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必知儿童乘车安全九大误区

必知儿童乘车安全九大误区

随着汽车走入家庭和消费者购车观念的成熟,儿童与汽车安全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实,在日常行车当中,对于儿童乘车存在不少误区,那么作为父母的应该关注哪些事项呢?

误区一:家长抱着孩子乘车

现象:乘车时,许多父母习惯于把幼小的孩子抱在怀中。

点评:因为孩子坐得比较低,头部刚好在家长的胸部时,如果发生猛烈碰撞,家长的胸部会自然向下压,猛烈压下孩子的头颈,对孩子造成极大的损伤。此外,当汽车在每小时40公里速度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在惯性的作用下,5.5公斤重的婴儿会变成110公斤。因此家长根本无力保护怀中的孩子。

误区二:孩子自己上下车

现象:家长开车到达目的地时,小朋友急急忙忙地开了车门就往外冲。

点评:小朋友力气小,车门开启时如果推不到位,会造成车门微微回弹。对稚嫩的孩子来说,这有可能夹伤小朋友的手指。此外,车子开门的另一侧的路况和交通情况,驾驶座上的父母可能不是那么清楚。建议年轻的父母最好亲自下车给孩子开车门、关车门。

误区三: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

现象:边开车边照看孩子,一些父母将孩子抱到副驾驶位置。

点评:让小孩坐在副驾驶位置是不明智的选择。有的车具有双气囊,一旦发生危险气囊迸开,挡在人与车体之间,使人免受伤害。但由于孩子上身较矮,气囊迸开的位置往往是在孩子的头顶,非但保护不了孩子,反而会造成伤害。因此,12岁以下儿童必须坐在后排。

误区四:把孩子独自留在车内

现象:有的父母在开车过程中临时有事离开,就把孩子留在车里。

点评:孩子容易因车内缺氧等问题而窒息。据报道,美国一名妇女开车去拜访朋友时喝酒过多,早上回家途中将车停在一个加油站,改搭出租车。但她只带走了3岁的大儿子,把年仅8个月的小儿子忘在车中。到下午2点警察发现车中的孩子时,车中温度已达56℃,孩子因闷热而窒息,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误区五:装了儿童座椅就放心

现象:一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选购了汽车儿童座椅后,却没有留意安装的位置是否得当。

点评:汽车儿童座椅更应该安装在汽车后座。现在美国各州普遍建议儿童最安全的位置是汽车的后排。其中,婴儿专用的汽车安全座椅必须放在后座上且婴儿面向后。而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建议家长至少购买两个不同种类的汽车安全座椅。

误区六:让孩子把头探出天窗

现象:家长把天窗或者车窗打开,让孩子探出头去看窗外的风景。

点评:有硬物飞来或天窗出现紧急问题令小孩受伤害。有报道说,一位车主停车后让小孩把头伸出天窗玩耍。结果,引擎熄火后天窗自动关闭,夹伤了小孩的头部。这样的事故虽然是少数,但也提醒保持警惕。专家建议驾车的家长开启天窗或者车窗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孩子有时淘气,不知深浅,需要您时时叮嘱,时时保护。

误区七:小孩绑成人安全带

现象:不少家长喜欢给年幼的孩子绑上成人专用的安全带。

点评:一般来说汽车座椅和安全带是专为成人设计的,不适合儿童体型。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带,如果绑得太紧,在车祸时会有机会造成致命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的压伤。如果绑得太松,发生车辆碰撞,儿童又可能会从安全带和座椅之间的空当飞出去。

误区八:开车时与孩子说笑

现象:很多人把行车途中作为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最好时机。父母边开车,边与孩子聊天、讲故事,甚至说笑。还有的人把一大堆零食拿出来让孩子吃。

点评:由于将注意力分散在孩子身上,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开车时一定要注意力集中,出车前要嘱咐孩子安静;如果孩子有事情求助您,最好是找到合适位置按规定停车,然后再处理孩子的事。

误区九:车内堆砌装饰品

现象:家长在自己的爱车内堆砌了许多装饰品。

点评:对于车内装饰,绝对不能有尖锐和硬的东西,这样才能保证在发生事故时儿童不会因为撞击到它们而受伤害。此外,有些情况对成人也许构不成伤害,但可能伤害到婴幼儿。如放置在车前面的香水、装饰用小宠物,如黏附不牢,一旦被猛烈追尾就会向内弹射,高度往往正好是孩子头部的位置。

儿童乘车安全注意事项

1、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身高1.2米以下的孩子,强烈建议配置儿童安全座椅。2013年之后的车辆,后排都至少标配了ISOFIX儿童安全座椅接口,因此装配儿童安全座椅也非常容易。对于2013年之前的老车型,其实大部分车辆也都配有儿童座椅接口。如果没有该接口,则可以购买利用安全带固定的儿童座椅。

儿童座椅接口分为ISOFIX和LATCH两种规格。前者有两个硬质接口,位于座垫和靠背交接位置,一般有标签提示;所对应的儿童座椅也需要是ISOFIX硬接口,购买座椅时请留意。LATCH则是三个接口,下面两个软接口,靠背后面还有第三个接口,购买座椅时也必须配置LATCH的童椅。

不少国产车对儿童座椅接口的配置做了变通,即后排标配ISOFIX 两个硬质接口,靠背后面还有一个LATCH规格的第三接口,这种配置可以兼容两种规格的儿童座椅。也就是无论你买什么样的童椅,这种配置的车辆都能装上去。

2、不要抱着孩子坐车

由于传统观念之一是抱孩子就等于爱孩子,所以抱着孩子坐车的情况比较常见。虽然大人的手臂可以在普通情况下起到“固定”孩子的作用,但一旦发生碰撞事故,人的双臂根本不可能约束住孩子。失去约束的孩子在车内因二次碰撞导致的伤害很常见。因此,不要试图以成人的双臂去替代安全带的作用。抱孩子坐车并不是“爱孩子”,而是实打实的“害孩子”。

特别是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室是极其危险的行为。在副驾驶室除了孩子失去约束可能导致二次碰撞伤害以外,更严重的情况是在碰撞事故中弹出的安全气囊直接击打孩子,基本都会造成孩子死亡。因孩子被抱着,离气囊更近,加上身高原因,气囊弹出的位置一般刚好会击打在孩子的头脑部位,因此这种情况下几乎会100%造成孩子死亡,致死原因就是被气囊击打脑部致死。气囊弹出的能量能在瞬间击昏一头牛。可能会有朋友问,为何成人坐前排就不会被气囊打死呢?是因为气囊与安全带是配合工作的,当人在撞击惯性下前倾时,安全带会约束乘客,气囊会在与乘员身体接触前完成膨胀过程,随后开始泄气,以起到缓冲作用。而孩子因为被抱着,加上人的手臂无法起到安全带的约束作用,其坐姿与距离都无法达到气囊的设计要求,因此与气囊弹出时属于相对运动,遭受的击打力就是致命的。

3、正确使用安全带与增高垫

有些家长已经有比较好的乘车安全意识,比如上车就系安全带,于是也这么要求孩子。这是个很好的习惯。但需要留意的是,孩子不能使用成人安全带。因身高不够,安全带不仅不能起到保护效果,在碰撞事故中还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严重伤害。

孩子系安全带的标准是看肩部和腹部的安全带位置。肩部与安全带接触位置在肩部中间往手臂一端,说明孩子的身高可以系安全带;而腹部的则要求系在腰部位置(肚脐以下,髋关节以上),不能在腹部;腿部则要求膝关节至少在座垫边缘位置或以外,如下图所示。

如果孩子身高不够,则必须使用增高垫。一般来说,身高1.2米以下的孩子,不能使用成人安全带,而需要使用儿童座椅,用座椅佩戴的儿童安全带;身高1.2-1.5米的孩子,使用专用增高垫后可以使用成人安全带;1.5米以上的孩子,可以直接使用成人安全带。

4、要让孩子在车内打闹、吃东西等

一些家长在孩子长途乘坐车辆的过程中为避免孩子哭闹,就让孩子在车内做一些其它事情。有些事情是危及孩子的乘车安全的。

吃东西---因车辆的速度是随时变化的,遇到紧急情况的急刹、发生碰撞事故时,正在吃东西的孩子很可能被噎住。特别是5岁以下的孩子,在行进的车辆中即便没有遇到紧急情况,也可能会被呛到或噎住。因此在乘车过程中,尽可能的不要让孩子吃东西。如果路途遥远,建议在休息区停车休息的时候让孩子吃东西。

玩玩具---在车上玩玩具,也可能因为交通事故或急刹车等情况造成孩子伤害。因此如果为了哄孩子需要带一些玩具,尽量不要带硬质玩具或有尖角的玩具,推荐带毛绒材质、软橡胶材质等不会造成孩子碰撞伤的玩具。

玩手机或平板电脑---除了可能因为交通事故或急刹车造成孩子碰伤外,在行驶中的车辆上玩这些电子产品对孩子的视力伤害很大。

打闹---一些比较调皮的孩子喜欢在车内打闹或到处攀爬,有较大的几率会被碰到磕到,一旦遇到交通事故或者急刹车,都可能受伤。如果后排有两个孩子,为了避免打闹,建议中间坐一个大人。同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和安全座椅约束住孩子,只允许孩子在不离开自己的座位的前提下适当活动。

5、不要单独把孩子留在车内

因为单独把孩子留在车内造成的悲剧事件几乎每年都有听闻。因车内空间密闭、空气流通不畅加上夏天的炎热天气等外部因素,留在车内的孩子极易缺氧、中暑等,从而危及生命。太小的孩子不会自己打开车门,一旦被独自留在车内,发生危险的概率很高。而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如果单独被留在车内,除了上述这种危险之外,大孩子可能会因为误操作车辆导致车辆突然移动。比如曾经看到一则新闻,因孩子独自在车内,车辆突然移动滑入旁边的水库内导致孩子丧生,可能的原因就是孩子松动了手刹导致的。

6、选择合适的乘车位置

14岁以下或身高1.5米以下的孩子都不要乘坐前排副驾驶室。因前排正面安全气囊的弹出位置都是按照成人设计,因此无论是否带安全座椅,孩子都不要坐在前排。

在后排座椅的左右位置选择中,并没有特别靠谱的统计数据说明哪边更安全。只是依据碰撞事故中大部分驾驶员的本能反映都会试图避开撞击,因此驾驶员后面的位置可能是相对安全的。因此,建议孩b子尽量选择左后位置乘坐。

7、不要让孩子自己上下车

因孩子的身高原因以及缺乏经验等原因,让孩子自己上下车很危险。孩子开门时,可能会伤及车辆周边的行人或车辆;停车位置复杂时,孩子自己上下车可能会被周边的车辆碰到。作为家长,需要告诉孩子停车后等爸爸妈妈下车帮他开门,他才可以下车,必要的话,配合儿童安全锁使用,确保孩子不会自己单独上下车。特别是在学校门口,一定要留意,因为车多人多,既可能伤人也可能被人伤到。

此外也提醒经常在学校门口接送孩子的家长,停车起步等需要特别留意车辆周围是否有孩子,有些孩子因身高不够,坐在车内无法发现,因此上下车都需要仔细观察,视界稍微扩大一些,便于预判周围孩子可能的行动方向,提前避免危险发生。

8、不要让孩子探头出天窗

这种情况在国内也很常见,一个孩子站在前排座椅上,头伸出天窗,模仿中央首长阅兵的模样。这个姿势一点儿都不酷,给孩子带来的危险是多方面的。

最极端的一个例子是几年前发生在四川的一起意外事故,探出天窗的孩子的头被天窗夹住,最终导致孩子身亡。与这种极端事故相比,更常见的伤害情况是车辆转弯、加速、刹车等导致孩子站不住,因二次碰撞带来的伤害。急刹车和碰撞交通事故则直接会导致探头出天窗的孩子严重伤亡。

因此,请不要让孩子探头出天窗。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乘车行为。

9、正确使用门锁

大约10年以前,有一些老车型的中控门锁只有驾驶室可以控制,即驾驶员锁闭中控开关后,其它三个位置的乘客无法从车内开启车门。后来因为法规的要求,车辆内部乘员必须在任何位置可以自主打开车门,便于车祸中的施救工作,因此现在的车辆,这样的中控模式已经不存在了。

有些带孩子的家长就比较苦恼。因为驾驶室无法锁闭后排的门锁,担心孩子们在行车过程中自己打开车门,就危险了。甚至有车主投诉厂商,以为这是设计缺陷,实则是因为法规要求。

实际上,为了防止孩子在行驶过程中误开启后排车门的问题,车辆都配置了儿童锁。儿童锁一旦启用,后排车门只能从外侧打开,而不能从内侧打开,就避免了车内孩子误打开车门的情况。

儿童锁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机械式的儿童锁一般用机械钥匙在后门转动儿童锁开关,即可启用这一侧的儿童锁。而电子儿童锁的控制按钮则位于驾驶员位置。儿童锁的使用,建议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在必要时启动儿童锁。

10、正确使用车窗

由于现在绝大部分小车都标配电动车窗,因此孩子在后排可以自己控制车窗。当车窗完全开启的时候,孩子把头手伸出窗外,就可能会产生危险。驾驶员位置有控制其它三个车窗的开关,其中一个按键可以关闭其它三个车窗的升降控制,而只能让驾驶员控制。因此可以视情况需要启动该功能,以确保孩子不会自己打开窗户,将头手伸出窗外,从而产生危险。

安全座椅的必要性 使用安坐座椅的必要性

任何交通事故,都是在瞬间发生的,很多时候甚至连驾驶员自身也未必能及时做出反应,更别说保护孩子,所以,合理使用安全座椅势在必行。

儿童安全座椅是为不同体重的儿童设计的,安装在汽车之内,能有效的提高儿童乘车安全的座椅,在汽车碰撞或者突然减速的情况下,有安全座椅是可以减少对儿童的冲击力和限制儿童身体的移动,减轻对他们的伤害。

儿童乘车如何注意安全

1、前排副驾驶室安全气囊。

如果孩子迫不得已只能坐在前排,那么为了安全一定要关闭副驾驶室的安全气囊(具体关闭副驾驶气囊方法可参考车辆使用说明书),只有这样才能在车辆遇到突发情况时,最大限度的降低儿童受伤几率。

2、后排乘客安全带。

在正常行车中,大多数家长往往忽视了坐在后排儿童是否系着安全带。根据相关实验证明,坐在后排且不系安全带的人在紧急制动时往往会被撞飞起来,甚至被甩出车外,膝盖与驾驶座后背猛烈相撞,身体冲向前方,可以使驾驶座椅底部断裂,所以后排乘客安全带的作用不言而喻。

3、儿童安全锁。

儿童安全锁主要是用于防止车辆行驶时儿童从车内打开车门而产生的危险,在儿童安全锁锁止时,即使打开电控中控门锁,仍会处于锁止状态。如果想要打开后门只能在中控门锁开启的状态下,用车门外侧的开关拉开车门。

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安全座椅就是为儿童设计,安装在汽车内能有效提高儿童乘车安全的座椅。欧洲强制性执行标准ECE R44/03的定义是:能够固定到机动车辆上,带有ISOFIX接口的安全带组件或柔性部件、调节机构、附件等组成的儿童安全防护系统。在汽车碰撞或突然减速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对儿童的冲压力和限制儿童的身体移动从而减轻对他们的伤害。目前国际检测标准主要参照ADAC测试结果。

宝宝乘坐婴儿车安全须知

婴儿手推车,基本算是有小宝宝家庭的必备之品了,然而,它在给家长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给孩子带来一些意外伤害。 据美国《育儿》杂志报道,美国每年有1万余名孩子因为手推车而受伤。“虽然我国还没有相关数据的统计,但这种伤害的发生率是非常高的,甚至防不胜防!”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儿童意外伤害专家丁宗一在接受采访时说。

不过,中国玩具协会专家刘明强也指出,选择一个安全性相对更高的手推车可以规避一些风险。推杆和调节杆的直径应在1—1.2厘米左右,否则容易在紧急情况下折断,导致孩子跌伤;不要有锋利的尖角、突出物和容易脱落的小部件,以防孩子被划伤;手脚能够触及的夹缝一般都应大于12毫米或小于5毫米,可避免宝宝手脚被卡住;车座兜和扶手之间的深度不要过浅,以免孩子在车中翻身或扭动时重心偏移,造成翻车事故;车垫凹陷度应小于5厘米,因为过度凹陷会影响孩子的骨骼生长;检查刹车装置是否灵敏,如果车停在斜面地形,家长无法及时拉住,车随时会产生滑动甚至翻倒;具有折叠功能的婴儿推车应设置锁紧保险装置,以避免在使用中推车意外折叠,造成孩子受伤。

《育儿》杂志还提醒家长,孩子坐在车上时,要全程给他们系上安全带;不要在车内和把手上挂其他重物;让孩子的脖子始终处于最舒适的状态,注意腰与座席间没有空隙,使背部尽量舒展,不压迫腹部,这样有利于婴儿的脏器正常发育。

丁宗一最后呼吁,对于婴儿手推车存在的安全隐患,除了家长在购买时把好关,最根本的还是要制定相关的国家标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儿童安全座椅有什么用 降低交通事故对儿童的伤害

儿童安全座椅是为不同体重和年龄的儿童设计的,安装在汽车之内,能有效的提高儿童乘车安全,在汽车碰撞或者突然减速的情况下,安全座椅可以减少对儿童的冲击力和限制儿童身体的移动,从而可以减轻对他们的伤害。

安全座椅的功能和作用

儿童汽车安全座椅是一种系于汽车座位上,供小童乘坐,有束缚设备,并能在发生车祸时,束缚着儿童以保障儿童安全的座椅。以为安全带、安全气囊、成人能在危险时刻保护儿童的安全是完全错误的观念!使用儿童安全座椅非常的必要、重要,有安全带、安全气囊、成人不可替代的作用。安全座椅的作用不容忽视

儿童安全乘车攻略

有测试表明,孩子一人独坐,紧急刹车时,会像子弹一样撞向前方,从而导致重伤或死亡。如果孩子被家长抱在怀中,家长根本无力也无法及时给孩子提供保护。即使儿童被束缚在座椅上,他的颈部仍然会在紧急刹车中受到致命的冲击。研究表明,三岁儿童的头部重量相当于体重的18%左右,在紧急刹车的冲力作用下会造成儿童颈部的折断。

婴儿面向后坐

婴儿的骨骼十分脆弱,特别是颈部,最容易受到致命的伤害。一般,儿童与成人相比,头部比例要大得多,颈部受力就更大。大多数的撞车事故都有急刹车的过程。如果婴儿向前坐,脆弱的儿童颈部极容易受到过大的冲力而造成伤害。向后坐的儿童汽车安全坐椅,有椅背、靠垫、颈部安全枕等重重保护,最大程度地吸收了撞击冲力,使得儿童幼小脆弱的颈部得到最好的保护。

让婴儿和儿童乘客面向后坐的想法是瑞典人想出来的。从交通事故的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后向式儿童座椅的优势。国外一家保险公司的研究表明,对于儿童,前向座椅比后向座椅发生伤亡或严重受伤的危险性要高五倍。如使用前向座椅的法国,儿童死于车祸的危险性是瑞典的两倍。

安全座椅放后面

据美国历年交通事故统计调查的结果,司机副座是最为危险的位置,而后座则相对是安全的位置。第二点是现在的汽车普遍有安全气囊——它对于成年人来说是安全的保障,但对于儿童来说无异致命的杀手。汽车安全气囊张开时的冲力对于成年人来说是可以忍受的,且受力部位在胸部,除擦伤外并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但是,儿童肌肉骨骼都较成年人脆弱得多,安全气囊张开时冲击的力量,很有可能造成胸部骨折内出血等致命性的伤害。而且对不高的儿童,很多时候的受力面是颈部面部,这时除了前述的伤害,还有可能造成窒息和颈椎骨折等更严重的问题。因此,建议儿童最安全的位置是汽车的后排。

三岁后可用坐垫

儿童迟早会长得超出后向式儿童座椅,这一般是在三、四岁到10岁的时候,就是该换成前向式儿童座椅或儿童安全坐垫的时候了。

比较大的儿童除了选择前向式儿童安全座椅外也可以选择儿童安全坐垫。当孩子坐在无论是否带有靠背的儿童安全坐垫上被垫高后,就可以使用普通的标准三点式安全带将他固定在位子上,其胸部与头颈部就可以得到保护。Volvo汽车公司事故调查研究组证明,使用安全坐垫可将危险降低60%。

安抚孩子情绪。

如果孩子呆在车内的时间过长,可能会肚子饿或是急躁不安,这时候喂食孩子食物,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但是要记住,不要提供孩子颗粒状的食物,例如:小饼干、糖果、果冻等,以免在车子行经不平的路段时,食物去哽住幼儿的食道。

车子后座的物品摆设,不要摆置坚硬、危险的物品。若是紧急煞车的话,这些物品一定会掉下来而伤害到孩子

一些关注儿童乘车安全的汽车公司开发的儿童安全坐垫还可以选配一个特殊的儿童专用靠背。靠背可以在侧撞中提供特别的保护。如果小孩睡着了,它将保持孩子更好的坐姿,特别是靠背还可以进行侧面保护。

儿童乘车安全存在误区

误区一:成人安全带系法适用于孩子。

一般来讲,儿童系安全带的最佳方法是从手臂下面跨过肩膀斜对角贴胸而过,腿部安全带,该跨过大腿根部。这样避免因为儿童的扭动造成安全带的脱落。另外,因为儿童的身高所限,如果要保证安全地系好车内安全带需要把儿童所坐的位置垫高。

一般来讲,儿童安全座椅都有一定的垫高功能。年龄大一些的儿童无,坐儿童座椅时,可以选择儿童安全坐垫。这样,儿童被垫高后,可以使用正常的安全带,这个简单的措施能将危险系数大大降低。以成人的方式对儿童使用安全带,就是一个儿童乘车安全误区,带来的可能不是保护,而是危险。

误区二:抱着孩子乘车最安全。父亲开车,母亲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的位置或坐在后排,这在街头是经常可以见到的一幕。父母可能认为孩子只有在自己的臂膀保护下才是最安全。事实并非如此,在行车过程中,这样的儿童乘车安全误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误区三:让孩子在后排尽情玩耍。不要以为把孩子放在后排就万无一失。即使有家人看护,也一定要让后排的孩子坐在儿童安全座椅上。突发情况时,后排乘客的感觉往往更明显。如果孩子没有坐在儿童安全座椅上,很容易从后排座椅上滑落、撞向前座靠背。

误区四:暂时把孩子独自留在车中。带着孩子开车外出购物,到了商场门口把车停好后却发现孩子已经在安全座椅上呼呼大睡了。你不忍心因为给他拆解安全带打扰他香甜的睡眠,于是决定锁好车门、车窗,把孩子独自留在车中。如果你有这种想法,建议你立即打消。这种儿童乘车安全误区其实很危险,为了保证孩子在车中的安全,父母一般都会把车窗紧闭、车门紧锁,孩子长时间处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空间,加上车内的空气质量比较差,很容易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孩子独自在车里淘气地乱碰车中的按钮,也会对其本身和车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很多家长由于存在儿童乘车安全误区而酿成惨祸,所以我们更因该多加注意,保护孩子的出行安全。

宝宝安全座椅

汽车儿童安全座椅也称儿童约束系统 CRS(Child Restraint System),是一种专为不同年龄(或体重)儿童设计、安装在汽车内、能有效提高儿童乘车安全性的座椅。欧洲法规ECE R44/03对儿童安全座椅的定义是:能够固定到机动车辆上,由带有卡扣的安全带组件或柔韧性部件、调节机构、附件等组成的儿童安全防护系统。可与附加装置如可携式童床、婴儿提篮、辅助性座椅或碰撞防护物等组合而成。在汽车发生碰撞或突然减速的情况下,减缓对儿童的冲击力和限制儿童的身体移动来减少对他们的伤害,确保孩子的乘车安全。.

怎样挑选儿童安全座椅

儿童安全座椅是专门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身高、体重的儿童设计的保护儿童乘车安全的装置,它完全不同于车内装饰,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配置,而且对于不同年龄和身高的婴幼儿和儿童,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的选择和安装也有不同的标准。如果你家有儿女,就必须根据儿童不同的生长阶段使用不同的安全座椅。

1、婴儿安全座椅

适合的宝宝:体重在10公斤以内

2、幼儿安全座椅

适合的宝宝:体重在10~18公斤左右

3、加高座椅

适合的宝宝:头部已经高于幼儿专用安全座椅椅背或者体重达到18公斤

儿童汽车座椅

很多人对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并不是很清楚,而且在购买这类座椅的时候,都不知道该如何选择,那在购买这类座椅之前,对它的设计、使用方法,都是要进行掌握。

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安全座椅就是一种专为不同体重(或年龄段)的儿童设计,安装在汽车内,能有效提高儿童乘车安全的座椅。欧洲强制性执行标准ECE R44/03的定义是:能够固定到机动车辆上,带有ISOFIX接口的安全带组件或柔性部件、调节机构、附件等组成的儿童安全防护系统。在汽车碰撞或突然减速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对儿童的冲压力和限制儿童的身体移动从而减轻对他们的伤害。目前国际检测标准主要参照ADAC测试结果。

固定方式

LATCH是“Lower Anchors and Tethers for CHildren”的简称,中文翻译起来很生硬,叫做「儿童使用的下扣件和拴带」,从2002年9月1日,美国便规定几乎所有种类的轿车必须提供LATCH系统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方式。它与欧洲标准的ISO FⅨ固定方式最大的区别是连接方式并不是硬链接而是同时挂钩方式连接,其可以被ISOFIX接口兼容。

安全带固定方式只需要有安全带即可,因此可以通用全世界上任何一个有安全带配置车型使用。国内许多车型只能采用安全带固定,由于其通用性,所以国内销售的很多儿童安全座椅都支持这种固定方式。

通过以上介绍,对儿童汽车安全座椅也是有着很好的认识,因此在购买这类座椅的时候,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法,但是要注意的是,这类座椅在使用上的时候,如果孩子感觉到不舒服的话,也是要停止使用,这样使得孩子各方面得到保护。

儿童乘车安全知识

私家车越来越多,有关儿童乘车引发各种安全事故也经常发生。沈阳一名男孩不慎被电动车窗卡住伤势过重不幸身亡,这起事故再度为家长敲起警钟。警方表示,除了“电动车窗”、“儿童安全座椅”等常见问题,儿童乘车安全存在的其他诸多细节,也都需要车主格外留意,以防各种“隐形杀手”威胁孩子的生命安全。

“孩子在好奇心驱使下发动汽车或触动汽车开关而闯下事故的案例不在少数。比如,行驶时,孩子无意中打开车门被甩出;在驻车状态下,孩子松开手刹,致使车辆溜车造成事故;孩子误操作点烟器而被点烟器烫伤……”交警部门表示,这些都是被家长忽视的“隐形杀手”。

一岁以上孩子乘车外出活动的机会增多,为预防和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建议家长:要提防好奇好动的孩子玩按键,如果电动车窗有锁定装置,建议锁定。对略大的孩子,不妨经常提醒他们,不要将手和头伸出窗外,养成良好的乘车习惯。

相关推荐

孕妇乘车如何正确系安全带

孕妇乘车必须系安全带 交警提醒大家,不少人都错误地认为孕妇不用系安全带,容易伤到肚中胎儿。而事实上恰恰相反,孕妇如果不系安全带,在发生事故时对胎儿和孕妇的杀伤力更大,尤其是在高速上。 国外曾经有一项针对126名遭遇车祸孕妇的调查。这些孕妇处于妊娠中期或晚期。调查显示,发生车祸时,系了安全带的86名孕妇中,胎儿死亡率为3.5%,而未系安全带的12名孕妇中,胎儿死亡率达到25%。所以,孕妇乘车时一定要系好安全带。 孕妇乘车如何系安全带 安全带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孕妇来说更加如此,孕妇该如何系安全带?孕妇在系安全

婴儿乘机注意事项

民航规定,出生2周后即可坐飞机。 婴儿乘机注意事项 乘坐飞机出行既方便又快捷,但是孩子的抵抗力和适应力远不如成人。一般来说,婴儿出生后的头两周内不适宜乘飞机。如果迫不得已,父母必须有所准备。那么,带宝宝乘机旅行到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怎样才能做到既安全又舒适? 选择直达航班:起飞和降落可以说是婴儿最难适应的时刻。压力的急遽变化,往往造成喉咙直通中耳的管路内外压力不平衡。显而易见,减少飞机的起落次数也就降低了孩子的危险系数。因此,最好选择能够直达目的地的航班。 此外,在飞机上减轻婴儿不适的最好方法是让他(她

儿童乘车六大意外伤害需谨防

意外一:紧急刹车惯性伤害 当遇有急刹车时,儿童颈部极易受到过大的惯性冲力而造成伤害。儿童与成人相比,头部的比例大,致使颈部受力更大;尤其婴幼儿的骨骼更是十分脆弱,其颈部更易受到致命性伤害。 家长对策:自驾车时,为孩子准备儿童专用的安全座椅或安全坐垫,可以有效预防急刹车的危害。 意外二:误吸零食窒息伤害 孩子乘车时间过长需进食时,不要为其提供颗粒状食物。当车子行经不平的路段或紧急制动时,儿童食用果冻、糖果、小饼干等零食,可能误吸入气道,引发气道梗阻窒息而危及生命。 家长对策:可采取将孩子抱着倒置过来压肚子的

安全座椅有哪几种

安全座椅的固定都要借用车辆自身的安全带,因此儿童安全座椅的分类是根据固定方式的种类来区分的,共分成三种:欧洲标准的ISOFIX固定方式、美国标准的LATCH固定方式和安全带固定方式。需要注意到是有些要求不能用两点式安全带固定,只能用三点式安全带。 当汽车出厂时ISOFIX接口就已经被装配在车里了。安全座椅的生产商在安全座椅上安装ISOFIX接头。ISOFIX接口儿童安全座椅这种固定方式的优点是,刚性链接强度高不易松动,安装简单,通用性好。LATCHD 中文翻译叫做“儿童使用的下扣件和拴带”,从2002年9

儿童安全锁与中控锁的区别

有些车主觉得只要开车前锁了中控锁或者设置行驶自动上锁就能保证位于后排的孩童的安全。但是由于中控锁可以通过车内的解锁开关解开,因而锁上中控锁并不代表万无一失。而锁上儿童安全锁再关上车门,此时车门在车内就无法打开,而只能在车外打开。为了孩童的乘车安全,父母们应该把两后门的儿童安全锁锁上。锁上儿童安全锁后,无论孩子在后排怎么折腾也无法从车内打开车门。孩子的安全得到保障,父母们也就能更安心地专注于驾驶车辆了。

幼儿饮食必知的九个安全常识

常识1 白开水是儿童的最佳饮品 饮白开水不光能满足儿童对水的生理需要,还能为他们提供一部分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管是碳酸饮料、营养保健型饮料,还是当前许多家庭热衷的纯净水和矿泉水,都不宜代替自来水作为人的主要饮用水。 烧开的自来水冷却到25~35摄氏度,此时水的生物活性增加,最适合人的生理需要。 儿童,因为代谢快,对水的需求量相对比成人多,同时肾脏功能不健全,因此,对水和矿物质、微量元素缺乏或过多,都会影响身体健康。有喝饮料不喝水习惯的孩子,常常食欲不振、多动,脾气乖张,身高体重不足。 常识2 经常大量食用

推车的安全使用

使用婴儿推车最重要的莫过于安全了,有时一个小小的疏忽便会对小宝宝造成伤害。希望以下这份安全备忘录能时时提醒各位妈妈,使小宝宝的安全得到全方位的保护: 1、使用前进行安全检查,如车内的螺母、螺钉是否松动,躺椅部分是否灵活可用,轮闸是否灵活有效。如果有问题,一定要及时处理。 2、小宝宝坐车时一定要系好腰部安全带。腰部安全带的长短、大小应进行调整,松紧度以放入大人四指为宜,调节部位尾端最好剩出3厘米。切不可在解开安全带的情况下使用,也不要让小宝宝从车里站起来。 3、车筐以外的地方,不要悬挂物品,以免掉下来砸伤小

2015年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品牌排行榜

德国品牌: 特点:德国是工业设计的发源地,精心设计的德国产品结构合理、技术精湛、品质优良、造型严谨、哲理性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强。德国儿童座椅的国际标准实行较早,实施也很严格,因此也早就了一批优秀的德国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品牌。德国的产品质量稳定,技术领先是源于日耳曼民族作风严谨、一丝不苟的民族特质。美中不足的是优良的产品品质往往是伴随着较高的市场售价。 CONCORD(协和/康科德) 德国CONCORD是第一大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生产商,公司位于德国拜仁州(巴伐利亚州)是德国机械制造、汽车工业、电器的集中

儿童应该如何安全乘坐地铁

儿童乘坐地铁只有杜绝危险行为,方能确保安全成长。 儿童绝对不能单独乘梯,这已成为社会共识。之所以如此强调,是因为他们年龄尚小,天性调皮、淘气,喜欢玩危险性的游戏,甚至喜欢玩恶作剧,这些天性,会使他在单独侯梯时,乱按按钮造成轿厢误停;当轿厢内就他一个人时,他还会随意触摸;出入轿门时也会故意迟缓,在自动扶梯上,他更会这抠那摸,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所以,大人一定要担负起孩子监护人的责任,千万不要让小孩单独乘梯。而且,在携带孩子乘坐电梯或自动扶梯时,大人要向孩子灌输安全乘梯知识,教给他一些乘梯常识,教育他不

安全座椅的重要性 不用安全座椅的危害

前排乘车:发生碰撞时,汽车前排的气囊展开,怀抱里的宝宝会优先接触气囊。当气囊以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冲击到宝宝,很容易会造成婴幼儿童窒息或颈部断裂的危险。 后排乘车:汽车碰撞时,一个重10公斤的孩子,由于惯性的作用,瞬间会产生300~500公斤的撞击力,而妈妈很难抱住300~500公斤的物体,孩子会像子弹一样飞出去。 汽车上的安全带是依据成人的身材、体重而设计的。由于儿童的骨骼稚嫩而且身高、体形发育尚未健全,若直接使用汽车安全带,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斜跨身体的安全带可能会造成儿童胸部肋骨骨折、窒息甚至颈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