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产地
大白菜产地
白菜的主要产地
南方的大白菜是北方引种的,其品种有乌金白、蚕白菜、鸡冠白、雪里青等,都是优良品种。白菜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钙、磷等矿物质以及大量粗纤维,用于炖、炒、熘、拌以及做馅、配菜都可以。白菜除供熟食之外,还可以加工为菜干或制成腌制品,例如山东日照的“京冬菜”就是用白菜制作的名闻全国的地方特产。
大白菜,在西方又称“北京品种白菜”,即结球白菜,在粤语里叫绍菜。大白菜有宽大的绿色菜叶和白色菜帮。多重菜叶紧紧包裹在一起形成圆柱体,多数会形成一个密实的头部。被包在里面的菜叶由于见不到阳光绿色较淡以至呈淡黄色。
大白菜耐储存,所以中国的老百姓特别是中国北方老百姓对白菜有特殊的感情。在经济困难的时期,大白菜是他们整个冬季唯一可吃的蔬菜,一户人家往往需要储存数百斤白菜以应付过冬,因此白菜在中国演变出了炖、炒、腌、拌各种烧法。冬季在最低气温为-5℃左右时,大白菜完全可以在室外堆储安全过冬,外部叶子干燥后可以为内部保温。如果温度再低,则需要窖藏。不过在过于寒冷的北方还有另外几种冬季储存白菜的方法,如在朝鲜北方和中国东北东部腌制朝鲜冬菜,在中国东北西部、内蒙东部和河北北部寒冷以前又缺乏食盐的地区习惯用渍酸菜的方法等储存白菜。
由于大白菜是在秋季玉米收获后播种,初冬收获,产量大,管理容易,但储存需要占地,所以收获期间同时上市价格非常便宜,一些商家在促销商品时常用“某某商品白菜价”的口号应容其廉价。
大白菜品种繁多,基本有散叶型、花心型、结球型和半结球型几类,主要品种有:
以天津为代表的大运河沿岸有三、四百年种植历史的青麻叶(天津绿),绿色菜叶较多,帮薄,纤维少,叶内柔嫩。
黄色菜叶为主的品种又称黄芽白菜、黄芽菜、黄芽白,有南北两种。黄芽菜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津门纪略》中记有“黄芽白菜,胜于江南冬笋者,以其百吃不厌也”,以至其又有“北笋”之称。
在台湾种植的台湾白菜也是大白菜的一种,比北京大白菜细一些。
白菜的营养价值
别名:
大白菜
使用提示:
每次50~100克,鲜白菜100~500克
白菜知识介绍:
白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二年生草本植物。包括结球及不结球两大类群。原产地中海沿岸和中国。由芸薹演变而来。以柔嫩的叶球、莲座叶或花茎供食用。栽培面积和消费量在中国居各类蔬菜之首。
白菜根为浅根系,主根粗大,侧根发达,水平分布。叶片有毛或无毛,着生于短缩茎上成莲座状。除薹用和分蘖类型外,腋芽不发达。总状花序,花淡黄至黄色。长角果。
白菜与另一种十字花科植物青菜的幼株(又称小白菜),成为我国居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蔬。在我国北方的冬季,大白菜更是餐桌上的常客,故有“冬日白菜美如笋”之说。大白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有“百菜不如白菜”的说法。
白菜营养分析:
1. 白菜含有丰富的粗纤维,不但能起到润肠、促进排毒的作用又刺激肠胃蠕动,促进大便排泄,帮助消化的功能。对预防肠癌有良好作用。
2. 秋冬季节空气特别干燥,寒风对人的皮肤伤害极大。白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多吃白菜,可以起到很好的护肤和养颜效果。
3. 美国纽约激素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中国和日本妇女乳腺癌发病率之所以比西方妇女低得多,是由于她们常吃白菜的缘故。白菜中有一些微量元素,它们能帮助分解同乳腺癌相联系的雌激素。
白菜适合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
1. 特别适合肺热咳嗽、便秘、肾病患者多食,同时女性也应该多吃;
2. 大白菜性偏寒凉,胃寒腹痛、大便溏泻及寒痢者不可多食。
白菜食疗作用:
白菜微寒、味甘、性平,归肠、胃经。
有解热除烦、通利肠胃、养胃生津、除烦解渴、利尿通便、清热解毒;
可用于肺热咳嗽、便秘、丹毒、漆疮。
白菜做法指导:
1. 切白菜时,宜顺丝切,这样白菜易熟。
2. 烹调时不宜用煮焯、浸烫后挤汁等方法,以避免招牌营养素的大量损失。
3. 腐烂的白菜含有亚硝酸盐等毒素,食后可使人体严重缺氧甚至有生命危险。
4. 大白菜在沸水中焯烫的时间不可过长,最佳的时间为20~30秒,否则烫得太软、太烂,就不好吃了。
5. 白菜在腐烂的过程中产生毒素,所产生的亚硝酸盐能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丧失携氧能力,使人体发生严重缺氧,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腐烂的大白菜一定不能食用。
冬菜的腌制方法
京东菜:大白菜除去黄帮老叶,切成宽约一厘米左右的细条在太阳下晒干,每一百克原料脱水到十二至二十克,再按干菜每一百克加入食盐六克,充分搓揉后装入坛内,压紧封口,过两三天后再按每一百克腌菜加入蒜泥十至二十克装入坛内压紧封口。次年春天即可成熟取食。成品为金黄色,具有香甜味,颇受群众欢迎,
津冬菜(又名荤冬菜) 产于河北省的沧州和天津市一带。它是将大白菜切成小块,晒至半干,每100公斤加盐12公斤,充分揉搓,入缸压实,撒盖食盐,封缸2~3天,然后将菜取出,每100公斤菜坯再加蒜泥10~20公斤,装缸发醉至第二年春即成。因加有蒜泥,故又称“荤冬菜”。
大白菜为什么发苦
大白菜发苦的原因:
大白菜口感好坏和品种有一定关系,温差大,糖分容易积累,白菜口感会更好,所以一般来说,秋天的大白菜口感最佳、味道鲜美。
有些白菜味道发苦,口感不佳,与施肥有关,施加氮肥会使大白菜产量提高,但是这样的白菜因为肥料催长,口感稍差,如果氮肥过多,味道还会有些发苦。
一般情况下肉眼不好区分哪些白菜氮肥施加过多,在挑选大白菜时,可以选择一些白菜帮儿薄、棵小的,而且菜心包得越紧越好,这样的白菜又甜又干净。
大白菜怎么做好吃 百叶大白菜
原料:大白菜条500克,百叶丝300克,盐,味精,黄酒,色拉油各适量。
做法:百叶丝用沸水浸烫数分钟,可加盐少许,炒锅中放入少许油,放入大白菜煸炒至回软,烹入黄酒,加百叶,清水,烧至汤汁浓白,再放入盐,味精调味即可。
营盐功效:开胃消食,补益脾胃,解毒护肝,延年益寿。
大白菜介绍
白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二年生草本植物。包括结球及不结球两大类群。原产地中海沿岸和中国。由芸薹演变而来。以柔嫩的叶球、莲座叶或花茎供食用。栽培面积和消费量在中国居各类蔬菜之首。白菜根为浅根系,主根粗大,侧根发达,水平分布。叶片有毛或无毛,着生于短缩茎上成莲座状。除薹用和分蘖类型外,腋芽不发达。总状花序,花淡黄至黄色。长角果。
白菜是我国原产蔬菜,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考证,在我国新石器时期的西安半坡原始村落遗址发现的白菜籽距今约有六千年至七千年,《诗经·谷风》 中有“采葑采菲,无以下体”的记载,说明距今三千多年前的中原地带,对于葑(蔓青、芥菜、菘菜,菘菜即为白菜之类)及菲(萝卜之类)的利用已经很普遍。到了秦汉,这种吃起来无滓而有甜味的菘菜从“葑”中分化出来;三国时期(公元三世纪)的《吴录》有“陆逊催人种豆菘”的记载。南齐(公元五世纪)的《齐书》有“晔留王俭设食,盘中菘菜(白菜)而已”的记述(《武陵昭王晔传》),同时期的陶弘景说:“菜中有菘,最为常食。”唐朝时已选育出白菘,宋时正式称之为白菜。宋代苏颂说:“扬州一种菘,叶圆而大……啖之无渣,绝胜他土者,此所谓白菜。”明代李时珍引陆佃《埤雅》说:“菘,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谓之白菜。”
白菜与另一种十字花科植物青菜的幼株(又称小白菜),成为我国居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蔬。在我国北方的冬季,大白菜更是餐桌上的常客,故有“冬日白菜美如笋”之说。大白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有“百菜不如白菜”的说法。
枸杞菜产地
枸杞菜為茄科,枸杞屬落葉灌木植物寧夏枸杞的菜葉。多分枝,通常有棘刺。葉互生或 2-4 枚簇生,卵形、卵狀菱形、長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花冠淡紫色,裂片邊緣密被緣毛,雄蕊稍短於花冠。果實成熟為紅色,即枸杞子。根乃退虛熱的中藥地骨皮。以產於中國寧夏、甘肅、河北、青海等地的質量最好。
大白菜的营养价值
大白菜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蔬菜,又称“结球白菜”、“包心白菜”、“黄芽白”、“胶菜”等,在粤语里叫“绍菜”。大白菜与小白菜是近亲,同属芸苔一种,和原产地中海沿岸的圆白菜也较近,同属十字花科芸苔属。
大白菜原产于我国北方,是十字花科芸薹属叶用蔬菜,通常指大白菜。引种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十九世纪传入日本、欧美各国。大白菜种类很多,北方的大白菜有山东胶州大白菜、北京青白、天津青麻叶大白菜、东北大矮白菜、山西阳城的大毛边等。
大白菜的营养价值
大白菜的营养分析
据营养学家测定,每百克大大白菜中含水分95.14克、蛋白质0.86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3.9克(其中含膳食纤维0.94克)、维生素A13毫克、胡萝卜素80毫克、硫胺素0.03微克、核黄素0.04毫克、尼克酸0.4毫克、维生素C28毫克、维生素 E(T) 0.36毫克、钙35毫克、磷28毫克、钾90毫克、钠48.4毫克、镁9毫克、铁0.6毫克、锌0.61毫克、硒0.39微克、铜0.04毫克、锰 0.16毫克,其中含异亮氨酸34毫克、亮氨酸55毫克、赖氨酸46毫克、硫氨基酸(T)28毫克。
大白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膳食纤维、木质素、钙、磷、铁、铜、锌、锰、钼、硒等。大大白菜所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多于苹果和梨,所含微量元素亦很突出,其中锌的含量比一般蔬菜及肉、蛋等食品都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大白菜是一种营养极其丰富的大众化蔬菜,也是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宝库。有“百菜不如大大白菜”、“冬日大大白菜美如笋”之说。
如果与肉类同食,既可增添肉的鲜美味,又可减少肉中的亚硝酸盐类物质。正如俗语说:“肉中就数猪肉美,菜里唯有大大白菜鲜。”
1. 大白菜含有丰富的粗纤维,不但能起到润肠、促进排毒的作用又刺激肠胃蠕动,促进大便排泄,帮助消化的功能。对预防肠癌有良好作用。
2. 秋冬季节空气特别干燥,寒风对人的皮肤伤害极大。大白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多吃大白菜,可以起到很好的护肤和养颜效果。
3. 美国纽约激素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中国和日本妇女乳腺癌发病率之所以比西方妇女低得多,是由于她们常吃大白菜的缘故。大白菜中有一些微量元素,它们能帮助分解同乳腺癌相联系的雌激素。
大白菜的营养元素功效
大白菜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钙、磷等矿物质以及大量粗纤维,用于炖、炒、熘、拌以及做馅、配菜都可以。特别是大白菜含较多维生素,与肉类同食,既可增添肉的鲜美味,又可减少肉中的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类物质,减少致癌物质亚硝酸胺的产生。正如俗语说的:“肉中就数猪肉美,菜里唯有大白菜鲜。”
大白菜
白菜的基本介绍
白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二年生草本植物。包括结球及不结球两大类群。原产地中海沿岸和中国。由芸薹演变而来。以柔嫩的叶球、莲座叶或花茎供食用。栽培面积和消费量在中国居各类蔬菜之首。白菜根为浅根系,主根粗大,侧根发达,水平分布。叶片有毛或无毛,着生于短缩茎上成莲座状。除薹用和分蘖类型外,腋芽不发达。总状花序,花淡黄至黄色。长角果。
白菜是我国原产蔬菜,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考证,在我国新石器时期的西安半坡原始村落遗址发现的白菜籽距今约有六千年至七千年,《诗经·谷风》中有“采葑采菲,无以下体”的记载,说明距今三千多年前的中原地带,对于葑(蔓青、芥菜、菘菜,菘菜即为白菜之类)及菲(萝卜之类)的利用已经很普遍。
到了秦汉,这种吃起来无滓而有甜味的菘菜从“葑”中分化出来;三国时期(公元三世纪)的《吴录》有“陆逊催人种豆菘”的记载。南齐(公元五世纪)的《齐书》有“晔留王俭设食,盘中菘菜(白菜)而已”的记述(《武陵昭王晔传》),同时期的陶弘景说:“菜中有菘,最为常食。”唐朝时已选育出白菘,宋时正式称之为白菜。宋代苏颂说:“扬州一种菘,叶圆而大……啖之无渣,绝胜他土者,此所谓白菜。”
明代李时珍引陆佃《埤雅》说:“菘,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谓之白菜。”
白菜与另一种十字花科植物青菜的幼株(又称小白菜),成为我国居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蔬。在我国北方的冬季,大白菜更是餐桌上的常客,故有“冬日白菜美如笋”之说。大白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有“百菜不如白菜”的说法。
冬菜好吃吗
冬菜是中国饭桌上一款特色的食物,冬菜里面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在饭前多吃一些冬菜可以起到开胃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都是将冬菜放汤或者是炒起来,不管是哪一种做法,做出来的冬菜的味道都是比较鲜美的,口感都是非常好的。
有些地区平时在包饺子的时候喜欢在饺子的陷里面放一些剁碎了的冬菜,这样子就能够让饺子更加的有鲜味,而且这样子掺杂在一起不容易让食用者产生烦腻的感觉。
比较有名的就是潮汕冬菜,潮汕冬菜是由大白菜、大蒜等腌制而成的潮菜调味品。其腌制方法是将大白菜的芯瓣切成片,晒至半干,再用盐、大蒜等将其腌制而成。其主要作用是作为潮菜、潮汕小吃以及汤类食品的调味品。 早先潮汕冬菜皆由天津贩运而来,至抗日战争期间,澄海县的莲阳公平腐乳厂延聘天津技师,开始生产冬菜。自此,京津大白菜(又称冬菜)也被引进潮汕种植。潮汕冬菜仍以莲阳一带为盛产地,并以味美出名,每年都有相当数量销往海内外各地。
另外长城牌冬菜选料考究,采用传统工艺精心制作。从大白菜的菜坯收购开始直至冬菜成品出口,都经过严格挑选、精心加工,使天津冬菜的质量稳步提升,出口数量也逐年增长。天津冬菜系采用天津南运河畔盛产的“青麻叶大核桃纹”大白菜为原料,以本地红皮大蒜和高温加工的精制海盐为辅料,经发酵制作而成。
如果把冬菜做好了,那么就是一道非常美味的菜肴了,当然每一个人的口味爱好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喜欢吃冬菜,就会把冬菜做的非常的好吃,而有些人就不喜欢冬菜,那么不管冬菜做的再怎么好吃他们也是不会喜欢的。
白菜的分布范围
白菜原产地为地中海沿岸和中国,现各地广泛栽培,为东北及华北冬、春季主要蔬菜。长江以南为主要产区,种植面积占秋、冬、春菜播种面积的40%-60%。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北方栽培面积也迅速扩大,各地普遍栽培。其栽培面积和消费量在中国居各类蔬菜之首。
南方的大白菜是北方引种的,其品种有乌金白、蚕白菜、鸡冠白、雪里青等,都是优良品种。白菜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钙、磷等矿物质以及大量粗纤维,用于炖、炒、熘、拌以及做馅、配菜都可以。白菜除供熟食之外,还可以加工为菜干或制成腌制品,例如山东日照的“京冬菜”就是用白菜制作的名闻全国的地方特产。
大白菜,在西方又称“北京品种白菜”,即结球白菜,在粤语里叫绍菜。大白菜有宽大的绿色菜叶和白色菜帮。多重菜叶紧紧包裹在一起形成圆柱体,多数会形成一个密实的头部。被包在里面的菜叶由于见不到阳光绿色较淡以至呈淡黄色。
大白菜耐储存,所以中国的老百姓特别是中国北方老百姓对白菜有特殊的感情。在经济困难的时期,大白菜是他们整个冬季唯一可吃的蔬菜,一户人家往往需要储存数百斤白菜以应付过冬,因此白菜在中国演变出了炖、炒、腌、拌各种烧法。冬季在最低气温为-5℃左右时,大白菜完全可以在室外堆储安全过冬,外部叶子干燥后可以为内部保温。如果温度再低,则需要窖藏。不过在过于寒冷的北方还有另外几种冬季储存白菜的方法,如在朝鲜北方和中国东北东部腌制朝鲜冬菜,在中国东北西部、内蒙东部和河北北部寒冷以前又缺乏食盐的地区习惯用渍酸菜的方法等储存白菜。
由于大白菜是在秋季玉米收获后播种,初冬收获,产量大,管理容易,但储存需要占地,所以收获期间同时上市价格非常便宜,一些商家在促销商品时常用“某某商品白菜价”的口号应容其廉价。
大白菜品种繁多,基本有散叶型、花心型、结球型和半结球型几类,主要品种有:
以天津为代表的大运河沿岸有三、四百年种植历史的青麻叶(天津绿),绿色菜叶较多,帮薄,纤维少,叶内柔嫩。
黄色菜叶为主的品种又称黄芽白菜、黄芽菜、黄芽白,有南北两种。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津门纪略》中记有“黄芽白菜,胜于江南冬笋者,以其百吃不厌也”,以至其又有“北笋”之称。
在台湾种植的台湾白菜也是大白菜的一种,比北京大白菜细一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