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儿童厌食 小儿厌食捏脊疗法
艾灸治疗儿童厌食 小儿厌食捏脊疗法
每天早晚配合给孩子捏脊,具体有二指捏法和三指涅法两种:
二指捏法:患儿俯卧,裸露其腰背,推拿者用双手拇指,食指(拇指伸直,食指弯曲紧贴拇指)沿患儿背部脊柱从尾骶骨两侧开始由下而上直线向上提捏夹脊穴(先把皮肉拉起来,然后松开,如此一捏一放的向上移动),每次在经过胃俞,脾俞时,都要停留片刻,并将穴位处的皮肉向上提3-5次,起到重点刺激的作用,一直捏到第7颈椎下大椎穴两侧为止,反复操作3-5遍。
三指捏法:患儿俯卧,裸露腰背,推拿者将双手拇指与食指,中指呈撮捏状,沿患儿背部脊柱从尾骶骨两侧开始由下而上直线向上提捏夹脊,每次在经过胃俞,脾俞时,都要停留片刻,捏提方法同二指捏法一致。
儿童厌食症的初期症状有哪些 注意事项
一旦发现宝宝有厌食症的倾向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同时,治疗儿童厌食症不只是医学治疗,也要在饮食上注意,要引起孩子的食欲。
小孩艾灸肚脐的作用
1、什么是艾灸
艾灸是中医特有的治疗手段之一,以其操作简单、疗效突出而深受广大患者的喜欢。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2、小孩艾灸肚脐的作用
2.1、补益肝肾
中医认为,“肾主骨,肝主筋”,肝肾两虚,筋骨不旺。因此,在孩子成长期,重点调理肝、肾、脾才能达到正常的身高。
2.2、调理脾胃
小儿脾胃不和临床上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厌食。厌食是儿童见食不香的一种症状,由于脾胃失和,受纳运化失常所致。脾与胃为营血化生之源,因此儿童能否正常发育,健康与否,与脾至关重要。脾胃不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儿童厌食调理重点是脾胃。
怎么防治宝宝厌食方法
引起厌食的常见原因:
通常情况下,引起厌食的常见原因有两种:一种因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影响消化功能,如急慢性肝炎、慢性肠炎、各种原因的腹泻及慢性便秘等胃肠道疾病,结核或其他急慢性感染等全身性疾病,锌、铁等微量元素的缺乏等;一种是中枢神经系统受人体内外环境刺激的影响,使胃肠对消化功能的调节失去平衡,如父母缺乏科学的喂养知识,因不合理喂养导致小儿厌食,大多表现在未及时添加辅食、强迫进食、贪吃零食、偏食等几个方面。针对病因合理治疗
西医治疗厌食,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着重恢复小儿消化功能。如检查发现血锌低下,可根据医嘱补锌;给予吗丁啉以促进胃肠蠕动等。
中医认为,治病必求其本,就是对病因进行治疗。对于儿童厌食这种缓症,要进行辨证治疗。同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中医在治疗厌食上有较大的优势,首儿所中医科采用辨证论治为主,结合推拿、捏脊、耳穴贴压等综合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正确认识食物的作用
1、并非高蛋白、高脂肪食品的比例大就对儿童有益。儿童期,补充丰富的蛋白质是十分重要的。但蛋白质摄入过多,也会使其代谢的终产物氮产生过多,增加肝肾负担。
2、家长要纠正饮食结构上的错误观念和担心子女食量不足的心理状态,即食物不宜过于精细,要增加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食物的比例。
3、要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要教育孩子少吃甚至不吃零食,培养其有规律、定时定量进食的良好习惯;为儿童进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不强迫进食,避免儿童产生拒绝进食的逆反心理。
小儿厌食症的推拿方法
1小儿厌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选择中医推拿的方式来治疗的话,那么是要针对不同的厌食原因来进行不同穴位的推拿的。因此在推拿前,需要根据小儿的症状表现来诊断厌食类型,主要小儿厌食原因有:乳食壅滞.痰湿滋生.虫积伤脾.脾胃虚弱。
2比如对痰湿滋生性的厌食小儿的话,则要以健脾燥湿化痰为主。推拿的顺疗是这样的:补脾经、揉一窝风、揉外劳宫、摩腹、逆运内八卦、捏脊、推四横纹.具体每个穴位动作推拿次数医生会把握好。
3又如如果小儿是有虫积伤脾引起的厌食,推拿治疗则要进行健脾驱虫。推拿时可先摩腹5分钟,然后进行下面的推拿:揉天枢、推下七节骨、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捏脊6遍。另外这个还要配合服用祛虫药治疗。
从宝宝面色看宝宝身体健康
一、面色土黄,多为脾胃虚弱
面色土黄的患儿多有懒动、偏食、厌食、大便不调等症状,在治疗上应以健益脾胃为主,兼以消积导滞。对于此类患儿的治疗,中医“捏脊疗法”具有很好的效果,手法也相对容易掌握:双手的食指、拇指捏起儿童背部皮肤约0.5~1厘米,从下往上推进,如此反复。
按捏脊部可以督一身之气、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对于改善患儿厌食之症有很好的效果。另外,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健脾益气的中成药,如健儿消食口服液、参苓白术散等。
二、鼻根青筋,多为积滞
许多儿童虽小小年纪,鼻根部却“青筋暴露”,这种情况说明其可能患有积滞或惊风之证。
此类患儿多有食欲不佳、腹胀、大便不调、俯卧睡眠、夜睡不安、手脚心热、出汗、咬牙等症状。此类患儿最好服用一些保和丸、王氏保赤丸、化积口服液、消积散等中成药以改善症状,也可由专业医生针刺位于除大拇指以外的四个手指的第二个指横纹处的四缝穴,以达到消积导滞的目的。如果发现患儿鼻根处的青筋发紫,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如何预防小孩厌食呢
孩子出现厌食,是很多家长所遇到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长们都比较溺爱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养成一些爱吃零食的坏习惯。长期以往,孩子就会出现偏食、挑食,甚至是厌食的疾病。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那么,如何预防小儿厌食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从饭菜上进行变化,让宝宝吃不同口味、颜色的食物,会引起宝宝对饭菜的兴趣,达到促进食欲的目的,因为如果每天吃相同的东西,就算是很小的宝宝也会感到厌烦。当宝宝吃得很好时,家长要适当表扬他,如果是吃饭不专心的宝宝,可以在用餐前15分钟告诉宝宝,让他把游戏停下来,把宝宝的注意力引导到吃饭上,不应该任意批评或者责打孩子。
不要给宝宝吃快餐食品,例如薯条、汉堡包、香肠等,都是高脂肪、高盐、高糖分食品,而且含有很多添加剂,应该避免食用。最好是选择健康又营养丰富的零食,包括水果片(新鲜的或干制的)、天然酸奶、米糕、面包条等。
别将甜食当奖励,要想让宝宝喜欢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家长就要以身作则。不能总是把饼干、巧克力当甜食来奖励宝宝,甜食会让宝宝长出龋齿的。另外,别强迫宝宝吃水果,也不能为了让宝宝吃水果和蔬菜而跟他讨价还价,这样会形成一个难以改变的习惯。
在宝宝喝的饮料中,水是最佳和最提神的选择,要把水作为首选饮料。如果宝宝食欲不振,不能在吃饭前给他喝太多含糖的饮料,因为这些东西会让他感觉不到饿。要注意,不能以瓜果、饮料来代替饭菜,而应将食物品种多样化,合理搭配饭菜。
治疗小儿厌食的方法:
应正确诊断病因和治疗原发病。对症治疗应着重恢复小儿的消化功能。主要用中医疗法、针灸疗法、捏脊疗法。在此同时注意改善饮食内容和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并纠正家长对小儿饮食的不正确态度。必要时可给硫酸锌10mg,放糖浆内饲婴,每日1~2次。如检查血锌低下,可用硫酸锌2~3mg/kg·d,疗程1~3个月。锌能使味蕾细胞迅速再生,改善味蕾的敏锐度,又能提高消化功能,对缺锌的患儿有效率高达90%以上。
中医疗法:中医称厌食为纳呆,主因脾胃功能失调。由于脾胃素虚,或喂养不当、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所致。临床分为虚、实两证:偏实证者治以消导为主;偏虚证者治以调补为主,并结合临床随症加减。
实证:因停食停乳引起脾胃失调,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手足心热,睡眠不安,腹胀或腹泻。舌苔黄白腻,脉滑数。治以消食化滞化,常用保和丸方加减。
了解了上述文章内容的介绍之后,对预防小儿厌食的疾病相信家长们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孩子患有小儿厌食,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选择是和有效的方法,避免给孩子乱用药物。希望以上内容能够给您带来更多的帮助。
小儿厌食艾灸图 小儿厌食艾灸操作手法
诸穴均可用温和灸或隔姜灸,每日灸治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可休息2-3日。
注意:小儿皮肤娇嫩,切忌烧伤皮肤,若能配合捏脊疗法,则疗效更好。
如何预防宝宝厌食偏食
对孩子厌食的心理矫治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给孩子作好榜样。事实证明,如果父母挑食或偏食,则孩子多半也是厌食者;
2、注意引导。当孩子不愿吃某种食物时,大人应当有意识有步骤地去引导他们品尝这种食物,既不无原则迁就,也不过分勉强;
3、创造好的吃饭气氛。要使孩子在愉快的心情下摄食;
4、不要使用补药和补品去弥补孩子营养不足,而要耐心讲解各种食品的味道及其营养价值。
对厌食症的治疗,一般主张综合疗法:
一、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上面我们分析了不良饮食习惯对孩子的影响,那么家长就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饮食疗法:
食疗治疗厌食症,家长自己就可以办到,孩子也容易接受。比如将大麦炒焦后,加水煎汤,煮沸30分钟后,滤出药液加糖调味,代茶饮,可用于各种厌食症。
三、药物治疗:
中医认为小儿厌食是脾胃为病,它的机理是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根据中医的辩证,治疗时以调理脾胃为主,可采用运脾法,也可采用补脾法,而使脾胃调和,一般都有良好的效果。健脾中药不仅可以增加小肠的吸收能力,还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例如:健儿消食口服液、小儿消积丸、小儿喜食片、健脾糕片、大山楂冲剂、健儿散等,都是小儿厌食症常用中成药。
四、外治法:
一般比较常用的是推拿疗法和捏脊疗法,可以增加患儿的小肠吸收功能,增加胃泌素的分泌,从而增加食欲。
另外,要将厌食症与假性厌食做鉴别。假性厌食并不是真正的厌食,而是家长过分重视孩子的食量,可又掌握不好孩子的食量标准,总以为孩子吃得少。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1、每个孩子的胃口都不一样,有的孩子食物吸收利用率高,有的孩子食物吸收利用率低,就是说同样吃了营养成分数量相同的食物,有的孩子营养已能满足自身需要,有的孩子则显不足。所以孩子吃多吃少,不能互相攀比,即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食量,只要孩子身高、体重正常增长,就不算真正的厌食。2、有些孩子爱吃零食,到正餐的时候,吃饭量就少,这种饮食状态也会影响孩子身高、体重增长,但是也不能视为厌食症。
如果家有小儿得了厌食症,家长应首先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儿科或消化内科进行全面检查,排除那些可以导致厌食的慢性病,排除缺铁、缺锌。平时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善进食环境,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长跑、游泳等耗氧运动。不要盲目吃药,不滥用保健补品;可以适当服用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吸收功能的中、西药。
小儿厌食症的饮食疗法
小儿厌食症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于1~6岁儿童,尤以城市独生子女多见。不良的饮食习惯是本病的病因。如经常吃高蛋白高糖的浓缩饮食、饭前吃糖果等零食、进食不定时、生活无规律、气候过热、湿度过高、小儿的情绪变化等,这些都是引起厌食的重要因素。
危害
各种营养素供给不足,不但会影响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会使生长发育停滞,体内脏器萎缩,并影响小儿的正常免疫系统。由于厌食导致严重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的患儿,可见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和血清抗体减少,因而容易发生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等感染,且感染往往持续,迁延不愈,甚至危及生命。有的则表现为反复感冒、发热,或反复咳嗽,或体重不增、个儿不长。因此,绝不可轻视小儿厌食症。
治疗
中医治疗本病的疗效很好。中医认为本病分为四种症型:脾失健运型、胃阴不足型、脾胃气虚型、脾虚肝旺型。各种症型在症状方面有所侧重,治疗用药也有所偏重。但病症要由有专业知识的中医医生辨证施治。采用针刺四缝穴、捏脊疗法、穴位注射和敷贴疗法等中医治疗手法,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饮食疗法
1)独脚金10克,猪横俐(粤语,即猪胰脏)1条,蜜枣1或2枚,以4碗水煎成2碗水,作汤水饮服。
2)谷芽15克,麦芽15克,干鸭肾1个,蜜枣1或2枚,以4碗水煎成2碗水,作汤饮服。
3)葫芦茶10克,布渣叶10克,猪肚1/3个或牛肚1/4个,加蜜枣1或2枚,以4碗水煎成2碗水,作汤饮服。
4)苹果1个,猪肚1/3或1/4个,蜜枣1枚,以4碗水煎成2碗水,作汤饮服。
小儿捏脊治疗什么 小儿厌食
捏脊方法:患儿俯卧或侧卧,家长用常规捏脊手法从长强向大椎捏脊4-6遍,从第2遍开始,采用重提手法,每捏3下,提1下,当按捏至背部的脾俞和胃俞,稍用力向上提3次,然后配合按揉脾俞,胃俞,分推上背部,补脾经,揉板门等。
常用按摩法:先用拇指分别按在小儿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的脾俞穴上,用指端着力点按,一按一松,连按21次,再用两手拇指指腹按揉脾俞穴3分钟;接着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在患儿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的胃俞穴,用指端着力点按,一按一松,连按21次;然后再用两手拇指指腹按揉脾俞3分钟;然后用两手掌分别按在第1胸椎两侧肌肉上,自上而下从中间向两侧分推,自第1胸椎开始,每推数次后向下移动一点,至第12胸椎为1遍,连推5-6遍。
儿童厌食症的偏方
厌食是指小儿长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的情况,一般会出现有嗳气恶心,多食后作胀等症状,那么以下是我的分享,儿童厌食症的偏方:
1可用白萝卜350克洗干净切丝,瘦肉150克一起同煮五成熟,再加入山药适量煮熟,每天空腹服食1次,可以健脾消食和治疗儿童厌食症状。
2可用西瓜,西红柿各适量一起榨成果汁,每天早上空腹饮用,经常7天可以有效治疗内生滞热引起的厌食。
3可以山楂(开胃健脾的作用),橙皮各6克,鸡肉120克,一起加水煮成汤,每天饭前饮用一碗,可以有效治疗小儿厌食症状。
注意事项:不要给儿童吃过量的垃圾食品这样会加重儿童饮食症状哦。
什么是小儿捏脊
小儿捏脊是小儿推拿中的一种疗法,是通过对督脉和膀胱经的捏拿,达到调整阴阳;通理经络,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目的。
捏脊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整体地、双向地调节内脏活动,从而防治多种疾病。在健脾和胃方面的功效尤为突出,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厌食、腹泻、呕吐、便秘、咳喘、夜啼等症,并且也可作为保健按摩的方法使用。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 推拿针刺结合治疗
比较常见的是电磁结合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方法如下:
1.每次取一侧手指四缝穴(位于第2-第5指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消毒后,迅速点刺,挤出少量黄白色粘液,并以消毒干棉球按压片刻。
2.每次取一侧,二侧交替,每日一次。
捏脊疗法具体操作方法:
1.让患儿俯卧在治疗床上,脱去上衣,脊椎穴上用适量滑石粉撒匀。
2.术者两手握拳,二食指放于脊骨之上,两拇指垂直,将皮肤轻轻提起。
3.沿督脉自下而上不断的捏拿至大椎穴为止。
4.以捏为主,推为辅。捏到脾俞,胃俞,肾俞穴时用拇指与食指将皮肉想外侧上方重提以下,捏力大小以患者能忍受及皮肤红润为度,每次轻捏6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