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数胎动可知胎儿发育状况
计数胎动可知胎儿发育状况
怀孕6个月了,每天晚上习惯性地让老公听宝宝的心跳声,可能也是心理作用,总觉得宝宝在和我们玩呢,不过还是要学习点科学的知识的,孕妇如果胎盘功能好,确实是可以给胎儿提高充足的氧,胎儿就精神饱满,活动自如,有间歇性地伸手踢腿,使孕妇能感觉到胎儿在子宫里的活动。
一般在妊娠十八周至二十周时,孕妇开始感到有胎动,每个时约三至五次,以后胎动次数越来越多,活动量也越来越大。如果胎盘功能不好,氧供应不足,胎儿在子宫里慢性缺氧,胎儿就会精神萎靡,胎动次数就会减少,甚至使胎儿停止活动。每个胎儿的胎动有它自己的规律性,正常的胎动次数每小时在三次以上,十二小时内的总数可由十至四百次不等。除了孕妇自己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胎动以外,腹壁薄的妇女,还可看到;另外把手放在孕妇的腹壁上是感觉出来的;用听筒也能听到;还可用电磁记录仪测到。如果胎动次数每小封少于三次,表示胎儿在子宫里缺氧不安;连续十二小时内少于十次,则表示不安韵程度更为明显。
孕妇最好平时能自己了解胎动的规律性,如果原来十二小时内胎动为六十次至八十次的,现在减少为十至二十次,那就是表示胎儿缺氧不安了。胎动消失是胎儿死亡的前奏,一般先有胎动消失,随之胎心消失,、继而胎儿死亡,从胎动消失到胎儿死亡一般经历一至三天,如果发现胎动减少或消失,应立即去医院检查,以便采取措施,例如在胎动消失而胎心还正常时,可及时采用剖腹产,以抢救胎儿。
学会数胎动注意宝宝安全
怎样数胎动
孕妇妊娠满28周后应每天定时数胎动。一般来说,在正餐后卧床或坐位计数,每日3次,每次1小时。每天将早、中、晚各1小时的胎动次数相加乘以4,就得出12小时的胎动次数。如果12小时胎动数大于30次,说明胎儿状况良好,如果为20至30次应注意次日计数,如下降至20次要告诉医生,作进一步 检查 。当妊娠满32周后,每次应将胎动数作记录,产前检查时请医生看看,以便及时指导正确记录及做及时的处理。当胎儿已接近成熟,生后能够存活时,记数胎动尤为重要。如果1小时胎动次数为4次或超过4次,表示胎儿安适;如果1小时胎动次数少于3次,应再数1小时,如仍少于3次,则应立即去产科看急诊以了解胎儿情况,而绝不要再等了。
胎动次数为什么会减少
为什么胎动次数会减少呢?正常情况下,有以下几种原因:
●当胎儿安静或睡眠时胎动较少。孕妇最好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里数胎动,以便保证计数的准确。有时轻轻拍拍腹部或吃一些东西,胎儿就会醒来,这时再数胎动,才比较准。
●服用镇静药的孕妇胎动会有所减少,停药后能恢复。
●当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胎儿有慢性缺氧时,胎动会减少,缺氧严重时胎动消失。就像人有病不愿多活动一样。
特别提示
●如果胎动消失12小时,则有胎死宫内的危险。据统计,其中有78%的胎儿有可能发生宫内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也有胎儿畸形的可能。
●如果胎动减少至1小时不足3次,应立即到医院看急诊,以免失去抢救时机。
胎儿宫内窘迫分类
胎儿窘迫可分为急性胎儿窘迫和慢性胎儿窘迫。
急性胎儿窘迫主要表现为胎心率的变化,正常的胎心率在 120-160 次 / 分,而胎儿窘迫时开始胎心率 >160 次 / 分,甚至 >180 次 / 分,随后胎心率减慢,每分不到 120 次,甚至少于 100 次,且在窘迫初期,胎儿的胎动频繁,继而转弱并次数减少,进而消失。孕妇可以通过检测胎心率和自数胎动来判断胎儿在宫内的情况,一旦出现胎动过频或过少,应引起注意,及时到医院就诊 。
慢性胎儿窘迫是在慢性缺氧的情况下发生的,可以出现胎儿发育及营养不正常,形成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临产后易发生进一步缺氧。孕妇在孕后期一般会定期产检,进行胎心监测及B超检查,对于发现慢性胎儿窘迫有一定帮助。在孕后期,正常胎动每12小时超过10次,孕妇每天相同时间早、中、晚自行监测胎动各一小时,3次胎动次数相加乘以4即12小时的胎动,可以预知胎儿安危,需要注意的是胎动过频是胎动消失的前驱症状,胎动消失后24小时胎心率也会消失,不可延误抢救时机。
胎儿缺氧孕妇会有什么反应 胎动发生变化
胎儿缺氧时,孕妇通过数胎动会发现异常。最初表现为胎动异常活跃和频繁,这是胎儿缺氧时一种挣扎现象,随缺氧加重,胎动慢慢转弱及次数减少,进而消失。如果一个原本活泼的胎儿突然安静,或一个原本安静的胎儿突然躁动不安,胎动低于10次/12小时或超过40次/12小时,则提示有可能胎儿宫内缺氧。所以,每日检测胎动可预知胎儿的安危。
35周胎儿发育标准是什么
35周的时候,孕妇可以在胎儿在您腹中活动时看到宝宝手脚,肘部在腹部突显的样子,这是因为子宫壁和腹壁已经变得很薄的缘故。由此可以知道,光亮照进腹部的时候,宝宝会开始活动,到了晚上的时候,宝宝也会休息,逐渐的建立起了宝宝的每日活动周期。
现在的胎儿重约2.3~2.5千克,长约45~50厘米。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看起来很丰满了,圆乎乎的,他的肾脏已经完全发育,肝脏也能够代谢一些废物了;宝宝指甲长长了,有的可能会超过指尖。现在,宝宝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身体发育,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他的体重还将继续增加。
35周的胎儿身长约50厘米左右,体重约2500克左右。胎儿现在圆圆的开始变胖。胎儿的皮下脂肪形成后将会在宝宝出生后调节体温。同时宝宝也在为分娩做 准备了,宝宝的头转向下方,头部进入骨盆。除此之外,宝宝的两个肾脏已经发育完全,肝脏也可以自行代谢一些东西了。35周的宝宝指甲长长了,有的可能会超 过指尖。
从35周开始,孕妇要每周做一次产前检查。由于胎动开始减少了,您要向医生学习如何测胎心和胎动。医生可以通过B超测量出宝宝的体重,不过在未来的几周中宝宝的体重还会发生变化的。同时孕妇在这几周中身体会越来越感到沉重,因此要注意小心活动,避免长期站立等。
35周时,胎儿的听力已充分发育,如果你还没有和你的胎儿说过话,那现在马上就开始吧。
此时还应坚持计数胎动,胎动每12小时在30次左右为正常,如果胎动过少(少于20次预示胎儿可能缺氧,少于10次胎儿有生命危险)则应及时上医院就诊。
以上就是35周胎儿发育标准, 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胎儿的发育状况是不同的,只有我们了解了胎儿的发育状况,才能知道他们是否是发育正常的,除此之外,为了保障胎儿的健康,孕妈妈们也应该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怀孕胎动次数是多少
胎动的感觉
抽动、扭动、翻滚、拳打脚踢、肚子一跳一跳、冒泡泡、像鱼在游泳……宝宝在肚子里的动作千变万化,所以孕妈咪的感受也有很多种。不管是什么感觉,最强烈的就是孕育生命的喜悦和感动。
为什么要监测胎动
除了偶尔的B超检查,孕妈咪是没办法通过眼睛了解生活在子宫里的宝宝的状况的,作为宝宝传达讯息的方式,胎动是孕妈咪了解胎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渠道。就好像妈妈通过表情来判断孩子的需求和问题,孕妈咪需要通过胎动来监测胎宝宝在子宫里的安危状态。如果胎动出现异常,则很可能是出现胎儿宫内缺氧。胎动减少直至消失后24小时内,胎心就会消失。因此,依靠妈妈的自我监控,每天掌握胎动变化的情况,可以随时了解宝宝在子宫内是否安然无恙,及早发现问题。
所以,即使每天忙于工作和家庭,一天一次温柔的触摸肚子,确认胎动的情况。碰到“半天都没有胎动”“突然就不动了”之类的情况时,千万不要放任不管,赶快去医院就诊。
数胎动方法
每日3次计数法:每天早、中、晚固定的三个时间,各数1次胎动,每次进行1个小时。然后把3次数到的数字相加并乘以4,这就是宝宝12小时的胎动数。
每日1次计数法:每天在临睡前1小时计数1次,每天的检测时间应该是固定的。然后将每日的数字记录下来,描绘成曲线。
需要注意的是,胎动的强弱和次数,个体差异很大。有的12小时多达100次以上,有的只有30~40次。但只要胎动有规律,有节奏,变化曲线不大,都说明胎儿发育是正常的。计数胎动时,孕妈妈最好用左侧卧位的姿势,环境要安静,思想要集中,心情要平静,以确保测量的数据准确。
孕妇定期检查项目哪些必须要做呢
检测胎儿的心脏跳动,定期检查中,医生都要对准妈妈进行胎儿心脏跳动测试。从胎儿心脏跳动的频率,就可以判断出他的生长发育状况。一般来讲,正常胎儿的心跳数是每分钟120~160次,比成人快。如果胎儿的心跳速度突然减慢,应该立即咨询医生。高危孕妇或是有早产危险的孕妇要勤到医院进行检查,特别要随时观察胎儿的心脏跳动次数。
B超检查(超声波检查),B超检查是孕期重要的检查,在妊娠中期可以检查一次,一是可以在B超屏幕上可以看到胎动,这对胎动感觉不太明显的准妈妈来说是很有必要的。通常情况下,经产妇比初产妇,瘦的准妈妈比胖的准妈妈感到胎动的时间可能早些。二是通过超声波检查看胎儿是否患有腹裂、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脊柱畸形或者其他的几种先天性畸形等畸形儿检查,但是单凭畸形儿检查很难准确地检查出畸形儿。
计数胎动,胎动是了解胎儿发育状态的指征,所以要把出现胎动的最早日期记录在《围产期保健手册》中,在定期检查时告诉医生。胎动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情况下,每小时3~5次,12小时胎动为30~40次为正常。一昼夜胎动强弱及次数有一定的变化,一天之中,上午的胎动次数较少,下午6点以后增多,晚上8~11点胎动最为活跃。
以上便是对孕妇定期检查项目有哪些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孕妇朋友们有所帮助。在产检之前还是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的,比方说验血的时候一定要空腹,不可以吃东西,做任何检查之前都需要先测一下体重和血压是否正常,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
数胎动次数的注意事项
1.胎动的强弱和次数,个体差异很大。有的12小时多达100次以上,有的只有30~40次。但只要胎动有规律,有节奏,变化曲线不大,都说明胎儿发育是正常的。
2.计数胎动时,孕妈妈比较好用左侧卧位的姿势,环境要安静,思想要集中,心情要平静,以确保测量的数据准确。
高危孕妇要做好自我防护
其次,要学会计数胎动。
每日计数胎动三次,每次数1小时,时间分别在上午7-8点钟,中午12-1点钟,晚上9-10点钟。
三次胎动次数相加乘4,便是12小时的胎动次数。正常胎动次数每小时3-5次,12小时不能少于10次。
胎动过频或过少,均提示胎儿缺氧;胎动消失,则是求救信号。
睡姿应取左侧卧位。
这种睡姿有三大优点:一、避免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增加血液排出量,减少浮肿,增加子宫、胎盘和绒毛的血流量;二、使右旋子宫转向直位,有利于胎儿发育,减少胎儿窘迫和发育迟缓的发生率;三、避免子宫对肾脏的压迫,使肾脏保持充足的血流量,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高危孕妇只有作好自我监护,密切配合医生的观察、处理,才能顺利渡过怀孕期,迎接“小天使”的降临。
教你数胎动的方法
要想了解数胎动的方法,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胎动,胎动就是胎儿在子宫内的活动。胎动是了解胎儿在宫内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胎动可以了解胎儿在宫内的情况,胎动减少是胎儿宫内缺氧的一种信号。所以准妈妈们要学会正确数胎动的方法,经常关注胎动,对胎儿的健康也将是非常有意义的。
正常胎动计数标准为:每12小时大于10次。一般要求孕妇每日数胎动3次,每次1小时, 正常胎动至少每小时达到3 次或以上。每动一次计数一下,有时会有一连串的胎动,那么就算作一次,隔开5~6分钟再动算另一次。
数胎动的方法:一般从怀孕的第28周开始数胎动,直至分娩。每天早、中、晚固定一个自己最方便的时间数3次胎动,每次数一小时。数胎动时可以坐在椅子上,也可以侧在床上,把双手轻放在腹壁上,静下心来专心体会胎儿的活动。用钮扣或其他物品来计数,胎动一次放一粒钮扣在盒中,从胎儿开始活动到停止算一次,如其中连续动几下也只算一次。一小时完毕后,盒中的钮扣数即为一小时的胎动数,将3次数得的胎动数相加,再乘以4,即为12小时的胎动数。如果你无法做到每天数3次,也可以每天晚上胎动较频繁时数1小时,然后乘以12,一般来说应在20次以上。
小贴士:数胎动的注意事项
1.胎动的强弱和次数,个体差异很大。有的12小时多达100次以上,有的只有30~40次。但只要胎动有规律,有节奏,变化曲线不大,都说明胎儿发育是正常的。
2.计数胎动时,孕妈妈最好用左侧卧位的姿势,环境要安静,思想要集中,心情要平静,以确保测量的数据准确。
胎心是胎儿生命的重要标志
用听诊器,可经孕妇腹部听到胎儿心音。使用多普勒听诊,孕妇可以听到被放大的胎儿心跳声,像钟摆声,有力而规律。如果医生允许,最好让你的丈夫亲耳听一听胎儿的心跳。你的丈夫也会像你一样从内心迸发出柔柔的爱意。B超下可以清晰地看到胎心有节律地搏动。胎心搏动在120~160次/分钟。如果大于160次/分钟,或小于120次/分钟,应及时看医生。胎心的强弱和节律与胎儿的状态有关,如果胎儿清醒或活动时,胎心会快而强,如果胎儿安静或睡觉时,胎心可能会慢而稍弱。
胎动是和妈妈最初的交流
敏感的孕妇和有过生育经历的妈妈会比较早感到胎动。准妈妈对胎动的最初描述,有时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感觉像鱼在水中游,也有感到像小猪一样拱,像小青蛙在跳,像鸟在飞,还有感到像血管在搏动,像在蹦、蠕动、跳动等等。这都是妈妈的主观感受,并不能代表胎儿在如何动。有时妈妈还会把自己的肠鸣音、腹主动脉搏动误认为是胎儿在动。这些感受都是很正常的。
什么时候才能感觉到有胎动呢?一般情况下,初次怀孕的妈妈多在孕4个月后感觉到胎动,这时的胎动还不规律,妈妈也不能很明确感觉,所以这时通过计数胎动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不是很可靠。
关于胎动次数,胎儿每小时胎动的次数约3~5次,每天10次以上(早、中、晚分别计数胎动1次,每次计数1小时,把3次记数的胎动数相加即为每天胎动数)。实际上,这时记数胎动的意义并不大,胎动少些,胎动多些,都是正常的,这与孕妇的感觉有关。实际上,孕妇感觉不到的胎动可能一天会有几十次,甚至几百次。
孕妈该怎样数胎动次数
1.胎动有什么表现?
一次胎动是指胎儿一次连续的动作,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胎儿踢一踢算作一次胎动。单独一次的胎动计数不能完全反映胎儿的总体运动情况,有部分胎儿会长时间处于安静状态,或着运动幅度很小,孕妈不能清晰地感受到胎动。
2.孕妈该在什么时候数胎动?
数胎动最好选择在每天同样的时间数,可以选择每天早、中、晚饭前或饭后数胎动。每次数胎动记录1小时。在这1小时内,孕妈不一定要躺着或坐着,只要能清楚感觉到胎动,也可以在屋内活动、聊天,但要避免因注意力分散而漏数了胎动次数。将3次胎动计数的数值加起来,再乘4,就相当于12小时的胎动数。
3.孕妈数胎动时要注意什么?
在数胎动时要注意,胎动的强弱和次数不同人的差异很大。有的胎儿在12小时内胎动会多达100次以上,有的胎儿只有30~40次。但只要胎动有规律,并且变化曲线不大,都表明胎儿发育是稳定的,不必太过在乎胎动次数的多少。
胎动次数与胎儿的状况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孕妈一定要重视,如果发现胎动异常,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在产科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相关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