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甲状腺手术的副作用是什么
结节性甲状腺手术的副作用是什么
结节性甲状腺手术的副作用是什么?[专题]。
1.良性甲状腺结节手术后很容易复发,这是因为如果手术切除范围不够彻底,则极有可能残留增生的甲状腺组织和微小结节,而术后甲状腺素制剂的抑制治疗对残留的病变组织影响有限,所以术后复发率较高。
2.甲状腺结节手术后说话会比较吃力,这主要是因为甲状腺结节手术时为了避免损伤喉返神经,往往对它进行解剖,这样可能会引起喉返神经的水肿或影响它的血供,以至于会出现说话比较吃力的现象,
学人智库《结节性甲状腺手术的副作用是什么》
3. 甲状腺结节术后会出现手脚发麻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甲状腺结节手术中必须切断某些血管,造成甲状旁腺血供受影响所致。
4.甲状腺结节手术后切口会肿胀发硬,甲状腺结节手术要大范围地分离切口上下的皮瓣,易造成切口周围组织的水肿。特别是那些中老年妇女,因为皮肤比较松弛而且脂肪组织较多,故切口很容易水肿。
5.甲状腺手术后吞咽会有牵拉感甚至咳嗽,这与甲状腺结节术后正常的疤痕收缩反应有关。这一创面与颈部的切口一样需要经过正常的疤痕反应才能复原。疤痕反应过程会收缩,牵拉创面附近的气管,造成吞咽时的牵拉感,甚至会刺激气管引发咳嗽。
上述五点内容就是进行了甲状腺结节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不良的反应,但是如果能到正规的三甲医院进行,不良影响相对会小一些,所以患者要手术,一定要好好的选择手术的医院,不要因为想要省一些钱,而导致后患无穷,遗恨终生。
甲状腺全部切除的治疗方法
1 .甲状腺手术的变迁
公元952年,Albucasis在西班牙完成了第一例甲状腺外科手术。1808年, Dupuytren在巴黎完成了第一例甲状腺全切除手术;1872年,瑞士Kocher第一次描述了甲状腺被膜切除[1-3]。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标准手术;20世纪末,甲状腺全切除术已成为良性的双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的标准手术[3]。
2.关于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学术争论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主张对所有甲状腺疾病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论[4、5]。
甲状腺全切除治疗甲状腺癌的意见并不统一,澳大利亚的外科医生对分化良好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会行甲状腺全切除术,而北美的外科医生则会行单侧甲状腺切除术[6]。高明认为,甲状腺癌双侧多发性的发生比例是20%~30%,因此,做甲状腺全切的比例达到80%~90%,可能就是过度治疗了[7]。
对良性甲状腺疾病的治疗争议主要是手术切除的范围,近20年来,许多作者认为,对良性甲状腺疾病也应该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其理由是良性甲状腺疾病多属弥漫性病变[4];局部切除后复发率较高,再次手术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高[8]。据文献报告,结节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部分或次全切除后的复发率为12%~20%,甚至有认为有约一半会复发。再次手术发生永久性并发症的风险则大大增加[8]。
近年来,由于有了高度精细化的手术技术,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并发症并没有明显增高,据文献报告,喉返神经损伤为0.3%~1.8%,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为0.7%~6.6%[8、9]。
3.甲状腺全切除的手术适应证
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手术指证尚无定论,结合文献,我们认为,甲状腺全切除的手术适应证包括:(1)甲状腺癌,尤其是双侧甲状腺癌;(2)甲状腺癌远处转移,且转移灶不能切除并有吸碘功能者;(3)甲状腺癌患侧叶切除后对侧复发者[10];(4)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性甲状腺肿:尤其是巨大的,胸骨后甲状腺肿[8、10];(5)Graves病:由于严重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的眼病,或抗甲状腺药物过敏反应者[4]。
甲状腺结节需要做哪些检查
超声诊断
超声对囊性病变的诊断很可靠。对鉴别良、恶性价值很小。但在判别结节大小,鉴别结节部位、引导定位穿刺上很有意义。
颈部X线检查
结节上有细小或砂粒样钙化者,可能为乳头状癌的砂粒体。大而不规则的钙化可见于退行性变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癌。如在气管像中见有浸润或变形,则提示有恶性病变。
核素扫描
扫描对区分良恶性病变意义较小。大多数良性和恶性实质性结节相对于周围正常腺体组织为低功能,因此,发现冷结节很少有特异性,而且周围正常腺体组织重叠摄取核素可漏诊小的结节。许多甲状腺癌可摄取Tc,因此,热结节中仍有一部分癌症病例。
其他核素检查
正电子放射断层(PET)可用于检查结节性甲状腺病变,鉴别良、恶性肿瘤,质子磁共振似乎可鉴别正常腺组织及癌组织。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对结节处理很有帮助,该方法的广泛应用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甲状腺手术,提高了术中恶性肿瘤的发现率,减少了甲状腺结节的处理费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准确率达70%~90%,与穿刺及细胞学诊断的经验有关。
甲状腺功能测定
功能自主的毒性结节多为甲状腺功能亢进,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早期也可有功能亢进,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甲状腺功能可以是正常、亢进或减低。而其余病变引起的甲状腺结节疾病功能大多正常。
血清学检查
甲状腺功能异常不能排除甲状腺癌但说明其可能较小,有甲亢或TSH降低,均提示自主性功能性甲状腺腺瘤、结节或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髓样癌患者血清降钙素水平升高,但在C细胞增殖早期需要用五肽促胃液素和钙刺激。
中医如何治疗甲状腺疾病
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又称结节性甲亢病,是一种在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基础上发生的甲亢,通常发生于原来已有多年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人。一般在40岁以上出现甲亢症状,较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发病年龄为大.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本病大多数起病缓慢,病情也较轻,且症状部明显,早期容易误诊或漏诊,需要到医院系统检查才可诊断明确。 甲状腺结节中医治疗克服了西医治疗的缺点,避免手术治疗所造成的不可逆转的和破坏性的后果(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中医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治疗所用纯中药,疗效稳定。中医药物治疗对患者的肝、肾功能和血液、尿液和其他没有副作用,既不产生口服药物造成白细胞减少症和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也不会发生像放射性碘(同位素)治疗和手术治疗后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并发症。
武警总队甲状腺中医诊疗中心的中医疗法是当今最好的治疗方法,它采用以纳米微粒技术提取的药物浓缩生物因子,靶向性作用于病灶组织,使药物彻底渗透病灶组织并被高效吸收,中药分子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同时疏肝理气、滋阴潜阳、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解毒镇痛,使效果更加稳定有效的,从根本上调节甲状腺素分泌及机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中医治本,标本兼治,最后达到甲状腺功能分泌平衡的目的。该疗法具有不开刀、无副作用、疗程短、不复发等优点。
在这里需要提醒广大朋友,如果检查得了甲状腺结节或者有相应症状时,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及时的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断治疗。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效果显著,是目前国内治疗结节的首选权威疗法!
甲状腺结节吃什么散结 甲状腺结节需要做哪些检查
超声对囊性病变的诊断很可靠。对鉴别良、恶性价值很小。但在判别结节大小,鉴别结节部位、引导定位穿刺上很有意义。
结节上有细小或砂粒样钙化者,可能为乳头状癌的砂粒体。大而不规则的钙化可见于退行性变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癌。如在气管像中见有浸润或变形,则提示有恶性病变。
扫描对区分良恶性病变意义较小。大多数良性和恶性实质性结节相对于周围正常腺体组织为低功能,因此,发现冷结节很少有特异性,而且周围正常腺体组织重叠摄取核素可漏诊小的结节。许多甲状腺癌可摄取Tc,因此,热结节中仍有一部分癌症病例。
正电子放射断层(PET)可用于检查结节性甲状腺病变,鉴别良、恶性肿瘤,质子磁共振似乎可鉴别正常腺组织及癌组织。
对结节处理很有帮助,该方法的广泛应用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甲状腺手术,提高了术中恶性肿瘤的发现率,减少了甲状腺结节的处理费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准确率达70%~90%,与穿刺及细胞学诊断的经验有关。
功能自主的毒性结节多为甲状腺功能亢进,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早期也可有功能亢进,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甲状腺功能可以是正常、亢进或减低。而其余病变引起的甲状腺结节疾病功能大多正常。
甲状腺功能异常不能排除甲状腺癌但说明其可能较小,有甲亢或TSH降低,均提示自主性功能性甲状腺腺瘤、结节或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髓样癌患者血清降钙素水平升高,但在C细胞增殖早期需要用五肽促胃液素和钙刺激。
上述的检查项目,并不是每个甲状腺结节的患者都需要进行的,而且不同的医院、医生可能会给出不同的检查建议,具体的检查项目需要根据病症程度以及临床医师的建议进行合理的选择。
甲状腺肿大是怎么引起的
一、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原因
1、甲状腺结节的病因很可能系多因素所致,如遗传、放射、免疫、地理环境因素、致甲状腺肿因素、碘缺乏、化学物质刺激及内分泌变化等多方面综合刺激所致。
2、致甲状腺肿物质包括某些食物、药物、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及环境污染等;碘缺乏地区有甲状腺肿伴结节性甲状腺肿流行;放射性损伤可以致癌,但应用131Ⅰ治疗后数十年经验与统计证明,放射性131Ⅰ治疗的主要副作用不是致癌,而是甲状腺功能低下,尤其是远期功能低下。
在某些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TGA及TMA检测中发现有54.7%的阳性率,单结节阳性率为16.9%。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有先天性代谢性缺陷,导致甲状腺肿代偿性增生过度。环境中缺少硒、氟、钙、氯及镁等微量元素的摄入等。总之,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仍不确切,有待研究。
二、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机制
近年来涉及甲状腺组织新生物肿瘤基因突变因素也有密切关系。有人提出“触发因子-促进因子”理论,系由于甲状腺本身在致甲状腺肿物质与放射性损伤或致癌物质促进下,引起患者甲状腺组织细胞内DNA性质变化,促使TSH或其他免疫球蛋白物质基因突变,不断发展变化,可导致甲状腺组织增生,甚至癌变。
早期未发生自主性功能变化以前,经过治疗可获良效,增生的甲状腺结节可以消退,晚期由于自主性功能结节形成或发生其他变化,则用药物治疗难以取效,必须手术切除结节为宜。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激素治疗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常见疾病,一般来说,长期甲状腺肿的病人,绝大多数会发展成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一种良性疾病,而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后常常容易复发,所以一般不主张手术治疗,除非肿大十分明显,有明显压迫症状或者临床怀疑恶性肿瘤时,才需外科手术治疗。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激素治疗分述如下: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很多,但是实际上绝大多数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并不清楚。由于垂体的促甲状腺激素(TSH) 对甲状腺有刺激作用,所以,临床上常常通过用甲状腺激素抑制TSH分泌的方法,达到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目的。由于治疗的目的是抑制垂体的TSH,所以用药方法和治疗甲状腺功能低减时的替代治疗是不同的,抑制治疗的剂量要比替代治疗的剂量略大。由于剂量过大会导致药物性甲亢,引起心脏扩大、心律不齐、心房纤颤和心力衰竭,以及引起骨质疏松。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监测TSH,使TSH维持在0.1μIU/ml,避免药物性甲亢对心脏和骨骼引起的副作用。
一般来讲,临床上不用甲状腺激素来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因为在长期治疗中,剂量过大会引起不良反应,而剂量过小又达不到治疗效果。临床上用甲状腺激素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时,主要目的是帮助鉴别甲状腺良性结节和恶性肿块。因为甲状腺恶性肿块不受TSH影响,即使用甲状腺激素抑制了TSH,肿瘤仍然生长。而有一些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因为TSH升高引起的,用甲状腺激素抑制TSH后,如果甲状腺肿块缩小了或者不再长大,则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可能性大。反之在治疗过程中,如果甲状腺肿块进一步明显增大,则高度怀疑恶性的可能,需积极处理。用甲状腺激素抑制结节性甲状腺肿时,至少需要6~9个月的时间才能帮助我们判断。
甲状腺肿大的病因
(一)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原因
甲状腺结节的病因很可能系多因素所致,如遗传、放射、免疫、地理环境因素、致甲状腺肿因素、碘缺乏、化学物质刺激及内分泌变化等多方面综合刺激所致。致甲状腺肿物质包括某些食物、药物、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及环境污染等;碘缺乏地区有甲状腺肿伴结节性甲状腺肿流行;放射性损伤可以致癌,但应用131Ⅰ治疗后数十年经验与统计证明,放射性131Ⅰ治疗的主要副作用不是致癌,而是甲状腺功能低下,尤其是远期功能低下。在某些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TGA及TMA检测中发现有54.7%的阳性率,单结节阳性率为16.9%。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有先天性代谢性缺陷,导致甲状腺肿代偿性增生过度。环境中缺少硒、氟、钙、氯及镁等微量元素的摄入等。总之,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仍不确切,有待研究。
(二)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机制
近年来涉及甲状腺组织新生物肿瘤基因突变因素也有密切关系。有人提出“触发因子-促进因子”理论,系由于甲状腺本身在致甲状腺肿物质与放射性损伤或致癌物质促进下,引起患者甲状腺组织细胞内DNA性质变化,促使TSH或其他免疫球蛋白物质基因突变,不断发展变化,可导致甲状腺组织增生,甚至癌变。早期未发生自主性功能变化以前,经过治疗可获良效,增生的甲状腺结节可以消退,晚期由于自主性功能结节形成或发生其他变化,则用药物治疗难以取效,必须手术切除结节为宜。
结节性甲状腺应该怎么治疗
致甲状腺肿物质包括某些食物、药物、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及环境污染等;碘缺乏地区有甲状腺肿伴结节性甲状腺肿流行;放射性损伤可以致癌,但应用131Ⅰ治疗后数十年经验与统计证明,放射性131Ⅰ治疗的主要副作用不是致癌,而是甲状腺功能低下,尤其是远期功能低下。
在某些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TGA及TMA检测中发现有54.7%的阳性率,单结节阳性率为16.9%。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有先天性代谢性缺陷,导致甲状腺肿代偿性增生过度。环境中缺少硒、氟、钙、氯及镁等微量元素的摄入等。总之,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仍不确切,有待研究。
一般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无论是单结节及多发性结节,如果是温结节或冷结节都可试用甲状腺制剂治疗。给甲状腺粉(片)40~80mg,每天分为1~2次口服。或用左甲状腺素钠(L-T4) 片,每次50~75µg,每天1~2次即可。治疗后肿大结节缩小者可继续使用至完全消失,治疗后结节不消失者,应采用切除甲状腺结节治疗,治疗期间应观察甲状腺功能变化。对热结节有功能自主性者也应采取手术治疗为主,术后也要观察甲状腺功能变化。临床上有切除甲状腺腺瘤10余年者,仍然复发,可再次手术治疗。
患者每天需要补充足够的身体热量,这样才能够维持身体的正常新陈代谢。另外还需要多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以及维生素。还有大家一定要要有治愈病情的信心,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早日恢复健康的身体。在这里祝大家早日恢复健康的身体。
甲状腺结节是否需要手术 多发性甲状腺结节要手术吗
对于多发结节来讲,手术指征可以放宽一些,实性的最大结节可以大于1-2厘米,但是因结节较多是否手术还要看有没有压迫症状,如出现有憋气或吞咽困难等话也最好早做手术。如任何一个结节出现有钙化或血流异常也应该手术。如果对进行药物治疗者,在治疗期间结节不见小反而增大增多或出现变化者应该停药手术。如果患甲状腺机能亢进者在内科治疗后出现结节也应该手术治疗。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或胸骨后甲状腺肿都应该手术治疗。对于以前做过甲状腺手术现在复发者来讲,是否再次手术也可参考上述指征,但大小可以放宽,可以先药物治疗控制,如不行再考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