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药与草药的区分

中药与草药的区分

中药是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中草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中国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现在中国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天然药物这门课,所讲述的内容就是通称的中草药。

樟树根的药用价值

【性味】①《分类草药性》:辛,无毒。

香樟木佛像②《贵阳民间药草》:辛,温,无毒。【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脾二经。【功用主治】治上吐下泻,心腹胀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疥癣瘙痒。①《分类草药性》:治一切气痛,理痹,顺气,并霍乱呕吐。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③《贵阳民间药草》:理气,行血,健胃。治胃病,筋骨疼痛,狐臭,脚汗。④《四川中药志》:避邪恶,除风湿。治霍乱腹胀,宿食不化,手足风湿痹痛及疥癣瘙痒。⑤《湖南药物志》:发表,散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4~6钱,或浸酒。外用:煎水洗。

香樟根【选方】①治气胀、气痛:香樟根末五钱。熬甜酒吃。②治风湿,跌打损伤,筋骨疼痛:香樟根五钱,铁筷子五钱,白龙须五钱,岩川芎五钱(生者各一两)。泡酒吃,早晚一次,每次服酒五钱。③治风湿疼痛:香樟根煎水外洗。④治歪嘴风:鲜香樟根二两,枫香树根皮五钱。混合捣烂,外包(歪左包右,歪右包左)。⑤治狐臭:香樟根为细末,加入生米饭混合成团,搓揉腋下。⑥治脚汗:鲜香樟根皮,捣烂,包脚底过夜。(①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⑦治虫牙痛:樟根白皮加食盐少许,捣烂敷痛处。

中药材中药成分

中药材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各种药材又具有多种化学成分,按照其药理作用和组成性质,概括起来中药材的成分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有效成分

即具有生物活性,发挥主要药效的物质,如生物碱、甙类、挥发油。

辅助成分

本身没有特殊疗效,但能增强或缓和有效成分药效作用的物质。如洋地黄中的皂甙可帮助洋地黄甙溶解或促进其吸收。

无效成分

指本身无效甚至有害的物质,往往会影响浸出效果、制剂稳定性、药效等。

组织物质

犀角构成细胞的不溶物,如纤维质、栓皮等。大多数中药制剂是复方,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通常体现在复方配伍的综合作用上,其处方的组成几味至几十味药不等,成分复杂。浸取就是要尽量提出发挥药效的成分,并尽量避免浸出过多的无效甚至有害的物质,但随着中药科学的发展,“无效”和“有效”的界限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的方剂中可能会发生变化。某些过去认为是无效的成分,却发现它有生物活性,应根据不同组方的成分变化,确定浸取过程中的最佳提取工艺。

中药,草药,中草药,这三种有什么区别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中医治疗原则使用的药物,包括中药材 饮片 中成药 其中中药材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药物.草药:一般是指民间医生用以治疗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中草药: 当然就是指上面两种的一个总称了.现在中药资源大约有12807种(13000种)草药的种类是无法做出统计的.

喉咙草的功效与作用

喉咙草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清热,消肿,解毒。治咽喉肿痛,口疮,赤眼,目翳,正、偏头痛,牙痛,风湿,哮喘,淋、浊、崩、带,疔疮肿毒,跌打,烫伤。

1、《分类草药性》:“解毒。治蛇伤,诸淋,涂火疔疮,泡酒扫毒除肿。”

2、《中国药植志》:“治喉痛,跌打损伤。”

3、《贵州民间方药集》:“新鲜果实液汁点眼,可治眼热,去眼翳;全草,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腰酸背痛;外治蛇咬伤,汤火伤,疔疮。”

4、《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偏正头痛,牙痛。”

5、《贵阳民间药草》:“祛风清热,治劳伤腰痛,咽痛口糜。”

6、《四川中药志》:“治遗精,崩症及寒湿带下而虚弱者。”

喉咙草的药用价值

【药名】喉咙草

【别名】佛顶珠、地胡椒、五岳朝天、小虎耳草、铜钱草、白花草、索河花、五朵云、汉先挑草、喉癣草、小一口血、喉蛾草、清明花、白花珍珠草、五角星草、天星草、天吊冬、顶珠草、仙牛桃、金牛草。

【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点地梅的全草或果实。清明前后采收全草,晒干。

【性味】辛甘,微寒,无毒。

【归经】肺;肝;脾经

【功用主治】 祛风,清热,消肿,解毒。治咽喉肿痛,口疮,赤眼,目翳,正、偏头痛,牙痛,风湿,哮喘,淋、浊、崩、带,疔疮肿毒,跌打,烫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或泡酒;或开水泡代英。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含漱。

喉咙草的药用附方

1、治咽喉肿痛,白口疮:佛顶珠为极细末,吹在患处。(《贵阳民间药草》)

2、治跌打损伤或久坐腰酸腰痛:佛顶珠一两,仙桃草五钱,乱头发一钱。泡酒半斤。一天二次,每次服量不超过一两。(《贵阳民间药草》)

3、治咯血:佛顶珠三钱。炕干研末兑酒吞。(《贵阳民间药草》)

4、治五淋白浊:佛顶珠一两,苦竹一两。白糖一两,加水三小碗,煎汤二碗,一剂三次分服。(《贵阳民间药草》)

5、治风湿关节痛:佛顶珠五钱。煎水服。(《贵州草药》)

6、治偏正头痛、牙痛、风火赤眼:点地梅三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7、治哮喘:鲜天星草-至二两。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喉咙草的副作用

经过动物试验或临床观察,证实喉咙草有不同程度抑制或杀死精子的作用,所以不能大量服用。

以上就是一些喉咙草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养生之道网中医养生频道。

吃什么伤肾 部分中草药

我们的生活多多少少都会接触到一些中草药的,医学临床已经不断发现,服用某些中草药引起肾功能损害的例子引起肾功能损害的中草药有哪些呢?

简单介绍几种:雷公藤,关木通、牵牛子、苍耳子、罂粟壳等,雷公藤导致的肾损害最大,其次是关木通,关木通伤肾的原因是含有肾毒性物质——马兜铃酸。是一种很强的肾毒性物质,所以平时肾病患者千万不要盲目吃中草药!


紫茉莉根附方

①治淋浊、白带:白花紫茉莉根一至二两(去皮,洗净,切片),茯苓三至五钱。水煎,饭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白带:白胭脂花根一两,白木槿五钱,白芍五钱。炖肉吃。(《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红崩:红胭脂花根二两,红鸡冠花根一两,头晕药一两,兔耳风五钱。炖猪脚吃。(《贵阳民间药草》)

④治急性关节炎:鲜紫茉莉根三两。水煎服,体热加豆腐,体寒加猪脚。(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⑤治痈疽背疮:紫茉莉鲜根一株。去皮洗净,加红糖少许,共捣烂,敷患处,日换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鱼腥草泡水喝一天喝多少为宜 鱼腥草泡水一天喝多少为宜

15~25g。

鱼腥草泡水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一些清热、止咳化痰、抗炎具有一定的疗效,是很好的一味药食同源的中草药,尤其对于体热的人来说疗效会更加明显。

但是鱼腥草是偏寒性的中药草植物,不建议用量过多,需要控制每日量的摄入才能得到比较好的疗效,所以一般干鱼腥草一天用量在15~25g左右即可,如果是新鲜鱼腥草可适当增加用量。


农药中毒中草药治疗

(1)百草枯和敌草快的中毒症状:百草枯是一种很不寻常的化合物,是一种很好的除草剂,它对环境没有不良作用,因为它一接触到土壤就失去活性。已使用过大量百草枯,对人没有发生不良影响。除非是反复地、不注意预防地接触,这样会造成指甲受腐浊和鼻粘膜受损而出血。除非是长时间接触,否则百草枯是不易经完整皮肤吸收的。但是如果吞服了,则其后果是灾难性的,死亡率非常高。这些病例是由于事故或有意摄入造成的。

①百草枯。吞服后立即发病,口腔和咽喉立即有烧灼感,口腔和咽喉因被腐蚀造成溃疡。随之就发生恶心、呕吐、胃疼,以后就胸闷,呼吸时伴有泡沫。严重病人即可因肺水肿及急性肾衰竭而死亡。不太严重的病人则表现有肝、肾功能受损的体征。可能发生焦虑、共济失调、抽痉。即使病人在第一周末可能表现出一些好转征象,但可能会出现肺纤维化体征,逐渐有进行性的呼吸不足与缺氧性肺衰竭。

②敌草快。敌草快的中毒较少见。上述百草枯的使用和误用情况与特点也适合于敌草快。吞服后立即发病。敌草快对口腔和咽喉也有腐蚀作用。严重病例在数小时内呕吐与腹泻。发现肝功能受损及蛋白尿,代谢性酸中毒、血小板减少和无尿。随之发生失去定向和抽痉,严重病人在一周内因肾衰和心衰而死亡。如能恢复则通常很彻底。敌草快摄入后不会像百草枯那样发生进行性肺病变。

(2)五氯酚(pcp)及有关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有时引起氯痤疮。职业性长期接触或突然大剂量接触时可能发生全身中毒。这类化合物主要用于木材处理,因而一般公众也有少量接触,也曾有过事故或有意摄入。

大部分症状和体征是由于代谢率加快所致。死亡常由于高热和心脏骤停,并较早出现尸僵。

该类农药中毒迅速,首先表现为身体和精神上的疲乏,缺氧,头痛,共济失调,头晕,眩晕和丧失定向,无食欲,想吐,发热和出汗。以后则高热和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因心脏衰竭而死。

经口或经呼吸道接触时可能发生肺水肿。后期可能有阵挛(五氯酚除外)。可能有肝、肾功能损害,t淋巴细胞轻度减少。曾报告过有再生障碍性贫血。

威灵仙的别名

【别名】

能消(《开宝本草》),葳灵仙(《苏沈良方》),葳苓仙(《珍珠囊》),铁脚威灵仙(《纲目》),灵仙(《药品化义》),黑脚威灵仙(《生草药性备要》),九草阶、风车(《现代实用中药》),鲜须苗(《南京民间药草》),黑骨头、黑木通(《贵州民间方药集》),铁杆威灵仙(《药材资料汇编》),铁搧帚(《浙江中药手册》),七寸风(《广西中兽医药植》),铁脚灵仙、牛闲草、牛杆草(《江苏植药志》),老虎须、辣椒藤(《陆川本草》),铁灵仙(《河北药材》),灵仙藤、黑灵仙(《四川中药志》),黑须公、芝查藤根(《广东中药》)。

相关推荐

中药豨仙草的药理作用

免疫抑制。豨莶草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有抑制作用。豨莶草水煎剂小鼠腹腔注射,连续7天,能使淋巴细胞值降低,Ea、Et花环形成率下降,抗体血清滴度降低,细胞内DNA和RNA吖啶橙荧光染色的阳性率减少。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也有抑制作用。豨莶草水煎剂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抑制作用,降低血清溶菌酶的活性,使胸腺和脾脏的重量减轻。抗炎。稀桐丸水煎剂大鼠灌服,能显著抑制甲醛性和蛋清性关节炎肿胀。腺稀

中药饮片中药颗粒剂中成药的区别

鉴于门诊上许多患者有对中药的常用剂型不甚了解,不知如何选择的问题,我们现将相关知识介绍如下:门诊常用的中药剂型,一般分为中药饮片、中药颗粒剂、中成药3种。中药饮片:即我们最常见的中药形态,多为切成片状、小块状或小段的经不同炮制后的中药原药。我院现有普通饮片及小包装饮片两种。小包装饮片的质量稍优于普通饮片,但价格略高,且每包剂量固定,不利于医生灵活调整剂量。普通饮片价格较小包装饮片便宜,且利于医生灵

抗癌中草药夏枯草

[成分药理]全草含三萜皂甙,其甙元是齐墩果酸。还含有游离的齐墩果酸、熊果酸、芸香甙、金丝桃甙、顺咖啡酸、反咖啡酸、鞣质、挥发油、少量生物碱及水溶性盐类(主要为氯化钾)。花穗中含飞燕草素和矢车菊素的花色甙、d-樟脑、d-小茴茵香酮等。本品经动物实验证实,对小鼠肉瘤180、小鼠子宫颈癌14有抑制作用。本品煎剂对小鼠艾氏腹水癌及肉瘤S180均有抑制作用,但用该煎剂对动物进行治疗试验认为无临床价值,因此有

中药中药的分类介绍

中药是一种比较广义的概念,中药包括传统中药草药和民族药。多了解一些关于中药的知识对于大家以后的使用是有一定帮助的,因此下面专家对中药中药分类做了具体的介绍。传统中药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并作为商品在中药市场流通,载于中医药典籍,以传统中医药学理论阐述药理作用并指导临床应用、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使用形式,加工炮制比较规范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民间药是指草药医生或民间用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其加

乌药和草乌区别

乌药和草乌,众所周知,对这两种药物都是知道的,但是对于这两种药物了解的却很少,并且,很多人把这两种会混淆,那么,乌药和草乌有什么区别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乌药和草乌区别乌药,中药名。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干燥块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趁鲜切片,晒干,或直接晒干。本品多呈纺锤状,略弯曲,有的中部收缩成连珠状,长6~15cm,直径1~3cm。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皱纹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硬。切片

中风中草药单验方

(1)槐花茶防中风槐花茶6克。用法:开水泡,当茶饮。有预防中风的功效。(2)蒜泥治中风不语大蒜2瓣。用法:将蒜瓣去皮,捣烂如泥。涂于牙根部。有宣窍通闭的功效,用治中风不语。(3)松毛酒松毛1千克,酒1.5千克。将松毛在酒中泡7日,每饮1杯,日服2次。用于中风口眼歪斜,症见两脚疼痛、腰痛、两足不能立地。(4)当归荆芥当归、荆芥各等份。炒黑,共研细末,每用9克,水1杯,酒少许,煎服。用于中风不省人事、

抗癌中草药仙鹤草

早在明代,我国医学家蒋仪就将仙鹤草用于治疗食道癌和胃癌。他在医着中写道:“滚咽隔之痰,平翻胃之秽”,咽隔翻胃是古人用以形容食道癌和胃癌的病症,“从来医者群相畏惧,以为不治之症。”“余得此剂,十投九效”癌症患者服食仙鹤草后,如“饥荒之粟,隆冬之裘”。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仙鹤草提取液对小鼠肉瘤S—180,黑色素瘤B—22,B—16,瓦克氏瘤W—256,海蓝癌细胞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小鼠腹水癌亦有治

抗癌中草药夏枯草

为唇形科夏枯草属植物夏枯草的花序、果穗及全草。味苦辛,性寒。功能为清肝明目、散结消肿。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瘰疬瘿瘤等病证。[成分药理]全草含三萜皂甙,其甙元是齐墩果酸。还含有游离的齐墩果酸、熊果酸、芸香甙、金丝桃甙、顺咖啡酸、反咖啡酸、鞣质、挥发油、少量生物碱及水溶性盐类(主要为氯化钾)。花穗中含飞燕草素和矢车菊素的花色甙、d-樟脑、d-小茴茵香酮等。本品经动物实验证实,对小鼠肉瘤180、小鼠

草药中毒——巴 豆

毒理巴豆霜内服,成人用量为0.15~0.3g,过量服用易发生中毒。巴豆主要成分为巴豆油,油中含巴豆醇、甲酸、丁酸、巴豆油酸、巴豆酸等,此外,还含有毒蛋白质巴豆素及11种巴豆因子,均为致癌物。巴豆素能溶解红细胞,使细胞局部坏死,巴豆酸有强烈腐蚀和峻下作用,可引起肠炎,使肠蠕动强烈,从而导致肠腔出血和嵌顿。巴豆油、去壳巴豆仁、巴豆霜直接接触皮肤,可发生急性接触性皮炎。临床表现(1)潜伏期在30分钟至1

中药鹅不食草选方

①治伤风头痛、鼻塞,目翳:鹅不食草(鲜或干均可)搓揉,嗅其气,即打喷嚏,每日二次。(《贵阳民间药草》)②治寒痰齁喘:野园荽研汁和酒服。(《濒湖集简方》)③治脑漏:鲜石胡荽捣烂,塞鼻孔内。(《浙江民间草药》)④治单双喉蛾:鹅不食草一两,槽米一两。将鹅不食草捣烂,取汁浸糯米磨浆,给患者徐徐含咽。(《广西民间常用草药》)⑤治目病肿胀红赤,昏暗羞明,隐涩疼痛。风痒,鼻塞,头痛,脑酸,外翳攀睛,眵泪稠粘: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