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高血脂与避孕药有什么关系

高血脂与避孕药有什么关系

近年临床研究发现,在人们常用的药物中,有些药物可以引起血脂异常,使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不同程度地升高,而使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结果给人体造成损害。临床上已发现以下几类常见的药物可引起血脂升高。

1.降压药 除硝苯地平外,复方降压片也是常用的降压药之一,患者用药后血压缓慢下降,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却明显升高。此药还会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这就更容易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升高。

2.利尿药 长期服用利尿药中的双氢克尿噻和氯噻酮,可使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升高。研究发现,如果每日服用双氢克尿噻50~150毫克,连续使用3~6个月,可使甘油三酯上升43.2%,胆固醇上升29.3%,极低密度脂蛋白上升17.8%,低密度脂蛋白上升10%,而高密度脂蛋白下降12%,这对健康十分不利。

3.β受体阻滞药 心得安是目前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之一,在服用心得安2个月时可使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服用半年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也升高,故不宜久用。

测血脂前别喝酒

检查血脂前,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避免高脂饮食。抽血前2周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3天内避免高脂饮食,24小时内不饮酒。取血化验前的最后一餐更应注意,忌食高脂食物,不饮酒。因为饮酒能明显升高血浆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导致化验结果有误差。采血前一天晚 8时开始禁食,次日早8时至9时采取静脉血,即空腹12小时以上晨间取血。

●在生理和病理状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化验,因为血脂水平可随一些生理及病理状态变化,如创伤、急性感染、发热、月经等。

●不要在服用某些药物时查血脂。避孕药、β受体阻滞剂、噻嗪类利尿剂、激素类药物等可影响血脂水平,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

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一次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应每年进行一次血脂检查。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则应每3~6个月测定一次。

长期服用避孕药是否会致癌

有不少人担心,长期服用避孕药是否会致癌。据国内外大量调查研究资料表明,长期服用避孕药不但不会致癌,还有预防某些癌症的作用。

口服避孕药能预防卵巢癌。卵巢癌的发生与排卵有关,卵巢排卵后局部形成囊肿,排卵次数越多,形成的囊肿也越多,而这种囊肿有可能发生恶性变。服用避孕药能抑制排卵,减少了囊肿的形成,所以也就减少了卵巢癌的发生。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研究表明,美国每年使用口服避孕药可以免除1700名妇女患卵巢癌而死亡。我国对服用长效避孕药的2600名妇女进行了5-13年的随访,结果无一例患卵巢癌。上述情况足以说明口服避孕药有预防卵巢癌的作用。

口服避孕药还能减少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这两种肿瘤的发生与体内雌激素的含量较高有一定关系。避孕药中含有孕激素,服用后可以抑制雌激素分泌,因而有预防作用。据有关资料统计,连续服用避孕药达5年的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生率可减少17%。服药时间越久,患子宫肌瘤的可能性越小。另一项研究表明,连续服用避孕药1年以上的妇女,患子宫内膜癌的机会可减少一半;即使停药后,其预防作用仍可维持5年之久。服药时间越长,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也越小。

口服避孕药与子宫颈癌、乳腺癌的关系尚未肯定。但多数学者认为,导致这两种癌的发病因素很多,目前国内外资料均没有证据证实它与服避孕药有关。

由此可知,长期服用避孕药不会引起癌症。当然,对于已经患有各种肿瘤的妇女来说,为了慎重起见,最好不要服用避孕药。

女性健康避孕五法则

女用短效口服避孕药:每日服用的避孕药,其优点是避孕效果最满意(宫内节育器的失败率是避孕药的2倍),副作用较小。目前的研究还表明,口服避孕药有预防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的作用,同时不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它的缺点主要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有增加心血管疾病、血脂增高、血栓发病率的可能性。另外,每日使用比较麻烦,容易漏服,造成避孕失败。

女用长效口服避孕药:这是人工合成的雌激素,每月服用一次,简单、方便,比较安全。缺点是引起血压升高,有发生隐性糖尿病的风险,服药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该药针剂效果和副作用基本相同。

皮下埋植长效避孕药:在硅胶管内装入孕激素类药物,埋植于皮下,能连续缓慢地从胶囊中释放,起到长效避孕效果。优点是药量小,对哺乳无影响,药物不通过肝脏,血脂水平正常。缺点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减少,闭经;使用和停止使用需做手术。

紧急避孕药(事后避孕药):性交后使用的一种补救措施。70年代开始出现,药物有大剂量雌激素、雌孕激素联合用药等,但效果不十分理想,恶心、呕吐反应较重。目前研究发现米非斯酮的作用比较理想,副反应较轻,但该药开发时间较短,作为每月一次的药物使用还需进一步观察,没有应用到临床。

外用避孕药:有很多种,常用的有741避孕药膜等。优点是使用方便,缺点是当阴道分泌物较少时,影响了药膜的溶解,从而影响避孕效果,有些人有阴道灼热、阴道分泌物增加的副反应。

患高血压可以吃避孕药吗

患高血压可以吃避孕药吗?口服避孕药虽然是一种很常用的避孕措施,却不适合患高血压的女性,因为它有可能导致原本就偏高的血压进一步升高。

有研究发现,不论年龄大小,患高血压病的女性在口服含雌、孕激素的复方制剂避孕药一年后,多数患者的收缩压会平均上升5mmHg左右,生化检查可见血浆中的肾素活性、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有所升高。

口服避孕药导致血压升高通常与避孕药中所含的激素有效成分有关。口服避孕药的成分一般为雌激素和孕激素,雌激素可促进肾素分泌,引起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升高,而血管紧张素Ⅱ可导致血管收缩,促进钠进入细胞内,并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加,造成细胞内钠水潴留,引起血压升高。

避孕药所致患者血压升高的程度,个体差异较大,多数患者为轻中度,极少数发展为进行性或恶性高血压。在停止服用避孕药后,多数患者的血压可恢复至以前的水平,不过恢复所需时间与个体体质、血压高低及服药时间长短有关。

为了避免造成血压不稳定,高血压患者最好避免使用口服避孕药这种避孕措施,尽量改用其他避孕方法。

此外,有人做过调研,发现30~39岁患心肌梗死的妇女中,长期口服避孕药者比不服药者高4倍。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避孕药中的孕激素,通过对血脂代谢的影响,会降低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含量,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同时还与雌激素成分使造血功能亢进、血栓形成和冠状动脉痉挛有关。故有人主张40岁以上的妇女,或者患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等病症的妇女,都不宜服用避孕药。

找到适合的避孕方法

外用避孕药

有很多种,常用的有741避孕药膜等。优点是使用方便,缺点是当阴道分泌物较少时,影响了药膜的溶解,从而影响避孕效果,有些人有阴道灼热、阴道分泌物增加的副反应。

短效口服避孕药

每日服用的避孕药,其优点是避孕效果最满意(宫内节育器的失败率是避孕药的2倍),副作用较小。目前的研究还表明,口服避孕药有预防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的作用,同时不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它的缺点主要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有增加心血管疾病、血脂增高、血栓发病率的可能性。另外,每日使用比较麻烦,容易漏服,造成避孕失败。

长效口服避孕药

这是人工合成的雌激素,每月服用一次,简单、方便,比较安全。缺点是引起血压升高,有发生隐性糖尿病的风险,服药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该药针剂效果和副作用基本相同。

皮埋长效避孕药

在硅胶管内装入孕激素类药物,埋植于皮下,能连续缓慢地从胶囊中释放,起到长效避孕效果。优点是药量小,对哺乳无影响,药物不通过肝脏,血脂水平正常。缺点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减少,闭经;使用和停止使用需做手术。

紧急避孕药

性交后使用的一种补救措施。70年代开始出现,药物有大剂量雌激素、雌孕激素联合用药等,但效果不十分理想,恶心、呕吐反应较重。目前研究发现米非斯酮的作用比较理想,副反应较轻,但该药开发时间较短,作为每月一次的药物使用还需进一步观察,没有应用到临床。

新时代女性健康避孕全攻略

女用短效口服避孕药:

每日服用的优思明避孕药,其优点是避孕效果最满意(宫内节育器的失败率是避孕药的2倍),副作用较小。目前的研究还表明,口服避孕药有预防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的作用,同时不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它的缺点主要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有增加心血管疾病、血脂增高、血栓发病率的可能性。另外,每日使用比较麻烦,容易漏服,造成避孕失败。

女用长效口服避孕药:

这是人工合成的雌激素,每月服用一次,简单、方便,比较安全。缺点是引起血压升高,有发生隐性糖尿病的风险,服药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该药针剂效果和副作用基本相同。

高血脂患者与避孕药有什么关系

高血脂与避孕药有什么关系?口服避孕药是一种由雌激素和孕激素按不同比例组成的人工合成的甾体激素制剂。研究发现,口服避孕药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而对高密度脂蛋白的影响则取决于口服避孕药中所含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比例。

近年临床研究发现,在人们常用的药物中,有些药物可以引起血脂异常,使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不同程度地升高,而使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结果给人体造成损害。临床上已发现以下几类常见的药物可引起血脂升高。

1.降压药 除硝苯地平外,复方降压片也是常用的降压药之一,患者用药后血压缓慢下降,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却明显升高。此药还会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这就更容易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升高。

2.利尿药 长期服用利尿药中的双氢克尿噻和氯噻酮,可使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升高。研究发现,如果每日服用双氢克尿噻50~150毫克,连续使用3~6个月,可使甘油三酯上升43.2%,胆固醇上升29.3%,极低密度脂蛋白上升17.8%,低密度脂蛋白上升10%,而高密度脂蛋白下降12%,这对健康十分不利。

3.β受体阻滞药 心得安是目前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之一,在服用心得安2个月时可使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服用半年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也升高,故不宜久用。

高血压的原因可能跟服用避孕药有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就会引起高血压,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有很多,大家知道避孕于高血压之间有什么关系吗?难道避孕也会引起高血压?接下来通过下面的介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提高对高血压的预防。

自60年代初广泛使用口服避孕药以来,人们一直注意口服雌孕激素避孕药对生育年龄妇女的利弊,特别是避孕药对高血压、心脏病人的不利影响。对此国外有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前瞻性研究,结果发现妇女服用复方雌孕激素避孕药2~5年,血压升高比不服药者高2.6~5倍。有的人服药6个月即可引起血压升高,发生率平均在5%左右,甚至高达17%,并指出此与早期使用高雌激素含量(50μg)有关。

由于口服避孕药有使血压升高的危险性,所以,近年来有学者对避孕药的成分和剂量进行对比研究,他们发现在服用低剂量避孕药(含炔诺酮0.4mg和炔雌醇35μg),两年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原来水平相比并未升高,表明服用雌激素低的避孕药不会使血压升高。

目前,我国生产的避孕药雌激素的含量都较低,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危险性不大。但是,如果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偏头痛、高脂血症时,由于她们的血液粘度本来就比一般人高。

经过上面的了解大家对于避孕药物对于高血压和心脏病是什么分不利的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安全起见,最好不服避孕药,改用其他避孕方法。当遇到紧急情况就要及时的到医院接受治疗,在根据治疗的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各种避孕药的详细解析

女用短效口服避孕药

每日服用的避孕药,其优点是避孕效果最满意(宫内节育器的失败率是避孕药的2倍),副作用较小。目前的研究还表明,口服避孕药有预防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的作用,同时不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它的缺点主要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有增加心血管疾病、血脂增高、血栓发病率的可能性。另外,每日使用比较麻烦,容易漏服,造成避孕失败。

皮下埋植长效避孕药

在硅胶管内装入孕激素类药物,埋植于皮下,能连续缓慢地从胶囊中释放,起到长效避孕效果。优点是药量小,对哺乳无影响,药物不通过肝脏,血脂水平正常。缺点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减少,闭经;使用和停止使用需做手术。

女用长效口服避孕药

这是人工合成的雌激素,每月服用一次,简单、方便,比较安全。缺点是引起血压升高,有发生隐性糖尿病的风险,服药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该药针剂效果和副作用基本相同。

外用避孕药

有很多种,常用的有741避孕药膜等。优点是使用方便,缺点是当阴道分泌物较少时,影响了药膜的溶解,从而影响避孕效果,有些人有阴道灼热、阴道分泌物增加的副反应。

紧急避孕药(事后避孕药)

性交后使用的一种补救措施。70年代开始出现,药物有大剂量雌激素、雌孕激素联合用药等,但效果不十分理想,恶心、呕吐反应较重。目前研究发现米非斯酮的作用比较理想,副反应较轻,但该药开发时间较短,作为每月一次的药物使用还需进一步观察,没有应用到临床。

相关推荐

小心避孕药带来的癌症

一项新的统计分析发现,50岁以下的女性患乳腺癌,可能跟她们近期内服用避孕药关。但研究人员强调,对于大多数年轻女性来说,相对于避孕药会导致乳腺癌的风险,它在降低其他癌症风险方面的作用更不应该被忽视。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西雅图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伊丽莎白-比伯(Elizabeth F. Beaber)说,这些结果并不足以改变临床实践和阻止所女性服用避孕药。过去的一些研究表明,避孕药中所含的激素

产后避孕药不可乱吃

1、新妈哺乳期间不宜吃避孕药还处在哺乳期的新妈们是不能随意乱吃药的, 避孕药也是如此,避孕药哺乳期不宜吃,它会令新妈妈的乳汁分泌减少,并降低乳汁的质量,另外,避孕药还会进入乳汁,若被宝宝吃进去,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还处在哺乳期的新妈妈,若同房请不要吃避孕药来避孕,可以选择避孕药这种方式更加安全可靠。2、产后高血压的新妈妈不宜吃避孕药产后的妈妈们,如果患高血压,则不宜使用避孕药,这是因为避孕

哪些女性不宜服用避孕药

1.吸烟女性不宜服用避孕药长期服用复方避孕药,会增加血栓性栓塞、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吸烟的育龄妇女若口服避孕药,其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与死亡率比同年龄不吸烟者要高10倍左右,特别是35岁以上,每天吸烟超过15支者,患心肌梗死的概率更大。这是因为口服避孕药本身就引起血栓性疾病的可能,加之吸烟又会促使体内释放儿茶酚胺,增强血小板的粘附性,从而使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增加。2.肝病肾病患者不宜服用避孕药患活

女人口服避孕药的好处

1、效控制月经量口服避孕药能缓释雌激素和孕激素,阻止人体产生这两种激素,从而阻止卵巢排卵达到避孕的目的,能使月经周期规律性,来经量减少,并能减少诸如腹部发胀、乳房疼痛等经前综合征。2、皮肤更加光洁避孕药所含的几种激素能使皮肤更光洁,对改善皮肤健康非常好处。3、降低患癌几率避孕药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功效是可以预防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服用避孕药可使妇女患卵巢癌的危险性降低40%,长期服用时降低幅度高

避孕药哪几种

1、避孕药短效避孕药很多人分不清长效、短效、紧急的区别,以为只要是避孕药都对身体伤害。但其实短效避孕药是妇科医生比较推荐的常规避孕方式,因为它的剂量很小,人体很快就能代谢掉,尤其是到第四代不仅不影响健康,还对女性健康益。在国外生活过或者经常看美剧的朋友都知道,欧美女人都把短效避孕药当作首选避孕方式的。2、避孕药紧急避孕药在药店工作就会发现,每年情人节、七夕过后,紧急避孕药的销量都很好,

长期吃避孕药什么危害 血栓

避孕药促进血液凝固的成分,会导致血管堵塞,因此英国、日本等地,已经要求在开避孕药之前,确认女性的具体症状,一旦出现头痛、胸闷、小腿疼痛的情况,就要确认身体健康程度,在判断是否能使用避孕药。因此长期使用避孕药可能导致血栓的出现。

避孕措施哪些

1、每日服用的避孕药,其优点是避孕效果最满意(宫内节育器的失败率是避孕药的2倍),副作用较小。目前的研究还表明,口服避孕药预防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的作用,同时不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它的缺点主要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增加心血管疾病、血脂增高、血栓发病率的可能性。另外,每日使用比较麻烦,容易漏服,造成避孕失败。2、女用长效口服避孕药:这是人工合成的雌激素,每月服用一次,简单、方便,比较安全。缺点是引

口服避孕药什么好处

一、能效地控制月经量。口服避孕药能缓慢释放雌激素和孕激素,阻止人体产生这两种激素,从而阻止卵巢排卵达到避孕的目的,能使月经周期规律性,月经量减少,并能减少诸如腹部发胀、乳房疼痛等经前综合征。二、能使皮肤变得更加光洁。口服避孕药所含的几种激素还能使皮肤更加光洁,对改善皮肤健康非常好处,这是许多试验所证明的功效。三、降低了患癌症的可能性。口服避孕药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功效是可以预防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

避孕药能吃吗

现在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避孕药来达到快速避孕的效果,避孕药短效的和长效的,避孕药虽然大都数人都可以吃,但是在服用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事项,特别是服用方法。注意事项1、下列疾病患者应禁服避孕药:患急性肝炎、肾炎、心脏病、高血压、恶性肿瘤、良性乳房肿块、子宫肌瘤;乳腺癌、生殖器癌及其他任何癌症;舒张压在12kPa以上,严重头痛;糖尿病、癫痫、精神病及血栓栓塞性疾病(如脑血栓、心肌梗塞、脉管炎者),禁忌服

8招助女人避孕

1、女用长效口服避孕药这是人工合成的雌激素,每月服用一次,简单、方便,比较安全。缺点是引起血压升高,发生隐性糖尿病的风险,服药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该药针剂效果和副作用基本相同。2、阴道环硅胶制成的圆环,内孕激素持续释放,作用及副作用与皮下埋植长效避孕药相同,需自己放置、取出。可能增加阴道感染机会。3、外用避孕药避孕药膜等。优点是使用方便,缺点是当阴道分泌物较少时,影响了药膜的溶解,从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