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助听器保养的重要性
老人助听器保养的重要性
购买了助听器的人都会想到怎样保养助听器。通常是注意清洁,防止受潮。但怎样防潮就各式各样了。
有些人认为北方地区干燥,不需要对助听器进行专门的干燥处理;有些人认为自己的耳朵不潮,所以不需要对助听器进行专门的干燥处理,等等。这些认识都有一些片面性。
因为助听器的喇叭、麦克风都有是电子声音处理元件,它们的工作环境是在人的耳道内。而人的耳道自身会分泌一种与汗液相同的液体,凝结在耳道前端的汗毛上,有些人分泌物特别多俗话说就是:油耳。
这种情况说明助听器实际是在一种潮湿的环境下工作。
还有些人是由于中耳炎造成鼓模穿孔,中耳粘模层分泌的液体会不断的流入外耳;有时中耳发炎时脓水也会流入外耳。这些情况的存在,就使助听器不是在一个干燥的环境下工作。
此外,气候变化会造成助听器温度或高于外环境温度,或低于外环境温度。这时会造成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在助听器内部。因此,助听器需要经常的进行干燥的保养。
准备一台电子干燥机每晚将助听器放入,进行保养就是十分必要的,坚持做下去就可以延长助听器的使用寿命。
老人耳聋如何选择助听器
1、选用盒式或耳背式助听器的朋友,一定要选做耳模,这样既能有效地防止助听器反馈啸叫,又能改善和加强助听器的声学效果,提高声音的清晰度。
2、助听器为精细的电子产品,忌潮湿、忌高温、忌碰撞。一般使用寿命5~10年,精心保养,可延长其使用寿命。晚上应取下助听器,关闭电源;一段时间不使用就取出电池,这是最基本、最有效的保养方法。
3、一定要自己亲自试戴助听器,体会一下助听器的感觉。一般来讲,如果戴上助听器,音量放到适中,能听清一米以外的普通讲话声,这就初步说明有效果。决不能图方便,托别人去带一个助听器来用。例如,有的子女孝敬父母,从国外带个价格不菲的助听器来,但事实上配戴效果往往不佳。
4、有人说,戴助听器会加重耳聋,这种观点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有些朋友在习惯戴助听器一段时间后,因为各种原因不戴了,比如耳内流脓、外耳道过敏等,此时会感到听力似乎比以前更差了。这实际上是因为已经习惯了听放大的声音,我们称之为功能性耳聋;再则因为衰老的过程并没有停止。
5、戴上助听器,并不是万事大吉了。开始戴助听器时,会不习惯,不舒适,尤其是听力下降已持续一段时间的朋友,总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是1~3个月。第一步,戴上助听器,音量适宜,听听自己的声音,听听周围生活中各种熟悉的声音。第二步,适应了小范围内的声音后,可试着听大范围内的声音。第三步,去适应各种场合声音。原则为:先单调,后嘈杂;先室内,如厨房、客厅等,后室外,如菜场、商场等;先短时间配戴,慢慢适应,逐步延长时间,直至整天配戴。
使用老人助听器好不好
老人听力不好,利用听力器来改善听力是非常有好处的。具体的好处如下:
1、老人用助听器能改善心理健康
老年人听力下降,不佩戴助听器会影响心理健康。据科学研究发现,与听力正常的老年人相比,听力受损的老年人思维和记忆更差。许先生指出,听力下降,大脑接受声音的刺激减少,需要耗费更多能量来处理声音,因而会牺牲一些本来用于处理记忆和思维的能量,长期下来就导致老年人思维能力和记忆力的下降。因此,老年人在生活中会出现沟通困难、交流减少等情况。久而久之,老年人就失去社交的兴趣,逐渐将自己与外界隔离起来,变得沉默寡言、心理自卑。
2、老人用助听器不易患老年痴呆症
老年人听力下降,不佩戴助听器会很大程度上导致老年痴呆的情况发生。人体听到声音,大脑接收到声音信号才会兴奋;而听不到声音,意识则会处于不兴奋的状态,大脑就失去活力,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减慢。久而久之,听力下降会使老年人反应迟钝、语言能力下降、交流减少,这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会使老年人产生孤僻、淡漠、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老年痴呆。
3、老人用助听器提高听觉能力
人耳具有极强的声源定位能力。但是,它的先决条件是双耳必须具备同等的听力阈值。声音在空气的传递过程中,会有能量和速度的变化,如果听力损失且阈值不对称,无论来自什么方向的声音大多数都会被听力阈值较好的一侧听到,这样就无法判定声源的方向。因此,双耳选配可更好的提高对声源的定位能力。
4、老人用助听器延缓听神经功能衰退
解决听觉剥夺现象就是解决听中枢神经功能的渐进性衰退。让每个双侧听力损失的患者能够双耳都处在正常的有声状态下,通过声刺激来引起听神经的兴奋是非常重要的。
5、老人用助听器提高聆听舒适度
使用者对所听到的声音信号会大大地提高了信噪比和极佳的聆听舒适度。因此,可以从容面对多方交谈的需要。对学习、工作、社交、会议等等会带来极大的帮助。
6、老人用助听器抑制耳鸣现象
助听器的放大声会抑制耳鸣的感觉,如果只是单侧选配的话,可能另一侧的耳鸣还仍然存在,这样会影响舒适度和清晰度。
7、老人用助听器预防单侧性听觉疲劳
双耳佩戴由于能够提高整合效果、降噪和定向能力,会给耳朵提供比较高的舒适度和信噪比,就会避免经常单侧性的加大音量,防止听觉疲劳。
怎么预防宝宝听力障碍
小儿听力障碍的早期干预可概括为“三早”,即早期发现和诊断、早期验配助听器和早期进行听觉语言训练。
早期发现,在医疗机构方面,重要是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包括耳声发射测试和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等;在家长方面,主要是密切观察婴儿的听觉语言行为,如3个月以内会对突然出现的强声产生眨眼或全身抖动反应;4个月能把头转向声源方向;6个月可旋转头部寻找周围兴趣的发声物体;9个月开始学叫“妈妈”、“爸爸”:1周岁可独立站立,如果发现婴儿有异常表现应该立即去医院耳科检查。如确诊为感音神经性聋,应立即为孩子选配合适的助听器与耳模,借助手助听器,尽早开始听觉言语训练。
助听器的主要作用是把外界声音放大,从而使耳聋儿童听到原来听不到的声音。助听器按外型大致可分为盒式、耳背式和耳内式三大类;按电路主要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可编程式两大类。对小孩子而言,选模拟电路的耳背式助听器基本可满足需要。这里必须强调指出的是,不能在商店随便买一个助听器就用,而应当在医院或专门的听力学机构进行验配,道理与配眼镜的验光类似,否则花钱不少而效果不好。耳模是根据小儿外耳腔的形式取样定制的,其作用是稳固定助听器,防治助听器的反馈啸叫并根据听力损失特点来改善助听器的声学性质,为此,定制耳模应视为验配助听器的一个重要环节。言语是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听觉言语训练包括听力训练、发音训练和言语练三个部分,为使耳聋孩子发准每个音,要分别对呼吸、舌唇运动、鼻音、声带振动、四声和拼音过程进行训练,最后过渡到词汇、词组和句子的训练、听觉言语训练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艰要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又要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持之以恒。不少重度耳聋孩子,在助听器的帮助下,经过2-3年的听觉言语训练,得到了成功的康复,能在普通小学和听力正常的孩子一起学习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孩子刚一出生就能听到声音,那么新生儿是不是怕声音?这问题经常困扰着没有经验的年轻母亲。依照传统方法,老人们总是把坐月子的母亲和新生儿的房间搞得静悄悄的,连走路也要小心翼翼,生伯弄出一点声音吓着新生儿。这种古老的办法应该结束了。
孩子刚出生就可以听到声音,但他们不知道声音从何而来,也不能分辨不同的声音。这时他们的听觉反射是简单的“惊吓反射”。所以说,新生儿突然受惊哭将起来,完全不必紧张,这并不是孩子的异常行为,而是正常的神经反射。那种因此而让房间里静得没一点声音,唯恐声音吓着新生儿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聋儿助听器的正确使用
聋人选配好了合适的助听器后,家长应向助听器专业人员或听力学家详细了解聋人听力损失的特征及助听器的调节,助听器各个开关的功能,对聋人的听力特征及助听器应放大的度数做到心中有数,在每天的教学游戏活动中,应经常留意观察聋人的助听器是否处于一个较佳的状态。有时聋人助听器的音量控制旋钮常因聋儿拨动而改变,这时应及时帮助聋人进行调整。
聋人助听器的经常性检查是康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聋人起床后,佩戴助听器以前,都应将助听器检查一下,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许多专家将这一工作称之为助听器“晨检”。因为聋人的康复是一项抢救性工作,特别在聋幼儿时期,每天良好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对聋人今后的全面康复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晨检 助听器工作状态的简便自测法:一般将助听器的音量稍开大,将耳塞或耳模放人空握的手掌中,助听器即会鸣,发出一种啸叫声,如果啸叫声是持续、不间断的清脆声音,一般助听器的工作是正常的,电池是充足的。助听器除了每天早上的例行检查外,每隔一周或10天,还应由家长换上大人的耳塞监听检查以下。因为助听器会出现一种故障,当音量开到最小时也会出现较小的啸叫声,粗看一下,往往误认为助听器是好的,但试听一下,就会发现助听器全是啸叫声,而无法正常放大言语声,这时助听器就应及时送专业人员检修。
使用助听器并逐步使其养成爱护和保养助听器的良好习惯,并配合家庭中的康复教育内容,如听觉训练,让聋儿察觉声音的有无,可利用助听器的开关来进行。让聋儿知道只有打开助听器,他才能听到、听清楚声音,这样他以后自己戴助听器时就不会忘记将开关打开。对于这种习惯的培养,不同年龄及不同听力损失的聋人需要不同的时间。总之,家长需要较长时间的耐心帮助才会养成。在聋儿康复的过程中,常见不少聋儿遇到助听器故障或没有电池时,急得直哭,这时可以说助听 器对他的帮助体现得最为具体、明显。聋儿已经养成了一个没有胁听器听不到声音,他是无法适应这个社会的良好习惯,应该说这是聋儿康复的可喜成绩。
在培养聋儿使用助听器的同时,还可以与言语训练结合起来,如教聋儿掌握“大”、“小”这两个概念,可以先将助听器的音量稍开大听声音,然后再将音量开小听同一声音,反复几次,在放大明显时,教聋/L说“大”,放大变小时,教聋儿说,“小”,这样不但聋儿能掌握“大”、“小”这两个字的发音,而且还能充分理解其意义,对助听器的功能也有更深的了解,以后遇到环境中音量大小不适时,他能逐步掌握调节音量旋钮来控制。聋儿康复以后,最终是要离开他的家长的,而助听器却是他的终生伙伴。因此,培养聋儿独立地管理和控制助听器的能力,应该成为聋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培养聋儿的这种助听器管理和使用能力纳入聋儿的日常康复训练中,才有可能使聋儿乙尽早参与社会生活。
老年人用什么助听器好
1、性能方面
1.1、声增益大于或相当于听力丧失值的1/2-2/3的助听器比较适合。比如听力丧失在80分贝的患者,应配声增益在40-50分贝的助听器。因此,选购前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测试听力。
1.2、声频范围越宽的助听器越好。正常人耳可听到的声频范围在20-20000赫兹(Hz)。低频部分能提供较多的能量,提高助听器的声输出。而高频部分决定语言的清晰度,使人易听懂、听清楚。助听器的声频范围多在300-4000赫兹为宜。
1.3、信号噪声比值越大越好。信噪比值越大,助听器本身产生的噪音越小,放大后的信息传递的质量越好。
1.4、谐波失真越小越好。谐波失真小于5%最好,小于10%之内的助听器皆可选配。失真若大于10%,助听器放大后的声音就会发生扭曲,影响听觉效果。
2、功能方面
由于老人的听力受损程度不一样,需要矫正的功能也有差别。有的只需要放大功能,放大外界声波,增强声音强度;有的则需要补偿功能,只是对听力中频率损失的部分进行补偿;有的要求自动增益,外界声音过大时自动抑制,并能对噪声进行过滤。所以要因人而异,对特定功能需求定位后再选购。
3、个人需求
每个人对助听器的外观、价格、音质及操作的难易程度需求各不相同,因此选择时也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论品牌,市场上比较好的几家有:德国西门子、瑞士峰力、丹麦瑞声达、丹麦奥迪康、丹麦唯听、美国斯达克。这些公司都开发了数字助听器,使产品性能有了大的改进,降噪功能较强,加上功能较为齐全,外观设计比较合理,较受患者的欢迎,但价格大多昂贵。
老年性耳聋患者如何选配助听器
老年性耳聋患者如何选配助听器?老年性耳聋通常表现为在噪声环境中语言辨别能力显著下降。一般来说,男性在45岁以后,女性较男性稍晚,开始出现听力衰老现象,因为这个年龄阶段是整个机体趋于衰老阶段,各组织器官开始老化,没有其他疾病者,45岁以后每年下降1.5分贝,都应属于正常现象。佩戴助听器是改善老年性耳聋患者听力的重要手段。
老年性耳聋患者的助听器是不能随意购买和使用的,必须经过严格的验配才可以佩戴。一般推荐单侧耳聋配单耳助听器,双侧耳聋配双耳助听器,以便更清楚地辨别语音。
老年人在验配助听器的过程中,通常在验配助听器前,必须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是否应佩带助听器。千万不可自行选购,随意佩戴,以免损害残存的听力。
老年性耳聋,双耳的耳聋程度常常不一致。一般情况下,助听器宜佩戴在听力较差的一侧,使另一只耳朵仍能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以求双耳听觉尽可能和谐一致。若一耳为中度耳聋,另一耳已达重度耳聋,则应佩戴在听力较好的一侧,这样可获得最佳的听音效果。而对于双耳耳聋程度一致的中重度耳聋,宜双耳轮替佩戴,以减轻疲劳。
老年性耳聋的老人在配戴助听器后一旦听到外界各种声音,可能暂时不能适应,因此不可立即接触声音嘈杂的环境,要先学会在安静的环境下使用助听器,适应后再接触噪声环境。老年性耳聋患者佩戴助听器都有一个适应期,约3个月。3个月内逐渐递增佩戴时间。从开始每次几分钟到几个小时,时间逐渐加长,直到整天戴用为止。
由于不同老年性耳聋患者对助听器的类型各有所好,对每个人来说适合的型号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找到专业的听力师让他们来推荐针对个人最适合的助听器,效果才能更好。
不正确地使用助听器或会损伤听力
耳不聋、眼不花是人们理想中的老年状态,但是现实却往往不如人意,老年眼花和老年耳背的人比比皆是,肌体的衰老并不受人们的控制。幸亏科技帮我们解决了问题,老花镜和助听器帮助我们的老年人,得以继续清晰清楚地观察世界、接触人群、交流沟通。和老花镜的高使用率相比,助听器的普及率要低得多,很多错误的观念流传在人群中,让很多老年朋友对助听器敬而远之。
错误一:使用助听器,会损伤听力
王女士最近很苦恼,他们兄妹和老父亲的关系日益紧张。原来王老先生的耳聋比较严重,以前老两口相依为命,常年一起生活的默契,让王老先生无需助听器也能看懂老伴的意思。但是年前老伴去世了,王老先生陷入了孤独中。儿女虽然孝顺,但听不见让他们之间的交流沟通变得困难。渴望和子女交流的王老先生,因为听错、听不清而痛苦,甚至迁怒子女。一时之间家里气氛很紧张。为了方便沟通,缓解家庭气氛,王女士想给父亲配个助听器,但是王老先生拒绝了,因为他觉得:助听器越戴耳朵越聋。并举出邻居的例子,反驳王女士。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的主任医师李莹不认同王老先生的话,她说:“助听器是为了帮助人听见、听清设计的,怎么可能会损伤听力?如果是去正规的验配中心,经过验配后购买,使用时多加注意,助听器就不会损伤听力,反而会保护听力。就像一个人近视后,及时配上度数合适的眼镜再加上用眼卫生,能有效防止度数上升的道理一样。”
那是不是科学地使用助听器,听力就完全不会下降呢?李莹说:“人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就像老花眼一样,现在大家都知道老花眼是在进展中的,今年配的老花镜可能明年就不适用了,助听器也是相同的道理。但是科学地使用助听器,能够延缓我们听力减脱的速度。”
错误二:平时不戴助听器,要使用了才拿出来
韩大爷一直觉得自己在配助听器时受了骗,他在验配中心里,通过助听器听到验配师轻声细气的讲话。但是回家后,韩大爷总觉得助听器用起来,没有买的时候合适。
李莹发现了韩大爷问题的所在:“韩大爷总是把助听器收起来,不到实在听不清的时候不会拿出来用。因此他使用的时候周围往往很嘈杂,他打开助听器后,听到的声音一下子杂乱起来,这就导致他不舒服。就像一个正常人本来在安静的地方,忽然把他拉到迪厅里,他也会不舒服。”正确的做法是:在安静的室内打开助听器,并且把声音调小,习惯后再逐渐走向室外,慢慢调大声音,给自己一个适应的时间。
李莹告诉记者,像韩大爷这样,有不良使用习惯的患者很多,究其原因还是没有正确认识助听器。近些年来,主动前往验配中心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这些老人意识到,虽然耳聋并不会影响到生存,但是会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生活中和亲戚朋友沟通难;娱乐时听不清广播、电视节目。因此他们选择了助听器。快乐老年,从老而弥坚开始。
保养助听器要注意事项
保养助听器要注意事项:
一是防潮、防震、防高温。应将助听器放在阴凉、干燥处,不能戴着助听器洗澡、游泳。晚上把助听器放在装有干燥剂的盒子里,避光,避高温、高湿环境,避摔碰。不要自行修理。
二是每周至少清洁两次助听器。
三是定时检查电池电压,及时更换。如较长时间不用,应取出电池放置在阴凉通风处。
四是音量电位器平稳旋转。
五要防汗液入耳,汗多时,要擦干。
六要正确运用功能及音量控制开关,尽量轻开轻关,避免用力过大、过猛。最后一点,助听器每隔半年或一年,要送到选配中心进行定期保养,由专业人员清洗助听器内部,以确保助听器处于良好状态。
老年人听力下降应不应该戴助听器
依赖助听器没什么不好
“很多人老了,眼睛不好使了,就会借助老花镜,要是腿脚不利索,就会使用拐杖。但奇怪的是,很多人就是不喜欢使用助听器,觉得会产生依赖。其实,助听器和老花镜、拐杖一样,都是老人生活的辅助工具,依赖助听器并没有什么不好!”
老年人一旦在生活和工作中感到听力困难,意味着需要助听了,都应该验配助听器。如果老人使用助听器后“离不开”、“摘不下来”,意味着助听器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极大地改善了使用者的听觉状况,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不佩戴助听器会使听力越来越差
老年人听力不好,要及时佩戴助听器,不然听力会越来越差甚至导致耳聋。老年人由于身体的衰老,耳蜗毛细胞萎缩,听力中枢机能的退化等,使听力下降,甚至耳聋,所以不少老人总在抱怨“听得见却听不清”。然而,佩戴助听器刚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使听到的声音清晰响亮,同时减缓听力系统衰老的进程。黄斌先生提醒子女及老人,听力不好要及时佩戴助听器,以免听力越来越差。
不佩戴助听器易患老年痴呆症
老年人听力不好,不佩戴助听器会很大程度上导致老年痴呆的情况发生。人体听到声音,大脑接收到声音信号才会兴奋;而听不到声音,意识则会处于不兴奋的状态,大脑就失去活力,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减慢。久而久之,听力下降会使老年人反应迟钝、语言能力下降、交流减少,这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会使老人产生孤僻、淡漠、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老年痴呆。
不佩戴助听器影响心理健康
老年人听力不好,不佩戴助听器会影响心理健康发展。据科学研究显示,与听力正常的老年人相比,听力受损的老年人思维和记忆更差。黄斌先生指出,听力下降,大脑接受声音的刺激减少,需要耗费更多能量来处理声音,因而会牺牲一些本来用于处理记忆和思维的能量,长期下来就导致老年人思维和记忆力下降。因此,老年人在生活中会出现沟通困难、交流减少等情况。久而久之,老年人就失去社交的兴趣,逐渐将自己与外界隔离起来,变得沉默寡言、心理自卑。老年人听力不好,不佩戴助听器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耳聋怎么办
1.助听器:
是聋人教育和提高聋人听觉的有效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患者对助听器的需求逐年提高,故正确选配合适的助听器尤为重要。
助听器的选配对象
有残余听力的耳聋患者,在药物或手术治疗无效、病情稳定后均可选配助听器。理想的选配对象是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选配的一般原则是根据纯音听力(0.5~2.0kHz)的平均损失程度而定,听力损失愈重,所需的增益愈大。一般来说,中度听力损失者使用助听器后获益最大,而轻度及重度耳聋获益较少。选择助听器要考虑助听器的结构形式、功率、声增益大小及电声特性。
助听器选配原则
(1)单耳和双耳助听器选配原则:研究证实,双耳助听器具有克服头部的阴影效应,发挥双耳定向功能;并能使助听器的增益和输出降低5dB,噪音降低2~4dB,提高信噪比和语言清晰度。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配双耳助听器。不能配双耳助听器者可配单耳助听器。配单耳助听器的原则为:选择言语识别率较好的一耳;气骨导阈差大的一耳;动态听力范围较大的一耳;两耳听力曲线相似时,选听力曲线稍平坦的一耳。
(2)气导助听器与骨导助听器的选配原则:一般情况下,耳聋病人首选的助听器为气导助听器,有些传导性聋患者,需要配骨导助听器。骨导助听器放在乳突部,声波将通过乳突骨传导给内耳。需要配骨导助听器的病人有:外耳道闭锁、狭窄、长期流脓,不适宜用耳塞者;1000Hz和2000Hz听阈气导和骨导平均差距大于40dB者。
2.其他治疗:
改善耳蜗血循环及促进神经营养代谢,可用血管扩张剂、维生素B1、维生素B12、ATP、辅酶A等,亦可采用高压氧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