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晒太阳带给身体10大变化

晒太阳带给身体10大变化

晒太阳带给身体10大变化

改善心情。美国纽约大学兰贡医学中心临床皮肤科教授达雷尔 瑞吉儿博士指出,阳光可以激发大脑释放“快乐激素”血清素,所以晒晒太阳有助于改善心情,释放压力。不少人一到冬天和阴雨天就易失眠、胸闷、烦躁,这跟日 照时间的减少有一定关系。据调查,纬度高的国家比纬度低的国家居民患抑郁症的可能性高很多,比如,芬兰抑郁症的患病率高达20%。

延长寿命。从1980年起,丹麦科研人员对440万丹麦人进行了长达26年的研究发现,多晒太阳能延长寿命。瑞 典也有研究发现,与夏日接受日光浴的女性相比,不晒太阳的女性死亡率高两倍。丹麦癌症研究所的英格亨士普 克莱门森认为,常晒太阳的人比总呆在家里或办公室的人,更常去户外运动,这也是晒太阳有益健康的重要原因。

提升维生素D水平。阳光能帮助身体生成骨骼和大脑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维生素D。值得注意的是,科学研究发 现,人体所需的大部分维生素D来自晒太阳,少部分来自食物。可以说,维生素D缺乏与晒太阳少有很大关系。人体皮肤下含有一种固醇类物质,只有经过阳光照射 才能转变成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有利于骨骼健康。

有利于降血压。一般来说,高血压容易发生在冬季以及远离赤道的地区,对此,2014年《皮肤病学研究》杂志发表 的一篇文章给出了可能的解释:暴露在阳光下会让皮肤中的一氧化氮被血液吸收,从而帮助降低血压。参与该研究的英国华威大学实验医学教授马丁 费力茨博士认为,这一研究使得晒太阳的益处超出了有益补充维生素D的范畴。

降低关节炎风险。发表于《风湿病年鉴》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美国光照最充足的夏威夷和亚利桑那州,女性患类风湿 性关节炎的几率比在光照最少的阿拉斯加州和俄勒冈州低21%。不过有趣的是,这一结果仅在老年女性身上表现明显。研究人员分析指出,这可能是因为年轻女性 更注意防晒或晒太阳的机会相对较少。

有助保护血管。《英国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维生素D含量低的人群罹患心脏病、心力衰竭和中风的风险更高。多项研究也证实,在紫外线比较缺乏的冬季,患心肌梗死的病人会明显增多。研究还发现,维生素D缺乏越严重,心脏病发病率越高。

降低乳腺癌风险。一项发表于《环境与健康展望》杂志的报道称,接触阳光可能会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连续10年每天至少从事1小时户外活动的女性比每天少于1小时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低。

降低胰腺癌风险。胰腺癌是世界第十二大常见癌症,也是第七大致命疾病。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的研究发 现,该疾病在光照最少的国家中发病率最高。负责此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塞德里克 嘉兰博士指出,如果生活在高纬度地区,或者经常阴天的地区,人们很难靠晒太阳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这会导致该地区居民患胰腺癌的几率高于此疾病的平均发病 率。

降低卵巢癌风险。美国圣迭戈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生活在较低纬度的女性和高纬度者相比,卵巢癌发病的危险较低,因为前者接受日光照射的时间长,摄入维生素D的含量高,比后者更利于防癌。

减少多发性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视觉障碍、肌肉无力等,甚至是残疾等 严重问题。研究发现,在高纬度光照少的地区,人们患多发性硬化症的几率要高于生活在赤道附近居民。2014年的一项研究也发现,改善维生素D缺乏能够减缓 多发性硬化症的病情,并减少相关脑损伤。

六个月宝宝在家怎么早教

互动,各种游戏乐翻天

游戏,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逗人一乐。懵懂的小宝宝陪他玩游戏是最好不过了,宝宝喜欢咬手指,这个时候不妨教宝宝学咀嚼哦,给宝宝磨牙棒,妈妈也咬着一个物品,开始咀嚼,宝宝看到了也会跟着学。玩具、食物引诱宝宝学走路,这需要爸爸妈妈的配合哦,爸爸扶着我们的小宝贝走向妈妈拎着的玩具前,并把它夺过来,就是这么简单,走的过程爸爸可以时不时抱起宝宝带他飞,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一起晒太阳,带他去感受到大自然

太阳微弱的时候这宝宝躺在椅子上,摇晃着一起晒太阳,感受清风,让小宝宝感受风、太阳以及植物的魅力。也可以给放些音乐给他听,钢琴曲最好了。也可以边晒太阳,边给宝宝看绘画本,让他感知色彩的魅力。

其实给宝宝早教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给予宝宝温暖的陪伴就能好好的给他们做早教。

小孩子晒太阳多长时间好啊

维生素D进入人的血液后能帮助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可以预防和治疗小儿佝偻病。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细胞,防止贫血,并可杀除皮肤上的细菌,增进皮肤的抵抗力。室内晒太阳时,不要隔着玻璃窗、纱窗,这样会减少紫外线的透入。

宝宝太小时不能直接到室外曝晒,只能在室内,斜射阳光时打开窗子给宝宝晒太阳,每天晒l~2次即可,一般健康婴儿2周后即可在室内晒太阳。

一般出生3~4周的宝宝才能抱到户外晒太阳,而且开始的时间要短,只晒一部分如脚腿等,然后再慢慢地增加晒太阳的时间和范围。头部和脸部一般不要直接照射,可置阴凉处或遮阳带帽子。

空腹及早餐后1小时内不宜晒太阳。有佝偻病症状或从未服过鱼肝油,钙片的宝宝,不适宜晒太阳。应在服用维生素D制剂一段时间后,再接受日光照射。晒太阳有时会引起日光性皮炎。出现红斑、丘疹、局部脱皮,食用一些食物如芥菜、马齿苋、马兰头、无花果后晒太阳时,也可以引起光敏性药疹或日光性皮炎。

小孩在山上的时候建议最好选择在早上9点到10点,或者晚上的4点到5点之间,否则其他时间下,阳光直射,紫外线强度比较高,对于小孩子的皮肤还是不太好的,孩子的皮肤比较娇嫩,过强的阳光照射,会导致皮肤有一些红斑,晒伤。

脚踩鹅卵石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鹅卵石对人体有辐射吗

鹅卵石对人体基本上没有辐射。

在各种装修石材中,只有大理石的放射性是最亲的,而鹅卵石一般是花岗岩形成的,虽然有一点辐射,但是这个辐射还没有晒太阳带来的辐射多,因此不用担心。

身体变化有哪些

进入青春期,显著的变化是身体上第二性征的发育成熟,女孩子们会体验到初潮的感觉。所谓初潮,就是月经第一次来潮,很多女孩子为此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

其实要理解这只是身体发育的正常现象,这是说明我们已经长大,成为能够生育的女性了。在此时,女孩子的心理会变得敏感和多疑,家长们需要跟孩子解释清楚月经到底是怎么回事,打消顾虑和疑惑。

月经初潮一般发生在12-15岁左右,这时候也正是女孩子心理变化比较剧烈的时期,因此对于月经初潮和以后的每个月来临,都会给女孩子一种无形的压力,需要及时缓解焦虑和紧张心理。

宝宝科学日晒补钙效果好

1、新生儿太小时不能直接到室外曝晒,只能在室内,斜射阳光时打开窗子给宝宝晒太阳,每天晒l~2次即可,一般健康新生儿2周后即可在室内晒太阳。

2、维生素D进入人的血液后能帮助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可以预防和治疗小儿佝偻病。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细胞,防止贫血,并可杀除皮肤上的细菌,增进皮肤的抵抗力。可见,新生儿晒太阳很重要。室内晒太阳时,不要隔着玻璃窗、纱窗,这样会减少紫外线的透入。

3、一般出生3~4周的新生儿才能抱到户外晒太阳,而且开始的时间要短,只晒一部分如脚腿等,然后再慢慢地增加晒太阳的时间和范围。头部和脸部一般不要直接照射,可置阴凉处或遮阳带帽子。

新生儿晒太阳要讲究正确的方法,也要有正确的时间,新生儿晒太阳的时间和长短安排:

婴儿晒太阳的时间根据季节而定,如冬季一般在中午11点~12点左右,春、秋季节一般在10点~11点,夏季一般在9点~10点。晒太阳时间长短应由少到多,可由10分钟逐渐到30分钟。

如何正确的晒太阳

晒太阳大家都很喜欢吧,暖暖的太阳光洒在你的身体上,带给你无比的温暖和舒适。晒太阳也不是随便乱晒的,晒太阳的时间和时段是需要特别的去注意和去把握的。如果想正确的晒太阳不仅要注意时间和时段上的具体要求,还要做到一下几点,具体的晒太阳,让你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因为阳光而得到缓解,带给身体上的好处,让你的生活充满着阳光和活力。

1、晒后背脾胃和

春天晒晒后背,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此外,清代曾有人指出,“背为阳,心肺主之”,晒后背还能疏通背部经络,对心肺大有裨益。

2、晒头顶补钙生发

太阳晒过头顶,能充分促进钙质的吸收。

许多人晒太阳时,常喜欢戴着帽子。其实,春天阳光并没有那么强烈,穿着厚衣服又戴上遮阳帽,根本不能发挥晒太阳的作用。如果天气好,晒太阳时最好摘掉帽子。

3、背部保健方法

衣服护背:平时穿衣服注意保暖,随时加减,以护其背。

慎避风寒:背为五脏俞穴所会,尤其是天热汗出腠开时,若被风吹,则风寒之邪易于内侵,引起疾病。

捶背:捶背又分自我捶打和他人捶打。本法可以舒经活血,振奋阳气,强心益肾,增强人体生命活力。

搓背:搓背也分自我搓和他人搓。自搓可在洗浴时进行。以湿毛巾搭于背后,双手扯紧毛巾两端,用力搓背,直至背部发热为止。平时可用干毛巾搓背。用力不宜过猛。搓背法有防治感冒、腰背酸痛、胸闷、腹胀之功效。

4、户外活动时间越长越保护眼睛

户外光亮的强度是户内的10倍以上。美国、新加坡等多项研究发现,户外活动时间越长,越能保护眼睛。但为了防止阳光伤到眼睛,户外活动时不能直视太阳!

儿童眼睛晒太阳的好处

6岁之前,儿童眼睛容易出现远视;6岁之后,容易引发近视。对于每个孩子的视力正常发育是需要自然光线的刺激。因此,孩子的眼睛适当的晒太阳很有必要。

5、晒双腿不抽筋

“老寒腿”应该常出来晒晒。晒双腿能很好地驱除腿部寒气,有效缓解小腿抽筋,而且能加速腿部钙质吸收。尤其是有风湿性关节炎的人,春天晒太阳能活化血脉,缓解病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另外,腿上还有很多穴位,通过阳光的刺激,能让人感到腿脚轻便,消除疲劳感。

如果您身体有以上部位是不舒服的,那可以选择太阳光为您进行免费的治疗哦。晒太阳是一种积极健康的休闲方式,很多人选择在沙滩上进行沐浴阳光,很多人也喜欢在花园或是自己家的院子里晒太阳,总之,晒太阳的话一定要选择一个环境优美舒适的环境哦。这样的话你的心情也是很棒的,一天都充满愉快的心情和喜悦。

冬天晒太阳带来的各种好处

一、晒太阳能保护人体阳气

冬季天冷,许多人有晒太阳取暖的习惯。即使在南方,天气并不寒冷,人们在阳光下行走、作业或活动,都不会戴遮阳帽或伞。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最好的养生方法就是顺应自然。冬天,万物收藏,人体的阳气也潜藏了起来。这个季节,就要注意保护人体的阳气。有些老人住在一层身体很好,住到楼上身体就差一些,这就跟是否接地气有一定关系。冬天晒太阳就是接天气,生发、滋养人体的阳气,让人体阴阳达到一个平衡。

在冬天里晒太阳,对增加人体皮肤和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提高造血功能,调节中枢神经,增强人体各部位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均大有益处。特别是对防治儿童佝偻病和成人骨质疏松症,都有着非常好的疗养效果。但是,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在冬季里晒太阳也是如此。因为纬度不一样,不同地域接受阳光照射的强度不一样,紫外线的强度也不一样。每天的不同时间段,阳光的强度也不一样。因此,冬季晒太阳也要调对地方和时间。

二、一天中晒太阳最好的时间

有关专家对此指出,在冬季的一天中,有三段时间最适合晒太阳。第一阶段为上午7时-9时,这一时间段阳光种的红外线占上风,紫外线偏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柔和,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第二阶段是上午9时-10时,第三阶段是下午4时-5时,在这两个时间段内,正值紫外线中的A光束占上风,可以促进肠道钙、磷的吸收,有利于促进骨骼正常钙化,增强体质。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论哪个季节,上午10时-下午4时,尤其是中午12时-下午4时这个时间段内,最好不要长时间晒太阳。因为这时的阳光中的紫外线是B光束和C光束占上风,会对皮肤造成伤害,还可能引起其他疾病。坚持每天晒太阳40分钟左右,有利于身体健康。

三、冬阳可能有危害

大家都知道地球有个“保护伞”,那就是地球上空25至40公里处的大气臭氧层。它能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等有害辐射能,使人体免受其害。然而由于人类自身的过错,大量使用破坏臭氧分子的化学品,使臭氧层的浓度降低。科学家研究发现,大气层中的臭氧浓度是随季节而变化的,冬天最低。美国科学家指出,现今全球臭氧层的破坏程度,夏季已超过6%,而冬季要超过10%。俄罗斯生物学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冬阳是最易得恶性肿瘤的。这是因为冬阳中紫外线等几乎“通行无阻”,使皮肤癌、白内障患者大增,并降低正常免疫功能。

话虽如此,但是并不能因此就在整个冬天都不晒太阳,我们可以在早晨和傍晚晒太阳,正午前后晒太阳时间不要太长就可以了。

四、晒太阳时最好穿红衣服

在晴好的天气里,午后气温逐渐回升,在公园里或者阳台上坐下来舒舒服服地享受一下“日光浴”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冬天晒太阳也有一些讲究:晒太阳的时候不能穿得太多,最好穿红色的衣服,因为红色的辐射波能迅速“吃”掉杀伤力很强的短波紫外线,同时注意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晒太阳的时长以30分钟左右为宜。

五、阳光影响人的心情

专家称太阳黑子爆发耀斑时,会产生干扰人类的生物电,让人觉得心情浮躁。情绪容易被太阳黑子影响的人,大部分应该属于“天气感觉型”,他们对坏天气特别敏感。如果春天连续阴雨,他们就会出现沮丧、抑郁的情绪,这也被称为“气象综合征”。不过大多数人通过与他人沟通,情绪宣泄后,心情会恢复平静。

实际上,普通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心情都会更加开朗愉快。这种环境和气候对人心理的影响其实很微妙。

很多时候,大家都不喜欢晒太阳,除非是冬季,在一个没风的地方,一会就全身晒得暖和起来了。沐浴在冬季温暖的阳光里,会让人感觉暖洋洋了,如果家里有个阳光房,那简直可以晒日光浴的,躺在阳光下,睡个大午觉,不仅身体得到了休息,身体也能在晒太阳时得到很多好处。而且,冬天的太阳还能让你心情也变得阳光起来。

三伏天晒后背的好处 身体补钙

晒太阳是可以给身体补钙的,太阳光含有的紫外线B能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晒太阳也是人体补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而维生素D可以促进体内钙、磷的吸收,有助于骨骼的形成,因此日常生活中也不要太抵制晒太阳了,三伏天的时候可以在阳光不是很强烈的早上或者晚上晒一下背部。

新生儿晒太阳晒多久比较好

婴儿晒太阳的时间根据季节而定,如冬季一般在中午11点~12点左右,春、秋季节一般在10点~11点,夏季一般在9点~10点。晒太阳时间长短应由少到多,可由10分钟逐渐到30分钟。带宝宝晒太阳时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也不要在太阳下暴晒,让孩子在树阴下或者屋檐下就可以了。夏天可以给孩子戴上帽子或用遮阳伞,晒后注意补水。另外,在小童车上拉上白色的纱网,也是比较好的办法。大家都知道晒太阳对人体大有好处,可是,说到给新生宝宝做日光浴许多人就可能要质疑了,这里我们就要告诉大家,新生儿晒太阳对于新生儿的身体很重要的。

1、宝宝太小时不能直接到室外曝晒,只能在室内,斜射阳光时打开窗子给宝宝晒太阳,每天晒l~2次即可,一般健康婴儿2周后即可在室内晒太阳。

2、维生素D进入人的血液后能帮助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可以预防和治疗小儿佝偻病。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细胞,防止贫血,并可杀除皮肤上的细菌,增进皮肤的抵抗力。可见,新生宝宝晒太阳很重要。室内晒太阳时,不要隔着玻璃窗、纱窗,这样会减少紫外线的透入。

3、一般出生3~4周的宝宝才能抱到户外晒太阳,而且开始的时间要短,只晒一部分如脚腿等,然后再慢慢地增加晒太阳的时间和范围。头部和脸部一般不要直接照射,可置阴凉处或遮阳带帽子。

冬天晒太阳带来的各种好处

冬季天冷,许多人有晒太阳取暖的习惯。即使在南方,天气并不寒冷,人们在阳光下行走、作业或活动,都不会戴遮阳帽或伞。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最好的养生方法就是顺应自然。冬天,万物收藏,人体的阳气也潜藏了起来。这个季节,就要注意保护人体的阳气。有些老人住在一层身体很好,住到楼上身体就差一些,这就跟是否接地气有一定关系。冬天晒太阳就是接天气,生发、滋养人体的阳气,让人体阴阳达到一个平衡。

在冬天里晒太阳,对增加人体皮肤和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提高造血功能,调节中枢神经,增强人体各部位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均大有益处。特别是对防治儿童佝偻病和成人骨质疏松症,都有着非常好的疗养效果。但是,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在冬季里晒太阳也是如此。因为纬度不一样,不同地域接受阳光照射的强度不一样,紫外线的强度也不一样。每天的不同时间段,阳光的强度也不一样。因此,冬季晒太阳也要调对地方和时间。

冬季晒太阳给身体带来的好处

1.晒太阳能够帮助人体获得维生素D

这也是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维生素D又叫“阳光维生素”,人体皮肤中所含的维生素D3源通过获取阳光中的紫外线来制造、转换成维生素D,它可以帮助人体摄取和吸收钙、磷,使小朋友的骨骼长得健壮结实。对婴儿软骨病、佝偻病有预防作用。对大人则有防止骨质疏松、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功效。

2.晒太阳能够预防皮肤病

皮肤适当的接受紫外线的照射,可以有效杀除皮肤上的细菌,增加皮肤的抵抗力。

3.晒太阳还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细胞活力

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一般细菌和某些病毒在阳光下晒半小时或数小时,就会被杀死。

4.日光在调解人体生命节律以及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晒太阳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调节中枢神经,从而使人体感到舒展而舒适。

5.阳光中的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血球

提高造血功能,从而防止贫血。

冬天晒太阳最佳时间

第一阶段为上午6-9时

这一时间段阳光以温暖柔和的红外线占上峰,紫外线相对薄弱。红外线温度较高,对人体主要起温热作用,可使身体发热,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人体活力。

第二、三阶段分别是上午9-10时,和下午4-5时

这两个时间段的照射特点是紫外线中的A光束成分较多,这时是储备体内“阳光维生素”——维生素D的大好时间。同时还可以促进肠道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有利于促进骨骼正常钙化。

冬天晒太阳注意事项

1.冬季太阳中的紫外线相对较弱,穿得太厚,紫外线难以透过衣服到达皮肤

所以尽量不要捂得太厉害,最好选择宽松、柔软的棉质类衣服。

2.晒太阳时,可以戴一顶有帽檐的小帽子

因为有的人毛发较稀疏,而且头颅骨骨板薄,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较差。带帽檐的帽子可以保护眼睛。

3.隔着玻璃晒太阳,没有什么补钙效果

这是因为玻璃能够吸收发挥作用的紫外线,隔着玻璃晒太阳实际上没什么作用。

4.晒太阳的时间不用太久,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

或者晒会儿太阳又到树下凉会儿再晒,特别注意太阳光线猛烈的时候不要晒伤皮肤。

5.冬日晒太阳最好选择红色的衣服

因为红色的辐射波能迅速吃掉杀伤力很强的短波紫外线。

6.洗澡会将皮肤中合成活性维生素D的材料7-脱氢胆固醇洗去

降低阳光促进人体吸收钙的作用。所以,晒太阳前后不要洗澡。

7.晒太阳前不要吃芥菜、莴苣、螺、虾、蟹、蚌等光敏性食物

以免引起光敏性药疹或日光性皮炎。

8.晒手脚可以去寒气

利关节,晒后背,则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还能疏通背部经络,有利心肺。

9.阳光下毛孔是打开的,回到阴冷的室内容易吸收潮气,导致感冒

除非你的居室环境很暖和,否则千万要记得加衣服。

10.晒完太阳之后应及时补充水分

应该及时洗脸并涂上润肤露,避免皮肤过于干燥而出现皮肤问题。

11.由于室外光线较强而屋内相对较弱,眼睛一时间难以适应,会出现眼花看不清的现象

为了防止眼睛昏花,最好花几分钟时间先让眼睛看看暗处,再动身进入室内。

12.对于年老体弱者

最好选择“杲杲东日出”后的半小时内,作为晒太阳的开始时间,这时的空气湿润又清新,这时的阳光温暖而又柔和。

13.即使是冬季,晒太阳也不是越多越好

应选择上午10时前、下午3时后的“黄金时段”,每天坚持晒30~60分钟为宜。

14.正常的日光浴时间以1-2小时为宜

最初几次只能晒几分钟,逐渐增长晒太阳的时间,切不可第一次就晒一两个小时,一定要循序渐进,否则很容易感冒。如发现皮肤变红、出汗过多、脉搏加速,应立即停止。

15.晒太阳前吃些鱼肝油和补钙的食物,吸收钙的效果会更好

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海带、虾米、鱼类、豆类、花生、芝麻、蔬菜(空心菜、白菜、菠菜)等。

晒太阳头痛是什么原因 怎么晒太阳防止出现头痛

晒太阳前既需要给皮肤补水,涂抹保湿护肤品,又要给身体补水。

正午是紫外线最强的时候,此时晒太阳最容易引起中暑。一般是建议选择早上8:00—10:00晒太阳。

暴晒既伤皮肤,又容易引起中暑,一般建议夏季晒天阳不超过15分钟,冬季不超过30分钟。

相关推荐

更年期身体变化 乳房变化

更年期女性内分泌变化,随着排卵功能体质,不分泌孕激素,但还会分泌雌激素,并且直接影响乳房,因此更年期女性乳房易发生增生症,出现乳房胀痛或形成团块;绝经后雌激素低落,乳腺就会萎缩变小,乳房变得松软而下垂。

生孩子后身体变化 体温变化

宝宝出生后,产妇体温一般都是正常的,但如果产程过长或是过度疲劳,体温可能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8°C,次日多能恢复正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产后3到4天,乳房充盈,可能由低热,但也不超过38°C,于24小时内自行恢复。

晒太阳能去身体湿气吗

有一定的功效。 晒太阳的时候自然界的阳气进入身体,可以有利于身体阳气的补充,加速排出身体中的湿气、寒气,有利于身体健康,还可以改善抑郁的心情,不过,如果身体中的湿气、寒气比较重的话,还要搭配一些祛湿饮食的搭配,例如食用红豆薏米等,来加强祛湿的效果。

三伏天晒后背的好处

身体补钙 晒太阳是可以给身体补钙的,太阳光含有的紫外线B能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晒太阳也是人体补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而维生素D可以促进体内钙、磷的吸收,有助于骨骼的形成,因此日常生活中也不要太抵制晒太阳了,三伏天的时候可以在阳光不是很强烈的早上或者晚上晒一下背部。 驱寒补阳 三伏天晒后背是中医养生疗法,中医认为:腹为阴,背为阳。按照这种理论,人体阳经多行于背部,而且后背督脉总管着一身的阳气,古人称督脉为“阳脉之海”,三伏天晒后背可经由热的刺激来驱除体内的寒湿,疏通经络,补足阳气。

子宫肌瘤易给身体带来的变化

1.月经增多 多发生于粘膜下及肌壁间肌瘤,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引起流血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因雌激素作用至子宫内膜增生,肌瘤妨碍子宫收缩,并影响血循环而使内膜充血。 2.白带增多 肌壁间肌瘤使子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并伴有盆腔充血,致使白带增多。若为黏膜下肌瘤,其表面容易感染、坏死,产生大量的脓血性分泌物,伴有臭味。 3.排尿、排便异常 肌瘤较大或生长在子宫颈、阔韧带等处,可出现挤压盆腔邻近脏器的临床症状。如大便秘结、小便频数、残余尿增多、输尿管移位、肾盂积水

坐月子每周身体变化

第1周 1、阵痛从第3天开始得到缓解。 2、恶露量在分娩当天和第2天较多,然后逐渐减少,1周后与平时的月经量差不多。 、分娩后第1天开始分泌乳汁。 4、分娩1周过后,子宫缩小。 第2周 1、恶露的颜色由褐色变成黄色,量也逐渐减少。 2、母乳分泌更加顺畅。 3、子宫继续缩小,恢复到分娩前的状态。 第3周 1、黄色的恶露几乎消失。 2、分娩时的伤口基本痊愈。 第4周 1、恶露消失,分泌出和妊娠前相同的白色分泌物。 2、耻骨恢复正常,阴道恢复正常,会阴部消肿。3 、腹部变得较为紧绷。 4、妊娠纹的颜色变浅。 第

产后身体变化 排尿

产后第一天,宝妈们一般都不会想上厕所,因为阴道受到胎头挤压导致膀胱张力的改变,所以排尿有点困难,当然这只是短暂的,一般2—5天之后就会好的,如果还无法排尿,就要通知医生了。

冬天怎样晒太阳才能让宝宝不生病

1、找个对的时间晒太阳 其实冬天并不应定要求每天要带宝宝晒太阳,如果天气恶劣,宝宝还是待在家中比较好,如果天气好,即使气温比较低,这样也可以带宝宝去晒晒太阳。但要注意条对时间。 从阳光对人体的好处来说,上午9-10时和下午4-5时的阳光最有利于储备维生素D,同时还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有利于促进骨骼正常钙化。然而一些地区日照时间较短,通常下午5点天就已经黑了,气温也逐渐下降,因此一般建议宝宝在上午9-10时晒太阳。 2、晒太阳不要穿太多衣服 很多妈妈在带宝宝晒太阳的时候,害怕宝宝着凉,就给宝宝床上一

怀孕晚期身体变化

一、怀孕晚期妈妈的子宫变化 进入怀孕第九个月,胎儿已经为分娩做好了准备,宝宝悄悄地将身体转为头朝下的姿势。胎儿此时身体呈圆形,皮下脂肪较为丰富,皮肤的皱纹、毳毛都相对减少。皮肤呈淡红色,指曱长到指尖部位。胎儿的手肘、小脚丫和头部可能会清楚地在你的腹部突现出来。宝宝的性器官、内脏已发育齐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已近成熟,听力也已充分发育,对外界的声音已有反应。 二、怀孕晚期妈妈的身体改变 怀孕晚期妈妈的宫高增加,体重达到可能是人生最高峰。从孕妈妈的肚脐量起,子宫底部高度约15厘米,从耻骨联合量起约35厘米。到

炎炎夏日孕妈警惕缺钙危机

一、钙源很关键 专家提醒妈妈们,补钙要选择钙源好,安全纯净的钙产品,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保证安全补钙的前提下使得补充的钙剂更好地被妈妈们吸收以确保妈妈和宝宝的健康。一般来说,葡萄糖酸钙吸收9%,磷酸钙23%,乳酸钙32%,氯化钙23%,柠檬酸钙30%,牛奶钙31%,碳酸钙吸收40%。因此孕妈们可以选择纯度高的碳酸钙制剂以满足自身和肚中宝宝的需要。譬如在妈妈间受亲睐的迪巧牌钙剂的钙源就为优质的含钙量高的碳酸钙。 二、选择维生素D3和山梨醇的钙剂很重要 由于维生素D3可以促进钙质的吸收,但人体内的维生素D3大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