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肉毒杆菌中毒是怎么引起的

肉毒杆菌中毒是怎么引起的

肉毒杆菌是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梭状芽胞杆菌,其芽胞耐热力极强,在沸水中可生存5~22小时。肉毒杆菌孽生于土壤内,存在于家畜如牛、羊、猪等的粪便中。亦可附着于水果、蔬菜和谷物上。臭豆腐、面酱、豆酱、豆豉等发酵食品及火腿、腊肉、罐头或瓶装食物被肉毒杆菌污染后,在缺氧条件下细菌可大量繁殖而产生外毒素,人摄食后即发生中毒。肉毒杆菌外毒素是一种嗜神经毒素,毒力强大。口服致死量约为0.0001mg,胃酸及消化酶不能使其破坏、肉毒杆菌毒素经消化道吸收后、经淋巴和血液循环到达运动神经突触和胆碱能神经末梢,干扰和阻断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肌肉麻痹。婴儿发病原理与上述不同,是由于摄入肉毒杆菌梭状芽胞或繁殖体,虽不含肉毒杆菌外毒素,但病菌可在婴儿肠道内大量繁殖并产生外毒素,外毒素吸收后可出现中毒,为婴儿猝死的原因之一。

按照肉毒杆菌外毒素的抗原性不同,肉毒素可分A~G7型。引起人类中毒者主要为A、B、E等3型,偶可由F型所致,各型毒理作用相似。

小小婴儿为什么不能喝蜂蜜

蜂蜜,甜美可口,有排毒养颜的功效,蜂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葡萄糖、果糖、多种有机酸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滋补品。可是,对于1岁以下的宝宝来说,就要另当别论了!

蜂蜜也危险

蜂蜜在酿造、运输与储存的过程中,常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这是因为,蜜蜂在采取花粉酿蜜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把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所以蜂蜜中含有的肉毒杆菌芽孢非常高。而肉毒杆菌的芽胞适应能力很强,它在100℃的高温下仍然可以存活。婴儿的抗病能力差,非常容易使入口的肉毒杆菌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而婴儿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因而引起肉毒杆菌性食物中毒。

中毒的症状

肉毒杆菌与肉无关,它主要栖息于土壤和灰尘中,而肉毒杆菌中毒是一种罕见的、而且比较严重的、通过食物传播的疾病。它主要是因为摄取被土壤中的肉毒杆菌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

肉毒杆菌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凶险的一种,其症状主要有:

病初表现为头晕、头痛、全身无力,尤其以颈部无力最明显,因而抬头困难;继之有四肢麻木、舌头发硬;接着可发生各种肌群麻痹,孩子常表现为面部无表情、视物模糊、睁眼困难,有时还有斜视,眼球运动也受到限制。

因负责吞咽的肌肉麻痹,咀嚼吞咽也有困难,吃东西时呛咳,甚至完全发不出声音。

由于口腔分泌物聚集在咽部,极容易被误吸入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最终可因呼吸肌麻痹造成呼吸衰竭,这也是引起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勿给婴儿喝蜂蜜

其实所有婴儿一旦接触到了肉毒杆菌芽孢,都有可能引起肉毒杆菌中毒。但是吃蜂蜜的宝宝会比不吃蜂蜜的宝宝患病率高出8倍,因此在宝宝1岁之前,请勿添加蜂蜜,和蜂蜜比起来,其他的糖类补充更加安全,可以用新鲜的果汁来进行取代蜂蜜给宝宝补充营养。

果汁DIY推荐

1.鲜橙汁

原料:新鲜橙子1个,冰糖粉5g。

制作:将鲜橙子洗净,横切成两半,放在挤果汁器上压出橙汁。加入2—3倍温开水,放入冰糖粉调匀即可。

2.果味胡萝卜汁

原料:胡萝卜1个,苹果半个,白糖5g。

制作:胡萝卜、苹果削皮洗净后切成丁,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约20分钟可煮烂。用清洁的纱布过滤去渣,滤下的汤中加入白糖调匀即可饮用。

婴儿能不能吃蜂蜜呢

蜂蜜中可能有“肉毒杆菌”,会引起肉毒杆菌中毒。肉毒杆菌是一种罕见的、而且比较严重的、可以通过肉毒杆菌污染的食物传播疾病。

肉毒杆菌存在于土壤与灰尘中。蜜蜂在采取花粉酿蜜的过程中,可能会把带菌的花粉和毒素带回蜂箱,使蜂蜜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所以蜂蜜中含有的肉毒杆菌芽孢数量非常高。研究表明极微量的肉毒杆菌就会使婴儿中毒。

虽然肉毒杆菌孢子本身并无毒性,但是当它进入婴儿体内之后,在胃肠里生长产生毒素,可导致中毒症,而婴儿与年龄稍大的孩子与成人不同,1岁以内的婴儿体内还没有形成完好的肠道微生态屏障来抵抗肉毒杆菌芽孢的侵袭,当宝宝摄取了有污染的蜂蜜后,就可能会引起中毒。

中毒宝宝主要表现为持续便秘,以至出现神经麻痹、哭泣微弱,呼吸困难等症状,非常危险。另外蜂蜜太甜会破坏宝宝正常胃口,会使宝宝不接受白开水,所以小婴儿不建议喂食蜂蜜。另外蜂蜜中含有激素类物质,长期使用有促进性早熟之疑。

如何预防肉毒杆菌中毒

严格管理与检查食品,尤应注意罐头食品,火腿,腌腊食品的制作和保存,食品罐头的两端若有膨隆现象,或内容物色香味改变者,应禁止出售和禁止食用,即使煮沸也不宜食用,谷类及豆类亦有被肉毒杆菌污染的可能,因此禁止食用发酵或腐败的食物。

在战争情况下,应慎防敌人散布肉毒毒素的气溶胶污染饮水,引起集体中毒,

遇有同食者发生肉毒素中毒时,其余人员应立即给予多价精制肉毒抗毒血清预防,1000~2000u皮下注射,每周1次,共3次,经常食用罐头者,可考虑注射肉毒杆菌类毒素。

食物中毒检查诊断

为查找病原菌,应根据实际情况从多方面采集标本:如排泄物、呕吐物、粪便剩余食物、用具等。

临床上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很多,如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肉毒梭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等。

沙门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亦是最常见的食物中毒的原因,一般从病人的粪便或呕吐物中分离出沙门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通过对食物或粪便中的肠毒素检测来进行诊断,因为被污染的食物经加热后葡萄球菌已被杀死若培养则出现阴性结果,而肠毒素在加热的情况下并不被破坏。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是摄入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水产品和腌菜所致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靠细菌学检测确诊。

空肠弯曲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由于食入弯曲菌污染的肉类或牛奶所致。该病的确诊主要依据细菌学检测。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采集食物或粪便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

肉毒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外毒素所引起,通常应在现场采集可疑食物做细菌学检测或动物试验。

婴儿的肉毒梭菌中毒则主要是通过粪便内毒素的检测来确诊,粪便培养结果多为阴性。

肉毒杆菌中毒如何处理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肉毒杆菌中毒的症状,家长应携带可疑食物立即送孩子去医院治疗。医院或防疫站通过对可疑食物作细菌学检查,能协助医生尽快明确诊断。

如果能在进食污染食物24小时内或出现肌肉瘫痪前给予特效的抗肉毒免疫血清则效果最好。

在出现中毒症状后2~8天内,病情多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易发生呼吸或心力衰竭,治疗多较困难,常使病程延长甚至引起死亡。另一部分比较幸运的病人在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逐渐趋向好转,呼吸及言语困难等症状可逐步改善,但视觉功能恢复较迟,甚至可持续数月之久。对已经发生呼吸困难的孩子,轻者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后,口唇青紫、呼吸困难就可以逐步纠正;对呼吸肌几乎完全麻痹的患者,需气管内插管后使用人工呼吸机来替代患儿的自主呼吸,这样同时可节省患儿用于呼吸的能量消耗,帮助孩子渡过危险期。作为家长应特别注意的是,即使在病情稳定或恢复期内,如果孩子过度劳累,还可使已经消失的症状重新出现,严重者仍可造成死亡。

婴儿能喝蜂蜜水吗 1岁以下婴幼儿勿食蜂蜜水

1岁以下婴儿的肠道菌丛尚未发展完全,当误食肉毒杆菌孢子时,容易在肠道中增殖并产生毒素,造成肉毒杆菌中毒,最常见原因为喂食蜂蜜水。初期症状为便秘、喂食困难、肌肉张力低下、流口水增加等,严重可能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

盘点5种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

1、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多因食入受污染的家畜肉、内脏、鱼、蛋及牛羊奶引起。潜伏期6~24小时,可有持续高热,大便为黄绿色水便,有时可带有脓血,伴有便意频繁。从发病到痊愈一般需1~3周,个别重症病人因感染蔓延可死于败血症、化脓性肠穿孔或感染性休克等。

2、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一般因吃污染后剩饭、剩菜引起,也可因吃鱼、肉、蛋引起。来势凶猛,多在食后3小时内发病。吐比泻重,呕吐物中可见黄绿色胆汁,不发烧或仅有低热。由于病初频繁的呕吐有助于毒物的排出,多数患儿恢复较快,经适当治疗一天内即可恢复。

3、嗜盐菌食物中毒

多因吃海鱼、海蛰、海蛤及用盐浸的食物引起。潜伏期8~18小时,一般先有上腹部或脐周阵发性绞痛,随后腹泻、呕吐,发热38度左右,大便常为洗肉水样或脓血便。

4、肉毒杆菌食物中毒

肉毒杆菌存在于土壤、鱼、家禽的肠内及其粪便内,如果食入被肉毒杆菌污染的鱼、肉类、水果、谷类、海产品和罐头等食品均可引起中毒。肉毒杆菌中毒是由肉毒杆菌产生的外毒素所造成,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患儿头痛头晕、吞咽困难,因呼吸肌麻痹引起呼吸困难是致死的主要原因。胃肠道症状多不明显,少数病人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病情凶险,恢复慢,常需数月之久,而且病死率高,如中毒早期使用抗肉毒免疫血清则预后良好。

5、大肠杆菌类条件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和副大肠杆菌是人体的寄生菌,一般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因患有其它疾病长时间应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造成肠道菌群紊乱、严重营养不良等情况下,这类细菌才大量繁殖引起中毒症状,因此又叫条件致病菌。一般中毒的潜伏期为4~12小时,一般中毒症状轻,大便呈水样,可有特殊的腥臭味,很少发热。部分病情较轻的患儿只要防止脱水,不用抗生素也能自愈。

相关推荐

食物中毒症状 细菌性中毒症状

在进食被细菌污染食物后的1小时到4天内会出现腹部绞痛、腹泻和呕吐症状。严重的但比较少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还有可能会导致语言或视力的部分丧失,从头到全身的肌肉麻痹和呕吐等症状可能提示为肉毒杆菌中毒

食物中毒应该做哪些检查

标本采集为查找病原菌,应根据实际情况从多方面采集标本:如排泄物、呕吐物、粪便、剩余食物、用具等。 临床上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很多,如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肉毒梭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等。 粪便培养对临床确诊有重要意义,但有时粪便培养不定有致病菌存在。 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亦最常见的食物中毒的原因,一般从病人的粪便或呕吐物中分离出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通过对食物或粪便中的肠毒素检测来进行诊断,因为被污染的食物

小孩咳嗽能喝蜂蜜水吗

蜂蜜它有润肺止咳的作用,然后有润肠,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一般如果小孩子干咳,干咳无痰,或者肠道蠕动减弱,肠燥便秘的小孩子可以喝一定的蜂蜜水的,但未满一岁的婴儿不宜吃蜂蜜,因为蜂蜜在酿造、运输与储存过程中容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婴儿由于抵抗力弱,食入肉毒杆菌以后,在肠道中繁殖产生毒素,而肝脏解毒功能又差,容易引起肉毒杆菌的食物中毒,所以婴幼儿不建议吃喝蜂蜜水。

蜂蜜不可以和什么一起吃 蜂蜜宝宝可以喝吗

蜂蜜在酿造、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因为蜜蜂在采取花粉过程中有可能把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肉毒杆菌芽孢适应能力很强,在100℃的高温下仍然可以存活。由于婴儿胃肠功能较弱,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尤其小于6个月的婴儿,肉毒杆菌容易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中毒。1岁以上的婴幼儿喝蜂蜜也要注意。

孩子食物中毒症状什么

一旦幼儿吃了受污染的食物后中毒,其常见症状的表现为1小时至1天内恶心反胃、可能出现严重的呕吐现象、随腹痛腹泻后有脱水现象,血压也会下降,直至休克。食物中毒的类型中受肉毒杆菌污染的病症最为严重,儿童可能出现吞咽困难、不能言语、复视等临床表现。 儿童一旦发现食物中毒后,一定要及早救治。中毒前期可以尽可能为他催吐、洗胃;伴随剧烈腹痛、腹泻的患儿需注射阿托品;伴随脱水现象的患儿应该立刻给他补充液体;也建议给患儿饮用掺入少许食盐和糖的液体;抗生素也可以使用。需注意的,如果发现因为受肉毒杆菌污染所病发的食物中毒

专家再谈婴幼儿吃蜂蜜

蜂蜜大众熟知的传统滋补品,它含有葡萄糖、果糖、多种维生素以及其它丰富的营养成分。 常有家长在牛奶中添加蜂蜜喂孩子,报刊上也曾为此讨论过其利弊,到底给孩子吃蜂蜜好不好呢?带这着这疑问,笔者询问了有关专家,专家意见:一个足月的婴儿在生后4-6个月之前,只要母亲健康,饮食良好,婴儿单靠母乳获得所需全部营养素,保证最佳生长发育。新生儿在出生3周-18周,若在牛奶中加蜂蜜,可出现肌无力,吃奶差等症状,这因为蜂蜜中含有肉毒杆菌的梭状芽苞杆菌,医学上称此为肉毒杆菌中毒症状,婴幼儿肠胃消化能力及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均差,

眼肌无力和什么疫病有关

1.伴有口咽肢体肌无力的疾病:如肌营养不良肌萎缩侧索硬化神经症或甲亢引起的肌无力其他原因引起的眼肌麻痹眼肌痉挛偶见伴有轻度眼肌无力但其眼睑闭合力弱涉及上下眼睑这些疾病根据病史神经系统检查电生理检查和新斯的明试验不难与MG鉴别 2.Lambert—Eaton综合征:多数50岁以后起病男性多见;多伴发肿瘤以小细胞型肺癌最多见;主要四肢近端的躯干肌肉无力下肢症状重于上肢;消瘦和易疲劳行动缓慢肌肉在活动后即感到疲劳但如继续进行收缩则肌力反而可暂时改善;偶见眼外肌和延髓支配肌肉受累;约1/2病例有四肢感觉异常口腔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菌种有哪些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菌种主要有以下六种: 1.肠炎孤菌食物中毒。吃了被肠炎孤菌污染的鱼或贝类后,会引起食物中毒。可在食用后5-24小时内发病,在10小时后发病为最多,一般在3天内能治愈。 2.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带菌的鸟、猪肉、鸡蛋等,未经煮烧,吃后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吃后10-24小时内发病,一般在1周内能治愈。 3.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大肠菌中约有20来种菌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一般发病后4-5日内症状可好转。 4.产气荚膜杆菌食物中毒。受产气荚膜杆菌污染的肉、鱼、贝类等食品,虽经煮烧,但放置数小时后

蜂蜜可以用开水冲吗 婴儿可以吃蜂蜜吗

蜂蜜中会含有肉毒杆菌,可引起婴幼儿中毒症状,小于6个月的婴儿更容易感染此病。中毒症状常发生于吃完蜂蜜或含有蜂蜜食品后的8~36小时,症状包括便秘、疲倦、食欲减退等。 虽然婴儿发生肉毒杆菌感染的几率很小,但小编建议各位家长,在孩子满1岁以前,不要吃蜂蜜及其制品。

婴幼儿喝蜂蜜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1岁以上的婴幼儿喝蜂蜜要慎重,食用的量与大人相比要适当减少。 许多新妈妈也会在婴幼儿的辅食中加些蜂蜜来调节口味、增加营养价值。不过专家指出,蜂蜜营养丰富。1岁以内婴幼儿不适合食用蜂蜜。 容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蜂蜜在酿造、运输过程中。因为蜜蜂在采取花粉过程中有可能把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肉毒杆菌芽孢适应能力很强,100℃的高温下仍然可以存活。 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由于婴儿胃肠功能较弱。尤其小于6个月的婴儿,肉毒杆菌容易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中毒。 症状常包括便秘、疲倦、食欲减退。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