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的药用使用禁忌
黄连的药用使用禁忌
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肾泻,慎服。
1、《本草经集注》:恶菊花、芜花、玄参、白鲜;畏款冬。
2、《药性论》:恶白僵蚕,忌猪肉。
3、《蜀本草》:畏牛膝。'
4、《纲目》:黄连大苦大寒,用之降火燥湿,中病即当止,岂可久服,使肃杀之令常行,而伐其生发冲和之气乎?
5、《本草正》:黄连善泻心脾实火,虚热妄用,必致格阳,故寇宗荧日:虚而冷者,慎勿轻用;王海藏日:夏月久血痢不用黄连,阴在内也。
6、《本草经疏》:凡病人血少气虚,脾胃薄弱,血不足,以致惊悸不眠,而兼烦热躁渴,及产后不眠,血虚发热,泄泻腹痛,小儿痘疮,阳虚作泄,行浆后泄泻,老人睁胃虚寒作泻,阴虚人天明溏泄,病名肾泄,真阴不足,内热烦躁诸证,法咸忌之,犯之使人危殆。
雄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雄黄的使用禁忌
雄黄辛热有毒,内服需要谨慎使用,中病即止,不可多用久用。外用亦不可大面积涂搽或者长期使用,以免皮肤吸收积蓄而中毒。孕妇及阴亏血虚者应当禁用。
决明子枕头对女性有危害吗
一般来说决明子枕头是没有特殊的使用禁忌人群的,成年人均可适当进行使用,女性也是可以使用的,只是由于决明子性寒,因此处于经期以及孕期的女性要慎重使用,因为这类人群的体质较弱,长期使用使用决明子枕头很容易加重其体内的寒气,可能会导致经期不调或者不利于胎儿的发育,除此之外危害是不大的。
使用眼药水有禁忌
1. 首先要看清眼药的名称,尤其是二种以上的眼药,不要点错;更不能将滴鼻、滴耳剂,甚至胶水点入眼内。
2. 点眼药前,一定要先洗手,并用棉签擦去眼部的分泌物及泪液。
3. 点眼药时,取卧位或坐位头后仰,眼往上看,轻轻分开上下眼睑,点在下穹窿部,一次1-2滴即可,不可太多。
4. 点悬浊液前一定要摇匀再点。
黄连的服用禁忌
中医认为,中药黄连药性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最擅长的就是清胃热、泻胃火。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火牙痛的清胃散,就是以黄连为主药的代表方之一。
情绪紧张急躁,睡眠质量差,饮食油腻、口味太重等都是引起胃火的常见原因。胃热炽盛化火可导致牙龈肿痛或出血、口干、口渴、喜欢喝冷水冷饮、口苦、口臭等不适,以及面红、大便干硬、舌质红、舌苔黄等热象。黄连用于清胃火时,即可单独研末冲服,也可与其他中药一起煎服。
胃热炽盛的人可以服用中成药清胃黄连丸,或者取3克黄连加水煎汤服用。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可将黄连研成细末备用,然后取50克大米或小米,加适量水煮熟,取1。5克黄连末放入杯中,加入约100毫升米汤,盖盖闷3分钟即成。空腹饮用,早晚各1次。用米汤冲泡黄连末优于用水直接煎服,这是因为米汤可顾护胃气,防止黄连苦寒伤胃。
经常胃热的人,在不良情绪的刺激下,会出现肝气不舒,进一步伤及脾胃,表现为泛酸、胃中嘈杂、恶心等。可取黄连5克,吴茱萸3克,柴胡10克,加水煎煮后服用,以清肝胃之热。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黄连为大苦大寒之品,容易伤胃,不宜过量或长时间服用,脾胃虚寒者忌用。黄连的用量病轻者每日2—3克,病重者每日5—6克。儿童脾胃功能不健全,不可盲目服用黄连。此外,因黄连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其他一些中药黄连的服用禁忌:
1、《本草经集注》:恶菊花、芜花、玄参、白鲜;畏款冬。
2、《药性论》:恶白僵蚕,忌猪肉。
3、《蜀本草》:畏牛膝。
4、《纲目》:黄连大吉大寒,用之降火燥湿,中病即当止,岂可久服,使肃杀之令常行,而伐其生发冲和之气乎?
5、《本草正》:黄连善泻心脾实火,虚热妄用,必致格阳,故寇宗荧日:虚而冷者,慎勿轻用;王海藏日:夏月久血痢不用黄连,阴在内也。
大黄的用药禁忌
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慎服。
如用本品泻下通便,煎服时应后下,或用沸开水泡汁,否则药效会减弱。
服用大黄后,其色素会从小便或汗腺中排泄,故小便、汗液可以出现黄色。此外,哺乳妇女服用后,婴儿吮食乳汁,可能引起腹泻,因此授乳妇女不宜服用。由于本品又能活血行瘀,故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间也必须慎用。
不良反应
大黄除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外,曾有报道2例老年患者因长期服用(2年)大黄苏打片,每日15-21片,引起严重的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下降到5-5.6g,当减少用药量并补充铁等维生素C后恢复正常。通过炭末在肠道内转运时间和排泄时间研究以及肠道内水分测定等证明,大黄作用部位在大肠,是一种大肠性致泻剂,而铁主要在大肠中吸收,认为导缺致铁的原因可能为,大黄导泻作用干扰了铁的吸收;大黄鞣酸可能与Fe结合成不溶性复合物,妨碍了吸收;苏打中和了胃酸;干扰了铁与维生素C螯合,妨碍了铁的吸收。还有报道1例哮喘病人服大黄苏打4片后,出现皮肤痒疹、红斑,哮喘加重,经斑贴试验证实为大黄致敏.
连翘有什么功效 连翘的使用禁忌
脾胃虚弱,气虚发热,痈疽已溃、脓稀色淡者忌服。
《本草经疏》:痈疽巳溃勿服,大热由于虚者勿服,脾胃薄弱易于作泄者勿服。
《本草通玄》:久服有寒中之患。
使君子的用药禁忌
第1步服药时忌饮热茶。大量服用能引起呃逆、眩晕、呕吐等反应。
第2步《纲目》:忌饮热茶,犯之即泻。
第3步《本草经疏》:忌食热物。
第4步《本草汇言》:脾胃虚寒之子,又不宜多用,多食则发呃。苟无虫积,服之必致损人。
第5步《岭南采药录》:使君子,生食太多,令人发呃逆,儿童多食,有呃逆至一日夜不止者,惟用其壳煎水饮之,即止。
雄黄用药禁忌
雄黄主要含有二硫化二砷(As2S2),并含有硅、铅、铁、钙、镁等杂质。
晶体化学:理论组成(wB%):As 70.1,S 29.9。成分较固定,一般含杂质较少。
结构与形态:单斜晶系,a0=0.929nm,b0=1.353nm,c0=0.657nm,β=106.33';Z=16。具有与自然硫类似的分子结构型,由As4S4构成环状分子,As与S之间以共价键相联系;环间以分子键联系。在As4S4分子中,四个S原子排列成正方形,四个As原子排列成四面体,而正方形和四面体的中心相吻合。每个S原子与两个As原子相连;每个As原子与两个S原子及另一个As原子相连。
斜方柱晶类,C2h--2/m(L2PC)。有时可见沿c轴呈柱状、短柱状或针状。依(100)成双晶。通常呈粒状、致密块状,有时呈土状块体或粉末状、皮壳状集合体。
物理性质:桔红色。条痕浅桔红色。晶面为金刚光泽,断口树脂光泽。透明-半透明。解理{010}完全,{120}、 {-101}、{100}次之。硬度1.5~2。相对密度3.56。阳光久照发生破坏,转变为红黄色粉末[3] 。
药物牙膏的使用禁忌
1、忌盲目使用药物牙膏
药物牙膏虽对上些口腔疾病,某些深部和内部的牙病也难以单用药物牙膏治疗。
2、忌用含氟的药物牙膏
含氟的药物牙膏对从事酸作业的人有护齿防蛀的作用,还可以有效地防治因饮水中含氟量偏低造成的龋齿。
3、忌长期使用药物牙膏
如果长期使用抗菌消炎类药物牙膏,会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将口腔中的正常细菌也杀灭了,还会损害口腔黏膜,使口腔、牙龈、舌头、口唇、咽喉等处发炎,有些带有苦辣味的药物牙膏长期使用会使人胃肠不适,使牙齿失去光泽。
4、忌无病使用药物牙膏
无牙病的人应使用普通牙膏,其含有冰片、丁香油、薄荷脑、留兰香等化学物质,也具有防治口腔疾病的作用,而药物牙膏的刺激性比普通牙膏强,对口腔黏膜有损害。
5、忌儿童使用药物牙膏
由于儿童的口腔黏膜特别娇嫩,使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牙膏则会损伤儿童的口腔,故不宜使用。
6、忌使用药物牙膏方法错误
使用药物牙膏至少应早晚各1次,刷牙的不应少于2分钟,以使药物牙膏在口腔中多停留一会儿,充分发挥其药效。