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病人怎样防止肌肉萎缩
骨质疏松病人怎样防止肌肉萎缩
(1)主动锻炼:如作上肢抬高、平举,以锻炼臂部的肌肉;握健身球,以锻炼手部的肌肉.作下肢直腿抬高动作,以锻炼腿部的肌肉。也可以通过反复、有规律的握拳,活动足趾、绷紧和放松大腿或小腿肌肉等方式进行肌肉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应该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每日反复练习。
(2)被动锻炼:可以用一只手托住另一只手,反复活动肘关节;也可以请别人帮助,抓住小腿或足部,活动膝关节和髋关节,这样可有效地防止关节僵硬。此外,作肌肉的按摩也是防止肌肉萎缩的好办法,如果能再配合一些理疗,如电疗、磁疗及热疗等,效果更好。
如果由于骨质疏松或骨质增生致使肢体长期活动不足,已经出现了肌肉萎缩或关节僵硬,一也可以通过上述方法使其逐步恢复,但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以免造成肌肉损伤或骨折。
最常见的并发症:骨质疏松症骨折发生多在扭转身体、持物、开窗等室内日常活动中,即使没有明显较大的外力作用,便可发生骨折。骨折发生部位为胸、腰椎椎体、桡骨远端及股骨上端。
骨质疏松症患者都缺钙吗
不一定。
骨质疏松症与钙有直接关系,钙的缺乏是公认的骨质疏松主要因素,骨质是否疏松,与钙含量及骨结构密切相关。但是,导致骨质疏松有多种原因,并不是所有的骨质疏松都是因缺钙引起的。体内激素调节紊乱、内分泌代谢异常、对钙元素吸收能力减弱,是大部分骨质疏松症的真正发病原因。但是其他原因如少动、失重(例如宇航员)等引起的废用性骨质疏松,主要是因为肌肉的机械刺激减弱,造成肌肉萎缩、骨吸收过度引起,与缺钙关系不大。
防止肌肉萎缩学操
第一节:双足平分与肩宽,双手摆平由后向前、向上举过头,手指散开,掌心朝前做握抓动作,以每秒钟2次的频率,持续约20次。然后双手摆平,掌心朝下抓20次,要领同前。
第二节:双手于胸腹前先由内向外翻掌,再由外向内翻掌各8次,共4个8拍,然后双手指交叉于胸胸前,依靠手腕发力弹动手掌,指关节并拢,做波浪式动作,左右各4个12拍。
第三节:双手指交叉,握成拳头,掌心向上,左右弹腿各4次;收回双手交叉置于胸腹前,外翻约60度,由前向后弹腿各4次。
第四节:双手置两侧,左右扭腰,共4个8拍,同时收腹、吸气;双手掌心相对,置于胸腹前,外翻,掌心向上,由下向上向外划圈8次,同时收气于丹田。
以上动作均要求使用暗力,力度要均匀,连贯到位。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每次用时5~10分钟。感冒发热、严重心脏病患者慎做。此体操简便易学,力度及幅度都适合老年患者,长期坚持,有助于全身气血运行舒畅,并能改善微循环,促进全身筋骨运动,从而调节神志,增强活力,有效延缓老年性肌肉萎缩。
骨质疏松症传染性大吗
骨质疏松症传染性大吗?骨质疏松症不具有传染性,所以不会传染,骨质疏松症的病因较多,尚未完全明了,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能导致骨质疏松的许多因素中,公认的有遗传、内分泌、营养、失用、年龄以及免疫等多种因素,骨质疏松是以上因素或尚有未知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
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主要有:
(1)疾病因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肝肾疾病、肠胃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都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此外,影响身体活动的疾病,如偏瘫、长期卧床的病人,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2)营养因素:钙、磷、蛋白质、微量元素(氟、镁、锌)、维生素C、维生素D等的缺乏与骨质疏松密切有关。其中尤以钙、磷两种元素缺乏为主要原因。
(3)失用因素:因骨折或骨病而需长期固定的患者,因患病需长期卧床者,肌肉瘫痪者,可引起骨质疏松症。一般认为,机体长期处于静止状态时,肌肉活动减少,骨缺少肌肉刺激,结果骨母细胞减少,正常骨的代谢过程遭到破坏,破骨细胞相对活跃,造成骨骼中的钙溶出,尿中的钙排出增加,最终导致骨质疏松症。运动员肌肉发达,骨质致密而坚硬,极少患骨质疏松症。老年人手术后或患严重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卒中时,为预防骨质疏松症,要避免长期绝对卧床,提倡早日下床活动。
以上就是对骨质疏松病因所做的相关介绍,从它的病因也可以看出,此病不具有传染性。引起骨质量变化的原因很多,如发生良、恶性肿瘤,炎症等等,但为常见的乃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老年性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如何自我调养
我叔叔60多了,患有骨质疏松症好多年了。平时经常腰腿疼,我们全家都非常担心,到处寻医。经过这几年的治疗与自我调养,他的病有了明显的好转。最起码不像以前疼的那样厉害了。
1平时要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刺激成骨细胞活动,有利于骨质形成。卧床病人也应尽可能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加重,但不要因运动过度造成骨折。
2日常生活中要多晒太阳。维生素D是通常皮肤细胞与阳光的作用,再经肝脏而成。它是补充钙质不可缺少的维生素。
3多吃蔬菜和含矿物质的鱼类,蔬菜可改善老年人的胃肠功能,促进钙质的吸收。鱼类有丰富的矿物质,可避免过多脂肪。
4不要过多吃盐,不要喝咖啡。盐的摄入过多,会影响钙的吸收并加速钙的流失,咖啡中含的咖啡因也会加速钙的流失,从而加重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按摩好吗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是肝肾不足的表现之一,所以按摩疗法从补益肝肾着手,是防治老年骨质疏松症常用方法之一。
按摩选穴: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关元、合谷、内关、曲池、肩井、风池、涌泉、太溪、太冲、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三阴交等(图5-10)。
按摩方法
①掌摩关元5~10分钟。
②点按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各50~100次。
③拿捏关元、合谷、内关、曲池、肩井、风池、太溪、太冲、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三阴交各5~10次。
④虚掌拍击全身1~2遍。 ⑤缓慢伸屈活动各关节3~5次。
⑥擦涌泉100~200次。坚持按摩每日1次,按摩手法不要过重。
科学研究表明,唯有运动锻炼才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适当的运动对骨骼系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一定的应力刺激所产生的生物电能帮助钙离子沉积于骨骼,防止骨质脱钙,促进骨的代谢。同时还可牵伸肌肉、韧带及关节囊,防止肌肉萎缩。起到保持运动功能,减少骨折的作用。但是,病人在选择运动疗法时需要遵循一定的章法。
骨质疏松症多发于老年人及绝经后妇女,病人多伴有全身退行性变化,表现为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减退。故首先应考虑正确选择运动项目。超负荷的运动量或不当的运动形式对病人往往是负担,能造成不良后果。这就要求病人结合自己的体质、病情及年龄等,选择相宜的锻炼形式。
骨折后肌肉萎缩能恢复吗
骨折的肌肉萎缩,一般的来讲,都能恢复。为什么呢?因为骨折以后,大夫给他治疗完以后,往往需要甭管内固定、外固定,固定完了就是让病人制动,有利于骨折断端的愈合。时间长了,病人不动,肌肉就会出现一个萎缩,这个萎缩叫废用性萎缩。本身这个骨折肌肉是非常毛病,肌肉是没有发生病变的,只不过就是不用它它就萎缩,那么在骨折愈合以后,或者在骨折过程中,为了让骨折愈合的更好一些,咱们就要积极的进行一些功能锻炼,肌肉主动的进行一些收缩舒张,一个防止肌肉萎缩,这是很重要的,但是在防止肌肉萎缩过程中,骨折部位也可以有效的改善它的血液循环,肌肉的收缩也可以使骨折断端加压紧密的接触,有利于它愈合。
在后期已经发生了肌肉萎缩,咱们积极的进行锻炼,一般通过有效的锻炼,这个肌肉萎缩最终都能恢复。当然我指的是大肌肉,四肢的肌肉,当然在一些小的肌肉,你像骨间肌,它如果萎缩以后,是很难通过锻炼再恢复的,像小的手上骨间肌这些小的肌肉部位,所以术后一定要尽早的及时的主动的功能锻炼,防止它萎缩。不要等他已经萎缩了,再去锻炼,在个别的小肌肉是不能恢复的。当然绝大部分大的肌肉通过积极有效的锻炼肌肉萎缩都是可以恢复的。
老人要防止肌肉萎缩
肌肉是体内主要的胰岛素敏感组织之一,肌肉减少,会使胰岛索的反应减慢代谢效率,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心脏肌肉衰减会引起心功能下降,易患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研究发现,肌肉减少、肌力下降还会缩短寿命。因此,老人保护好叭肉不仅有助于预防多种病症,还对延长寿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老人想要长肌肉,防止肌肉姜缩,首光要健脾胃,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脾气健运,肌肉才一能发达、健壮。另外,还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锻炼不同部位的肌肉,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比如颈肌减少导致颈椎病、落枕、脑供血小足、眩晕、上肢麻木等多种病挤。锻炼颈肌的力一法是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在身后十指交叉,颈肩部用力向前挺,同时头向后仰到最大限度,保持此姿势5秒钟后,恢复原位。连续8次。能充分运动预椎周围的肌肉,缓解预肌紧张,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对防治颈椎病、脑供血不足等人有好处。
心肌健壮则心功能强,心肌哀减则会出现全身供血不足。锻炼心肌的力一法足:直立,挺直腰,缓慢下蹲,然后再起立起身,连续做20次。排天坚持练习,不仅可以锻炼大腿肌肉,还可增加心脏供血量,从而达到强心的目的。
跳绳有哪些好处 预防疾病
跳绳可以预防诸如糖尿病、关节炎、肥胖症、骨质疏松、高血压、肌肉萎缩、高血脂、失眠症、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多种症病。
怎么治脚麻
1.适当的锻炼
恰当的锻炼对关节病患者有较好的效果,让受累关节有选择地进行一些活动,不仅有利于关节液的交换,清除关节腔中的代谢产物、炎性产物和有害物质,缓解疼痛,还可以改善关节的挛缩。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防止肌肉萎缩,增加骨密度,其结果是关节活动度增大,功能受损减轻。全身锻炼还可以增强病人的体力和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使病人身心都得到康复。
2.合理的饮食
如果是因为风湿病引起手脚发麻的话,则会伴有低热、肌肉萎缩以及贫血等症状,所以消耗的体力是非常好的,因此这个是时候要补充高蛋白质,并且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增加维生素D与钙,而如果有贫血的患者则应该补充铁。大豆含有极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它可促进肌肉、骨骼、关节、肌腱的代谢,帮助修复病损,护士应鼓励病人适当食一些豆类食物,忌食生冷、辛辣、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