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临床运用于哪里
雄黄临床运用于哪里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
取明雄黄500g,白糊为丸1000粒。成人每服1丸,10-15岁每服 1/2丸,5-9岁每服 1/3丸,2-4岁每服
1/4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9例(其中喘息性交气管炎19例)、支气管哮喘11例,效果:治愈(症状消失未再发)16例,显著好转(症状消失,但感冒或劳累过度时仍有轻微症状)14例,症状减轻9例,无效5例(均合并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因效果不明显中断治疗6人。
治疗热带性嗜伊红细胞增多症
雄黄中含有三硫化二砷,用以试治本病
1例,结果取得明显效果。用量:每次4分,日服2次。服后4天气促、咳嗽均减轻,肺部罗音消失,血检白细胞由18300/mm3降为8400/mm3,嗜伊红细胞由63%降为24%,X线胸片复查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吸收,自觉症状消失出院。
治疗带状疱疹
取雄黄粉50g,加入75%酒精100ml混合。每天搽敷2次。如疼痛剧烈,可在雄黄酊中加入2%普鲁卡因20ml。治疗125例,皆有效。疗程平均为5.8天。无副作用及后遗症。另有用雄黄5g,冰片0.5g,酒精10Oml混合外搽患部,每日4-6次。治疗10例,一般在搽药
1-2天后疼痛减轻,水泡萎缩,红肿逐渐消退,以后自行脱皮而愈。
治疗翼状胬肉
取雄黄3分,生矾
1钱,共研细粉末装入有色瓶内,置阴凉处备用。患者取仰卧位,先作眼科常规麻醉及消毒。用开睑器撑开眼睑,嘱患者斜视健侧,使胬肉充分暴露,以消毒小棉棒蘸取少量药粉,涂于胬肉表面,待
1-2分钟(过长无效)用有齿小镊子将胬肉头部挟起,逆胬肉伸展方向揭扯,待撕至半月皱襞处,用无菌小剪从胬肉根部剪下,再在根部涂少量药粉。待渗血停止,将残留之胬肉提净,并将多余之药粉加以清除,敷以眼药膏,外加包扎,次日揭去敷料,点眼药水数天即愈。
雄黄的临床应用
1、治疗白血病:雄黄、青黛按1:9的重量比例,研细混匀,装胶囊或压片剂每日10g,分3次口服,配合辨证施治汤药。洽疗25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7例,治疗后白细胞数平均39.4日下降,脾脏平均79.9日,缩至正常水平。
2、治疗布鲁氏杆菌后遗症:雄黄30g,大蒜60瓣,将雄黄研细,大蒜的功效与作用捣烂,制成60丸,每次1丸,每日3次,20天为1疗程,疗效满意。
3、用于避孕:雄黄3g,研细末加一杯白萝卜汁于砂锅内炙干,再加米醋杯炙干,研末密封,月经后第2~3日,晨起空腹开水送服0.3~1.5g,可避孕。
4、治疗肺结核:雄黄、硫黄各102g,用牛胆汁制丸,日服3次,每次0.3g。治疗重症肺结核9例,服药6~8个月,6例痊愈,2例空洞未愈,1例因病情太重,服药15天死亡。
5、治疗淋巴结核:雄黄、白矾、枯矾各等分,共研细末,用凡士林油膏适量调匀成膏药,置于纱布上贴患处,每日换药1次,治疗预淋巴结核9例,敷药后5~10日治愈;治疗淋巴结炎42例,3~4日症状消失〕。
6、治疗小儿遗尿:用小灵丹(雄黄、硫黄)研细末服,5岁左右每次服1.5g;10岁左右每次服2.5g;15岁左右每次服5g,黄酒的功效与作用或温开水冲服,10天为1疗程,治疗21例,最大18岁,最小10岁,均获痊愈。
7、治疗传染性软疣:雄黄2份,五倍子5份,枯矾、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大黄各1份。将上药共研细末,香醋调成软膏,外敷疣体,治疗93例均获痊愈〕。
8、治疗血吸虫病:用雄矾丸(雄黄6g,枯矾10g,雷丸11g,阿魏25g,先化阿魏后入药末,为丸。)每服4.8g。
9、治疗肝癌疼痛:雄黄30g,活癞蛤蟆1只〔去内脏),将雄黄加少许温水调成糊状,入癫蛤蟆腹内,敷在肝区疼痛最明显处固定。一般15~20分钟可产生镇痛作用,并可维持12~24小时;无不良反应。
10、治疗小儿寒性泄泻:雄黄、黄丹各3g,银朱1g,巴豆仁9粒。生姜的功效与作用包雄黄放片上文火焙2分钟,共研细末,撒于脐部,胶布贴盖,治疗65例,总有效率为96.9%。
艾草临床运用
1、治胎动不安,有下腹痛和阴道流血(先兆流产),常配阿胶止血,四物汤(去川芎)调和血脉,再加桑寄生、黄芩、续断等加强安胎作用,方入胶艾四物汤加减。
2、治虚寒出血,尤其妇科崩漏、月经过多。艾叶炭作为辅助药,与血余炭、陈棕炭、侧柏叶等同用,再随证配补益药和收涩药。
3、治寒证腹痛,例如妇女经痛而见证属寒者,可用艾叶、香附辅助四物汤温经止痛(寒甚可加干姜、肉桂)。
4、治湿疹癣癞等皮肤病,内痈艾叶祛寒湿,常配蝉蜕、蒺藜、防风、黄芪等水煎服;外用则以艾叶30g、雄黄0.6g,硫磺0.6g,制成艾卷炙患部,或煎水熏洗,效果较好。
5、艾绒可作为温炙的材料用。
乌药的临床运用
1. 治疗黏连性肠梗阻乌药、川楝子、当归、炒莱菔子各12克,厚朴、元胡、赤芍、枳壳各9克,大黄15克(后下),芒硝6克(冲)。水煎服。治疗85例,临床治愈70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为96.5%,多在1~2日内显效
2. 治疗多种疼痛天台乌药、木香、小茴香(炒)、青皮(去白)、良姜(炒)各15克,槟榔(锉)2个,川楝子10个,巴豆70个(先将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用麸炒,候黑色,去巴豆及麸不用),共研细末。每服3g,温酒送服;疼甚者,炒生姜挤汁和热酒下亦得。治疗疝痛、腹痛、虫痛、胃痛、痛经等因寒凝气滞、肝气横逆者,效果良好。
3. 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乌药、党参、山药、车前子各15克,黄芪20克,桔梗5克,茯苓、泽泻、丹皮各10克。水煎服。治疗63例,显效28 例,有效21例,无效14例。本方不能显著缩小前列腺体积,但能大幅度地减少残余尿。
4. 治疗关节扭伤栀子2份,乌药、桃枝心、樟树枝心各1份,晒干,研末,以50%酒精调成糊状,再加适量面粉,混合搅匀后摊在塑料布中,厚约0.3cm,敷于患处。用于关节扭伤,一般1次即可明显消肿止痛,2次基本痊愈。
维生素b6的临床运用
随着临床应用研究的深入,发现维生素B6 在临床上还有着广泛的新用途。
1.抢救异烟肼中毒
用法为每服1g异烟肼可缓慢静注维生素B61g。如不知中毒量,可缓慢静注维生素B65g,历时3~5min,不佳时可间隔5~20min重复注射直至抽搐停止、意识恢复为止。维生素B6用量不足是抢救失败的主要原因。
2.治疗贫血
维生素B6为δ-氨基-γ酮戊酸合成酶的辅酶,而此酶为合成血红蛋白的限速酶,故其可用于预防贫血的辅助治疗。
3.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维生素B6参与氨基酸和脂肪的代谢,刺激白细胞生成,因而可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通常每日口服30~60mg,也可用维生素B650~1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0ml静注。
4.治疗智力发育迟滞
本病的病因之一是基因发生突变,DNA分子上氨基酸的排列改变,使遗传信息的传递发生障碍,引起酶的活性缺陷或减弱,导致各种代谢障碍。
维生素B6能参与氨基酸的代谢和代谢酶的转化,有纠正各种代谢异常的作用。据临床观察,智力发育迟滞者,服用维生素B6每1个月为1疗程,休息1周后进行第2疗程,第2~4个疗程后,智力得到明显的改善。
5.治疗口腔溃疡
维生素B6100mg/次,3次/d口服或100mg加入5%GS20ml中静注,一般3~4天即愈。
6.治疗动脉硬化及血栓栓塞性疾病
维生素B6可促进亚油酸变成花生四烯酸,而后者与胆固醇结合成的酯易于转运代谢和排泄。
另外,维生素B 6还能抑制血小板的功能和纤维蛋白的形成,故可降低胆固醇和防止血栓形成。用法为50mg/d肌注。
7.回乳
从生育2~6天开始,用药5~6天,0.2g/次,3次/d口服,10~12h生效,其抑制乳汁分泌率达95%,比雌激素生效快,效果好,且无副作用。作用原理与其促进脑内多巴胺的生成,从而激动多巴胺受体而减少垂体催乳素分泌有关。
8.治疗帕金森综合征
可使震颤明显减少,开始肌注50mg/d,以后逐渐递增50mg/d,直至0.3~0.4g/d,12~15天为一疗程,总量为3~4g。作用原理与提高脑内多巴胺浓度,从而激动纹状体多巴胺受体有关。
9.治疗妊娠糖尿病
孕妇易缺乏维生素B 6而引起色氨酸代谢异常,产生黄尿酸-胰岛素复合物,后者的降糖作用减半,故致妊娠糖尿病。用维生素B 6100mg/d×2周治疗,可使血糖明显减低,并可使糖耐量曲线改变。
天葵的临床运用
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用100%天葵子注射液2-4毫升肌注,每日1-2次。体温在39.5℃以上者,适当加用其它退热药物。治疗96例,痊愈84例,好转5例,无效7例。
②治疗痈肿
取天葵子适量,洗净捣碎,加入适量蜂蜜调成糊膏(宜现配现用)。先用温盐水冲洗患处,拭干后再敷上药膏。敷药范围应较炎症范围稍大,厚约1-2厘米。每日敷药2-3次,严重者夜间亦须敷药。一般经2-3次后局部疼痛大减,炎症局限化;2-3天后患者全身症状大减或消失。治疗5例痈肿,病灶范围约直径4-8匣米,经敷药14-34次,5-13天治愈。
天葵的临床运用
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用100%天葵子注射液2-4毫升肌注,每日1-2次。体温在39.5℃以上者,适当加用其它退热药物。治疗96例,痊愈84例,好转5例,无效7例。
②治疗痈肿
取天葵子适量,洗净捣碎,加入适量蜂蜜调成糊膏(宜现配现用)。先用温盐水冲洗患处,拭干后再敷上药膏。敷药范围应较炎症范围稍大,厚约1-2厘米。每日敷药2-3次,严重者夜间亦须敷药。一般经2-3次后局部疼痛大减,炎症局限化;2-3天后患者全身症状大减或消失。治疗5例痈肿,病灶范围约直径4-8匣米,经敷药14-34次,5-13天治愈
安宫牛黄丸临床运用
1.治疗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vi旧encep同it漏VE)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常表现为发热、头痛、抽畜、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症状等,发生病毒脑炎时,常引起神经细胞的炎症、水肿、坏死等改变,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喻平丽〔‘1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治疗病毒性脑炎13例,口服或鼻饲。结果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及病程长短方面疗效满意。
2治疗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的细胞代谢作用缺陷所引起的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质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征。一般西医多用胰岛素、降糖药治疗,但有时效果不佳,若加服安宫牛黄丸则能达到较为满意的疗效。常怡勇[2]提出在使用胰岛素的同时内服安宫牛黄丸,每日1次,每次1丸,一般服半个月可使空腹血糖有明显下降,同时其他症状也有好转。
3.治疗脑中风脑中风为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邢峰丽等采取给患者降低颅内压、控制脑血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使用抗生素防治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等常规综合抢救治疗,对昏迷、抽搐、发热控制后,再结合使用安宫牛黄丸,每次半丸,温开水溶化鼻饲,2次/d,疗程3一sdo结果患者抽搐在24卜内停止12例,占35%,在48h内停止8例,占24%,在72h内停止6例,占17%,因再出血或梗死加重8例,占24%。
4.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系由于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内细小动脉病变致脑内血管破裂引起的脑实质出血。近年来尽管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防治已引起临床重视,但脑出血发生率仍高,占各类型脑卒中20%一30%,为病死率最高的脑卒中类型。张文燕等[s]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治疗脑出血,1粒/次,2次/d,连用7d,疗效显著。
5.治疗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是指一组在严重或持久的精神创伤下引起的精神障碍。其症状特点和病程经过与创伤体验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可见急性应激反应及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常表现为:意识恍惚、感知迟钝、运动减少、呆滞等。毛伟松报道用安宫牛黄丸2次/d,1次0.5粒,饭后口服;并同服归脾汤加味或猴菇菌片,服药10余剂后精神症状完全消失出院。
6.治疗晚期肺痛发热熊春荣图用安宫牛黄丸治疗热闭心神型晚期肺癌高热患者25例,结果实验中的治疗组显效10例,占40.0%,有效12例,占48.0%,无效3例,占12.0%,总有效率8.0%,对晚期肺癌高热患者有减轻痛苦、改善症状等功效。其机制为物理、药物降温及抗感染。在充分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等综合治疗措施后,给予安宫牛黄丸1粒,溶于50而生理盐水注射液中,调成稀糊状鼻饲,对体温仍不降且神志无改变者,24h后再给1粒。
7.治疗婴幼儿肺炎婴幼儿肺炎多由细菌如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病毒等引起。与一般肺炎不同,婴幼儿肺炎病情不典型且并发症多。刘文[s]报道用安宫牛黄丸,3个月以下患儿每次服1/6丸,3个月以上患儿每次1/3丸,3次/d。一般口服,昏迷或严重呼吸困难者采用胃管注入,结果全愈48例,好转1例,治愈例98%。
8.治疗股血症败血症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临床以寒战、高热、皮疹、关节痛及肝脾肿大为特征,部分可有感染性休
安宫牛黄丸克。中医属于“温毒”、“疗疮走黄”,系感染病灶的毒邪炽盛,扩散入血,内攻脏腑。王肖蓉等[9]用安宫牛黄丸治愈败血症150例,1次/d,每次1丸,且联合应用抗生素。结果口服安宫牛黄丸Zd后即有见效,平均sd,治愈98人,显效29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8%。
9.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安宫牛黄丸与西药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较满意。近年来,虽然随着现代医疗技术进步其病死率有明显的下降,但其死亡、致残率仍较高。颅脑损伤及颅内血肿所致的高颅压、脑干损伤尤其是原发伤基础上继发的二次颅脑损伤,即伤后的致死性脑组织缺血缺氧是最主要原因。颅脑损伤的重要方面是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引起分子的、生化的、细胞的以及微血管的病理生理过程,又书立一过程进行有效的干预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方面[1l]o周杰等〔12]用此方法治疗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或手术后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安宫牛黄丸(不能口服者鼻饲)。每次1丸,2次/d,连服sd。结果显效16例,有效28例,重度残疾和持续植物状态(PVS)2例,死亡6例。
10.其他用途近年来对安宫牛黄丸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除以上所述作用外还可用于中毒性菌痢、恶性组织增生、优郁症、尿毒症、脑血管意外等急性流行性和内源性的热毒病症及扁桃体炎、哮喘、急性肾炎、夏季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癫痛、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紫瘫、胰腺炎等。
海浮石临床运用
1.海蛤散
海浮石100g,蛤壳200g。以上二味,共研细粉,过60目筛,混匀,即得。本品为灰白色的粉末;味淡。功能顺气化痰,清肺平肝。用于肺虚咳嗽,气急痰粒。口服,每次9g,每日1-2次,布袋包煎。
2.消瘿顺气散
海浮石(煅)45g,海藻45g,海带45g,昆布45g,蛤粉45g,浙贝母60g,地黄 60g。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袋装12g,即得。本品为黄褐色的粉末;气微腥,味微咸。功能消瘿散结。用于肝郁结引起的项部瘿瘤,瘰疬结核,肿硬不散,年久不消。口服,每次6g,每日2次。
泡参的临床运用
1.骚日老西散(沙参四味散)沙参 25g,甘草15g,紫草茸15g,拳参15g。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混匀,分装,即得,每袋50g。本品淡白色粉末;味微甘。功能解热清肺,止咳祛痰。用于感冒咳嗽,肺热咳嗽,痰中带血,胸胁刺痛。口服,每次5g,每日1-2次,小儿酌减。
2.南沙参浸膏溶液:南沙参 1000g。取南沙参按渗漉法,以35%乙醇为溶媒,俟渗出液达生药量5倍时,停止渗漉,回收乙醇并浓缩,滤过。取少许澄明滤液测定含量后,调整至每1ml含抽出物250mg,再加0.5%宋甲酸钠,静置8-10天,取上清液滤过即得。按总抽出物方法测定:每1ml含总抽出物250mg。功能镇咳祛痰,清肺火止咳。用于肺气虚弱,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脓疡,肺结核,咳嗽气短,午后发热,咯血等。口服,每次2-10ml,每日2次。(《中药制剂汇编》)
3.利咽合剂:南沙参250g,桑叶75g,石斛125g,射干125g,木蝴蝶37g,白苏子125g,麦冬150g。以上七味,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滤过,静置,上清液浓缩至1050ml,加适量防腐剂,搅拌,静置,取上清液 1 000ml,即得。本品为淡黄色液体,味苦。放置后略有沉淀。取本品2ml,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4-5滴,水浴加热5分钟,产生红棕色沉淀,本品的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03。功能养阴生津,清热利咽。用于慢性咽炎。口服,每次20ml,每日2次。
百会穴的临床运用
本穴有开窍醒脑、回阳固脱的作用。配脑空、天柱,可疏风散邪,主治头痛;配复溜、后溪,可滋阴潜阳、醒脑开窍,主治眩晕;配复溜、行间,可育阴潜阳、疏风止痛,主治头痛、眩晕;配行间、听会、复溜,可滋阴清热、醒脑开窍,主治耳鸣;配太冲、丰隆,可疏肝涤痰、开窍醒神,治疗中风;配风府、阴陵泉,可疏风散寒,主治风寒头痛;配合谷、曲池,可疏风散热,治疗风热头痛;配二白、长强,可升阳举陷、益气固脱,主治脱肛;配维胞、归来,可益气升阳、举陷固中,主治阴挺;配合谷、足三里、天枢,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久泻久痢;配素髎、迎香,可补肺固表、疏经通络,主治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