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中草药单验方
中风中草药单验方
(1)槐花茶防中风槐花茶6克。用法:开水泡,当茶饮。有预防中风的功效。
(2)蒜泥治中风不语大蒜2瓣。用法:将蒜瓣去皮,捣烂如泥。涂于牙根部。有宣窍通闭的功效,用治中风不语。
(3)松毛酒松毛1千克,酒1.5千克。将松毛在酒中泡7日,每饮1杯,日服2次。用于中风口眼歪斜,症见两脚疼痛、腰痛、两足不能立地。
(4)当归荆芥当归、荆芥各等份。炒黑,共研细末,每用9克,水1杯,酒少许,煎服。用于中风不省人事、口吐白沫、产后风瘫。
(5)细辛末细辛(又名杜衡)适量,研为细末,吹入鼻孔。用于中风不省人事。
(6)蔬菜汤红、白萝卜适量。将洗净的红萝卜、白萝卜削皮后切成不规则的块状,把切好的蔬菜用适量的清水煮15分钟左右,用网筛筛去蔬菜。
中草药解决老年性阴道炎
老年性阴道炎是现代医学名称,由于其症状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灼热,因此在中医学中归属为“带下”、“阴痒”的范畴。
由于许多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的作用,因此用于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既能解除外阴瘙痒,又能抗炎杀菌,一举两得,疗效很好。
另外,有些中草药如仙灵脾,经现代药物学证明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以用于增加老年妇女阴道粘膜的抵抗力。中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以外治法为主。下面介绍几个外治单验方:
处方①(《实用男女病性病临床手册》):白鲜皮30克,鸡血藤30克,首乌30克,生地30克,麻黄9克,红花6克,仙灵脾15克。
上药水煎2次,去渣,合并药液。坐浴,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处方②(《实用男女病性病临床手册》):野菊花30克,金银花30克,淫羊藿30克,当归15克,紫草30克,黄柏15克,蛇床子15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丝瓜叶30克,冰片3克。
将上药水煎2次,药液合并,每日熏洗外阴2次。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止痒,益肾养血凉血的功效。
处方③(《女病外治良方妙法》):椿树叶100克。
水煎外洗阴部,每日2次。
治皮肤的中草药有哪些
治皮肤的中草药有哪些
中草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传承,其中的医用价值为世界所瞩目。在这个追求健康安全的时代,在药用方面很多人都会选用传统的中药材,其中所蕴含的诸如蛋白质、糖类和微量元素等皮肤所需的营养成分,不仅仅是大自然的馈赠,同时具有安全治理病根的效果。所以,我们在使用中草药时,可针对皮肤症状调整用药,而更好的发挥疗效。那么,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治皮肤的中草药吧。
1、治皮肤的中草药的樟脑
性味:辛,热,有毒。
作用:外用有除湿,杀虫、止痒,止痛,消肿功能。主治:皮炎,湿疹,瘙痒症,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等。
参考: 本品为樟木馏制而成的结晶,是一种右旋性酮。对皮肤粘膜有局部刺激作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粘膜分泌,因其刺激冷感受器,故有微弱的局麻作用,外涂后皮肤有清凉感,能奏止痒止痛的效果。
2、治皮肤的中草药的地肤子
性味:苦,寒。作用:祛风止痒,杀虫解毒。主治:湿疹,瘙痒症,荨麻疹,划痕症,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
参考: 本品含有皂甙及维生素 A 类物质,故常作瘙痒性皮肤病的外用制剂。对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3、治皮肤的中草药的葛根
葛根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此外含有约12%的黄酮类化合物,并且含有人体需要的十多种氨基酸和十多种微量元素。至于丰胸美颜的保健价值,是因为葛根中的异黄酮是目前在分子结构上与人体自身分泌的雌激素最为相似的一种植物雌激素,因此,它能与身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表面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效应。与其它调节女性内分泌的药物相比,葛根异黄酮的独特之处在于具有与体内雌激素受体抢先结合和作用温和两个特点。
4、治皮肤的中草药的金钗石斛
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又称千年润,传说它是王母娘娘栽种的长生不老仙草,为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九大仙草之一。味甘淡微咸,寒,性属清润,清中有补, 补中有清。《神农本草经》曰其可:“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
治皮肤的中草药验方
目前皮肤瘙痒的病因尚不明了,多认为与某些疾病有关,如糖尿病、肝病、肾病等,同时还与外界因素有关,如寒冷、温热、化纤织物等。
1、治皮肤瘙痒的中药内服外洗方
中药内服验方:
验方一:生地、何首乌各15克,当归、槐花各10克,胡麻仁5克,丹参12克,全蝎、蝉蜕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验方二:当归、生地各15克,赤芍、川芎各12克,防风、荆芥、蒺藜、何首乌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中药外洗验方:
验方一:生大黄、苍术各100克,赤芍、荆芥各50克,煎水洗患处,每晚洗1次。
验方二:艾叶90克,花椒、雄黄各6克,防风30克,加水煎沸15分钟,趁热熏患处,待水温适宜时洗患处,每日2次。
2、预防花斑癣小验方
由于许多人对花斑癣缺乏正确的认识而用药物乱涂乱搽。如果发现汗斑,千万不要自行乱用药物,最好去正规医院就诊。
中医药对预防花斑癣有很好的效果,常用的有艾叶浴、薄荷浴、菊花浴、青蒿浴、食醋浴、盐水浴等,方法非常简单,就是用上述中药熬水洗澡,每周一次即可。也可尝试以下小验方:
验方一:土槿皮20克,大枫子肉20克,地肤子30克,蛇床子30克,白鲜皮30克,硫黄10克,枯矾10克,樟脑12克,用75%的酒精浸泡3天后外用,每日3次;
验方二:米醋1000克,百部、蛇床子、土槿皮各12克,硫黄10克,斑蝥15克,浸泡7天后外涂,每日3次。
美容护肤的中草药面膜
1、抑脂爽肤泽明面膜
材料:北芪25克 薏米1两、云苓1两
北芪具有补扬的功效,所谓“气能生津”,透过补气能加强面部血液循环,同时能促进津液自行生化,令内脏得到滋养,皮肤亦自然润华起来。薏米和去苓能减少皮肤内的湿毒,帮有美白和去湿之效,便集保湿、美白和防皱于一身。想再滋润一点,还可加入蜜糖,令皮肤更具有弹性。
2、补水美白肌肤的北芪薏米面膜
材料:泽泻10克、草决明5克、山楂5克、珍珠粉5克、白芷5克。
功效:具有祛脂爽肤、消散脂结、疏导阻塞、软肤洁肤、清凉抑菌的作用。
适应症:对油性皮肤及黑头皮肤以及毛孔 堵塞、皮肤粗糙和油腻等渥脂分泌过度症状有护理作用。
中草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因为外用的中药材都来自于天然的植物,并没有像一般的化妆品那样添加许多化学成分。所以,我们想要解决皮肤的问题的时候,一般的现成保养品仅在肌肤表面进行改善与修护,只能做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于肌肤种种问题却无法深入地解决与治疗。
中草药治老年性阴道炎
由于许多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的作用,因此用于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既能解除外阴瘙痒,又能抗炎杀菌,一举两得,疗效很好。
另外,有些中草药如仙灵脾,经现代药物学证明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以用于增加老年妇女阴道粘膜的抵抗力。中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以外治法为主。下面介绍几个外治单验方:
处方①(《实用男女病性病临床手册》):白鲜皮30克,鸡血藤30克,首乌30克,生地30克,麻黄9克,红花6克,仙灵脾15克。
上药水煎2次,去渣,合并药液。坐浴,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处方②(《实用男女病性病临床手册》):野菊花30克,金银花30克,淫羊藿30克,当归15克,紫草30克,黄柏15克,蛇床子15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丝瓜叶30克,冰片3克。
将上药水煎2次,药液合并,每日熏洗外阴2次。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止痒,益肾养血凉血的功效。
处方③(《女病外治良方妙法》):椿树叶100克。
水煎外洗阴部,每日2次。
蓬子菜的相关配伍
1、治传染性肝炎:蓬子菜30g,茵陈30g,板蓝根15g。水煎服。(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2、治疖疮走黄:蓬子菜15g。黄酒煎,每日服2次,将渣捣烂敷患处。(《吉林中草药》)
3、治急性荨麻疹:①蓬子菜15g,水煎服;或鲜品捣汁擦患处。(《内蒙古中草药》)②蓬子菜、地肤子各10g,水煎服;或各30g,水煎洗浴。(《山西中草药》)
蓬子菜的附方
、治传染性肝炎:蓬子菜30g,茵陈30g,板蓝根15g。水煎服。(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2、治疖疮走黄:蓬子菜15g。黄酒煎,每日服2次,将渣捣烂敷患处。(《吉林中草药》)
3、治急性荨麻疹:①蓬子菜15g,水煎服;或鲜品捣汁擦患处。(《内蒙古中草药》)②蓬子菜、地肤子各10g,水煎服;或各30g,水煎洗浴。(《山西中草药》)
尖锐湿疣中药
现代药理已经证明,许多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草药都具有抗病毒作用,如板蓝根、金银花、黄连、黄柏、蛇床子、连翘、虎杖、贯众、野菊花、大青叶等,可根据症状,选用这些中草药煎水,先熏患处,待水偏凉后再泡洗外阴20分钟,每日1~2次。
在局部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症状辨证,予以中草药口服,能够调整全身状态,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促进痊愈。下面介绍几个方剂:
口服单验方:
处方1(《中医皮肤科临床手册》):紫草10克生薏仁10克马齿苋10克
水煎服。
处方2(《中医皮肤科临床手册》):生薏米60克冰糖少许
水煎服。
外洗方:
处方1(《性病自查自治》):红花10克苏叶15克大青叶30克板蓝根30克
水煎外洗,每日数次。
处方2(《的最新疗法》):大青叶20克板蓝根20克苍术10克红花10克蛇床子15克
煎水2000毫升,浸泡患处,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处方3(《实用性病验方精选》):黄柏板蓝根紫草木贼香附薏苡仁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牡蛎各10~15克
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作用。每天1剂,水煎后熏洗患处2次,每次15~20分钟。
中医治疗胃癌
1)肝胃不和型:辨证肝胃不和、胃气上逆,治以舒肝和胃、降逆止痛。方药:柴胡、郁金、枳壳、旋复花(包煎)、代赭石、半夏、玫瑰花、杭芍、白屈菜、焦三仙、甘草。此证系患者肝郁气滞,肝失条达疏泄,乘侮脾胃,使脾胃功能失司,胃气上逆,嗳气频作,反胃嘈,方中以柴胡、郁金、玫瑰花疏肝理气;枳壳、旋复花、代赭石、半夏降气平逆止呕;杭芍,甘草柔肝和中;焦三仙健脾消导;白屈菜止痛缓中。另选加抗癌中草药。
(2)脾胃虚寒型:此型辨证要点是其虚寒表现,如胃脘喜按就温,喜喝热饮,面色?白,肢凉便溏,脉沉细等,辨证脾胃虚寒,中焦不运。治以温中散寒,健脾和胃。方药用人参、党参、白术、茯苓、半夏、良姜、荜拨、梭罗子、陈皮、甘草、生黄芪、紫蔻等,此型脾虚胃弱,纳食不多,运化迟缓,故痛亦不甚,得暖得按,则寒气消散,故痛亦减,脾主四肢,阳虚则四肢不温,神疲乏力,脾阳不振,故舌淡胖、便溏、脉细等,方用六君子汤健脾益气;良姜、荜拨温中散寒;生芪益气温阳,梭罗子、紫蔻行气温胃止痛。另选用性温的抗癌中草药。
(3)瘀毒内阻型:此型辨证要点为疼痛明显,脘胀拒按,有血瘀毒瘀表现,出现热象,辨证为瘀毒内阻、血瘀胃热,治法是解毒祛瘀,清热养阴。方用生蒲黄、五灵脂、蛇蜕、血余炭、仙鹤草、露蜂房、元胡、白屈菜、陈棕炭、玉竹、藕节等,加选其他抗癌中草药。瘀毒内阻,日久伤络,吐血便血,血瘀有形,故痛有定处而拒按;瘀毒化热耗伤胃阴,故口干思冷饮,脉弦滑数等。蛇蜕、露蜂房解毒去瘀;生蒲黄、五灵脂、元胡、白屈菜活血化瘀止痛;血余炭、陈棕炭、仙鹤草止血生新;玉竹、藕节养益胃阴。
(4)气血双亏型:此型大多为胃癌晚期,久病有恶病质及高度贫血,耗血伤气,后天化源不足,气血化生无源,故气血双亏,久之脾肾阳气亦虚,但此型常伴有邪实,肿物包块明显,正虚邪实,因气血大亏,不克攻伐,故只能大补气血,健脾补肾。药用黄芪、人参、党参、白术、茯苓、黄精、甘草健脾益气;当归、熟地、杭芍、阿胶滋阴补血;紫河车大补元气,补肾填精;陈皮、麦稻芽、砂仁、内金醒脾开胃助消化,仙灵脾补肾温阳。
临床辨证加减用药:
呕吐加半夏、生姜、竹茹、威灵仙、旋复花、代赭石、藿香、佩兰等。
口干加石斛、麦冬、天花粉、沙参等。
胃疼加元胡、香附、白屈菜、降香、五灵脂、乌头、荜拨、梭罗子等。
便干加火麻仁、郁李仁、大黄、芒硝、瓜蒌、羊蹄根、虎杖等。
便溏加儿茶、老鹤草、石榴皮、苍术、扁豆、白术、山药、茯苓、罂粟壳等。
呕血、便血等加血余炭、棕榈炭、柿叶、白芨、仙鹤草、大黄、乌贼骨粉等,亦可用云南白药2g拌安络血4ml内服。
腹胀加枳壳、厚朴、莱菔子、焦槟榔、大腹皮、沉香面等。
2.单、偏、验方单、验方各地流传很多,但经过验证有效的不多。目前,对胃癌可能有一定效果的中药单验方有肿节风(草珊瑚)片,口服每次3~5片,每日三次;10%鸦胆子乳剂:用4~10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总剂量6~13g。由植物喜树提取及合成的羟基喜树碱,用于静脉滴注,对胃肠系统癌症有一定效果,但已属于化疗药物范围了,民间有用向日葵杆心30~50g,单味煎水代茶饮,治疗胃癌,服后有腹泻,疗效尚待验证。农村就地取材、简便价廉。此外还有应用蛇毒、巴豆制剂,藤梨根为主的复方治疗胃癌者,疗效均难以确定和评价。
5.胃癌常用的抗癌中草药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山豆根、蚤休、白英、龙葵、蛇莓、香茶菜、冬凌草、肿节风、喜树果、珍珠菜、藤梨根、狼毒、蛇毒、石蒜、干蟾皮、土茯苓、菝葜、蜂房、生半夏、生南星、乌头、大蒜、生苡仁、白屈菜、虎杖等。
鼻咽癌的偏方有哪些
[方一]
白花蛇舌草60克,半枝莲30克,金果榄9—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源于《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功能解毒抑癌,适用于鼻咽痛肺转移。
[方二]
蜈蚣3条,炮山甲、土元、地龙、田三七各3克。将药焙干,共研细末,用米醋调成悬浊液服,每日1剂。
本方源于《抗癌中草药制剂》,功能解毒抗癌,适应于鼻咽癌。
[方三]
山苦瓜10克,甘油20克,75%乙醇25克。先将山苦瓜切碎,浸泡于乙醇中,添蒸馏水50毫升,搅匀后用纱布滤除药渣,加入甘油制成滴鼻剂,每日滴鼻3--6次。
本方源于《抗癌中草药制剂》,功能解毒开窍,适用于鼻咽癌。
[方四]
地黄18克,郁金9克,巴豆7.5克。各药共研细末,以醋注丸,如绿豆大小,每次2丸,2小时1次,浓茶送下,服至吐泻停止。
本方攻毒抗癌,对鼻咽痼有效。
[方五]
陈葫芦250克,麝香30克,冰片30克。将葫芦炒灰存性、研末,再加入麝香,冰片混匀,把少许药粉吹人鼻咽部,每日数次。
本方源于《抗癌中草药制剂》,功能开通鼻窍,适用于鼻咽癌。
[方六]
葱白、皂角各3个,鲜鹅不食草6--9克,麝香O.15一O.2克。将葱白、皂角、鲜鹅不食草捣烂绞汁,加入麝香,以棉花蘸药汁塞耳,亦可将药汁滴耳用。
本方聪耳开窍,适用于鼻咽癌。
[方七]
瘦猪肉、山楂、面上柏各50克。加水1500毫升,煮熟后吃肉喝汤,每日1剂,连用7天,为1疗程,休息3天后再用,可服用10疗程。
本方扶正抗癌,适用于鼻咽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