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苔藓有哪些临床症状
扁平苔藓有哪些临床症状
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典型特征就是出现紫红色扁平丘疹、斑丘疹,多发生在口腔等皮肤黏膜,呈复发性,根治难度大,因此需要大家早期及时发现、确诊并治疗。那么扁平苔藓有哪些临床症状呢?为了减少误诊的发生,下面详细为大家介绍下。
1、盘状红斑狼疮。
盘状红斑狼疮病损常向皮肤侧扩展,致使唇红粘膜皮肤界限不清。而扁平苔癣病损只在粘膜内扩展,不扩展至皮肤。红斑狼疮在组织病理上与扁平苔癣不同,其 有胶原纤维透明变性、均质化、水肿、断裂,血管扩张,血管内可见玻璃样血栓,棘层萎缩变薄,粘膜表面有时可见角质栓塞等。免疫荧光有助于鉴别诊断。
2、白斑
颊咬合线及舌背处扁平苔癣,有时肉眼检查与白斑难以区别。舌背扁平苔癣病损局部为灰白而透蓝色,舌乳头萎缩,微凹、质地较软,弹性张力基本正常,平滑 有润泽,有时病损如云雾状。在舌背病损中间,部分舌乳头色灰白呈小斑块状微突起。而白斑多为白色或白垩状斑块,有裂隙,周缘界限清楚,触之稍硬粗糙,无自 觉不适,病程进展缓慢,变化小。病理上白斑上皮为过度角化,可有异常增生。男性较多见,应注意白斑与扁平苔癣也可同时存在。
关于扁平苔癣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在阅读后,对扁平苔藓有更深的了解。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此病危害性大,发病后务必及时到大医院就诊。扁平苔藓有哪些临床症状,大家也知道了,希望能够重视起来。
扁平苔藓的治疗
1、皮质类固醇激素
是治疗本病较有效的药物,尤其适用于急性泛发性者,可使皮损消退,瘙痒减轻。应用的最小有效剂量相当于泼尼松(泼尼松【译】:具有抗炎及抗过敏作用,能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降低毛细血管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并能抑制组胺及其它毒性物质的形成与释放)15~20mg/d,有效后逐渐减量至停药,用药时间约3个月左右。
2、维A酸
有用单芳香维甲酸阿维A酯(依曲替酯)75mg/d及阿维A酯的主要代谢产物阿维A酸(伊曲替酸)20~50mg/d治疗扁平苔藓获良效的报道。亦可用13-顺维甲酸30~50mg/d。有效者一般表现为治疗后1个月瘙痒减轻,2~3个月后皮损范围缩小,浸润减轻,缓解或显效常出现于疗后4~6个月,口腔黏膜损害则常需较长时间的治疗才能奏效。用药1个月无效时应停药。维A酸治疗扁平苔藓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其有抑制表皮角化过度,能使萎缩或角化过度的上皮细胞恢复正常有关。
3、抗组胺药
对瘙痒者可予应用,以减轻痒感。
4、氨苯砜
对皮肤和口腔糜烂型及大疱性扁平苔藓有效。用量50mg,口服,每天2~3次。
5、抗生素
有报告用异烟肼、青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甲硝唑治疗扁平苔藓有效。
6、灰黄霉素
文献报道用灰黄霉素治疗扁平苔藓,痊愈率达54.5%~70%,疗效与皮损的急性程度及疗程长短有关。每天用量0.6~1.0g,疗程2~3个月,伴甲损害者疗程需更长一些,用药1个月左右可开始减量。作用机制与灰黄霉素抗有丝分裂作用有关。
扁平苔藓和唇炎的区别
唇炎和扁平苔藓的致病原因是不一样的。有些唇炎是由于温度、化学、机械性长期持续刺激引起的。有些唇炎和遗传因素、感染因素、过敏因素、血管舒缩失调等有关。而扁平苔藓的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可能与神经精神障碍、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有关。
唇炎和扁平苔藓的临床症状也是不一样的病情轻的患者会出现脱屑,病情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鳞屑,唇部会出现轻度水肿充血。慢性糜烂性唇炎患者唇部会出现糜烂剥脱、有炎性渗出物,然后形成黄色结痂。而扁平苔藓除了发生在唇部之外,可发生于全身的任何部位。患者的皮肤表面会出现微高出皮面的小米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丘疹大多呈境界清楚的多角形或圆形。它们的颜色多为紫红色或紫蓝色。
唇炎和扁平苔藓的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唇炎患者要避免刺激因素,纠正舔咬唇部的不良习惯。患者可以用一些抗生素软膏或激素类软膏进行治疗。而扁平苔藓可以口服维生素A或涂抹激素类药膏进行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的简述
扁平苔藓是一种皮肤--粘膜慢性病损,可单独发生于口腔或皮肤,也于两者同时罹患。少数病例还可见于生殖器,指(趾)甲。本病因发生于皮肤的损害特点是扁平而有光泽的多角形丘疹,融合后如苔藓而命名。发生于口腔粘膜的扁平苔藓称口腔扁平苔藓,因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转归预后等方面均与皮肤扁平苔藓有较大的差异,所以近几年很多专家建议把口腔扁平苔藓作为区别于皮肤扁平苔藓的一种独立疾病。
口腔扁平苔藓的主要特征是珠光色条纹,其白纹可向各个方向延伸,或交织成网状,树枝状,环状等不同形态,或呈斑块状,有时可出现丘疹、水疱、糜烂等多种病损,患者自觉粗糙、牵拉或疼痛。组织病理变化是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变,伴粒层肥厚,基底细胞坏死、液化、变性,基底膜下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有时可见基底细胞间变。加上口腔扁平苔藓有一定比例的癌变率,尤其是长期反复糜烂或萎缩的病例癌变率较高,有人认为本病实质上是一种癌前病变。
临床上一般分为五型:
1、斑块:圆或椭圆形多见,常位于舌背中份或两侧,基本上保持对称,但也可为单侧性。损害区乳头消失而平伏。方块型偶见于有吸烟史者的颊粘膜与(或)附着龈,实际上是一种少见的白色角化病,故戒烟后斑块逐渐消失而白纹重现。
2、网状损害:较多见于磨牙区粘膜与前庭沟,常自后向前蔓延,损害区粘膜的柔性与弹性基本正常。病人自觉粘膜表面粗糙,口唇活动时受牵拉与进食时有轻度刺激痛等,这也是同白色角化病的区别。由于扁平苔藓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基底细胞液化变性与固有层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所以在白纹稠密区域,特别是在前庭沟与颊粘膜区域较多发生充血,并形成上皮下水疱。水疱极易破裂而迅速成为浅表糜烂,通常经局部治疗,糜烂即可愈合而白纹重新出现,所以这种局限性糜烂,仅仅是本病的一种阶段性表现,而不是本病的一种特定类型。白纹稀少区域通常也少发生糜烂。单线条可发生在前庭沟、口底舌腹界、唇红与附着龈,环形偶见于颊粘膜。
3、糜烂:糜烂型常见,范围相当广泛,几乎可遍及整个口腔粘膜。虽然,在某些区域尚可隐约显示白纹样损害,由于没有典型表现,故不能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附着龈的糜烂常可见残留的疱壁,状如“上皮剥脱”,这种具有剥脱性的临床表现可见于多种炎症性疾病(天疱疮、类天疱疮等),所以旧称“剥脱性龈炎”,现在已不作为独立存在的疾病。本型对于抗生素与免疫抑制剂治疗常具有对抗性,必须进行全面的系统性检查,以免贻误诊断与治疗。
4、丘疹:状如针头大小,微隆,偶见于伴白纹的颊粘膜,但不应与皮脂腺异位症(Fordyce disease)相混淆,因为这二者可以同时存在。异位皮脂腺呈淡黄色颗粒,可以丛集或散在,除了非常浅表的外,一般都隐伏于粘膜下,也无自觉症状。唇红部也是异位皮脂腺的好发区域,一般上唇多见于下唇。
5、水疱:一般为粟粒状,多见于软腭,但也可发生于其它部位。水疱容易破裂,在一昼夜间又重新出现。
西医认为本病病因不明,从临床和基础的研究中发现可能与病毒或细菌感染,遗传,慢性肝炎,胃溃疡等系统疾病,以及免疫亢进等有关。
本病的诊断依据主要有:口腔粘膜的白色珠光色条纹或斑块,慢性病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本病中年女性稍多于男性。
中医认为本病与“口破”、“口糜”相象,也有认为与“口蕈”、“口藓”类似。其发病与内伤七情,外感风热燥邪有关。例如思虑过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温内停,蕴而化热,热则生燥,燥胜则干,可导致粘膜粗糙,白色条纹,渗出糜烂,外感风热,入里化火,上蒸于口,亦可加重病情。因脾为后天之本,主一身肌肉,开窍于口,肝主疏泄,怒则伤肝,肝阳上亢,耗伤阴血,更增内燥,故本病常责之于脾、肝两经。
口腔扁平苔藓会癌变
“口腔扁平苔藓” (OLP)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黏膜疾病,与人们常说的手癣、脚癣不一样,它不是由真菌引起的“癣”,一般不具有传染性。口腔扁平苔藓好发于中年女性,一般认为其发病与精神因素如疲劳、焦虑、精神紧张有关,也有人认为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通常没有自觉症状,有些患者可有粘膜粗糙感、木涩感、烧灼感,遇辛辣、热、酸、咸味刺激时,局部敏感灼痛明显。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在口腔黏膜部位(颊部最多见,还有舌、牙龈、唇及上腭)出现白色的丘疹、条纹、斑块、水疱、充血、糜烂等多种损害;条纹及斑块的病损少有疼痛症状,而充血和糜烂的病损,患者多有疼痛症状。 口腔扁平苔藓的治疗措施首先要改变个人不良习惯,要生活规律,限制烟酒及刺激性饮食如辣椒、生葱、生蒜等,注意口腔卫生,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不良修复体、牙石、软垢以及保持口腔清洁等。扁平苔藓较难彻底根除,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口腔中糜烂的损害,缓解进食时疼痛的症状,防止病损范围进一步扩大或癌变。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口腔科李芳
关于口腔扁平苔藓是否会癌变是医生和患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目前一般认为扁平苔藓属于癌前状态,其癌变率远低于口腔粘膜白斑,大约在0.4%左右。所以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不必过于担心,只要积极治疗注意全身调节,定期复查,是可以防止其癌变的。
患口腔扁平苔藓需重视
本病病因不明,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慢性炎性口腔粘膜病变。与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等有关。多无自觉症状,或仅有粗糙、口干、烧灼感。部分患者可出现粘膜充血糜烂和遇辛辣、热、酸、咸味刺激时,局部灼痛。
但由于病因尚不明确,虽然口腔扁平苔藓一般预后良好。故目前仍无根治的特效方法。且少数病例病损长期不愈,有癌变的可能。因此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必须坚持长期治疗。目前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药物繁多,用法途径不一,临床可以针对不同病损类型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在改善充血、糜烂等病损方面疗效较好,但药物均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宜长期用药。也可以通过中药滋阴补肾,补益气血、调节阴阳等方法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达到扶正祛邪,固护根本,防止复发的目的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在治疗期间还应该特别注意以下问题:为了促进疾病尽快痊愈并减少复发。
且是慢性疾病,首先扁平苔藓与全身疾病有关。需要长期用药,因此治疗前需要做如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等全身检查,同时应积极治疗全身疾病。再者患者要树立乐观向上的良好治疗心态,生活要有规律,避免劳累,避免产生各种压抑、焦虑、忧伤等不良情绪。还应要按医生要求治疗口腔内与扁平苔藓有关的病损,如拔除残根残冠、拆除不良修复体、修改不适义齿、治疗龋齿、定期洁牙等。根据病情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也需定期就诊观察。饮食上应禁忌酸、辣、烫、硬、腌制品、麻、涩等食品以及注意戒烟、戒酒,有利于病情康复。
口腔扁平苔藓怎么治
治疗方法较多,但尚无特别有效的方法。除极个别有可能发生恶变外,基本上呈良性,通常有自限性,多数病例可能在2年内自愈。所以,在采用某种治疗时,应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方法。
一、一般治疗
限制饮酒及刺激性饮食,生活要规律化,消除精神紧张,治疗慢性病灶,控制搔抓及避免热水肥皂烫洗等。
二、内用治疗
1、皮质类固醇激素:是治疗本病较有效的药物,尤其适用于急性泛发性者,可使皮损消退,瘙痒减轻。应用的最小有效剂量相当于泼尼松15~20mg/d,有效后逐渐减量至停药,用药时间约3个月左右。
2、维A酸:有用单芳香维甲酸阿维A酯(依曲替酯)75mg/d及阿维A酯的主要代谢产物阿维A酸(伊曲替酸)20~50mg/d治疗扁平苔藓获 良效的报道。亦可用13-顺维甲酸30~50mg/d。有效者一般表现为治疗后1个月瘙痒减轻,2~3个月后皮损范围缩小,浸润减轻,缓解或显效常出现于 疗后4~6个月,口腔黏膜损害则常需较长时间的治疗才能奏效。用药1个月无效时应停药。维A酸治疗扁平苔藓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其有抑制表皮角化过 度,能使萎缩或角化过度的上皮细胞恢复正常有关。
3、抗组胺药:对瘙痒者可予应用,以减轻痒感。
4、氨苯砜:对皮肤和口腔糜烂型及大疱性扁平苔藓有效。用量50mg,口服,每天2~3次。
5、抗生素:有报告用异烟肼、青霉素、磺胺甲?唑/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甲硝唑治疗扁平苔藓有效。
6、灰黄霉素:文献报道用灰黄霉素治疗扁平苔藓,痊愈率达54.5%~70%,疗效与皮损的急性程度及疗程长短有关。每天用量0.6~1.0g,疗程2~3个月,伴甲损害者疗程需更长一些,用药1个月左右可开始减量。作用机制与灰黄霉素抗有丝分裂作用有关。
7、氯喹或羟氯喹:对光线性扁平苔藓和扁平苔藓甲疗效较好,对大疱性扁平苔藓、红色扁平苔藓、线状扁平苔藓和黏膜扁平苔藓也有效。剂量为 250mg,每天2次,两周后改为250mg,每天1次,连服1~3个月。羟氯喹,200~400mg/d。有作者观察氯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前后血清白介 素2受体的变化及与临床症状改变的关系,认为用氯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时以30天1疗程为宜,在2个疗程间可以用其他方法治疗,这样既可控制扁平苔藓的症 状,又可避免因长期应用氯喹而引起的毒副作用。
8、免疫调节剂:左旋咪唑治疗本病有效,对泛发性扁平苔藓及红斑性扁平苔藓疗效较好,转移因子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有一定效果。
9、苯妥英钠:有报告用苯妥英钠每天100~200mg治疗25例扁平苔藓病人,其中15例用药9~24周,10例用药2~8周,结果14例获痊 愈,11例显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异常、减少白细胞游走、抗炎、抗胶原酶和溶酶体酶活性等作用有关。
10、免疫抑制剂:对较严重的、顽固难治的扁平苔藓可试用硫唑嘌呤或环磷酰胺25~50mg,每天2次。近年有一些报道用环孢素治疗扁平苔藓效果 明显,用量为3~5mg/(kg?d),疗程2周,皮损明显好转,但停药后有复发者。本药价格较贵,且可致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全身副作用,故应慎用。
三、局部治疗
1、外用药原则为止痒、消炎。可用各种皮质类固醇乳剂或用0.05%~0.1%维A酸霜,或各种焦油制剂(如黑豆馏油、糠馏油、松馏油、煤焦油)及5%水杨酸、1%~2%石炭酸等配成软膏或泥膏外用。对限局性或肥大性者可用10%~20%水杨酸火棉胶外涂。
2、口腔糜烂者除用双氧水、复方硼酸溶液或菊花、双花冲水含漱口腔外,可用鹅口散、铴类散、西瓜霜、青黛散等外涂,或复方维甲酸药膜外用。
3、少数孤立或肥大型及外用药物无效者可用醋酸泼尼松龙或地塞米松加等量1%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皮损处皮下注射,每周1~2次,4次为1疗程。
四、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
1、光化学疗法(PUVA):有报道用光化学疗法治疗扁平苔藓有效,临床得到缓解,组织学上也显示皮损内炎症细胞消失,痊愈者未见复发,故认为用PUVA治愈扁平苔藓后无需再用维持量巩固疗效。
2、激光:红斑鳞屑性损害可用氩离子激光照射;疣状增殖、肥厚性斑块等损害可采用二氧化碳激光烧灼,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也可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但可能复发。
3、手术治疗:对小范围的溃疡性损害或有癌变者可行手术切除。
预后
本病病程慢性,持续数月至数年,多数在1~2年自行消退。口腔损害可持续20年以上。愈后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色素减退或萎缩性瘢痕。
扁平苔藓有什么症状
1.皮肤损害:扁平苔藓的特征损害是紫红色多角形具有细薄鳞屑的扁平丘疹,边界清晰,表面光滑,具有光泽,大小基本一致,直径约2~4mm。放大镜下观察,可见灰白色具有光泽的小点及浅而细的网状条纹。皮疹中央微凹可有微小角栓,皮疹常分散存在,但亦可融合成斑块或环状,有时可呈线形排列。急性期由于搔抓可出现同形反应(Koebner现象)。皮损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一般呈对称性分布,最常见于口腔、躯干、腕屈侧、小腿、阴茎头、阴道,面部很少出现。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在搔抓或有轻度皮肤损伤的部位又可形成新的皮疹。有时皮损愈合后,留下色素沉着。
2.黏膜损害:约半数患者发生黏膜损害, 男女均可发病,多发生于30~50岁的中年女性。有时为本病之唯一表现。口腔损害通常呈乳白色、线状,虽然口腔损害常常没有疼痛,但有时会出现更深的疼痛性溃疡。常常出现反复发作与痊愈交替。长期持续和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可能导致口腔癌。生殖器及外阴部黏膜亦是扁平苔藓易侵犯的部位,自觉症状缺如或有烧灼感,发生糜烂或溃疡者则有疼痛。
3.病程:扁平苔藓多为慢性经过,病程数月至数年甚至数十年不等。
4.特殊类型:损害多呈局限型,急性泛发型扁平苔藓少见。累及身体大部分,几个月可自行消退。临床上尚可见下列特殊类型。
(1)肥大性扁平苔藓(疣状扁平苔藓):皮损融合形成疣状肥厚性斑块,多见于胫前和踝部。
(2)线状扁平苔藓(天疱疮样扁平苔藓):在丘疹斑块基础上或正常皮肤上发生水疱或大疱,尼氏征阳性。
(3)大疱性扁平苔藓(天疱疮样扁平苔藓):在丘疹斑块基础上或正常皮肤上发生水疱或大疱,尼氏征阳性。
(4)萎缩性扁平苔藓:皮损呈萎缩斑片,多见于下肢。
(5)毛囊性扁平苔藓(扁平毛发苔藓):损害呈毛囊性圆顶或尖顶丘疹,中央可有棘状角栓.除毛囊丘疹外,仍可见到扁平丘疹。多见于颈、肩胛、胸部及四肢外侧。发于头皮者,可致斑状脱发。
(6)指(趾)甲扁平苔藓:与皮损同时存在或单独出现,甲变形增厚可有纵沟或嵴,或可变薄,甲上皮增生,形成指甲翼状胬肉,此为本型扁平苔藓特征之一。甲母有炎症反应,严重者指(趾)甲板可萎缩甚至全部破坏。 发病率为6%~10%,甲板常有纵嵴及表面粗糙不平、变形、萎缩、甲胬肉、甲床萎缩、甲板脱落及甲下角化过度等,一般无自觉症状。
肥厚型扁平苔藓的治疗
扁平苔藓可以发病于身体的很多部位,患者会感到奇痒无比,这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患者们应该要立刻寻求扁平苔藓的治疗方法,为了让患者们能够全面了解扁平苔藓的治疗方法,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1.一般治疗 限制饮酒及刺激性饮食,生活要规律化,消除精神紧张,治疗慢性病灶,控制搔抓及避免热水肥皂烫洗等。
2.内用治疗
1皮质类固醇激素:是治疗本病较有效的药物,尤其适用于急性泛发性者,可使皮损消退,瘙痒减轻。应用的最小有效剂量相当于泼尼松15~20mg/d,有效后逐渐减量至停药,用药时间约3个月左右。
2 维A酸:有用单芳香维甲酸阿维A酯依曲替酯75mg/d及阿维A酯的主要代谢产物阿维A酸伊曲替酸20~50mg/d治疗扁平苔藓获良效的报道。亦可用 13-顺维甲酸30~50mg/d。有效者一般表现为治疗后1个月瘙痒减轻,2~3个月后皮损范围缩小,浸润减轻,缓解或显效常出现于疗后4~6个月,口腔黏膜损害则常需较长时间的治疗才能奏效。用药1个月无效时应停药。维A酸治疗扁平苔藓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其有抑制表皮角化过度,能使萎缩或角化过度的上皮细胞恢复正常有关。
3抗组胺药:对瘙痒者可予应用,以减轻痒感。
4氨苯砜:对皮肤和口腔糜烂型及大疱性扁平苔藓有效。用量50mg,口服,每天2~3次。
5抗生素:有报告用异烟肼、青霉素、磺胺甲?唑/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甲硝唑治疗扁平苔藓有效。
6灰黄霉素:文献报道用灰黄霉素治疗扁平苔藓,痊愈率达54.5%~70%,疗效与皮损的急性程度及疗程长短有关。每天用量0.6~1.0g,疗程2~3个月,伴甲损害者疗程需更长一些,用药1个月左右可开始减量。作用机制与灰黄霉素抗有丝分裂作用有关。
7 氯喹或羟氯喹:对光线性扁平苔藓和扁平苔藓甲疗效较好,对大疱性扁平苔藓、红色扁平苔藓、线状扁平苔藓和黏膜扁平苔藓也有效。剂量为250mg,每天2 次,两周后改为250mg,每天1次,连服1~3个月。羟氯喹,200~400mg/d。有作者观察氯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前后血清白介素2受体的变化及与临床症状改变的关系,认为用氯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时以30天1疗程为宜,在2个疗程间可以用其他方法治疗,这样既可控制扁平苔藓的症状,又可避免因长期应用氯喹而引起的毒副作用。
8免疫调节剂:左旋咪唑治疗本病有效,对泛发性扁平苔藓及红斑性扁平苔藓疗效较好,转移因子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有一定效果。
9苯妥英钠:有报告用苯妥英钠每天100~200mg治疗25例扁平苔藓病人,其中15例用药9~24周,10例用药2~8周,结果14例获痊愈,11例显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异常、减少白细胞游走、抗炎、抗胶原酶和溶酶体酶活性等作用有关。
10 免疫抑制剂:对较严重的、顽固难治的扁平苔藓可试用硫唑嘌呤或环磷酰胺25~50mg,每天2次。近年有一些报道用环孢素治疗扁平苔藓效果明显,用量为 3~5mg/kg·d,疗程2周,皮损明显好转,但停药后有复发者。本药价格较贵,且可致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全身副作用,故应慎用。
3.局部治疗
1外用药原则为止痒、消炎。可用各种皮质类固醇乳剂或用0.05%~0.1%维A酸霜,或各种焦油制剂如黑豆馏油、糠馏油、松馏油、煤焦油及5%水杨酸、1%~2%石炭酸等配成软膏或泥膏外用。对限局性或肥大性者可用10%~20%水杨酸火棉胶外涂。
2口腔糜烂者除用双氧水、复方硼酸溶液或菊花、双花冲水含漱口腔外,可用鹅口散、铴类散、西瓜霜、青黛散等外涂,或复方维甲酸药膜外用。
3少数孤立或肥大型及外用药物无效者可用醋酸泼尼松龙或地塞米松加等量1%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皮损处皮下注射,每周1~2次,4次为1疗程。
4.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
1光化学疗法PUVA:有报道用光化学疗法治疗扁平苔藓有效,临床得到缓解,组织学上也显示皮损内炎症细胞消失,痊愈者未见复发,故认为用PUVA治愈扁平苔藓后无需再用维持量巩固疗效。
2激光:红斑鳞屑性损害可用氩离子激光照射;疣状增殖、肥厚性斑块等损害可采用二氧化碳激光烧灼,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也可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但可能复发。
3手术治疗:对小范围的溃疡性损害或有癌变者可行手术切除。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扁平苔藓的治疗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由上述可知,扁平苔藓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因此患者们不必过于担忧自己的病情,只要您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配合治疗,相信您的病情会逐渐好转的。
导致口腔扁平苔藓病因是什么
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症,如果扁平苔藓发生在口腔内就称为口腔扁平苔藓。扁平苔藓主要是由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所造成的,扁平苔藓的病因病理就是如此。那么,扁平苔藓的病因组织你知道吗?还是由专家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吧。
扁平苔藓是一种皮肤和黏膜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有独特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皮损通常为平顶而有光泽的多角形紫色丘疹。彼此融合成斑块,或形成糜烂和水疱,丘疹上可有细的网状白纹,称WicLham纹,常有搔痒,好发于前臂屈侧、下肢、龟头和口腔熟膜,偶可泛发。根据其皮损形态又可分为毛囊性扁平苔藓、大疱性扁平苔藓、肥厚性扁平苔藓、萎缩性扁平苔藓等多种亚型。
【组织病理】
典型扁平苔藓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楔形增厚,棘层不规则增厚。基底细胞液化变性,表皮突呈锯齿形。紧靠表皮的真皮内和浅层毛细血管周围有致密的淋巴细脑呈带状浸润。约1/3病例在表皮和真皮乳头层省坏死角质形成细胞(又称胶样小体或Civatte小体):几种特殊类型的扁平苔藓介绍如下:
毛囊性扁平苔藓:毛囊口扩张、毛线角栓及毛囊漏斗部颗粒层增厚。毛囊周围致密淋巴细胞浸润、基底细胞液化。
大疮性扁平苔藓:出于基底细胞液化导致表、真皮分离形成水疱。
肥厚性扁平苔藓:表皮显苫角化过度及棘层肥厚,基底细胞液化。
看到这里,现在相信大家也了解了扁平苔藓的组织病理了吧。专家建议大家: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常洗澡,注意皮肤卫生和口腔卫生。如果自己患了扁平苔藓就要及时去治疗,防止病情加剧。
扁平苔藓治疗
扁平苔藓可以发病于身体的很多部位,患者会感到奇痒无比,这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患者们应该要立刻寻求扁平苔藓的治疗方法,为了让患者们能够全面了解扁平苔藓的治疗方法,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1.一般治疗 限制饮酒及刺激性饮食,生活要规律化,消除精神紧张,治疗慢性病灶,控制搔抓及避免热水肥皂烫洗等。
2.内用治疗
(1)皮质类固醇激素:是治疗本病较有效的药物,尤其适用于急性泛发性者,可使皮损消退,瘙痒减轻。应用的最小有效剂量相当于泼尼松15~20mg/d,有效后逐渐减量至停药,用药时间约3个月左右。
(2)维A酸:有用单芳香维甲酸阿维A酯(依曲替酯)75mg/d及阿维A酯的主要代谢产物阿维A酸(伊曲替酸)20~50mg/d治疗扁平苔藓获良效的报道。亦可用13-顺维甲酸30~50mg/d。有效者一般表现为治疗后1个月瘙痒减轻,2~3个月后皮损范围缩小,浸润减轻,缓解或显效常出现于疗后4~6个月,口腔黏膜损害则常需较长时间的治疗才能奏效。用药1个月无效时应停药。维A酸治疗扁平苔藓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其有抑制表皮角化过度,能使萎缩或角化过度的上皮细胞恢复正常有关。
(3)抗组胺药:对瘙痒者可予应用,以减轻痒感。
(4)氨苯砜:对皮肤和口腔糜烂型及大疱性扁平苔藓有效。用量50mg,口服,每天2~3次。
(5)抗生素:有报告用异烟肼、青霉素、磺胺甲?唑/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甲硝唑治疗扁平苔藓有效。
(6)灰黄霉素:文献报道用灰黄霉素治疗扁平苔藓,痊愈率达54.5%~70%,疗效与皮损的急性程度及疗程长短有关。每天用量0.6~1.0g,疗程2~3个月,伴甲损害者疗程需更长一些,用药1个月左右可开始减量。作用机制与灰黄霉素抗有丝分裂作用有关。
(7)氯喹或羟氯喹:对光线性扁平苔藓和扁平苔藓甲疗效较好,对大疱性扁平苔藓、红色扁平苔藓、线状扁平苔藓和黏膜扁平苔藓也有效。剂量为250mg,每天2次,两周后改为250mg,每天1次,连服1~3个月。羟氯喹,200~400mg/d。有作者观察氯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前后血清白介素2受体的变化及与临床症状改变的关系,认为用氯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时以30天1疗程为宜,在2个疗程间可以用其他方法治疗,这样既可控制扁平苔藓的症状,又可避免因长期应用氯喹而引起的毒副作用。
(8)免疫调节剂:左旋咪唑治疗本病有效,对泛发性扁平苔藓及红斑性扁平苔藓疗效较好,转移因子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有一定效果。
口腔扁平苔藓会引发什么疾病?
1、消化功能紊乱: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有消化系统症状的病人占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其症状表现为消化功能紊乱,或伴有肝、肾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2、糖尿病:
国外有研究人员指出,口腔扁平苔藓病人中百分之十三的人同时患有糖尿病。我国资料显示患糖尿病的不超过5%,但临床上往往见到当血糖及尿糖增多时口腔或皮肤的病情加重。反之,当血糖得到控制后口腔及皮肤的损害多会减轻或愈合。
3、高血压: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中有高血压者占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国外研究人员认为口腔扁平苔藓可能诱发高血压。
4、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中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者占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五十。其症状表现为自主神经系统功发生能紊乱、精神紧张、失眠多梦,健忘等。在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病史中因精神创伤引起发病或使病情加重的病例较为常见。
5、其他全身疾病: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会伴发其他全身疾病,如心脏病、关节炎、女性月经不调、过敏、贫血等,发生其他疾病者占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不伴发全身疾病者为极少数,所占比例低于10%。
口腔扁平苔藓并发症有哪些?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口腔扁平苔藓并发症主要可能有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症状,出现高血压、糖尿病等。为了防止这些并发症的出现,得了口腔扁平苔藓,一定要及时的就以诊断治疗。
扁平苔藓的危害有哪些
1.众多临床研究发现,扁平苔藓患者中发生癌变者存在;
2.临床医学中的病理组织学中有关于扁平苔藓与癌变有所关联的记载;
3.用裸鼠做扁平苔藓是否存在癌变的可能的实验。实验中发现将扁平苔藓损害悬液移种于裸鼠可使其发生癌变;
4.运用现代医疗器械—放射自显影技术,该技术研究发现,扁平苔藓显示癌前病变影像;
5.生物学专家进行相关研究,运用定量组织学、抗角蛋白抗体、血型抗原免疫组化及相关癌基因进行检测,显示扁平苔藓确有癌变潜能。
由此可以得知,扁平苔藓是有癌变的可能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自身患有扁平苔藓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治,很多时候,大部分扁平苔藓的患者就是缺少警惕,没有及时的护理和治疗,最终导致了病情的加重,乃至出现癌变的情况!
扁平苔藓临床特点
本病好发于40~49岁的女性,患病率为0.5%左右,发病部位多见于颊、舌、唇及牙龈等粘膜, 病变常为对称性分布,尤以颊粘膜最为多见。典型病损是在粘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条纹,条纹之间的粘膜发红,这些条纹可呈网状、线状、环状或树枝状。
1.皮肤损害:
扁平而有光泽的多角形丘疹,如黄豆大、绿豆大,呈紫色或暗红色。丘疹融合如苔藓状,皮肤粗糙,丘疹间可见明显的皮肤皱纹,多呈对称性病损。瘙痒是皮肤损害的特点。
2.口腔粘膜损害:
往往有明显的对称性或双侧性。患者有粘膜粗糙感、紧缩感与轻度刺激痛。
3.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部位与临床类型:
1)颊粘膜和前庭沟:是扁平苔藓最常见的部位。
形态特点:
①短索状:条纹较粗,灰白色,长约1~2cm,扭曲、直或弧形。
②树枝状:许多粗细条索状相互交叉呈扁状扩散似树枝。
③网状:为细而稠密的白纹,可伴有糜烂。
④丘疹:粟米粒或针尖状小点,微隆起,可见白纹状损害。
⑤环状:呈圆环形,直径在0.5cm以内,中央与周围色泽一样。
⑥斑块状:白色斑块之间可见正常粘膜。
2)舌部:圆形或椭圆形的灰白色或珠光色斑块,在舌背常呈对称性发生,周围可见白纹,舌腹和口底常为不规则圆形网状损害,可发生糜烂。
3)唇红部:下唇多于上唇,多呈网状、条纹状,表面常有鳞屑、糜烂后常形成黑色血痂。
4)腭部:较少发生,软腭部以粟米大小的水疱多见,硬腭常为紫红色的带状损害。
5)牙龈:灰白色斑块,网状或红色小点状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