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肉菜饭的做法介绍
咸肉菜饭的做法介绍
方法一
原料:咸肉适量 上海青适量(我用的小油菜) 青葱1根 姜丝少许 大米
做法:
1)将青菜洗净沥干。咸肉切成薄片。青葱洗净后切碎。姜洗净后切丝。
2)锅中倒入油,待油7成热时,放入青葱碎和姜丝爆香后,倒入青菜,翻炒至菜稍软即可,不可炒至出水。
3)大米淘好后,放入电饭锅,倒入炒好的青菜,咸肉,搅拌后盖上盖子,按下开关煮,开关弹起后,拔掉电源,用余温继续焖30分钟。
超级啰嗦:
**这个菜饭,请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原料的多少哈,喜欢菜的多放菜,喜欢肉的多放肉,但提醒一下,咸肉比较咸,别贪心哈。
**北京市场可以买到上海青,但我觉得用小油菜也挺好,且便宜。
**平时我们煮饭,水面到米的距离,大约是食指的第一关节的高度。但做菜饭,放水要少一些,煮的过程中青菜会出水,因此,水面到米的距离,大约到食指的第一关节的1/2就可以啦,见图中粉色横线位置。(蓝色横线为第一关节的位置)
方法二做法:
1、咸肉一块(泡开),上海青适量。
2、,咸肉切小丁,上海青切段(梗切小点,叶子切大点)。
3、生姜用擦成末,用少许水浸泡。(咸肉有一股咸肉的腥味,所以要去掉)。
4、(最关键的一步)锅里不放油,中火煸炒咸肉,直到干松,泼上点生姜水,两汤匙油,继续炒,炒到咸肉全身都沾上油以后开大火,把青菜放进去,翻炒几下(千万别久了,不能出水。青菜上沾了油即可。
5、长粒糯米和普通米一比一混合,淘洗干净。把炒好的咸肉和米,剩下的生姜水搅拌均匀。
6、水的比例一定要掌握好,因为青菜还要出水,所以水刚好淹没米即可,不要怕会硬放入电饭煲,按下煮饭键,等跳开后焖十分钟即可。
立冬吃什么食物 吃咸肉菜饭
立冬日吃上一碗咸肉菜饭,是老苏州们的特定习俗。用霜打后的大青菜、肥瘦兼有的咸肉、米醋为原料,使用砖砌的炉灶,以稻草为燃料,烧出来的饭又香又糯。咸肉菜饭虽然没有载入苏州的名食谱,但它从来不缺少喜爱它的食客。
其实,吃咸肉菜饭还有另外一个意义,即吃咸补肾。咸味自古被列为五味之首,立冬后天气逐渐寒冷,最易伤害肾的阳气。咸味食物入肾,能起到补肾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不宜过多吃盐。
怎样腌制萝卜条咸菜
萝卜条咸菜的做法需要几个步骤,虽然这几个步骤不复杂也不难,但是如果没有了解过整个流程的话,我们也会很迷茫,根本就无从入手。
原料
150g干萝卜条。
油、盐、辣椒面、大葱、姜、大蒜、酱油、清水。
特色
减肥爱好者的天敌 。
操作
1、准备好姜片、葱段、食盐和辣椒面。
2、锅里烧开油。
3、制成调味辣椒油。
4、干萝卜条用水泡发30分钟左右。
5、大蒜切末。
6、沥干萝卜条水分备用。
7、将所有食材混合。
8、加入食盐、酱油搅拌均匀即可。
9、腌制2小时以上。
贴士
1、我用的是自家晒得干萝卜条哦。
2、一定不要泡发时间太长,没有嚼劲了。
3、按照我的方法制成的调味辣椒油特别适合拌凉菜和咸菜。
4、腌制2小时以上才会凸显风味哦。
5、耗时:准备时间:30-60分钟;制作时间:10-20分钟。
上文我们介绍了一道家常菜萝卜条咸菜,萝卜条咸菜是一道非常经济的菜,萝卜条咸菜的味道非常好,很适合我们下饭,萝卜条咸菜有开胃的功效,萝卜条咸菜做法简单容易在家中自制,上文也介绍了萝卜条咸菜的具体做法。
小寒时节都有哪些习俗
小寒习俗之一:画图数九
二十四节气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小寒节气正值三九严寒,所以“画图数九”的民俗与小寒节气有着密切联系。数九计数,书法描红,既能求得消寒,也算是冬日里一种不错的消遣冶情的养生方法。
小寒吃菜饭是老南京的习俗。南京人对小寒颇为重视,人们会用糯米加生姜、矮脚黄、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一起煮成菜饭。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节气,也是阴气最盛的时期。
南京菜饭中糯米补中益气,健脾暖胃,能增强机体抵御寒邪的能力;生姜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温肺散寒之功效。再加上南京特产矮脚黄、香肠、板鸭,药食双补,美味可口,冬日里吃完后特别暖和,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居民日常饮食也偏重于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汤最为常见,有的餐馆还推出当归生姜羊肉汤,近年来,一些传统的冬令羊肉菜肴重现餐桌,再现了南京寒冬食俗。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南京人在小寒季节里有一套地域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挤油渣渣(靠着墙壁相互挤)、斗鸡(盘起一脚,一脚独立,相互对斗)等。如果遇到下雪,则更是欢呼雀跃,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会全身暖和,血脉通畅。
小寒习俗之三: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小寒习俗之四:腊八粥
饮食上“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上述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我国古人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认为吃粥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张耒的《粥记》中也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稀饭的介绍
稀饭(porridge rice),是以中国为主的东方人特有食物,型状稀稠不一,各地所用材料有大米、小米、黑米、莲子、花生、银耳、薏米、红豆等是常用。一般是佐餐。玉米面亦可单独作为稀饭,据说慈禧太后每日爱喝玉米稀饭一碗。一般人误称粥,其实,稀饭和粥根本不是一回事。粥是有很多花样的,如,皮蛋瘦肉粥等。而稀饭是一种比粥清稀的稍粘稠状物体,通俗点就是比粥要稀。稀饭的做法很简单,他不像粥花的时间那么长材料也没那么丰富,不过早餐多吃些稀饭可以清理肠胃,对身体还是很有益处的。
咸菜的简介
咸菜可以算是一种中国文化。“洋泡菜”则不能算咸菜。日本有咸菜,但不知道有没有中国这样盛行。“文革”前福建日报登过一则猴子腌咸菜的新闻,一个新华社归侨记者用此材料写了一篇对外的特稿:“猴子会腌咸菜吗?”被批评为“资产阶级新闻观点”。──为什么这就是资产阶级新闻观点呢?猴子腌咸菜,大概是跟人学的,于此可以证明咸菜在中国是极为常见的东西。中国不出咸菜的地方大概不多。各地的咸菜各有特点,互不雷同。北京的水疙瘩、天津的津冬菜、保定的春不老。“保定有三宝:铁球、面酱、春不老”。苏州的春不老,是用带缨子的很小的萝卜腌制的,腌成后寸把长的小缨子还是碧绿的,极嫩,微甜,好吃,名字也起得好。保定的春不老想也是这样的。周作人曾说他的家乡经常吃的是咸极了的咸鱼和咸极了的咸菜。鲁迅《风波》里写的蒸得乌黑的干菜很诱人。腌雪里蕻南北皆有。上海人爱吃咸菜肉丝面和雪笋汤。云南曲靖的韭菜花风味绝佳。曲靖韭菜花的主料其实是细切晾干的萝卜丝,与北京作为吃涮羊肉的调料的韭菜花不同。贵州有冰糖酸,乃以芥菜加醪糟、辣子腌成。四川咸菜种类极多,据说必以自贡井的粗盐腌制乃佳。行销全国,远至海外,堪称咸菜之王的,应数榨菜。朝鲜辣菜也可以算是咸菜。延边的腌蕨菜北京偶有卖的,人多不识。福建的黄萝卜很有名,可惜未曾吃过。福建每到秋末冬初,多数人家都腌萝卜干。到店铺里学徒,要“吃三年萝卜干饭”,言其缺油水也。
闻名遐迩的潮汕咸菜,素以金黄晶莹,酸甜酥脆,香醇爽口,风味独特而令人馋涎欲滴,饮誉海内外市场,广受海内外潮人的青睐。潮汕咸菜的主要产地汕头的仁和街、鮀浦、莲上、湾头、地都,坝头等乡镇作为潮汕三宝之一的潮汕咸菜,潮汕咸菜也是潮汕海内外上千万侨胞的思乡之物,过年送礼必备。所具特有的潮汕特产,“饭中鱼肉不如一口咸菜”,这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魅力。[1]中国咸菜多矣,此不能备载。如果有人写一本《咸菜谱》,将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
小寒吃什么水果 南京小寒吃菜饭
小寒节气,老南京讲究吃菜饭,其来源估计与天冷进补有关系。所谓菜饭就是青菜和米饭一起翻炒,加入咸肉、香肠、火腿、板鸭丁。其中矮脚黄、板鸭都是南京的着名特产,极具南京特色。
这些在今日看似平常之物,过去则是家庭条件较富裕的人们才能享用的,经济条件不太好的人家是舍不得加肉的,会往菜饭里埋一勺猪油,那时候平时饭菜没有多少油水,因此“猪油拌饭”吃起来格外香。
腊肉饭的做法介绍
材料:沙煲一个,米,腊肉,香肠,蛋一个,一点姜丝。
烹饪过程
1、沙煲在底部抹薄薄的一层油,米洗干净。 米和水的比例:1:1.5 (这个比例很重要,关系到饭的生熟程度!太烂不好吃,夹生则根本没法吃!) 将米和水放入沙煲,用大火烧开。
2、大概十分钟不到,饭开始收水。 可以看到饭表面有一个个的洞。 这个时候赶快把肉,姜丝放进去! 要快!
3、肉放好后,放姜丝,再打个蛋。盖上盖,换最小火,再煮三四分钟。
关键时刻来了! 关掉火,让煲仔饭焗十五分钟。不要再打开盖来看哦 ̄ 这是煲仔饭最关键的时候,焗的时间不够饭就生了,而且很难再挽回了。
扩展阅读:广式腊肉煲仔饭的做法
原料:大米、腊肠、腊肉、菜苋
调味料:油、自制调味酱油
步骤:
1、大米洗净后,泡水1小时后沥干备用
2、腊肠、腊肉用滚水氽烫后沥干切片备用
3、菜苋洗净切段,用滚水氽烫后备用
4、将泡好的米放入砂锅中加水,加盖大火煮开,然后转中火收干水分,开盖铺上腊肠、腊肉,沿锅的边缘淋油,加盖小火煮5分钟,熄火后焖15分钟,开盖淋上调味酱油,最后排入氽烫好的菜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