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心脏病从体育锻炼开始
防治心脏病从体育锻炼开始
一般,常见的防治心脏病的体育锻炼有:
1、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具有增强心功能,降低血压,防治心脏病的效果。对于参加运动时会引起心绞痛的人来说,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坚持20分钟至1小时,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体状况允许者可适当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对防治心脏病也十分有益。至于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时间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必强求。
3、太极拳:对于高血压病、心脏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体力较好的患者可练老式太极拳,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式太极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体弱和记忆力差的可以只练个别动作,分节练习,不必连贯进行。这也是常见的防治心脏病的锻炼方法之一。
老人吃什么水果好
胆固醇过高:山竹.核桃
高血压:香蕉.西瓜.葡萄.蕃茄.核桃.柿子.桃子
动脉硬化:苹果.鳄梨.核桃.蕃茄.香蕉
中风:苹果.柿子.凤梨.奇异果
心脏病:苹果.猕猴桃.梨子.西瓜.凤梨.核桃.香蕉
消化不良:梨子.草莓.
骨骼.关节,皮肤疾病:葡萄.枇杷
背痛:猕猴桃.西瓜.梨子.柑橘
腰痛:桃子
痛风:猕猴桃.风梨
注意事项:
要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的食物,其中包括粗粮,蔬菜和水果。有些食物如洋葱、大蒜、香菇、木耳、海带、山楂、紫菜、淡茶、魔芋等食品有降脂作用。
平时宜吃清淡、细软、含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宜采用蒸、炖、熬、清炒、氽、熘、温拌等烹调方法,不适宜煎、炸、爆炒、油淋、烤等方法。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慢跑,散步,柔软体操,太极拳等体育锻炼可增加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极重要的防治作用。应注意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防止意外,如摔跤、骨折、扭伤等。锻炼时间及程度应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心脏病患者不宜晨练
体育锻炼是件好事。但如果方式不对,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举个例,早晨,在大家看来是最佳锻炼时间段,然而也有科学证明晨练不利于身体健康,特别是心脏病患者尤为突出……小编和大家一起识别体育锻炼的误区,纠正方法,以达到更好的保健作用。
许多人认为,早睡早起是锻炼身体的好办法。其实早上锻炼并非最好的锻炼时间,甚至有的学者认为早晨锻炼不利于身体健康。然而有文章指出,早晨锻炼身体不利于健康,其理由是早晨体育锻炼不利于人体免疫功能。
体育锻炼是件好事,但人们存在不少误区,如很多人选择早晨锻炼身体。而科学证明,清晨是心脏病发病的高峰时间,尤其是在早晨做强度大的活动,使人体的激素分泌量比午后和傍晚都高,心脏被迫加速跳动,干扰交感神经的平衡,可能使运动者的心脏出现不规则跳动,甚至导致猝死,因此最好选择下午或傍晚锻炼。
得了甲亢能不能做运动
1.适当的体育锻炼可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提高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使甲亢患者的神经兴奋状态和高代谢症状得以改善。
2.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调整心理与情绪,使患者紧张、焦虑、兴奋、激动得以缓解,从而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和血管运动中枢的功能失调。
3.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调节能力,减少感染和其他应激反应对人体的损害,避免甲亢疾病的复发与加重以及并发症的产生。
4.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甲亢患者,通过全身运动,可使骨骼、肌肉、血管功能增强, 呼吸、循环各系统功能改善,有利于甲亢的治疗与康复。
甲亢不宜进行的运动:
病情较轻的甲亢患者在病情稳定、无并发症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开始运动疗法。合并甲亢肌病的患者可以选择主动运动或被动运动,主动运动依靠患者自身的肌力进行 运动,而被动运动则有外力作用于人体某一部分引起动作。合并甲亢性心脏病的甲亢患者,在对心脏病情进行评估心脏情况后,可选择适当的运动量和方法进行锻炼。妊娠期甲亢患者也可选择相对的适应证运动。
病情不稳定的甲亢患者应慎重进行运动疗法,包括严重的甲亢,易诱发甲亢危象者;甲亢危象者;合并严重的心、肺、肝、肾等疾病者;重度甲亢性眼病者;伴有明显的粒细胞减少者等等,病情严重的甲亢患者不宜进行运动,要多注意休息,等到病情恢复了方可进行运动疗法。
体育锻炼误区
误区1.没有确定的健身目标
很多人今天练腰,明天练腿,结果练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什么效果。健身者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设定一个可以期待的目标。
误区2.忽视力量训练
你知道跑步能健美小腿,游泳能让体形匀称,但你知道哑铃对于塑身有重要的作用吗?力量训练有利于建立肌肉群,这些瘦肌肉群每天消耗的热量要比脂肪高得多。如能把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
误区3.健身项目难度过高
很多人以为运动的难度、强度越大,效果就越好,事实并非如此。高难度的训练不仅会让你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还可能使你在运动中受伤。
误区4.以出汗量来衡量运动效果
尽管出汗是健康的表现,但排汗量并不足以作为衡量运动强度的指标。心率、费力程度才是更重要的标准。
误区5.喜欢与别人比较
认为“他比我效果更明显”,这是没有根据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的身体状况。不要考虑别人,专注于自己的计划。
误区6.忽视身体的信号
导致身体疼痛和疲劳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受伤或生病,也可能是缺少睡眠。弄清原因后要尽量调整,及时改换健身项目,让身体虚弱的部分得到休息。
心脏病的体育锻炼表是什么
1.心脏病的体育锻炼表------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具有增强心功能,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的效果。对于参加运动时会引起心绞痛的人来说,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坚持20分钟至1小时,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体状况允许者可适当提高步行速度。
2.心脏病的体育锻炼表------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于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时间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必强求。
3.心脏病的体育锻炼表------太极拳:对于高血压病、心脏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体力较好的患者可练老式太极拳,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式太极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体弱和记忆力差的可以只练个别动作,分节练习,不必连贯进行。
如何预防糖尿病 体育锻炼
降低糖尿病风险,运动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它不仅可以可以消耗身体多余的热量和脂肪,维持肌肉量,还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以便更好的与调节糖代谢,控制血糖平衡。一周至少保证5次的锻炼,每次锻炼不低于30分钟。特别要注意腹部肌肉的脂肪消耗,腹部脂肪的消耗能大大提高人体的糖耐量,因为糖耐量的降低正是得糖尿病的前置信号。所以人体糖耐量的提高能减少糖尿病的发病几率。
浅析防治心脏病的体育锻炼方法
一般,常见的防治心脏病的体育锻炼方法有:
1、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具有增强心功能,降低血压,防治心脏病的效果。对于参加运动时会引起心绞痛的人来说,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坚持20分钟至1小时,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体状况允许者可适当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对防治心脏病十分有益。至于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时间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必强求。
3、太极拳:对于高血压病、心脏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是常见的防治心脏病的方法。一般而言,体力较好的患者可练老式太极拳,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式太极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体弱和记忆力差的可以只练个别动作,分节练习,不必连贯进行。
散步对心脏有好处吗 防治心脏病
坚持散步锻炼,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量,降低血脂浓度,大大减少了心肌缺氧缺血的发生,从而增强了心脏的功能,有效的防治心脏病。
得了甲亢能不能做运动
体育锻炼对甲亢患者有什么好处呢:
1.适当的体育锻炼可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提高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使甲亢患者的神经兴奋状态和高代谢症状得以改善。
2.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调整心理与情绪,使患者紧张、焦虑、兴奋、激动得以缓解,从而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和血管运动中枢的功能失调。
3.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调节能力,减少感染和其他应激反应对人体的损害,避免甲亢疾病的复发与加重以及并发症的产生。
4.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甲亢患者,通过全身运动,可使骨骼、肌肉、血管功能增强, 呼吸、循环各系统功能改善,有利于甲亢的治疗与康复。
甲亢不宜进行的运动:
病情较轻的甲亢患者在病情稳定、无并发症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开始运动疗法。合并甲亢肌病的患者可以选择主动运动或被动运动,主动运动依靠患者自身的肌力进行 运动,而被动运动则有外力作用于人体某一部分引起动作。合并甲亢性心脏病的甲亢患者,在对心脏病情进行评估心脏情况后,可选择适当的运动量和方法进行锻 炼。妊娠期甲亢患者也可选择相对的适应证运动。
病情不稳定的甲亢患者应慎重进行运动疗法,包括严重的甲亢,易诱发甲亢危象者;甲亢危象者;合并严重的心、肺、肝、肾等疾病者;重度甲亢性眼病者;伴有明显的粒细胞减少者等等,病情严重的甲亢患者不宜进行运动,要多注意休息,等到病情恢复了方可进行运动疗法。
心脏病患者应该如何健康进行体育锻炼
运动对心脏有什么好处呢?运动可以促使心脏的小血管扩大、延长、增多,改善心肌的供氧状况,改善血液中脂质代谢。运动还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和心脏的代谢功能。
此外,还能提高血液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防止血凝过高,对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很有帮助。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防治心脏病的有效手段之一。要保护心脏,我们建议以下一些锻炼方式:
体育锻炼表 :
1.散步:
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具有增强心功能,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的效果。对于参加运动时会引起心绞痛的人来说,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坚持20分钟至1小时,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体状况允许者可适当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
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于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时间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必强求。
3.太极拳:
对于高血压病、心脏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体力较好的患者可练老式太极拳,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式太极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体弱和记忆力差的可以只练个别动作,分节练习,不必连贯进行。
体育锻炼注意事项:
1.任何人,如果在运动结束10分钟后,心跳次数每分钟仍在100次以上,则不应再加大运动量,应根据情况适当减少运动量。
2.运动量应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循序渐进。
3.进餐与运动至少间隔1小时以上。
4.运动最适宜的温度是4℃-30℃。
体育锻炼减肥
运动减重时,往往被认为运动量愈大愈好,其实只有适当运动才能使肥胖者接受。只有根据肥胖程度、并发症的情况选用适当运动量才能产生较好效果。一般可分强、弱两组。
前者适用于心血管无器质性病变、心功能良好的青壮年肥胖者,后者适用于有并发症及老年肥胖者。强组运动量:运动强度由中等开始、逐渐增加到较大强度,运动初期心率控制在110~120次/分以后逐渐增加到130~140次/分。运动时间可由开始的15分钟逐渐增加至1小时。弱组运动量:运动强度由小逐渐达到中等强度,运动初期心率应控制在90次/分,以后逐渐到120次/分。运动时间由1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至30分钟。
具体方法主要以耐力性锻炼项目为主,辅助体操运动、球类项目、健美运动、迪斯科、舞蹈等,均有很好的减肥作用。
(一)耐力性锻炼耐力性锻炼是指在一定强度下,在相当时间内(不少于15~20分钟)重复同一运动周期的运动,是一种增强呼吸、心血管功能和改善新陈代谢的锻炼方法,一般属于中等强度的训练,采用大肌群的练习,这种方法可取得较好的发展体力的效果。其对象主要为一般健康人。
(二)体操运动主要是进行躯干和四肢大肌肉群的运动,重点是腹肌锻炼。其锻炼方法常用有下列几种。
1.屈伸下肢运动准备姿势:仰卧位,两臂伸直放于身体两侧,两腿伸直。练习动作:①屈曲左侧髋、膝关节、尽量用力使膝贴近腹部。②伸直左下肢还原成准备姿势。③~④按上法屈伸右下肢。左右下肢交替重复各6~8次。
2.抬头转体击拳运动准备姿势:仰卧位,两手握拳屈肘置于体侧。练习动作:①上体抬起45°,向左转体,同时右拳向左前方击出。②还原。③~④向①、②反方向进行,左拳击出。
3.单腿上抬运动准备姿势:仰卧位,两臂伸直放于身体两侧,两腿伸直。练习动作:①左腿直腿上抬,膝关节保持伸直。②还原。③~④右腿直腿上抬。左、右交替重复6~8次。
4.双腿上抬运动准备姿势:仰卧位,同第一节。练习动作:①两腿伸直抬起、坚持5~10秒。②还原。重复10~12次上法。两腿上抬可有20°、45°、90°等不同角度。
5.屈伸双腿运动准备姿势:同第一节。练习动作:①两腿并拢用力屈曲,两膝尽量贴近腹部。②还原。反复进行10~12次。
预防心脏病的方法都有哪些
1、散步。散步可增强心肌收缩能力,使外周血管扩张,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压,起到防治心脏病的效果。针对进行大量活动可引起心绞痛的人来说,散步可逐渐改善病情。每次可坚持散步20分钟至1小时,每日散步1~2次,或每日坚持走800~2000米。若身体状况允许者可适当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可帮助防治心脏病。至于慢跑的路程及跑步的时间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具体制定,不必强求。
3、太极拳。打太极拳对于防治高血压病、心脏病都非常有益。体力较好的患者可练老式太极拳,相反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式的太极拳。不能打全套太假的,可以打半套,体弱和记忆力差的患者可只练习个别动作,分节练习,不必连贯进行。这是常见的防治心脏病的锻炼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