经有一名9岁的小女孩,身高88厘米、体重12.5公斤,仅相当于3岁孩子的身高。孩子的母亲身高1.58米,父亲1.7米,家族里也没有人特别矮小。原来,小女孩一出生就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后来经过半年的治疗,孩子长高了10厘米,再坚持下去,她可以长到正常身高。

提醒:“晚长”只发生在少数孩子身上

孩子身高不理想,不少父母相信是因为“晚长”,还有人说“二十三蹿一蹿”。其实,这样的好事仅发生在大约10%的孩子身上,必须由专业的医生根据体检、骨龄和内分泌检查结果等判断。

恐惧药物、滥用药物和器械也是常见的现象。有的孩子已经诊断明确,但家长缺乏医学常识,过于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用药,让孩子失去治疗机会。相反的,有的家长则轻信所谓“增高药”、“增高鞋”等,用药后孩子不仅未长高,有时还使骨骺提前闭合,结果适得其反。

相关推荐

儿童骨龄怎么查 完整骨龄测定

采取HDA数字化骨骼扫描系统测骨龄够比较完整的从经络学、解剖学、骨骼学、遗传学、神经学、基因分子学、以及营养学、血液学等360°进行全方位分析,提高了骨龄检测的准确性。使预测结果更加精准。

长得高就是巨人症吗

巨人症的确是一种疾病,是内分泌失调或是生长激素惹的祸!一旦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无论是对成人还是未成年人,都会刺激他们的骨骼超常生长,使得人体生长非常快。但是,巨人症的患者一般除了长得非常高以外,还有其他的比较显著的身体外貌特征。比如说:身体异常强壮、手脚以及面部与正常的人比起来有明显的形状改变。另外,大多数巨人症患者还会伴有不明原因的其他疾病,而这些疾病一般都是因为生长激素的分泌过多引起的。所以说,如果孩子身高过高,并不一定就是巨人症。 如果家长自己个子都不矮,孩子很可是遗传性的身材高。身材正常的增高特

警惕宝宝长得太快也是“病”

长得太慢或太快都不好 家长误区: 过分追求宝宝长得快 宝宝长得怎么样,身高和体重是两大硬指标。现在绝大部分家长都很注意给孩子测量身高体重,但又很容易陷入“数字焦虑”中。带孩子到楼下玩耍时,妈妈们总忍不住互相比较小宝宝的长势,而且老爱用长得比较高和比较快的那个小宝宝作为比较对象,相形之下老觉得自家宝贝长得慢,压力很大。而那些看到宝宝体重和身高增长很快的父母,总觉得这是大好事,代表着宝宝发育情况好。 医生的话: 长得太快并非好事 “孩子身高和体重的增长,过慢和过快都不好,正常才是好的。”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盘点女孩子性早熟的表现

10岁以前孩子身高突然增长加速也是性早熟的一个信号。 正常女孩在8岁以后可以出现乳房发育。乳房有一个从小到大的发育过程,可以一侧开始出现,也可以两侧同时出现,这些都不属于异常现象;当发现女儿10周岁后月经来潮,也不必紧张,这属于正常范围。 另外,提醒家长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检查女孩是否出现性早熟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1、一般检查:包括身高、体重、乳房、腋毛、外生殖器检查。 2、必要的时候,还可做头颅ct或核磁共振检查,以便排除颅内肿瘤。 3、妇科激素水平检测:女童性早熟是少女科常见的内分泌病,

长高影响因素

生长速度 孩子在量身高 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长高,是骨骼成长发育的结果,而且主要表现在下肢骨和脊椎骨的生长。 下肢骨的生长由股骨和胫骨的生长板生长而成。生长板位于骨头两端,受到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刺激,会不断增生软骨,新生的软骨经钙化后形成硬骨,骨头因而变长、变宽。 出生到1周岁是孩子一生中成长最快的阶段,然后速度逐渐慢下来,一直到进入青春期,性荷尔蒙启动和生长激素交互作用,孩子身高、体重又开始急遽增加。 台大医院骨科部主治医师王至弘指出,一个人身高的进展要配合「骨龄」(骨骼生长发育的年龄)一起评估,不

女孩性早熟的特征

一、发育信息观察 8 岁以前,乳房是否发育、腋毛生长情况、外阴有无发育、阴毛是否出现、阴唇是否着色(颜色变深)、阴道分泌物增多、不满10岁的女孩月经来潮。10岁以前孩 子身高突然增长加速也是性早熟的一个信号。正常女孩在8岁以后可以出现乳房发育。乳房有一个从小到大的发育过程,可以一侧开始出现,也可以两侧同时出现, 这些都不属于异常现象;当发现女儿10周岁后月经来潮,也不必紧张,这属于正常范围。 二、体检信息包括: 1.一般检查:包括身高、体重、乳房、腋毛、外生殖器检查。 2.B超检查:B超是诊断性早熟的常规

小女孩性早熟的那些表现

发育信息 8岁以前,乳房是否发育、腋毛生长情况、外阴有无发育、阴毛是否出现、阴唇是否着色(颜色变深)、阴道分泌物增多、不满10岁的女孩月经来潮;10岁以前孩子身高突然增长加速也是性早熟的一个信号。 正常女孩在8岁以后可以出现乳房发育。乳房有一个从小到大的发育过程,可以一侧开始出现,也可以两侧同时出现,这些都不属于异常现象;当发现女儿10周岁后月经来潮,也不必紧张,这属于正常范围。 体检信息 1、一般检查:包括身高、体重、乳房、腋毛、外生殖器检查。 2、B超检查:B超是诊断性早熟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可以发现

到了十六岁以后还会长高吗

男性(岁/年龄、厘米/身高) 女性(岁/年龄、厘米/身高) 年龄 身高 年龄 身高 年龄 身高 年龄 身高 9 134.6 14 169.76 9 133.36 14 163.34 10 139.93 15 172.43 10 139.48 15 163.43 11 145.87 16 173.83 11 148.25 16 163.68 12 152.75 17 174.54 12 153.08 17 163.81 13 161.25 18 174.65 13 161.62 18 164.17 以上是全

儿童身高测量方法

1、首先可通过身高增长的基本规律来推算出孩子身高。 一般来说,刚出生时的宝宝平均身长为50厘米左右,第1年身高增长得最快。 1~6个月时,每月平均增长2.5厘米,7~12个月时每月平均增长1.5厘米。 1周岁时,身高比出生时增长了25厘米,大约是出生时的1.5倍。 在1~2岁期间,宝宝身高增长的速度开始变慢,全年仅增长10~12厘米。之后,从2岁到青春期之前,平均每年增长6~7厘米。 2~7岁的儿童,可采用这个公式来推算其身高:年龄×5+75(厘米) 2、推算出孩子身高之后,再实际测量其身高。 3岁前

骨龄预测身高准吗 骨龄测试身高准吗

骨龄测试身高会有一点偏差。 骨龄预测身高是通过当前的骨龄来推迟生长的空间,是比较科学的方法,大致趋势是不会错的。但是还是可存在着细小的偏差,因为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无论用那种方法预测,预测公式都不可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进去。而且,在每次预测后,预测对象的营养、疾病、环境等许多因素也无法预测,这些预测方法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身高预测的误差总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