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神宁心的穴位按摩方法
提神宁心的穴位按摩方法
穴位很神奇,按压穴位可以防治疾病,下面就说说这几个穴位,给自己提神宁心。
1、按压后颈部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穴,能够起到清热除湿的功效。
2、按压少少阴心经(手臂内侧外缘)和心包经(手臂内侧中线),每天一次,对心痛、心悸、心胸烦闷都有缓解作用。
3、按压太阳穴、印堂穴,有提神宁心作用。
马上试试吧。
男人更年期如何调理
中医认为,男性进入更年期之后,身体也会出现各种衰老的症状,例如上文我们提到的性欲减退等,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按摩来调理更年期症状。
1、按摩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脚踝部位,用大拇指按压这个穴位10秒再放开,重复动作1-3分钟,可以治疗男性更年期出现的失眠、头痛。
2、按摩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手腕部位,当你在外面感到心神不宁的时候,可以按摩内关穴来起到安神的作用,一样用大拇指按压穴位10秒作用,重复动作30次即可。
按摩哪里能快速睡眠图 穴位按摩宁心安神
先用双手中指之前按压项部两侧的风池穴约半分钟,使酸胀感向头一侧扩散,继之用一只手拇指之间按压对侧手腕的神门穴,按到穴位周围有明显的酸胀感后,继续按压半分钟,然后再换对侧穴位按压,同时配合按压内关,上肢穴位按压后,再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压两侧小腿的三阴交,足三里穴,使酸胀感向上扩散,此法可健脾和胃,通经活血,宁心安神,有助快速入眠。
保养心脏按摩方法 神门穴-补益心经气血
神门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意指心经体内经脉的气血物质由此教育心经体表经脉,本穴因气血物质气性同心经气血之本穴,坚持按摩能补益心经气血,让心脏充满活力并为心脏搏动提供能量来源,起到清热宁心,益心安神,通经活络的功效。
经穴定位:在手腕部位,手腕关节手掌侧,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按摩时一只手大拇指置于穴位上,除拇指外的四指握住手腕,用拇指尖垂直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现酸胀和痛感为宜,每天早晚各 按摩一次,每次3-5分钟。
四大肾保养按摩手法
四大肾保养按摩手法 不同穴位功效不同!按摩保健是一种通过按摩手法按摩相应的穴位达到的效果,不同的按摩手法按摩不同的穴位就有不同的功效:
穴位按摩1、拎耳屏:
双手合指放在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治疗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穴位按摩2、扫外耳: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这时会听到“擦擦”声。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穴位按摩3、拔双耳:
两食指伸直,分别伸入两耳孔,旋转180度,反复3次后,立即拔出,耳中“啪啪”鸣响,一般拔3-6次。此法可使听觉灵敏,并有健脑之功。
穴位按摩4、鸣天鼓:
两掌分别紧贴于耳部,掌心将耳孔盖严,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错扣击头后枕骨部,即脑户、风府、哑门穴,耳中“咚咚”鸣响如击鼓。
该方法有提神醒脑、宁眩聪耳之功效,不仅可作为日常养生保健之法,而且对中老年人常见的耳鸣、眩晕、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病有良好的疗效。
夏季养生小常识 按摩太阳穴
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按摩时可稍稍用力,顺时针转揉10~20次,逆时针再揉相同的次数。经常按压太阳穴,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有止痛醒脑、提神宁心的作用。
调气血缓解疲劳按摩哪里
1.按眼窝,安神缓头痛
眼窝处有晴明、攒竹、四白、承泣、丝竹空等诸多穴位,通过按摩可减低眼压,缓解眼部疲劳,提高眼部机能,对近视眼、老花眼及用眼过度等引起的目赤昏花、视物不明有明显改善作用。按摩这些穴位还能镇静安神、改善头痛,也可延缓眼周皮肤衰老,预防皱纹出现。轻闭双目,用食指与中指指腹分别顺时针与逆时针缓慢旋转按摩眼皮5~10次,也可在相应穴位处轻按压约1分钟,安神止痛的效果更佳。
2.按颈窝,缓解咽部不适
颈窝位于喉结下方、胸骨上凹陷处。这里是天突穴所在,为任脉穴位,位于颈结喉下四寸,胸骨上窝正中,具有宽膈和胃、降逆调气的作用。刺激颈窝可改善咽喉不适、咳嗽气喘、恶心呃逆等症状。可用拇指或食指按压颈窝,并向内下方缓慢均匀用力,或画圈按揉,同时作吞咽动作,约一分钟左右,自觉局部酸重感及憋闷感为止。
3.揉腋窝,宽胸宁神
腋窝,俗称“胳肢窝”,其顶端动脉搏动处为极泉穴。针灸或按摩该穴,有宽胸宁神的功效,对防治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有益,如冠心病、心绞痛、肋间神经痛等。将四指并拢置于腋窝下,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每10圈交换一次,共按摩100~200次;也可按压,用左手按右腋窝,右手按左腋窝,用拇指指肚按极泉穴,反复揉压直至出现酸、麻、热的感觉,一般需要3~5分钟。
4.拍打肘窝,清热通络
肘窝位于肘关节前面,是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的通行之所,分布着曲池、曲泽、尺泽等穴位。当血液中代谢产物过多时,血液黏稠度增加,经脉气血易滞留在肘关节,经络不通,引起心火肺热亢盛,会出现咽喉肿痛、咳嗽痰黄、心烦失眠等证。按摩肘窝的穴位可疏通经络气血,清热祛湿,安神利咽。将四指并拢,力度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地连续拍打左右两边数次,拍打时要注意节奏。也可轻轻按揉局部穴位,以感觉肘部微微发热、酸胀为宜。
耳鸣按摩哪个部位图解 按摩听宫穴聪耳宁神
听宫穴是手少阳,足少阳和手太阳三经交会之处,有聪耳开窍,宁神定志的功效,经常按压此穴,可以缓解耳鸣,耳聋,中耳炎,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症状。
按摩取穴: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按摩手法:微张口,两手食指指腹同时稍用力按揉两侧穴位1分钟。
按摩哪个部位对心脏好 神门穴
位置:伸手,掌心向上,小指与无名指侧。
按摩方法:向下浅按约0.5寸,按压5秒,至有酸感,休息5秒继续按压,一共20次。
按摩功效:神门穴是精气神的“神”之进入处,神门穴通畅则心静神宁,同时该穴位还是治疗心脏病的要穴,有调节内脏器官的作用。在心悸,心脏不适的时候,按压该穴位能减轻痛苦。
提神的穴位 脑空穴
位置:脑空穴在风池穴直上,与脑户穴相平处。
功效:经常按摩脑空穴能够提神、醒脑、宁神。
按摩三个穴位提神醒脑
风 池穴 风池穴位于项部,枕骨之下,与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相平。这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按摩它除可提神外,还能缓解眼睛疲劳,特别对长时间在电脑 前工作或长时间伏案的人,效果更好。保持身体正直,两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风池穴,头后仰,拇指环形转动按揉穴位1分钟,可感到此处有明显的酸胀感,反复5 次。
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的最高点,是手足三阳经及督脉阳气交会之处,按摩这里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持续30秒;同时可做轻柔缓和的环形按揉,反复5次。
太 阳穴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按摩此处不仅提神还可缓解头痛。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分别置于两侧太阳穴,轻柔缓和地环形转 动,持续30秒。此法适用于各种人群,但不可用力过度,感觉酸胀即可。按摩次数可多可少,可视大脑疲劳的程度调整。
提神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想要有足够好的状态继续一天的工作,不妨试试按摩以下的六个穴位提神醒脑,帮助你恢复精力值。
太阳穴
位置:太阳穴位于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
功效:经常用指腹按摩太阳穴能够醒脑明目,祛风镇痛。特别是对于眼睛疲劳、头痛、偏头痛的人效果不错。
头维穴
位置:头维穴位于头侧部发际里,发际点(用手按发角会感到疼痛处)向上一指宽的位置。嘴巴动的时候肌肉也会动之处。
功效:经常用指腹按摩能够提神醒脑,特别适用于目眩、头痛、眼睛疲劳的人。
风池穴
位置:风池穴位于颈部耳后发际下凹窝内,与耳垂齐平,压上去会有酸胀感。
功效:按压风池穴可以适当地用力按压,能够有效清头明目、提神醒脑、通脑活络。
脑户穴
位置:脑户穴位于头部后面,仰躺时刚好靠在枕头的后头部骨头上方的凹陷处。
功效:经常按摩脑户穴能够醒脑开窍,对于头胀、头痛等缓解效果不错。
脑空穴
位置:脑空穴在风池穴直上,与脑户穴相平处。
功效:经常按摩脑空穴能够提神、醒脑、宁神。
命门穴
位置:命门穴位于后背第二腰椎棘突下(也就是肚脐正对的腰部位置。)
功效:经常按摩命门穴,可以培元固本、强壮腰脊、补肾壮阳。对于久坐的上班族来说,可还是能够很好的缓解头晕耳鸣、神经衰弱、腰痛肢冷等症状的。
摆脱失眠中医有门道
怕失眠 易上火的食物少吃
很多人的失眠与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体内有“火”有关。有些人经常吃一些容易上火的食品,如油炸、膨化的零食都很容易导致上火,进而诱发失眠,此类人群最好去除吃零食的习惯。当然,还有一类人睡觉不规律,晚上多熬夜,导致阴津亏虚、阴虚火旺进而诱发失眠。人在下午的时候精神状态相对较差,但由于工作原因很多人会选择咖啡、茶水等提神,这些兴奋神经的饮料也易导致失眠。
中医讲,胃不和则卧不安,所以晚餐时宜少吃一些对胃有影响的食物。首先,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蒜等;其次,要少吃容易产气的食物,如红薯、黄豆等;再者,一些过于油腻的、不易消化的食物也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使胃肠道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进而影响睡眠。
助安眠 试试这些中医办法
中药泡脚 睡前用中药泡脚,对缓解失眠非常有帮助。取红花15克、徐长卿60克放入锅中,加水熬半个小时,然后用熬好的水泡脚,以临睡前泡半个小时左右为宜。药渣留着备用,第二天晚上可再熬一次。
睡前泡脚可以调节、松弛紧张的神经,调和经络气血,通达平衡阴阳,本身就有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而方中的红花可以活血、通络、润燥;徐长卿则有一定的镇静作用,门诊中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疾病时多会用到它。本方可以活血润燥、镇静安神,从而帮助睡眠。
穴位按摩 取神门、太溪、三阴交、足三里等八个穴位(身体左右各一个穴位)按揉,顺时针36次,逆时针36次,平补平泻。
神门是手少阴心经上的穴位,在手掌内侧腕横纹的凹陷处。按摩这个穴位有安眠、祛烦的作用。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在脚内踝和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按摩这个穴位可以补肾水、润心火,从而帮助睡觉。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它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疏通脾、肝、肾三条经脉。足三里在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中医讲脾主思、胃不和则卧不安。按摩这个穴位可以调理脾胃,促进睡眠。
按捏颈部皮肤 如果难以入睡,临睡前可以用左右手抓揉颈部皮肤各3分钟,然后用左右手分别横向搓颈部皮肤3分钟。这个笔者自创的调治睡眠的方法主要是放松颈部肌肉的张力,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平衡,很多轻度失眠的病人应用后,反映效果很好。
食疗助安眠 很多具有安神宁心、疏肝理气的中草药对缓解失眠有较大的帮助,比如莲子、酸枣仁、桂圆等。有个食疗方很简单,叫酸枣仁汤。取酸枣仁15克,捣碎后用水煎,每天晚上临睡前1小时服用就可以了。中医认为,酸枣仁有宁心安神、疏肝解郁的作用,对心烦、心悸不安引起的失眠效果尤佳。此外,中老年人如果经常失眠,可以取等量的桂圆、莲子熬汤饮用。它除了可以宁心安神,还有健脾补肾的作用。
随手记助睡眠 很多人失眠的时候会想很多事情,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第二天要发生的事等。虽然知道这样做对睡觉有害无益,但却控制不住自己。这时候可以找个本子把心里想的事情记下来,将大脑中形成的兴奋点转移出去,从而帮助睡眠。
穴位按摩能治疗失眠吗
双手交叠按摩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肚脐下3指处,按摩此穴能够改善气滞血瘀引起的神经衰弱、失眠、精力减退的症状,养血养气,利于美容。先将双手叠在一起按压此穴位,亦可以连同此穴周围做圈状的按摩,连续60次。
按摩鸠尾穴
鸠尾穴位于人体的心窝正下方,最底下肋骨稍下处。按压此穴,能消除疲劳和焦躁情绪,带来心态安宁的睡眠。按摩时,先用两个大拇指按压此穴,作圈状按摩,左右各60次。
安眠穴
安眠穴是一个常用的经外奇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耳后凹陷处)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此穴能平肝息风,宁神定志,有效纾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睡。
手部按摩的一些注意事项
按摩的力道
对多数穴位和反射区来说,不痛不会有效果,所以需要刺激强一点,痛感重一点。但用力也不可过重,只要有明显的痛感就行了。按摩时,用力要先轻后重,逐渐增加力量,到能接受的最大限度为止。
按摩的顺序
按摩时男性先左手,后右手;女性相反,先右手,后左手。如没有足够的时间,只要按摩一只手上的穴位就可以了。
小心穴位疲劳
按摩多日多次后,病情好转,穴位的压痛随之减轻,是疾病好转的迹象。如果病情没有好转,而压痛明显迟钝,这就是穴位疲劳。左右手穴位相同,可以轮流按摩左右手的穴位。按摩注意
1 按摩前休息片刻。
2 暴饮、饱餐、洗澡后1 小时内及过度疲劳时不宜做手部按摩。
3 初次按揉后局部如果出现酸、微痛、胀等感觉,这是指力过大的缘故,应减轻力度。
4 手穴部位比较小,按摩时,有些穴位可用一些器械操作,如以钢笔、圆珠笔等尾部(必须光滑圆润)按压穴位。5 按摩中切记自然呼吸,不要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