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宝宝为何会摇头晃脑呢

小宝宝为何会摇头晃脑呢

8个月大的男婴,最近时常在睡醒以后有点头的动作,就好像大人在同意别人意见时的那种上下点头的样子,但是比较用力的感觉。点头的动作持续时间并不久,有时不到一分钟,刚开始时不注意还不会发现。不一定每次睡醒都有,没有一定的出现时间,因此拖了约十多天才来看医生,宝宝没有其他发烧或感冒生病的样子,辅食吃的不太好,到现在还不会坐。

说明:

在诊间并没有当场看到宝宝出现点头的动作。在经过肌肉与神经发育的理学检查后,发现宝宝的发育有明显的迟缓现象,怀疑有脑部问题,因此安排了脑波的检查,最后诊断为婴儿点头性痉挛。

这种疾病大多发作在3到9个月大的宝宝,算是癫痫的一种,除了点头外,有时还会伴随手部与躯干的动作。此病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脑部受伤、出血、感染,更早为怀孕过程中的母亲感染、缺氧等等,可以药物治疗,但效果因人而异,时常合并发育迟缓或智力问题。

个案二

10个月大的男婴,感冒好几天了,咳嗽、流鼻水都有,平常都在保母家,周末才接回来,回来后就觉得宝宝不断的摇头、抓耳朵,没有特定的时间,好像是想到就摇头或抓抓耳朵,食欲变得很不好,还有轻微的发烧。

说明:

在诊间观察宝宝的动作,就可以发现他一副躁动不安的样子,时而摇头、时而抓耳朵,脾报导变的很不好,还很爱哭。经过检查以后,除了原本的上呼吸道感染喉咙发炎以外,二侧耳朵都有中耳炎的现象。

预防中风四个小动作

老人养生:日常防中风抓牢4个小动作

按摩颈部少中风

专家指出,按摩颈部可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减少胆固醇沉积,促使已硬化的颈部血管恢复弹性,并改善大脑供血,预防中风发生。做法是:双手摩擦发热后,按摩颈部左右两侧,速度稍快,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宜。

摇头晃脑防中风

专家从油漆工人很少发生中风的事实分析认为,这与工人劳动时摇头晃脑的工作特点有关。头部前后左右旋转,可增加血管的抗压力,有利于预防中风。做法是:平坐,放松颈部肌肉,然后前后左右摇头晃脑各做30~50次,速度宜慢,每天早晚各做3次。低血压患者平卧做。

耸肩防脑梗塞

耸肩可使肩部神经、血管和肌肉放松,活血通络,为颈动脉血液流入大脑提供人工驱动力。做法是:每天早晚做双肩上提、放下的动作,每次做4~8分钟。

空抓手防脑溢血

研究发现,脑溢血与患者的生活习惯、运动方式有关,缺少锻炼的右脑血管壁异常脆弱,易发生破裂,因此患者应多活动左手。做法是:每天早、中、晚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各做400~800次。

宝宝爱揪耳朵 原因3外耳道湿疹,常见于过敏体质的宝宝

外耳湿疹常见于过敏体质的小宝宝。医师说,宝宝因感到外耳皮肤瘙痒烦躁而出现摇头晃脑、拽拉耳朵的现象。

因此,爸爸妈妈若发现宝宝脸上或其他地方曾长过湿疹,且摇头晃脑、拽拉耳朵时,应带宝宝到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局部涂抹抗过敏药物。


宝宝能不能摇

一、婴儿能不能抱着摇晃?

最好不要摇晃,这是不科学的,当宝宝哭闹或睡眠不安时,一些年轻妈妈便将宝宝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宝宝越哭越凶,妈妈摇晃得也就越猛烈,直到宝宝入睡为止。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宝宝十分有害,因为摇晃动作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晃荡,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会与较硬的颅骨相撞,造成脑小血管破裂,引起“脑轻微震伤综合症”,发生脑震荡、颅内出血。轻者发生癫病、智力低下、肢体瘫痪、严重者出现脑水肿,脑疝而死亡。

二、目前临床病例多发生于0-4岁的婴儿或幼小儿童,但主要好发对象为0-8个月大的婴儿。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婴儿头部的体积和重量占全身的比例远比成人大得多,婴儿头长占身体的20%,而成人约为10%。并且婴儿脑部发育仍未稳固,颈部的肌肉力量较弱,韧带弹性较差,颈椎也未完全骨化,难以承受较大幅度的摇晃和高抛的震荡。如果不停地摇晃婴儿,或是将婴儿一次次地抛起来又接住,便容易使婴儿头颅内的脑组织随摇晃或高抛的晃动,与较硬的头颅相撞,从而引起脑损伤。

三、由于临床症状与受摇晃次数、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一次剧烈的摇晃会造成摇晃症候群。即使摇晃动作不剧烈,但若长期反复地施行,也容易让宝宝出现这种症状。有摇晃症候群的宝宝,初期可能只是嗜睡、食欲不振或烦躁不安,接着出现抽搐或意识不清等现象。抽搐也许是偶发或局部抽搐,但也有可能频繁发生,严重者甚至造成昏迷或死亡。有时即使性命保住了,却会带着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四、宝宝的颈部柔软且脆弱、头部较重,加上婴儿颅底较为平坦,脑部不易固定,颈部又欠缺支撑力,如果受到大人不当的激烈摇晃、翻转等,大脑表面与头骨下的静脉相接的血管也会晃动,可能会造成脑部神经的伤害。严重的还可能使婴儿脑部、颈椎等受到损伤,导致无法挽回的伤害,这就是所谓的婴儿摇晃综合征SBS。

怎么促进脑部血液循环

脑梗塞主要由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是预防脑梗塞发生的重要措施,如上提双肩、咬紧牙关、摇头晃脑、按摩颈部等。

上提双肩:每天早晚做双肩上提、放下的动作可使肩部神经、血管和肌肉放松,活血通络,使颈动脉血液流入大脑,保证大脑组织血液和氧气供应充足,每次做4~8分钟即可,有助于预防脑梗塞。

咬紧牙关:把上下牙齿紧紧合拢,且用力一紧一松地咬牙,咬紧时用力,放松时也互不离开,可以使头部、颈部的血管和肌肉、头皮及面部舒张,加速脑血管血液循环,防止脑梗塞的发生。

摇头晃脑:头部前后左右旋转可增加血管的抗压力,有利于预防脑梗塞,可先放松颈部肌肉,然后前后左右摇头晃脑各做30~50次,摇头时注意速度不宜过快,以免产生头晕。

按摩颈部::双手摩擦发热后,按摩颈部左右两侧可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减少胆固醇沉积,促使已硬化的颈部血管恢复弹性,并改善大脑供血,按摩时速度应稍快,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宜。

宝宝耳朵进水了什么表现 宝宝耳朵进水的表现

给宝宝洗澡、洗头或游泳时,很容易污水进入耳道,宝宝会出现耳痒、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婴儿无法描述和表达不适,常会表现摇头晃脑,用手搔抓耳朵,哭闹,睡眠不安等。家长注意观察,最好每次洗澡后,就要用棉签将水轻轻的蘸出来,洗澡时,用拇指和无名指压住耳廓盖住宝宝的小耳朵,或者去买专用的耳套,避免耳道进水。


宝宝总是揪耳朵怎么回事 原因3:外耳道湿疹

外耳湿疹常见于过敏体质的小宝宝。医师说,宝宝因感到外耳皮肤瘙痒烦躁而出现摇头晃脑、拽拉耳朵的现象。因此,爸爸妈妈若发现宝宝脸上或其他地方曾长过湿疹,且摇头晃脑、拽拉耳朵时,应带宝宝到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局部涂抹抗过敏药物。


宝宝长乳牙的注意事项 缓解出牙时的不适

婴幼儿出牙的过程中,可能会有烦躁不安、睡眠不稳、口角流涎、咬物、吮手指、擦牙床、摇头晃脑等不适感。妈妈可以洗净自己的双手,缠绕干净的纱布,来回按摩宝宝的牙床,这对减轻宝宝的疼痛非常有效。或者使用磨牙玩具或磨牙食品也是很有帮助的。


相关推荐

家有小北鼻新妈勿犯3大错

1.宝宝的肌肤不需要额外的呵护我们都知道新生婴儿的皮肤是非常水嫩的,这就给了一些家长错误的暗示,她们认为,宝宝的肌肤如此的完美,根本就不需要后天的呵护。其实任何人的皮肤结构都像是一面墙,由无数个皮肤细胞(一块块砖)组成,不同的是,宝宝的皮肤细胞很小,也不紧凑,这就注定了宝宝皮肤的脆弱性,她们的肌肤对外抵抗力、留住水分的能力也更差,因为此时她们的皮肤屏障功能还处于正在完善的阶段,所以宝宝的皮肤很容易

小孩睡觉晃头主要是因为这

1、 晃动小脑袋“宝贝,要不要吃水果?”“妈妈给你讲故事听好吗?”甭管你怎么殷情地询问宝宝,得到的答案都是“摇头”。不仅如此,有时,宝宝在睡觉的时候也摇头。宝宝怎么就爱晃动小脑袋?是生病了?还是觉得好玩?2、缺钙引起的摇头豆豆8个月了,最近经常喜欢莫名其妙地摇头,宝宝的骨骼有问题,真担心那。3、小心湿疹惹的祸苗苗7个月了,有湿疹,今天带他去查了微量元素,各项指标都达到正常标准,可宝宝睡觉的

如何避免婴儿脑震荡

在孩子哭闹不止的时候,心烦意乱的父母为了让宝宝安静下来,使劲摇荡宝宝的身体和头颈部。有的人为了让孩子高兴,宝宝高高地抛向空中,或者让宝宝站在大人的手掌上来回旋转走动。专家指出,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动作,稍有不慎孩子跌落,使得头颅内脏损伤或四肢骨折,而摇晃婴儿头颈部还可使宝宝脑部受伤,甚至引起死亡。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宝宝出现脑震荡呢?什么是摇荡综合征?婴儿头颅很脆弱婴儿摇荡综合征 (SBS

四个月的宝宝体检八大项目

四个月大的正常宝宝,趴着时已经高高地头抬、前胸挺起了,发出“嗯嗯”的声音,手可以进行抓握,当然他还喜欢将手或握住的东西往嘴里放,因为这时,嘴是他们接触及探索外界的主要“工具”。每天,洗澡和换尿布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刻。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略,父母必须注意宝宝的前、后囟门有没有过早闭合,一般来说,前囟门则在6个月左右完全闭合,如过早得留意脑部发育是否有问题。父母一旦发现宝宝没法做到以上述项目,就得咨

婴幼儿枕秃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宝宝如果出现了枕秃,很有可能是跟他的生理现象是有关的,因为宝宝他的枕头和脑袋接触地方容易发热出汗,使头部皮肤发痒,小宝宝他不能够用言语表达自己的不舒服,也不能够用手来抓缓解发痒的症状,所以通常通过左右晃动头部的动作经过摩擦来逐渐缓解他的发痒,枕部的头发就被摩擦掉而发生枕秃。这时候新生儿一般很少出现明显的缺钙和维生素D的缺乏,所以家长要观察一下是不是宝宝经常反复睡觉的时候容易出现摇头晃脑

宝宝喜欢摇头晃脑的原因

1、新生儿时期的宝宝喜欢摇头新生儿期的宝宝经常出现惊颤、用力使脸通红,头左右摇动,这是由于宝宝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神经系统的日趋完善就慢慢消失,所以新手父母不必担心。小编提醒:这种摇头情况大多出现在宝宝一个人睡觉的时候,被妈妈抱着睡觉时这种现象就不那么明显了,所以如果你的宝宝的身体发育正常,就不是什么病。如果你还是担心,可以在健康体检时咨询医生。2、睡觉不舒服导致宝宝

宝宝抛向空中易致脑震荡

在孩子哭闹不止的时候,心烦意乱的父母为了让宝宝安静下来,使劲摇荡宝宝的身体和头颈部。有的人为了让孩子高兴,宝宝高高地抛向空中,或者让宝宝站在大人的手掌上来回旋转走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教授焦富勇指出,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动作,稍有不慎孩子跌落,使得头颅内脏损伤或四肢骨折,而摇晃婴儿头颈部还可使宝宝脑部受伤,甚至引起死亡。婴儿头颅很脆弱婴儿摇荡综合征 (SBS)多发生于1岁以内

精神压力大怎么办 培养兴趣

培养自己对各种有盟活动的兴趣,并尽情地去享受。经常试用一些各种不同的新方法,做一些自己不常做的事,如散步时摇头晃脑、挥舞双臂等。

叫停不规范动作 监督

你的脖子疼就是因为你在做仰卧起坐的时候脖子使劲了,脖子肌肉过度紧张或者是你在做仰卧起坐的时候摇头晃脑了。或许你自己说你并没有使劲也没有晃脑袋,其实,是因为你不自主的动作自己没有注意而已。所以,不妨找个人来监督你,让你远离这些不自觉的让你脖子疼的小动作吧!

三个月宝宝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摇晃当宝宝哭闹不止或睡眠不安时,将宝宝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是年轻妈妈的首选之举。宝宝哭得越凶,妈妈摇晃得也就越猛烈。健康隐患:人的脑部是一密闭空间,周围有脑脊髓液包住,这样,即使脑部遭受到外来的撞击,脑脊髓液也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适当的摇晃可以刺激脑神经的连结,使宝宝安静下来,但那是在脑脊髓液可承受的范围里。如果长期过度摇晃,可能使宝宝(尤其是10个月内的小宝宝)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晃荡,未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